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窍”后的孩子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
▍“开窍”后的孩子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
小学三年级的某一天,突然开窍。
原本育红班,以及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交作业交试卷都是最后一个,老师跟我爹妈的反馈是,“你家孩子反应慢。”可突然那一天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师让我们默写课文,我一气写完后抬起头,竟发现我是第一个写完的,其他所有人还在写。
当时愣了好一会,不确定发生了什么。然后很羞涩的把作业交上去了。从此以后,就稳定在这种速度了。
在这个过程中,爹妈很有耐心,很感激[祈祷]
▍“开窍”后的孩子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
突然之间知道自己要什么了。我是5年级开窍一次,就是5年级之后发现周围人“变笨了”。初三的时候开窍一次,中考自主招生考试得了全校第一。
很多人认为开窍表现在:读书突然勤奋了。以我个人的体会不仅仅是这样,是突然会思考了,不仅仅是学习,还包括很多其他事儿。
小学4年级之前,我是对学习还有其他事儿认知比较晚。成绩也是倒数的样子,数学32分(别的孩子都是95-100分)。
4年级下班学期转了一次学,期间被打击了,就是好像觉得自己和别人有差距,那会还是没明白差距在哪儿。到了4年级下班学期,有点知道学习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5年级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什么方法学习有效,怎么做才是最佳方法。然后,平时做事儿,我听我妈妈说,脑子也会转了,办事方法掌握的很快。
比如,学校分配一个任务,我能想到很快的办法完成,而且,不是一种办法。
这种行为,使得我到了初中很受益,因为我找到了各科之间,学习的不同窍门。
成绩也很稳定,没有偏科现象。
初三是第二次开窍,这次开窍得益于高强度的自我训练。
这次开窍,是我看到了初三学习的特点,我至今都记得:
初三学习,尤其是理科,知识点集中,只要对自己心狠,能主要集中处理几个知识点,就能事半功倍。
我就连续尝试了,好几个不同的自我训练办法。
中考后参加在自主招生考试,考得很不错,拿了个全校第一。
开窍分两种:
1,自己开窍。
2,别人点醒。
希望每个人都能遇到能让自己开窍的方法,开窍的瞬间。
▍“开窍”后的孩子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
我是一个很“让人操心”的孩子,因为人生40年来,脑子“开窍”的次数,屈指可数。回头想想,不过就三次,真的,一只手绝对数的过来。
一、人生第一次开窍,是因为母亲的领导曾经说过一句话——你的儿子,根本不是学习的料。
我承认,就是因为这句话,初三那年我没命地学,我不愿意别人侮辱我的母亲,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开窍。然而,故事的开始,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理所当然。因为,我上了两个初三,比其他的小伙伴,多上了一年。
在1994年的时候,那时候小学还是五年制,考试的时候除了语文、数学,还有“小四门”。包括地理、自然、时政、科技等知识。在那个年代,还有独生子女加分,好像是“加十分”。凭借着最后没黑没夜的冲刺,我考进了县城里面的重点初中。
但是进了初中,我的成绩一直很稳,班里面54人,我的成绩差不多都是在35名左右,这样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是肯定没有希望的。也就是我上的第一个初三,我开始努力了。那时候的我,整天睡5个小时,每天早起晚睡,虽然成绩有起色,但是离“考上重点高中”的目标,还是有不远的距离。
这时候,父母觉得我知道用功了,但是成绩依旧无法到达上重点高中的分数线,就托人给我办了休学,找了不少的人,舍的不少的脸,也花了不少钱。于是,我从第一个初三下来,到了下一届的初二去上学,又重新回炉了一遍。这个时候,我非常珍惜每一天的学习机会。
记得有一次,母亲为了给我复印资料,上班的时候用单位的复印机,结果被单位的领导知道了。领导就找我妈谈话——别费工夫了,你的儿子,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复印也是浪费纸。母亲当时一听就愣了,领导怎么这么说话呢?
其实,这个领导说话也是有理由的,就是因为他的女儿和我是一届,而且是一个班,都知道我是个调皮捣蛋的差生,成绩根本提不成把。但是,母亲对我还是有信心的,只不过,现在被这个领导的一句话,搞得心灰意冷。
母亲回到了家,在饭桌上对我说“小饼干,你这一次可得好好学啊,我在单位给你复印资料,领导看见了,不仅批评了我,而且还说你不是学习的料,你可得好好学习,给妈争口气”。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一听就要跳起来了——他算什么啊,这么评价我,他有什么资格?
话,是这么说,但是成绩是客观地摆在那里的。我得用成绩说话,而成绩,就是分数,不会平白无故提高的,这个时候,我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开窍”是个啥感觉?
我上课专心听讲,老师在上面讲,我是一边听一边记,生怕遗漏每一句老师的话。曾经,班主任老师让我站起来,问我——小饼干,你上课的时候笔一直都在记什么啊,我看你的笔一下都不停啊?我告诉老师——我要把老师讲的重点都记下来,一个字、一句话都不要漏掉。班主任笑了——要记在心里,记在纸上可不算啊!
我学习不再“走形式,走马灯”一样,课本上的习题,我会一道不拉地做好。不仅对照答案进行核对,而且要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课后习题的设计,到底是想考核哪一个、哪一部分知识点的。
在提高做题量的同时,我开始提高了做题的效率。正常情况下,一套卷子要求90分钟做完,我差不多一个小时就能做完,有时候很顺的时候,一节课45分钟就能做完。当然,每一天做题量有保证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我就会在晚自习问老师。
我的第二个初三,这个班有“喜欢问老师问题的习惯”,这个班的学风非常好。说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有一次年级主任来我们班巡视,结果进了我们班,就走不掉了,因为他是数学老师,我们有不懂的问题就举手问他,他也不好意思不解答,就这样,他在我们班就走不掉了。后来年级主任对我们班主任说——你们班的同学真是求知若渴,我从来没有见过学风这么强烈的学生。
记得初三的时候,下课我也不去上厕所,用课间十分钟继续做题。初三一年的时间,我差不多刷了上万道题,坐坏了三条板凳。因此,班主任也经常表扬我——你看人家小饼干,下课也不出去,就是学习。当然,学习也得到了回报,第一学期我考到了班里第五名,年级第十名,发了十块钱的奖学金。
记得母亲拿到这十块钱,很高兴,把这十块钱夹在笔记本里,作为纪念。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拿到奖学金。记得当时,我老婆和我是一届,她是年级正数第一名。相比较而言,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上学校的大红榜,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开窍。
二、人生的第二次开窍,是高三的一个凌晨四点,那一刻的触动,让我一辈子都忘不掉。
因为我是正儿八经考进重点高中的,但是因为高中的时候迷上了篮球,看作业本的时候,脑子里面总是抑制不住地想起了“篮筐”,98年的时候,公牛夺冠,乔丹封神,我们所有的男生都迷上了篮球。
所不同的是,有的男生把篮球当成了爱好,并没有耽误学习,有的男生,把篮球当成了主业,球打得是不怎么样,成绩确实一塌糊涂,说的就是我。在高二会考的时候,母亲专门问过我——要不要找人啊,你会考能考过吗?因为在99年的时候,我们还流行会考,会考只有成绩全部考过之后,才能参加高考。我当时就很生气,觉得母亲侮辱了我——我怎么可能沦落到会考都考不过去的地步,甚至还要因为这去找人?
当然,会考我还是都考过去了,都是六十多分吧。那时候为了证明自己,数学开考40分钟就交卷了,等我出去澡堂子洗完澡,交卷的铃声才响。我就是想告诉母亲——考试及格,真的不难。
但是高三的时候,一件事情触动了我,就是分“好孬班”。当时年级叫“重点班”和“普通班”,重点班都是冲刺“清华北大”的,“普通班”目标就是“二本”。我的成绩被分到了“普通班”,当时是班里面的三十多名,但是,我的自尊心被刺痛了。
因为“重点班”好多同学,之前都是我初中的同学,甚至我最好的朋友都在重点班,这让我的自尊心很受伤。我印象很深,那时候我自卑到中午放学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等其他同学走完后,再跑到学校双杠区,来上二三十个双杠再回家。我自卑到喜欢吃头发,就是薅自己的头发,然后吃掉。多年后,我从网络上才知道,这时候我已经有“心理疾病”的现象了,但是一年的时间,我能不能冲上本科呢?不得而知。
我每天晚上十二点睡觉,早晨五点起来。记得九月份的一天,我早晨起得比较早,差不多四点半的时候,我就朝教室跑。那时候教室还没有开门,得翻窗户才能进去。我本来认为,自己应该是班里面到的最早的那个,但是我没想到,当我翻窗户的时候,班里面的课桌上已经有了点点烛光,几个同学在小声地晨读。那时候,我就意识到一个问题——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小饼干,你的努力远远不够,还有人比你还努力。
于是,我开始把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分钟”作为单位,开始管理了起来。早晨5点钟起来,去操场跑步半小时,然后读英语,背语文。每天整理课堂笔记,整理错题本。冲刺高考的过程,其实相当枯燥,但是也是我最有激情的一年。
一模考试的时候,我考到了班里面的十七名,二模的时候稍微退后一点,三模的时候,差不多排到了班里的十几名。因为我是2000年考生,那一年江苏、山西、吉林是一套卷子,高考是语文+数学+大综合(260分),我认为是个机会。因为第一年跨省联考,卷子一定不会太偏,不会太难,考的一定是基础题,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当时,我是有记高考日记的习惯的,每天晚上给自己打气,给自己鼓劲。记得班主任曾经告诉我——高考有70%是基础题,就算是30%的超纲题你不会做,但是你能把70%的基础分拿到,一个二本也就到手了。我深信不疑,并且在考试中,就是按照班主任的策略做的。
那一年的数学挺难的,而数学又是我的短板。所有的大题,我只做第一问。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我只做第一问,因为第二问我根本就不会,连解题的“解”都不愿意写。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填空题和选择题。我记得很清楚,选择题其实也挺难的,但是我坚持一个原则——看那个不像的,一定是哪个。因为四个选项中,有三个是迷惑选项。所以,后来对答案的时候,我的填空错了一道,选择题全对。150分的卷子,考了95分,也算是及格了。算上我没有做的大题第二问,这个正确率还是蛮高的。
我的高考成绩,和一模考试的分数一模一样,479分。记得当时二本分数线467分,后来我服从到了一个学校,服从去了一个专业,当然,这是后话。但是,从高二时候“全年级最后一个考场”考生,一直冲到了一个二本,也归功于那一年的“开窍”。
三、我的人生第三次“开窍”,是因为爱情,因为我要给女朋友一个未来,所以我必须开窍。
实话实说,在和女朋友谈恋爱之前,我大大小小参加了四十多次考试,从来就没有成功过。甚至,有的时候,精心准备了几个月,到最后的考试成绩,还不如“裸考”的成绩高。我也正是在心灰意冷的时候,和女朋友开始谈恋爱了。
那时候,我已经26岁了, 整天在一家事业单位里面干苦力活,检验砂子、石子、混凝土试块,当时女朋友为了鼓励我,天天陪我学习,陪我考试。按理说,女朋友在垄断国企工作,根本用不到考公务员的,但是她陪着我买资料,买视频,天天晚上检查学习成果,督促我学习。
后来我考到了村里,身份是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但是无法回城,和女朋友成了异地。
父母当初承诺我“可以不用下乡,工资关系还留在原单位”,也实现不了了。每天和女朋友相隔三十公里,除了牵挂,就是无休止的争吵,想回城,只有考试一条路。后来,市里面招考的文秘考试,我就报考了,女朋友就给我鼓劲,说你一定行的。
记得当时为了备考,我从家里面搬了出来,因为父母整天骂我——没出息,万辈子都考不上公务员。我就买了一个小小的“德生”收音机,天天进行广播轰炸,听新闻,听政风热线,听时评。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新闻广播有一个新闻是错的,当时有点恍惚,省一级的新闻广播怎么可能错呢?但是下午的时候,新闻复播,播音员进行了道歉。那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水平提高的,都能听出广播里面的错误了。
那一年的文秘考试,我终于如愿以偿,考回了城。记得面试结束那天,是七月份的一天,天气好热,我和女朋友手拉手,去逛装修市场,我一直都舍不得松手,虽然一头一脸的汗,但是感觉好幸福,因为我们又能在一起了。
后来县里面又有了“公推公选”考试,我本来认为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的,但是女朋友给我鼓劲,居然在考前帮我押中了一道原题。要知道,我是体制内的文秘人员,应该比女朋友更专业的,可是她发现我有个知识点掌握的不好,非让我好好记忆。我当时非常不愿意,第二天就要面试了,现在还要熬夜记忆吗?但是女朋友坚持——必须。
于是,考前我一直背诵到了凌晨一点,第二天去考试的时候,居然发现有一道原题。我当时觉得,女朋友真是个“小神孩”,好厉害。当然,后来波澜不惊地,我改变了身份,入了编,一步到位下了乡。
这是我人生第三次“开窍”,从此,我的考试就再也没有失败过。
四、我觉得“开窍”不适合所有的孩子,作为一种应试手段,并不能成为考试胜出的主流学习方法。
1、学习来不得半点投机,贵在持之以恒。
就拿女朋友来说吧,从小学和我同学一直到高中,从来都是三好学生。她就告诉我,每次放假的时候,都是集中一个星期时间,把假期作业写完,然后剩余的时间开始预习功课。等学期开始的时候,人家都已经提前把半本书学完了。
反观我呢,一放假就开始玩,等到假期结束的时候,作业还没有写完,还得加班加点补作业,挨熊不说,后来的课程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难怪老婆告诉我——这个好学生和差生的区别,从放假的时候差距就拉开了。
2、学习来不得半点含糊,你糊弄学习,学习最后一定糊弄你。
我后来参加很多考试,都是胜出。我总结出一条经验——现在的选拔类考试,绝对不是正常发挥,就可以通过,你必须超常发挥。就拿我几年前参加的市级机关遴选考试一样,大家都是公务员,都有很多工作经历,都在基层担任领导岗位,凭什么是你,这个需要更多的努力。
那一年,我不知道招考简章,不知道考试内容,就是看《新华日报》,读时评,读外宣,剪报,读报。整整一年的时间,我才考到了市直机关。我回头看看,这一年超级寂寞,远离功利,远离是非,远离热闹,寂寞到我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务正业”,但是,我还是通过考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3、成功只能说明你的“运气好”,绝对不代表着“你真的比其他考生强”。
我曾经因为差0.013分,与公务员考试擦肩而过;曾经裸考申论75分,精心备考才考了46分,打脸不打脸?曾经有一年报考乡镇公务员,搬出去租房子住,还是败了。结果女朋友鼓励我,我在那一年的后来两次考试中,全部胜出。
在我参加最近一次的遴选考试中,也有很多人比我强。但是我总结了——从开始发布招考简章,到最后考试结束,谁能坚持做完两套卷子,谁就合格了;谁能在短短的备考时间内,最先进入状态,谁就有可能赢。
曾经,初中老师给我的成绩报道单上写了四个字——“华而不实”,我永远忘不掉这四个字。始终提醒着自己,学习、做人踏实一点,不要追求虚荣,不要眼高手低,指望“开窍”的人生,永远都是“偶然”,只有用心去付出,才能获得成功的“必然”。
▍“开窍”后的孩子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
我理解的“开窍”,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从而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成绩随之提高。
我个人曾经历过一次。
作为一个“天生”的文科生,从开始上学,我就不喜欢学数学。成绩也一直不好。
到了初中,数学成绩一直都是影响我总成绩的罪魁祸首,直到快中考的时候。
那个时候,别人都在做拔高题,我想着自己也不会,所幸把教材拿来做一下得了,不曾想我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中考时,数学只丢了几分,是初中阶段最高的一次。
在之后的学习生涯里,每回遇到数学类的科目,我都是用这个方法,成绩都还说的过去。
我总结了一下:
1、开窍之后,你会发现学习内容记忆理解起来特别容易,学习效率也会变高
原来做一道题半个小时,还不一定对,现在不用你讲,自己就能很快做出来
2、开窍之后,你会发现他特别喜欢这类科目的学习,因为学习容易了,成就感随之提升,所以就会更喜欢这类科目
▍“开窍”后的孩子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
我儿子只有12岁,六年级,但是开窍了两次。
第一次四岁:四岁之前发育一直比其他孩子慢很多,甚至连续的话都说不明白,不能去幼儿园,因为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都答不上来。四岁之后突然开窍,语言能力大大增强,背古诗一套一套的,跟人交流完全没问题。
第二次四年级:上小学又不行了,前三年稳居班级倒数5名之内,具体表现,上课老师讲什么听的稀里糊涂,让做那张卷子也不知道,每天脑子不在身上一样。四年级疫情在家半年,突然开窍了,什么都好像明白了,学习一年比一年好,到六年级已经班级前10了,而且喜欢的东西特别多,自己钻研很多科目。虽然还不是学霸,已经逆袭很多了。
------------------
推荐阅读:
女生快24岁了,可能由于家里保护的太好,步入社会后经常轻易相信别人,还跟小孩一样,该怎么办?
冬天来临,欧洲会不会与俄罗斯眉来眼去,而逼迫乌克兰做出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