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如何理解?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如何理解?
虚其心,谦虚,虚无,空无一物,常常保持虚静,也指具体的静坐。实其腹呢,是养护元气,保养社会大众的元气,这也是大健康观念哪,这和《黄帝内经》上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个意思。那道教呢,还有专门的实其腹,意守丹田之类的。
探讨《道德经》,也要把道教联系起来,道教是在道家之后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
它的创始人是东汉的张道陵,也就是张天师,他们尊奉老子为道教的鼻祖,太上老君哪,遵奉《道德经》为原典。他们有专门的内丹修炼,崇尚长生久世之道,在我们的印象中,道士,都是仙风道骨的。
弱其志。是老子给出的方法,一个是没有强求之志。一个是立志以后,怎样调整心态。
强其骨。没有了杂念或者很少,才能真正强其骨。增加你的底气,骨气,勇气。用现在的话说,拥有强大的政治定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道家的强其骨是有特指的,从生理上真能强壮骨骼,能够长存世间。
道家是实用文化,你所想的,必有相应的技术和方法。你像道教讲的金津玉液。就是唾液,它能强其骨。唾液好比甘露,你能咽下去,就像天降甘露,灌溉五脏六腑,能够增强骨的密度。强其骨。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如何理解?
所以圣人的治理,在于淡化人的贪心,结实人的体魄,弱化人的妄想,强健人的筋骨。
按照《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这就是强心健体的好办法,做个真人,真正的人,就是健康。健康是1,其余都是0。健康是身心健康,而且心理健康第一。心理健康就是“恬淡虚无”,就是虚其心、弱其志。这样一来,就“真气从之”,身体就健康了,或者即使身体有病,也好得快,甚至是好事,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为什么?因为得病是一种提醒,一种教训,一种教育,一种修炼。不得病,就不懂得健康的可贵,不懂得健康生活方式的可贵,不懂得“健康第一”。第一这个一,其实就是道,吾道一以贯之,就是健康。知道这一点,就要坚持,就要固守,那么“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心态好,身体就好,身体好心态好,就是一,就是道,就合乎人道。
人有人道,对自己讲人道,是第一人道,仁者自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第二人道,仁者爱人。自爱爱人,就是虚心弱志,就是贪嗔痴少一点,戒定慧多一点。对自己有自爱,对父母就有爱心,就孝顺。
孝子第一就是身体好、心情好,这样父母才放心。父母放心,就是最大的孝顺。反过来也一样,孝子最担心父母得病,最注重父母身心健康尤其注重父母心理健康。那么父母精神不愉快,心里有疙瘩,思想有错误,都是孝子最留心最担心的。
有人说,孝顺孝顺,顺比孝还重要,顺体现在“色难”,给父母好脸色,这个最难。说的都很对。
但有时候也有犯色的,不得不犯啊,性命攸关啊,有时候不给点颜色,父母亲不知道情况紧急啊。这时候脸色不好看,不大顺,正是大孝顺,所以又说“大孝不顺”。
不顺的典型人物就是“大舜”,大舜大顺,有时候表现为大不顺,命运多“舛”(舜),对父母亲并不是言听计从,并不是不批评。有时候也需要像大孝子大舜那样违抗父母之命,只不过也需要像大舜那样讲究方式,要把小家和天下大家联系起来想,总之目的是促进父母亲身心健康,促进父母做个好人,做个越来越好的人,这个最重要。如何促进?第一就是学习父母的优点啊。再坏的父母,也有优点啊。这个要抓紧学,这是大孝的第一步。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如何理解?
《道德经》在第十二章也说:“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二者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要去一个,取一个:去(虚)心,取(实)腹;去(弱)志,取(强)骨。
因为腹为目之本,你只有肚子吃饱了,才有那个闲心去观花赏月,游山玩水。就像人们常说“饱暖思淫欲”一般,肚子吃饱了才有心思想别的。所以“虚其心,实其腹”的目的,第二章我们就讲过了,要守本,而不要舍本逐末。要守住腹,而虚其心,虚其目,不要把重心放在谋虑智巧上,声色享受上,因为这样会损害自己的本根。
“弱其志,强其骨”也是一样的。什么叫志?我一定要如何如何,这叫志。所以《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说:“强行者,有志也。”有志的人,往往强行,强行就容易蛮干,蛮干就容易失败而让自身受损。所以这个志,要弱,不要有那么强的执念,而身要坚,坚实、强健。拥有一个好身体才谈得上有志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所以我们要守住这个本根,而不要因为自己过强的志,损害到它。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有人说这是《道德经》在愚民,其实并不是。无知,并不是愚昧,而是一种在自然的、舒适的状态下呈现出来的忘我。上一章我们提到过庄子讲的鞋子与脚,鞋子舒服你会忘记自己的脚,腰带舒服你会忘记自己的腰,心里舒服你就会忘记是非。
是非忘记了,没有是非了,这不就是是非不分的无知吗?然而这种无知,其实只有在国家大治,人民生活极为和谐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实现。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大家都不用考虑别的了,不用勾心斗角算计来算计去,人民才会复归于淳朴、天真,才能得到这种高级的幸福。就像我们小时候都无知,然而小时候的快乐最快乐一样的。
无欲,也不是人为压制住、阉割掉欲望,而是“可欲”没有了,当下的欲望也都得到满足了,好像没什么再可追求的了。《道德经》说,“知足之足,恒足也”。这个时候,人们就会真正回归于生活,而不是再为了房子奔波,为了娶老婆发愁,为了子女忙碌,为了养老拼命。所以说,如果真的有国家可以让自己的国民实现“无知无欲”的状态,难道不是圣人之治吗?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如何理解?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让百姓皆内心虚静恬淡,无欲无求,弱化它们有为天下的各种志向,教化大家如何把饭食吃饱吃香,使自己身体筋骨变得强健。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如何理解?
这是老子描绘圣人治下的老百姓的生存状态,而不是说引导老百姓变成这样。有些人会说你这句话好难懂,前后不矛盾吗?
这也是这句话被理解出歧义的关键处。
圣人之治下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不是引导老百姓出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就是圣人之治。
这就好比人是动物,而不能说动物是人。
这段话是第三章的一段话,这几句话并不是最核心的。真正核心的是前面的话: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圣人是不做尚贤,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三件事,正因为不做这三件事,所以老百姓才会出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情况。
如果上面的“三不”做不到,那这种情况就肯定不会出现。老子在第三章中的表达核心观点就是不要用名利,财物,地位等去引诱和推动老百姓。
老百姓心平静了自然就会“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现象。
心,这里应该是五脏的代名词,按中医的说法五脏应该是满而不实,也就是虚。腹应该是六腑的代名词,六腑应该是实而不满。
虚其心,实其腹就是老百姓身体很健康的样子。
志,不是为天地立心的圣人之志,因为圣人治下一片太平,不需要再立这个志了。只有没有达到圣人之治,才会出现这样的志。所以圣人治下,老百姓不会出现志,也不需要出现。
强其骨,不用解释,很清楚。
这种解释和我原来对这一章的解释都不同,这是我最新的解读,以前的解读如果你也有看到过的,还是以最新时间的为准。今天的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