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五易其主,频繁跳槽,为何仍被认为是历史忠臣典范?
▍魏征五易其主,频繁跳槽,为何仍被认为是历史忠臣典范?
对忠臣的定义应为品行端正,心忧天下,为民着想。不应是忠臣不事二主的观点。魏征为民,敢于诤谏。所以魏征是历史忠臣的典范。
▍魏征五易其主,频繁跳槽,为何仍被认为是历史忠臣典范?
魏征是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典范,并非忠于哪一个君王,所以此人一身傲骨身上无半点封建士大夫的奴才相
▍魏征五易其主,频繁跳槽,为何仍被认为是历史忠臣典范?
谢谢邀请。
魏征的一生侍奉过的“主公”应该有六位,他当过隋朝的小县城书记员,算是隋朝的官员吧,后来是李密,瓦岗寨的李密,然后是李渊,窦建德,接着是李建成,最后是李世民。
隋朝的官员和李密的属下,不难理解,隋朝末年的乱世,魏征本来就不愿意出仕,无非就是碍于情面,受人邀请,不得不走出道观帮忙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至于后来上了瓦岗寨,也很简单啊,就是这位邀请魏征入职的隋朝官员裹挟着魏征一块上瓦岗寨的。
所以,魏征的第一位主公,这位隋朝官员,名字是元宝藏,他是买一送一,把魏征给了魏征的第二位主公,李密。
这算不得魏征跳槽,他顶多就是公司被吞并或者收购,直接过渡到第二位主公手中。
历史就是这么狗血,李密投降李渊,当然他的手下也跟着一块投降李渊,其中就包括魏征,熟悉的套路,买一送一,魏征就这么成为了李密的手下。
三位主公啦,魏征真的是没有跳槽,只不过是一直被裹挟着买一送一。
窦建德是个意外,当初魏征奉命去招降徐世绩,也就是瓦岗寨的徐茂公,过程是美好的,但结果却不妙,他和徐茂公被窦建德俘虏了,窦建德爱惜魏征的才华,依旧命他做个文书,记录起居录这样的事情。
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魏征还没傻到真的拿命去捍卫自己的忠贞,毕竟当时天下也没有真正形成大一统,大伙都在梦想着当皇帝,因此用不着去为李渊舍命。
后来嘛,当然是窦建德兵败,魏征趁机说服窦建德账下的一员将军投降大唐。
看吧,这才是聪明人,傻乎乎地殉节,还不如苟且于敌营,有机会就是顺手立下一个大功劳,洗刷自己的污点。
正是因为归唐的功劳,魏征才算彻底摆脱了一直围绕自己的买一送一的宿命,活出了自己的道路。
最后的两位主公,李建成和李世民。
无论魏征在哪一位主公手下做事,他都是恪尽职守,谋划的都是以自家主公的利益为出发点,李世民当时恨不得手斩魏征就是证明,但李世民大度啊,不仅释放了魏征,还任用了魏征为臣。
对李建成,魏征已经尽力尽责了,没有什么愧疚可言,所以在李世民释放魏征,重新任用魏征之后,魏征也开始他的新人生,用自己的才干为大唐帝国鞠躬尽瘁。
从魏征的一生简历,他并没有主动频繁跳槽,所以这个指责是不成立的,而他的尽忠职守是有目共睹,有史可查,因此确定他为历史忠臣典范是成立的。
▍魏征五易其主,频繁跳槽,为何仍被认为是历史忠臣典范?
忠臣事明主,未得明主,当然应该换。一旦得遇明主,则矢志不渝。中国古代圣贤,首先忠于自己的信仰,即“家国天下,百姓安康”,然后才是忠于君主。姜子牙不也是来回反复?春秋时的范蠡也是如此。以君主为第一忠诚对象则是愚忠。这是宋朝以后才有的所谓“忠臣”的要求,到了满清,忠臣几乎与奴才打等号,所以中国彻底堕落。
------------------
推荐阅读:
你觉得是妈妈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待在四线城市好,还是夫妻一起去大城市过没钱的日子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