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赫免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年羹尧被雍正帝赐死后,其家人结局不一,但至少逃过了被满门抄斩的命运。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九月,雍正帝下令将一等公年羹尧被押送进京,经过三个多月的审判,朝廷的议政大臣向雍正帝列举了年羹尧九十二款大罪,这些罪名,算是彻底宣告了年羹尧的死刑。
同年十二月,雍正帝下诏准其在狱中自尽,至此,曾经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年大将军,在京城的大狱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年羹尧的结局,正应了那句话,叫做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曾经雍正帝对他的恩遇之隆,可谓是古来人臣罕能相匹的,但在最终,盛怒之下的雍正帝,给年羹尧列出的罪名,仅够得上“斩立决”的就多达三十多条。
按理说,依照年羹尧的罪名和雍正帝的愤怒程度,不仅年羹尧本人会获罪而死,他的家人也会因此受到株连,像抄家、满门问斩这样的极刑肯定是跑不了的。
这种事情,在历朝历代并不鲜见,因为惹怒皇帝导致全家被杀得数不胜数,更何况年羹尧的罪名如此之多,换做旁人恐怕是株连九族都不够。
但实际上,即便是年羹尧让雍正帝极为震怒,但他的家人却逃过了被满门抄斩的结局,除了一直跟随他的儿子年富被斩外,剩余的家人均保住了性命,整体来说,雍正帝在赐死年羹尧后,对年家人并未太过为难。
按照亲属关系来讲,年羹尧还是雍正帝的大舅哥,曾经的雍正帝对他这位大舅哥,那简直是好到没边。
年羹尧的祖上,曾是明朝重臣,但在明末清初之际,其全家被迫沦为奴隶,得亏年羹尧的祖父年仲隆,硬是靠着科举,才将一家人的包衣身份给去掉,改隶汉军镶白旗。
到了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这一代,更是官运亨通,其在康熙朝,从一个小小的笔帖式开始,一直做到了刑部郎中,到了康熙四十三年,已经是湖广巡抚的年遐龄,向康熙帝奏请退休,并得到了恩准。
雍正登基后,年遐龄的幼女,也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年氏,成为了雍正帝的贵妃,借助这个机会,年家上下一百七十多口人,再受皇恩,从汉军镶白旗抬入汉军镶黄旗,年羹尧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提到年羹尧,就会想到他是一位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名将,实际上,早年间的年羹尧,是凭着实力,以科举走入仕途的。
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二十一岁的年羹尧高中进士,因其才学过人,被康熙帝下令改为庶吉士,庶吉士这个称号,在明清时期,可是实力的象征,甚至还有“非庶吉士不进内阁”的说法,这足以说明,年轻的年羹尧,其在才学上,确实有过人之处。
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年羹尧可能会在文官这条路走到最后,但实际上,他的能力远不止此,康熙四十八年,刚刚升任四川巡抚的年羹尧,就在军事方面,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在此期间,年羹尧不仅成功击败袭扰宁番卫的斡伟生番罗都,还在康熙五十六年,平定了越巂卫当地的动乱。
而让康熙帝对年羹尧大为赏识的,是他亲自带兵,击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一战,此战中,年羹尧不仅巧用妙计招降敌将,还配合岳钟琪将清军的后勤供给做的十分到位。
康熙六十年,年羹尧受诏入京,康熙帝亲赐弓矢,并升其为川陕总督,年羹尧也由此成为了陲的重臣要员,这一年,他刚42岁,正值壮年。
雍正元年,年羹尧的妹妹被封为贵妃,有了这层亲戚关系,再加上年羹尧本就是雍正登基前的强力后援,因此,年富力强、手握重兵的年羹尧,成为了雍正帝的左膀右臂。
同时,雍正帝对自己的这位大舅哥也颇为信任,在雍正元年,他就曾下过一道诏令,这道诏令,就是他无条件信任年羹尧的最好证明。
“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雍正帝在雍正元年五月下的诏令
从诏令中可以看出,雍正帝已经将西部一切事务交给了年羹尧,也就是说,在西陲前线,年羹尧就等同于雍正皇帝,不仅如此,雍正还多次以诏书的形式,告诫云、贵、川等地的官员,一定要秉命于年羹尧。
对于雍正帝的信任,年羹尧也没有辜负厚望,在平定西北动乱时,年羹尧更是运筹帷幄,大破敌军。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十月,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形势十分危急,年羹尧临危受命,任抚远大将军,全局指挥平定叛乱。
在火速到达西宁后,年羹尧给当地叛军上演了一场“空城计”,由于大军尚未集结完毕,先期到达的年羹尧身边兵力并不多,探知消息的敌军首领罗卜藏丹津带兵就直奔西宁,当他来到西宁后,却看到了让他惊惧的一幕。
城楼上,年羹尧镇定自若,身旁仅有十多个兵卒,一如当年诸葛亮给司马懿摆下的阵势一般,而罗卜藏丹津可能没读过三国,对于眼前的局面,十分疑惑,最终,在其惊疑不定后,因害怕有诈,率军引退。
但年羹尧的计划不仅仅是将其吓退,在看到罗卜藏丹津退兵后,年羹尧亲自带着少量兵力,出城追击,硬是打到了敌军堡垒,期间还利用炮火,狠狠的教训了对方,最后,在岳钟琪带领的援军赶到后,更是将罗卜藏丹津打的仅带数百人逃命。
这场战役,在雍正二年,以年羹尧大获全胜结束,期间,年羹尧发挥了他在军事上过人的天赋,各种妙计层出不穷,可谓是用兵如神,此战后,“年大将军”这个称号,不仅震慑西陲,更是享誉朝野。
也正是因为此战,让年羹尧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在战后回京复命时,年羹尧被雍正帝晋升为一等公,跟随其征战的儿子年富,也被赐为子爵,就连年羹尧已经退休在家的父亲年遐龄,也跟着沾了光,被封为一等公,外加太傅衔。
什么叫做位极人臣?年羹尧就是,当时的他,可谓是无比风光,雍正帝不仅将西部事宜全部交给年羹尧之外,还特意下令,让年羹尧有什么事,可以直接上报给他。
而在平常,雍正帝但凡逢遇到犹豫不决之事,就会征求年羹尧的意见,最终,基本上是按照年羹尧的意思去办。
同时,雍正帝也毫不掩饰地对年羹尧进行重新,从关心年羹尧个人,到关心其家人,可以说只要牵涉到年羹尧的大小事情,雍正帝都会过问,甚至连年羹尧父亲在京城过的怎么样,雍正帝都会时常记挂。
最夸张的一次,雍正帝吃荔枝觉得十分美味,就想到年羹尧在西北不容易吃到,于是下令驿站。要在六天内,将荔枝从京师送到西安,让年大将军尝一尝。
在这种圣宠之下,起初年羹尧还能保持冷静,但时间一长,他就开始忘乎所以,开始恃宠而骄,胡作非为起来,这也正应了那句话,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在他声望、宠信到达顶峰之际,也正是他走向灭亡之时,仅仅在一年后,极负圣宠的年羹尧便被捉拿下狱。
年羹尧失宠的速度很快,从雍正二年十月进京面圣,就开始让雍正帝对他心存芥蒂。
当年十月,年羹尧受诏进京,这是在他平定西部后第二次进京,在进京的途中,他干了一件十分狂妄的事情。
回京的路上,沿途的官员肯定要对年大将军迎送,这其实并没有问题,问题是年羹尧要求迎送的官员必须跪着迎接,这是他在边疆时就养成的习惯,当地的蒙古王公,见到年羹尧就是跪着。
因此,年羹尧也把这个视为寻常的习惯带回了京城,不仅子途中要求直隶总督、山西巡抚等人跪迎,就连到了京城后,也要求王公一下的官员必须跪迎。
要知道,这些官员可不是边疆的蒙古王公,跪皇上可以,但你年羹尧也是朝廷官员,凭什么就得跪迎你?这还不算最过分的,最过分的是,年羹尧在看到这些跪着迎接他的大臣时,基本上都是坐在马上一扫而过,看都不看一眼。
这种嚣张的态度,分分钟就能让官员们炸裂,而在见到雍正后,年羹尧也是态度傲慢,据史料记载,当时他“无人臣礼”,再加上京城中传言,雍正十分听年羹尧的话,因此,雍正帝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地伤害。
不过,此时的雍正帝还并未彻底要与年羹尧决裂,只是在事后,给他送去了一道诏书,在诏书中提醒并警告了年羹尧。
而让年羹尧彻底被清算的,是在雍正三年发生的一件小事,因为写错了几个字,让雍正帝对他的不满达到了极点。
当年二月,京城出现所谓的祥瑞,群臣们纷纷上疏称贺,年羹尧也不例外,上贺表称颂雍正,但不知道是他心情激动还是别的原因,总之贺表上的字体十分潦草,要知道年羹尧当年可是中过进士的人,因此字写得并不差,但这次的贺表却难以入目。
不仅如此,贺表中有一个词语,是“朝乾夕惕”,年羹尧将它写成了“夕惕朝乾”,顺序颠倒则意思完全不一样,这就让雍正帝大为恼火。
“朝乾夕惕”的意思是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夕惕朝乾”的意思是我要每夜先想好,有所警惕、有所防备,以便白天去见皇上。”
看似一件小事,但这件事让雍正帝对年羹尧的不满瞬间爆发,认为年羹尧是自持功高,就对自己不敬,再联想到年羹尧之前的表现,雍正帝就更加的怒火中烧。
很快,雍正帝就展开了对年羹尧的清算行动,先是将他身边的亲信逐一调离,同时又替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逐步把网向年羹尧收紧。
有道是上行下效,看到雍正帝如此,那些大臣们都明白年羹尧怕是要倒台了,因此,在墙倒万人推的作用下,大臣们纷纷上疏弹劾年羹尧,这也为他被下狱添了一把火。
当年四月,年羹尧的川陕总督一职被夺,抚远大将军印也被要求上交,此时的大臣们,更加明白了雍正帝要整治年羹尧的决心,对他的弹劾奏折,犹如雪片一样送到雍正帝的面前,最终,年羹尧的所有官职被削,于当年九月,被押送进京。
从平定西北大获全胜到被捉拿下狱,仅仅相隔一年,这一年里,年羹尧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风云变幻,但对他的清算,还远不止此。
经过三个多月的审讯,在当年十二月,负责审讯的朝臣拟定了一份年羹尧罪状的奏疏,交给了雍正帝,在这份奏疏中,共列举了年羹尧九十二款大罪,并在奏疏的结尾,强烈要求将年羹尧立正典刑。
九十二款大罪分别是:大逆罪五条,欺罔罪九条,僭越罪十六条,狂悖罪十三条,专擅罪六条,忌刻罪六条,残忍罪四条,贪婪罪十八条,侵蚀罪十五条。
且不论这些罪名究竟年羹尧犯了没有,但雍正帝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很快,一份诏书就从宫中传出,诏书中,雍正帝直截了当地表明,令年羹尧在狱中自裁。
至此,曾经显赫一时的年大将军,算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不管他有没有在狱中有没有想明白为何会沦落至此,但诏书已下,等待他的,只有一死了之。
从年羹尧的罪名来看,仅够得上斩立决的罪名就多达三十多项,而这些罪名,换成其他朝代,或者其他人,不仅本人会被处死,同时家人也会被牵连,比如犯了大逆之罪,就有很大可能会被诛九族,最少也会被满门抄斩,但年羹尧如此重罪,雍正帝对他的家人并没有太过为难,甚至还在不久后,让其兄官复原职。
对于如何处理年羹尧的家人,雍正帝十分明确地给出了具体方案。
首先,就是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和其兄长年希尧
年羹尧事发时,年遐龄已经退休,正享受天伦之乐,作为康熙朝的老臣,可谓对大清是兢兢业业,本可以颐养天年的他,也在晚年之际,遭此横祸。
不过,雍正帝对年遐龄还算网开一面,并没有追究其罪名,仅仅是革去太傅衔,仍拥有一等公的爵位。
而年羹尧兄长年希尧也是如此,在年羹尧事发时,年希尧担任工部右侍郎,雍正也是仅仅将其革去官职,令其返家思过,在次年,年希尧被官复原职。
其次,年羹尧的儿子
年羹尧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年熙、次子年富、三子年斌,在父亲年羹尧事发后,这三人结局不尽相同。
年熙并没有赶上这场灾难,他自幼体弱多病,在雍正二年,更是大病一场,当时年羹尧正值圣宠,雍正帝将年熙过继给了隆科多,但在不久后,便病重而死。
次子年富,则成为了年羹尧子女中,唯一被处死的一个,处死年富,主要是他常年跟随父亲四处征战,因此,雍正认为年富也犯有不少不法之事,因此,在赐死年羹尧的同时,下令将年富斩首。
三子年斌,他在史料中的记载极少,但当时雍正曾下诏,将年羹尧年满十五岁的子女流放戍边,根据年龄推算,年斌应该在被流放的行列中。
不过,在流放一年后,雍正帝就下诏赦免了年羹尧诸子,并要求年遐龄勤加管教,因此,年斌可能最终还是回到了爷爷的身边。
而在史料中记载,年家人因害怕再次获罪,于是纷纷携家带口从京城逃到了江都县,同时为隐姓埋名,还将“年”姓改为“生”姓,自此世代居住在那里,年斌和其爷爷、母亲应该就是逃到江都县的年家人。
还有,年羹尧的妹妹
年羹尧有两个妹妹,史料中并未记载二人的名字,均以年氏代替。
大妹很早就嫁给了苏州织造胡凤翚,在年羹尧事发时,夫妻二人并未被追责,但在雍正四年,胡凤翚因关税钱粮亏空,被雍正查办,夫妻二人因此双双自缢于家中。
小妹年氏,就是雍正帝的贵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年妃,她在雍正未登基时,就与雍正的感情很好,同时,她对于年羹尧的行事风格常有不满,也时常规劝。
年妃的身体一直不好,尤其是为雍正生育了几个子女后,更是每况愈下,在雍正三年,年妃因病去世,在其死后数月,年羹尧便获罪入狱,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雍正对于年妃的感情,依然下令将年妃按照皇贵妃的规格入葬泰陵
除了处死了年羹尧的次子年富之外,雍正在处理年羹尧这件事上,还杀了数人,像年羹尧的谋士邹鲁、汪景祺均被处死,他们的家人也被流放戍边,这些人算是成为了年羹尧一案的牺牲品。
小结: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对待他的家人整体还算比较仁慈,至少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仅仅是处死了年富一人而已,雍正之所以会这么做,也是有很多顾忌,其一是年羹尧落此结局,与雍正对他的无限放纵有很大关系;其二是年羹尧也算是雍正时期的一大功臣,如果雍正对他的家人过于残酷,不免会引起其他功臣的寒心;其三就是因为年贵妃的关系,毕竟怎么说还算是亲戚,既然主犯年羹尧已经伏法,他的家人也是年贵妃的家人,不看僧面看佛面,适当的仁慈还是很有必要的,因此,雍正帝才会对年羹尧的家人网开一面。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1726年1月13日,雍正曾经的大红人年羹尧被赐死!
年羹尧也没有想到,一年前还身受皇帝的隆恩,一年后就要被皇帝推下黄泉。这是为哪般?
这个问题,年羹尧死前估计想到了,主要原因是:他太狂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年羹尧曾经受到了怎样的欣赏,年羹尧又如何掉入黄泉,年羹尧的家人又有了什么样的待遇?
1、年羹尧的发迹
(1)、康熙时代被重用
年羹尧就是个官三代,爷爷是年仲隆,曾经考中了顺治年间的进士,得以为官;父亲年遐龄,曾经做到了工部侍郎,以及湖广巡抚的高位,这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到了年羹尧,其人生达到了年家最为辉煌的点,在1709年,刚到30岁,年羹尧就成了四川巡抚,这么年轻,就成了封疆大吏,太难得了,明显比父亲和爷爷更强。
一个官员取得成功,大多从清廉能干开始;一个官员的堕落,从腐败贪污开始。
在担任四川巡抚期间,年羹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曾上折子感谢康熙,其内容写道:以一介庸愚,三世受恩,一定要“竭力图报”。
这忠心表达得不错。
关键是,人家不仅是那样说的,也是那样做的,不收礼、爱做事,这样的人哪个皇帝不喜欢?
因为对四川的治理整体不错,康熙非常赞赏,并寄语道:始终固守,做一好官。
看到皇帝的评论,年羹尧干得更起劲了。公元1718年,康熙授予年羹尧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如此一来,军政一手抓,这就厉害了。
公元1720年,年羹尧平藏有功,康熙大为欣赏。
而在1721年,康熙召见年羹尧,不仅御赐弓矢,并升为川陕总督,就此,年羹尧成为了西部的重臣要员。
而在同年,年羹尧又平息了青海的叛乱。
真的是“人生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年羹尧在康熙任上,表现是非常突出的,能力强,不贪不占。
关键是,他和四爷胤正关系不错,他是四爷的大舅哥,因此支持力度很大。
(2)、雍正对年羹尧极为信任
公元1722年,康熙挂了,雍正上位了。虽说换了一个皇帝,但年羹尧的日子越发得好了。
他和隆科多(雍正他舅)成为了雍正帝最为欣赏的两个人,一内一外,堪称左膀右臂。
之后,雍正不仅把川陕交给年羹尧了,还兼管云南,如此以来,西南、西北都属年羹尧的地盘了。
雍正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
雍正此时把年羹尧抬到了最高位,年羹尧就是他在西部的代言人,西北必须听命于年羹尧,云贵川也得听年羹尧的。
不过,年羹尧做得确实不孬。
1723年,青海又发生了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心焦如焚。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
在这期间,年羹尧的发挥,简直有如神助。
刚到西宁,军马不整,人员不齐,但敌军就来偷袭了。年羹尧根本不慌张,直接安排了空城计,吓得罗卜藏丹津的军队逃跑。
接着,命令少股军人追击,吐蕃人没有在意,但这次人家用的是火炮,揍的敌军死伤无数。
很快,岳钟琪的部队到了,一阵冲杀,直攻敌营,罗卜藏丹津大败逃,仅仅百人遁走,其他人不是被俘,就是被杀。
战争的最后阶段,年羹尧制定出“分道深入,捣其巢穴”策略,分成各路军马,顶峰前进,迅速推进,很快就将敌人横扫,而大获全胜。
这一战漂亮,朝野上下,赞赏之声不绝于耳。
就此,“年大将军”的威名响彻华夏。此时,是1724年年初,这就是年羹尧的人生顶峰了。
年羹尧被封为一等功,授予子爵,而老父亲年遐龄也被封为一等公,外加太傅衔。
(3)年羹尧的幸福生活
和皇帝做朋友、做兄弟,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你会有错觉,他人的江山有自己的一半。
悲催的是,雍正把年羹尧当成了兄弟,也当成了朋友,于是,危险渐渐靠近。
我们看看,雍正对年羹尧和家人有多好。
一是雍正把 西部范围内的人员任免权、调动权几乎全部给了年羹尧。
只要西部的一项任命,年羹尧不同意,雍正就不同意。
除了西部人员的任命,其它地区的官员任命,雍正也常咨询年羹尧的建议。在调动西部官员到中部、东部时,雍正常常和年羹尧采取商量的语气,比如“我想要从西部调一个官员过去,你同意不同意?”,还比如“有问题,据实情奏来,朕依尔所请敕行。”
这样的语气和臣子说话,哪个臣子不飘?
二是对年羹尧说话,非常客气且亲近。
比如写的信:“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啥意思?兄弟,哥想你了,来京,有事商量。
年羹尧到了京城后,雍正把重要的国事,拿出来和年羹尧一一分析,然后再做决定。
这就是一个总理事务大臣啊!
三是雍正曾感慨道:如果大清有十几个年羹尧,国家就不愁治理不好了。在青海平乱成功后,雍正说:“这是我的恩人啊!”
四是雍正对年羹尧的家人,那不是一般的好,年羹尧的老爹、儿子都被封了爵,可以世袭。
当年羹尧的肩膀和手臂有伤时,雍正亲自慰问。当年羹尧的妻子有病时,雍正再三垂询并赠送药品。
五是年羹尧妹妹的(甄嬛传华妃的原型)情况,以及外甥情况,雍正也是写信给大舅哥,让其知道消息。
六是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羹尧进京的时候,雍正大手一挥,赐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及金币等非常之物,还有各种财宝。
总之,年羹尧获得的认可和赏赐,在历朝历代中,极其少有。
而这样的待遇,让年羹尧逐渐迷失了自己。
2、年羹尧的地位一落千丈,最重要的原因是:太狂了!
(1)、年羹尧太狂
年羹尧的狂,也许很早就开始了,但被雍正不喜欢,是从1724年十月开始的。
年羹尧在边疆时,蒙古王公等见到了都得下跪行礼,这是不可想象的。
后来,他见到直隶总督李维钧、陕西巡抚范时捷等人时,这些人按照年羹尧的要求,跪道迎送。
来到京城后,应该收敛一下了吧,但是,老年偏不。
在京城,那些去迎接的王公大臣要下马施礼,而王公以下的官员,必须跪倒在地迎接。
那气势,整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更夸张的是,他在雍正面前,态度竟也相当的骄横,“无人臣礼”。
年羹尧来京城后,雍正赏赐不少,外界传言是雍正接受了年羹尧的请求,不得已才赏赐的。
而雍正收拾八爷党的行为,也被人们说是雍正耳根子软,受了年羹尧的蛊惑。
各种风言风语多了后,雍正对年羹尧的反感开始增多。
而年羹尧不是一个政治敏锐的人,明显自己是走在悬崖边上的,但他不自知,他仿佛不知道那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年羹尧有点志得意满,有点目空一切,让下属,甚至平级都要对他礼让三分。
但更过分的是,他心眼不大,胸怀不广,打压那些对自己有意见,不和自己站一条线上的官员。
直隶巡抚赵之垣早先对他不敬,他以“庸劣纨绔”、“断不可令为巡抚”进行弹劾,顺便举荐了自己的人李维钧。
赵之垣丢了官,想不通,最后服了软,投了年羹尧门下,并送上不少金银财宝,年羹尧于是力荐赵之恒。
在弹劾江苏按察使葛继孔后,葛大人也多次送上财宝古玩,于是,年羹尧答应为其美言几句,让其仕途顺畅。
他曾经弹劾“四川巡抚蔡廷威逼旗下知府”,同时推荐陕西布政使胡期恒及王景灏可大用。
于是,蔡廷大人糟了难,而胡期恒成了甘肃巡抚,王景灏得重用。
更夸张的是,年羹尧还虚冒军功,让家奴桑成鼎、魏之耀分别当上了直隶布政使和署理副将的官职。
这简直没王法了,雍正终于忍不了了。
(2)雍正拿起了屠刀
一个皇帝想要收拾一个权臣,办法还是比较多的。
从四爷在九龙夺嫡中的脱颖而出,可以看出,此人政治经验很丰富,远远不是年羹尧那种人所能比。
雍正使出的公开第一刀,就是在雍正三年(1725年)正月,年羹尧让陕西巡抚胡期恒参奏陕西驿道金南瑛一事,雍正直接回话:年羹尧任用私人,乱结朋党,此种做法,不予准奏。
雍正使出的公开第二刀,是年羹尧弹劾蔡廷一案,人都押到京城了,雍正一阵私聊后,得出结论:这是年羹尧的陷害。于是不仅没处理蔡廷,而且任命为左都御史,用来对付年羹尧。
此时,如果是明眼人,就应该看出名堂了,这是四爷要收拾年羹尧了,大家纷纷准备站队了,可是,年羹尧还没反应过来。
雍正公开的第三刀,是年羹尧自己送上来的,那是在1725年3月15日,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祥瑞,于是,朝野上下,纷纷祝贺。年羹尧也来上表祝贺。
但是,粗心的年羹尧不仅字迹潦草,而且写错字了,一糊涂,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
有人说这打紧吗?打紧,一个意思是说从早到位,谨慎勤恳,不敢懈怠;一个是说晚上精心思考,如何第二天勤奋上朝。
这位置一变,意思就有变化,一个是干事的人,一个是工于心计的人。
按理来说,这事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雍正大发雷霆,认为这是年羹尧故意的,毕竟,年羹尧是读书人出身。
接着,四爷借题发挥,说年羹尧“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
马上,雍正帝的第四刀出来了:更换陕西和四川的年羹尧任命的高官,什么胡期恒,四川梯度那泰统统革职。
而更夸张的是,在1725年4月,把年羹尧的川陕总督撤了,把抚远大将军的印收了,调到杭州当将军了。
这下,官场沸腾了,都是千年的老妖,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痛打落水狗,从来都是官场上的规则,打得越狠,升职得越快。
于是,各种弹劾年羹尧的奏章,雪花般飞来了。
于是,雍正的第五刀来了,难平众怒,年羹尧被革职,押到了京里。
接下来就是有人审理年羹尧了,这一审,好家伙,竟然审出了九十二款大罪,审核人员直接要求马上处理,给予极刑,都不要什么秋后问斩的事宜了。
雍正此时说道:念年羹尧还是立了不少功勋,如果给予极刑,天下人不服,自己也要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既然如此,就赐予狱中自尽吧!
于是,在1726年的1月13日,年羹尧在狱中喝毒酒自尽了。
年羹尧是死了,他的家人们受到了什么样的对待呢?
3、年羹尧死后,家人受到的待遇
年羹尧死了,他死的时候,他那贵为雍正妃子的妹妹已经死了半个多月了。
她所生的四个孩子,此时只剩下了一个5岁的福惠,三年后,这孩子也死了。
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以及兄长年希尧,因为牵连,都被下课,夺了官职,免了罪责,这算是好的。
年羹尧的儿子年富,被斩杀,其他儿子都不大,发配到边疆屯垦戍边去了。
牵连到的还有年羹尧曾经的幕僚邹鲁、汪景祺两人,这两人先后被斩,确实有点冤枉。两人的亲属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了。
可能是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让赫赫有名的年大将军家破人亡了,因此,一年之后,年羹尧的那些小儿子们,统统放了回来,有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看管。
从此,年家就是普通人家了。
从高处到低处,从云端到泥土,年家几代人的辉煌,在年羹尧那里画了最灿烂的一个高点后,奔流直下,剩下的只有那平庸了。
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胜利之时不骄傲,失败之时不气馁,不可功高盖主,也不可仗势欺人。
如此,才有可能获得平静的退出,否则便可能是万劫不复,就像曾经不可一世的年羹尧,因为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位置,终究家破人亡,徒留遗憾无数。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怎样对待他的家人的?(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雍正能在“九子夺嫡”中胜出,并在登基之后迅速实现江山稳固,应该说,离不开年羹尧的鼎力相助。
年羹尧是个很厉害的角色,作为一个汉人,他21岁中进士,30岁升迁至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是很了不起的。
年羹尧的一生牛到了顶峰,也惨到了下限。他最牛的时候,四个月就平定了青海叛乱,封一等公,就连他的父亲湖广巡抚年遐龄也授予一等公,他的大儿子被提拔为子爵。地方官吏见到他都要跪着夹道欢迎,他推荐的人员几乎都得到朝廷重用,人称“年选”。
雍正是一个多么冷酷的人,竟然肉麻兮兮的说出:就让我们当一对令人羡慕的君臣吧!还让后世永远记住年羹尧的功劳,否则就不是他雍正的子孙: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在那种等级森严的环境下,雍正竟然能说出如此“有失体统”的话来,可见他对年羹尧的器重。
雍正二年,年羹尧入境觐见,雍正竟然赏赐他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这些不得了的东西。雍正在宫里吃着地方进宫的荔枝,想到年羹尧远在西北没有这等口福,就让人快马加鞭送给年羹尧,这种恩宠,已经和当年李隆基宠爱杨贵妃有一拼了。
年羹尧最惨的时候。因为用错一个词,把“朝前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青海之功尽数抹去,并成为导火索,被迅速解除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的职务,调任杭州将军,他常常坐在杭州涌金门口发呆,挑柴卖菜的农民都不敢从涌金门进出,这也成了他的罪状之一,墙倒众人推,大臣们纷纷弹劾,共罗列了僭越、谋叛等大罪九十二条,条条夺命,被藉没其家,赐狱中自尽,最终,两朝元老、军功显赫的年羹尧为自己的恃功骄横埋了单。
对年羹尧的家人,雍正算是网开一面
雍正的长子爱新觉罗·弘时,敢于挑战雍正的权威,最终被他逐出紫禁城,撤去黄带,从玉牒永久除名,勒令他去做老八允禩之子,断绝父子亲情,一年后在禁所抑郁而死,以雍正的秉性和作风,年羹尧的罪过足可以灭族,但雍正并没有对年羹尧的家人把事儿做绝。
与年羹尧有关的三类人,结局如下:
1、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跟着儿子一起沾光,被封为一等公,加授太傅,年羹尧获罪后,年遐龄只是被革职,爵位并没有被剥夺,一年后就去世了,还是按照一等公的标准进行安葬。
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弟弟出事儿的时候,他是广东巡抚,因受牵连被罢官抄家,不过,几个月之后,重新被启用,官至左都御史,后来乾隆时期又罢官,乾隆三年病逝,也算是善终了。
2、年羹尧的家人。儿子年富年龄稍大,参与父亲不少事儿,有报仇的风险,所以被判处斩首,其他的子女和家人,15岁以上的流放戍边,15岁以下的,幸免于难。
这些幸免于难的当然也不能留在京城这个是非窝子里了,有多少人等着报仇雪恨呢,纷纷隐姓埋名,远走他乡,雍正四年,这些人经过长途跋涉,最终来到江都县落脚,由于“年”姓太扎眼,但是还不能忘了祖宗,就把“年”字倒过来,改成“生”字,以“生”为姓。
年羹尧的家人为什么能够保住,有以下几点原因:
1、年羹尧的罪过与他的父亲、哥哥关系不大,他们入仕成名比年羹尧还早,祖上在明代就开始为官了,年遐龄兢兢业业,62岁还得到康熙的嘉奖,准他带着官职退休,可见年家对大清是有很大贡献的。
2、年羹尧最终落得这个结果,其实和雍正的纵容是分不开的,没有雍正的刻意纵容,年羹尧不会嚣张到这个地步,其他大臣之所以被年羹尧欺压,背后怕的还是雍正,这一点,不但大臣们知道,雍正更加心知肚明,如果将年羹尧灭族,杀人太多,容易引起有功之臣寒心。
3、最重要的原因是年羹尧的妹妹敦肃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她根本不是电视剧《甄嬛传》里面那个嚣张跋扈的年妃那样,相反,他和雍正的感情不是一般的好,她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但是为雍正冒险生了三子一女,十一年间,包揽了后宫所有出生的孩子,但是最后全部夭折。
雍正帝称年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年羹尧自杀的第二年,敦肃皇贵妃薨,雍正辍朝五日,茶饭不思,置办丧事耗资巨大,办事不力的官员都被他降级了。年妃死后,葬入泰陵地宫,最后与雍正、孝敬宪皇后死后同穴,可见雍正对她的宠爱程度。
碍于年妃的面子,雍正也不可能对年家灭族,况且,年妃一直小心谨慎,对哥哥年羹尧的僭越行为非常不认可,多次劝阻。
年羹尧的死是自作孽不可活,他是智商高情商低的典型代表。
本文参考资料《清史稿》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年羹尧死前至少有十一个儿子、九个女儿,还有父亲年遐龄以及哥哥年希尧。
我们先说年羹尧的子女,再说年羹尧父兄。
年羹尧一生娶了两位妻子,第一位是纳兰氏,可惜没几年就去世了,生了年羹尧长子年熙;第二位妻子是辅国公苏燕的女儿觉罗氏,除了年熙,年羹尧其他几位成年的儿子年富、年斌、年兴、年寿都是觉罗氏生的。
觉罗氏也不简单,她是英亲王阿济格的五世孙。
年羹尧的长子年熙在年羹尧出事以前就去世了,所以没有受任何的牵连;
年羹尧次子年富,年富在年熙死后就成了年羹尧实际上的长子,在年羹尧出事后他在北京到处为营救父亲奔走,不知道为什么让雍正帝特别讨厌,雍正帝点名说年富“为伊父探听音信,且怨愤见于颜色。”
所以处死年羹尧后点名要把年富处斩。
除此之外,年斌、年兴、年寿,年羹尧这些年满十五岁的儿子都被雍正帝发配到极边之地去了。
雍正五年,雍正帝又想起了年羹尧青海之功,于是下了一道谕旨:勒令被发往极边的年羹尧诸子回来,由在世的祖父年遐龄进行管束。
应该说此后年羹尧的子弟应该就是在京师长居了,只不过因为他们的父亲是年羹尧,所以他们的前途自然就没有了。
对了,年羹尧被处死后,年羹尧妻子觉罗氏因为是宗室,被发回娘家居住了。
之后历史资料里就没有年羹尧后人的记载了,只不过北京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新闻,说有一位北京居民年兆芳自称是年羹尧后人,于1990年去世的。
但是记者采访时,年女士当时表示家里的族谱在自己父亲手里丢失了,所以她也说不清楚自己家究竟是年羹尧哪个儿子的后代,甚至是不是年羹尧大哥年希尧的后人也说不清楚。
应该说根据《永宪录》等史料,年希尧、年羹尧后人确实都居住在北京,所以年兆芳女士是年羹尧后人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由于族谱遗失,所以她究竟是谁的后人就成了一个悬案。
另外,年羹尧事发后年羹尧父亲年遐龄以及哥哥年希尧都被罢职,不过年希尧第二年就被雍正帝任命为内务府总管大臣,而年遐龄雍正五年去世时也恢复了太傅待遇,所以严格来说,年家除了年羹尧这一支外,年希尧后人应该过得不错。
最后,年羹尧九个女儿的情况,历史上记载的不多,只知道年羹尧大女儿嫁给了康熙初年大学士王熙的曾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