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写通灵宝玉的历史时为什么有“白骨如山忘姓氏”这样恐怖的描写?
▍曹雪芹写通灵宝玉的历史时为什么有“白骨如山忘姓氏”这样恐怖的描写?
“灵”,就是真,“通灵”就是通真,“通灵宝玉”就是“石头记”,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虽然是幻相(假),但幻相所组合的文字——“石头记”是可以通灵通者。怎样通?就看后世解读者的通真能力。所以作者用“后人曾有人嘲云”,“后人”,就是指红楼梦流行面世后的读者。
“灵”,就是对人有用的自然物质存在,就是有助于人类提高生产制造技术,有助于国防军事能力提高的东西,这样的能扩大提高人类物质生产质和量的东西才是“真灵”。从这个意义上讲,“通灵”的方法只能是探索未知的实践作为,“人手”就是最普遍的探索者通灵者。人类人手的能力:持续深入探索未知自然的能力和持续创新前所未有新技术新制造的能力,就是人类的真灵。
人手的这两种能力,就是人区别于动物,或区别于猿猴、类人猿之类动物的自然属性,就是人的特殊性或特长本性。人的这种本质特性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我自然”,也即“人自然”。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对宇宙间万物各具特殊性的表达,每种物都有区别于它物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每种物区别于它物的特殊本质和进化方向。物的这种特殊内在性就是“物此”,同理人的这种内在特长本性就是“人此”或“人骨”(“骨”从形体上讲就是人的核心内在。)。“道法自然”,就是言道运化成具体各种物就是顺应各种物质特殊性而成物,因此,各物区别于它物的特殊性就是该物的核心本质,也即该物的道性。人类可以根据自然物的特性和规律性创新创造出各种人造物及各种工具来,所以人类将创新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人造物或造物技术称之为“天人合一”。正是人所具有这种深髓的内在本性,才决定了是宇宙间最成功进化的物种,而与天地道齐并列“域中有四大”,也即“人一大”“人牛”都是由内在本性能力决定的。
由此可知,“人”是由自己的特殊性人手能力进化发展起来的,是由人的创造性劳动起源的。这就是可以戳穿“女娲造人”“女娲炼石补天”荒唐的所在。“又向荒唐演大荒”,“又”即“不一”“不单”“不独”“不孤”,就是没有深入“人此”和人手能力的观点,就是错误的人类起源观,正是这样的思想观点,引领世人“向(朝向)荒唐”且又“演大荒”,“演大荒”就是言扩张扩大了荒唐文化。正是荒唐思想文化的广泛充斥,排挤了中华民族优秀优良的正文化真文化,这就是“失去幽灵真境界”的文字文化和思想文化原因。“幽灵”就是言人类的“灵”“真”文化藏得很深,是很深的人类内在文化,浮浅观念是很艰认知真髓真骨的。不认识而错误解读就是“白”,那么,浮浅世俗的儒学情理仁义礼义文化观就是“白骨”,这种文化观以假乱真以假充真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势主流,就等同于妖精作祟,这就是孙悟空要三打的“白骨精”。不懂深髓“一”理,就是儒文化接受虚幻增添虚幻(幻来)和“亲就臭皮囊”的原因。
“好知运败金无彩”,就是言假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运作漫延,颠覆挫败了“好知”文化。“金”是本该放光彩的,却不放光彩,岂不是可惜!可知“金”就是红楼梦中的真,就是“好知(智)”文化,“好”,即“女子”,“好知”即“女子知”,即造字鼻祖仓颉“女子”文化的智慧就是最具大价值的真文化和突出人类特长本性(何,人可)文化。仓颉为什么看重“女”?就是因为“女”具有“生”的本能。“生”是雌性动物的共性,但仓颉所看重的并非是这种共性,而是能表达人的特性的“生”,即“特生”,是用人手的探索创新功能“生”,所生之“子”并非肉体,而是前所未有的人类制造“一”,正是这“一”的开端引领,才能形成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万物。“一”就是“先”,就是“先生”或“生先”。
“堪叹时乖玉不光”,“不光”,就是“无光彩”,可知“乖玉”形容的是“金”,是真,是“好知”。“堪”即“土甚”,“甚”就是过分或作的过分;“土”就是“尘”,就是多见的低价值的东西,过分看重这种多见“不一”“不新”“不鲜”的东西,就是“土甚”,“情感”就是“土”,过分过重情感情义就是红尘,就是“土甚”。“叹”即“口又”,“又”就是“不一”,按照仓颉“呸”字推理,“口不一”就应当被唾弃,就应当受谴责,那么“口又”就是不正当,就是破坏文字先祖仓颉的文理文风。因此,“堪叹时”就是造成真损失遗失的原因。
“白骨如山忘姓氏”,就是不懂人内在真骨人太多太多(如山),儒学世俗文化太重太甚(土甚),就是中华民族忘真遗失真的原因,所忘所亡的就是“女生(姓)氏”仓颉文化。“无非公子与红妆”,并不是除了公子就是红妆之意,“公子”指的是对所有人都有益的文化,技术创新就是对所有人有益的,“公”就是众,国家与个人,就是所有人。“非公子”就是私,就不能照顾所有人,儒文化就是“非公子”,“无非公子”,就是大兴“公子”,大兴正能量而无有负能量的“非公子”文化。“妆”,即人的外表外在衣服和装饰,“红妆”即热衷于美化人的外表外在,不看重人的内在。探索未知自然和创新创造新技术的能力就是人的内在。“无红妆”,就是有人的内在,也即佛理所讲的有人的自在本性支持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强大。“女子”就是“好”,这就是脂砚斋“批得好”的道理。
▍曹雪芹写通灵宝玉的历史时为什么有“白骨如山忘姓氏”这样恐怖的描写?
《红楼梦》即使红楼的一场“梦”而已,原名《石头记》“穿金戴玉”亦是如此,按佛家观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色空空,空空色色,人非是缘,缘非是人。人的身体只不过是一臭幅皮囊,随生命的消失,皮消躯存,所以白骨就是失去灵魂的躯壳而已,同时借助没落的贵族院落及远去贵族生活,给这些骸骨安上不同的灵魂披上不同社会地位及命运,让繁华落尽如云烟,人生就是一场梦境而已,所追逐全是虚无缥缈东西,最终都是尘归尘,土归土……
▍曹雪芹写通灵宝玉的历史时为什么有“白骨如山忘姓氏”这样恐怖的描写?
曹雪芹描写之事,是指成吉思汗入关后屠城的事。下属主将领可能是我们汉人吧,所以他才这么说。
▍曹雪芹写通灵宝玉的历史时为什么有“白骨如山忘姓氏”这样恐怖的描写?
近日读《红楼梦》,忽为一诗句所惊“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不但惊讶,而且惊悚,惊悚中又带有一丝虚无。
查其所由来,无非宝钗初会通灵宝玉时,作者假托后人写了这么一首诗来嘲弄顽石真相: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其实诗的前四句很好理解。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全书一开始被抛弃的补天石向一僧一道请求得入红尘受享的过程。
只是,作者在这里无论是对“女娲炼石”还是“红尘受享”,都是持一种虚无态度,认为女娲根本没有必要“炼石补天”。换言之,如果女娲没有炼石补天,那么也不会有这块剩余的补天石被抛弃在这里,更不会有后面的补天石因为被抛弃而自怨自艾,“失去了幽灵真境界”,从所谓的“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被携带入红尘,亲近眼前这“臭皮囊”,以更近距离来感受这富贵繁华的衰落过程。
总而言之,都错了,一切都错了,一开始就错了。不但错了,而且荒唐;不但荒唐,而且无稽。是以,这块顽石最开始的落脚地就是“大荒山无稽崖”。
顽石
这不免让人想起林黛玉打趣宝玉参禅的诗“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在这里,作者否定了“炼石补天”这样的建功立业,也否定了红尘富贵、温柔之乡。
人世间汲汲营营所追求的东西,大抵如此,但作者却认为人们因此失去了本真。
当然,“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也让人想起了《庄子·至乐》中的一个例子。大概意思是庄子在途经楚国的时候,在荒郊野外遇到一具骷髅,然后就用马鞭敲着骷髅大发议论,说先生你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是饿死的、冻死的,还是遇到国家灭亡而死的呢?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然后就枕着骷髅睡过去了。
晚上,庄子梦见骷髅给他托梦说,你说的那些都是活人的负累,在我们死人这里根本不存在的。我们既不用让国君统治,也不用日夜操劳,就算是南面为王的快乐也比不过。
庄子不相信,说那我让司命之神给你恢复身体,让你回到亲友中去,你愿意吗?
骷髅皱了皱眉,忧虑地说:“我才不要放弃南面为王的快乐而去再次经历人世的困苦呢!”
在曹雪芹看来,身而为人,就是“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早知人世要经历如此多的痛苦,一开始还不如不下凡呢!
但是没辙,谁让那个时候的顽石凡心已炽、执迷不悟,非要让一僧一道携带入红尘呢!
正如一僧一道早前告诫的那样:
“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倒不如不去的好。”
至于第六七句“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无非是说如宝玉、宝钗这样的人,就算真有本事,遇到时运不济,也是枉然。换言之,大厦将倾,覆巢之下无完卵。个人的那种无力感还是很沉重的。当然,这同样也照应了前面一僧一道告诫的话。
通灵宝玉
终于,最为重磅的句子来了,“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白骨如山”的时候,大家都已经重新回到了“幽灵真境界”,自然也就忘记了自己姓贾还是姓林姓薛,是不是四大家族中人,每个人所承担的家族责任也自然谈不上了。这个时候再来看先前那些事情,无非是男男女女的红尘俗事罢了。古往今来,大抵也都如此。不独宝玉如此,他人亦是如此。凡心已炽的,是所有俗世中人。
当然,也可能有另外一种理解,那就是,就算我通灵宝玉面对着家族的白骨如山,忘记了自己的姓氏,不过却还能够记得自己曾经身为公子时与红妆们的那一段故事。
贾宝玉和姐姐妹妹们
这也就是作者一开始说的:
“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
说白了,就是作者写这部书就是为了纪念那些“红妆”。
然而这样理解的话,却又与前面的将人世价值否定自相矛盾了。毕竟,《好了歌》中也曾说过,“好就是了,了就是好”,如若如此,仍是未了。
然而,作者既然写作,说明对人世余情未了,又如何能好。
所谓“好了”,不过是自己绝望之余的一种阿Q式自救心态罢了。
如此说来,佛教,不过是贾宝玉的一个精神避难所罢了。
他的心中有万千柔情,却无处解脱,最后只能跟随一僧一道回到自己最初的地方。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曹雪芹写通灵宝玉的历史时为什么有“白骨如山忘姓氏”这样恐怖的描写?
谁告诉你的白骨如山忘姓氏是曹雪芹写的?再多说一句,曹雪芹是个假名。那种认为曹雪芹就是曹霑的观点是错的。
------------------
推荐阅读: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怎样的一所大学?在河南省高校中处于什么位置?
学校校长几乎所有行政工作都让办公室主任传达给教务处,合理吗?
有些在农村考上大学的男孩子,为什么比没有考上大学的农村男孩子更难找对象?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