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封在各地的王爷和当地的官员是什么关系?
▍明朝封在各地的王爷和当地的官员是什么关系?
曾有学者这样认为,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本想一劳永逸,让子孙万代再也不受食不果腹的危机,他规定,凡是朱氏子孙,一律不用当差纳粮,即一出生就全部有国家财政供养,不用劳作,不用考取功名,就能一辈子衣食无忧。
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如爆炸式裂变,据清人估计,崇祯初年的时候,朱氏子孙已突破200万人大关,巨大的财政负担加上贵族的骄奢淫逸,使得百姓不堪重负,可以说,大明王朝的覆灭各地王爷们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朱元璋如何规定子孙的爵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朱元璋登基之初,就幻想着子孙能够万世万代的享国,鉴于历代皇位争夺,兄弟相残的故事,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不论才能高低,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毕竟,“贤能”很难有一个衡量标准,按照出身划分,任何人都只能认命,也就避免了因为皇位的杀戮。
而且朱元璋对于家族观念十分看中,建国之后,他把整治“骄兵悍将”的行动提升到了计划之中,再忠实的将领也是外人,远不如自己的儿子来的放心,因此除了太子朱标外,其余子嗣全部外放,封为亲王,替皇帝镇守边疆。
对于爵位,朱元璋也做了明确的要求:
1、除皇位继承人外,其余皇子全部封为亲王,即我们熟悉的一字王,如秦王、燕王、鲁王。
2、除亲王的继承人外,其余王子全部封为郡王,如项城王、淮阴王等,区别为二字王。靖江王为特例,实授亲王俸。
3、以此类推,郡王下面还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奉国中尉在爵位中也是最低的,但奉国中尉的儿子不论嫡庶,统统世袭,也就是说,只要是朱氏子孙,最起码也是一个奉国中尉,衣食无忧是最基础的保证。
各地的王爷与地方官属于什么关系?
据《明史》记载,终明一代,共册封了87位亲王,然而这其中有因病早夭的皇子,实际到达封地的只有65位,其中,朱元璋册封的亲王最多,也最为出名,一共是25位。
这65位亲王中,因为犯罪或者无子嗣而取消的封国有21位,传到崇祯年间时,亲王的数量还剩34位。但值得一提的是,亲王的生育能力要远远超过皇帝一脉,整个明朝一共册封了924位郡王,至于下面的爵位更是数不胜数,因此,200万的朱氏子孙还是保守估计。
然而王爷在地方上的权力却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朱元璋时期,各地藩王拥有很大的权力,以朱元璋二子秦王朱樉为例,秦王府有护卫兵马4万余人,这支部队完全听命于秦王,不受他人节制,遇到战争,陕西边塞的所有兵马一体受秦王节制,遵从秦王的指挥,同时,秦王府的属官还兼任地方上的都指挥使或者布政使,除了皇帝,没有任何官吏敢于挑战秦王的权威,开国公侯也概莫能外。
可王爷的权力随着朱棣的造反而逐渐削弱。朱棣以藩王身份发动“靖难之役”,他的成功绝不允许他人再次复制,登基之初,他虽然表面恢复了许多被建文废掉的亲王,但实际上是给名不给权,削减亲王护卫,不得插手地方事务,没有诏书不得离开封地,变相的将他们软禁,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央的集权。
虽然王爷们不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尊贵的地位却让地方官员不敢轻易招惹。王爷们在王府中依然拥有权力,但却不可以随意指挥地方官员,如发现王爷们有不法之事,地方官只能上报朝廷,自己无权处置。
同在一城之中,王爷和地方官避免有过多接触,因为比较敏感,王爷们结交地方官会被人举报蓄意谋反,而地方官更怕担上勾结外藩的罪名。因此除了过年过节双方会互有庆贺,但大部分时间双方几乎老死不相往来。
王爷们平时都是如何生活?
不得不说,朱元璋给子孙的待遇还是相当优厚的。亲王一年的俸禄在10000石禄米,郡王则有2000石,就是最低的奉国中尉每年也有个200石左右。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俸禄之低几乎创了历朝历代之最,即使官至一品,每年的俸禄也不过1000石左右,要是个七品县令,每年不过90石的俸禄,别说富有,就是养家都养不起,然而朱元璋对自己的子孙却是做到了仁至义尽。
自宣德之后,藩王的势力彻底被遏制住,他们成为了羊圈里圈养的羔羊,除了吃喝玩乐,其余一概不问,只能躲在自己的王府中,就是连出城打个猎都得报备皇帝批准,没有圣旨不得擅自外出。
大部分的王爷没有了信念,反正朝廷管钱管物,那自己就可以使劲挥霍。每日妻妾成群,有一个庆成王朱奇浈,据《皇明盛事》记载,仅儿子就生了一百多个,至于女儿的数量,没有统计,估计也不再百人之下,以致王府聚会兄弟姊妹之间都互相不认识,也算是一大奇闻。
后来的明末农民起义军每攻陷一城,便把矛头直指王府,一者这些王爷盘剥民脂民膏,杀之迎合民意,二者王府中多年来积攒的金银财宝也足够起义军使用一段时间,整个明末,朱家成为了最惨的一方,朱氏子孙在屠刀之下如待宰的羔羊,完全没有了老祖宗朱元璋的精气神。
清朝入关后,鉴于明朝庞大臃肿的藩王制度,将王爷全部留在京城,除了立有大功的铁帽子王外,其余爵位也依次递减,让国家财政不再有如此大的负担,算得上是整个封建王朝处理藩王问题最得力的一个朝代了。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明朝封在各地的王爷和当地的官员是什么关系?
明朝的王爷全在地方,不在中央,成年以后,王爷们都必须去封国就藩,这跟清朝很不一样,清朝的王爷全部呆在京城,参与中枢政事。明朝的王爷则全在地方上,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亲王,就是一字王,如朱元璋的儿子们是秦王、楚王、蜀王等等,二是郡王,就是两个字的,如朱元璋的侄子是靖江王等。
明朝的藩王在地方上一般是住在自己的王府里,明朝的王府和清朝的也不一样,清朝的王府一般就是一座豪宅,而明朝的王府不是“房子”,而是一座“城中城”,藩王一般到了地方上就会修一座王城,明朝法律《大明会典》规定亲王的王城,城墙的高度为二丈九尺(将近10米),王城的周长为三里(1.5公里),所以明朝藩王的王城,在地方上就是个城中之城,国中之国,而不是一个四合院或者带大花园的别墅。
比如秦王府在西安,晋王府在太原,他们在西安、在太原的王城是他们直属的地盘,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王城里发号施令,地方官管不了他,明朝藩王和地方官的关系,不同的时代是不同的。
朱元璋时代,藩王在地方上相当于“军政联席会议”的主席,藩王们有兵权,自己的王城有护卫军,一般是万人左右,少的几千,多的可达二万,除此之外,藩王还有指挥各地军队的权力,地方上的都指挥使司(省警备区司令部)直接听命于藩王。同时朱元璋时代为了增加藩王在地方上的权力,一般是让王府的属官兼任重要的地方官,如秦王府的左相兼任陕西行省参政(陕西省副省长),晋王府左相兼任山西行省参政(山西省副省长),晋王府的左傅还兼任太原卫指挥使。这样地方上的军、政两方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王府的属官,藩王就是他们当然的领导。
不过这种情况没有维持多久,明成祖造反成功以后,就开始大力削减藩王的权力。藩王们基本上失去了在地方上的军事指挥权和行政领导权。藩王的命令出不了王城,失去了对地方军政事务的领导权,甚至不准干预地方军政事务。朱棣当皇帝后,有一次发现河南各地的府、县衙门的公告栏里经常张帖周王府(封地在开封)的长史司发布的文告,朱棣非常生气,把周王府的长史找来训斥了一顿。
明代中期以后,藩王虽然地位高,但却没有权力指挥本城的知府、本省的布政使等地方官做事,如封地在保宁府(四川阆中)的寿王朱佑耆(明宪宗之子、明孝宗之弟)有一次因为保宁知府打了他的王府属吏,非常生气,就让他的长史拿着自己的亲王令旨去四川巡抚衙门,命令四川巡抚将保宁知府革职查办。结果四川巡抚根本不听他的,并且把这事上报朝廷,明孝宗下令以后长史司不许听从藩王的“乱命”,藩王的命令要是不对,要劝阻,长史司要是去执行藩王的乱命,干预地方行政,允许各省巡抚将长史治罪。
所以明代中期以后,藩王无权指挥地方官做事,但地方官也无权管藩王,特别是王城,那是藩王们的国中之国,藩王们在王城中做什么,地方官无权过问。甚至藩王在地方上违法乱纪,地方官也不能直接处理,只能向朝廷汇报情况,等候朝廷的处理。因此地方官在本府、本省管不到当地的藩王,一些藩王借此乱来,胡作非为的多得很。最离谱的是嘉靖年间在河南安阳府的临漳王的王子,据《明实录》记载,他伙同无赖少年一百多人,跑到太行山里当山贼,“创立山寨,招纳亡命”,把持陆路的关口和水路的码头,公然抢劫过往的商人,地方上的商人“无不倾家荡产”。由于当地地方官无权处理藩王,当地的巡抚、知府也拿他们没办法。
所以明代中期以后,藩王在地方上和地方官是互不统属的关系,藩王不能干预地方官的事,地方官也不能干预藩王的事。
▍明朝封在各地的王爷和当地的官员是什么关系?
明朝时封王的领地中,王与地方官的关系是什么?
王位是一种爵位,属于爵位制度;地方官是官位,属于行政制度,两者若同时出现在一地,那么当地应该听谁的呢?
在古代先秦时期,朝代的最高统治者都被称为“王”,如周武王、周文王、纣王等等,直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取代了以前“王”的称谓。但是“王”已经作为一种爵位传承了下来。
周朝实行分封制,将有功之臣和宗室分封到各地,以周天子为大宗,各诸侯王为小宗,小宗听从大宗的命令。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的一句“非刘姓子孙不得称王,否则天下共击之”,这句话成为了后世几千年的封王标准。王也成为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爵位。
明朝的藩王有亲王和郡王两个等级,朱元璋开国之初,将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各地,成为藩王。但是各藩王的领地内又有中央派任的地方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复杂。
朱元璋封王的本意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是又不想让这些子孙留在京城勾结朝臣,怕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而且开国之初,各地都还不稳定,只有自家人前去镇守,朱元璋才能放心。可以说,开国之初的藩王还是有比较大的权力的,与地方官的分工也比较明确,此时还没有较大的冲突。
随着朱元璋休养生息的政策一步步落实,社会也开始恢复稳定,但藩王的势已然做大,朱元璋又狠不下心来对付藩王,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时,藩王势力已经发展到跟朝廷分庭抗礼的地步。建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削藩。俗话说:权力滋生欲望。藩王们在领地内俨然就是皇帝派头,只是名义上要遵从中央政权的领导,所以说藩王势力本就与中央政权貌合神离,这下皇帝要把自己的权势夺走,藩王们纷纷不干了,由朱棣领头,开启了靖难之役。最终结果当然是以朱棣为代表的藩王势力胜出,朱棣成功登基称帝。
朱棣登基后,由于自己是藩王上位,对各地的藩王势力更加忌讳,虽然对自己的皇帝侄子很不满,但是依然继承了建文帝的“削藩主张”,只是朱棣做得比建文帝高明、隐蔽一些,也愿意花时间去耗。随着朱棣及继任者对藩王势力的打击,各地藩王又不能拧成一股绳,结果中央取得完胜,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各地的藩王已经空有一个名头,而无任何实权了。
朱棣之后,历代皇帝都对藩王势力进行强力打击,虽然偶尔会有一些藩王的余部死灰复燃,但在中央的强力镇压下也没有掀起什么大风浪,随之而来的是皇帝对藩王的限制越来越严重,哪怕是没有什么实权的王也被严格控制。不许随意离开自己的封地,离开前要打报告,不许结交地方官员,不许从事任何行业,连出城扫墓也要经过批准才行,甚至自己及儿孙都不能与京城的官员结亲,只要有任何的沾亲带故,是不能在京城做官的。可以说,明朝的王爷大多是高级囚徒,没有自由,跟清宫里的嫔妃差不多,对地方官员也就没有什么指手画脚的能力了。这就形成了“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所以,明朝的王在明初是有实权的,势力也很强大,一度对中央造成威胁,在地方更是不用说了,地方官名义上是中央指派,实际上就是地方藩王的手下。但随着削藩政策的实施,明朝藩王便空有名号,而没有实权了,地方的军政大权也掌握在了中央指派的地方官手里。
虽然明朝的王爷没有什么自由,但是明朝的王爷待遇是比较好的。只要老老实实的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朝廷是不会亏待这些藩王的,虽然不允许藩王从事任何行业,但是朝廷每年给的俸禄足以让整个王府富贵荣华,亲王的俸禄甚至比朝廷的一品大员还高。不用做什么事,还有数不完的钱财,藩王自然没有动力去造反了。在地方,藩王虽然没什么权力,但是王爷的身份摆在那里,任何地方官都要给藩王面子,只要不过分、不违背朝廷的原则,王爷在地方过得还是比较滋润的。
▍明朝封在各地的王爷和当地的官员是什么关系?
在明朝初年,王府的官员曾经兼任过地方行政官员。
朱元璋最初分封诸子时,王府相、傅多兼任地方要职,且多由勋旧大臣担任。如洪武三年(1370)四月,以郑九成为秦府左相兼陕西行省参政;汪河为晋府左相兼山西行省参政。洪武三年六月,以广西行省参政蔡仙为靖江王相,仍兼参政提督广西卫。同月,命秦王府武相耿炳文兼陕西行省右丞;都督佥事郭子兴为秦王府武传,仍兼陕西行都督府佥事;都督同知汪兴祖为晋王府武传,兼山西行都督府同知。
上图大同代王府
不过,此时诸王尚未之国,以王府官兼地方官在此时对政权稳定并不构成潜在阻碍。洪武九年(1376)正月,诸王即将之国时,明太祖就开始重新任命王府官员,此时王府相、傅虽仍由勋旧担任,但已经不再兼任地方要职。
上图桂林靖江王府
洪武十一年(1378)七月,明太祖以靖江相府官欺凌地方卫所指挥使,命“武相有警则出而为将,获卫,指挥副之。归则勿与金毂刑名之事,军务则文武议之,无事则导王以善”。进一步明确禁止王府官随意干涉地方军事,削减其权力。洪武十三年(1380)“罢诸王相府及长史司、录事,升长史司为正五品,置左右长史各一员”。彻底取消了由勋旧担任王府相傅的制度,代之以仅仅正五品的长史。
上图汉王朱高煦剧照
经过建文、永乐两朝后,特别是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后,亲王政治、军事特权受到裁抑。明初王府之官员还可以升迁到地方的职位,后来很难升迁了,以至于视担任王府官职为禁锢和落魄,当然王爷也被严格限制干预地方的行政,地方官也不会听命于当地的藩王。
▍明朝封在各地的王爷和当地的官员是什么关系?
明朝在各地的王爷和当地官员的关系,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如此,从级别上来看,明朝的王爷的从级别都完胜地方官员。
天生贵胄的级别不是没品,就是位比三孤!
明朝的王爷有两种——亲王、郡王。其规律是,除去太子、太孙为“常务副皇帝”外,余则一言以蔽之皇子成年为亲王,皇侄成年是郡王;除去王世子、世孙为“常务副亲王”,皇孙成年为郡王。那么亲王、郡王是什么级别呢?
《明史》里对亲王和郡王的级别没有明确说明,但对于他们的孩子的级别却又了说明。《明史》载:
“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
也就是说,亲王的嫡长子、嫡长孙的级别是正一品。从逻辑上来讲,嫡长子应该比嫡长孙高一个级别,不知道朱元璋怎么想的,让他们平级。
王世子、王世孙是位比三公的一品,那么比一品还高就是无品。当然无品有点低调,正确的说法就是超品。类比今天的话,应该是副国级,皇帝的级别当属于正国级。我姑且称之为正超品,从超品吧,亲王级别就是从超品。
亲王是副国级,那么郡王是什么级别呢?很遗憾,《明史》里对郡王也没有级别,不过张廷玉对郡王的嫡长子、嫡长孙的级别记载:
“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
郡王的接班人相当于二品大员,那么郡王本人自然就是从一品大员了。从一品的级别仅次于三公,相当于三孤或者等同于太子三公。太子三公分别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孤分别是少师、少傅、少保。电视剧里的鳌拜鳌少保其真实职位是太子太傅,打赢北京保卫战的于谦于少保,才是真正的少保。
我们再来看看,明朝的地方官员都是什么级别?
明朝地方官员按照行政区划单位变更,经历了两个阶段,但地方长官变化却经历了三个时期,而明朝的王爷地位也逐步经历了天壤之别的过程。
1368年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的大名的行政区划单位直接是明随元规(不理解?这是升级版的曹随萧规)设立行省,行省的全称先是行中书省,后来是行尚书省,简称就是省。
其长官不是和现在称呼一样的省长,而是丞相,为了分权就设立了左右丞相。中央的左右丞相是正一品,平章政事是从一品,左右丞是正二品。
我认为,地方的左右丞相大体与左右丞相当,应该是正二品。可到了洪武九年,朱元璋就将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
饶是如此,明太祖还是觉得地方权力太大,又一分为三,行政设承宣布政使司,防卫设都指挥使司,刑事设提刑按察使司。即使这样,承宣布政使司也有两个长官,分别是左布政使和右布政使,两布政使级别一样,但负责人却是左布政使。其级别很低,只是个从三品。到了建文帝时期,升级为从二品。永乐皇帝一上位,又降了一级定为正三品。
到了明朝中后期又相继设立了巡抚和总督,巡抚的级别一般是从二品,而巡抚的上司总督则是正二品。前边我们说了,郡王的级别是从二品,从级别上还是很能秒杀地方官的。
明朝王爷和地方官员的关系。
朱元璋是最励志的皇帝,他完成了从乞丐到皇帝的华丽转变。在他17岁那年,因为饥荒爸爸、妈妈、大哥都饿死了,自己为了弄口吃的,不得不到寺庙的做个干杂活的小行童。就这,50天后,也被高彬法师给撵走,朱元璋也只能拿着破碗(钵)以化缘的方式乞讨!
成为皇帝后的朱元璋,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把儿孙给养起来,再也不愿有一个儿孙去讨饭,甚至饿死。他要让自己的儿孙,哪怕是傻子白痴也要有酒有肉(大吉大利,天天吃鸡),有人伺候,永远不再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了。
而要想保住子子孙孙的幸福快乐生活,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每一个儿子都封王,对每一个女儿都封公主,连侄子也封王!他的后代的饭碗问题就彻底解决了,他的子孙后代捧的可是金饭碗。
明朝的王爷有两种,一种是亲王,一种是郡王。对于郡王及其以下的明朝宗室,他们的日子说好听的就叫大富翁,说不听叫寄生虫!我们来看看明朝宗室爵位分封情况。光解决子孙吃饭,这是最低要求,还得给他们权力,让他们干活,所谓无功不受禄。没本事也要吃好饭,当潇洒的大款,这是兜底的最坏打算。朱元璋对子孙总体是这样的,指导总思想是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皇帝一脉是历代太子世袭罔替,余子不问嫡庶都是亲王。亲王嫡长子十岁封世子,嫡孙十岁封世孙,日后承袭亲王爵,其他儿子则封郡王。
郡王嫡长子十岁封郡王世子,嫡孙十岁封长孙,未来接班,别的男孩都是将军。将军有三等,他们是最高等的镇国将军。从将军开始,这些金枝玉叶,不管是长子还是幼子,嫡子还是庶子,都是一样的级别。
镇国将军的儿子都是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都是奉国将军。奉国将军的儿孙都是中尉,也是一代不如一代的降级,其子为镇国中尉,其孙为辅国中尉,其曾孙及其之后全部是为奉国中尉!
(一)我先说说亲王。
太祖时期,王爷就是个准钦差王。在朱元璋的时代,他26个儿子封了25个,其中一个还没有就藩,实际上有24个亲王。没就藩的是老九赵王朱杞,一岁封赵王,两岁就夭折。
另外一个没有封的亲王就是幼子朱楠,他出生于1394年,那时朱元璋都66岁了。倒不是老朱太老给忘了,而是26子朱楠太可怜了,没满月就夭折了。
秦王、晋王、燕王、周王、楚王、齐王、潭王、鲁王、蜀王、湘王、代王、肃王、辽王、庆王、宁王、岷王、谷王、韩王、沈王、安王、唐王、郢王、伊王
《明史》记载,这些亲王超级牛,王公大臣见了都得跪拜。虽然没有明确的封地,以及可以管理的民众,但他们拥兵自重。
根据其年龄和能力还有驻地不同,分别掌握3000到19000兵力不等。明朝亲王有三种,我姑且称他们为塞王、中王、畿王。
塞王就是边疆王,担负着保卫边疆甚至拓展领土的重任;畿王就是京畿附近的王爷,担负着包围京畿的重任;其他的王爷则介于两者之间,进可支援塞王杀敌,退可支援畿王勤王,所以我称他们为中王,就是中间王。因为塞王太远,畿王太近!
朱元璋时期的王爷不仅身份高贵,兵力雄厚,更是权势熏天。虽说,这些兵都归兵部管辖,但实际上这些王爷不仅牢牢掌握这些兵力,而且还能指挥老将。尤其是那些塞王,一旦有勋旧将领攻打北元,塞王的他们能直接指挥至少是能做到监军。在文的一方面,王爷的是属下,往往可以以地方副职的形式参与地方治理。
2、永乐之后,王爷就永远也不乐了。
王爷权力如此之大,早在朱元璋当初准备分封就遭到了反对。可他们反对不仅无效而且还有罪,遭到了朱元璋严厉的惩罚。
作为朱元璋直接的受益人的皇太孙朱允炆提及这一问题,朱元璋就问朱允炆怎么处理?朱允炆本来就以厚道仁慈人设示人,也只能表达对于这些如狼似虎的叔王们会厚道的。倘若他们之中有人不轨,自己先礼后兵,并给人留有后路。朱元璋也没什么更好的主意,就为他点赞好评了。
可等朱允炆当了皇帝之后,朱允炆并没有先礼后兵,而是想对叔王来个一劳永逸的处理。他削藩削得太猛了,简直要置诸位叔王于死地,有的忍了,有的忍无可忍就拼了。这拼了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允炆叔王在世中的老大——燕王朱棣,而且还是朱允炆叔王在世中军事实力最强的人。
在姚广孝的谋划下,朱棣吞并了宁王的关宁铁骑,就开启了以卵击石的靖难之役。朱棣在宁王、谷王的支持下,在其他王弟的作壁上观下,竟然意外地成功了。
燕王成为皇帝后,鉴于朱允炆削藩过于简单粗暴急躁,就逐步削弱他们。而且朱棣手段极为高明,弱化塞王,拉拢中王。对于叫喊他们也没什么大的梦想,只要能愉快地活着就好。
到了明宣宗时期,更是将拉拢和打击提高的极致,削藩削到点子上了。那么,这个点子是什么呢?就是削兵!他以秦王府护军张嵩为卧底,告发朱志壇不轨。朱志壇本是个文人、老实人,立即向宣德帝交出三卫。朱瞻基也厚道收下三分二,退回三分之一。有了秦王的表率后,楚王、蜀王、肃王等也纷纷交兵三分之二!
宣德帝对于直接谋反的叔叔汉王朱高煦予以除国灭门!到了明武宗时,宁王朱宸濠也玩谋反,落得跟朱高煦一样的下场。
其实在永乐之后,亲王们想成为永乐第二已根本就不可能了。更何况从从永乐到洪熙再到宣德一直在削藩呢!明代后期的亲王,他们其实就是一个吃喝不愁的大富翁,而且也基本不干活。成为寄生虫不是他们的本意,明太祖规定的守卫边疆、勤王的工作被去掉后,他们只能混吃等死。
当然,也有不愿意当寄生虫的,比如本该继承王位的,他因为老爸犯错,加上不想做寄生虫,怎么也不继承王位。期间致力于音乐、数学、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有一首诗非常有名。
“人到四十不自由,转眼高堂体见忧。檐前犬子尚难立,负尽糟糠为盐油。妻儿怨我难聚首,夏虫难解冬日愁。若非碎银二三两,谁愿劳碌志未踌。”
日子过得很不好,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勇气都没有,为了几毛钱,受苦受累又受气。这种境遇,对于亲王来说是不存在的。自明一代,亲王们虽然后来没权甚至没自由,但钱是绝对不差的。
后来的亲王,尤其是当时皇帝的子弟,他们为了发财还跟地方抢地皮,圈地。别看他们没什么权力,但在圈地上,地方上无论是左右布政使还是巡抚乃至总督也都是没什么办法的,谁叫人家的老爸或者兄弟是皇帝呢!
(二)我再简单说一下郡王。
郡王里除了朱元璋的侄子靖江王外,则都是朱元璋的子孙了,他们级别不低,但自始至终都没有什么兵,只不过过得都很潇洒。
至于朱元璋的非王的后代们,又没有计划生育,且奉国中尉怎么生都是奉国中尉。庞大的明朝宗室,成为了明朝一大财政负担。
有人说明朝的灭亡都是被朱元璋的子孙给吃垮的!因为朱元璋的子孙太多了,尽管国家养着,但他们没有自由,取名也很困难,有的甚至一辈子连个名字也没取上,更让人揪心的是,他们有的人生活也真的很困难。朱元璋如果泉下有知,一定很感慨,大明国都被吃垮了,竟然还有个别子孙吃不好饭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