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安禄山麾下三个镇子,一共有十八万士兵,马一万六千,兵力占据了三个边境士兵的三分之一,而马匹则占据了五分之一的兵力。而且,安禄山还是闲厩使、陇右群牧,得以将天下良马均优秀归入自己掌控。史朝义接手时,叛军的力量看起来仍然很强大。
史朝义在洛阳,亲自统领了10余万主力,而河南、河北等广大地区,仍然拥有数十万大军,光是河北地区的军队,后来成为河朔三镇,就够大唐折腾百年了。
为了进一步加强力量,史朝义又打起了外援的主意。
当时,正逢唐肃宗驾崩,史朝义派使者游说回纥可汗:唐天子已死,国无主,已乱。请回纥军收府库,发财!
回纥主贪图大唐财富,准备发兵南向。
不过,大唐也出手了,也派遣使者,前去回纥请求援军。
结果,由于仆固怀恩、唐代宗与回纥的关系更铁,回纥继续选择站在大唐一边。
由此,史朝义的外援争夺战失败了。
主力丧尽
得到回纥支持的唐军,再此发起战略进攻。
史朝义集结主力,进行决战。
洛阳之战,史朝义集结10余万主力出城会战,结果,6万北沙,2万被俘,伤亡惨重。
随即,在卫州,史朝义的残军会合田承嗣的4万军,再拒唐军,又遭惨败。
贝州,史朝义与大将薛忠义合兵3万,又遭惨败,“积尸拥流而下”,伤亡殆尽。
史朝义的死忠力量,在连番交战中损失殆尽。
釜底抽薪、土崩瓦解
随即,大唐给史朝义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大唐表示:所有的叛军,无论是被胁迫做了叛军的,还是原本就是叛军老部队,
只要愿意归顺,全部既往不咎,原职任用!
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归降,张忠志以赵、恒、深、定、易五州归降。
大唐不但原职任用这些叛军降将,还对他们“超予封赏”。
原本,史朝义手下的大将,大多为安禄山的旧部。
安禄山死,效忠其子说得过去,安禄山的儿子被杀,效忠魁渠史思明也说得过去,至于史思明的儿子嘛···就实在没有效忠的必要了。
因此,得知薛嵩等人得到优待后,原本死力抵抗的田承嗣也暗中归降大唐。
不久,田承嗣摆了史朝义一道:他先劝史朝义亲到幽州发兵,来救莫州。随即,史朝义率领5000精骑离开莫州后,田承嗣遂开城投降了大唐。
史朝义北走,在唐军的追击下又遭大败,只好逃往范阳。
范阳,是叛军真正的老巢。
然而,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已经向大唐请降了。
史朝义到了范阳城下,李怀仙不但拒其入城,还派兵攻击。
史朝义身边的范阳人,到了老家,也不愿跟随史朝义,各自逃散了。
史朝义只好率领数百骑奔到广阳,守军又拒其入内。
无奈之下,史朝义只好继续北逃,企图投靠奚、契丹。
到温泉栅时,李怀仙的追兵到了,史朝义走投无路,在林中自杀。这个举措,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捋一捋安史之乱的前后详细过程,答案夹杂于其中。
先了解安禄山
有唐一代,十分开放,它的开放不仅在于内部,对外也很开放,比如在对待少数民族态度上,当时唐朝有很多官员都是少数民族的,同样少数民族出身的安禄山(胡人与突厥人所生)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始兴起,走向巅峰。
安禄山虽屌丝出身,长相丑陋,但他也是有特别之处的,那就是特胖。体重的优势加上出生于塞外,让他练就了一身力气,异常剽悍骁勇。得以此,安禄山被幽州节度张守珪所欣赏,成为其义子,安禄山自此有了一个跳板,开始了自己创业之路。
安禄山在明面上靠自己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讨好朝中重臣,暗地里又拿厚礼贿赂往来官员,因此他在朝廷内有着不错的名声,唐玄宗也是特别喜欢他,到后来还亲自下旨让他成为自己爱妃杨玉环的干儿子。
安禄山实力
安禄山自公元732年投入军旅起,一路上可谓是平步青云,到公元751年时,他已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成为唐朝最大的腕。
要知道玄宗当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控制、巩固边防,于开元十年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节度使权力很大,相当于三国时期的刺史、州牧。《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记载:“(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节度使是雄踞一方的存在,而安禄山作为三镇节度使,实力可想而知。
当时的唐玄宗为保卫边疆,实行的是外重内轻策略,他允许节度使率兵镇守边地,这使得后来边镇兵力达50万之多,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而安禄山作为三镇节度使,即平卢、范阳、河东三镇,拥兵20万,实力最强。
安禄山在公元751这一年,实力剧增,随之一起上涨的是他的野心。
安禄山造反准备
于是他开始密谋造反,首先是以抵御外敌为名在老巢范阳储藏兵器、粮食;接着亲信挑选出来代替那些“不听话”的官员;最后派出了探子前往长安获取第一手的情报。
这在《旧唐书》中有记载:
禄山阴有逆谋,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外示御寇,内贮兵器,积谷为保守之计,战马万五千匹,牛羊称是。
高尚掌书记,刘骆谷留居西京为耳目
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润客、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皆拔于行间。
而在安禄山做这些的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出了一二,就连大奸臣杨国忠都多次对唐玄宗上奏:禄山必反!
可惜,玄宗当时已然被安禄山影帝般的演技所蒙蔽,当安禄山一副哭相跑到自己跟前抱怨时,他只觉得错怪了他,反而自己愧疚了起来,于是让他做了左仆射的高官,放他离去。
公元755年,经过四年的准备,安禄山有了造反的实力,于是以讨伐逆臣杨国忠为命,从范阳起兵造反,顿时间朝野震惊。
造反的人数有多少呢?
《旧唐书》记载:以诸蕃马步十五万,夜半行,平明食,日六十里,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腹心。
《资治通鉴 》记载: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
也就是说当时安禄山三镇的军力,加上各少数民族支持,启用了骑兵、步兵共十五万造反,号称是二十万。
安史之乱
安禄山起兵后,由于多年没打仗,久疏战阵,加上造反过于迅速,唐军压根没反应过来,十五万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而这个时候的唐玄宗还不信,直到一周后才肯接受安禄山造反的现实。
玄宗起用高仙芝为帅东征安禄山,不过我们在先前也提到唐朝当时已是内轻外重,节度使拥兵自重,精锐在边疆,还没有赶回,高仙芝也是临时募兵,得到的新兵压根无法与安禄山的兵相提并论。
高仙芝也深知这一点,于是坚守潼关不出,不过唐玄宗却因此,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了高仙芝。无奈,在安禄山造反当年年底,他攻下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玄宗再起哥舒翰为帅,起二十万大军,镇守潼关,与高仙芝一样,哥舒翰也是坚守,玄宗心急,催促哥舒翰出战,哥舒翰硬着头皮出战,结果中了伏击,被杀的大败,20万大军只剩8000,此战后潼关失守,而潼关是长安门户,潼关一丢,长安没过多久也没了。
安史之乱这时是最严峻时期。
不过在李肃宗即位后,战争开始有好转,郭子仪与李光弼联手进军河北,击败史思明,收复了河北一带。
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为重振旗鼓,以尹子奇为帅,率十三万人南下,扫荡河南。不过在睢阳之战中,被张巡给打败,叛军被歼灭12万之多,而睢阳保卫战牵制了、又消灭了叛军主力,为后来收复长安、洛阳奠定了基础。
后期安史之乱(这里本人特指安禄山死后)公元757年,安禄山起兵两年后,他被儿子安庆绪杀害,安庆绪继承帝位掌权。当时长安、洛阳已被收复,安庆绪仅率1300人败逃邺城。
安庆绪衰退之际,史思明开始壮大,他在当时是守老巢范阳,并没有多大损失。公元758年,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继任“大燕皇帝”。
公元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由于多次内乱,叛军势力渐弱。公元762年,唐军骑兵与回纥军合围再次失守的洛阳,史朝义派10万精兵来增援,被打的大败,歼6万余人,俘其2万余人。自此后更是兵败如山倒。
公元763年,史朝义率五千骑败逃回范阳。由于部下李怀仙已献城投降,史朝义不得入城,他只好逃奔广阳(今北京房山东北),又遭守军拒绝,史朝义在绝望之际自缢而死,安史之乱自此结束。
《新唐书》记录最终结局:朝义至范阳,怀仙部将李抱忠闭壁不受,朝义告饥,抱忠馈于野。朝义饭,军亦饭,饭已,军子弟稍稍辞去。朝义流涕骂承嗣曰:“老奴误我!”自渔阳回止幽州,缢死医巫闾祠下。
安史之乱自公元755年从安禄山开始,到公元763年于史朝义手里结束,历经七年又两个月,大唐由盛转衰,下面则是藩镇割据时代。
夏目说:
从以上可以看出,到了史朝义时期安史之乱已然是走下坡路了,基本一直在输,但他在最大一战,即唐再夺东京之战,依旧是能起精兵十万与唐一战的,所以巅峰时期势力还是非同小可。
不过到了最后他输的一无所有,部将在史朝义大势已去之下都选择了降唐,不接纳他,比如田承嗣、李怀仙等人都闭门不出,田承嗣更是将史朝义母亲及妻子送于唐军以表忠心,史朝义是在无路可走情况之下,才于林中自缢而死的。
要说史朝义最后还有多少人,其实上要分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是说史朝义个人。他最终史朝义是众叛亲离,一人没有,自己在绝望中自杀。
广义上则是史朝义为首的叛军。当时史朝义的部将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四人都因投降有功,依旧做了节度使,他们的势力没受太大影响,只能说是被招降了,明面上听命于朝廷,实际自主权力很大。他们四人拥兵于河北,算是藩镇割据时代第一批人。
安禄山时期的叛乱应该是威慑力最大的,虽然起兵时只有十五万人,但当时由于国内太久没战事,老兵在边疆,新兵蛋子多;加上出其不意;唐玄宗的瞎指挥不听高仙芝、哥舒翰等名将劝告,失去了洛阳、长安。
好在之后有郭子仪、李光弼站出来,帮助唐朝止颓,加上抓住叛军内乱,最终打败叛军,将叛乱终结于史朝义手中。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安史之乱中,安史叛军兵力的变化,正是交战双方战略得失的直接反映。
安史叛乱之初兵力
安史之乱前,大唐全国军队共有57.4万人。
随着府兵制的瓦解,募兵制的崛起,唐初“内重外轻”的局势已经改变。
57万军队,有49万是边兵,配置于沿边10个节度使、经略使,而内地仅留8万余人,且战斗力堪忧。
其中,安禄山一人所领3镇共有兵18万,马1.6万,军队数量占边兵的三分之一强,马占五分之一强。
而且,安禄山还是闲厩使、陇右群牧,得以将天下良马均优秀归入自己掌控。
安禄山一人拥有如此强大的兵力,可见唐玄宗神经之大条。
而且,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与安禄山也有亲属关系(安思顺的叔父是安禄山的继父)。
幸亏安思顺忠心于大唐,否则,形势更加不可设想。
可以说,安史之乱的发生,本身就是唐玄宗神经大条的产物!
实力对比变化1:自毁长城的大唐
安史之乱爆发时,安史叛军兵力少于唐军。
然而,由于大唐猝不及防,边兵大多远在边疆,不及集中,而安史叛军准备已久,兵力集中,因此,安史叛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攻取开封、洛阳,占据了大片地区。
高仙芝、封常清虽在交战中失利,但毕竟老成谋国,依托潼关,遏制了叛军的西进,为大唐军队的集中争取了时间。
由此,战局进入了短暂的僵持阶段。
这个阶段,叛军想尽办法扩军,但却效果不佳。
河北地区,原为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然而,叛乱爆发后,在颜真卿、颜杲卿兄弟的动员下,河北地区的团结兵、义勇多起来响应唐军,与叛军为敌。
同时,叛军在陈留等地征集的地方部队,虽然规模在10余万以上,但却被张巡阻击于雍丘,屡屡失利,无法发挥战略作用。
不过,大唐的军队数量也没有太多增加。
除了张巡等人就地组织团结兵、义勇外,广大地区都没有进行动员,大唐主要依靠陆续回援的边军前来改善形势。
可以说,这个阶段,双方的兵力都没有太大增长,力量对比仍然主要由边兵决定。
即便如此,随着边军的陆续回援,大唐的力量优势逐渐汇集,形势逐渐有利起来。
光是潼关就聚集了20万大军,此外,郭子仪、李光弼率领朔方军进击安史叛军的后方河北。
如果大唐稳重推进,平叛战争将很有可能迎来重大胜利。
然而,唐玄宗自毁长城,盲目命令哥舒翰率领20万潼关唐军出击。
结果,20万唐军灰飞烟灭,长安沦陷,形势瞬间逆转。
实力对比变化2:错失机会的安史叛军
长安沦陷后,大唐王朝陷入极大困难,安史叛军迎来了极佳机会。
首先是长安沦陷后,郭子仪回救灵武,李光弼势单力薄,只有退守太原,河北地区忠于大唐的力量被消灭,河北成为叛军的稳固后方。
随后,由于大唐朝廷与中原、河北地区的联络中断,许多地方投降了叛军,整个河南,只有张巡仍在睢阳坚持。
同时,大唐王朝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而李璘则有割据江南之意,大唐皇室一时忙于内部权力争斗,短期内无法对叛军有所作为。
此时,叛军既能消化胜利果实,将占领的广大地区动员起来,也能趁胜追击,从根本上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
然而,安史叛军虽有野心,但毕竟不是创业之君。
叛军在占领广大地区后,似乎没有“入主中原”的意思,将各类财富都运往范阳后方,也没有推行合适的安民之策,以赢得人心。
这个阶段,叛军确实扩充了军队,仅尹子奇就扩充了10余万军队。
然而,正如李泌所说:“华人为之用者,独周挚、高尚等数人”,安史叛军的实际力量并没有增长。
更严重的是,叛军内部也出了大问题,安禄山为其子所杀,叛军内部出现了裂痕。
而大唐方面,力量则再此增长起来。
一方面,安西等地的边兵逐渐汇聚到灵武,大唐形成了强大的野战兵团。
同时,回纥也派兵入援,精锐的回纥骑兵,极大削弱了叛军的骑兵优势。
而随着大唐在内地设立节度使,各节度使又在辖区扩军,使唐军的兵力优势迅速发展起来。
叛军错过了最佳时机,形势再此变得对大唐有利了。
此后,大唐收复长安、洛阳,投入的兵力都达到数十万,大大超过了叛军。
随着长安、洛阳等地的收复,大唐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实力对比变化3:叛军错过最后的翻盘机会
此后,双方都出现了若干失误。
大唐天子害怕出现安禄山第二,不设主帅,结果,邺城之战大败,形势逆转。
随后,史思明又在邙山击败唐军,再此占领了洛阳。
此时,史思明进兵潼关,大唐的统治忠心再再此陷入危机!
不过,叛军的内乱,史思明被其子所杀,再此使叛军错失了机会。
接下来,叛军的指挥棒交给了史朝义。
外援争夺战
史朝义接手时,叛军的力量看起来仍然很强大。
史朝义在洛阳,亲自统领了10余万主力,而河南、河北等广大地区,仍然拥有数十万大军,光是河北地区的军队,后来成为河朔三镇,就够大唐折腾百年了。
为了进一步加强力量,史朝义又打起了外援的主意。
当时,正逢唐肃宗驾崩,史朝义派使者游说回纥可汗:唐天子已死,国无主,已乱。请回纥军收府库,发财!
回纥主贪图大唐财富,准备发兵南向。
不过,大唐也出手了,也派遣使者,前去回纥请求援军。
结果,由于仆固怀恩、唐代宗与回纥的关系更铁,回纥继续选择站在大唐一边。
由此,史朝义的外援争夺战失败了。
主力丧尽
得到回纥支持的唐军,再此发起战略进攻。
史朝义集结主力,进行决战。
洛阳之战,史朝义集结10余万主力出城会战,结果,6万北沙,2万被俘,伤亡惨重。
随即,在卫州,史朝义的残军会合田承嗣的4万军,再拒唐军,又遭惨败。
贝州,史朝义与大将薛忠义合兵3万,又遭惨败,“积尸拥流而下”,伤亡殆尽。
史朝义的死忠力量,在连番交战中损失殆尽。
釜底抽薪、土崩瓦解
随即,大唐给史朝义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大唐表示:所有的叛军,无论是被胁迫做了叛军的,还是原本就是叛军老部队,只要愿意归顺,全部既往不咎,原职任用!
这个举措,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归降,张忠志以赵、恒、深、定、易五州归降。
大唐不但原职任用这些叛军降将,还对他们“超予封赏”。
原本,史朝义手下的大将,大多为安禄山的旧部。
安禄山死,效忠其子说得过去,安禄山的儿子被杀,效忠魁渠史思明也说得过去,至于史思明的儿子嘛···就实在没有效忠的必要了。
因此,得知薛嵩等人得到优待后,原本死力抵抗的田承嗣也暗中归降大唐。
不久,田承嗣摆了史朝义一道:他先劝史朝义亲到幽州发兵,来救莫州。随即,史朝义率领5000精骑离开莫州后,田承嗣遂开城投降了大唐。
史朝义北走,在唐军的追击下又遭大败,只好逃往范阳。
范阳,是叛军真正的老巢。
然而,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已经向大唐请降了。
史朝义到了范阳城下,李怀仙不但拒其入城,还派兵攻击。
史朝义身边的范阳人,到了老家,也不愿跟随史朝义,各自逃散了。
史朝义只好率领数百骑奔到广阳,守军又拒其入内。
无奈之下,史朝义只好继续北逃,企图投靠奚、契丹。
到温泉栅时,李怀仙的追兵到了,史朝义走投无路,在林中自杀。
安史之乱,双方的失误都不少。
安史叛军能据天下三分之一的强兵,直接造反,这本身就是大唐失误的结果。
安史叛军尽管在作战中表现突出,多次击败唐军,但没有治理天下的雄才大略,没有消化胜利成果,真正扩充力量,其可以依靠的基本力量始终是边地的军队。
而在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被杀后,史朝义缺乏足够的威望、能力领导叛军。
因此,表面上史朝义拥有庞大的地盘和军队,但在其亲自统领的主力遭到打击后,各将纷纷降唐,史朝义最后带着随从的数百人在自己的老巢附近东奔西走,却没有将领敢收留。
同样,大唐却在组织上失误颇多,多次亲自自毁长城,使战局多次出现反转。
因此,到最后,大唐也已精疲力尽,无力再彻底摧毁叛军了。
对叛军将领“超予封赏”,虽然短期内瓦解了史朝义集团,但却使河北地区始终处于叛军残余的控制下。
因此,安史之乱被平定了,但安史叛将却始终盘踞河北,河朔三镇成了大唐王朝挥之不去的梦魇。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安史之乱长达七年零两个月,在这七年多时间里,大唐换了三个皇帝,从唐玄宗李隆基到唐肃宗李亨再到唐代宗李豫;而叛军首领换了四个,从安禄山到安庆绪再到史思明最后是史朝义。
可以说内乱让叛军的战斗力不断下降,最后败给了大唐,但即便最终史朝义兵败自杀,这场叛乱也没有真正落下帷幕,而仅仅是不再起兵反唐了。但却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下来。当时投降的将领全部被大唐许以原职,这既是仆固怀恩为大唐挖的陷阱,也是大唐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安史之乱的破坏实在是太大了,大唐帝国的盛世繁华轰然倒塌,帝国的威严和统摄力统统不复从前,藩镇割据成为强大的地区势力,越来越脱离唐王朝的控制。经济遭到破坏,人们流离失所。
而这场叛乱的制造者就是安禄山,一个重达330斤的胖子,他曾在唐玄宗面前如小丑般忠诚和老实,深得唐玄宗的信任,更是成为杨贵妃的养子,在李林甫的提携下,安禄山迅速成为范阳节度使和平卢节度使,又在后来求得河东节度使,一人统摄三镇,成为王忠嗣之后最强悍的存在,当年王忠嗣曾统摄四镇,虽是唐玄宗的养子,却得不到唐玄宗的信任,最终被诬陷后暴卒。
之后就是安禄山统兵最多。平卢、范阳、河东加起来有183900人,而当时十个节度使加起来总统兵495000人。安禄山一个人统兵占了三分之一还多,而十个节度使总兵力约占全国兵力的85%,这样一算,安禄山自己统兵占了大唐帝国的近三分之一。当然安禄山对于河东地区的兵力统摄力相对小些。
但在755年,安禄山起兵的时候,还是凑够了15万,包括平卢和范阳的全部兵力再加河东的部分兵力,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部族的兵力,凑够了15万人马,号称20万,以范阳为根据地起兵造反,名目就是安禄山矫诏奉朝廷之命讨伐杨国忠。
很快,全国就陷入战乱之中,在长安即将陷落之际,唐玄宗“御驾亲征”灰溜溜的往南边跑了,在马嵬驿发生了著名的马嵬驿兵变。然后唐玄宗入蜀成了太上皇,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登基为帝。开始了收复两京的战争,而安庆绪将父亲安禄山杀死,自己做了皇帝,只是安庆绪和史思明之间不合,后来在安庆绪求助于史思明的相州之战后,史思明杀死了安庆绪,全面接管了叛军,称帝。
而在761年,史朝义又把父亲史思明杀死,称帝。这时候的叛军已经再不复从前有统一的指挥,史朝义对叛军并没有约束力。在对唐军的作战中几乎节节败退。762年十月,唐代宗命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率各路节度使攻打洛阳。史朝义率十万精兵增援洛阳,但被仆固怀恩打败,史朝义损失很大,被斩首六万,被俘虏两万。之后,史朝义带着数百轻骑往东逃窜,而仆固怀恩带领朔方军继续追击史朝义。史朝义组织的数次反攻均告失败。
史朝义的部下纷纷降唐,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史朝义在林中自缢身亡。安史之乱就此结束。
当时的仆固怀恩已经与朝廷产生了矛盾,他有了异心,遂对降唐的叛军节度使们并没有赶尽杀绝,相反的,他奏请朝廷让他们官复原职,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薛嵩(薛仁贵孙子)为相卫节度使,和之前并没有什么区别,而朝廷为了安抚民心以及快点结束战乱,遂答应了仆固怀恩的请求,自此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河朔旧部依旧奉安禄山和史思明为圣人,田承嗣还为安、史四人立祠,号为“圣人”。而在九世纪的唐穆宗时期,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影响力还在。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伪称“奉密诏讨伐杨国忠”,发动属下起兵时,拥兵15万人,号称20万人。
很多人头脑中都有这样一个印象,即安禄山备受唐玄宗宠爱,手里掌控着唐朝大多数精兵,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这一点从“天宝十节度”控兵的比例便可见一斑,下表是《旧唐书》中天宝十个节度使帐下唐军的数量。
西北边境上为了抵御吐蕃、突厥,唐军安西、北庭、拢右、朔方、河西五大节度使坐拥精兵二十五万余人,占全军总量的52.7%。如果再算上西南方向控制南诏、吐蕃的剑南节度使,整个西北边兵的数量占比超过六成。
而安禄山虽然身兼三镇节度使,但能完全控制的只有平卢、范阳两镇,两镇军队定额14.6万人,占比不过26%,河东大部并不在其完全控制之列。
这从他起兵之初,先派偏将何千年、高邈领二十奚骑,奔至太原(唐之北京),求见北京副留守杨光翔,假称献俘将其劫走,使河东军自乱,便可见一斑。
因此可以肯定,河东军镇五万五千定员中大部分没有参与叛乱,大概只有大同军九千余人跟了安禄山。
另外,安禄山还蓄养8000人的精锐私兵,再加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胡人,这些胡人部落随同唐军参战也算是唐朝的传统,是中央政权解决部队战斗力不足的一种手段,称为“城傍制度”。
总而言之,安禄山在起兵时,手中能够控制的军队超过20万人是不令人意外的。
但这些军队不可能都一股脑带到前线来打仗,毕竟老巢范阳、平卢需要有人驻守,同时进军线路上获取的各个重要战略节点也需要有人驻扎。
例如,其起兵后令贾循留守范阳,吕知诲守平卢,高秀岩守大同,安忠志(奚)驻扎土门关,张献诚(张守珪之子)守博陵,李钦凑守井陉口,李庭望守陈留,武令珣守荥阳,张万顷为河南尹,崔乾佑守陕郡,张通晤负责睢阳,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崔光远为京兆尹,安守忠镇关中,牛廷玠屯安阳,安太清守怀州,周挚、许叔冀屯福昌,史朝义守冀州,令狐璋戍滑州。
十几万叛军散落在如此广大的地区,导致安史之乱初期即便在决定性的战役中,叛军正面也不过只有五六万人,反倒是唐军经常能够集结起十几二十万人。
例如、哥舒翰出潼关的灵宝之战,唐军有十八万人之多,而叛将崔乾佑手下不过五六万人。但战役的结果是,唐军在靠近黄河的峡谷里被伏惨败,只有八千余人逃回,哥舒翰也投降了安禄山。
为什么人数占优势的唐朝政府军会打不过,人数少的叛军呢?
这就得从唐朝兵制的变化说起了,自从唐高宗以来,中原地区土地兼并越发炽烈,府兵制的基础均田制被破坏殆尽。玄宗开始不得不在宰相张说的倡议下转而推行募兵制。
由此,大量壮丁招募从军,举家迁至边疆成为职业军人。朝廷以边疆地区的土地和减税给予优待,造成了唐朝军队布置由“强干弱枝”的府兵制,转向了“弱干强枝”的募兵制。
而中原地区因为旧不闻战鼓之声,兵备糜烂早就无可用之兵。
洛阳、潼关之前的战役,唐朝新募集的兵源大多都是些游侠、地痞,打个群架可能还凑合,到了两军阵前“各个股栗,不能束甲。”
带着这种士卒上阵打仗,别说是高仙芝、封常清,就是孙武子复生也没戏。从将领的角度上说,封常清、高仙芝并没做错什么,只不过野战确实打过不过叛军罢了。
这一点,叛军将领田乾真说的很准确:“今四方行垒,皆新募乌合之众,未经行阵,岂能敌我蓟北精锐之兵?!”
因此,看清了形势的封常清才会对高仙芝说:“累日血战,贼锋甚锐。现在潼关无兵,如潼关失手,京师危急,应急回潼关严守。”随后,二人领兵退入潼关,凭险据叛军于陕州。
纵观整个安史之乱的战争进程,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情况,叛军到后期人数越来越多(唐军也越来越多)。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叛军攻克洛阳,此时距安禄山起兵,仅过了一个月零三天。志得意满的安禄山,召集手下的“文武百官”,行改元称制之事,于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初一,进皇帝位,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几乎同时,晋北战场上,郭子仪带领的朔方军正在爆锤叛军守将。他先是在振武军(今内蒙和林格尔)痛击高秀岩率领的叛军。随后又突破长城天险杀虎口,攻克静边军(今山西右玉县右卫镇)斩杀大将周万顷、安守一。协同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人,大败来援的薛忠义,坑杀叛军骑兵七千人。
这场几乎动摇了双方态势的大胜,郭子仪帐下不过只有万把人。而到了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唐军于叛军在香积寺(今陕西西安南)大战时,郭子仪帐下朔方军、安西军、回纥军已经有了十五万人。此战唐军大胜,歼敌超过6万。
同年十月十五日,唐军又与严庄率领的十五万叛军在新店遭遇,唐军再败叛军。
等到克服长安、洛阳后的邺城大战时(乾元元年,公元758九月),郭子仪、李嗣业、李光弼、王思礼等七镇节度使,领兵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围攻困守邺城的安庆绪。
在安庆绪许以让位的条件下,史思明带胡兵13万人自范阳南下救援邺城,而此时邺城内部尚有6万叛军,这就已经超过安禄山时期的叛军全部机动兵力的总和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打仗无疑会大量消耗军队的有生力量,但作为一个将领,手下军队的人数决定着其自身的重要程度,没有手下的军队,要你这个当将军的干嘛?
在战争中抓丁当兵,无疑是最简便的办法。至于后勤嘛!战争期间考虑什么后勤?都出去给老子抢!你们手里拿的是烧火棍?!
曾经有人怀疑,短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如何会让唐朝损失二千多万人口。
别忘了,唐朝时的中原地区是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这种地方双方几十万军队往复拉锯,不光是叛军抓丁、抢粮军纪败坏,唐军也一样,地盘是不是自己的还不一定呢,哪还管得上爱惜民生?更不用说异族军队了,人家本来就是雇佣兵要拿钱的。
祸乱中原的安史之乱不但将整个黄河流域彻底打烂,也使得大量民众南迁,变相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衣冠南渡”。
综上所述,安禄山时期的叛军数量基本是可以通过史料记载计算的,但到了后期叛军各自抓丁扩充军队,等到史朝义时期,谁也说不清叛军究竟有多少了。别说我们不知道,估计史朝义自己也说不清楚。
原创手打,您要是觉得尚能入目,赏个转发、关注呗!
------------------
推荐阅读:
如果买一千五百左右手机,从不玩游戏,光打电话上网聊聊天,可以用几年呢?
上一篇:瑙鲁是个怎样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