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明朝内阁做的决定,皇上反对的话,一定是通不过的,因为这中间还有个司礼监,司礼监首席禀笔太监不批红,掌印太监不用玺,什么决定都没用。
▍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明朝的内阁其实只有建议权,并没有决策权。对于内阁的建议,皇帝如果采纳就签字盖章;如果不采纳就发还内阁,让他们重新提方案;如果碰到实在不好表态的问题,也有可能留中不发。因此,皇帝才是具有最终决定权的人。
先说一下为什么会有内阁这个东西。封建王朝中,宣扬的是君权神授,皇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不受任何制约,可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皇帝说了算。可是,皇帝毕竟也只是一个人,并非长了三头六臂,国家事务何其繁多,皇帝一个人是不可能处理得过来的。因此,就要有人协助皇帝来处理这些事务,秦朝和汉初的时候,这个人就是丞相。
丞相号称百官之首,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权力极大,比如大家熟悉的李斯、萧何、曹参等等。但是,随着丞相的权力越来越大,相权逐渐威胁到了皇权,皇帝开始担心丞相的权力过大,于是就要想办法对其进行制约,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权。
汉武帝的时候,设立了内朝,分走了丞相一部分权力。刘秀建立东汉后,设立了尚书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最高行政机构。三国时曹丕设立了中书令,之后其地位甚至逐渐超过了尚书令,跃居榜首,比如到了东晋时执掌朝政的谢安就是担任的中书令。
以上这些机构,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代替丞相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变成了一个班子,由几个人共同做出决定,中书令也好,尚书令也好,在这个班子中都只是位列第一,并不是其他成员的上级。这样一来,相当于将原来丞相一个人的权力,分到了几个人的手里,而相权一经分散,对皇权的威胁就大大降低了。
到了隋朝,隋文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共同议政,本质上和以前的尚书台一类的机构并无区别。但即便如此,皇帝仍然感到不放心,因为三省长官少的时候不过四人,多的时候不过六七人,将国家大小事务交给这几个人处理,皇帝还是觉得权力太集中了,于是开始往里“塞人”,给安排的职务叫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凡是有“平章事”这个职务的,都是可以参与讨论国家机密大事的,这些人被称为“宰相”,唐朝时宰相可同时由十几人担任。
你以为这样皇帝就放心了吗?并没有。到了明朝,朱元璋对任何人都不放心,于是干脆取消了宰相制度,也就是说无论是一个人,几个人,还是十几个人,朱元璋统统都不用了,而是自己亲自与负责具体执行的六部对接,这样事情就回到了最开始的时候,皇帝取消了协助他处理国家事务的人或者机构,大小事务都是由他亲自来给出意见,做出决定。
前文我们说过,国家事务繁多,皇帝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朱元璋十分勤政且热衷于处理政务,尚可支撑,但在他之后的皇帝就受不了了,因为要处理各个机构和地方上递上来的奏折,必须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驴多。可当皇帝是要享福的,要是如此辛苦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时候,他就组建了一个班子协助他处理政务,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不过,朱棣为了防止这些人专权,所以给他们的职位非常低,只是五品官,所以最开始的内阁其实就是个秘书班子。但这个秘书班子的权力实在太大,所以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内阁成员同时兼任尚书、侍郎等职务,并加“三公(正一)三孤(从一)”、“太子三公(从一)三孤(正二)”等虚衔,逐渐形成了内阁掌管六部的制度。至此,内阁终于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你看,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尽管两千多年来协助皇帝处理事务的人的叫法一变再变,但绝大部分时候都有这么一帮子人,对他们最通俗的叫法就是“宰相”。在明朝时,凡是进入内阁的成员,都可以被称为宰相。
明朝的内阁权力很大,但在制度上而言,其实他们只有建议权。各机构和地方官的奏折递上来后,内阁就会进行审阅,普通事务就由分管的成员写出处理意见,重要的事情就集体研究一下,也写出一个处理意见。这些意见称为“票拟”,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夹在奏折里,一起递交给皇帝批阅。
皇帝拿到奏折后,就会同时看到内阁的“票拟”。这样一来,皇帝就不用费心劳神的去思考该如何处理奏折上提到的事务了,而只需要考虑内阁的处理意见是否合适。如果觉得还行,就批示同意,然后盖章就可以交给六部或相关部门具体执行了。如果觉得内阁的意见有瑕疵,那就写上自己的意见再盖章,同样可以下发具体执行了。如果完全不同意内阁的意见,而自己又提不出更好的方案,或者不方便直说自己的方案,就会发还内阁,让他们“再议”,重新拿个让皇帝满意的方案出来。最后,如果碰到难以回答的问题,皇帝还会“留中不发”,就是不批准也不发还,以后再说。
很多人之所以有皇帝否决不了内阁决议的印象,大部分是因为皇帝将奏折和票拟发还内阁的做法。表面看起来,似乎是皇帝不同意内阁的意见,但无法反对,于是强迫内阁进行修改。而如果内阁成员恰好是一帮“直男”,就会强硬地表示不改,皇帝和内阁也就僵住了。
但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皇帝有难言之隐。举一个例子,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没有子嗣,于是他的堂弟朱厚熜被拥立为帝,即嘉靖皇帝。嘉靖即位之后,就想追封他已去世的父亲为皇帝,对此内阁大臣们坚决反对,因为他们觉得嘉靖既然“继统”了,那就要“继嗣”,也就是认孝宗朱佑樘为父。这场争议后来被称为“大礼议之争”,其过程十分复杂,我们不细说。其中内阁的意见是让嘉靖“继嗣”朱佑樘,再另选一个堂弟代替嘉靖继承他亲生父亲那边的香火。
对于内阁的这个意见,嘉靖当然不同意,但他也不能直接说不行,强行下旨追封自己父亲为皇帝。因为这种事,最好是由别人提出来,皇帝顺势表示同意最好,否则对自身形象有所损害。所以在这件事上,皇帝和内阁就僵住了。
嘉靖下旨加生父徽号,想为追封生父为皇帝做铺垫,但被内阁大臣们封还。内阁大臣们催促嘉靖赶紧认朱佑樘为爹,嘉靖也不批准,不是留中就是发还。后来一个叫张璁的上奏折,说出了嘉靖的心里话,内阁的票拟意见是不同意,嘉靖就发还让内阁再议。当然,内阁再议的结果,仍旧是不同意。
在双方都不肯让步的情况下,内阁其实是没有主动权的,因为他们只能不停的建议嘉靖“继嗣”,却不能强迫。但嘉靖事实上是可以强迫大臣们同意的,只不过为了自身的形象,为了争取其他大臣们的支持,为了坐稳自己的皇位,不肯强行下旨罢了。如果嘉靖强行下旨,内阁可以封还,但封还的意思还是请嘉靖再考虑一下,并不是否决,嘉靖坚持不改,内阁其实只有遵从,礼部只有执行,否则就是要造反了。
但如果嘉靖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内阁成员可以“死谏”,或者请求“致仕”,说白了就是大家伙一起辞官,留一个烂摊子给嘉靖,让他无法收场。激进的也可能一头撞死在朝堂上,让嘉靖在史书和口碑上变成一个无道昏君,遗臭万年。正是出于这种顾虑,嘉靖才不得不和内阁周旋,用了三年多时间,半强迫半妥协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内阁对国家事务其实只有建议权,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里。但实际上,皇帝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或者说是不愿意花费那么多精力,去处理内阁的建议的,大部分时候内阁的建议都会得到批准,所以内阁的建议就变相的成了决定,权力也就越来越大了。
对于这种情况,皇帝当然不肯束手待毙,否则很快就会被内阁架空。怎么办呢?明朝皇帝的办法是任用宦官代替自己批阅奏折和票拟,由于皇帝用的是红笔,所以称为“批红”。皇帝去吃喝玩乐,修仙练道,秉笔太监就“兢兢业业”的在帮皇帝“批红”。
就好像学生们的家庭作业,本来应该是自己做的。内阁就像个辅导老师,给出解题思路和建议,毕竟还是要皇帝亲自写一下的。而秉笔太监更像是一个“抢手”,直接就替皇帝把作业写完了。这样一来,宦官们就可以夹带私货了,把自己的意见当成皇帝的意见进行“批红”,然后盖章发往六部和相关部门执行。对此,内阁几乎没有抵抗力,也因此明朝历史上总是出现宦官为祸的现象,从早期的王振,到后来的魏忠贤,都是阉人掌权,压得内阁动弹不得。
有明一朝,内阁在同宦官的争斗中总是处于下风,被宦官压得抬不起头来。但宦官的权力都是皇帝给的,其实就是皇帝的代言人。内阁连皇帝的代言人都斗不过,就更没有能力撼动皇帝的权威了。所以,内阁的建议皇帝是有权反对的,只不过为了树立良好形象,照顾内阁成员的情绪,避免影响工作效率,往往不会太直接地反对,而是引导他们提出符合皇帝意愿的建议,然后再予以批准。而不了解历史的朋友,从表面上看,往往会觉得皇帝被内阁挟持了,反对不了内阁的意见。
在这个问题上,清朝的处理方式要比明朝稍微高明一点点,无论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还是雍正时的军机处,虽然目的都是为了分散内阁(清朝大学士)的权力,但两个部门分工不同,最重要的机密大事的处理意见,当然出自军机处,但其他琐碎的具体事务仍旧由内阁拿出处理意见,所以即便是后来军机大臣个个如日中天,但内阁依然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军机大臣和内阁大学士相互牵制,基本形成了权力平衡,皇帝居中协调,这才能实现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清朝几乎没有出现权臣,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便像和珅这种官至顶点的,也就是嘉庆一句话就拿下的事。
▍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首先,内阁不能做决定。对于任何奏章,内阁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下面递上来的奏章,会首先由内阁的辅臣们看一下,重要的事情辅臣们也会在一起集体研究一番。然后,内阁会拿出一个意见,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的封面上,递交给皇帝。这个就叫做“票拟”。皇帝读到奏章之后,也会读内阁的“票拟”,也就是处理意见。如果皇帝觉得内阁的意见可行,那就会用红笔批示“照办”之类的字样,这个叫做“批红”。
因此,内阁或者内阁首辅的权力从实际上来说,也就是提出个参考意见,也就是“票拟”之权。内阁或者内阁首辅绝对没有可能自己下令要六部或者各省去做什么什么事情的。
即便是张居正一手遮天的时代,他想干什么事也必须经过皇帝“批红”这道手续的。当然了,当然了,当时实际上掌管批红的人是司礼监的冯保,他和张居正是串通一气的。张居正做出的决定就等于是皇帝的决定了,因此,张居正才会说一不二。不过,不管怎样,从形式上来讲,张居正绝对没有自己下命令的权力。
万历三十年,万历皇帝突然患病,自我感觉已经不行了。于是他将内阁首辅沈一贯叫进宫里,对他传旨,安排后事。这其中,万历就把他最不得人心的矿税废除了,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自己死后博得个好名声。沈一贯领旨后,回到内阁就开始草拟诏书,并且很快就经过了批红。
到了第二天早上,万历睡过一觉之后,身体忽然好转了。他意识到自己不会死了,于是赶紧派人到内阁,告诉沈一贯:昨天废除矿税的圣旨作废,矿税照收不误。
沈一贯表示君无戏言,你已经做出了决定,我必须遵照执行。诏书已经批红,必须颁发下去,全国推行。
万历皇帝急眼了,赶紧派太监田义带着一帮太监,拿着刀枪来到了内阁,硬生生地把已经批红的诏书给抢走了。于是,矿税照收。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明朝的内阁与皇帝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当然不是。
明代内阁是什么?
简单说,朱元璋废黜中书省,裁撤宰相职务亲领六部之后,庞大的日常行政事务是一个皇帝完全不可能处理的。所以,内阁制逐步形成了。
事实上,内阁就是唐宋时期的中书省在新时代的卷土重来。是协助皇帝处理行政事务的,本身没有决策权。因为唐宋时期的中书省也没有决策权。
明代行政的运转流程
通政司收取各部院、各省奏折公文,交给内阁——内阁辅助人员负责分类,呈递给大学士——大学士审阅,决定是否呈报给皇帝。如果需要,签名批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这叫贴黄——皇帝、或者代行皇权的太后,在短期内对大学士草拟的初步意见进行裁定。
——如果皇帝同意这个意见,批红,返回给内阁——大学士依据皇帝意见草拟诏书——送交六科給事中最后审核——六部九卿发出堂令——省——州府——县。
——如果皇帝不同意初审意见,不用印退回内阁——大学士重审,给出新的处理意见——皇帝还是不同意,召集内阁全部大学士讨论——还不能达成一致,皇帝召集五品以上京官进行廷辩。廷辩结果决定最终处理意见。
所以明代内阁没有重大事项决策权,只有建议权。皇帝如果被内阁挡住不能达到自己需要的初步处理意见,也能采取迂回的办法,比如用亲书手诏方式绕过内阁下达命令。或者推出太监来与内阁纠缠,让秉笔司代行批红,使自己处于内阁与秉笔司之间的超然裁决者位置。
▍明朝的时候,内阁做的决定,皇上也反对不了吗?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宰相制度,但是在面对繁杂的政务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因此设立了内阁,由数名大学士组成,最初只是给皇帝提供建议,相当于顾问,并没有决策权。当时朝廷三权分立,皇帝具有决策权,内阁具有参政权,六部具有行政权。
明朝中期以后,内阁权力越来越大,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这对皇权产生了威胁。可是这时的内阁仍然没有决策权,因为当初为了牵制内阁,皇帝成立司礼监,由太监掌管,有代行“批红”大权。什么是批红?原来朝廷大小事务由内阁讨论后,将建议写在纸上,然后贴在奏本后面上交,这叫“票拟”,皇帝看后用朱笔批阅,这叫“批红”。明朝中期以后皇帝不理朝政,常常让司礼监太监代行批红大权,这就大大减轻了内阁对皇权的威胁。皇帝退居幕后,司礼监和内阁相互制约,维持了权力平衡。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