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为何明清两朝多有京官争着去当地方官呢?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为何明清两朝多有京官争着去当地方官呢?
中国的古语说,朝中有人好办事,但是在明清两代,不是大富大贵人家出身的子弟如果中了进士,更愿意下去地方做官而不是待在北京,那这是为啥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京官挣得少,花得多!
(1)京官和地方官的差别
在大清考上进士就意味着能当官了,再不济混个7品县太爷也不是啥特别难的事情。被留在北京当官和去地方当官差距还是很大,一般来说,京官升官快,但是钱少;地方官升官慢,但是来钱路子多。
不过京官也不是没有好处,因为首都的官员哪怕职位小,但是权力却很大,毕竟是上级部门,有的就是负责考核地方官员的。所以地方官员巴结京官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地方官也很乐意做这些事,毕竟地方官往往比较有钱,收入较为丰厚,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们往往会稍稍分润一点儿给京中的同乡、同学和同年,哪天这些人发迹了能够提携自己一把,或者上头要收拾自己的话,也可以通风报信,提前做好准备,走关系。
地方官送钱也有说法,文献是这么说的,“道咸以前,外官馈送京官,夏则有冰敬,冬则有炭敬,出京则有别敬。同年同乡于别敬之外,则有团拜项,谓每岁同年同乡有一次团拜也。”
(2)挣得少,花得多的京官
对于中等地主出身的留京进士,比如曾国藩来说,在北京生活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就算当上翰林院的庶吉士,朝廷也不会发房子,而且北京的工资也不是很高。清代的官员等级分为九品十八级和未入流这10个大等级,一品是最高的,也就180两,接下来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两,从九品及未入流只有31两有零,这个薪水在北京城的话,属实不高。就跟现在的北京一样,如果外地人月收入一万的话,只能算刚刚脱贫。
但是跟现在一样的是,北京的房价、房租却不低,根据《曾国藩的经济课》里头记载,“后来他在骡马市大街北的棉花六条胡同看定一处住宅,十二月十七日搬入,每月房租八千文,全年需银66.95两,已占薪俸之半。”得,北京的房子从清代就是那么贵,达官们买得起的也有限。
所以如果被留任京官,那么中等地主家庭以下的官员就要开始四处要钱了,正如康有为所说:“故得第之始,则丧廉寡耻,罗掘于乡里,抽丰于外官。”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当官的话,马上就要丧失廉耻,不是找乡党要钱,就是到地方官那去打秋风,不然这官当不成。不过乡绅黄四郎的钱也不是好挣的,官员们拿了乡里头的钱,就得跟他们合作,跪着要饭也实属正常,所以也就有了皇权不下县的说法。
这里推荐下《曾国藩的经济课》,它会让你知道,在中国,努力挣钱和当小镇做题家才是大部分穷人翻身的唯二道路。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买一本,链接放在下面了。
我是蓝白旗帜,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为何明清两朝多有京官争着去当地方官呢?
想知道的历史,不得不说的真相,大家好!我是史道驿站x,感谢关注与点赞。
明清两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存在的时间都在270年左右,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汉人统治王朝,清朝则是由皇太极建立的满人统治王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是顺治帝福临。明清王朝建立后,就必须要有人干活,于是需要选拔官员。
明清时期京官和地方官是如何选拔的?是不是官员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明清官员的选拔制度,官员的选拔是有一定的程序和规章的,明朝采用科举与荐举两种方式来选拔官员。清王朝在入关以前是没有科举考试的,1644年定都北京后,清朝采纳范文程的建议,开始实行科举考试。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可他懂得人才的重要性。1370年,朱元璋颁布了通过科举,择优选士的诏书,不通过科举考试,不得做官。当年就开了乡试,次年举行会试,朱元璋还亲自出题,当时录取了120多人,由于明朝建立不久,官员空缺太多,1371年开始,各地举人都免考会试,直接授官。
纸上得来终觉浅,这些举人虽然有一定的才学,但实际工作能力还不是很强。1373年,朱元璋决定暂停科举,通过推荐选拔有才能的人,口子一开,很多人就徇私舞弊,推荐的人参次不齐,鱼目混珠。朱元璋一看,这样不行啊,还是要考试。1382年,恢复科举考试,1384年,采取科举、荐举并用的选拔方式。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以科举为主,荐举基本上就没有了。
1644年,清朝建立后,在范文程的建议下,实行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由此成了清朝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不过在清朝,还特设了制科,主要有: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等。特科简单的理解就是,你特有才也可以做官,李白那样会写诗就可以。你有钱也行,像沈万三、胡雪岩那样的也行,说到底就是政府卖官,再就是你特孝顺,口碑好也可以做官,不过还是以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为主。
官员的任命,都是由朝廷安排的,在明清时期除了状元、榜眼、探花直接留在京城成为京官外,其他的人基本上外派到地方任职,能做个七品知县就相当不错了,也是一方地方父母官,在当地也能呼风唤雨,权力很大。做京官就是天天能看到比自己更大的官,有动力,有激情,也有斗志,关于京官好,还是地方官好,这个谁也说不好。
不过在明清时期,倒是有很多京官想到地方去任职,这又是为何呢?不过说实话,想去地方任职,也不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更不是想去就去的事,对于这个情况,我个人认为不外乎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伴君如伴虎,京官虽然经常能见到皇帝和比自己更大的官,但天天在上司面前晃悠,升迁的机会多,受打击的机会也多,这就要看自己会不会来事,京城派系之间权力争斗非常激烈,不站队,就没有靠山,站队又有风险,一旦站错了队,丢官不说,有时连小命都不保。所以不少京官宁可去地方任职,那样山高皇帝远,清净。
第二、清高,有不少官员,还是很清高的,总觉得自己不愿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如海瑞,于谦等,看不惯朝廷的争斗,于是想去地方上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当然这些人都是历史上留下好口碑的人。
第三、敛财,明清时期不像宋朝,官员的俸禄并不高,在京城做官,不是大员,日子并不好过,而且还要遭白眼。到了地方任职,那怕是个小小县令,也是一县的老大,敛财相对容易,日子过得舒坦,家、国、天下那就不管了,当然在地方上向上升迁的机会小很多。
我想还有很多原因,让明清时期的京官争着去地方任职。虽说明清惩治腐败比较严厉,但贪污受贿的事情并不少。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为何明清两朝多有京官争着去当地方官呢?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为何明清两朝多有京官争着去当地方官呢?
这个问题,主要是当朝制度造成的!从明朝开始重视地方官了!包括:
1'放权给他去管辖区内。
2'待遇的提高。
3.在京城开支大。
4.在京城也就是皇上眼皮下,一举一动皇上都知道压力大。
5.山高皇帝远,地方官就是土皇帝!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明朝时的改革,重视地方官!
因为明朝建立后,亲眼看到前朝由于不重视地方官,不关心民间疾苦,导致政局动荡,在京城做官的大都是用谎话去忽悠皇上,就是下面乱七八糟了,仍是摁住不上报,终于发生了农民声势浩大的起义!
正是为了防止重蹈旧辙,明朝就进行了改革!开始重视地方官,包括收入和权力!还有直接向皇上密奏之权!
这样一来,有能力的就想去做地方官,既可以一展抱负办实事,又干出政绩得到重用!
清朝见明朝这方面做得好,也效仿!特别是清朝雍正皇帝的时候更甚!像李卫,像田文镜……
二,在京城,开支消费大!还在皇上眼皮下,无论是公私都得小心!压力大!
在京城,日常的开支非常大!
如果单靠朝庭那份俸禄,京城消费那么高,很多廉政官员都是捉襟见肘!加上在京城少不了要结交达官贵人,又是送礼送物,还是离不开钱!这样本身开支就紧张,再加上这些真的是不堪重负!
而且,在皇上眼皮下办事,稍有差池就有人马上禀报上去了!这样的如履薄冰,让很多官员苦不堪言!
这样压力之大,就让很多京官争着去做地方官了!
三,地方官权力大!因为山高皇帝远!自己就是土皇帝!
远离京城的地方官,没有在京城的处处制肘!
地方官就是当地最大权力的官!山高皇帝远,地方官就成为了当地的土皇帝!
既然是土皇帝,其权力地位自然不在话下!
而且,处在朝庭之外,不要刻意去结交达官显贵,既节省了开支,又不涉及政务党派之争!
总结:正是这样多方面的有利因素,才导致很多京官争着去做地方官!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时有所不受,也说得过去!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为何明清两朝多有京官争着去当地方官呢?
明清两朝时,各级官吏的实际俸禄并不高,尤其是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每月的官俸勉强维持基本的养家糊口,如果家中人口多的话,甚至都难以为继。
明清的官场不可能是净土,特别是品级较低的官员考虑到自己的升迁,免不了要结交权贵,少不了应酬,而京城日常开销又较大,所以经常入不敷出。
而地方官不论大小,都是一个地方的主事,在每年征收百姓的粮食及税银方面,按照惯常都会有所盘剥,所以手头较为宽裕,这还不算一些官员刻意的贪赃枉法从中渔利,故而民间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
清朝雍正年间,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也为了遏制地方官员的贪腐行为,朝庭实施了养廉银制度,但从实际效果看,地方官员鱼肉百姓、中饱私囊的行为仍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这也就是明清两朝,京官、尤其是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争相得到外放的机会,到地方任职的原因。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为何明清两朝多有京官争着去当地方官呢?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这种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从官员角度分析,自然跟官员利益切身相关,一为财,二位权。
一、先说财,也就是收入:
所谓千里做官只为财。清朝官员俸禄承袭明朝,主要依靠俸禄、禄米、公费等款项。其中俸禄占多数。
顺治年间,为提倡满汉平等,官员俸禄,一律按品级划分,级别越高,俸禄越高。不过,清朝对官员规定的俸禄非常微薄。一品官员一年俸禄180两,二品官员一年俸禄155两。根本不够花费。这种低薪,必然造成官员无法遏制的腐败。
到了雍正时期,为防止腐败,朝廷开创了养廉银制度。地方官可以领到一笔数额丰厚的养廉银。养廉银数额比原本官员规定俸禄多出数十倍,乃至上百倍。一个总督的养廉银,可以达到上万两白银。
但是,同一时期大多数京官是没有养廉银的,京官中只有户部官员才有资格领取养廉银。其余官员,必须达到部院堂官级别,如尚书职位,才可以领取份原本规定俸禄相同数额的俸禄、禄米,等于是双倍工资的待遇。乾隆年后,朝廷虽然允许京官中,不论品级,都可领取双倍工资的待遇,但仍有一些限制。如果是京官中,那些属于额外名单或者是候补官员的,一律不得领取双倍工资。
此外,京官一年四季的人情往来又很多,这些往来中,礼品宴席、吉丧婚嫁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想要在仕途上继续扎根,便不敢拒绝这些往来。不仅是这些同僚高官要照顾好,那些衙门里的仆役轿夫,也得照例打点,逢年过节,还需要犒赏一番。
所以,在清朝这种畸形的官场上,很多京官,甚至要借债度日。相比而言,地方官的日子,就显得宽裕很多。所以从收入来说,很多人不愿意出任京官。
二、再说权力
所谓天高皇帝远,清朝的京官占整个朝廷官员的一半,所以,京城有的是大官。做京官,就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得罪人。
而地方官就不一样了,天高皇帝远,地方官员有很大权力。普通京官,只能坐两人抬的小轿,否则就是僭越,会受到言官弹劾。而地方官出巡,可要威风的多,铜锣开道、衙役净街,还有长长的仪仗,风光无限。在地方上,你就是一言九鼎之人,知县就是那个县的天,同为七品,权力的感知度与京官是不同的。
因此,从财、权两方面考虑,明清两朝多有京官争着去当地方官。
------------------
推荐阅读: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临终时为裕王指派贤臣时,为什么没有提到已经入阁的赵贞吉?
英雄联盟那些只玩一个英雄的玩家,最后都怎么样了?成为大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