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古代人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在读历史的时候,我常常为那些慷慨赴死的古人而震惊。好像死在他们看来是比活着更加轻松简单的事情,所以他们也不在意死时的痛苦挣扎,总之只要能达到死的目的,那种死法都不怕。
庞涓原是战国初期魏国名将,为了实现自己成为第二个吴起的梦想,残害同窗孙膑。后庞涓迎战援救韩国的齐军,中了孙膑的增兵减灶之计而冒进,半路遭到齐军伏兵攻击,庞涓兵败自杀。楚霸王四面楚歌,知大势已去,在乌江岸边,自叹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武将自尽常常是预见不远的失败,与其被对手俘虏、羞辱、杀害,不如自行了断来得更有尊严。
而文官求死往往为报忠君报国之志。秦国攻破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投汨罗江自尽。明代文官方孝孺是建文帝时期的大臣,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为人正直,在当时知识分子中很有威望,被誉为“天下读书种子”。朱棣占领南京后,逼方孝孺为他写诏书,方孝孺挥笔写下四个字:燕贼篡位。然后将笔扔掉,边哭边骂:死即死尔,诏不可草。朱棣威胁道:你不怕我杀你九族?方孝孺从容作答:便十族奈何。结果朱棣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另加上他的朋友、学生凑成十族,一同处死。方孝孺一案共杀873人,方家的人几乎被杀绝。方孝孺临死前曾写下四句话:天降乱离兮,孰知自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如果说屈原之死是以报国,那方孝孺之死是为忠君。
当然,忠君报国不光是武将文官不怕死的精神支柱,即使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群众中也弥散着浩然正义的氛围。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在凝碧宫举行庆功宴,强迫梨园弟子伴奏,梨园弟子个个流泪,乐工雷海青当场扔下琵琶,面向西方嚎啕大哭,安禄山一气之下,下令手下残忍地肢解杀害了雷海青。雷海青应该不会不清楚安禄山的残忍,当他决心扔下琵琶面向大唐朝廷痛苦时,应该就猜到了自己的命运。但是他还是哭了,还是死了。
清末的京师团练大臣王懿荣在北京城遭受外国侵略者攻占之前,决定自杀殉国。他的自杀过程非常惨烈。先是吞金,结果没死;然后喝毒药,还是没死;最后他爬到井边,投井自尽。他投井之后,他的妻子和儿媳随之投井。余秋雨在《问卜殷墟》一文中这样写道:从吞金、饮毒到投井,他硬是把官员的自杀方式、市民的自杀方式和农人的自杀方式轮了一个遍,等于以三度誓词、三条道路走向了灭绝,真正是义无反顾。
古人不怕死,除了有勇气亲自了结生命,不惧怕自尽的痛苦之外,还有面对各种酷刑的坦然。前面说到的雷青海算是一位不怕死的勇士,只是他有取死之道,有必死之心,他的被杀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杀。
说到酷刑,我顿时想起了明朝骇人听闻的剥皮刑法。而且据历史记载,在明初剥皮还是死剥,就是先杀死再剥皮,到了后来就成了活剥,活生生地将人皮剥下。在一篇野史中,记载了一位义士被剥皮的过程,文章字字鲜血淋漓。文章这样描述:张应科遵命逮捕李如月,绑在朝门外,又准备了一筐石灰,一捆稻草,放在他面前。李如月问这是干什么用的,一个人告诉他:“这是揎你的草。”李月如叱骂道:“瞎眼的奴才!这草颗颗都是文章,节节都里忠肠!”不一会,张应科站住右边角门台阶上,传达孙可望的旨意,喝令李如月跪下,李如月又骂道:“我是朝廷命官,岂能跪听反贼的命令?”于是步行到中门,向永历帝居住的南宫行跪拜礼。张应科命令把李如月扒掉衣服,按倒在地上,用刀割开脊背的皮肤,直到臀部,李如月大叫道:“死得快活,浑身清凉!”又呼喊着孙可望的名字痛骂。剥皮剥到四肢时,把他的手和脚都砍断,再把他翻过来剥前胸的皮,这时李如月只能发出细微的声音了,仍能听得出是在骂人,直到最后砍断脖子时,李如月才死去。张应科又指使从人把李如月的皮用石灰渍干,用线缝好,中间塞满草,送到北城门通衢阁上悬挂起来。
剥皮刑法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而文章义士慷慨赴死的情景令人由衷的敬重。刑法越是残酷,有时候反而越能体现出人克服死亡恐惧的精神力量的强大。
古代人究竟为什么不怕死?关于这个问题每次在我翻看史书的时候就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一直努力得寻觅答案,却总是觉得自己的答案还不全面,不够精准。
余秋雨在《历史的母本》一文中,写到司马迁接受宫刑时,谈到当年人们对于死的看法时,这样说道:死是最简单、最自然的。在那个弥漫着开疆拓土之势、征战杀伐之气的时代,人们对死亡看得比较随便。司马迁过去侍从汉武帝出巡时,常常看到当时的大官由于没有做好迎驾的准备而自杀,就像懊丧地打一下自己的头一样简单,周围的官员也不以为意,例如当时河东太守和陇西太守都是这样死的。
而我思考的结论是:儒学是中国文化的正统代表,“四书五经”可以说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教科书,而“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儒家文化中,精神和思想被拔得很高,早已高过了生命本身,所以自古提倡“舍身取义”,为正义的追求而死是最有价值的,在他们看来,死只是一种归宿,所以视死如归,大义于心。另外,中国历史几千年,史书却只有那么多,记载的多是人中精英,所以在历史书中泛泛而看去,太多的大义凛然。
虽然这些不怕死的精神不一定值得提倡和传诵,但是每当拿起史书,读到那些为了民族大义、忠君报国、恩义情重而毅然死去的故事,总是让人觉得这宇宙之中仍充斥着浩然正气,感动之情久久难以平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