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战争史上有没有敌对双方产生友谊的故事?
▍中外战争史上有没有敌对双方产生友谊的故事?
战场上敌我双方哪有友谊可谈。以我参加的两山轮战为例,中越两方的军人可以一起唱《十五的月亮》,可以交换香烟罐头,这只是战场上排解寂寞的一种方式。当然了,也会出现敌方士兵的长相与亲戚朋友相似而产生一些好感,但交战时绝不会手下留情。
这样因为双方的军人受到的宣传教育几乎都是一样的,都会认为是对方入侵了自己的国家,屠杀了自己国家的老百姓。所以,这一刻交换物品时会用手式语言聊上几句,彼此点上一支烟,下一刻交战时都会用最凶恶快速的方式把对方弄死。
▍中外战争史上有没有敌对双方产生友谊的故事?
周恩来总理与国民党的许多将领都结下了友谊,他以坚定的信仰、独特的个人魅力、富有人情味的情怀,赢得了对方的赞叹,在国民党中都有很高的威望。
△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与国民党蒋介石、廖仲凯、汪精卫、何应钦等都有过交集,共过事,黄埔军校国民党将领胡宗南、陈诚、杜聿明等都是他的学生。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但他曾经说过:共产党有两个人不能杀,一个是周恩来,一个是叶剑英。
△少帅张学良年轻气盛,到陕北剿匪,屡战屡败,加上家仇国恨,背着“不抵抗将军”的骂名,心情郁闷,思想彷徨,他通过秘密渠道求见了周恩来,在延安天主教堂,俩人长谈了一整夜,拔开了张学良心中的迷惑。后来西安事变中,也是周恩来亲赴西安,代表共产党与张、杨将军、蒋介石的代表宋美龄、宋子文谈判,实现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枪口对外,一致抗日。90年代,张学良将军被解除软禁后,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到周恩来时,他说:周恩来是我佩服的伟人。
△1949年4月,国民党拒绝在和谈文件上签字,国共和谈破裂,解放军横渡长江。国民党谈判代表张治中将军准备回南京复命,周恩来坚决挽留,他说:西安事变,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位张将军了,希望悲剧不要重演。并通过地下组织把张治中将军的家属、子女接到了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
周恩来总理是二十世纪的一位伟人,他与毛泽东、朱德是中国人民衷心爱戴的领袖。
▍中外战争史上有没有敌对双方产生友谊的故事?
说一个抗美援朝时期的真实事例,那已经是停战谈判开始后的“打打停停”时期,双方基本进入战线对峙期。在我志愿军第47军141师山炮营阵地的山下有一口水井,它也是敌我双方在该地区唯一的水井,所以对两军士兵的生存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一来二去分别取水的过程中,中美两军士兵达成了一个“君子协定”:和平取水协议。
按照这个协议的规定,双方均不得破坏水井、不许投毒、不许污染水源,同时取水人不得携带武器,双方也不得开枪开炮伤害取水人。这个协议达成后,两军前沿部队也都严格遵守之,我炮营的取水人与美军的取水人逐渐熟悉,互相慢慢也有了好感,甚至建立起了特殊的“友谊”,也算是冰冷战场上的一段趣事吧。
我山炮营派出的取水人都是干部和党员,并且还带着翻译,显然还是比较重视政治的,而美军则比较随便,只派伙夫和膳食兵前来,这样固定小范围的人选方式,给双方官兵互相熟悉创造了机会。我军当然比较讲礼貌,如果双方差不多同时到达水井时(开饭时间都差不多),总是让美军先取,期间难免要聊上一会,渐渐就混熟了。
出于统战和宣传的需要,志愿军取水员后来再去时,就经常带一些香烟、糖果等小礼物,甚至还有麻辣腐乳或者二锅头等国内送上来的特产,刚开始的时候,美国大兵还不太敢收,等到混熟了以后不但大大方方收下,还会提点额外的要求,比如说“明天给我带两瓶二锅头”等等。在没有攻击命令的对峙时期,双方整得跟朋友一样。
咱志愿军的干部多聪明啊,闲聊时就会不经意地套话,没用多久,对面美军的部队番号、武器配备甚至军事主官名字都弄得一清二楚,这可比抓舌头弄情报容易多了。而且美国兵拿了礼物之后,作为回报还经常主动提供消息,偶而在早上取水时还会特别提醒:“注意躲避啊,上午有轰炸”,因为那是美国空军的勾当,但肯定通知了前沿。
1952年12月临近新年时,志愿军的师部文工团到前线慰问演出,山炮营干部突然冒出个想法,决定邀请美军军官来参加晚会,便通过取水人告知了对方,没想到的是,到了晚上一个美军少尉排长真的来了。于是受到热烈欢迎,不仅一起观看了文艺晚会,还在吃夜宵时把酒言欢,亲切的一塌糊涂,这个戴眼镜的少尉居然还会朗颂几首中国古诗,赢得掌声一片。
美军少尉尽兴而归前,我方又送其两大包礼物带回,这就算是完成“两军高层交往”了,为了加强政治攻势,到平安夜那一天,山炮营用英语进行广播喊话:“今晚八点整,我们给你们送节日慰问品,请你们不要开枪,不要走出工事和地堡”,对面鸦雀无声。到了约定时间后,我方一名干部带着五个战士,提着一堆慰问品挂到敌方阵前的树枝上,美军也果然没有开火。
第二天早上,美军取水人跟我们抱怨:你们礼品中的好东西,全都被军官拿去了!看来是官兵不平等啊,而随着政治攻势的深入和双方友谊的不断加深,对面美军的厌战情绪也越来越重,每天只是混日子坐等换防。为了应付上级,偶而必须开火时也是机枪枪口朝上,迫击炮仰角调高,美军取水人还特地相告:保证打不到你们。
当时美军阵地上有“值班机枪”,反正也不吝惜弹药,有事没事就打两梭子,而山炮营对面的美军玩的更花:枪口上调冲天,扳机上栓条绳子,另外一头栓在鞋上,机枪手趟在地堡里喝着二锅头,隔一会伸伸脚,机枪就乱响一通,而山炮营阵地上已经见怪不怪,连还击都懒得。有的美军士兵为了早点回国,干脆故意把鞋子尿湿,然后造成脚步轻微冻伤,立马申请去后方治疗。
不过这“友谊的小船”终于还是翻了,由于双方的交往过于频繁,终于发生了几名美军士兵携械投诚的事件,这必然惊动了美军高层,于是紧急开始采取措施。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最前沿的守备部队每隔一个月就必须换防,以免接受志愿军的宣传而被感化,于是,“君子协定”也就难以执行了。
战争是冷血和残酷的,不过在战场上偶而也有友谊的花絮,弹基本发生在基层官兵之间,当然也必须是在特殊时期的特殊环境之下。几个月后停战谈判签字,也出现了双方士兵走出战壕和地堡,互相握手庆祝的事件。
▍中外战争史上有没有敌对双方产生友谊的故事?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一个情节,中国军队和日本鬼子隔江对峙,日子久了,双方的敌意逐渐淡化,日本人竟堂而皇之的在对岸为中国士兵表演日本版跳大神……很多人认为这个情节是虚构的。
其实真正的战场上,尤其是没有作战任务时,两军对垒时间久了,双方的士兵大都会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友谊,也算是在特定环境中,给枯燥无味却又危险重重的生活增添一抹喜剧色彩。
上世纪80年代,两山轮战(老山、扣林山)时期,解放军和越南军队的阵地犬牙交错,有些溶洞之间只隔着一道厚厚的石壁,解放军战士抽烟时,烟雾都能顺着石缝透过去。
吉他和香烟,是前线战士们不可或缺的两件宝贝,闲来无事的时候抽几支烟,弹一段吉他,会给艰苦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些许乐趣。
越南兵物资供应紧张,抽烟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幻想,每天他们都会轮流趴在石缝上,享受石缝那边飘过来香烟的味道。
有一次,隔壁山洞中的越军实在熬不住了,把一颗没拉弦的手榴弹丢在解放军守卫的山洞口,这是士兵们之间的默契。
一名解放军战士懒洋洋的走出来,不耐烦的道:“烦不烦人,天天这样搞。”
几米外几个越军满脸讨好的笑容,先是一齐喊“毛主席万岁”,然后伸出手来比划,要几支香烟抽。
中国兵说:“老子这烟是家里寄来的,不能白给你们”。
这时越军就非常懂事的扔过来几盒鱼罐头,中国兵非常仔细到检查过生产日期,才对越南人道:“等着吧”然后抱着罐头钻进洞里。
战友们早就把烟准备好了,拿罐头的士兵又钻出洞,把烟扔过去说:“你们他妈省着点儿抽,做饭也注意点,别搞那么大烟,呛得老子够戗,都从石缝钻过来了。”
越南兵拿着烟喜滋滋的回洞去了。
山洞里闷热潮湿,赶上阳光明媚的时候,双方的士兵就会把衣服被褥什么的搬出来,晾在石头上,然后都脱的光光的躺着晒太阳(士兵们普遍患有湿疹,俗称烂裆)。双方相安无事,都拿对方当空气。
对这种事儿,双方的基层军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没碰上过龙文章那样不解风情的大官,当然,大官也不会到那种地方去。
只是有一次,双方的士兵都晒的晕晕乎乎时,突然响起一阵清脆的轻机枪响,这时候人的灵敏度调节到最佳状态,十几个解放军战士动作一个比一个利索,瞬间都隐蔽起来。
这时对面传来一阵狂笑声,原来枪声是越军的一个排长用口技模仿出来的。
来而不往非礼也,吃了亏的解放军战士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第二天,大家心照不宣晒太阳的时候,解放军一位行政23级的排长大人,冷不丁端起一把铁锹,做了个拉栓动作。
霎那间越南兵嚎叫着滚进战壕,我们的战士笑的肚子疼,嗷嗷的起越军的哄。
越南兵躲了一会儿看看没事,一个个讪笑着爬出来,再看清不是新武器,也嘻嘻哈哈起来。
还有一个战士们至今提起来都有些伤感的故事,在604高地上,解放军要弃守一个失去战术价值的山洞,无法带走的物资用喷火筒冷喷上汽油,装置好定时炸弹,准备下午五点四十分点火,二十分钟后起爆。
下午17时整,战士们准时跑到阵地外,双方照常跳舞,叫嚷,相互开玩笑。
17时30分,战士们不动声色地按以往的惯例下到交通壕,然后弯腰悄悄撤离了阵地。我军自动录相机在远方嚓嚓工作。这一切都被收录进镜头中。
17时40分,空无一人的山洞里冒出滚滚浓烟。四个越军跳出来,冲我方阵地喊:“喂,快救火呀,你们那着火了。”
没动静,越军焦急地跳脚:“你们怎么回事,快救火呀!”“你们不要命了,快跑呀。”
火越烧越大,一个人影不见出来。
几个越军突然疯了一般,哭号着冲进烈火熊熊的山洞救人。一声巨响,阵地上的相思树、风尾竹在爆炸中狂舞。
事后看到这段录像的战士们泣不成声。
▍中外战争史上有没有敌对双方产生友谊的故事?
有。
举一个国内的例子,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死敌,打了十年的内战,因斗争的需要,转入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又开始合作了,虽然这种合作并不是十分友好,但纵观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堪称是友谊的典范,国共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和冲突,这是国共二次合作化敌为友的典型案例,也是友谊的象征。
国与国之间也有化敌为友走向友谊的,比如中日之间,在中日的历史上,几乎都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自从中国站立起来以后,就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因中日在国际共运体系中的共同需要,在七十年代两国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为中日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在中日后期历史上因复杂的国际因素的影响,主要是美国的影响而发生了诸多不愉快,但并没有彻底破坏中日友谊,现在中日友谊还是在健康的持续和发展中,只得珍惜。
战争是政治的需要也是政治的继续,友谊同样是政治的需要也是政治的继续,而和平和友谊是人民永恒的追求,人民不要战争,所以友谊应该是永恒的。谢谢!
------------------
推荐阅读:
《笑傲江湖》里,为什么大家都去抢《辟邪剑谱》,宁愿自宫也要练,却没有人抢《独孤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