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甘宁和张辽能匹敌吗?
▍“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甘宁和张辽能匹敌吗?
这句话别单纯从“演义”角度去“分析”,因为就“正史”而言孙权也的确说过这句话,不过和“演义”里的时间顺序正好相反……正史里在说了这句话的第二年他和甘宁就被张辽在逍遥津痛扁一顿,也说的上火速“打脸”。因而孙权在以后的岁月“恐辽症”伴随终生,因为他最“拿得出手”的大将也被鼓捣了个一地烯碎(怀疑张辽是为了这句话故意给了孙权一个大显眼)。
▍“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甘宁和张辽能匹敌吗?
咱们从三个方面来比较甘宁和张辽:单挑厮杀的武艺,领兵打仗的水平,处理事情的头脑。
一、单挑厮杀的武艺
甘宁这个猛将比较可惜。实际上,在东吴阵营中,甘宁才是真正的第一猛将。无论战绩还是还是杀伤率,都要比太史慈强很多。
咱们来看看甘宁的战绩表:
1.在夏口水战中,一箭射死了凌操;
2.沔口之战,只身飞跃上敌船,将邓龙一刀砍死;
3.荆州东门,伏击黄祖,追射之,一箭射于马下;
4.三江口之战,一箭射死蔡壎;
5.赤壁之战,潜入敌营,挥刀斩杀蔡中;
6.赤壁之战,追击曹军,一刀斩杀马延;
7.赤壁之战,追击曹军,斩杀张凯;
8.皖城之战,手执铁链,冒箭雨首先登城,用铁链砸倒朱光后砍死;
9.彝陵城外,与曹洪大战二十余合,曹洪诈败而走;
10.合淝之战,与乐进对战,乐进不数合诈败而走;
11.合淝之战,百骑劫曹营,攻曹操中军大营,无一伤亡;
12.合淝之战,凌统对战乐进,曹休暗箭射倒凌统的坐骑,甘宁一箭射中乐进面门,翻身落马;
13.猇亭之战,沙摩柯率番兵突袭吴军,甘宁病中迎战,被射中头颅逃走,死于富池口大树之下。
在甘宁的战斗生涯中,除了最后一战挨了沙摩诃一箭之外,所有的厮杀都获胜了。甘宁杀死或重伤敌将8名,战斗效率之高令人震惊。
而与太史慈相比,太史慈一生中从来没有斩杀过任何一个有名有姓的敌将,远不如甘宁。
咱们再来看一下张辽的战绩表:
1.濮阳之战,张辽与夏侯惇交锋,无具体结果,可视为不分胜负;
2.延津渡之战,张辽与徐晃联手夹击文丑,被文丑第一箭射中盔缨,第二箭又射倒了坐骑;
3.官渡之战,与张郃对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4. 乌巢劫粮,张辽突袭蒋奇,蒋奇措手不及,被张辽斩杀;
5.北征冀州,张辽与袁尚交锋,战不三合,袁尚敌不住,败阵而走;
6. 随军北征,张辽与沮鹄交锋,战不三合,沮鹄不敌,拔马败走,被张辽一箭射下马去;
7.北征乌桓之战,乱军中正好遇到蹋顿,张辽奋勇将蹋顿斩杀;
8.赤壁之战,在混乱中,张辽一箭把黄盖射下水中;
9.葫芦口突围战,张辽、徐晃和许禇三人围攻张飞,掩护曹操撤退,被张飞打跑,“各自带伤”;
10.合淝之战,张辽与太史慈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
11. 逍遥津之战,张辽与凌统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张辽参加的11场战斗,有胜有负,斩杀敌将3名,重伤1人。张辽有4场平局,分别是:夏侯惇、张郃、太史慈、凌统。
如果论单挑厮杀的战绩,张辽确实远不如甘宁。而且甘宁的战斗技巧十分全面,无论马战、步战、攻坚、水战样样精通,还善使各种兵器:刀、双戟、铁链,尤其擅长箭术,是三国诸将中射杀射伤敌将最多的。
所以说,如果论武艺的话,甘宁要比张辽略胜一筹。
二、领兵打仗的水平
这其实没有什么争议。张辽的综合素质非常高,有勇有谋,对战场形势的分析水平极强,随机应变,沉稳果决,还善于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张辽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是个非常罕见的帅才。
而甘宁呢,由于他出身不好,以前曾经做过江贼,被人藐视。他又曾经杀死过东吴的贵族将领凌统,这就得罪了东吴的贵族集团,在投奔了东吴以后,他屡屡受到众人的排挤,没有几个人支持他。使他的战功被埋没,得不到公正的待遇。
所以,甘宁一直是被当做是冲锋陷阵的猛将来使用,面对着战场上的刀林箭雨各种危险,却没有机会成为独领一军的重将。
所以比较两人的领兵水平,差距还是蛮大的,张辽远远胜过甘宁。
三、处理事情的头脑
论头脑,张辽更是要比甘宁强得多。
同样都是降将的身份,张辽在曹操手下混得是相当不错,因功升迁的机会多,更能够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
即使李典这样的刺头,张辽依然能够将其收服,以为己用,可见其政治头脑之高。
而甘宁豪侠之气,却没有太好的办法应对东吴的官场习气,一生委屈忍受,无法出头,不能尽展大好才能。比起张辽,确有天壤之别。
综上所述,要论综合能力,张辽要比甘宁强太多了。
▍“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甘宁和张辽能匹敌吗?
甘宁和张辽相比,还是要差的远了。
“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第68回,张辽在逍遥津大破吴军以后,曹操又率大军前来增援。为了挫伤曹操锐气,甘宁主动请缨率百人夜袭敌营,结果大获全胜,曹军猝不及防之下,任由甘宁在大营中左冲右突,最后不损一人而走。孙权大喜,亲自前来迎接并说出了这句话。
孙权说这句话,一是体现了他对张辽的忌惮,二是对于甘宁能扳回一分感到欣慰。但是从逍遥津之战和百骑劫营两战的对比看,甘宁还是远不如张辽。
逍遥津之战是在吴军猛攻合肥之时发生,此时吴军兵力占据了绝对优势,曹操又远在汉中,救援不及。但是张辽却抓住战机,以乐进诱敌。自己和李典突击孙权。吴军大败,凌统手下三百人全部战死,吕蒙和甘宁的前军也损失大半。这一战杀得江东军胆寒,小儿听了张辽之名也不敢夜啼。孙权不得不撤回濡须,从江南调援军再打合肥。因此张辽这一战争取了时间,曹操得以率军赶回增援合肥,战略上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而甘宁百骑劫营只是利用曹军夜间守卫松懈之时杀了一个出其不意,虽然杀的热闹,但是第二天曹操就命张辽率军出来挑战,第三天又率大军五路攻打濡须,击破吴军,幸亏陆逊率援军赶来,孙权才避免了大败。可见甘宁劫营实际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太大,曹军根本没有伤筋动骨。
所以甘宁百骑劫营战果不如张辽的逍遥津之战,战略上也没有什么影响,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孙权这么说,只是为了鼓舞士气而已。
▍“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甘宁和张辽能匹敌吗?
孙权说这话没错,甘宁是孙权的一员大将,武艺高强,而且心胸比较宽广,不计前嫌刀下救凌统,就是一个例子。
但张辽不同,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能攻能守。在逍遥津,面对孙权的大军,毫不畏惧,战中有谋,令孙权大败而回,从而威镇逍遥津。
这样一比,就清楚了,就张辽和甘宁二人比较,张辽略胜一筹,甘宁差一些。
▍“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甘宁和张辽能匹敌吗?
谢谢邀请,个人认为甘宁比不上张辽。
既然孙权这句话是演义中说的,那一切论点论据当以演义为基础,如果去争论三国志或挖掘历史,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那会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为了体现二人武力,胆量,智计,罗贯中分别给二人写了完美的一个回目:张辽威震逍遥津;甘宁百骑劫魏营。当然两段故事并不是出自于同一回书目,时间上有先后之分,张辽大战在前,甘宁劫营在后。
看这两段回目的气势似乎有点旗鼓相当的意思,但其中取得的战果有实有天壤之别。
孙权亲率大军与张辽在逍遥津决战。如果是面对的是曹操亲身率兵前来,孙权再不自量力也应该知道自己不是曹操的对手;但对的面敌将是张辽,他轻敌了,觉得机会来了。面对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兵多将广的孙权是踌躇满志成竹在胸。他多么渴望通过一场大战的胜利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有能力继承守护自己的父亲,号称江东猛虎的孙坚所创立的大业,证明他孙权虎父之下无犬子;证明他孙权不比自己的哥哥小霸王孙策差多少!
此时的孙权已经忘了孙策临终前交待他的两句话:“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与两军阵前,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以力保江东,我不如 卿“。”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是说,战场搏杀开疆拓土,孙权不如自己;善于用人治理国家自己则不如孙权。军事上交给周瑜,治理国家依靠张昭。孙权在军事上是不行的,既没有父兄那般战场搏杀的高超武艺,也无过人智谋,却眼高手低盲目自信好高骛远。
孙权当要做的是提拔那些军事上富有韬略智勇兼备的将领担当大任,以弥补周瑜死后的空缺。虽然鲁肃接替了周瑜的大督都之职,但演义中描述鲁肃带兵实在平庸,被诸葛玩弄于股掌之间,犹如孩童,当然这不过是演义丑化。但吕蒙才干不次于周瑜,他才是接替周瑜的合适人选。给吕蒙配备得力的副将,领兵对决张辽,张辽决不是吕蒙的对手。但孙权不仅没这么做,把孙策的临终告诫抛到了九霄云外,还拿自己的短板去挑战曹营名将张辽的长处,亲自上阵,还美其名曰“鼓舞士气”。他自己实战搏杀既无过人之处,又无指挥才能,战场上喜欢猪鼻子插大葱~装象,瞎指挥一气,结果自然是主将无谋累死三军,孙权十万大军被张辽打得溃不成军。以至于提张辽大名,令东吴“小儿不敢夜啼”!
相比张辽逍遥津大战,甘宁百骑劫魏营胆气更胜,一百个精锐士兵,马摘銮铃,蹄包棉花,夜袭曹军大营竟无一伤亡。但说白了也就是趁漆黑夜色敌我不辨在敌营匆匆转了一圈。己方一百人无一伤亡也不可能给敌人造成多大的杀伤。最多干扰敌军一下~今晚别想睡个好觉了。如同今天部队新兵连夜里一遍又一遍的集合哨一样,你可以暗暗骂他坑爹,但他就是不让你好好休息。
当然,论个人武力,甘宁决不次于张辽。二人捉对单挑也是半斤八两,棋逢对手;可对应孙权那句话“足相敌也”!但看甘宁所取得的战绩与张辽大战相比,犹如萤火之光之比皓月也!但是甘宁夜袭敌营好歹给大败之后的孙权找回了一点点面子。那句“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除了孙权口头上用来鼓舞士气,聊以自慰外,就二人的战绩看,实在不足相敌也!
------------------
推荐阅读:
儿子多次骂父亲“你咋还不快死”?能不能断绝父子关系?怎样断?
为什么说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又有的人说要突破自己做斜杠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