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的首都一直是南京会怎样?
▍如果明朝的首都一直是南京会怎样?
导读:如果明成祖朱棣没有迁都北京的话,可能大明王朝会在政治、经济、军事、国防等方面发生重大的改变。与之相对的是明朝历史上土木堡之变、京城保卫战也许不会出现,但是大明王朝大概率不会持续200多年的国祚,更大的可能会成为偏安江南的南明政权。纸醉金迷的江南让大明帝王恐怕再也没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血性;即便是江南再富庶、经济再发达,在以文驭武政策下也许明朝不过是重复南宋的悲歌罢了。依照历史上南明君臣的成色,也许最终还不如南宋崖山之战的悲壮。
作为雄才伟略的淮右猛虎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后并没有甘心定都南京,所以曾经派太子朱标考察长安、洛阳等迁都的备选地。起初之所以暂时建都南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和其他王朝建都长安一样,作为崛起江南的淮西军事集团在当时尚未统一时自然要把都城建立在自己地盘范围内。2、经过长期开发江南已经非常繁荣,加上水陆两系的便利几朝古都南京自然纳入视野。3、所谓“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在我国三大龙脉占据显著位置的南京在封建社会自然具备天子气。在明成祖朱棣继位后无论什么原因最终还是决定迁都北京,如果大明始终没有迁都我们推测一下给明朝带来的巨大变化:
经济层面:没有迁都北京的带动北方经济恢复发展会更慢,明朝也许会把更多的关注度放到南方;都城在南京,出于对倭寇的防范也许禁海政策会更严格
在大明王朝之前,定都南京的都是割据政权。所以朱元璋也感到忌讳打算选择开封、长安、洛阳等地。可见选择的大部分城市都在北方,也就是说相对于庞大的大明帝国而言南京太偏南了。经过长年的开发江南早就成为了王朝的经济重心,如果始终定都南京北方经济的发展堪忧。南京作为帝都对于一个封建王朝的区域发展的带动是不可估量的,相对而言对于北方人才的吸引也是天然存在的。大明王朝的北方本就不如南方富庶,如果加上帝都的不断虹吸作用导致北方人才和资金的不断流失,北方经济发展会更加缓慢。久而久之明朝肯定会更加重视富庶的南方,经济发展缓慢的北方会更加得不到关注。如同魏孝文帝迁都后造成贫瘠北方和富庶的新都洛阳贵族的尖锐对立,在北魏甚至引发了导致北魏灭亡的六镇大起义。明朝也许不会出现的对峙,但是明朝北方老百姓过不上更好的日子恐怕也不利于明朝的统治。尤
明朝实行禁海政策初期是为了维持统治的稳定,中后期主要是为了防止倭寇。南京距离海洋很近、对从海上威胁更加敏感,所以如果没有迁都的明朝可能对于禁海政策执行的更加彻底和严格。
军事国防层面:都城不再北京就没有了面对北方威胁的切肤之痛的直观感受,没有了重金打造的九边重镇一旦被突破长城,一马平川的北方无法阻挡北方威胁的进攻
明粉对明朝帝王的气节是十分佩服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果没有迁都北京何谈天子守国门,南京距离北部边境上千公里天子怎么守?由于距离北部边境远,明朝的决策层对于蒙古的威胁没有直观的切肤之痛。因此还能否出台重金打造九边重镇防御蒙古的政策还未可知,那么对北方的投入减少肯定会影响北部的国防。没有九边重镇蒙古突破长城将会更加容易,一旦突破长城明军如何在一马平川的华北阻挡着蒙古铁骑?一旦蒙古各部越过长城,东北的奴儿干都司与华北链接的辽西走廊就被轻易切断。也许没有经过重大打击的蒙古各部会逐渐蚕食北方,大明失去东北和华北后也许会和蒙古形成划江而治也未可知。
政治层面:婉约江南容易让人丧失斗志,以文驭武的政策让大明更加孱弱;即便是经济发达、开放海洋贸易带来丰厚收益,也不过是重复南宋的悲歌而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王朝要时刻遭遇一定的苦难才会更加坚韧顽强,一直定都南京的大明很容易让婉约的江南瓦解斗志;形成“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声色犬马的局面。当时候虽然不会发生土木堡之变和京城保卫战,但是国防政策的收敛必然造成文官的壮大。文官主导以文驭武的局面必然会出现,重现“东华门唱名好男儿”的鄙视链条。这样的大明王朝即便是经济再发达,甚至催生出强大的海洋贸易又能如何?没有强大的军事和国防保护的富庶国家,只能是他人觊觎垂涎的对象。如同南宋一样富庶最终一样被吞并,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大明的君臣的气节会不会像南宋崖山海战一样悲壮。没有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传统,坚持不迁都的明朝末代君臣是否有自杀殉国的崇祯皇帝一样的气节就很难说了。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如果明朝的首都一直是南京会怎样?
如果明朝首都一直在南京,就会是第二个宋朝,根本不象著名学者黄炎培说的那样“迁都北京是明朝最大的失误”。明朝完全是釆用宋朝的体制,以文制武,文臣在朝中一家独大。明仁宗开始抬高内阁地位,让三杨占据内阁。明宣宗开始釆取守势,文臣逐渐坐大,开始影响皇权。接着到明英宗朱祁镇时便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这件事固然有王振乱政的主因,但内在的因素还是皇帝与内阁争权。
若是朱棣不迁都北京,而留在南京,他就不可能五次出征蒙古,那么蒙古恢复的更快。等到明仁宗朱高炽时就妥妥的象宋真宗一样开始保守了,后面的皇帝就会一代比一代的喜欢享受。等到瓦刺蒙古崛起后,必然进怨长城,明军恐怕难以守住。
天子守国们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把敌人摆在面前,能够时刻引起重视。汉唐的首都长安城其实也有天子守国门的味道,因为匈奴、突厥的轻骑兵越过黄河后两天就可以到达长安,所以汉唐才会奋力打匈奴、突厥。而建都洛阳、开封的王朝,离敌人远了,便不把军事放在第一位,导致国力不强。
南京地处繁华之地,很容易使人纸醉金迷、丧失斗志,而且向北是逆势而行,越走越寒冷,越走越荒凉,所以士兵的斗志会越来越弱,根本无法挡住蒙古铁骑。所以明朝若不迁都北京,而留在南京,很可能在明英宗之后,重演北宋的悲剧。
▍如果明朝的首都一直是南京会怎样?
一个国家的国运,也和人的命
运一样。
国运不济,国运走到尽头了,必
然衰败,必然会改朝换代!
这与建都建在哪个城市,没有
关系。
▍如果明朝的首都一直是南京会怎样?
我是林盛,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明朝的首都一直是南京会怎样?
历史上,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南京另设行政系统。假设迁都并未发生,明朝始终以南京为首都,我认为可能会有正方两种结果。
正面结果:始终以南京为首都,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向资本经济的转型,促进明朝航海业的发展。
江南地区是明朝财富的重要来源,15世纪中期,就已经出现了带有资本经济性质的手工作坊。如果一直以南京为首都,资源大量向江南地区倾斜,势必会催生更多资产阶级,促进小农经济向资本经济的转型。
同时,身处沿海的明朝统治者会明显感受到海洋贸易为明朝带来的巨大利益。明朝的航海事业不会随着郑和下西洋的结束而终止,拥有当时最高制造技术和船队规模的大明船队,其远航范围必将随之扩大。船队将会于几十年后,在印度洋与欧洲的船队相遇。
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科学、新的艺术,来自大航海时代的所有瑰宝,都会由海洋航线涌入大明。领先于西方几十年的明朝,将会取代原本历史上的西方船队,成为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参与国。
明朝将保持领先于时代的地位,带领时代的进步。
反面结果:始终定都南京,北方地区将成为明朝的巨大隐患。
历代王朝在处理北方边境军政问题上,都不能尽如人意。唐朝采取地方拱卫中央的政策,最终使得安禄山手握三路节度使大印,引发安史之乱;宋朝重文轻武,军队稍有起色,就迎来相公们的一阵打压,不仅收不回燕云,还被外族侵占,疆域往南一缩再缩。
所以,如果明朝定都南京,就必须慎重考虑北方边防问题。如果投入边防力量过少,朝廷面临外族侵略的隐患就会增加;如果给予边防力量过多,又会增加藩镇割据的可能性,毕竟已经有了朱棣,后世朱家皇族未必不敢以其为“榜样”,从北往南再来一次靖难。
无论危险来自外族还是藩镇,最终都会影响到明朝政局稳定性,也会影响江南经济的发展。一旦北方地区与明朝割裂,将直接威胁到皇家统治。
所以定都南京,明朝很有可能面临南北分裂问题,甚至早于历史就开始政权更迭。
总结:如果明朝始终定都南京,好的结果是促进资本经济和航海贸易的发展,中国将成为真正的世界中心。坏的可能就是外族与藩镇的制衡难度太大,将会威胁到明朝的国家稳定性。
以上就是我对“如果明朝的首都一直是南京会怎样?”这一问题的回答,希望有所帮助。
▍如果明朝的首都一直是南京会怎样?
可能会延续郑和七下西洋壮举,开定期航班到世界各地,我们大概率就是海洋強国了,哪会有英国、西班牙葡萄牙什么事。以南京和周边江南的资源承担都城供给绰绰有余,不需各地劳民伤财长途跋涉供给,更有利于发展经济強盛国力。前几年外国著名学者就分析,中国近代落后,从朱棣迁都开始,把都城放在北方游牧好斗族群的牧鞭之下与其纠缠,最终御驾亲征卒于大漠之上。当其儿子刚想纠正迁回南京时,又英年早逝。后来南明时,逃难到南京的亲王们群龙无首,大明回天无力。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目前招投标里都有哪些猫腻?
下一篇: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