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咸丰皇帝的遗诏有个致命的漏洞,给慈禧和恭亲王奕䜣留下了绝好的把柄。
说起来,道光和咸丰都在遗诏上犯了错误,这对父子还真是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案例!
道光帝的遗诏造成咸丰皇帝和弟弟奕䜣一辈子的相互猜疑,导致奕䜣变成了嫂子慈禧的最强助力。
道光帝很欣赏聪慧机敏的皇六子奕䜣,所以在立储密旨中,竟然先写了立奕䜣为亲王,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
后果就是奕䜣觉得皇位应该是自己的,而咸丰帝奕詝就认为父亲道光偏心让自己出丑。
从小被一个母亲抚养起来的兄弟俩从此就心里有了疙瘩。
等到奕䜣“矫诏”给自己生母康慈皇太妃上了太后的尊号这事爆发,兄弟两个彻底闹掰了。从咸丰五年终咸丰一生都没让奕䜣再进入过权力中心。直至咸丰临终在热河给自己的六岁的小儿子同治皇帝载淳找了八个顾命大臣,竟然也把奕䜣排除在外。
兄弟猜疑至此,父亲道光的立储密旨“功不可没”!
其实道光完全可以通过立奕䜣的生母,奕詝的养母静皇贵妃为皇后的方式来补偿对奕䜣的歉疚,可惜,道光太拘泥于不超过圣祖康熙四个皇后的成例。给自己的身后事,惹下了天大的麻烦。
哪怕是立储密旨的顺序颠倒一下,也不会出现兄弟相疑的恶劣后果。
奕䜣急于重回权力中心,慈禧急于摆脱八大顾命大臣对皇权的限制和霸占,两股政治势力有了合谋的理由,但是肃顺等却懵然不知。
肃顺刚愎自用,在三件事上激怒了慈禧,导致慈禧决定处理掉顾命八大臣。
第一件事是发生在清王室向热河逃跑的路上。这一次,只比慈禧后来往西安跑好那么一点点,咸丰的“御辇”情况还不错,慈禧的就不行了。就是个破车。这一路上的颠簸,可想而知。
负责关防的,正是肃顺。慈禧多次提出要求换好一点的车子。肃顺急了,说了句话,前面还像点样,说荒郊野岭的没法弄,后面的半句话就难听了,大意是,你以为你是谁啊!
那慈禧到底是谁呢?她是咸丰帝皇长子载淳的生母懿皇贵妃!是大清朝未来的皇太后!
这种窝囊气,到了热河在慈禧提出改善生活条件的时候,又受了一回!
第二件事就更要命了。是真要命,是肃顺想要慈禧的命!
到了热河,眼看着咸丰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耿直而又忠心的爱新觉罗·肃顺给咸丰提了个建议。载淳六岁,慈禧二十六岁,慈禧又给您批阅过奏章,这,主少母壮的。要不,像汉武帝杀死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一样,也把慈禧杀了?
这位肃顺大人,真的是读史只读一半。他就没想想,当唐高宗李治和丞相想废武则天的时候,为什么武则天能够“从天而降”吗?皇宫,真的是后妃们的地盘啊!
唐高宗李治不是汉武帝,咸丰帝就更离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知道差出几条街去了。
这话很容易就传到了慈禧的耳朵里,当然,咸丰帝痛苦的思考之后没有答应肃顺的请求这个反应,也传到慈禧耳朵里去了。
这就触碰到底线了,让慈禧明白和肃顺们之间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了。而对这一点,肃顺到死都没有意识到!应该说,肃顺被咸丰的重用,导致了他的狂妄自大,丧失了斗争的警惕性。
第三件事发生在咸丰死之后。是直接对两宫太后的触怒!
首先当然是对慈禧本人的,不然她也不会这么生气。上太后尊号的时候,慈禧比慈安晚了一天!有先有后,那就意味着有尊有卑,这,被慈禧理解为八大臣就是在故意恶心她。
然后就是皇权的问题了!顾命八大臣审阅各地上的奏折,然后拟旨,再请慈安在头上盖上“御赏”的大印,最后请慈禧盖上“同道堂”的大印,这就变成圣旨了,就是同治小皇帝的圣意了。
这么着进行了几天,有经验的慈禧回过味来了,不对啊!只看他们拟的旨,不知道下臣的奏折是什么,那到底他们八个的意见对还是不对啊!
慈禧把这层意思和慈安一说,慈安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就对顾命大臣们提出要求,要看奏折。
大臣们激烈的反对,理由是后宫不得干政!慈禧说那我们盖章还有什么意义?
谕旨由大臣拟定,太后但钤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内览!
肃顺说的话极难听,大意是,本来就是多此一举,要不干脆两位太后把章给我们吧,我们代劳了!您两位别累着!
这不就是明着欺负孤儿寡母吗!气的慈安也非常愤怒。坚定的和慈禧站在一起,要求看奏折。
双方都没有让步,但是最后,还是肃顺他们让步了,这这让步也没得到好的结果。
肃顺们想明白了,慈安是个文盲不识字,慈禧也就是算略通,大清江山处处烽烟,每天这么多奏折,累也累死她们,早晚会故态复萌。
果然,两宫皇太后居于深宫,有没个人商量,还都是必须及时回复的奏折,最后,还是要以肃顺们的意见为主。
这不得不说咸丰安排的有问题,只考虑了肃顺们与两宫之间的互相监督,但是没考虑互相协作提高效率,更没考虑皇权归属导致的激烈和尖锐的矛盾。慈禧终于受不了了,她要找外援,准确的说,要找家里人自己人帮忙,那就是留在北京与英法谈判的恭亲王,奕䜣。
肃顺们倒是很防备奕䜣来热河,以小皇帝的名义下了圣谕,不许奕䜣来热河奔丧。但是架不住慈禧有“过墙梯”!
历史上不乏小人物改写大历史的例子存在。慈禧的贴身小太监安德海,就是鲜明的例子。
慈禧眼看肃顺们借小皇帝的名义堵住了奕䜣来热河奔丧的路,又急又怒,这叫什么,这叫隔绝中外啊!肃顺们擅权如此,是可忍,孰不可忍!
两宫太后一商量,让慈禧的太监安德海和慈安的宫女打了一架。
慈禧当然应该让着慈安,于是安德海被打了一顿,并罚他回北京!
正感觉苦闷但又束手无策的奕䜣。知道了两宫皇太后意愿,不由喜出望外。他知道。自己重回权力巅峰的机会,来了。
于是奕䜣赶紧上奏折。要求去热河奔丧。而两宫皇太后接到奕䜣的奏折之后,就明白奕䜣已经知道了她们的意思。所以就把肃顺们招进来告诉要同意奕䜣的请求。
肃顺们虽然非常不想让双方见面。因为两宫皇太后的两枚大印加上奕䜣的人脉,见识,以及治国理政的经验相结合会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准确的说,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但是他们又缺乏正当的理由,因为奕䜣毕竟是咸丰皇帝血缘关系最近!而且是一个母亲抚养长大,所以只好答应了两宫皇太后的要求。
他们以为到时候以皇上刚刚宾天,两宫皇太后又在热孝之中。叔嫂又都年纪轻轻,当时奕䜣只有30岁,而两宫皇太后都不到三十岁。确实从避嫌上来说,不宜见面。所以肃顺们的警惕心。又奇迹般的丧失了一次。
细节,还是细节,肃顺们送命就送命在细节上!
看看奕䜣处理细节的能力,真是对比鲜明!
细节一哭灵,史载:
伏地大恸,声彻殿陛!
细节二叔嫂见面。
肃顺们劝奕䜣年轻叔嫂当避嫌,奕䜣完全同意,并邀请端华和载垣两位王爷陪同,一起见!而身为八大臣之二的端华和载垣尽然就没跟着进去,意思是你们是叔嫂,没关系,我们就不必了吧。
这是什么应对?这根本就是没有料到奕䜣叔嫂会有这种反应!这八位顾命,自以为是到了何种地步!对手稍稍做出意料之外的举动,竟然就束手无策,说实在的,咸丰的眼光,也真的够呛。一个奕䜣他们都对付不了,名臣如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他们,能行吗?
细节三:奕䜣要求两宫太后,第一是要赶紧回北京,北京是奕䜣的势力范围,第二是回北京之前,一定要隐忍,要逆来顺受,避免打草惊蛇!
再看肃顺们是怎么在最重要的细节上面翻船的!
奕䜣走后,热河行宫决定了要扶灵回北京了。
但是一个问题出来了,按规制,小皇帝必须先对梓宫叩头,请大行皇帝上路,然后再赶紧骑马到达当天的终点,等着梓宫到了,小皇帝要再次叩头,请大行皇帝驻跸。
问题是,小皇帝才六岁,无论如何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于是,肃顺们做出了一个令他们追悔莫及的决定,
让端华和载垣陪着两宫皇太后及小皇帝先回北京,而肃顺这个主心骨,慢慢扶灵回京!
真有意思!明明端华和载垣在奕䜣面前的表现说明了二人缺乏应变能力,肃顺们竟然仍然派两人到北京打前站,这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
这充分反映了一点,那就是,奕䜣叔嫂很明白斗争的残酷性,是你死我活的,而肃顺们则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两宫皇太后一进京就罢免了八顾命大臣,商量完在殿外直接就把懵懂不知的端华,载垣下了大牢。
其动作之稳,之准,之狠,是八顾命大臣根本无从预料也无法企及的!
肃顺们,输在慈禧和奕䜣叔嫂二人手里,一点都不冤!
肃顺更是被醇亲王奕譞从扶灵队伍的热被窝里揪出来押到北京去的。可见他根本就毫无防备!
最终,肃顺被菜市口开刀问斩,载垣端华赐自尽,一品大员和两位铁帽子王同时处死,开了大清先河!其余人等则均革职了事。
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咸丰遗诏的致命的漏洞:咸丰帝拜八位顾命大臣的遗诏,不是亲笔所书!按说八大臣手书咸丰的口谕同样在法理上是站得住脚的。
但是,当时两宫太后可都没在跟前,而肃顺们又没有处理好和两宫太后的关系,在一系列的细节上全部失分。
两宫皇太后说他们矫诏自利,他们是百口莫辩!
这就是著名的辛酉政变,一场细节决定成败的经典大戏!恭亲王奕䜣叔嫂达成了交易,奕䜣替代了八顾命大臣,而慈禧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统治!把清王朝带入了深渊!
▍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何止手握遗诏,肃顺手里的好牌多得是。简直是一把好牌,落得满盘皆输的典范。
一来是顾命八大臣之;二来掌握禁军;三来汉官文人的后台,当时与太平天国作战的有生力量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都是他的门下。
这都能输?对,不仅输了,还输得很彻底(除爵,八大铁帽子王之一,说没有就没有了),也很耻辱(被杀,皇族没有被砍头的,肃顺做到了)。
肃顺,晚清第一强硬派——之后好像也没什么强硬派了。因为谈判时候的少有的强硬作风,被称作“欧洲人的主要敌人之一”。而作为皇族,肃顺却轻视旗人。
反倒是,晚清的众多汉人名臣,在初起时,大多围绕在肃顺周围。如肃门六君子,都是汉人,著名者就有郭嵩焘、王闿运。而在地方上崛起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也都得到过肃顺的提携、保护和帮助。
后来,曾国藩总结出一段话:
“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肃、陈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陆,是陆建瀛;何,是何桂清;肃,是肃顺;陈,是陈孚恩。这个顺序,也是四个人去世的顺序。
曾国藩为什么把这四个人放一起说呢?因为曾国藩真正向权力中枢迈进,就是出任两江总督。而陆建瀛、何桂清则是前任的两江总督。不过,这两人先后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死于任上——一个被太平军所杀,一个因为逃跑被清廷处决。
推荐曾国藩做两江总督的,正是肃顺,算是曾国藩的后台。
陈孚恩,则与曾国藩一样,是肃顺的亲信。不过,陈孚恩在才学上高于曾国藩,与肃顺的关系也更亲近,算是肃顺的死党。曾国藩只能算是肃顺的外围党羽。肃顺被处死后,陈孚恩也被流放新疆,又遭回乱而死。
所以,当得知自己的后台倒了,同党被流放,曾国藩也不淡定了。好在,曾国藩没有牵扯进去太多,做了“漏网之鱼”。但有了这番经历,曾国藩也就认定了道理: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都是身边的同事,一个个人头落地,由不得曾国藩不警醒。这也为其之后能够从位极人臣到平稳落地,做了前车之鉴。
但话说回来,肃顺做了曾国藩的前车之鉴,那肃顺是怎么落到这个地步的呢?
大概,肃顺的败落,也与其出身、性格有关——性格决定命运。肃顺的祖上是舒尔哈齐,努尔哈赤的亲弟弟。发展到了晚清,肃顺一家早就成了远支皇族,只保留了一个铁帽子王的爵位。
肃顺兄弟八人,只有四个活过了三十岁。但肃顺排行老六,依然与王爵无缘。继承郑亲王爵位的,是肃顺的三哥端华。肃顺和剩下的两个弟弟,都需要考试,才能得到三等辅国将军的爵位。这叫做考封,就是你不考,连这么个末流的爵位,都没有。
皇族没有爵位,那就只是一个纯粹的闲散宗室。说难听点,就是个街溜子。肃顺早年也曾经混迹于京城市井,还得了个外号“肃六”。
成年后,肃顺在侍卫处任职(负责在乾清门站岗)。四年后,考封获得三等辅国将军爵位。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在道光末年做到了奉宸苑卿(类似于市园林局局长)。
肃顺的两个弟弟,也通过考封获得三等辅国将军爵位,也是在乾清门站岗,也就只是做了一辈子侍卫。所以说,肃顺的能力还是比较突出的。
而无论是侍卫,还是奉宸苑卿,都是围绕着皇帝身边办事。这也就比大多数人更容易得到升迁。也确实是难得的机会。以致于,在新皇帝咸丰即位后,很快就注意到了肃顺。
咸丰刚刚登基,身边可以依靠的人不多,无非是自己的老师杜受田、叔叔绵愉、弟弟奕䜣。
奕䜣与咸丰,早年在继承皇位上有竞争,不可能交心。杜受田在咸丰二年就去世了。绵愉又是个没主见的人。所以,能力突出又是皇族出身的肃顺一下就脱颖而出,被咸丰帝倚为心腹。不久,肃顺升为内阁学士。
随后,肃顺又被下派到各部任职历练,大多都是侍郎之类的官职。
咸丰十年(1860年),肃顺成为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汉军都统。权位达到顶峰。
肃顺尽管是皇族,却并非是亲王郡王。如果当初不是凭借自身实力,他可能就像自己的两个弟弟一样,一辈子做个守卫乾清门的侍卫,永无出头之日。而这种从底层一路拼上来的人,身居高位后,又往往目中无人、手段强硬、做事太绝。
肃顺亲自主持了两件大案:戊午科场舞弊案、户部宝钞案。涉案者,柏葰(文渊阁大学士,仅次于军机大臣)被斩首——也是清朝历史上腐败案被斩首的职位最高官员;户部尚书翁心存(翁同龢之父),也差点被肃顺斩首,最终被连降五级。
肃顺的这些操作,可以被理解为乱世用重典、雷厉风行,也可以被理解为飞扬跋扈、排除异己。总之,肃顺把能得罪的都得罪了。
甚至不应该得罪的,肃顺也得罪了。比如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咸丰逃亡承德。逃亡路上,慈安、慈禧等后宫的生活水平被肃顺刻意压低。肃顺吃的都比慈禧好。慈禧做的骡车没有马车稳,想换一辆都不给换。
咸丰病危之际,肃顺还提议效仿钩弋夫人之事,赐慈禧自尽——慈禧,差点也死在肃顺手上。
转折来自咸丰驾崩
奕䜣留守北京,逐渐聚拢在京的官员,形成自己的势力。而肃顺在承德,极力避免咸丰帝回京。于是,形成两个势力暗中对峙的局面。
咸丰驾崩后,真正的执政者就应该是肃顺。但慈禧要垂帘听政,奕䜣要巩固权力,再加上之前被排挤的前朝老臣僧格林沁、掌握军权的胜保等人,也被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肃顺的联合绞杀。
表面上看,是慈禧集团与肃顺集团的权力之争。实际上,也是肃顺被权力阶层的集体抵制。毕竟,肃顺当初得罪人太多,连本阶层的旗人也看不上。
纵观清朝历史,真是个首尾呼应的朝代。清朝初年是孤儿寡母摄政王的开局,末年也一样是孤儿寡母摄政王的结局。清朝初年是努尔哈赤杀掉舒尔哈齐,末年也一样——舒尔哈齐的后人肃顺又被努尔哈赤的后人奕䜣杀掉。
▍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肃顺虽然手握先帝遗诏,但两宫太后却握有“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这是极为要命的,顾命八大臣虽然受命辅政,他们拥有拟定诏书的权力,但这个诏书却需要加盖“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才能生效,这导致顾命八大臣的权力是受到两宫太后制约的。再加上肃顺等人着实有些轻敌,且不如慈禧手腕强硬,在双方爆发矛盾之后,便等于已经注定了败亡。
△辛酉政变
咸丰帝热河病逝,他的遗命到底是为了限制谁?
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在英法联军于1860年逼近北京之时,咸丰皇帝便急忙带着皇后和懿贵妃和一班亲信逃至热河。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在签订《北京条约》后不久,咸丰帝便因病去世了,而在弥留之际,他的一番做法却令人深思。
△咸丰帝
咸丰皇帝在临死之前,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他主要做了三种安排:
1、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便是确定了皇位的继承人,确保了权力的顺利交接。
△咸丰确定辅政大臣
2、确立辅政大臣:由于太子载淳当时只有6岁,亲政显然不大可能,因此他为其挑选了八位辅政大臣,分别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以及原来五个军机大臣的其中四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顾命八大臣”。
3、权力的制约:咸丰帝又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贵妃掌管),且明确顾命大臣拟旨后要加盖“御赏”和“同道堂”印章才能生效。
△两宫太后
从咸丰帝的遗命不难看出,“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的作用无疑要比遗诏更大,只要两宫太后不盖印章,那么顾命大臣的作用也就根本无法发挥出来。毫无疑问,他之所以会给两宫太后两枚印章,为的就是限制顾命八大臣的权力,为了防止皇室权力外流。
后宫与外廷之争,两宫太后与顾命大臣的决裂
由于内廷对外廷的限制,双方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事实上在咸丰去世不久,这种矛盾便爆发了。而促使这种矛盾爆发的,便是关于两宫太后是否应该垂帘听政的问题。
△恭亲王奕䜣
事实上,在咸丰皇帝去世还不到十天的时候,恭亲王奕䜣便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一方面是为了叩谒咸丰皇帝的梓宫,另一方面便是为自己的后路积极谋划。他虽然是亲王,但却因长期受咸丰帝的猜忌,更是受到肃顺等人的排挤,顾命八大臣当中,四名军机大臣都已经入选,而偏偏将与其交好的文祥排除在外,这令他不得不担心自己以后的日子。恭亲王奕䜣在承德与两宫太后密议多日之后,遂返回北京,开始积极谋划。
△董元醇
紧接着,御史董元醇上书,请求太后权理朝政,另选亲王一、二人辅弼。针对这封奏折,两宫皇太后召见八大臣。这次召见是两宫太后对八大臣的第一次摊牌,借着董元醇的奏折,试探八大臣对于两宫太后干政的态度。
在八大臣看来,皇帝既然给了你们两宫太后限制外廷的权力,那么你们就乖乖呆在后宫,我们有事去奏请就完了。你们竟然还想站到前台来,连我们辅政大臣的权力都要抢,八大臣自然不可能坐视这种事情发生。而两宫太后的态度也很明确,想将我们限制在后宫?门都没有。
△顾命八大臣
于是乎,两宫太后与八大臣展开了激烈的辩驳,八大臣“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而根据《越缦堂国事日记》记载,“肃顺等人恣意咆哮,‘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连小皇帝都被吓尿了,足见这次交锋的激烈。
慈禧政治手腕极强,八大臣毫无招架之力
双方的第一次交手以相持不下而终,但双方显然都不死心。不过,顾命八大臣想的是回到北京之后再从长计议,而慈禧却已经在考虑要除掉八大臣了,而她所凭借的,便是已经率先返回北京的恭亲王奕䜣。
△慈禧
慈禧和恭亲王奕䜣都明白,在这种关键时刻,兵权才是最为重要的。恭亲王奕䜣返京之后,便立即笼络了握有京、津一代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以及握有直鲁重兵的僧格林沁。而慈禧则将目标对准了八大臣中唯一握有兵权的端华,在召见顾命大臣之时,他以端华兼职太多为由,想要夺其兵权,而端华却表示自己只做行在步军统领,慈禧于是便将步军统领的职位给了奕譞,直接掌握了京师卫戍的军权。
如此一来,端华虽然掌握有行在的军权,但北京地区的军权却已经被慈禧一方悄然掌握,这也是慈禧将政变之地选在北京的重要原因。
△肃顺
在皇帝梓宫由避暑山庄起驾之后,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灵驾一天,便以皇帝幼小、梁太后为年轻妇道人家为借口,带着载垣、端华等七大臣从小道赶往北京,只留肃顺率领人马跟随梓宫慢行。
刚刚到达北京的慈禧,随即便召见了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在了解了京中形势之后,心中大定。次日一早,奕訢便手捧盖有玉玺和先帝两枚印章的圣旨,宣布解除肃顺等人的职务,当场逮捕了载垣和端华,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则被撤职查办,而醇郡王奕譞则在京郊密云逮捕了还在护送梓宫的肃顺,八大臣彻底败北。
△以顾命八大臣败北告终
综上所述,肃顺等人之所以会败北,一方面源于两枚印章的作用的确要比遗诏的作用大,而更为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对形势估计不足,对慈禧等人不够重视,使其顺利掌握了京城周边的兵权,且成功被对方打了一个时间差。
▍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肃顺是满清贵族中难得的明白人,他知道满清的高层已经烂到了根子里,所以对汉人十分重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有眼光的人,最后却败在了慈禧的手上,归根结底是他“心重手不狠”,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败亡是必然的。
肃顺何许人也?他姓爱新觉罗。如此说大家势必已然明白,这是位皇亲贵胄,他的祖先是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所以肃顺的根正苗红的皇亲国戚。
肃顺虽然自身是满清贵族中的一员,但眼光却十分敏锐,对于满人的腐化堕落心知肚明,转而启用汉人中的有识之士,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都是在肃顺的提拔下才得以身居要职。
不过这位仁兄做事容易走极端,他对满人暴戾,对汉人中的有识之士却十分恭敬。他曾对人说:咱们旗人混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们那支笔厉害得很。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他受贿都只接受旗人的贿赂,汉人的则一概拒收。 这种做法,自然被满清贵族视为异类。
在咸丰年间,肃顺逐渐受到重用,咸丰对他言听计从。而他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也依然秉承自己的原则,得罪了更多的满清贵族。在他处理顺天科场舞弊案过程中,柏葰身为宰辅之臣而身陷其中,咸丰考虑到柏葰的身份,对于处斩柏葰十分犹豫,认为柏葰“罪无可赦,情有可原。”肃顺在旁边立刻说道:“虽然情有可原,但毕竟罪无可赦。”
上面这些叙述,无非想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肃顺的确是国家的栋梁之臣,不仅对当时的弊政有清晰的认识,更是身体力行的进行了整顿。其二,肃顺在满清贵族当中树敌太多。
咸丰对于肃顺是十分倚重的,在驾崩之前委任了以肃顺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希望他们能够辅助年幼的同治,使皇权平稳过渡。但同时,为了制衡肃顺等人,咸丰又分别给了两宫太后(慈安和慈禧)印章,让她们能够参与政务,起到制衡肃顺等人的作用,这本是帝王之术无可厚非,如果肃顺应对得法,两宫太后必然是形同虚设。
肃顺其实也认识到了慈禧的危险。她平日的手段再加上同治生母的身份,足以左右朝局最终独揽大权。所以肃顺在对凉宫太后上尊号的时候,采取了“抑西杨东”的措施,将为人平和没什么权力欲的东宫太后慈安捧的很高,让她凌驾在西太后慈禧之上。这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慈禧来说,无疑是不可容忍的事。 但肃顺此举仍是腐儒之见,即便他在名号上做些手脚,也只是扬汤止沸。慈禧毕竟是同治的生母,又手握咸丰皇帝临终赐予的“同道堂”印章,在法理上具有天然的优越,如果要防止慈禧擅权,只能釜底抽薪彻底消灭她。
事实上,肃顺也曾向咸丰谏言,让他效仿“钩弋夫人”故事(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帝,害怕其母钩弋夫人擅权,最后命令钩弋夫人为自己陪葬),但咸丰最后否定了这个建议。这证明肃顺是认识到了慈禧的危害,可谓是“心重”。咸丰驾崩之时,整个热河驻军都在肃顺等人的掌握之中,他们又是咸丰遗诏制定的顾命大臣,干掉慈禧易如反掌,但肃顺却最终没有下决心,这就是“手不狠”。
肃顺的“心重手不狠”的最终结果是自己送上了性命。慈禧联合恭亲王等满清贵族,以“奉大行皇帝梓宫回京”的名义,将肃顺等人调离热河,并在回京途中设下埋伏,肃顺只能束手就擒,最后被问斩。
今天看来,肃顺是个目光敏锐的政治家,但也的确是“心中手不狠”的书生。如果他当年能一鼓作气除掉慈禧,历史说不定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肃顺手握先帝“遗诏”,为何还是斗不过慈禧?
咸丰帝的遗诏看似完美,三权相互牵制。实则遗忘了最重要的势力,那就是以鬼子六为主的近支皇族力量。别看肃顺那有二个亲王,那可只是远支皇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