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以明朝臣子自居,建立明郑后,为何不拥立明朝皇室后裔?
▍郑成功以明朝臣子自居,建立明郑后,为何不拥立明朝皇室后裔?
立明朝,是立的明朝的传统。不立明朝王室后裔,是朱家人软弱的在不能上到台面上了。
▍郑成功以明朝臣子自居,建立明郑后,为何不拥立明朝皇室后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事实上,郑成功一直坚持维持南明朱家的最高地位。
最初郑成功父子是推崇隆武帝一派,但当时郑成功只是父亲郑芝龙手下将领,还没有操盘大局的能力。
而郑芝龙认为隆武帝其实没有实力,主要军事实力就是郑家的力量。
而郑家的力量不足以和满清全面对抗,况且还有浙江鲁监国等南明其他势力拆台。
所以,郑芝龙先是回避和清军作战,最后干脆投降。
清军攻入福建,隆武帝被杀死,郑芝龙投降,由此隆武政权垮台。
隆武政权垮台以后,郑成功也脱离父亲自己开始反清。
他开始是推崇隆武帝,但这个政权已经完了,残余的如宁靖王之流资历太浅,当时才30岁左右,不足以服众。
随后,郑成功就认永历皇帝为正主。
资料这么写:永历帝和郑成功势力相隔遥远,特准郑成功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方便施政,同时允许他委任官职,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宁靖王朱术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
直到郑成功病死前,永历皇帝都是在的(其实永历皇帝在郑成功死前1个月遇害,只是消息传播速度慢,台湾并不知道),郑成功是永历皇帝的臣子。
郑成功对于朱家人,从来都是很重视的。
比如当年鲁王出兵攻打隆武帝,是郑成功的敌人。
但鲁王战败投靠郑成功,后者也收留他。
但郑成功占领台湾以后才1年,就病逝了,他的继承者郑经不但让宁靖王到台湾监军,同行包括泸溪王、鲁王世子朱弘桓、巴东王等诸明朝宗室数百人之多。
实际上,郑成功病死时仍然是延平郡王。其实当时无论军政都是他的人,朱明皇室顶多算是来避难的,郑成功仍然对他们相当尊敬,更是承认永历皇帝为皇帝。
不但郑成功,包括他的儿孙也是如此,直到台湾被清军攻占,郑家并没有任何越轨行为,仍然是以大明郡王自居。
其实他们只要愿意,完全可以自行称帝,谁能把他们怎么样?
但其实退到台湾以后,这里汉族人口才几万人,根本不足以打赢满清。
郑家明白,这样对峙下去,或早或迟都会全军覆没。这种时候,随便立一个皇帝是很愚蠢的行为,不但会导致内部出现极大的混乱(南明皇族在清军逼近的情况下,仍然派兵互杀),而且会让汉人老百姓非议(大臣不能随便立皇帝,不然会被当做董卓),更会成为满清首要攻击目标,满清认为国无二主。
至于指责郑成功没有策应孙可望作战,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实际上,在孙可望攻打清军的同时,郑成功也在福建连续作战,甚至反攻漳州。
但当时清军实力很强,漳州久攻不克。双反前后鏖战一年多,到底还是清军实力强悍,郑成功负多胜少,最终退守厦门。
可以说,当时郑成功也尽可能的进行的攻击,无奈实力不济,最终自身都难保。
而就在郑成功艰难和清军作战时,孙可望已经准备俘虏永历帝作为傀儡,还要设计干掉李定国了,随后就是全军崩溃。
▍郑成功以明朝臣子自居,建立明郑后,为何不拥立明朝皇室后裔?
乱世靠实力说话!郑成功收复台湾,建立自己的小朝廷,那已经是1661年,距离崇祯死亡(1644)年,已经过去17年了,这十几年,南明不知道冒出来多少个“皇帝”,郑成功知道,只要自己也搞一个出来的话,立即就会成为靶子,他才没那么傻呢。
他爹郑芝龙,扶植过一个南明皇帝(隆武帝),不久后便遭到清军围剿,直接投降了,隆武帝绝食而亡,郑成功明白,只要打出皇帝旗号,就会成为清军、伪军的首要攻击目标。(200多年前朱升的话,依然灵验)
其实,朱明王朝的统治者,在最后几十年是超级不得人心的,朝廷用大半财税收入去滋养朱家的子孙,搞得当时的朝廷想要剿灭李自成、张献忠都没有钱了,只能依靠地方武装周旋,比如左良玉、秦良玉等。
明朝还有一个外敌:后金政权,牵制了明朝大部分优质兵力,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诱敌深入,在野战中消灭了大量明军有生力量,使得明朝无法筹集足够的力量剿灭农民军。
作为一个地方割据势力,他知道自己的实力,当时的北方,基本已经平定,也只有西南部,有少许抗清的势力,自己思量一下,兵力、资源都不如其他势力,能够借着台湾岛,偏安一隅,争取谈判筹码,才是上策。
通常,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灭亡,各种势力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彼此都相互不服气,看不顺眼,外敌还没有消除,自己就开始内讧,南明就是这副德行,这些割据势力,有的是原来的地方大员,有的是新崛起的势力,有的是推翻明王朝的起义军,成分复杂到搞笑的地步,朝降暮判,毫无信义可言。最后被清军、吴三桂伪军等,逐个击破。
历史上,秦、汉、隋、唐、宋(南宋)这样的王朝,没有一个是复国成功的。元朝没有灭国,只是逃掉了。
郑成功这个延平郡王是另一个南明皇帝“永乐帝”敕封的,郑成功把自己隐藏在幕后,这才是乱世的生存之道。
此后,郑经、郑克爽这两代延平王,也都不敢僭越称帝或者另立什么小皇帝,因为形势已经对他们十分不利了,大陆基本一统,人心思定。
▍郑成功以明朝臣子自居,建立明郑后,为何不拥立明朝皇室后裔?
你弄错了,郑成功拥立了明朝皇室后裔的。
1645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叔父郑鸿逵于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称帝,建立了隆武政权。这时候,年轻的郑成功,跟着父亲在军中历练,所以他当然也是“拥立”朱聿键的群臣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郑成功原名不叫郑成功,叫郑森。是朱聿键对他特别欣赏,说“可惜我没有女儿,否则一定招你为女婿”,并且赐以国姓、赐以“成功”之名的。也就是说,朱聿键给郑森改了名,叫“朱成功”,而“郑成功”是一个原姓与赐名的结合称谓。
人们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就是来源于朱聿键的赐姓。
可惜隆武帝朱聿键不久就死了,父亲郑芝龙也投降了清朝。郑成功不肯投降,与父亲决裂,自己坚持抗清。1649年,郑成功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永历帝即册封其为“延平王”。
我们在《鹿鼎记》里看到郑经被称为“延平郡王”,就是袭了郑成功的爵位,来自永历帝的册封。
永历帝名叫朱由榔,是原来福王之子。老福王就是当年“国本案”的核心人物之一,郑贵妃之子,名朱常洵,被李自成所杀。朱由榔从那时就展现出他惊人的天赋——擅长逃路。
做世子的时候,他从李自成大军围捕中逃跑;继承了福王的爵位,他又在清军南下的大潮中逃跑。当了皇帝之后,他又一跑逃跑,从云南一直跑到缅甸,在缅甸住了三四年,直到1661年才被献给吴三桂(也有说是1662年年初),永历朝廷才算结束。
而郑成功呢,死于1661年。也就是说,郑成功一生,名义上都是明朝的忠臣,他的反清斗争也一直以某位明朝皇室后裔为正朔的。
郑成功,包括他的儿子郑经,最高的职位都是“延平郡王”,这是南明永历帝给他们的册封。他们没有自已立国。
▍郑成功以明朝臣子自居,建立明郑后,为何不拥立明朝皇室后裔?
这个问题就是错误的一个问题。
首先,郑成功不是以明朝臣子自居,而是他本来就是明朝臣子。在隆武朝,隆武帝当时是郑氏兄弟拥立,一方面出于感谢,一方面出于拉拢,另外郑成功当时还叫郑森,在面圣时候隆武帝一见满心欢喜,可惜没有女儿可嫁,于是赐名朱成功,等同驸马都尉,此后,郑森就成了朱成功,到死都是这个名字。这也就是国姓爷的来历。
而后,在清朝攻占台湾以后,为了消灭明朝皇统,减少郑氏在太晚影响力,故意给变成郑成功。于是后人都以郑成功来称呼他。
另外,他没有建立明郑,他死的时候依然是企图光复神州的明将。他到死一直是明朝昭宗分封的延平郡王,后来因为战功,昭宗两度想晋封为潮王,但是郑成功因为谦恭,又刚刚北伐失败,于是坚辞不受。所以他到死爵位是延平郡王,官位是明朝招讨大将军。
由于昭宗朱由榔的中央朝廷远在昆明,中路广西一代被清军占领,路途遥远,音讯不便,于是昭宗亲赐郑成功便宜行事。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武将可达一品,文官可以说六部主事。
虽然任命是这样,也等于给郑成功一个独立行事的权利,事实上他便成为一国之主。但是他仍然忠心耿耿,没有任何僭越之形。他的治下仍然是明朝王土,不是郑氏封地。所以不存在建立明郑政权这一个说法。明郑只是后来史家称呼。
最后,郑成功死的时间是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而昭宗永历帝在云南昆明被吴三桂逼死的时间是永历十六年四月,当时清兵完全窃据大陆,并且实行了严格的封海令,路上音讯不通,在当时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是完全不可能传到台湾的,所以,当永历帝死讯郑成功是不可能知道,也就是说他死的时候认为皇帝还在世间,既然有一个皇帝就不肯能在拥立另外一个,除非想篡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