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吕后杀害了韩信,为什么没有遭到骂名?你怎么看?
▍刘邦和吕后杀害了韩信,为什么没有遭到骂名?你怎么看?
(你给我听着,我不怕挨骂)
·
你让豹眼怎么看,豹眼实在为难。
豹眼不清楚是该骂刘邦呢?还是应该骂题主,还是一起骂。
骂名不一定是骂娘才有名,卸磨杀驴,算不算骂名?
刘邦、吕后杀掉了韩信,可以理解,为了自己的政权稳固,为了子孙后代的长治久安。
但毕竟韩信谋反还没有形成事实,韩信还在保持着低调。
豹眼不敢保证韩信不会谋反,更不敢保证韩信谋反后,刘邦能够摆平他。
豹眼支持刘邦、吕后杀韩信,先下手为强。但豹眼也支持时人和后世骂刘邦、吕后,的确这是他们做的不仗义。骂他们卸磨杀驴是应该的,他们必须听着。即使时人不敢当面骂他们,后世骂他们,他们听不见,但该骂还得骂。
虽然后世想卸磨杀驴的人也不怕骂,但让他们知道卸磨杀驴会挨骂。
如果像题主说得没有留下骂名,那就该骂题主了。
你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刘邦、吕后知道肯定会被骂,也有思想准备,他们才不管这个呢?
那你题主给他们洗啥白哦!
刘邦、吕后该骂,但不顾史实,盲目洗白,睁眼说瞎话也该骂!
▍刘邦和吕后杀害了韩信,为什么没有遭到骂名?你怎么看?
刘邦和吕后没有杀害韩信,韩信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
在历史上刘邦本来就有三次杀韩信的机会,可都没有杀。这已经很给韩信面子了,还要咋滴?
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刘邦那三次本来可以杀韩信,但都没有杀的事。
第1次该杀韩信,但没有杀他。
我们应该还记得韩信从项羽那里逃跑后来投奔刘邦。在刘邦这里做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但后来因为犯法,整个仓库的13个人都要被杀。
可后来除了韩信之外,剩下的12个人全都被杀头了。这里面就包含两个问题:
第一:犯了什么样的罪才能让一个仓库管理员被杀头?这芝麻大的一点官能犯下杀头的罪过,说明只有一个罪名:那就是监守自盗!
第二:为什么没有杀韩信?只因为轮到韩信被斩头的时候,韩信对夏侯婴说:我是个人才,如果刘邦想得天下就不能杀我。
于是夏侯婴就将他再次推荐给了刘邦。而刘邦依然让韩信做管理粮饷的官。
在此我们就能够体会出为什么刘邦能得天下。
第2次该杀韩信,但没有杀他
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从长安,迁到南郑。在迁徙的过程中,很多将领都逃跑了,包括韩信。
最后还是萧何连夜把韩信给追了回来(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请问一下战场上的逃兵是不是也应该被杀头?
可刘邦依然没有杀韩信,而且还拜他做了大将军!
第3次该杀韩信,但没有杀他
刘邦与项羽在彭城之战时,差点被项羽直接弄死。刘邦望眼欲穿的等着韩信发兵来救,可一直到最后,韩信未发一兵一卒。
事后刘邦问韩信原因的时候,韩信竟然大言不惭的说:
第一,我相信你汉王的实力肯定能够逢凶化吉,
第二,我要给你保存实力,以便你将来争夺天下。
我们现在看看这两个理由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如果当时刘邦战死了,那韩信这局这实力到底是为谁保存的?他到底想干什么?
就面对这样一个有了二心的大将军大元帅,刘邦依然没有杀韩信。事不过三,可韩信是不是太过分了?难道他不该杀吗?
即使刘邦对韩信仁至义尽,可韩信依然想要反叛
在刘邦对外征战,不在京师的时候,韩信拉拢原先的老部下,准备来个里应外合。
最后还是吕后和萧何被逼无奈只能先下手,这才杀了韩信。而刘邦在得知韩信死后“且喜且怜之”,我们不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这个喜字上,而是应该放在这个怜字上。
韩信有了反心,而且有了反行,所以韩信死后刘邦高兴。
同样还是有了反心,但没有反叛的能力与实力,所以刘邦可怜他。
这才是一个帝王的大胸襟。因此韩信之死完全咎由自取,不存在被杀害这一说。
▍刘邦和吕后杀害了韩信,为什么没有遭到骂名?你怎么看?
其实刘邦和吕后在历史上都是有骂名的,刘邦和吕后可不止杀了一个韩信,还杀了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逼走了燕王卢绾、韩王信,废除了赵王张敖,七大异姓王仅仅一个长沙王吴芮善终。
后世对刘邦的骂名主要就是耍流氓、厚黑无情和诛杀功臣,后世对吕后的骂名主要就是狠毒,肆意杀害刘邦的儿子及后人,将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做成人彘,其狠毒的心肠堪称最毒妇人心。
但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以今天的道德水准来评价,而是要站在历史角度上看问题,看其对历史是否有进步作用,至少在当时的秦汉时期,刘邦和吕后对历史发展还是有正面的推动作用。
人人都看到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夺了韩信的兵权,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逐步将韩信从齐王迁移为楚王,最后泛为淮阴侯,成为一个名不副实的傀儡,却没有人想过刘邦为什么这么做?
刘邦能从秦朝末年的大乱世中,仅仅用了七年时间,就成为统一天下的势力,三年的反秦战争和四年的楚汉战争,透支了华夏大地绝大部分的实力、资源、人口、物资,七年的战争之后,普天之下最需的是稳定、安平与安宁。
马上能得天下,但马上并不能治天下。刘邦夺取天下后,之所以将萧何定为第一功臣,为此还发明了功狗与功人理论,刘邦为的不过是战乱已过,治天下需要的是文臣,而不是手握重兵的武将或者割据势力,或者诸侯王。
刘邦成功坐稳天下之后,对他产生威胁的只有异姓王,但刘邦并非对每个异姓王都是抱着赶尽杀绝的态度,相反,刘邦不像朱元璋那般冷血弑杀,也不像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那般平和,而是对异姓采取怀疑态度。
就像刘邦对待韩信那样,韩信的功劳确实够大,刘邦的半壁江山都是韩信一个人打下来的,但是韩信在有了功劳之后,就想裂土封侯,韩信的终身愿望也就是裂土封侯,而没有取而代之或者自立的野心。
但刘邦不是韩信肚子中的蛔虫,他不知道韩信是不是真的没有造反之心,刘邦只能怀疑,或者把一切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刘邦的最终目的是不让新生的西汉政权再次受到打击,而成为像秦一样的短命王朝,刘邦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维护王朝的统治稳定。
但韩信从主动向刘邦要假齐王开始,就已经让刘邦不得不猜忌,没错,韩信确实功劳大,但在一个以君为神的封建社会,手下的臣子即使功劳再大,也得让君王主动封你才行,但韩信反过来了,有一种威逼君王的味道,并且以分封作为出兵帮助刘邦打项羽的理由,这放在任何有雄心的君王身上,都是不可忍受的。
韩信忘记了当初是谁提拔他成为大将军的,忘记了他韩信能成功,没有刘邦在背面提供的一切资源和平台,韩信什么也不是,不过是一匹浪迹天涯无人识别的千里马罢了,没有刘邦,就没有韩信的一切,可到了关健时候,韩信居然对刘邦威胁,这谁受得了?
韩信的下场,有自已作死的一半理由,这么说不是为刘邦开脱,而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成功后的君王都会走这一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话就是这么来的。
韩信死于刘邦外出平叛时,韩信之死,刘邦有着不在现场的证据,是吕后与韩信的推荐人萧何一起合谋,由萧何将韩信骗进长乐宫钟室,最终吕后派人杀害了韩信,吕后敢这么干,有可能是得到了刘邦的默认,也有可能是吕后自作主张这么干的。
其实,就算刘邦明目张胆的杀了韩信,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是如此,刘邦杀不杀韩信,韩信之死这口锅都会放在刘邦背上,从刘邦的角度出发,他并不想杀韩信,应该是处于一种犹豫拿不定主意的状态,也有可能是软禁韩信一辈子。
但吕后就不这么看了,吕后担心刘邦去世,自已的儿子成为皇帝后,掌控不了韩信,当时的韩信太年轻了,只有36年,而刘邦已经六十多岁了,如果不杀韩信,韩信始终是个定时炸弹,事实上韩信被软禁在京城的时候,确实是在暗中准备谋反。
从刘邦对待彭越来看,刘邦也不愿意杀彭越,只是将彭越发配到蜀地,结果又是吕后将彭越私自带回劝说刘邦杀了彭越,并将彭越作为肉酱,分发给其他诸侯王,这都是吕后的主意,这样看来,吕后的狠毒远胜刘邦。
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是自已先谋反的,然后才是刘邦派兵镇压,燕王卢绾、韩王信同样是这样,刘邦自己都没有想到,和他关系最铁的卢绾也会谋反,其实身在权力的高处,这种权力之争早已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冷酷无情。
刘邦虽然逼死了不少异姓王,虽然厚黑无情,流氓德性,但总体上来说,刘邦仍然是一个仁义之君,并且听得进正直之言,刘邦曾经骑在御史大夫周昌脖子上问周昌: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
周昌回答:陛下是一个像夏桀、商纣那样的皇帝。
可刘邦听了,居然没有任何责备周昌的意思,让周昌照常工作。事实上,刘邦非常仁义,作为第一个进入关中的反秦将领,没有对咸阳进行任何破坏,没有烧杀抢掠,没有杀害降王子婴,这种心胸怎么不宽阔呢?
除了异姓王,和造反的诸侯,刘邦终身没有随意杀害过一个功臣和普通大臣,刘邦对汉民族的贡献远远大于他所犯的错,我们这个民族的称号就来自刘邦被项羽所封的汉中王,刘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强盛的王朝,这是任何人都抹不去的功劳。
吕后就和刘邦不一样了,吕后比刘邦要狠毒百倍,韩信和彭越是直接死在吕后手上的诸侯王,刘邦的儿子,赵王刘如意、淮阳王刘友直接被吕后害死,齐王刘肥、梁王刘恢之死都与吕后有关。
最残忍的是吕后将戚夫人做成恐怕的人彘,这种手段在当时狠毒得令人发指,吕后还因此害死了自已的亲生儿子,当时的汉惠帝刘盈。
吕后在刘邦去世后,大封吕家子弟,独断朝政,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掌权的皇后和皇太后,吕后虽然极度残忍,但在刘邦去世之后,刘盈懦弱之际,为西汉王朝的稳定提供了保证。
吕后上接刘邦,下启文景,在当政期间轻摇薄赋,减轻民众负担,实行黄老之学,让西汉多年受到战争创作的社会逐渐转好,经济、人口得到恢复,同时对外与匈奴和亲,保持西汉边境的安全,维护西汉统治的稳定,并成功开户了文景之治的序幕。
从这一个方面来说,吕后还是有功于西汉王朝,也是有功于华夏民族的,功过相抵,吕后仍然有其存在的正面意义。
▍刘邦和吕后杀害了韩信,为什么没有遭到骂名?你怎么看?
刘邦和吕后杀害韩信,应该是留下了骂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个成语的出现,也含有对刘邦的谴责之意。
韩信为刘邦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丰功伟绩。作为汉军统帅,韩信率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三秦;擒魏豹,平定魏地;斩陈馀、赵王歇,灭赵;破代、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其:"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也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他的评价。
一般认为,韩信犯了两个错误,导致被杀:
一、他在平定齐国后,不该向刘邦索要齐王之封。
韩信引兵东进击齐,得知郦食其已说齐归汉,韩信听信了范阳辩士蒯通的建议,也由于贪功,对齐国搞突然袭击,打下了齐国。这时,他向刘邦建议要设立代理齐王,实际是自己想当齐王,刘邦在张良的提醒下,封韩信为齐王。这必然会引起刘邦的不满。
我认为,在韩信被封齐王之前,刘邦已经封过两个诸侯王:(1)项羽曾立郑昌为韩王,来对抗刘邦,汉二年即公元前205年,刘邦派韩太尉信攻取韩地,郑昌投降,于是刘邦把韩太尉信封为韩王,称韩王信。(2)汉三年,刘邦令张耳与韩信东下井陉击赵,斩陈馀、赵王歇。其明年,立张耳为赵王。但却没有封韩信为王。
既然各个将领打下诸侯国后能被封王,所以,在韩信灭齐后,韩信为自己讨封,也不为过,在韩信看来,这是自己应得的待遇。如韩信不被封王,反而显得刘邦处事不公平。
二、刘邦下令韩信,按期会兵打击楚军,韩信没有听令。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项羽与刘邦签订盟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领土,鸿沟以东为楚领土,双方罢兵;项羽归还刘邦的父母妻子。项羽率兵东归。
但刘邦在张良、陈平等人建议下,撕毁盟约,趁机攻击项羽。令齐王信、建成侯彭越,如期会兵打击项羽。至固陵,韩信、彭越皆不会。楚击汉军,刘邦大败。用张良计,许诺韩信、彭越土地,两人才出兵。这可能产生了刘邦对韩信的怨恨。
我认为,刘项已经盟誓罢兵,平分天下。刘邦毁约,韩信不一定就赞成这种做法,毕竟说话不算数,没有诚信,是会被人唾骂的。韩信不出兵,应该有这方面的原因。后来在刘邦的一再催促下,又不愿得罪刘邦,只得出兵。至于用张良计,增加土地才出兵,这个说法,可能是刘邦方面的理解,不一定是韩信的理解。韩信有了齐国就心满意足了,并没有多大的野心,不然,剻通谏说韩信三分天下时,韩信就会同意了。刘邦说话不算数,既然能撕毁盟约重启战端,就能够撕毁承诺,再把土地夺回去。对不守信用之人,以韩信大智慧能相信吗?
果然,在项羽灭亡后,韩信就被刘邦一根绳子捆到长安,立即改封为楚王,不久又降为淮阴侯。
由以上分析可见,韩信并没有犯有大错,韩信的悲剧正如他自己所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刘邦为了他及后代子孙的江山永固,就要逐个消灭异姓王,只允许刘姓王存在。最后逼反了韩信。
从历代小说、戏曲等对韩信的歌颂,就能看出人们对韩信的遭遇,是寄予同情的。
▍刘邦和吕后杀害了韩信,为什么没有遭到骂名?你怎么看?
确切的说,刘邦杀韩信并非没有遭受骂名,只是刘邦的政治手段更高明,再加上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也根本容不得群臣百官与天下百姓有同情悲悯韩信的时间。
一:士为知己者死——刘邦对韩信有知遇之恩
公元前206年,始终未能获得重用的韩信再次背弃故主,离开项羽大营,追随刘邦一同前往汉中,希望能够在这找到飞黄腾达的机会。但世事无常,雄心勃勃的韩信依旧未能得到刘邦的赏识,甚至连见刘邦一面的机会都没有,不仅如此,若不是滕公夏侯婴的“慧眼识英雄”,只怕郁郁不得志的韩信已经在犯罪之后被斩首示众了。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本想依靠夏侯婴的关系总能得到得到刘邦的器重的韩信却再次失望。因为被迫潜伏汉中的刘邦也正处于“悒悒不乐,自暴自弃”的境地之中,丝毫没有召见韩信的意思,将志在天下的韩信当做攀援求官的世俗小人,于是在随手安排了个“治粟都尉”的闲职后,就把韩信的事情抛之脑后,不复过问。
话说“天欲启之,孰能御之?”,正在治粟都尉的工作上闷闷不乐的韩信终于等来了能够改变他命运的人——萧何。在几番彻夜长谈之后,求贤若渴的萧何终于认定,韩信时刘氏集团兵出三秦、逐鹿天下的唯一人选。于是,身为丞相的萧何开始累次三番的向刘邦推荐韩信,甚至于在得知韩信负气而走的情况下,又甘冒背主逃亡之名将韩信追了回来。而萧何这种“持之以恒、永不放弃推荐”的决心终于感动了刘邦。公元前206年,望眼欲穿的韩信终于等来了刘邦的召见。在一番君臣晤对之后,原本心思阴郁、打算困死汉中的刘邦不禁心花怒放,随即“脱下自己的衣服给韩信穿上,拿起自己的膳食给韩信食用”嗣后,又马不停蹄的让手下人去筑“拜将台”。因为他要拜“国士无双”的韩信为汉军大元帅,由其统领汉军人马,东出三秦,与“千古无二”楚霸王项羽争衡天下,逐鹿中原。
至此,淹蹇数年而不得其志的韩信也终于迎来了生命中的曙光,从此以后,由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逐渐成长为往古来今数千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汉初三杰”。而这一切的起点,皆源于刘邦的信赖。
二:阴谋背主者死——韩信瓜田李下的作风问题
公元前203年,在接连攻陷魏国、赵国、燕国、齐国之后,功高盖世的韩信终于耐不住自己的勃勃野心,不顾刘邦正坐困危城、形势岌岌可危、旦暮之间就有被项羽陷没的客观现实。以“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的理由要求刘邦封其为假齐王。
所谓“形势比人强”正性命垂危的刘邦虽然闻讯而暴怒,但却在张良、陈平等人的提点下很快压制住自己的脾气,故作慷慨的封韩信为齐王。可即便如此,君臣之间的芥蒂依然种下。
试想,刘邦本人尚且不过汉王之位,如今韩信却要求做齐王,这无疑是在挑战刘邦的底线,是其阴谋背主,渴望由臣子转变为盟主的真实写照。再者,一旦韩信成为齐王,那么他就有了独立的行政权和军权,如此一来,原本就仰仗韩信练兵的刘邦也就随之失去对军队的掌控权。堂堂汉王将随即沦落为孤家寡人的光杆司令。
当然,只要韩信还愿意帮刘邦攻城陷地,那这就还不是最坏的结果。可事实却是,在韩信成为齐王之后,闻风而动的项羽随即派武涉前往游说,试图希望韩信能够自此中立,进而三分天下,各据其一;不仅如此,就连韩信帐下的蒯通也再三撺掇韩信拥兵自重,坐视刘项之间的龙争虎斗,然后在趁势而为,与其中惨胜的一方逐鹿天下。虽说,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游说行为并没有导致韩信的叛变。但韩信却并没有将发生的事情告知刘邦,反而尽力隐瞒来起来。试问,如此举动,又岂能令刘邦安心?
三:得舆论者得民心——从民所望的汉高帝刘邦
话说,早在韩信被杀之前,韩信本人这种反复无常,似有背主兴乱的事迹就已经传遍天下,为黎民百姓所熟知。不得不说,彼时的国人还是很讲究道义的,就人们一贯的“以德报怨,以德报德”的价值观而言,韩信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十分令人不齿的。就此一点而言,人心道义就已在不自觉中偏向来刘邦,所以,即便刘邦对韩信大开杀戒,天下臣民又怎会怪他?
当然,更重要的是,对于上承百年春秋战国之乱世,又经暴秦残虐之苛法,饱受楚汉相争之苦楚的天下苍生而言。怎么活下去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当此之际,他们对太平世道的渴望,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远远超出对王侯将相等达官贵人之间的争权夺利的好奇。在他们心中,不论你有理无理,是杀功臣,还是平叛乱,他们只希望这天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乱。
所谓“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正是这种对太平安定的热烈期盼和急切呼唤。使大汉朝在天下臣民心中有着异乎寻常的认同感。所以,无论是刘邦时期的诸侯叛乱;还是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抑或是王莽篡政时,汉光武帝的应运而生。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汉室江山对天下人心至为深刻的影响力。甚至于到了东汉末年,距离刘邦建国400余年后,一届编氓的刘备依然能够打着宗室子弟的招牌,招摇撞骗,割据一方,偏安一隅。
所以说,刘邦杀韩信之所以没有造成像后世朱元璋杀功臣一样严重的影响,关键原因就在于,大汉王朝不仅充分利用了韩信的无知与失误,将天下舆论因势利导的拉到自己这边。而且还给了天下人最渴望、最迫切需要的“安定”“繁荣”。所谓“拿人手短,吃人的嘴软”享受了刘氏带来的福利和好处,向来精于计算的黎民百姓,又岂会再自讨没趣,为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去鸣冤抱屈??
我是狐笔春秋,欢迎大家批评指教,谢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