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项羽?
▍➢如何评价项羽?
骁勇善战,古战场上的战神,不过刚愎自用,妇仁之仁,适合做前锋大将军[呲牙]
▍┴如何评价项羽?
谢邀。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悲情英雄,他武艺超群,膂力过人,勇猛善战,对秦的战争中,他率兵背水结阵,破釜沉舟,一战击败秦军主力,逼的秦军大将章邯、司马欣、董翳率残余秦兵投降。
但项羽为人过于宽厚,不但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而且还封刘邦为汉王。
就连秦国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也分别封为雍王、塞王、翟王,被号称为“三奏王。”自己的心腹爱将英布更是封为九江王。
但人一但被封王,有了地盘有了军队便也有了野心。
很快,汉王刘邦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反出了汉中。
在刘邦项羽决战当中,就连项羽的心腹爱将,九江王英布在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之后,选择了联刘攻项,挥兵杀向了自己旧日的主人,而刘邦得了天下之后,立即除掉了英布。
毛主席在渡江战役之后,写了一首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虎据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这霸王指的就是项羽。
▍┮如何评价项羽?
秦始皇统一天下,既是始皇的人生理想,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说穿了,当时只有东方六国的权贵反对秦国一统天下,而广大人民却希望天一归一。
西楚霸王项羽,出自楚国贵胄。楚霸王项羽与秦朝有国恨家仇,楚霸王反秦只为复仇,不为其他。
霸王起兵反秦时,对天下格局,一无蓝图,二无规划。霸王只是一心反秦,打到哪,算到哪,直至将秦国彻底消灭为止。因此霸王坑杀几十万投降的秦兵,火烧秦朝宫殿,尽可能抹灭秦朝的一切痕迹。
霸王灭秦之后,就失去了人生目标。由于他痛恨秦朝,所以他舍弃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而退回到分封制。霸王将天下重新分割,重新设立诸侯国,让东方六国旧贵胄,重新享有国家。
霸王列土分封,一方面开了历史的倒车,违背了天下人心。
另一方面,由于人性贪婪,复国成功的诸侯们,不但不努力恢复生产力、安顿百姓,反而相互攻伐。导致天下大乱,广大人民困苦不堪。
人总是喜欢推卸责任,将过错归于他人,于是霸王就被当成了天下大乱的祸根。天下人将天下大乱,这笔帐全算在了霸王头上,而霸王生性刚烈,他以暴制暴,以霸王之力镇压天下人的各种不服。
汉高祖刘邦看清了霸王的短板,看清了天下大势,于是起兵争夺天下。最终霸王自刎乌江,汉高祖一统江山。
能征惯战的霸王,决不是傻子。霸王失败的原因是:
1,霸王被仇恨蒙蔽了智慧,凡是与秦朝有关的一切,他都要毁灭。他不懂得去欣赏、去借鉴秦朝的成功经验。
2,霸王过于自负,听不进他人意见,看不见自己的不足。
3,霸王战斗力爆棚,但是格局不高。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即便是再强悍,也只能得意一时,最终结局肯定会是一败涂地。霸王临死之时,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只是哀叹“时不立兮,其奈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霸王是划时代的勇士,但是缺乏胸襟、缺乏格局、缺乏谦逊,因此霸王最终失败了。象霸王那样的盖世英豪,都输给了自己的缺点,我们更应该吸取教训,保持谦逊的品德,不要被仇恨蒙蔽了智慧。
▍♁如何评价项羽?
项羽作战,几乎百战百胜,是一个顶尖的战术高手。但是,他不懂战略,后勤做不好,越战越弱。
▍☑如何评价项羽?
项羽是个悲剧英雄,他是以悲剧的形象被人们记住的。
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悲剧英雄有许多,人们怎会偏偏记住了项羽呢?答案在于他性格里的那份直爽。
直爽能给人以安全可靠的感觉,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喜欢直爽的人。或许,正是项羽的这份直爽引起了人们心里上的共鸣,从而赢得了众多的同情。
但同情也改变不了他悲剧的人生结局。那么,造成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与他的性格有关。
性格一,项羽做事的恒心不足
对于项羽的少年时代,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先是学读书,没有什么成就。项羽认为读书没有大用,只能记记人的名字。
他又去练剑,仍没学成。理由是用剑只能对付一个人,不如学万人敌。
于是,他的叔叔项梁就教他兵法,项羽学了个粗浅的大概,万人敌的兵法没学成。他又放弃了。
学书,学剑,学兵法,每一项他都没能坚持到底,并且不想学还能找到很好的理由去为自己辩解。结果,没有形成自己的任何一项专长。若是放在现在,这种性格也是难成大器的。
试看那些成功的人,哪一个没有一股子韧劲,能吃得下常人难以忍受的苦。
恒心不足,没有专长,导致他后来只能靠着天生的本能去打仗。即靠着天生的神力去和别人硬拼。
过分地相信武力,就忽视了谋略对战争的作用,也忽视了身边具有谋略的人才。
比如韩信,韩信是先投奔项羽的。项羽见他身材瘦弱,力气不足,没有大将的样子,仅让他做了个执戟郎。一直不受重用的韩信就跳槽去了刘邦那边。
还有一个就是项羽的亚父范增,范增是忠心想帮着项羽做事的。但项羽只是面上对范增的尊重,对他的话总是敷衍着,在心里并不重视范增的意见。
项羽若听范增的话,在鸿门宴上灭了刘邦,也就没有后来的乌江自刎了。
眼光不够,该断不断。或许与项羽读书不多有关,不知取巧,平凭身体的本能去吃饭,从而过分地依赖武力。
二,项羽性格上的优柔寡断
项羽虽然是力举千斤的男子汉,但他的性格里又有优柔寡断的一面,这也导致了他看不透大的时局,当有利的时机来到眼前时,他也抓不住。
还是在鸿门宴里,项羽和范增事先商议好了,时机一到,便举杯为号,杀掉刘邦。
事到临头时,项伯出面阻拦,项伯替刘邦说了几句好话,夸刘邦是个很讲仁义的君子,没有称王的野心。项羽的心立马就软了,摆向了项伯一边。结果白白失去了杀掉刘邦的良机。
除此之外,项羽在荥阳大败了刘邦。项羽数次夺取刘邦运粮的甬道,导致汉军无粮可食。
范增看出了这是拿下刘邦的大好时机,错过时机,过后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刘邦此时也很害怕,便用了陈平的离间计,让项羽怀疑范增和刘邦私下有联系。
偏偏项羽会中了刘邦的计,不再相信跟了自己多年的亚父。免去了范增的部分职务,范增为此气得一病不起,后来就死掉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项羽犹豫不决的性格,导致他不能正确决断是非,也误了他不少大事。
三,项羽性格里的粗暴
打仗时粗暴,在冷兵器时代,两军作战勇者胜,粗暴勇猛让项羽战胜了许多强大的对手,这是有利的一面。
粗暴是把双仞剑,在咸阳时,担心降兵有二心,过后项谋名。羽坑杀了二十余万秦国降兵,接着一把火烧掉阿房宫。这粗暴的一面,也让他丧失了民心。
假如他要学着刘邦呢?顺应咸阳的民心,对俘虏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对咸阳秋毫无犯,从而笼络到咸阳的人心。刘邦后来就不可能顺利地从蜀地杀回咸阳了。
项羽,一个落魄的楚国贵族公子,他的最大愿望是重过上贵族生活。当命运多次青睐他时候,显然他的心里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没有政治家的野心,甚至也不是位好将军。他的进取心不强,易安于现状。也导致了他的眼界不高,看问题的战略高度不够。优柔寡断与粗暴的一面,也让他与刘邦的对抗中失分。这些最终导致了他的人生悲剧。
除了这些缺点,与刘邦的狡诈相比,项羽的优点是为人爽直,不会耍心机,凭本事吃饭,为人很接地气,这与我们普通人很相似。
这也正是千百年来,人们替项羽感到惋惜的原因,同情他,也像是同情我们自己。朋友们,关于项羽,你是不是这样想的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