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最终葬于何处?
▍林黛玉最终葬于何处?
林黛玉死后,被送回到苏州,和父母弟弟葬在一起。生前没在一起,死后魂归一处。
林黛玉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在苏州时,住在列侯宅子里。里面应该和贾府一样,有几进大院子,里面雕梁画栋,亭台楼阁,花园山石,珠宝玉器,古董字画,应有尽有。
黛玉和弟弟父母快乐的生活。
父亲林如海去扬州上任前期,弟弟突然死了。后来黛玉和母亲,跟着任巡盐御史的林如海到扬州生活。
刚到扬州,父亲就给黛玉找一个教书先生贾雨村教林黛玉读四书。父母没事也教黛玉读书识字。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到扬州一年,黛玉的母亲——贾敏一病死了。
林如海本打算让林黛玉守制读书,没想到贾母派船派人来接黛玉进京,打算替女儿贾敏亲自教养黛玉。
林如海委托家庭教师贾雨村护送黛玉进京,并且答应贾雨村替他谋职。谋职所需要的费用林如海全部承担。而且给贾雨村一条小船一个书童,跟随林黛玉的大船。
林如海不惜花重金给贾雨村谋职,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他护送黛玉,一个是替林家做个见证。林家随船而来的还有大笔财富。
林黛玉在贾府长到十岁,父亲林如海病重。黛玉在贾琏的护送下,回扬州照顾父亲。父亲死后,黛玉再次回到贾府。
黛玉和宝玉情投意合,贾母支持他们结婚。可是王夫人支持宝玉娶宝钗。
最终贾宝玉娶宝钗,林黛玉泪尽而亡。
黛玉死后,她的灵柩应该寄存在铁槛寺。后四十回记载,林黛玉被送回苏州安葬。
林黛玉死后魂归故里,与父亲,母亲,弟弟,爷爷,奶奶等一大家子人团聚了。天堂里没有病痛,没有悲伤,没有骨肉分离,他们一家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古代大家族都有祖茔,一家人死后,都埋进祖茔。那么,林家的祖坟在苏州什么地方呢?
林黛玉的《葬花吟》里有这样两句话:“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林黛玉说的是落花,她在寻找何处有香丘,能给落花做一个香冢。
林黛玉即花,花即林黛玉。显然林黛玉家的家在苏州,她家的祖茔在香丘。
那么,苏州有香丘吗?
有,香丘就是苏州香山。
宋《吴郡志》记载:“记为香山,胥口相直。吴王种香于此山,遣美人采香焉。傍有山溪,名采香迳。”
《吴地记》云:‘吴王种香于此,遣美人采之,故名。其下有采香径。互见古迹。西南数里有黄茅山,临太湖,南址吴王爱姬祠在焉。’”
香山,有香,还有美人采香。林黛玉家是诗礼之家,他们家的祖茔在香山,可信。
林黛玉死后,她的艳骨被送往回苏州,葬在香山祖茔里。
@润杨的红楼笔记
▍林黛玉最终葬于何处?
黛玉死在柳叶渚,其实这一点在前80回至少有两处伏笔。
红楼梦的伟大魅力就在于它是残缺的,高鹗的续本变成了大圆满的结局,并没有延续曹雪芹的悲剧。
贾母一直深爱着林黛玉,怎么可能辜负她,拆散和宝玉的姻缘呢。
在八十回的末尾,薛宝钗搬离大观园,毕竟薛家已经坚持了六七年之久,贾府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必要继续呆下去了。
贾母由于年事已高,就要给宝玉完婚。
宝玉和黛玉多年恋爱终于修成正果,贾府上上下下喜气洋洋。
注意,曹雪芹的悲剧来了。
就在结婚当天,贾政等人迎接宾客,薛蟠也送了贺礼,然后就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路官兵奔向贾府,薛蟠打听得知元妃被处死,现在皇帝下旨查抄贾家荣国府,宁国府。
薛蟠一看情况不妙,恐怕落难的贾府会连累自家,便匆忙回家,带着薛姨妈,薛宝钗,以及夏金桂等人逃离梨香院。
话说当时众宾客正在贾府,呼啦啦官兵冲入,关门。
不许任何人离开。
贾政也不知发生何事,领头的太监宣读圣旨,元妃里通外敌,已被处斩,现在查抄贾府其他人证,物证。
贾赦,贾琏等人由于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强取石呆子的扇子,害死人命,贾琏在国孝,家孝期间停妻再娶,等等。
贾珍在秦可卿葬礼给儿子买官等等,一干人等全被抓捕,贾政平时行事严谨,从不贪污受贿,所以贾政一家相安无事,不过还是被没收了许多钱财。
在慌乱中贾母惊吓而死,贾府只剩下贾政一家,宁国府除了贾蓉逃跑,其他人也被抓。
宝玉的婚礼就这样不了了之。
由于皇帝昏庸,元春被杀,接连许多忠臣被杀,天下灭亡,盗贼流寇四起,贾府也遭受抢劫。
在一次抢劫中,贾府所剩不多的人更是死伤无数,黛玉知道这一次是凶多吉少,宝玉在之前的抢劫中被土匪掳走。
黛玉一个人苦苦支撑,身体又不好,就想着自杀也不能落入贼人之手。于时让紫鹃找绳子,骗她说是捆衣服的,要逃出去躲几天。
第57回: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鹃道: “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
——这一句话伏下了黛玉是上吊而死.
第22回: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
黛玉找到无人处,一颗槐树下,将绳子向高处一投,穿过枝桠过来打了一个死结。
呼喊了几声宝玉就上吊而亡,当年宝玉的手帕就落在一旁。
第27回: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紫鹃找到黛玉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气息。
黛玉死在柳叶渚,其实这一点在前80回至少有两处伏笔。
一个是第58回,宝玉吃一大惊,又听那边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弄些纸钱进来烧?我回去回奶奶们去,仔细你的肉!”
宝玉忙道:“他并没烧纸钱,原是林妹妹叫他来烧那烂字纸的。你没看真,反错告了他。”
说道:“你很看真是纸钱了么?我烧的是林姑娘写坏了的字纸!”
另一处是史湘云脸上过敏,薛宝钗就让莺儿去潇湘馆取一些肖粉,就发生了莺儿折柳条编花篮的一出戏,编好后蕊官索要,莺儿就说这个是送给林黛玉的,你想只有给死人才会送花篮的。
黛玉看到小小的柳条编的花篮十分喜欢,就让紫鹃挂起来。
作者对柳叶渚的景物描写是“柳叶才吐浅碧,丝若垂金” ,和前一回藕官烧纸处的景物描写“柳垂金线”几乎一样。
而且春燕过来,再次提到了先前藕官烧纸的事,曹雪芹是特意强调这里是重点,藕官烧纸和莺儿送花篮都是指向黛玉之死,而且都发生在柳叶渚。
否则这些描写就有头无尾,十分别扭。
▍林黛玉最终葬于何处?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林黛玉在《葬花吟》中所寻找的就是她的葬身之处。那么,这座“香丘”究竟指的是哪里,林黛玉最终能葬入“香丘”吗?
“香丘”是何寓意
因为《葬花吟》这句诗,以及“耗子偷香芋”的故事,便有人产生无限遐想,说林黛玉隐喻了清朝一个名叫“竺香玉”的皇后,还说曹雪芹家曾经买过一个名叫李香玉的丫鬟。无论是竺香玉还是李香玉,都是子虚乌有的作伪,即便是真有其人,也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毫无关系。
《红楼梦》中的“香”,就是香橼、天香楼、冷香丸、暖香坞、红藕香榭等等所有的“香”,绝不是说的虚幻的竺香玉、李香玉。这个“香”,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是朱重八出世时的一段“仙缘”、“香缘(缘)”。朱洪武的母亲陈氏太后因梦见一个黄冠神仙,吃下了一粒“冷香丸”而生下了朱重八——这就是“天香”。
天香,以及书中所有的香,都指的是大明王朝。香芋,指的就是因“天香”而诞生的朱元璋。璋,是半圭,白色的玉,祭祀礼器。赤瑕,就是“圭”上一点朱红。
“耗子偷香芋”,暗示的是“四书”,也就是窃取大明皇统,灭掉大明王朝的四只“耗子”。燕王朱棣、多尔衮、吴三桂都属鼠,崇祯十七年京师流行鼠疫(或指生年不详的靖江王朱亨嘉)……。不要把《红楼梦》看低了,这是一部史诗级的伟大巨著,不是包衣买丫鬟,与丫鬟谈情说爱的故事。
“天香楼”在宁国府,宁国府暗示的是朱洪武家,是大明皇家宗室。因而,贾家的宗祠就在宁国府。那么,香丘,就是朱洪武家的葬身之所。荣国府因天香之“仙缘”而香,也可以归葬“香丘”。然而,林黛玉既不是宁国府的,也不是荣国府的,她只是被荣国府收养的“外戚”,甲戌本第三回的回目就有“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因此,红消香断,黛玉葬花,就把落红飞絮葬在了“香塚”之中。但是,黛玉却无限哀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花落葬香丘,黛玉却不知身归何处。
那么,林黛玉是不是预见了她的未来,没有资格葬入“香丘”而借葬花感叹悲剧身世呢?
“林黛玉”还是“林代玉”
假如以甲戌本的回目看林黛玉,她是很难葬入“香丘”的。但是,若是以庚辰本的回目来看,林黛玉却是荣国府的养命之源。庚辰本第三回的回目有两说,卷首,“脂砚斋”罗列了十个回目,其中第三回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但是,到了正文故事中,第三回的回目却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代玉抛父进都京”,“林黛玉”变成了“林代玉”,“京都”变成了都京。哪个是对的呢?
我认为,卷首所列的回目,包括十个回目后面留下的“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应当是后人伪托。伪托的原因,应当是过录者认为庚辰本出现了讹误,林黛玉怎么会是“林代玉”呢?因而,故意罗列了十个回目,把“林代玉抛父进都京”,改成了“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其实,不仅是回目写的是“林代玉”,整个庚辰本全部写的是“林代玉”。
那么,究竟是“林代玉”对,还是“林黛玉”对呢?我觉得是“林代玉”对,庚辰本应当是最早的版本,所谓“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因“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而应当被判为伪托,这个本子绝不是“四阅评过”而应当是“初评”,甲戌本才是“重评”。否则,“初评”在哪里?
所谓“林代玉”,隐藏着一段真实的历史,这段历史就是我反复讲过的,桂林靖江王朱履祜之子朱亨嘉取代了大明皇统。以林代玉,只有庚辰本直白了这个极深的隐喻,甲戌本及以后诸本就没有把这层寓意讲清楚。己卯本第三回回目与庚辰本大致相同,但却把“都京”改成了“京都”,显然是收到了伪托脂砚斋“四阅评过”的影响,己卯本依据庚辰本过录,大概是五十九年之后的事情了。
朱履祜是第十二代靖江王,谥号“荣穆王”,“林代玉抛父进都京”来到荣国府,在荣禧堂中就见到了“荣穆王”。
林代玉的“前世”是西方灵界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草胎木质,其判词是“玉带林中挂”,这其中就有“桂林”二字。靖江王城坐落于漓江西岸,漓江与湘江同源,都发端于灵渠(灵河),林黛玉住在潇湘馆、雅号潇湘妃子,全部出在这里。所以,“林代玉”才是荣国府真正的主人,其“养荣丸”说的就是荣国府的养命之丸。
既然荣国府有“香缘”,大观园中有葬花之香塚,那么,林黛玉是完全有资格葬入“香丘”的。也就是说,林黛玉有资格入葬荣国府朱家祖茔。说得更直白一点,“林黛玉”可以葬在西方灵界河岸上,进入靖江王陵园。
但是,黛玉葬花在回目中却是这样的:“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林黛玉因为“倚新妆”,恐怕不能入葬“香塚”了。
林黛玉隐伏了四种结局
朱元璋大哥朱兴隆是靖江王一世祖,朱文正是二世祖,因而,“林代玉抛父进都京”时,“兴隆街的大爷”就得到了贾政的帮助,“夤缘复旧职”。兴隆街的大爷,说的就是朱兴隆,贾政则是“假文正之名”。朱文正虽然“坏了事”,但却留下了足以让子孙享受荣华富贵的战功,加之,这家藩王与朱元璋有极深的“夤缘”。夤缘,说的是陈氏太后吃下“冷香丸”之后,夤夜生下了朱洪武。
因为“林代玉”,林黛玉就有四种结局:
其一,葬入靖江王陵园。崇祯自缢殉国的第二年(1645年),靖江王朱亨嘉在靖江王城身着黄袍,南面称帝(监国,死后被部下追谥为“平帝”,即书中的平儿)——这就是“可怜飞燕倚新妆”。“飞燕”,还有另外一层寓意,那就涉及到宁国府了。
翻过年来,隆武帝朱聿键剿灭了朱亨嘉,把他押到福建连江(扣贾琏送黛玉去苏州,“琏”通“连”),“寻命掌锦衣卫事王之臣缢杀之,托言暴疾死”。“玉带林中挂”,林黛玉的结局之一,就是被缢杀。但是,书中又暗示她死于药石,其实,这是虚笔实写,是朱亨嘉“林代玉”所招致的结局。
靖江王陵园中,安葬了十一代靖江王,素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王墓”之说。从一世祖朱兴隆算起,这家藩王总共传承了十四代,朱兴隆、朱文正、朱守谦这三代靖江王都没有入葬这里。因此,朱亨嘉也就归葬于此,进入了“香丘”。
其二,可怜飞燕倚新妆。飞燕,指的是赵飞燕,汉成帝第二任皇后。汉成帝死后被贬为庶人,汉哀帝诏令其看守皇家陵园。下诏当日,赵飞燕自杀。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其中就隐含了自缢这样的结局。作者以赵飞燕隐喻林黛玉,这样的“林黛玉”死后是不是葬入了“香丘”呢?
宋代赵崇嶓诗《赵飞燕姐妹》云:“甲帐初停燕子飞,小雏相趁共差池。春风吹水粼粼长,又有披香博士知。”所谓“披香博士”,大概指的是宫廷教习官,以“披香”二字理解,恐怕也包括教习宫中女子梳妆。《飞燕外传》中说:“宣帝时,披香博士淖方成,白发教授宫中,号淖夫人,在帝后唾曰:‘此祸水也,灭火必矣!’”赵飞燕与披香博士有关,是不是意味着林黛玉有可能葬入“香丘”呢?
赵飞燕是皇后,林黛玉是“林代玉”,是没有被承认的监国(代理皇帝)。朱亨嘉被隆武帝活捉,立即被贬为“连江庶人”,然后将其缢杀于连江。“飞燕倚新妆”,说的是朱亨嘉脱去王袍换皇袍,是“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之一。以薛蟠的话说,这个老千岁连樯木都没带走,那就意味着“林代玉”没有葬入“香丘”。
冷月葬花魂,香魂返故乡
其实,“飞燕”还有更深层次的隐喻,是建文帝时期流传的一句童谣:“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燕,指的是燕王朱棣。朱棣发起靖难之役,篡夺了大明皇统,《红楼梦》中所说的“四叔(四书)”、四个妇人,尤其是“小燕四儿”都是隐藏的这段历史。《红楼梦》就是一部讲述朱明家史,皇统变迁,以及因争夺皇统而导致的末世劫难。
《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是以石头开篇正文故事,所有的石头,都是“朱氏世德碑”,也就是皇陵碑。《水浒传》中,以林冲喻燕王,林代玉之“林”应当于此有关。《红楼梦》的主体背景,是南明时代,除了桂林靖江王而外,所有称帝者,都是燕王的后代。
燕王,也就是永乐皇帝,是葬入十三陵的第一个大明皇帝。在《红楼梦》的背景中,当时只有十二陵。“金陵十二钗”,其中一大隐喻就是北京十二陵。
金,是《朱氏世德碑》中所讲的朱元璋家世,他们家原本出自金陵句容朱家巷,是“元籍淘金户”。金,又是朱元璋家的五行字辈之一,比如朱祁镇、朱翊钧,以及缢杀朱亨嘉的朱聿键。陵,即指专用于帝王的坟墓。所以,《红楼梦》中刻满文字的大石头,就是朱氏皇陵碑。
薛宝钗、林黛玉领衔金陵十二钗,其实分别象征了“二祖”,即太祖、成祖。后文要讲到的桂王(永历帝)朱由榔,就曾经对吴三桂说:“即不念先帝,独不念二祖列宗乎?即不念二祖列宗,独不念己身之祖若父乎”。以此而言,“林代玉”应当葬入了“香丘”。
秦可卿之死,暗喻崇祯之死,贾珍临时寻找棺材板,就是崇祯死后无处安葬,又以田贵妃的棺椁做棺椁的真实写照。当时,崇祯皇帝并没有葬入十三陵,所以,秦可卿就暂厝在了铁槛寺。
南明时代,恐怕还不知道崇祯下葬的详细情况。因而,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缅甸被吴三桂所执,就责令吴三桂:“今亦已矣,我本北京人,欲还见十二陵而死,尔能任之乎?”吴三桂匍匐于地,不敢仰视,答道:“某能任之”。但是,吴三桂却食言了,永历十六年(1662年),朱由榔被弓弦缢杀于昆明篦子坡。吴三桂下令焚毁朱由榔棺木,大明火德运亡于大火,“葫芦庙”被烧成“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永历帝没有回到北京见“十二陵”而死,“只是香魂返故乡”。朱由榔是南明时代唯一被认可的朱明皇统,也是大明最后一个皇帝,他没有葬入“香丘”。
朱由榔曾经袭封桂王,与“桂林靖江王”同有一个“桂”字。这个“桂”,在《红楼梦》中被作者发挥得淋漓尽致。“桂”中藏“圭”,说的是朱元璋,“圭”谐音“龟”,又是以玄武大帝转世的“飞燕”永乐皇帝的象征。
林黛玉“玉带林中挂”,其中便隐藏了“圭”,也就是上文讲到的朱元璋之“圭”。“圭”,就是“两地”,加上“木字边”就是“桂”。桂,是桂林靖江王、桂王朱由榔、吴三桂之“桂”,“桂”是大明兴亡的总符码。“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大明兴于“桂”,亡于“桂”,最终却落得个“望家乡,山高路远”的悲剧结局。
林黛玉是“西方灵界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绛珠,就是朱红色的“草胎木质”,“珠”,就是“朱王”,她是朱家的一家藩王,也就是桂林靖江王。“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无论林黛玉是什么样的结局,无论她不知是否能入“香丘”,但她都是“月中桂子”。
因而,林黛玉的另外两个结局,就是“冷月葬花魂,香魂返故乡”。钗黛合一,“杨妃扑蝶”暗示了宝钗的结局,这样的结局与贾元春一样,被弓弦勒死与昆明篦子坡金蝉寺。然后,“回首相看已化灰”。毫无疑问,这也是林黛玉“玉带林中挂”所暗示的一种结局。
林黛玉、香菱都是在三岁时遇到了癞头和尚,这也就意味着黛玉、香菱都将死于“夏金桂”之手——永历皇帝(桂王)朱由榔就是在那年的夏天,被吴三桂勒死的。
吴三桂火焚朱由榔之后,崇祯朝的文渊阁大学士扶纲收敛了其遗骨,带回故乡都匀,葬在了太华山。假如一定要给“林黛玉”找一个葬身之地,这里也是一处。这处“香丘”远离故土,确实是在“天尽头”。
▍林黛玉最终葬于何处?
林黛玉死后葬在了贾氏祖茔——《癸酉本石头记》第九十九回“林黛玉还魂证前缘,贾宝玉展裘触旧情”中,对此有详细描写。话说几股强贼流寇最终攻入大观园,到处烧杀抢掠,为免遭强人侮辱,黛玉含恨于渚边槐树下上吊自杀,战乱中无人收敛,之后竟变为一堆白骨。几年后,劫后余生的贾宝玉和薛宝钗二人用了个袋子将黛玉尸骨装敛,宝玉背着到贾家祖坟,在一个荷锄农夫帮助下,草草埋葬,连个棺木也没有!书中情景笔者读时伤心不止,竟也为颦儿泪眼模糊。满野地里埋葬完黛玉后的景物描写,反映了二人那时的痛苦心情:“二人望了望远处,却见西风吹遍村落,黄叶满天飞舞,陇上漠漠清寒,甚是凄凉惨淡。”
▍林黛玉最终葬于何处?
作者曹雪芹以自己的家庭往事编写的小说《红楼梦》,当时背景环境,作者本身生活在江南的官宦家庭,因家发生变故,家道中落,如小说中林黛玉真有此人,因病去世可定葬于此处!不过,小说中的人物有些是虚构的,通过描述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作者复杂的心情,思想变化产生巨大矛盾!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水稻施肥有哪些要点?
下一篇: 担任过国家副总理的开国将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