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无知者无畏,还是畏惧者无知?
▍是无知者无畏,还是畏惧者无知?
有财都对,无财都错[灵光一闪]
▍是无知者无畏,还是畏惧者无知?
谢提问
无知的人在很多时候是无所畏惧的,大无畏面前,也是并非无知。
所以,需要辩证的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战,为大众谋福祉,牺牲自我,不顾小我,这样的人不是无知,是大智大悟的人,是崇高,是伟大,是高尚,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是人们心灵深处学习的楷模,虽万世而放光彩,其灵魂催人向善。
畏惧也并非都是无知。有人高学历、高知商,身体建康,他为人为已看的十分明确。为已者上,有众者退,为他人虎头蛇尾,胆小如鼠,瞻前顾后。为自已敢闯赶上,明知山有虎也偏向虎山行,打死都不回头的主。
所以,并非无知者无畏,也不是无畏者无知
▍是无知者无畏,还是畏惧者无知?
无知者无畏,就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也就什么都不会害怕。譬喻:刚生下来的小牛不认识老虎,也不知道老虎会吃它,所以小牛就不害怕老虎。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这是无知者无畏的出处。最初为贬义词,现在演变为中性词。
畏惧者无知这种提法值得商榷:
一是对事物一无所知可能产生畏惧。如果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就会对世界心存敬畏。害怕犯错误,所以畏惧由于无知而产生。
二是对事物一知半解可能产生畏惧。这种情况不能对事物完全的了解,其危害性无法预测,随之产生畏惧。
三是对事物完全了解可能产生畏惧。对事物完全了解了,可能知道了它的厉害程度,会产生畏惧。
譬喻:人们对环境污染的认知就是由无知、一知半解到完全了解了它的危害。
从以上分析看,畏惧者无知的提法是不够准确的。可以表述为畏惧者有可能无知。
综上所述无知者无畏,还是畏惧者无知,相信朋友们不言自明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无知者无畏,还是畏惧者无知?
秀才造反还待十年,意思量他知之,所以不敢冒然行动,即知道的越多反而胆量越小。无知者他不会瞻前顾后,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行动了再说后果,所以有不少这样的草莽英雄。包括人们到一处孤宅、古庙、灵异处……他不会有太多的顾虑,而知者绝不会前踏一步的。
▍是无知者无畏,还是畏惧者无知?
是的,无知者无畏。
对自己的无知,就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螳臂当车,自以为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
对别人的无知,就是不知道对方的强弱大小。
井底之蛙,虽然知道自己的能力和井中的环境,却不知道井上的天空有多大,这是对外界的无知,自以为大。
这两种对内和对外的无知,会生成傲慢自大的无畏。何况这种无畏是一次性的,知道的时候就晚了,明白的时候就迟了,后悔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畏惧者无知。畏惧不是无知,而是知道的太清楚了,人懂得越多,经历的越多,胆子就越小,处事就越谨慎,从而产生畏惧心。
然而,过犹不及,过于胆小,过于谨慎小心,也是一种无知。
无论是低估了自己,还是高估了对手,都是无知的。对这个度的把握,必须要客观的、理性的去拿捏。
在无知与无畏之间,不只是感性与理性的区别,更重要是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心态修养,学会换位思考,要有责任心,要顾全大局。
愿无知的人学会听话,无畏的人学会担当,有知者不因贪心而生无畏成无知。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股市的风险,也惧怕失败,是贪心让他们变得无畏。贪心能生出侥幸心,侥幸心理会麻痹人们对待失败的理性,认为成功志在必得,所以就无所畏惧了。
同时,我也了解过几位不戴口罩的人,有的是因活的太累了,失去了责任心不惧生死;有的是自负,认为病毒不会传给自己;有的回答更可笑,说感染了看病不用花钱。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