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就突然神隐了?
▍摄政王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就突然神隐了?
载沣缺溥仪之才。
溥仪缺载沣之时。
▍摄政王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就突然神隐了?
这个王爷不一般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临终前,指定了大清王朝的继承人,将爱新觉罗·载沣的长子,年仅3岁的溥仪过继给同治帝载淳,和光绪帝载湉,一人祧两房,继承皇位,为宣统帝。
作为溥仪的实际亲生父亲,爱新觉罗·载沣被指定为监国摄政王,代理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大清王朝最后三年实际的统治者,掌舵人。
这位载沣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祖父是道光皇帝,他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夫,他的二哥是光绪帝载湉,同治帝载淳是慈禧和咸丰帝唯一的儿子,同治帝没后,傅仪过继后,就成了老佛爷慈禧的孙子。
有了这么多层关系,载沣既是皇室正统,又是慈禧的娘家侄子,更是小皇帝傅仪的亲生父亲,所以在傅仪登基后,年仅25岁的载沣就成了摄政王。
因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载沣的政治生涯是火箭式上升。7岁就袭封醇亲王,18岁就作为光绪皇帝的特使,奔赴德国,圆满完成“道歉”的任务,大方得体的政治表现,获得慈禧的肯定。两年后提拔为随扈大臣,担付京城守卫重任,官居一品大员。23岁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成为全国权力中心——军机处的一名年轻的实习生,前途不可限量。
摄政上位收兵权
儿子傅仪上位,载沣成了摄政王,自然要为儿子能坐稳江山买命。傅仪上位时,也是大清帝国风雨飘摇之际,加之慈禧的去世,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高层的权力平衡被打破。
载沣属于皇室的少壮派,他出手的第一招就是抓军权。此时最大的军权掌握在陆军部尚书铁良手中,但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虽然不直接掌握兵权,但在军队中影响力不可小视。铁良是皇族,暂时可以不动,但袁世凯是汉人,他的北洋集团势力很大,被许多皇亲贵族视为“当世之曹操、刘裕”,慈禧在世时镇得住,现在慈禧不在了,此人必须除掉。
而且醇亲王载沣据说和袁世凯有过节,一次会议上,甚至掏出手枪直抵袁世凯胸前大声说:"尔如此跋扈,我为主子除尔奸臣!"经奕劻劝解,方才作罢。
按照载沣的意思本是要处死袁世凯的,奈何袁世凯的北洋军直接示威,加之总理大臣奕劻和张之洞劝阻,也怕引起兵乱,被迫放弃了杀死袁世凯的念头,袁世凯也识趣,自称足疾,交出职务,回河南老家养病了。
接下来就是将铁良外放,逼其交出兵权,然后安插载洵、载涛、良弼等自己的少壮派势力,这样基本稳定了局势。
与袁斗法终失败
此时,全国革命思潮风起云涌,在朝廷内部,要求革命,实行君王立宪制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为维护清王朝统治,载沣不得不重新启动"预备立宪",至1911年5月,进步实质性一步,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所订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名为改革,实为集权的目完全暴露,引发了朝野上下强烈动荡。
在此背景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暴已成燎原之势,波及全国,清廷已是岌岌可危。为了镇压革命,载沣病急乱投医,不得不请袁世凯出山。
求到袁世凯头上不了,形势就不再由载沣主导了,在老谋子袁世凯面前,年轻的摄政王载沣的确是嫩得点,或者说显得过于软弱。
经过几番讨价还价,袁世凯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陆各军,同时在袁世凯的要求下,载沣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至此,袁世凯才派兵攻打武汉革命军,夺取了汉口,然后北上,组成汉人占多数的新内阁,迎合革新派的呼声,博得上全国更大的声名,从而掌握了清王朝的军权大权。
形势比人强。心灰意冷的监国摄政王载沣暗然卸任,结束了他短暂且备受煎熬的三年当国生涯,退归藩邸,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载沣的下野,直接把年幼的宣统皇帝推到了老谋深算的袁世凯面前,结果可想而知。在袁世凯的政治操纵下,民国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宣统帝溥仪宣告退位。
平淡归隐保声名
载沣作为摄政王,为了清王朝统治,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努力过,并非后人所指责的无能王爷,只不过他一心想维护清王朝统治和皇族权力,排斥汉人官员,皇室成员又不堪大用,清廷的倒台是大势所趋,不是他载沣所能挽救的。
看清形势的载沣,比较识时务,没有眷恋权力,辞去摄政王之职后,从此不再过问政治,不参与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更是对傅仪甘心当日本的傀儡,建冰冷伪满洲国非常不赞同。
离开了权力中枢后,载沣为什么神隐起来,过着没声音、没图像的生活呢?掌心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一、他本是个想过平淡生活的人。
作为八旗子弟,不用奋斗就可以过着无忧无虑、锦衣玉食的好日子,还要哈自行车呢?
提笼架鸟,呤诗作画、唱个戏,听个曲,什么的。载沣虽然当了摄政王,但骨子里也和其他八旗子弟一样的,没有奋斗的动力,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王爷而已。而且他本人也是为人宽厚,谦虚和蔼,对世事看都是很淡然。
据说,他对待自己的亲戚本族的庆吊大事,也只是露露面,寒暄几句,便赶忙起身告辞。
当摄政王,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的,能退出权力中枢,远离政治旋涡,正好回归本心,过自己平淡的生活,好事一桩。
二、他对政治权力没多大兴趣。
生在皇家,免不了与权力打交道,而且由于身处核心层,所以知道政治权力的险恶。所以当慈禧太后下决心,把他的儿子溥仪养育在宫中,准备接皇位时,醇王府不是高兴,而是顿时大乱,如上刑场般哭声一片,载沣是哭丧着脸,溥仪的祖母老福晋更是晕厥。
为什么?政治太凶险。他的二哥光绪帝,还有同治帝,不就是在政治的旋涡中窝囊地死去的吧,大清国有慈禧这样的能干女人撑着,让她们去弄权吧,干我什么事。
正如溥杰在《父亲醇亲王载沣》中所描述的那样:我父亲虽然成了国家拥有最高权力的人,可是他是个老实人,也和我祖父一样,都是把权力看得较淡。所以当载沣辞去摄 政王后,高兴地对家人说:“从此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权力的彻底丧失,反而使得载沣从此洒脱,心安理得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三、他的思想相对比较开化。
毕竟比较年轻,而且出个国,留过洋,18岁那年的德国之行,让载沣得以大开眼界,感受到了世界的变化,所以他能表现出了祖先们无法想象的宽容和豁达。据说载沣对西方的科学技术非常感兴趣,他是第一个穿西服,剪辫子的王公,首先使用汽车、电话,一直被视为晚清的新派人物。
应该说载沣对清王朝倒台,革命大势不可逆转,看得是非常清楚的,他后来也没有主张武力镇压革命,没有站出来反对宣统皇帝“逊位”,遗老们搞复辟活动,他始终没有积极参与,说明他的思想是比较开化的,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特别是在“满洲国”问题上坚持不去东北,充分表现了民族气节,政治胆识和魄力,保住了晚节。
据说,载沣的父亲老醇亲王曾给子孙们留下了一幅家训联: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综观载沣的一生,看来他是读懂了父亲家训的。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摄政王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就突然神隐了?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清朝最后一任摄政王载沣,他虽然能力有限,但是眼光还是不错的,正是由于他长远地看到,大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才会在清朝灭亡后,不参加任何的复辟活动,就和“神隐”了一样。
慈禧死后,作为清朝最后三年的实际掌权者载沣走向了前台,然而这三年的执政,可以说是载沣最煎熬的三年。为什么说是最煎熬?原因就是清朝积重难返,载沣能力有限。
备受慈禧重用的载沣
载沣是醇亲王奕譞的第五子,出生于1883年正月,他和光绪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正是因为光绪帝载湉过继给了咸丰皇帝,所以身为庶子的载沣才有资格继承了父亲的醇亲王爵位。
公元1890年十一月,醇亲王奕譞去世,载沣袭封醇亲王。19世纪末,义和团在山东和直隶一带兴起,一开始义和团也是属于反对清朝统治的,属于“反清复明”的那一种组织。
这样义和团肯定会遭到清政府的镇压,再加上当时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所以义和团开始改变口号,改为“扶清灭洋”,就是把矛头对准洋人。
一开始清政府的政策也是要剿灭义和团的,但是后来慈禧太后听说外国人要她归政光绪帝,所以慈禧又想利用义和团对抗洋人,或许慈禧真的相信义和团的“刀枪不入”。
1900年以后,慈禧允许义和团在北京活动,这样义和团势必要与洋人产生摩擦,在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被称为“克林德事件”。“克林德事件”正好给了西方列强发动战争的借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拉开序幕。
德国其实最开始没有出兵,他们的德皇听到公使被杀,派出了一支两万人的远征军前来报仇。没想到路子太远,德国人到的时候战争都结束了,慈禧早就跑了,北京也都被联军占领了。
所以后来德国人谈判时,要求清朝必须派出一个亲王代表大清到德国给德皇道歉。最后选定了载沣,之所以选定载沣主要还是德国公使的意思,因为载沣是光绪帝的亲弟弟,身份尊贵,这样德国显得有面子。
这份差事没人愿意去干,但是皇帝和太后亲自下令让载沣去,作为爱新觉罗的子孙,他也责无旁贷的接受这份差事。1901年六月五日,光绪帝正式任命载沣为“头等专使大使”,由懂德语的副都统荫昌为参赞,陪同载沣出访德国。
载沣出访德国,虽然是去道歉的,但是他不卑不亢,彬彬有礼,维护了大清的最后一丝尊严。德国方面当时要求载沣要跪下道歉,但是德国根本没有跪拜这样的礼节,所以德国这样做就是为了侮辱大清。年轻的载沣却表现的非常强硬,当德皇为了羞辱大清让载沣下跪时,载沣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最后载沣表示宁愿跳海也不向德皇跪拜。
最后德国妥协了,只让载沣等人行鞠躬礼,载沣顺利完成道歉任务后,还参观了德国的很多厂房,受益匪浅。载沣还深有感触地说:“举凡外洋风土人情,随地随时留心考察,以期无负我皇太后、皇上委任之至意。”可见载沣也是个做事认真的人。
后来载沣还想顺便到英、法等国参观,但是德国根本不同意,原因是这样不能体现载沣专程道歉之意。载沣没有办法,只能放弃这个想法,并且告诉其他西方国家,自己因为身体原因不方便再去其他国家访问。
去德国道歉这件事载沣完成的很好,维护了清朝最后的尊严,慈禧太后很高兴,同时为了拉拢载沣一家。慈禧太后出于利益考虑,就把自己亲信荣禄的女儿瓜尔佳氏指给了载沣为嫡福晋。要知道本来人家载沣的母亲已经给载沣找了个门当户对的老婆,慈禧太后这样做,就是为了重用载沣。
1902年秋天,载沣遵照慈禧的旨意同瓜尔佳氏结婚,婚礼规格也是很高,介于皇子和亲王之间的尊贵,慈禧给他们的赏赐也很丰厚。
果然载沣完婚后,慈禧太后就立马要提拔他,先是1903年春,载沣被任命为随扈大臣,1906年春,慈禧又让载沣管理对守卫京城负有重要责任的健锐营事务,同年秋任正红旗满族都统。
1907年五月,载沣被授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意思很显然,慈禧想让载沣当军机大臣,参与国家的最高决策。1908年正月,载沣从实习的军力大臣变成了正牌的军机大臣。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光绪皇帝没有儿子,慈禧太后召见了军机大臣载沣、张之洞和世续等人,决定由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其子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太后驾崩。两天内清朝的两位最高领导人相继去世,载沣成为了清朝最后三年的掌权者。
执政三年的载沣
载沣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除掉袁世凯,其实光绪帝死前就向载沣表示此生唯一的心愿就是想诛杀袁世凯。据说光绪帝被囚禁时,都要画个乌龟,上面写着袁世凯,乌龟上面插满了箭。载沣作为光绪帝的弟弟,怎么能不为光绪帝报当年“戊戌变法”中袁世凯的倒戈之仇呢?
载沣想杀袁世凯,但是他一个人也不敢决定,于是载沣去找奕劻、张之洞商量,这两个人是不同意杀袁世凯的,原因是新帝刚登基就杀大臣不好,以后谁敢为清朝效力,再一个袁世凯杀了容易,但是他的北洋军不好控制。
其实奕劻早就被袁世凯贿赂了,当然会为袁世凯说话,而张之洞虽然不是袁世凯一系的,但是他们同为汉族大臣,当然也要为袁说话。
袁世凯在载沣上台后,也很警觉,他一方面联系段祺瑞,让他派精锐从保定赶来北京,说是要来帮助朝廷平息北京南苑兵变。另一方面,袁世凯以足疾为借口,深居简出,很是低调,不给载沣诛杀自己的借口。
优柔寡断的载沣看到段祺瑞的精锐之师,就慌了阵脚,因为他这个摄政王根本没有请段祺瑞来平定叛乱,再说也没有叛乱,段祺瑞就是为了袁世凯而来。年轻的载沣还是没有斗过老辣的袁世凯,最后只能以袁世凯有足疾为借口,罢了袁世凯的一切职务,打发他回老家养病。
袁世凯虽然没有职务,但是他对北洋军的掌握是很牢固的,所以在老家袁世凯一直关心朝中的动向,以期待东山再起。
载沣当政期间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澄清吏治,组织编练禁卫军,预备立宪,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大。载沣编练的禁卫军都是一些满人,战斗力有限,虽然做出立宪的姿态,但是新内阁人员,皇族占了大部分,使汉族立宪派大臣极度失望,这也是为什么武昌起义后,很多地方大员并不支持清朝的原因。
公元1911年十一月,武昌起义爆发了,清朝能够镇压起义军的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军,但是除了袁世凯别人根本指挥不了北洋军。载沣没有办法,只能请袁世凯出山,但是仅仅一个“湖广总督”怎么可能满足袁世凯的野心,所以袁世凯以足疾没好为借口拒绝前往。
最后载沣只能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将所有权力拱手让给袁世凯。袁世凯才勉强同意前去平叛。
没多久载沣就以亲王的名义退居府邸,从此不问世事,留下了孤儿寡母的溥仪和隆裕太后,面对老辣的袁世凯,隆裕太后一介女流更不是对手,民国元年(1912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宣统帝溥仪宣告退位,清朝灭亡。
神隐的摄政王载沣
清朝灭亡后,载沣开始深居简出,不参与一切复辟活动,只求能维持对皇室的《清室优待条件》和保持安静的生活即可。所以在张勋的辫子军发动“丁巳复辟”时,载沣从始到终都没有参与其中。
后来溥仪去东北时,载沣就认为这不是好事,日本人没有这么好心,对于溥仪去东北是反对的。溥仪到东北建立满洲国后,多次派人去接父亲全家去东北,还把未来说的很美好,但是载沣作为一个政治家,怎么能不明白去东北的后果。
所以载沣拒绝把一家迁往东北,他还把最小的儿子溥任,最小的女儿韫娱、韫欢留在身边不放。载沣知道一旦去了东北,势必就要任人宰割,一点自由都没有了。后来真的如载沣所料,溥仪在东北就是傀儡皇帝,后来还辗转去了苏联,新中国成立后,被苏联送回,关押在旅顺战犯管理所,所幸后来改造成功,得以恢复自由。
新中国成立后,各大部委急需房屋作为办公或者生产基地,很多单位都中意醇亲王府。载沣作为新中国公民的一份子,很愿意为国家出一份力,并且王府这么多房子,仆人都走了,房屋的维护费用也是不小的开支。
1950年,载沣思考了很长时间,决定把王府出售给了“国立高级工业学校”。载沣把出售王府得来的钱分了两份,一份就给自己用,剩下的一份平分给了子女,让他们再买房子住。
1951年,载沣因多年老病感染风寒,于2月3日病故。载沣去世后,由儿子溥任和弟弟载涛出面料理他的后事。
总结:载沣作为清朝最后一任摄政王,并没有带领清朝走出困境,仅仅三年清朝就灭亡了,清朝灭亡后载沣也不参加任何复辟活动,可以说,他已经看透了清朝气数已尽,再做无谓的挣扎是没用的,因此他选择了“神隐”。
很多人评价载沣都说他是个窝囊王爷,把清朝拱手让给了袁世凯,其实这样评价是不对的,当年清朝的情况,换个人结果也差不了多少。再说载沣本人权力欲望也比较弱,他当摄政王完全就是慈禧一手促成的,其实他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才能和野心。
清朝灭亡后,载沣能坚持自己的观点,选择了安享晚年,从眼光方面看,载沣还是不错的,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改变思想,这样的人不能说他窝囊,只能说他比较务实。同理,载沣比起那些妄想复辟的人们,还有儿子溥仪和傀儡皇帝光绪,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倍,生活还是自己的,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幸福才是真的幸福,或许“神隐”是载沣最喜欢的生活。
▍摄政王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就突然神隐了?
载沣对时局看开了,自然也就神隐了。
慈禧死前,指命载沣为摄政王。她的此举是因为她深知,满清要想活继续下去,改革就不能停。起码表面功夫不能停。而载沣之所以被慈禧选为摄政王,恰恰就是因为他是皇族内的开明派,出国洋,见过世面,心向西化改革,是保皇派和维新派都能接受的人。
按照载沣原有的想法,他上台之后,要仿效德国的军政模式,在保留八旗亲贵、地方大族的前提下,开议会、并颁布宪法。然后由他居中调节,平衡八旗子弟与江南豪绅的利益。走一条德国式的立宪道路。
如此一来,大清江山可以保住了。起码是暂时的保住了。
然而,载沣的思路虽然挺好,但当时的八旗亲贵不认同他的主张。
在顽固派看来,大清君主立宪了,皇帝还是皇帝,载沣可能不是摄政王了,但也极有可能是宰相。而自己呢?虽说地位还在,但谁能保证待遇不会削减?所以这帮顽固派就不配合,并不断给载沣施压。
当时的载沣只有26岁,没有根基,他的实力注定了他必须要依靠八旗贵族的支持。此时他没有壮士断腕的魄力,既想在八旗子弟和汉人豪绅之间找平衡,可又怕汉人豪绅并不买他的面子。
于是,他就干了一件蠢事——巴结眼前的八旗子弟,大开历史倒车。
载沣的立宪思想,本来也不是什么很激进的主张。毕竟他学习的德国、日本式立宪,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专制的立宪国家。而他又大开历史倒车,破坏立宪,得罪汉人利益,这就导致大清这艘破船是彻底没救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起义。一个月后,大半个中国全部造反。
为了镇压革命党,载沣听取了八旗贵族们的意见,即不启用袁世凯,用满洲正白旗出身的荫昌率领北洋军前往湖北镇压起义军。
然而大清灭亡在即,北洋军都不愿意为清室卖命。于是最终,载沣只得舔个大脸,又把袁世凯请回来,让他担任湖广总督,负责剿灭革命党事宜。
但袁世凯与载沣有仇,并且袁世凯也不想再为清政府卖命。因而袁世凯回朝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载沣赶下了摄政王位。
1911年12月6日,载沣辞去摄政王位,退归王府。此后,他就不管闲事了。
他觉得把天闹翻了,也与他无关。
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的记载,载沣回家后,便对福晋瓜尔佳氏说:“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言谈举止之间,完全没有灰心丧气的表情(瓜尔佳氏是溥仪的生母)。而瓜尔佳氏被载沣不要脸的轻松神态气得痛哭了一场,后来告诫溥任:“长大了万不可学阿玛那样!”(怂包样)
这件事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从载沣后来的做事风格上来看,应该有点谱。
搞倒载沣后,袁世凯采取又打又拉策略,在逐步稳住南方革命党后,跑回北京逼宫,逼溥仪退位。
面对袁世凯的逼宫,八旗权贵怒火中烧。比如恭亲王溥伟当时就拉拢良弼﹑铁良、载泽和毓朗等人结成宗社党,暗中制定了两个策略:反对宣统皇帝退位,立宪是南北谈判的底线;袁世凯敢逼宫,就刺杀他。
按照他们的计划,只要袁世凯敢不轨,就刺杀他。然而由毓朗和载泽出面组阁,由铁良出任清军总司令,他们率禁卫军与南方革命军决一死战。
然而,装叉是美好的,真的要玩命时,这帮八旗亲贵全怂了。
袁世凯听说了溥伟等人的计划后,很快就通过汪精卫的引线搭桥,找到了京津同盟会分会的负责人,暗示他们,可以暗杀阻挠共和的宗社党首脑,自己不阻拦。
于是就在溥伟密谋暗杀袁世凯的前几天,同盟会派出杀手彭家珍,炸死了反对共和的宗社党首领良弼。一时间,满北京城的八旗权贵全吓尿了,纷纷举家逃命。
此事件后,尽管溥伟等少部分人还在歇斯底里的反对退位,但在隆裕太后的主持下,溥仪还是于1912年2月12日,在绝大多数八旗权贵的惶恐不安以及一少部分人的愤愤不平中,宣布退位。
溥仪退位后,载沣很满意。他觉得《清室优待条件》还不错。现在的衣食无忧,很符合他的生存之道。(载沣是铁帽子王,每年的年俸加养廉银是五万两,这笔薪俸在民国建立后,也照付不误)
但是顽固派们对现状很是不满,比如溥伟就嚷嚷:“只要有我溥伟在,大清就不会亡!”
不过面对北洋军的压力,溥伟却并没有杀身成仁。他吹完牛皮后,就逃到了青岛,企图勾结日本,借日本人之力,在东北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并在东北复国。
面对溥伟这些跳梁小丑们的行为,载沣的心是真的累。昔日他主张改革,可这帮人都反对改革。现在大清被玩没了,他们又打算勾结外国势力复辟。这让本来就委屈,而且不喜欢担责任的载沣很是恼火。毕竟把北洋系逼急了,留在京城的八旗子弟的安危谁能保证?
这不是害人吗?
为了维持现状不变,载沣的政治主张是一概不掺和。谁搞复辟,他都不掺和。而他的这一主张也得到了很多怕事的八旗子弟,比如当时的克勤群王晏森、礼亲王世铎、郑亲王昭煦、顺承郡王讷勒赫的支持。
这帮人在清朝灭亡后,都是不问政事,坐吃山空,每日虚度光阴。
民国六年(1917年),张勋进京,拥戴溥仪复辟,有很多假模假样不问政事的八旗子弟觉得皇帝是真的复位了,纷纷参与复辟。
可载沣看得很清楚,他认为张勋就是个跳梁小丑,北洋系再怎么内斗,实力还在。所以他对“丁巳复辟”这一事件的评价就是两个字——“胡闹”。坚决不参与。
后来,溥仪潜往东北,很多人都支持,但载沣认为这是自投狼窝,凶多吉少,持坚决的反对态度(载沣的两个兄弟,载洵和载涛也坚决反对)。不过溥仪不听载沣之言,最后还是去到东北当了日本人的傀儡。
溥仪到东北建立满洲国后,曾多次要载沣全家搬去,把前景说得一片光明,日本方面也屡次派代表来北京劝说载沣迁往长春,但载沣总是坚决拒绝。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溥仪又一次邀请载沣赴东北。这一次载沣想看看溥仪在东北到底混的怎么混的怎么样,于是就带着小儿子溥任一起去到了长春。
在长春待了几天后,载沣气的要死,他亲眼看见溥仪处处受制于日本人,以及关东军飞扬跋扈的样子,很是痛心。于是他就对溥任说,像溥仪那样给人当傀儡有什么好处?连石敬瑭都不如!你千万不能学他。
后来,载沣就装病不吃东西,逼溥仪送他回北京。溥仪怕出事,就只得让载沣回去了。
回北京后,载沣忧心忡忡,缺乏信任感,把溥任和两个女儿韫娱、韫欢留在身边,生怕他们被特务拐走了。
后来溥仪知道了这件事,就评价载沣是一个“无能的也不想承担那么多重责任的结巴”。
总的来说。很多人都曾经评价载沣,说他不适合做摄政王,是身不由己地被慈禧临终推上监国摄政王的高位的。溥仪也说过,说他做事没担当。载沣的这种安逸心态,可能就是他在辞去摄政王后,一心隐退的原因吧。
▍摄政王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就突然神隐了?
确实,光绪帝载湉的弟弟,宣统帝溥仪的父亲,清朝最后的摄政王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就突然变得神秘了,甚至有人以为他已经死了,其实他活到了建国之后。
那么,载沣在清朝灭亡之后,在历史上又留下了哪些故事呢?
载沣出生于1883年,是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的第五子,他的二哥就是光绪帝载湉。
载沣的一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他在光绪十六年七岁的时候就继承了醇亲王的爵位,此后受到光绪帝的格外看重,十八岁的时候作为清朝公使远赴德国,就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一事向德国道歉,由于“圆满”完成了任务,赢得了慈禧太后的极大好感。
光绪二十年,载沣开始逐渐进入权力核心层,他先是统管健锐营,紧接着又担任正红旗都统,后来还成为军机大臣。
据记载,慈禧太后极为看重载沣,有意大力培养他,为了表示对他的恩宠,甚至给了他在西苑门内骑马的优赏。
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同时病危,慈禧太后召见载沣和张之洞等大臣,商讨立嗣问题,最后确定由三岁的溥仪继承大统,其父载沣则作为监国摄政王。
不久之后,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溥仪继位为帝,载沣也因此被推向历史前台,成为一个国家的实际掌控者。
事实上,载沣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突出能力,只不过他生得好,又得到了很多机会,因此被慈禧太后所看重,最终成为了最高统治者。
溥仪继位之后,面对内忧外患,载沣一开始非常想有一番大作为的,但他连袁世凯这个隐患都无法剔除,就更不用提驱逐列强了,因此逐渐感到力不从心。
载沣仅仅当了三年摄政王,辛亥革命就爆发了,大清朝风雨飘摇,他不得不将最后的希望放在袁世凯身上,但袁世凯来了一招欲擒故纵,最终迫使载沣将军政大权交给他,自己则退居醇亲王府,开始当起了寓公。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从慈禧太后执政晚期开始,清廷搞了个预备立宪,准备将清朝变成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这实际上是一场骗局,其目的是为了麻痹革命党,给清朝争取自救的时间。
慈禧太后去世之后,载沣也在推动这件事,这或许是保住清朝最后的希望了,但奈何载沣搞的皇族内阁造成了汉族官员的强烈不满,朝廷自上至下离心离德,预备立宪的骗局因此最终暴露,载沣不得不宣告预备立宪失败,随后就被袁世凯夺取了政权。
载沣隐退之后,袁世凯操纵着隆裕太后和溥仪这对孤儿寡母,他也替代载沣成为维护清朝存在最后的屏障。
但袁世凯只是将溥仪当做筹码罢了,孙中山为了实现辛亥革命的最终胜利,同意由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条件之一是袁世凯让溥仪退位,结束清朝的统治。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溥仪的名义颁布清帝退位诏书,清朝就此灭亡,中国正式进入民国时代。
面对这一切,载沣是无能为力的,其实他也是无感的,因为他本就没什么政治野心,只是时代的洪流将其推向历史前台罢了,他认为自己努力过就够了,所以他内心是感到心安理得的。
在退居醇亲王府之后,载沣就过起了富贵王爷的生活,他从不过问政治,也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复辟活动,他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力争民国政府维持对皇室的《清室优待条件》和保持现状,这也是他最后的底线了,毕竟溥仪还是他的儿子啊。
1917年,张勋复辟爆发,载沣从一开始就不热心,哪怕是溥仪再次复位,他也没有入宫去祝贺,或许是他早就认清现实,清朝是不可能再活过来的。
1924年,北京政变爆发,溥仪带着大量财物回到醇亲王府居住,但没过多久就被日本人给弄到日本使馆“避难”去了,随后又被日本人转移到天津。
载沣对北京政变是持反对态度的,但因为溥仪并未受到伤害,他最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但是,对于溥仪与日本人走得很近这件事,载沣的态度是消极的,特别是溥仪准备去东北的时候,载沣就曾下定论说凶多吉少,反对溥仪去东北,但溥仪没有听他的。
溥仪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之后,多次派人到北京接载沣去东北生活,但遭到拒绝。
对于绝大多数的清朝宗室而言,清朝以伪满洲国的形式延续下来,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事情,因为他们可以继续保持皇族身份了。
但对载沣而言,尽管他没什么大的才能,但他毕竟做过清朝最高统治者,政治上的见识还是有的,他认为溥仪跟日本人一起建立伪满洲国是投敌的表现,不得人心,最终必定没什么好下场。
因此,当载沣面对溥仪邀请他去东北的时候,他表现得忧心忡忡,缺乏安全感,不但拒绝去东北,甚至批评溥仪这种卖国行为。
后来,溥仪又准备将自己的几个弟弟和妹妹接到东北去,年长的几个都自己去了,载沣就将最小的儿子溥任,最小的女儿韫娱和韫欢留在身边不放,还告诫他们说,去东北是愚蠢的决定,一旦陷入圈套,必定落个任人宰割的下场。
载沣一语中的,溥仪成为伪满洲国皇帝之后不久,就自己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不但无法行使最高权利,甚至还是去了人身自由,他为此十分苦恼,但奈何自己选的路,跪着也得走完。
1934年,载沣曾去过一趟东北,那时候日本正在利用溥仪宣传造势,将其形容为解决危机的四个人之一, 因此在行动上有相当大的自由,载沣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去考察了一下伪满洲国的情况,但他只待了一个多月就返回北京了,可见他得出的结果并不乐观。
得亏载沣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没有留在东北助纣为虐,要不然他后来的结局就不会太好了。
载沣在醇亲王府的生活,可以说是十分低调的,不怎么外出访客,不过对于来客他都是不拒绝的,但态度淡然,这是为了不至于疏远,也不要走得太近。
载沣还是个新潮的人,他去过欧洲,对于科学仪器十分有兴趣,在他的日记中,有关于他用望远镜观测天象的记载,他还非常喜欢电话和汽车,甚至在清朝灭亡的第一时间就剪去了辫子,并开始穿西服。
载沣非常享受醇亲王府的富贵生活,还特别沉浸于天伦之乐,早在他辞去摄政王返回王府的时候,他就对大福晋瓜尔佳氏说,从此之后我就可以在家抱孩子了。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载沣自此之后不再过问政治,而是一门心思陪伴家人,因此他的生活是十分惬意的,大半辈子没病没灾,也没人去打扰他,这也注定他的结局要远好于他的哥哥载湉和儿子溥仪。
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曾在1925年造访醇亲王府,与载沣进行了长时间交谈,一位革命领袖与一位封建领袖见面,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载沣是书呆子和庸碌王爷,但孙中山却说载沣辞去摄政王之举是爱国的行为,还说他把个人利益挡在国家和民族利益后面是难能可贵的,并对载沣在隐居之后不过问政治,不参与复辟的行为表示赞许。
两人在交谈中建立了初步感情,分手前还约定下一次由载沣拜访孙中山,但可惜孙中山走后一个多月就去世了。
孙中山去世的消息传到醇亲王府的时候,全府上下一片哀嚎声不断,载沣更是设灵堂祭奠孙中山,早晚焚香祭拜,虔诚地祷念早逝的一代伟人。
从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载沣其实只适合当个富贵王爷,他并没有太大野心,而且是个开明人士,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满清遗老。
抗战爆发之后,日本人可没忘记载沣,他们的多次对他进行威逼利诱,但载沣守住了底线,没有投敌,这一表现跟溥仪是形成鲜明对比的。
抗战结束之后,国民党控制北平,载沣仍居住在醇亲王府内,生活倒也安逸。
这里不得不说说醇亲王府了,这是一座规模浩大的宅子,有前中后三路,分别由多个四合院组成,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曾是为纳兰明珠和永瑆的住宅,后来载沣的父亲奕譞被道光帝封为醇亲王,这里就成了醇亲王府。
载沣隐退的时候,醇亲王府依然是他的私产,他本人也继承了大量遗产,因此他的生活过得十分富足,儿女众多,都跟他一起住在醇亲王府。
1948年解放军包围了北平,载沣从女儿口中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就让家人全部搬到醇亲王府西侧花园的益寿堂,也好彼此有个照应。
历史上没有记载载沣对于两党的态度,但有两件事可以一窥究竟,那就是他经常用收音机收听解放军的消息,并且他在1949年正月傅作义和平起义、解放军入城的时候,还在日记中写道,“正月,北平局部开始和平矣……解放军入城尚俱安静。”
从中这两件小事隐约可以看出,载沣对共产党至少是不排斥的,他在关键的时候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各大部委都急需搬动场所和生产基地,载沣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很想为国家出一份力,于是跟家人商议,与其住着醇亲王府还需要花费大量的修缮费用,不如将王府卖给国家获得一笔补偿,也算是为国家做点贡献,得到了家人们的一致同意。
事实上,那时候载沣的家产已经大为减少,生活逐渐窘迫,王府中走了大量仆人,空下来的房子没人打理,他竟然拿不出钱来维修。
载沣决定卖掉醇亲王府,一是为了家人的生活,二是可以为国家出分力,他最终在建国的第二年以九十万斤小米的价格,将醇亲王府卖给了国立高级工业学校。
卖掉醇亲王府之后,载沣又跟家人们商议,拿出售房款的一半给自己和儿女们购买新住所,另一半由八个子女即溥杰、溥任、韫龢、韫颖、韫娴、韫馨、韫娱和韫欢平分,他本人没有拿一分钱,也没有给溥仪一分钱。
可见,载沣是个为儿女着想的人,这也是他最后能做的事情了。
之后载沣就搬到了距离魏家胡同不远的利溥营11号居住,那是一座不大的宅院,但环境是相当不错的,很适合养老。
不过,载沣搬家后一年不到,他就在1951年2月因为感染风寒去世了,死时68岁。
当时,载沣的长子溥仪和次子溥杰还被关押在战犯管理所,三子溥倛又早夭,所以他的四儿子溥任主持了载沣的葬礼。
尽管出自于皇室,手头上有不少“硬货”,但载沣去世后并没有留下多少钱,这让溥任感到十分为难。
好在溥任的七叔载涛站了出来,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载涛是个礼仪专家,对前清典制尤为精通,与北京的红白口行业也有很深的交情,还曾给皇妃谭玉玲办过丧事。
在载涛的安排下,他找到地安门外西黄城根一家长期跟清朝皇室打交道的红白口商家取得了联系,由他们承办载沣的丧事,采取了务实不浮费,不必完全按照清朝皇家礼仪行事的原则,只在关键礼仪上该花钱就花钱,一些可以精简的环节则省略。
后来,载涛又亲自出面,在一家棺材行为载沣定了一口金丝楠木的棺材,这样材质的棺材已经是绝无仅有的了,最后花掉了新币1.8万元,占了总预算的一半。
最后,在载涛的安排下,家人为载沣这位清朝最后的摄政王举行了一场被精简了但又不失身份的葬礼,墓葬地点是北京西郊福田公墓。
至于说醇亲王府,它后来一直是国家财产,宋庆龄夫人和周总理都曾先后居住在此或者在此办公,还先后被多个单位占用,直到1984年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这才被清退出来并得到修缮。
总结一下,清朝灭亡之后,载沣之所以突变得神秘了,这跟他没有政治野心,及时看清现实和形势,有着淡薄的人生观,以及低调的生活方式分不开。
载沣可以说是有政治远见的,在人生道路上多次作出正确选择,因此他虽然曾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但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谅解,最终得以善终。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怎样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