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夷陵之战后,蜀汉仍能三分天下,而官渡之战后袁绍无法继续割据河北?
▍⇘为什么夷陵之战后,蜀汉仍能三分天下,而官渡之战后袁绍无法继续割据河北?
气数相关。袁绍是来捧场搭台的,蜀汉是来唱戏的。
三个女人一台戏,袁大少所以得离开,不然非得打起来不可。
三足鼎立是乱世中的和平。
▍❧为什么夷陵之战后,蜀汉仍能三分天下,而官渡之战后袁绍无法继续割据河北?
“活佛是天生的,高僧是修成的”,我很喜欢这句话,是我很久以前自己感悟的。
我的确不知道是否有人说过这话,我也没有去查找,有友友知道出自哪里的话,请告诉我一声,先谢谢啊!
用这句话来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合适。
性格决定命运。
不管之前你多么努力拼搏,但最后关键的那一刻的抉择,是由你的性格决定的。
而这个性格是天生的。
人们经常说的“山难改,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
01
官渡之战后的袁绍
袁绍四世三公,天生的公子哥。
尽管同样有大志,积极进取,但骨子里有致命的性格缺陷,那就是经不起失败。
小的挫折还可以,他以为是自己的大意所致,并不影响他的信念。
他自以为是天然的领袖,曹操之流就是给他打工的,他需要的是时间,以为到点就会自然接班。
在官渡之战爆发前,看似他稳扎稳打,似乎对曹操很重视。
其实,他心里就没把曹操放眼里。
“官渡之战”失败了,与其说是袁绍军事上的失败,不如说是袁绍心理上的失败。
他的人生理念动摇了,他一向自以为是的天然领袖的信念毁掉啦。
因而一蹶不振,最终忧郁而死。
当时袁绍依然很有势力,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是很有可能的。
就是因为失去了信念,感觉到了绝望:一个小小的曹操,尚且不能摆平,有何脸面南向而争天下哪?
不仅仅是脸面问题,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具有领袖的才能,是否具有逐鹿中原的资格。
这就是他的性格,这不仅决定了他在官渡之战中采取的策略,还决定了官渡之战以后的战略取向。
在袁绍面对公孙瓒这个层次的竞争对手时,他的这个性格缺陷还不能体现出来,或许还是一个优点。
但当他上升一个层次,面对更高级的对手时,这个性格就是致命的缺陷啦。
象曹操这样的对手,你怎么可能一鼓作气就把他吃掉哪?
我曾猜测,官渡之战,曹操恐怕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啦。
最后曹操想主动撤退,是荀彧顶住了。
如果曹操失败,曹操可能带领部众东出徐州,南下淮南,西去关中,甚至可以去西川。
如果这样,荀彧咋办?献帝咋办?是抛弃献帝追随曹操哪?还是追随献帝伺候袁绍?
我在别的回答里也说过,荀彧让曹操坚守,并说坚守就有机会。你荀彧到底说说机会在哪里?
此时的曹操,不是因为听取了荀彧的建议继续坚守的,而是曹操想赌一把,不到最后绝不放弃。结果是这一把曹操赌赢了,机会真的来了。
谁也想不到的事情就真正发生了,许攸来啦,曹操的命运也改变了。
从后来袁谭袁尚兄弟厮杀来看,袁氏集团的势力还是可以的,曹操并没有强大到不可战胜的程度。
是袁绍自己放弃啦,他认为自己干不过曹操,已经没有必要再抗争下去了。
这是袁绍失败的真正原因。
官渡之战以后也就没有了袁绍集团的再起。
02
夷陵之战后的刘备
刘备亦是一代枭雄,尽管诸葛亮没有出山之前,刘备处境非常艰难,可谓狼狈不堪。
但刘备屡败屡战,绝不放弃,可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诸葛亮出山之后,从隆中对开始,大的战略方针都是诸葛亮在掌控,君臣配合的相当好,成绩也不错。刘备也一步步混出人样来啦。
不过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爽。
恰巧二弟关羽出事了,刘备趁机也想证明一下自己,让世人看看我刘备除了会哭鼻子,也能做大事。
尽管诸葛亮也曾力劝,其实诸葛亮也会知道刘备这点心思。做做样子,劝两声也就算啦。
诸葛亮以为刘备脸皮那么厚,吃点亏不是坏事,回来就老实啦。以后的工作还好开展。
不曾想,刘备老了老了,脸皮还变薄啦,打了败仗不好意思回去啦。
诸葛亮想啊,不回来就暂时不回吧,过一阵子就好啦。
不曾想这次刘备没能扛过去,憋屈死啦。
刘备以前就是一个穷屌丝,啥皇叔之类的,都清楚是咋回事,也没几个人鸟他。他自己也没很当回事,该哭就哭,该赖就赖,也就这么一步步过来啦。
可后来不同了啊,此时的刘备是汉中王啦,如果不是自己低调,差点就登基做天子啦。
身份高贵了,脸皮也就变薄啦。
搁在以前这都不是个事,这事又不是没遇到过,而且还不止一两次。
可现在不同啦,心理落差太大。而且还是被陆逊那个毛头小子给办惨的,心里过不了这个坎。如果是老贼曹操的话,过两天也就想开了。
这也是性格使然。
但因为夷陵之战前后都是诸葛亮掌控局势,所以刘备死后,蜀汉依然保持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诸葛亮的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罗贯中有意拔高了其地位,令人反感,但决不能否认其历史功绩。
就政治军事而言,只有曹操,司马懿可以与其对垒。
有诸葛亮在,蜀汉就有机会和希望。
03
两者比较
袁绍是贵族公子哥,天生的优越感,不知道咋叫苦日子,经受不住挫折。
最大的缺陷是不会哭。
富N代,官N代,也没有哭的基因。
一旦到了伤心落泪需要哭的时候,不知道咋哭。
如果会哭,哭两声,收买一下人心,说声对不起大家。兄弟们发几句牢骚,这事就过去了,从头再来啊!
看看曹操,赤壁大战,被周瑜烧得胡子眉毛都没了,要不是穿得铠甲厚,恐怕裤衩也被烧掉了。但曹操好不容易逃出华容道,马上就哈哈大笑,此时的曹操还耻笑孙刘不会用兵,说啥子如果早在此地埋伏一支人马,如何如何,看看人家老曹这心脏,这脸皮,有谁比得了啊!
无脸无皮,天下无敌!
再看看刘备,被陆逊击败,憋屈得死啦。
看看曹操被周瑜击败,是大加赞赏。
这就是境界格局不同啊!
这些都是天生的,努力是学不会的。
骨子里的东西,不到关键时刻是体现不出来的。
一旦体现出来,就彻底决定了命运。
袁绍如此,刘备如此,曹操亦如此!
▍Ⓠ为什么夷陵之战后,蜀汉仍能三分天下,而官渡之战后袁绍无法继续割据河北?
官渡之战,袁绍损失很惨。不仅赔进去了十万大军,还折损了不少文臣武将,如田丰、张郃等人,要么被杀,要么投降了曹操。
不过,虽然袁绍在战场上损失惨重,但一场大败过后,他的地盘并没有明显缩水。依然占据了冀、青、幽、并四州。
如果论实力,此时的袁绍与曹操仍然属于是五五开局面。谁也吃不掉谁。
而且最关键的是,袁绍并不像电视剧里面演绎的那样,回去之后就突然死了。而是在官渡惨败一年半后,才发病呕血而死。
地盘并没有缩水,袁绍还活着,这两点因素很重要。
因为,只要袁绍还活着,只要河北不乱。曹操就不敢打河北的主意。曹操就只能在周围搞点小动作。比如,南下讨伐当时在汝南地区招兵买马的刘备。
然而,袁绍终究还是没有活过曹操。
202年五月,袁绍病死。
听说袁绍已死,曹操立即率军北上。
当时,河北四州的新主公是袁尚,但袁绍的另一个儿子袁谭不服,自称车骑将军,屯兵在黎阳。
眼见袁家兄弟分裂,曹操更来劲了。于当年九月,举大军进攻袁尚和袁谭。
这一战,史料记载为:“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
也就是说,曹操的进攻,看上去很顺利,连战皆捷,但并未突破袁谭和袁尚的防线。
由于并未取得突破性战果,曹操只好休战。
转到203年三月,曹操再次进攻。
这一次,曹操终于取胜,击破袁军防线,并乘胜追击,进攻到了袁氏的大本营邺城。
不过,由于邺城的城防坚固,曹操短时间内拿不下。于是在这一年的五月,曹操只好返回许都,只留下一部分兵力驻扎于黎阳,做防御态势,防止袁军反扑。
这就是说,曹操的这次进攻,虽然又是大破袁军,并且还打到了袁氏的大本营。但由于实力问题,曹操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双方还是一种对峙的局面。
由于对河北无可奈何,同年八月,曹操只好调整部署,先讨伐荆州的刘表。
但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就在曹操已经准备好了南征荆州期间,袁谭突然给曹操送来了一封求救信。
这封信内容大致就是说,曹操退兵后,袁尚和袁谭为争夺冀州,发生了内战。袁谭被袁尚击败,退守平原。眼瞅要被袁尚吞掉。现在急需要曹丞相出兵支援。
曹操看到袁谭的求救信,简直要乐疯了。天赐良机啊!
于是,曹操立即放弃南征计划,转而掉头北上攻打袁尚。
这一年的十月,曹操抵达黎阳,与袁谭达成联姻关系。
袁尚方面,听到曹操北上的消息,被迫放弃继续围攻平原,返回邺城做战斗准备。
204年二月,见曹操始终没有进攻邺城,袁尚离开邺城,进攻袁谭,留下审配等人守城。
曹操见机,不管袁谭的求援,乘机专心进攻邺城。
这一场围城战,打了六个月之久。
期间,袁尚曾回救邺城,但被曹操击败。
204年八月,审配的侄儿审荣投降曹操,邺城被曹军攻破。
见邺城已破,袁尚只好逃到幽州。
204年七月至十二月期间,见曹操专心攻打邺城,袁尚逃往幽州。先前被打得半死的袁谭趁机扩张地盘,陆续拿下了如安平、渤海等地。
但是,袁谭还没高兴几天。曹操就带兵杀了过来。两军一通厮杀,袁谭惨败。最终于205年正月,被曹操斩杀。
前面说了,袁绍的地盘为幽冀青并四州。
袁绍死后,袁谭占青州,袁尚占冀州,袁绍的外甥高干占着并州,袁绍的另一个儿子袁熙占着幽州。
曹操斩杀袁谭,赶走袁尚之后,算是平定了冀州、青州。拿下了袁绍一半的地盘。
不久后,高干派人来投降。袁熙的部将焦触也反叛,赶走袁尚,袁熙,组织幽州各级军政长官降曹。在这种背景下,曹操拿下了幽州、并州。完成了对河北四州的统治。
然而,曹操还没有高兴几天。投降的高干就反叛了。被焦触赶走的袁尚、袁熙也逃到乌丸人的地盘,找到了援军。准备南下反扑。
为了打破袁氏余部的反扑,曹操只得暂缓进攻乌丸,专心对付高干。
这场并州平叛之战,前后耗时大半年,直到206年三月,曹操才击破高干。
207年五月,休息了一年多的曹操,再次出兵,讨伐乌丸。
此次北征,曹操打得很艰苦,差点就阴沟里翻船。但好在有惊无险,最终还是赢了,斩杀了出兵帮助袁尚、袁熙的乌丸单于塌顿。
乌丸战败后,袁尚、袁熙继续逃亡,向东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
207年九月,公孙康干掉袁尚、袁熙。将二袁的人头送给曹操。至此,历时五年多的曹袁争霸战,才终于算是画上了句号。
回看曹操平定河北的过程,其实很不顺利。
如果不是袁氏兄弟过早的内讧,给了曹操逐个击破他们的机会,曹操可能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才能拿下河北四州。
而如果袁绍不死,或是袁绍死前,能留下一个可以镇得住场面的主心骨人物,曹操压根都没可能拿下河北四州。
曹操能拿下河北,其实有一定运气成分。
对比袁绍,兵败夷陵后的刘备,情况几乎是一模一样。甚至处境可能还要更糟一点。
因为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就已经损失了很多兵马和文臣武将。
先是219年底,关羽等人被杀,几万荆州军全军覆没。
接着是220年初,刘封因为不救关羽,以及他和孟达的矛盾,由他镇守的上庸三城,被魏国夺了去。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
220年夏,刘备帐下第一谋士法正去世。
221年夏,张飞和黄忠陆续离世。一个被下属杀害,一个自然病故。
这些文臣武将的死,令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了数日。自己还没出兵呢,就一连折损了多员大将和首席谋士。
至于夷陵之战的损失,那就更大了。不仅折损了数万精兵,还损失了大量人才:
张南、冯习、傅彤等将领战死。
黄权所部一万多人,由于退回益州的归路为吴军截断,被迫投降曹魏。(曹丕为了笼络人心,仅列侯就封了42个,另外还封了一百多个将军、中郎将)
马谡的哥哥马良由在撤退途中,被东吴将领步骘截击而死。
值得一提的是。夷陵之战期间,马超也在成都病死。
众所周知。蜀汉政权,最缺的就是人才,而刘备在夷陵之战前后的人才损失,几乎是雪崩式的。先损失了关羽、法正,后又陆续损失了张飞、黄忠、马超、张南、冯习、傅彤等人。
这种人才折损,对于蜀汉政权而言,打击太大了。不夸张地说,如果处理得不好,荆州派失势,压不住本土派,蜀汉政权散摊子,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过,好在夷陵之战后,刘备的地盘也没有明显损失。
好在刘备也没有立即就去世。
好在刘备不存在立长还是立幼的问题。
好在刘备还有诸葛亮这个能镇得住场面的主心骨人物可以托孤。
好在诸葛亮的人忠于刘备和刘禅。
好在兵败夷陵后,魏吴全面开战,均无暇进攻蜀汉。
这就使得刘备虽然在夷陵惨败,蜀汉政权虽然折损了大量兵力和人才。但其内部并不像袁氏集团那样不稳固。
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团结,不给敌人可趁之机,就不担心政权会散摊子。
后来,在诸葛亮等人的精心辅佐下,刘禅在刘备死后迅速巩固了皇位,稳住了内部各派系的人心,平定了叛乱。蜀汉也因此熬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又得以延续了40年国运。
▍✕为什么夷陵之战后,蜀汉仍能三分天下,而官渡之战后袁绍无法继续割据河北?
汉末群雄中,袁绍是最有希望成就霸业者;他出身高贵,人脉资源丰富;他资历“老”,霸气侧漏;他最早站稳脚跟,有自己巩固的根据地。
虽然说英雄不论出身,但无论到什么时候,有个好的出身,都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袁绍的出身,在群雄中是最高贵的,无人能及。
《三国演义》中说袁绍“四世三公”,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写道,刘备称袁绍是“四世五公”,祖上有5个人做过三公,袁安、袁敞、袁汤、袁逢、袁隗。
袁家最厉害的老祖宗叫袁安,是袁绍的高祖,乃东汉初期名臣,汉明帝、汉章帝最倚重的高官。
他曾在明帝兴楚狱时救了很多高知,从而在士大夫中享有极高的名望,奠定了汝南袁氏名门望族的地位。
这样高贵的出身,让袁家故旧满天下,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
袁绍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但培养了他的贵族气质,也丰富了他的知识和阅历,赢在起跑线上。
而刘备虽然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是轮到他这一代已经败落,成为卖草鞋的个体户,认识的朋友也都是平民百姓的后代。
这一点不但刘备不能跟袁绍比,就是曹操也比不得。
当刘备默默无闻的时候,袁绍就是军中高级将领,是三军统帅、大将军何进的得力助手。
袁绍也很有魄力,他曾多次建议何进先发制人,铲除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
在何进被杀后,他力挽狂澜,亲自指挥了诛杀宦官的军事行动。
在董卓专权的时候,百官战战兢兢,唯有袁绍挺身而出,怒斥反贼,这是何等霸气?
初平元年(190年),群雄讨伐董卓的时候,他众望所归,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带兵讨伐董卓。
之后,他任用许攸、沮授等谋士,励精图治,先后占据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地区,统一了河北地区;同时他又交好北方少数民族,事业达到巅峰。
可以说,在黄巾军起义后,袁绍一枝独秀,崭露头角,最有可能成就霸业。
而那时候,刘备还跟关张二人寄人篱下,是不折不扣的打酱油者。
两人虽然创业过程不同,但是都在晚年经历了人生的滑铁卢,都遭遇灭顶之灾,但是结局却大相径庭。
刘备经历了夷陵之战后,还能全身而退,保住自己的基业;而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却一蹶不振,走向灭亡,这是何故?
袁绍失去人心,刘备深得人心
官渡之战爆发前,谋士郭嘉曾经分析了曹操和袁绍各自的优势,从十个方面总结出曹操的十胜,袁绍的十败。
郭嘉总结的曹操的优点,也是刘备的优点。
袁绍出身高贵,爱摆谱,繁琐礼仪太多,华而不实;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曹操到他的大帐中一看就乐了,里面摆满图书、古玩和珍宝。
刘备出身卑微,很平民化,接地气,惹人待见。
比如他和关羽和张飞,不仅并肩作战,而且吃住都在一起,没有一点架子。
刘备礼贤下士,为了寻找谋士不惜三顾茅庐,把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而袁绍则唯我独尊,聘用谋士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关键时刻根本就不听他们的。
不同的做法,收到不同的效果。
夷陵之战后,刘备只是军事上失败,声望没有受多大损失。
官渡之战后,袁绍政治、军事受到双重打击,失去了号召力,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刘备是汉室正统,袁绍是“不义之师”
刘备有战略眼光,始终牢牢抱住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金字招牌不放,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号,站在道德制高点,有号召力。
袁绍不但反对谋士沮授提出的奉迎天子的主张,还一度产生了抛弃汉献帝、另立新君的想法。
后来袁绍跟曹操作对,曹操代表天子,袁绍则非常被动,以反叛汉室的名义出兵,失去人心。
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其实是个小心眼,对谁都不放心。
这一点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就暴露无遗:绍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
后来袁绍也没有改掉这个毛病,在河北站稳脚跟之后,他让自己直系亲属守卫要害地区,比如让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以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以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
而刘备则任人唯贤,用人不疑;始终依靠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优秀将领,不分亲疏,只要忠诚度和军事才能。
同时袁绍刚愎自用,不能知人善任,不能采纳好的建议,还优柔寡断。
在平时,袁绍很会用人,经常采纳谋士建议,不然就不会谋士荟萃,名将如云,在群雄中崭露头角。
但是袁绍过于自信,对很少采纳谋士的正确建议。
当郭图和沮授建议他迎接天子的时候,他说这样会束缚自己的手脚,予以拒绝。
当田丰建议他夺取许都,迎接汉献帝的时候,他还是拒绝。
官渡之战前,曹操讨伐刘备的时候,田丰又提出一个金点子,建议袁绍趁着后方空虚,给曹操背后插刀子,同样没有被采纳。
当曹操打败了刘备,势头正旺的时候,田丰觉得失去最佳战机,建议袁绍以守待变,袁绍不但不听还将其关押起来。
期间,沮授提出打持久战和增加兵力保护粮草;许攸则提出派特种部队袭击许都,方案都被袁绍枪毙。
不仅如此,当袁绍不听谋士建议,最后被曹操打得一败涂地之后,他还不能幡然悔悟,重用那些有先见之明的谋士,反而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害怕大家嘲笑自己,而杀掉自己的谋士田丰。
如此一来,寒了下属的心,大家明白跟着他前途暗淡,性命不保,有识之士谁还敢投奔袁绍为他效力?
官渡之战后,田丰、沮授被杀,许攸叛逃,袁绍的一流谋士损失殆尽。
只剩下专而无谋的审配、果而自用的逢纪;以及谋略还行,但是心术不正的野心家郭图、辛评。
比如官渡之战前,郭图等人就挑拨离间,说沮授的坏话:"沮授监管内外,威权震动三军...”,结果让袁绍大起疑心,开始防范沮授。
袁绍除了文臣丧失个差不多,名将也损失严重
淳于琼被曹军大将乐进斩杀,张郃、高览得知乌巢被破,投降曹操。
河北名将文丑被曹军名将徐晃所杀,另一名将颜良则被寄居在曹军中的关羽斩首。
(这里需要指出一点,颜良文丑并非是关羽一人所杀,《三国演义》的描述属于虚构。)
夷陵之战后,刘备的谋士、蜀汉的擎天柱诸葛亮尚在,文臣李严也才能非凡。
夷陵之战前,关羽、张飞、黄忠等人去世,夷陵之战中,名将黄权、吴班、傅肜战死,可能成为蜀汉后期重臣的冯习和张南阵亡。
但是蜀汉名将辈出, 还有新锐廖化、魏延、姜维、张翼等。
总之,夷陵之战后,蜀汉依旧阵容严整,他们虽然不能打到中原,也不能灭掉东吴,但是守住蜀汉还是绰绰有余的。
袁绍后院起火
袁绍在接班人问题上没有遵循祖制,不是立长子袁谭为接班人,而是立自己的小儿子袁尚。
这就导致了袁绍上层集团分裂,加剧内耗,文武大臣不得不选边站,极大削弱了袁绍集团的凝聚力。
尽管袁绍为了让小儿子接班煞费苦心,比如将袁谭过继,随后再立袁尚为继承人,但依旧违背礼法,激化高层矛盾。
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逢纪与审配自成一派,在袁绍去世后拥立袁绍小儿子袁尚,而辛评、郭图一派拥立袁绍长子袁谭,双方就开始自相残杀,给了曹操各个击破的可乘之机。
但是两派的政治斗争不可能是在袁绍去世后开始的,在他健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了,不过没有公开化,这就加速了袁绍的灭亡。
而刘备这边,在接班人问题上没有犯错,内讧没有那么激烈。
刘备具有地利之便,袁绍没有
袁绍的根据地河北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给了曹操一鼓作气将其消灭的机会。
但是蜀汉有四川天险,在当时的条件下,东吴很难沿着长江西上。
而曹魏如果去灭蜀的话,需要通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蜀道,兵力优势不能发挥,后勤保障供应不上。
正因如此,在刘备和诸葛亮相继去世之后,能力平庸的阿斗还将蜀汉延续了几十年年,这绝不是偶然的,主要是地利之优势。
换言之,如果将双方的地理位置交换一下,袁绍也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不会灭亡那么快。
同样道理,如果在夷陵之战后,刘备所在的地区是平原,抵挡曹操的进攻要吃力许多。
总之,袁绍的失败既有人为原因,也有地理原因;而刘备的成功则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为什么夷陵之战后,蜀汉仍能三分天下,而官渡之战后袁绍无法继续割据河北?
袁绍与刘备间最大的差距是缺一个诸葛亮。
许多人以为刘备于夷陵之战大败后,蜀汉是凭借秦岭、峡口天险之利持续割据,这固然是其中一个原因,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诸葛亮。
刘备政权立国不久,加上强敌在外,按常理在刘备病逝后,蜀汉就该崩溃。当时魏国群臣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等联名写信给诸葛亮,让诸葛亮举国称藩,这不是魏国在虚张声势,蜀汉的精锐部队几乎全灭于夷陵,再加上南方叛乱兴起,对蜀汉形势极为不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故事就是根据这段历史改编,只不过历史上诸葛亮压根没有搭理他们。诸葛亮倒是专门写信反驳曹植评价刘邦、刘秀的文章,进行学术探讨。
孙权虽在夷陵之战后就跟刘备恢复外交,但双方还没有明确恢复同盟,孙权仍在不断试探蜀汉形势,一旦诸葛亮显露出国弱民贫的状态,孙权恐怕就是不同态度。孙权为此默许交州的士燮煽动南中豪族雍闿叛乱,雍闿把蜀汉的益州太守张裔俘虏,送往孙吴。直到诸葛亮派邓芝前往孙吴跟孙权结盟,张裔才得以遣返。
与此同时,孙权派出使臣张温入蜀,一方面是说跟蜀汉恢复同盟,另一方面是让张温探查蜀中形势。结果张温回来后屡屡赞美蜀政,意味着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依然行政通行,持续恢复国力,孙权为此还起了杀死张温之心。
诸葛亮仅仅凭三年休养生息,整顿军事,积极与孙权恢复外交,亦使曹丕的注意力转向孙权,把政治、军事、外交的才能全面发挥出来。
袁绍集团中作用跟诸葛亮相似的大臣是审配,但又不尽相同,因为袁绍不像刘备一样敢委国于审配,尽管审配坐镇邺城拥有很大实权,但因为他为人刚烈率直,跟袁绍其余臣子不和,官渡惨败后审配在前线的二个儿子被曹操生擒,跟审配不和的孟岱、蒋奇就向袁绍进言,说审配在位专政,宗族势力强大,手中兵强,必有反心,另外两位大臣郭图、辛评也如此认为。要不是有护军逢纪为审配辩护,袁绍就罢免了其实权。
试想一下,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立刻罢免了坐掌中枢的诸葛亮,那么还有谁可稳定政局?袁绍众臣间斗争来由已久,早已分成袁尚、袁谭两派,自袁绍死后直接分为两个势力,彼此间还起兵交锋,曹操又趁机拉拢袁谭一同对付袁尚,由此强大的袁氏集权逐步解体。就算如此,曹操平定河北仍用了八年时间,可见袁氏集权势力之厚。
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袁绍没有刘备的胸怀,无法有效制御众臣,又偏爱幼子,不顾臣子团结。而诸葛亮在此前就看出刘封与刘禅的弊端,力劝刘备杀了刘封,稳固了众臣之心。另一方面,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君臣没有猜疑,这不仅是千古佳话,亦为刘备当时明智之举,故诸葛亮尽心辅佐刘禅,独揽大权而无贰心。
袁绍这边在他死后,审配、逢纪、郭图、辛评各行其是,人们都搞不清管事的是谁,没有统一的意志,皆为眼前之利进行斗争。刘备死前留下的重臣还有李严、刘琰、陈震,除去李严后来搞了点事,被诸葛亮罢免后,也没谁可以跟诸葛亮抗衡,不过更重要的是诸葛亮执政公平,众人无怨。不似袁绍群臣彼此相怨,互不相让。
诸葛亮胸襟不同常人,昔年法正、董和手掌重权,诸葛亮跟他们合作执政都较为融洽,诸葛亮即可以容忍法正公报私仇,亦可跟董和推心置腹。
在战略的层面上,诸葛亮可以放着刘备的仇不报,跟孙权恢复同盟,维持三国鼎立之势。那边袁尚、袁谭明明是亲兄弟,却连平日里的仇怨都放不下,给曹操逐步击破的机会。
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为什么最终建国称帝的是刘备而不是袁绍,为什么千古名相是诸葛亮而不是审配、逢纪、郭图、辛评。正如袁绍、刘备的宿敌曹操所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亦如孙权所言:“诸葛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
得到敌人的认可应是最客观的肯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