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
诸葛亮家族在三国时期的影响很大,不仅在蜀汉和东吴政权里担任丞相,连两国共同的对手曹魏,都有诸葛家族的人士出任要职,可谓通吃三国、显赫无比。不过这个显贵的家族最终的命运却极为悲惨,无一例外都在本国遭遇灭门之灾,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诸葛家族在蜀汉的分支,其领军人物无疑便是诸葛亮。诸葛亮作为蜀汉政权的规划师和国策执行者,不仅提出集团战略发展蓝图,而且在刘备死后还身体力行去实现之,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公元207年被刘备请下山之后,诸葛亮的命运便紧紧地跟刘氏集团捆绑在一起,在联孙抗曹,攻取益州,进占汉中,创建帝国,以及后来的北伐事业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可谓蜀汉政权的“首席执行官”。
自建国之日起,诸葛亮便一直担任丞相职务,封武乡侯,其作为蜀汉政权“顶梁柱”的作用,无人可以取代。公元234年,诸葛亮因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前线。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国力渐转而下,尽管有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等人为之苦力支撑,但终究难免灭亡的命运。>诸葛亮有子诸葛瞻、养子诸葛乔,其中诸葛乔为诸葛亮兄长诸葛瑾次子,早卒。诸葛瞻后来成为蜀汉驸马,官至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在魏将邓艾攻蜀时,与其子诸葛尚一起战死于绵竹。蜀汉诸葛家族幸免于难者,唯有诸葛亮之弟诸葛均与诸葛尚之弟诸葛京。
诸葛家族在东吴的分支,以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为始祖。诸葛瑾少时曾游览洛阳,后因躲避战乱而流落江东,经孙权妹婿弘咨的推荐,与鲁肃一起入仕孙氏集团。诸葛瑾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得孙权信赖,因诸葛亮仕蜀的关系,经常从事与刘氏集团和好的工作。吕蒙病逝后,诸葛瑾代领南郡太守,长期对抗曹魏政权。
孙权称帝后,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两度参与北伐曹魏的战役。奸臣吕壹乱政期间,诸葛瑾等人自以为武官不便干涉,结果在吕壹被处死后,遭到孙权的斥责。公元241年,诸葛瑾病逝,终年67年。
诸葛瑾死后,家族在东吴支系的领军人物变为其长子诸葛恪。诸葛恪自幼聪明机警,有“神童”之称,成年后作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孙登理政,之后又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丞相陆逊病逝后,诸葛恪升任大将军。252年,孙权驾崩,诸葛恪以首席托孤大臣的身份进封太傅,尽掌东吴军国大政,旋因伐魏有功,进位丞相。>诸葛恪在伐魏战事中尝到“甜头”,次年又大举北上,结果惨败于新城,声望大损。诸葛恪悔恨失策,回国后大搞恐怖统治,引得人心惟危。同年十月,宗室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以宴会的名义引诱诸葛恪入宫,并在宴席之间将其斩杀,并灭其三族。诸葛恪死后,其弟诸葛融服毒自尽,次子诸葛竦、三子诸葛建皆被诛杀(长子诸葛绰先前因党附鲁王孙霸,已被诸葛恪鸩杀)。至此,诸葛家族在东吴支系被灭门。
诸葛家族在曹魏的分支,其领军人物为诸葛诞。诸葛诞为诸葛亮的族弟,俱为西汉名臣、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诸葛诞初以尚书郎被任命为荥阳令,虽然能力很强,但因为诸葛亮的关系,仕途一直被压制,直到诸葛亮死后才有所改观。魏明帝期间,诸葛诞历官吏部郎、御史中丞、尚书,与散骑常侍夏侯玄相善,后俱因沽名钓誉、追求浮华被免。齐王曹芳即位后,大将军曹爽执政,重用夏侯玄及其友诸葛诞,以其为扬州刺史。>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父子执掌曹魏大权,不甘附逆的太尉王凌、镇东将军毌丘俭在淮南接连起事,诸葛诞因平叛有功,升任征东大将军,封高平侯,镇守淮南。不久,诸葛诞的好友邓飏、夏侯玄相继被司马家所杀,诸葛诞兔死狐悲,于257年也在淮南起兵,并引吴军为援。次年,淮南首府寿春被司马昭大军攻陷,诸葛诞兵败被杀,同时被诛夷三族,唯有长子诸葛靓因在吴国为人质获免。至此,诸葛家族在曹魏支系几近灭门。>诸葛靓少时与晋武帝司马炎相善,在吴国灭亡后逃至其姐琅琊王妃家中,武帝亲自去探望诸葛靓被拒,又多次征召其为大司马、侍中,同样被拒。诸葛靓后来回到家乡,因晋室与他有杀父之仇,终身不肯面向洛阳方向而坐,被时人称为至孝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位诸葛分别效力于蜀吴魏三国。
然而,三位诸葛都遭遇过极为类似的命运:险些绝后,但最终还是都留下一脉。
诸葛亮家族的悲剧:巨人的阴影
不知道是不是忙于工作,诸葛亮直到47岁时才老来得子。
诸葛亮去世时,其子诸葛瞻才7岁。
不过,做诸葛亮的儿子,前途是不必忧愁的。
17岁时,诸葛瞻就娶了后主的女儿,成了驸马。
此后,诸葛瞻的仕途很顺,从羽林中郎将做起,一路做到了尚书仆射,加军事将军。
其间,朝廷只要有好的政令,无论是否出于诸葛瞻的建议,百姓都会传告:是诸葛武乡侯的恩德!
到261年时,34岁的诸葛瞻就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事务,统领国事。
由此,诸葛瞻在没有特殊功绩的情况下,官越做越大,美名也越来越大。这大约就是诸葛亮之子独享的福利吧。
然而,身居高位后,诸葛瞻的表现却十分挣扎。
当时,黄皓弄权,混乱朝政。
姜维长期在外,只有执掌尚书台的诸葛瞻和董厥才有可能抵制黄皓。
可是,诸葛瞻等人却未能制衡黄皓,导致百官都只能迁就庇护黄皓,使朝政陷入混乱。
诸葛瞻唯一尝试做的一件大事,便是与黄皓一起,试图把姜维换掉,以黄皓的党羽阎宇为大将军。只不过,这个建议被后主否了。
诸葛瞻参与建议换掉姜维,或有反对姜维北伐之意,但要求以黄皓党羽阎宇为大将军,足见其不但不能“除黄皓”,反而在权力斗争中为黄皓所利用。
姜维北伐虽消耗国力,但姜维毕竟是蜀汉最后的定海神针,反观阎宇,则无功可称,不可能替代姜维的作用。
由此来看,在内部事务上,诸葛瞻还不如刘禅明智。
最后,当邓艾偷渡阴平后,诸葛瞻奉命率领蜀军前去抵御。
要知道,此前,诸葛瞻并无军事经验,而对手邓艾早已是威名远扬的顶级良将。
这个时候,蜀汉把“宝”押在诸葛瞻身上,看来也是其父诸葛亮留下的“红利”。
毫无疑问,诸葛瞻绝非邓艾对手。
绵竹之战,面对远道而来的疲惫之师,诸葛瞻兵败身死。
诸葛瞻临死前感叹:我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没脸活着!
由此来看,诸葛瞻继承了其父对蜀汉政权的忠诚,也很清楚蜀汉政权面临的问题。
然而,他实在能力有限,身居高位,无论内政、外战,没有一件干得好!
诸葛亮伟大的形象,使蜀汉军民对诸葛瞻抱以极大的希望,将最后的宝毫无保留地押在他身上。
然而,诸葛亮伟大的形象,又如阴影一般支配着诸葛瞻,将他捧得高高的,使他被迫应对一个个超出自己能力的任务,最终摔得粉身碎骨。
独苗留存的诸葛京
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与其父一起,战死绵竹。
所幸的是,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或许因为年纪尚幼(诸葛尚战死时还不满19),留在成都,成为诸葛亮家的一根独苗。
蜀汉灭亡后,诸葛京被迁到河东。
后来,在名将罗宪的推荐下,诸葛京出来做官,一直做到江州刺史。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诸葛亮幼子诸葛怀等人的传说,但存在与否,尚有争议。
诸葛瑾家族的悲剧:败家赤子
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从小就表露出惊人的智商。
在一些日常交流中,年幼的诸葛恪经常把张昭等人怼得服服帖帖,深得孙权喜爱。
然而,诸葛瑾却十分担忧:这个儿子不但不能兴我家,还会败我家!
诸葛瑾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东吴政权中,早期的实力派为周瑜、张昭等淮泗集团人物,后来的实力派为陆逊等江东大族。
从北方避难而来的诸葛瑾,在江东并无根基。
正因如此,孙权对诸葛瑾、诸葛恪特别信任,委以心腹之任,期望以他们为助手,压制江东大族。
因此,诸葛瑾为人温厚谨慎,不露锋芒,小心翼翼处理与各派关系。
诸葛恪智商虽高,但锋芒毕露,很容易引起实力派的嫉恨,从而使家族陷入危险。
结果,诸葛瑾不幸言中了。
孙权晚年,在立太子等问题上,与陆逊等江东大族陷入对立,因此格外重用诸葛恪。
陆逊去世后,孙权以诸葛恪为大将军,接替陆逊领荆州;孙权去世前,特意招来诸葛恪,“诸事一以委之”。
诸葛恪也确实有杰出才能。
新主孙亮继位之初,在诸葛恪主持下,废除了许多监视制度,施惠于民,使诸葛恪赢得了很高的民望。
而在东兴之战中,在诸葛恪统领下,丁奉也大破魏军,取得大胜。
接连的胜利之下,诸葛恪自负的弱点开始暴露起来。
他试图效法叔叔诸葛亮,力主北伐。
由于诸葛恪能说会道,因此,他能将反对北伐的意见驳斥得体无完肤。众人虽被迫遵行,但心中已不满。
随即,诸葛恪动员20万人,发起大规模北伐。
此时的诸葛恪,已经陷入极度危险的地步!
由于威名太盛,诸葛恪已经引起了吴主孙亮及宗亲孙峻等人的警觉。
同时,大举北伐,征发民力,又严重触犯了江东大族的经济利益!
可以说,诸葛恪表面上威风八面,实际上已经上了东吴各实力派的“黑名单”。
不久,北伐无功而返。
当初,他的叔叔诸葛亮数次北伐,数次无功,但并没有什么危险。
诸葛恪不同,东吴实力派们等的就是这个“万民怨恨”的机会。
不久,孙峻与吴主孙亮合谋,一起诛杀了诸葛恪。
诸葛瑾家族是外来身份,在江东并无根基。
江东大族、孙氏宗亲,是东吴政权的根基,吴主与之是既合作、重用,又防备、压制的关系。
孙权重用诸葛瑾、诸葛恪,是希望以他们为辅,处理好与这些实力派的关系。
像诸葛瑾一样,温厚谨慎,收敛锋芒,小心翼翼处理各种关系,虽无大功,但可以长久。
像诸葛恪一样,锋芒毕露,依仗其才能,一味压制实力派,侵犯实力派的利益,必然遭到强力反扑,并无根基的诸葛恪毫无抵抗之力!
最终,在孙氏宗族的反扑下,诸葛恪及其子都被杀害!
诸葛瑾的独苗:归还的孙子
诸葛恪有三个儿子。
长子诸葛绰,早年与其他几个“官二代”、“官三代”一起,试图支持鲁王孙霸。
事败后,孙权让诸葛恪自己处理这个儿子。
诸葛恪再是能说会道,这种事情含糊不得,用药酒毒死了诸葛绰。
诸葛恪的另外两个儿子,官至长水校尉、步兵校尉。
诸葛恪被杀后,次子诸葛竦带着母亲逃亡,被孙峻派人追上,杀害。
三子诸葛建渡过长江,准备投靠魏国,也被追上杀害了。
此外,诸葛恪的哥哥诸葛融,在诸葛恪被杀后,也饮毒酒自杀了。
至此,诸葛瑾留在江东的后人,全部被杀!
不过,诸葛瑾早年干的一件事,还是给他留下了一根独苗。
或许是当年诸葛亮迟迟没有儿子,因此,诸葛瑾把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对其要求十分严格,让他督运军粮,与普通士兵一起行动。
后来,诸葛乔在25岁时就去世了。
诸葛乔留有一子,叫诸葛攀。
后来,诸葛亮有了后人,而诸葛瑾在江东的后人全部被杀。
因此,诸葛攀又恢复了诸葛瑾孙子的身份,但仍然留在蜀国。
蜀汉灭亡时,诸葛攀已死,其子诸葛显与诸葛瞻次子诸葛京一起,迁徙到了河东。
如此,诸葛瑾家族好歹是留下了一根独苗。
诸葛诞家族的悲剧:没有容身之地的“中间派”
与诸葛亮、诸葛瑾一样,诸葛诞也出自琅琊诸葛家。
曹魏集团的实力派,主要分为谯沛派与汝颍派。
所谓谯沛派,就是随曹操一起起兵的谯、沛人物。主要是曹氏宗亲,以及许褚、韩浩等人物。
所谓汝颍派,就是由荀彧组建起来的,以汝南、颍川人士为主的智囊团体。早期是荀彧、郭嘉、钟繇、陈群等人物,后来吸纳了司马懿等其世家大族。
琅琊诸葛家,与两派的关系都不怎么紧密。
所以,诸葛诞一直是一个“中间派”。
一方面,他与夏侯玄等谯沛集团人物关系很好,另一方面,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司马懿的庶子司马伷,一个嫁给了王凌的儿子王广,与司马懿、王凌等实力派关系也很好。
在各派争权时,诸葛诞这个“中间派”是各派争夺的人物。
曹爽掌权时期,任命他为扬州刺史,昭武将军。
司马懿镇压王凌叛乱时,又以他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而在很长事件内,诸葛诞也都比较配合司马家。
王凌叛乱时,诸葛诞配合司马懿,不支持另外一个亲家王凌。
毋丘俭、文钦起兵时,诸葛诞更是斩杀前来联络的文钦使者,并举兵与司马昭一起平叛。
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司马家铲除敌对势力后,“中间派”也失去了容身之地。
对“中间派”来说,要么你就彻底投靠司马家,要么你就要被消灭,没有第三条路!
司马昭派贾充试探各地将领的态度时,诸葛诞表示:我忠诚于大魏。如果洛阳(魏统治)有事,我宁愿随之而死!
随即,司马昭给了诸葛诞最后一次机会:调你到京城做司空,交出兵权!
要么加入我,要么就开干吧!
诸葛诞别无选择,只有起兵造反!
结果是:兵败身死!
诸葛诞家的后人:地位尊崇
诸葛诞兵败,夷三族!
然而,诸葛诞的儿子诸葛靓,幸存了下来。
原来,诸葛诞起兵时,派人联络东吴,并让儿子诸葛靓去东吴做了人质。
此后,诸葛靓在东吴做官,官至右将军。
吴国灭亡后,诸葛靓不愿效力杀父仇人,终身不出仕。
然而,诸葛诞的后人,还是很快获得了极为尊崇的地位!
前面提到,诸葛诞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庶子司马伷。
而司马伷的孙子,司马睿,后来正是东晋的开国皇帝!
司马睿,正是诸葛诞的曾外孙!
既然如此,诸葛诞家后人又得到了尊崇地位。
诸葛靓的两个儿子,诸葛颐在东晋做到了太常卿,诸葛恢做到了尚书令!
此后,诸葛诞的后人在东晋的地位一直都比较高。
早年“中间派”安排的一场政治婚姻,虽然不能保全“中间派”的性命,却使他的后人得到尊崇地位,历史的诡异,实在令人意外。
三位诸葛,虽然各为其主,但都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底线。
诸葛亮父子的政治理想是扶持蜀汉,北伐中原,恢复汉室。
诸葛瑾、诸葛恪,试图扶持吴主,诸葛恪也是急切希望北伐中原。
诸葛诞作为“中间派”,其政治理想虽难以得知,但其他政治底线是明确的:效忠魏国。
然而,无论是北伐中原的政治理想,还是反对司马家篡魏的政治底线,要想实现,难度都是极大的。
当他们的政治理想破灭,政治底线被突破时,他们及其家族也都为自己的理想、底线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稍感欣慰的是,历史在阴差阳错间,给三个诸葛留下了一道门缝,使他们的家族在付出沉痛代价后,得以延续了下来。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
“南阳三葛”,即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这三兄弟“并有盛名,各在一国”,其中诸葛亮与诸葛瑾是亲兄弟,而诸葛诞则是诸葛亮的堂弟。在《世说新语》记载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其中“龙”即诸葛亮,“虎”即诸葛瑾,而“狗”则是诸葛诞,此处的“狗”字并非贬低,而是“功狗”之意。
诸葛三兄弟分别效力于魏、蜀、吴,但几乎都被灭族。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诸葛诞:讨伐司马昭兵败,被诛灭三族。
诸葛诞一直在魏国做官,曾经先后担任吏部郎、御史中丞等职。曹睿登基后,认为诸葛诞追求浮华,甚至沽名钓誉,就将其免官。曹芳继位后,曹爽辅政专权,又重新启用了诸葛诞,让他出任扬州刺史。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将曹爽夷灭三族,一举夺取了曹氏政权。
公元251年,太尉王凌起兵讨伐司马懿,而诸葛诞曾被任命为镇东将军,总督扬州军事,参与镇压。
公元252年,曹魏与孙吴的东兴之战,东吴的诸葛恪、丁奉表现神勇,曹魏方面的司马师、毌丘俭、诸葛诞等人大败。
公元254年,司马师联合公卿大臣,废黜曹芳,立曹髦为帝。
公元255年,毌丘俭与文钦(文鸯之父)在寿春起兵,讨伐司马师。
文钦曾经派出使者联络诸葛诞,约其共同举事,但诸葛诞本身就与文钦不和,就斩杀使者,宣布了二人的造反罪名。在司马师镇压叛乱时,诸葛诞曾带兵往救寿春,此后毌丘俭弃城逃亡(途中被杀)、文钦投降东吴,而诸葛诞率先占据了寿春城。因此大功,诸葛诞被司马师封为高平侯,官拜征东大将军,可谓红极一时。
必须阐明一点,诸葛诞虽然参与了镇压毌丘俭等人,但他并非司马氏的走狗,只是不愿意趟浑水而已,更不敢造反,但迫于上封差遣,不得已而为之。
公元256年,司马昭总揽朝政,权势更甚于其兄司马师。
司马昭派出长史贾充,到淮南试探诸葛诞的态度。贾充是贾逵的儿子,而贾逵是曹家的三朝元老,对曹氏忠心耿耿(比如拥护曹丕、斥退曹彰,稳定了内政局面),但贾充却是司马昭的亲信,甘心为司马家族卖命,甚至各种阿谀逢迎。贾充对诸葛诞说,满朝文武都希望皇帝禅让给司马公,您是什么态度呢?诸葛诞本来就对司马昭的专权不满,闻听此言后,瞬间变脸,毫不留情地反问道,你还是贾逵的儿子吗?怎么能够说出这种话来呢?如果皇帝在洛阳有难,我会拼死护驾!
司马昭得知诸葛诞的态度后,开始对其严加防范,而诸葛诞此后也开始深感自危,于是开始在淮南当地收买人心,甚至收养数千死士,以备不时之需。
公元257年,司马昭终于要对诸葛诞下手了,下诏升他为司空,让他入朝任职。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赤裸裸地架空和剥夺军权。诸葛诞恐惧之下,知道入朝任职将面临着什么,于是直接谋反了,他做了三件事:杀死了扬州刺史乐綝(乐进之子);征集了一年了粮食准备在寿春据守;请求东吴出兵支援。但诸葛诞不是司马昭、钟会等人的对手,在抗争了大半年后,寿春城被重重包围,诸葛诞逐渐陷入了苦战。此后诸葛诞处理失当,导致军心涣散,其麾下的部将有人出城投降,而东吴援军中也有两位将领和数千兵士投降,这让整个寿春城陷入了恐慌。
公元258年春天,诸葛诞在寿春城内坚持不住了,因为粮食基本快要见底了,于是和文钦(东吴派来的援军)等人一起突围,可惜被打到焦头烂额,只好退回城中残喘。在这个节骨眼上,文钦向诸葛诞请求分拨军粮,诸葛诞大怒,自己还吃不饱呢,哪有多余的米粮分给你们东吴兵呢?二人本就有很大嫌隙,在闹僵之后,诸葛诞竟然将文钦杀死了。文鸯、文虎兄弟二人连夜逃出寿春城,向司马昭投诚。司马昭听从了钟会的建议,不仅没有追责文鸯袭击司马师大营之事,还欣喜接纳,并对兄弟二人封侯。这一举措,彻底瓦解了寿春城内军民的反抗之心,在文鸯兄弟在城下招降时,城内一片哗然,军心支离破碎。
城中的大小将校,都在偷偷议论如何投降,谁也不想卖命了。诸葛诞惊怒之下,到处巡视,只要看到可疑的,就推出去斩首。司马昭听从钟会的建议,开始发动总攻。诸葛诞在城中四门乱转,他刚一离开北门,守门的将领就将城门打开,迎接魏兵入城,寿春城很快就沦陷了。诸葛诞看到大势已去,急忙率几十名亲信从南门突围,但立即敌兵围住并杀死。此后,诸葛诞被夷灭三族。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诞被敌方的先锋官王基一刀砍死。
那么,诸葛诞还有后人在世吗?有!
诸葛诞的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第三子司马伷,而司马伷家的掌门长孙,叫做司马睿,竟然就是后来的东晋开国皇帝。
诸葛诞在请求东吴援助时,曾经谴子为质,把儿子诸葛靓送入了东吴!正是这一举动,让他避免了彻底的灭族之祸。诸葛靓躲过一劫,在东吴活的好好的,后来还干到了右将军、大司马。东吴灭亡后,诸葛靓投降了西晋,但是念及父亲之仇,终身不出仕。诸葛靓有两个儿子,都在东晋做官,受到司马睿的器重,分别做到了太常和尚书令。
由此来看,诸葛诞的后人,在晋朝混的挺好的!
补充一点,西晋时期,司马炎驾崩后,司马衷继位,此后丑女贾南风发动了政变。诸葛诞有个外孙叫司马繇(司马伷第三子、司马睿的叔叔),深恨文鸯当年的背叛、导致诸葛诞败亡,就诬告文鸯与人谋反。贾南风比较毒辣,直接将文鸯处死,并夷灭三族。
诸葛瑾:功成名退。但诸葛恪在党争中被杀死,惨遭夷灭三族。
诸葛瑾,字子瑜,在三国演义中,是个超级绿叶,比严重弱化的鲁肃还笨,比如劝降诸葛亮反被将了一军,比如因为讨要荆州被诸葛亮、刘备、关羽联合戏耍一番,比如因为提亲被关羽羞辱一番,比如因为劝降被关羽痛骂,等等。其实,历史上的诸葛瑾,是一名武官,深受孙权的信任与器重。孙权称帝后,擢升诸葛瑾为大将军。诸葛瑾是东吴的第一位大将军,也是在此职位上任职时间最长(12年)且唯一善终的大将军。
公元241年,诸葛瑾寿终正寝,享年六十八岁。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自幼聪明伶俐,能够随机应变。
赤壁大胜后,孙权曾大宴群臣,并于席间想要调戏一下诸葛瑾。因为诸葛瑾脸比较长,孙权就让人牵来一头驴,驴脸上贴着一张纸条,写着“诸葛子瑜”,众人哄堂大笑。诸葛瑾满面通红,手足无措。此时诸葛恪刚六岁,正好跟随诸葛瑾吃席,就急中生智,找孙权讨要了毛笔,在纸条上添加了“之驴”二字,顿时化解了诸葛恪的窘境,众人惊讶赞叹不已,而孙权也十分欣赏,当即把这头驴赏赐给了诸葛恪。
诸葛恪不仅有才,还最善于拍马屁,从小就会拍,一拍一个准,功夫高超。
孙权问,你父亲和叔父谁更优秀呢?诸葛恪当即回答说,肯定是我父亲更优秀!孙权感觉他小小年纪就会吹牛,追问为什么,诸葛恪解释说,家父知道应该辅佐谁,而叔父却不够明智。孙权大笑,心里很受用。
有一次,孙权对蜀国使臣说,诸葛恪很喜欢骑马,能否转告诸葛丞相,送给他侄子一匹好马呢?诸葛恪当即跪下谢恩,并且说,蜀国就是陛下的马厩,您的旨意下达,我很快就有好马骑了。
诸葛恪成年后,孙权曾经问他,你能比得上你的叔父吗?诸葛恪朗声回答说,我胜过他!然后又解释说,叔父虽然贤能,但违背天命,投靠了昏庸的非法君主,我的能力不如他,但我倾心辅佐天下赞扬的明君,效忠于清明安泰的朝廷,对比之下,我还是胜过他。
孙权每次听到诸葛恪拍马屁,都非常受用,浑身舒坦!
不得不说,诸葛恪比较能混事,深受孙权的喜爱。孙权经常在别人面前夸赞诸葛恪,但诸葛瑾却深深担忧,认为诸葛恪聪明外露,不知道将来能否保全家人。
诸葛瑾去世四年后,即公元245年,陆逊病逝。孙权擢升诸葛恪为大将军,领荆州刺史,总领东吴兵权,并且参与打理朝中大小事务。
公元251年,孙权病危,授命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可以说,孙权将朝中一切事物,除了生杀大权,全部交给诸葛恪了!
公元252年,孙权病故,孙亮继位。诸葛恪又凭借孙权的余荫和昔日的威望,被拜为太傅,并且布施仁政、免掉赋税,得以广收民心。诸葛恪成了东吴的超级明星,每逢出行,都会招来百姓们、路人们、粉丝们的引颈相望。
诸葛恪之所以能够如此腾达,并非仅仅靠拍马屁上位,而是取决于世家的地位资本和自身的才能出众。同一年,诸葛恪在东兴之战中调遣有度,丁奉等人奋勇作战,最终痛击了司马昭、胡遵、诸葛诞等人率领的七万大军,取得了大捷。诸葛恪凭此大功,进位为丞相,总领荆州、扬州,督中外诸军事,并且进一步大肆专权,成了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诸葛恪如日中天之际,开始飘了,膨胀了,这几乎是所有人的通病。
诸葛恪不仅在朝中锋芒毕露,甚至飞扬跋扈,还在对外战略上骄傲轻敌,主动发动了劳民伤财的对魏战争,在民间征发二十万人,却最终导致惨败,以至于大失民心,甚至怨声载道。朝政政敌借此机会大做文章,看客们也逐渐跟风站队,诸葛恪逐渐被孤立,也遭到孙亮的疑忌。同为辅政大臣的孙峻,为了夺权,就不断诬告诸葛恪有谋反之心,孙亮终于坐不住了,与孙峻密谋发动政变,准备铲除诸葛恪。
此后,孙峻托孙亮之名,设下鸿门宴,邀请诸葛恪入宫赴宴,诸葛恪心下怀疑,就带剑入宫。席间,孙峻忽然大叫“有诏收诸葛恪”,在诸葛恪拔剑之际,孙峻将其砍死。
诸葛恪死后,惨遭夷灭三族。诸葛恪的尸身,被胡乱丢弃在乱石岗上,暴晒多日。
诸葛恪有三个儿子。长子诸葛绰,此前曾经串通逆党,诸葛恪为了保全家族利益,亲手将其毒死;诸葛恪之妻带着次子诸葛竦、幼子诸葛建连夜外逃,但孙峻斩草除根,派人将母子几人全部被追杀,尤其是诸葛建最后孤身逃了近千里,还是难逃一死。
诸葛恪一脉,彻底灭族。但诸葛瑾还有后人在世。
诸葛瑾有三个儿子。除了长子诸葛恪被灭族外,三子诸葛融,在大哥诸葛恪被杀后,惊吓过度,直接饮鸩而死。次子诸葛乔,却幸存下来。诸葛乔被诸葛亮收为养子,一直在做蜀汉做官,并且有个儿子诸葛攀。在诸葛恪、诸葛融全部被灭族后,诸葛攀恢复为葛瑾之后,并且育有一子诸葛显,他也是诸葛瑾唯一的血脉传人。
诸葛亮:绵竹之战后,尚有后人在世。
诸葛亮的事迹、生平,不再赘述。
诸葛亮此前一直没有儿子,因此过继了大哥的儿子诸葛乔为养子。公元227年,四十六岁的诸葛亮喜得贵子,但较为遗憾的是,诸葛乔于次年就早逝了(24岁)。
诸葛瞻从小就比较早熟、为人聪明,但诸葛亮认为他难成大器,还曾在临终前专门为他写了《诫子书》。诸葛瞻17岁时,迎娶白富美(蜀汉公主),达到人生小巅峰。次年,诸葛瞻官拜军师将军,并且一直干了十几年。这十几年间,姜维统领兵权,屡次北伐,但好战无功、多次失利。
公元261年,诸葛瞻出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统领国事,但姜维仍然领兵在外,宦官黄皓却依仗刘禅的宠信而在朝中弄权。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与张遵(张飞之孙)、黄崇(黄权之子)、李球(李恢之侄)等人前往抵抗,在涪县一带,诸葛瞻曾经感慨道,我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军又不能保全国土,实在有三罪啊!在邓艾长驱直入后,诸葛瞻只好退守绵竹。
邓艾曾经招降,但诸葛瞻怒骂斩使,可惜最终战略失误,出城要与邓艾决一死战,但战败。诸葛瞻与张遵等人,死于乱军之中。
诸葛瞻之子诸葛尚,比较英勇,在演义中,受到邓忠、师纂的围攻,但直接吊打了二人。当听闻诸葛瞻战死后,诸葛尚叹息一声说,我祖孙三代受到国家的厚恩,可惜没能早早铲除黄皓,还有什么面目苟存于世呢?于是冲入敌阵内,壮烈战死。历史上的诸葛尚,其结局与演义中相同。
诸葛亮还有后人吗?有!
诸葛瞻、诸葛尚战死,但诸葛瞻还有一个次子诸葛京。蜀汉灭亡后,诸葛京与诸葛显避乱于河东地区。
司马炎称帝后,在政局稳定后,又启用了蜀汉的一些后世子弟。诸葛京被征为县令,功绩交好,受到重用,此后一路干到了江州刺史。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
纠正一下,诸葛亮、诸葛瑾接近灭族,还有一两个后人,而诸葛诞真被灭族了。诸葛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的策略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最终的结局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最终三兄弟几乎都被灭族了。
诸葛亮
相比较而言,诸葛亮应该算是三兄弟中最出名的,没有诸葛亮,蜀汉根本就不可能存在那么长的时间,甚至于说,蜀汉都不可能建立!隆中对三分天下的策略,彻底打开了刘备的思路,若没有这份规划,按照刘备那种小打小闹的方式,他最多就占据一部分荆州,根本不可能建立蜀汉。而夷陵之战后,蜀汉损兵折将,刘备又在关键时候去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面对内忧外患的朝局,又是诸葛亮出手,成功的将蜀汉给拉回了正轨。若是没有诸葛亮出手相助,可能用不了几年,蜀汉就会分崩离析了。不得不说,诸葛亮真的是太厉害了!
诸葛亮一生,只有一个亲生儿子,而且还是老来得子,四十多岁才生下了儿子,为此,他还专门从大哥诸葛瑾那里过继了诸葛乔,以延续自己的香火。诸葛亮的亲儿子名叫诸葛瞻,由于诸葛亮对蜀汉的影响太大,诸葛瞻这一辈子是顺风顺水,待遇非常好,不过在邓艾入侵蜀汉时,诸葛瞻战败不敌,最终自杀,与其一同赴死的人还有他的儿子诸葛尚。自此,诸葛亮一脉就只剩下了个孙儿诸葛京,诸葛亮一脉接近于灭族!
诸葛瑾
诸葛瑾在东吴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他深受孙权的器重,被封为大将军!诸葛瑾和诸葛亮不一样,他上面还有个孙权,所以很多事情不用他操心,在生儿子方面他可以多花点心思,所以他的子嗣比诸葛亮多。也正是因为他子嗣多,所以他还把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
诸葛瑾死后,长子诸葛恪接替他的位置,非常受孙权重用,还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诸葛恪在施政期间有一番不小的作为,不过由于他权势实在太大,受到了皇帝孙亮的忌惮,最终孙亮采用了伏击手段斩杀了诸葛恪。诛杀诸葛恪后,吴主又担心诸葛家作乱,于是夷灭诸葛恪三族。由于诸葛恪之前在吴国的影响大非常大,所以在诛杀诸葛恪一事中牵连了不少人,导致最终诸葛家几乎被灭族,根本找不出继承人了。最终从蜀汉找出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才勉强恢复了诸葛瑾这一脉的香火。
诸葛诞
与诸葛亮、诸葛瑾的想法不同,诸葛诞选择了效力曹魏。诸葛诞在曹魏几经浮沉,最终因为帮助司马家击败毌丘俭与文钦的乱军,受到重用。按理说跟着司马家一路走到黑,诸葛诞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而且他们家和司马家还有联姻关系,两家关系算是不错的。不过诸葛诞在看到好友邓飏、夏侯玄被诛杀后,心中非常不安,担心司马家对自己也动手,所以开始蓄养死士,准备防备司马家了。
而司马家见诸葛诞有另外的想法,担心诸葛诞起兵作乱,于是下令给诸葛诞升官,让诸葛诞来朝廷任职,脱离军队。对于司马家的这番操作,诸葛诞自然是非常明白了,于是干脆起兵讨伐司马家,不过诸葛诞的军队并非魏军的对手,最终诸葛诞被困于寿春,等待着东吴的救援。
诸葛诞见司马昭率军围困了寿春,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每年寿春都会下大雨 ,城池周围都会被淹没,只要等到下雨,司马昭必败。结果这一次连老天都站在了司马昭这一边,在司马昭扎营期间,寿春愣是没有下一滴雨,而当寿春城破之后,老天倒是下起了暴雨,令人震惊。诸葛诞面对司马昭的围困,迟迟得不到东吴的支援,最终兵败被杀,而诸葛诞兵败后,家族自然也会受到牵连,被诛灭三族,他这一脉也算是彻底完了。
结语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蜀吴魏三国,想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延续自己的家族,结果最终却几乎都遭到了灭族,只有诸葛亮之孙诸葛京、诸葛瑾之孙诸葛攀寥寥数人幸存。而这里面,除了诸葛瑾的家族是亡于内乱,其实诸葛亮和诸葛诞的家族基本是亡于司马家的。事实上,孙、刘、曹三大家族争夺这么多年,最终却被司马家给捡了便宜,这才是最令人大跌眼镜的地方!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诸葛诞、诸葛亮、诸葛瑾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为何几乎都被灭族?
诸葛瑾与诸葛亮是亲兄弟,他俩还有一个亲弟弟叫诸葛均,因为默默无闻,很少被人知道,一直跟着诸葛亮在蜀汉,直到蜀汉灭亡的公元264年,诸葛均才去世,而诸葛诞则是诸葛亮的同族弟弟,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诸葛丰。
诸葛氏是徐州琅琊郡的名门望族,其先祖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期担任过司隶校尉,到了东汉末年,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担任过泰山郡丞,诸葛珪有一个弟弟叫诸葛玄,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
诸葛珪在公元189年就病逝了,他的弟弟诸葛玄听说了,于是专门从刘表处请假回来,处理兄长诸葛珪的后事,同时帮助照顾诸葛珪的三个儿子。
诸葛丰
这一年汉灵帝也去世了,随后朝廷发生内乱,董卓进京控制朝廷,也正是这一年,东汉各地相继发生了动乱,这对徐州琅琊郡的诸葛家族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一件事的发生。
公元194年,曹操的父亲曹嵩被杀,此事与徐州牧陶谦有关,曹操以此为借口,从兖州出兵攻打徐州,曹操为了报杀父之仇,采取了屠城的极端的手段,根据史书的记载:
《后汉书 陶唐传》: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初平四年,曹操攻打陶谦,打下彭城、傅阳。陶谦退守郯城,曹操打不下来,于是退兵。路过时攻下取虑、雎陵、夏丘,都进行了屠城。杀死男女共数十万人,鸡犬不留,泗水因此而堵塞不流通,从此这五县地界之内,再没有人的踪影。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
曹操在徐州的屠城行为,也让生活在徐州的士族百姓为之恐惧,所以为了躲避曹操的迫害和战乱,很多人从徐州逃走,逃到相对安全的荆州和江东,所以诸葛玄就带着诸葛亮、诸葛均兄弟以及两个侄女从徐州逃走。
一、诸葛瑾
公元194年,诸葛瑾21岁,已经算是成年人了,他没有跟诸葛玄、诸葛亮、诸葛均一起走,而是一个人(也许还有其他族人)先到了江东避难,乱世之中又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方式,于是诸葛瑾与诸葛亮等人暂时失去了联系。
诸葛瑾就留在了江东,那个时候的江东也不平静,从194年开始,孙策带了一批人渡过长江,开始在江东开疆拓土,江东也燃起了战火,不过与中原不一样的是,江东的战争规模相对来说比中原地区要小。
诸葛瑾
诸葛瑾与家人失去联系后只能靠自己,好在他出身世家大族,读书不少书,有一定的才能,很快诸葛瑾在江东结识了孙权的姐夫弘咨,弘咨把诸葛瑾推荐给了孙权,当时正值孙权掌权期间,于是起用了诸葛瑾。
之后孙权任命诸葛瑾为海盐县长,还担任过长史,一步一步得到孙权的重用,公元215年,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派诸葛瑾向刘备讨要荆州,并与他的弟弟诸葛亮相见,兄弟两人分别代表了各自政权,以不同政权的使者见面,代表了不同的利益关系,所以尽管是亲兄弟,两人相见也只是谈公事,并没有叙旧谈私事。
孙权对诸葛瑾的重用从他封给诸葛瑾的官职就能看出来,尽管诸葛瑾并没有在东吴立下多大的战功,但是诸葛瑾的官职却一直水涨船高,229年孙权称帝时,诸葛瑾被任命为大将军兼左都护,领豫州牧,仅次于陆逊的上大将军与右都护之职。
诸葛瑾受到孙权重用
算起来诸葛瑾的地位仅次于陆逊,陆逊有夷陵之战和石亭之战的功劳,诸葛瑾当然也有功劳,但并不突出,更多的原因是孙权的信任与厚爱,当然也有借诸葛瑾这个外来者制衡江东四大家族出身的陆逊之意,因为像诸葛瑾这样的外来者只能依附于皇权才有地位,是孙权的天生政治盟友,而陆逊作为本地大家族,与皇权天生有着冲突。
公元241年,68岁的诸葛瑾去世,之后,他在东吴的家族面临一场灭顶之灾,这是由他的儿子诸葛恪引发的。
诸葛瑾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次子诸葛乔被过继给诸葛亮当儿子,因为诸葛亮很长时间没有亲生儿子,所以诸葛乔不在东吴,在蜀汉跟着诸葛亮生活。
诸葛恪
诸葛恪作为诸葛瑾长子,成年后就被封为骑都尉,之后凭借才智一路高升,诸葛恪最大的功绩就是平定了丹阳山越人,俘获百姓十余万人,从中抽出四万精壮编入东吴军队,仅此一功,诸葛恪就被孙权任命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
诸葛恪在公元245年被孙权封为大将军,接替了陆逊的职责,镇守荆州,孙权去世前,诸葛恪与孙弘、滕胤、吕据、孙峻一起成为辅政大臣,孙权去世后,孙弘想封锁消息,诛杀诸葛恪,结果被诸葛恪所杀,诸葛恪因此成为东吴重臣,手握部分兵权与政权,位高权重。
孙权去世后,在曹魏掌权的司马师想借孙权去世权力处于新旧交接之时,兴兵伐吴,但被诸葛恪在东兴击败,诸葛恪也因此被封为丞相领导荆州、扬州牧,都督中外军事,换言之,此时的诸葛恪与之前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相当,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诸葛恪在东吴专权
东兴之战后,诸葛恪想要兴兵伐魏,建立更大的战功,但是遭到了大多数东吴将领的反对,诸葛恪不顾反对,强行率领20万大军北伐,结果诸葛恪大败而归,劳民伤财,引发民怨,而且在战争中不听从下属的正确意见,一意孤行,导致其丧失了部分民心。
之后东吴朝廷不断下诏书命令诸葛恪回军,诸葛恪才极不情愿地率军回朝,回来之后,还肆意罢免下诏书让他回朝的官员,明显不把皇帝孙亮与其他朝臣放在眼中,最终孙峻与皇帝孙亮合谋,以赴约之名请诸葛恪入宫赴宴,趁此机会孙峻杀死了诸葛恪。
诸葛恪一死,他在东吴的家族遭受了灭顶之灾,其三族都被诛杀,诸葛亮有三个儿子,长子诸葛绰因为与鲁王串通而诸葛恪毒杀,次子诸葛竦、幼子诸葛建及妻子均在诸葛恪被杀后,被孙峻派人所杀,诸葛恪的弟弟诸葛融喝药而死,整个在东吴的诸葛瑾族人全部被诛杀,事实就是灭族了。
诸葛恪被杀,其在东吴的家族被灭族
但是,诸葛瑾曾经过继给诸葛亮一个儿子诸葛乔,诸葛亮后来生了亲生儿子诸葛瞻后,让诸葛乔回归诸葛瑾一系,也算诸葛瑾有后了,诸葛乔24岁就去世了,不过他有个儿子诸葛攀,继承了诸葛瑾的香火。
诸葛瑾一系被灭的原因主要是其长子诸葛恪的擅权行为,想要通过攻魏建立战功,以达到建立威望并永久控制政权的目的,说穿了还是权力的欲望,其人不够稳重,能力也不能撑起他的野心,同时也未能意识到权力斗争的残酷,诸葛恪掌握着东吴政权,就成为了众之矢的,成为后来者居上攻击的目标,孙峻就是借杀诸葛恪的机会上位的。
二、诸葛亮
诸葛亮大概是在14岁的时候跟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徐州,先前往豫章(江西南昌),后来投靠了刘表(湖北襄阳),隐居在隆中,诸葛亮17岁时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带着弟弟诸葛均与两个姐姐一起生活。
诸葛亮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开始辅佐刘备,第二年就是赤壁之战,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使者还出使了东吴,也许正是这次出使让诸葛亮与诸葛瑾双方都知道对方的消息,但各为其主,双方也没有更多的私下来往。
刘备攻打益州时,诸葛亮率军协助,益州平定后,诸葛亮坐镇成都,一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一直做着丞相的工作,相当于刘邦手下的萧何一样,刘备去世前,托孤诸葛亮,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的一把手。
诸葛亮平定了南中,又五次北伐,终于在公元234年病死在五丈原前线,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让他得到了很多的尊重,不仅仅是在蜀汉,在整个三国,诸葛亮也是受人尊敬的。
诸葛亮与刘备
早年诸葛亮没有亲生儿子,于是过继了兄长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当儿子,直到诸葛亮47岁时,才生了亲生儿子诸葛瞻,才让诸葛亮有了血缘关系的后人,同时也让诸葛乔回归诸葛瑾一脉,诸葛瞻也就是诸葛亮唯一的亲生儿子。
诸葛瞻因为诸葛亮的光芒,一直受到后主刘禅的重用,被任命为卫将军,录尚书事,公元263年,魏征蜀之战爆发,邓艾偷渡阴平攻下涪城,诸葛瞻率军抵御,与邓艾在绵竹大战,结果诸葛瞻战败,当场战死沙场,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也一起战死。
父子战死沙场,差一点导致诸葛亮后人被灭族,幸亏诸葛瞻还有一个儿子叫诸葛京活了下来,并继承他的爵位,诸葛京在西晋时期还担任了江州刺史,并将诸葛亮一脉的香火传了下去。
诸葛瞻
诸葛瞻、诸葛尚父子之所以差一点导致被灭族,那是因为他们一心报国的热血,不愿意独活,这就是诸葛亮精忠报国精神的延续,祖孙三代都死于前线,都为蜀汉贡献了自己的精力,哪怕是家族灭亡,也在所不惜。
三、诸葛诞
相比于诸葛瑾和诸葛亮来说,诸葛诞的人生之路与他俩完全不一样,诸葛诞在曹操攻打徐州时没有逃走,而是想办法活了下来,曹魏建立后,身为当地大族的诸葛诞也有了用武之地,开始进入仕途,担任过尚书郎和荥阳县令。
魏明帝曹睿在位时期,诸葛诞被免官,只因为曹睿不喜欢浮华之风,曹爽专权时,诸葛诞被起用,担任扬州刺史兼职昭武将军,高平陵之变两年后,王凌与兖州刺史令狐愚密谋拥立楚王曹彪为帝,诸葛诞被司马懿任命为镇东将军,并协助司马懿讨伐了王凌与令狐愚。
诸葛诞
东兴之战时,诸葛诞协助司马师攻要东吴,但被诸葛恪击败,淮南二叛时,毌丘俭与文钦起兵反对司马师,并与东吴暗中密谋,诸葛诞协助司马师讨平了叛乱,因功升任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诸葛诞随后野心膨胀,同时由于密友夏侯玄被杀,引发不满,开始准备反抗司马昭,诸葛诞以东吴进攻为由,要求司马昭掌管的朝廷派兵支援,司马昭看出了诸葛诞的野心,没有同意,还借用皇帝诏令召诸葛诞入朝担任司空,这是明显的明升暗降,剥夺诸葛诞的兵权。
诸葛诞当然不会同意,于是联合东吴起兵反对司马师,诸葛诞引发的淮南三叛是司马氏当政期间最大的叛乱,整个过程持续了半年时间,规模空前,还有东吴的支持,差一点就要成功了,结果因为诸葛诞与文钦父子产生矛盾而失败,诸葛诞杀了文钦,导致文钦的两个儿子文鸯和文虎投降了司马昭,最终诸葛诞失败被杀,其三族也被诛杀。
诸葛诞起兵失败被杀,其家族被灭
诸葛诞这一脉应该与诸葛瑾及诸葛亮没有联系,虽然同族,但是彼此隔得很远,再加上其家族人也比较多,不可能个个都联系的,但诸葛诞也靠自己的能力走上了权臣之路,因为反对司马氏而被灭族。
诸葛诞有记载的儿子诸葛靓被派到东吴当人质,反而活了下来,还在东吴担任官职,一直活到了东吴灭亡,诸葛靓后来投靠了晋朝,而诸葛诞留在魏的儿子及族人全部被杀,诸葛诞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伷,就连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都是诸葛诞的曾外孙,诸葛诞女儿活了下来。
诸葛诞并没有被灭族,至少他的儿子诸葛靓一系就活了下来,他之所以起兵反抗司马氏,并不是因为他忠于曹魏,而是因为他的私心,一是野心,诸葛诞晚年成为淮南的封疆大吏,有兵有权,导致野心膨胀。二是与诸葛诞关系较好的夏侯玄等人都被杀,让他产生了不安全的感觉,于是举兵反抗,最终失败,这种谋反的事件失败,一定是诛灭三族的刑罚。
------------------
推荐阅读:
上一篇:足坛有哪些神奇的魔咒?
下一篇: 练毛笔字的时候竖笔总是写不直,怎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