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进攻苏联后,斯大林为何消失了整整两周?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什么?
▍▍希特勒进攻苏联后,斯大林为何消失了整整两周?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什么?
当纳粹德国野心勃勃地启动了巴巴罗萨计划,并派数百万德军猛扑向莫斯科时。按照当时苏联内务部长贝利亚的说法,斯大林当天面容呆滞,神情恍惚,而后他向政治委员们介绍完情况后,就从大众视野里消失了2周,具体来说应该是11天。那么在消失的日子里,他又经历了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在斯大林消失的11天时间里,他主要经历了自我怀疑、重新出山、绝地反击等几个阶段。首先自我怀疑,斯大林之前是觉得希特勒最终会过来攻打苏联的,但这应该是在他们拿下英国之后,绝对不会在此时。还有他依然坚信他刚和希特勒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有效,并且德军目前的主力还远在西线。所以当一封封苏联情报部门的信递到斯大林面前时,他都觉得是危言耸听,不以为然,甚至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写来的提醒信也没能引起他的重视。
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起了闪击战,一下子就突破了苏联的边境防线,剑指莫斯科而来。而这也彻底击碎了斯大林的幻想,现实的残酷如此突如其然,也让斯大林陷入到了深深地自我怀疑之中。他如何向苏联民众交代自己的判断错误?他是否还能继续担任苏联领导人?苏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都把当时的斯大林给整蒙了,估计他想死的心都有了。后来不知所措的斯大林决定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辞去了领导的职务,随后乘车前往了郊外的别墅逃避。
而苏联方面也由于斯大林判断上的错误,导致了他们在应对德军入侵时准备不足。而后几天苏军一路败退,基本没有对德军形成像样的阻击。在这危难之际,许多苏联的政治委员们纷纷跑去别墅找斯大林,劝说他回克里姆林宫继续领导苏联。但此时的斯大林情绪依旧低落,不过在委员们的软磨硬泡下,他还是勉强同意了回去继续工作。只不过此时的斯大林还是没有勇气向苏联人民宣布战争的爆发,最终委托了他的副手,国防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莫洛托夫向全国人民发表讲话,并向德国宣战!
决定重新出山的斯大林并未急于出现在媒体的视野中,而是返回到克林姆林宫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期间他分别接见了朱可夫、铁木辛哥、马林科夫、库兹涅佐夫、贝利亚、伏罗希洛夫等数十名苏联的高级将领,并时常与他们彻夜长谈。
终于在消失了11天后,斯大林制定好了整体的战略防御方案,并成立了国防委员会和最高指挥部,自己亲任总司令,朱可夫等优秀将领被火速提拔上来指挥。随后稍微缓过气的斯大林这才开始发表战争动员讲话。
最后绝地反击,斯大林在发表完战争动员后,就开始积极调动全国力量,并组织将领下沉到一线指挥,对德军实施强有力的阻击。然后他又联系上美、英等国,寻求战略上的结盟和获得了战略物资及军事方面的援助。
不过德军的攻势实在是太过于凶猛,才组织起来的苏军无法扭转战局。最终苏军一路败退,一直退守到了莫斯科城下。而此时的斯大林则再次打起了退堂鼓,他想放弃莫斯科,让主力部队退守到大后方的西伯利亚。
但当他即将登上离开莫斯科的火车时,不知什么原因他却突然选择了留下来坚守。而他的这一决定不仅给予了苏联士兵极大地鼓舞,还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他的政治生涯。因为要知道莫斯科在苏联人的心目中可是极其重要的,要是它都被攻陷了,那么苏联人的心理防线也就崩溃了,所以即便是主力部队退守到西伯利亚,后面也很难再与德军对抗了。
一念之间的决定,成就了斯大林的伟大,最终也让莫斯科这座英雄之城得以保卫。而守住了莫斯科,苏联人的这口气才算是理顺了,随之他们反攻也开始拉响,接着就轮到德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了。
从斯大林消失的经历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得出他并不是一个完人,他也会犯错,也会感到害怕甚至会逃避,但在最最关键的时刻,他还是敢于站了出来。所以历史也成就了他,让他被世人所铭记住。
▍↫希特勒进攻苏联后,斯大林为何消失了整整两周?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什么?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启动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苏维埃发动闪击战,震惊了全世界,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莫斯科。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在德国纳粹打响第一枪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元帅却突然消失在公众视线,行踪成谜,时间长达整整两周。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里面又有什么玄机呢?
首先,在二战特殊时期,在苏联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对斯大林来说,怎样应对德国发动的突然袭击,怎样采取措施建立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才是斯大林面临的紧要问题。
鼓舞士气固然重要,但应对突变更为重要。所以,斯大林没有出现在新闻里面,也很正常。我们不能拿和平时期的领导人出镜频率去判断战争时期的领导人行程报道。
斯大林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对自己严重的战略误判进行反思
都说斯大林对于德国纳粹的称霸战略没有清醒的认识,对德国进攻苏联没有足够的警惕,没有进行有效的防御部署,这都是事实。 许多史学家的专家和历史爱好者都觉得德国的突然袭击给苏联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这也是事实。
可是以当时的情况,斯大林就是预测到了希特勒的战略,掌握了德军的东西,主动进行防御,也改变不了战场局势。
进攻苏联给苏联造成极大损失,这里面斯大林个人失误是有的。 但后世有个奇怪的观点,似乎只要斯大林不放松警惕,就不会吃那么大亏似的,那么法国人日日夜夜在修马奇诺防线,防备完善吧?结果又怎么样?还不是被希特勒打得一败涂地?
德军突袭之后,斯大林在消失的那段时间里对希特勒恨之入骨,就像盟友背叛了自己那样感到震怒和屈辱。 斯大林在消失的那段时间会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的外交政策,为自己和德国人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懊悔,觉得自己被希特勒这个大骗子给耍了。
德军进攻苏联的时候,斯大林成了全世界的笑柄。那么“牢不可破”的盟友竟然向苏联举起屠刀。 斯大林在消失的那段时间,肯定会后悔没有看透希特勒的真实面目,如果一切重来,斯大林绝对不会再和豺狼结盟,去与虎谋皮。
其实,促进德国进攻苏联的,正是斯大林自己
某种意义上来说,促使德国人向苏联开战的不是别人,正是苏联人自己。
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恐怖"时期,在此期间,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万人遭枪杀。苏军将领有80%在恐怖时期被清洗。其中包括苏联的战神,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
图哈切夫斯基是个军事天才,苏联红军第一集团军的创始人。在26岁时就担任第五集团军司令,27岁时担任高加索战线司令,成功指挥了叶戈尔雷克战役和北高加索战役,一举歼灭了苏联境内的白匪主力。
图哈切夫斯基不仅是个战功卓著的将军,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军事理论家,为苏联培育了一大批高级指挥官。 图哈切夫斯基战功卓著,威震欧洲,被称为苏联的红色拿破仑。
图哈切夫斯基曾经在德国工作过一段时间,希特勒也拜访过他,听他经过现代战争中的大纵深战役理论,对这个红色拿破仑既敬佩又恐惧。 但1937年,这个让德国人恐惧的战神却突然死了,死在了自己人手里,先后被处决的还有七名苏联将军和五名元帅。
苏联的大清洗,让经历大清洗不久的苏军在入侵芬兰的在苏芬战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苏军对付芬兰这样的小国,出动了比对方多十倍的兵力,付出了百万士兵的代价才勉强胜利。
一名芬兰老兵回忆说:“一个芬兰士兵,要换取10名苏联士兵的生命。”战争结束后,一位苏联红军高级将领悲愤地说:"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得到了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也只够埋葬我们牺牲的战友。 时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的华西列夫斯基将军也坦白地说:"芬兰战争是我们的一大耻辱。”
苏联军队在入侵芬兰战争中的糟糕表现大大出乎德国预料,让德国人从骨子里瞧不起苏联军人,觉得苏军不堪一击。这也为希特勒提前进攻苏联下定了决心。
时间到了1941,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决心已下,箭在弦上。 可斯大林非常自信,认为德国在没有摆平英国之前,不会进攻苏联。尽管他收到不少来自美英方面关于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斯大林依旧无动于衷。反而觉得那是美英的反间计。
所以,当前方传来德军入侵的消息时,斯大林被希特勒的失信而击倒。同时,斯大林还担心自己因这一战略失误会受到党内外的指责而失去领导地位。
但短暂的冷静之后,斯大林在德军向苏联发动进攻第二天就开始工作,马上担负起领导苏联的重任,接见军队将领朱可夫、铁木辛哥,召集召集的助手莫洛托夫、日加列夫。
6月24日晚上,斯大林和自己智囊制定了坚壁清野,焦土政策等应对德国入侵的战略方针。确定了和美英结盟,争取援助的外交政策。
两周后。斯大林元帅又出现在公众视线,他号召苏联人民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宣布成立了红军最高统帅部,斯大林自己担任总司令,苏联卫国战争正式打响。
所以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处于紧急关头,斯大林在制定作战方针,积极应对德国入侵。在非常时期,苏联高层有意对外封锁消息,斯大林的工作日程没有对外报道,以便一切工作在机密的情况下进行。
▍≙希特勒进攻苏联后,斯大林为何消失了整整两周?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什么?
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了550万大军,4300多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对苏联开始了“巴巴罗萨”计划,短时间内突入苏联境内数百公里,集结在边境的百万苏联大军灰飞烟灭,斯大林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感到无比震惊,也无比惊恐和愤怒,在沉默了两周后终于出现在了世人面前,领导苏联的对德战争。
▲德国“巴巴罗萨”计划
此前,斯大林根本没有想到德国会在这个时候大规模进攻苏联,因为战前斯大林坚信德国是不会在这个时候进攻苏联的,至少要等到解决英国之后。因此当时尽管有很多情报送到斯大林面前告诉他德国人会对苏联发动大规模袭击,斯大林都置若罔闻,认为是谣言,子虚乌有,为的就是破坏苏德之间的关系,让苏联先挑起战争。甚至斯大林一度认为,是希特勒耍了诡计,要他出兵进攻德国,然后德国就有理由向苏联开战了。所以战前当很多迹象表明德国很可能对苏联发动进攻的消息传到斯大林耳朵的时候,斯大林都认为那些是阴谋诡计。
斯大林为何坚信德国不会在1941年进攻苏联
斯大林为何坚信德国不会在1941年进攻苏联呢?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斯大林认为德国在解决英国问题之前是不可能进攻苏联的,斯大林一直认为德国的主力还在东线,而且根据他掌握的情报,东线的主力部队还没有来到西线,他还在西线边境上布置了190多万军队,有了这么多的军队驻扎在哪里,根本就不用担心德国人的进攻。
同时他还在战前与希特勒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在1939年的时候他和德国还是亲密的盟友,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翻脸吧。
但是这些我认为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苏联当时执行的“大雷雨计划”。按照“大雷雨计划”,苏联先和德国一起打败波兰并瓜分波兰,然后德国会和英法开战并大打出手,他的计划是在德国和英法打的精疲力尽的时候再对德国动手,从西线攻入德国,如果运气好的话,英法因为和德国死磕,估计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可以连着英法一起拿下,从而使苏联称霸整个欧洲。
▲战争第一年,就要300多万苏军被俘
只不过这个计划在实行的时候出了些意外,那就是在拿下波兰后,德国进攻英法,没想到与一战完全不同,法国在6个星期内就被德国给打败了。要知道在一战中,法国对战德国是从头抗到了尾,不过这也没有对斯大林实施“大雷雨计划”造成本质性的影响。后来德国没有拿下英国,对英国实施了“海狮计划”,试图利用空军的轰炸迫使英国投降,英国则顽强地抗住了德国人的空袭。
对于斯大林来说,他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他希望德国和英国一直死磕下去,死磕到德国精疲力尽,他就好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在斯大林看来,在“时机成熟”之前,不能去惹德国,而是要装着对德国很友好,“迷惑”德国,在德国打的没有力气的时候突然给德国一下,把德国打趴。
说白了,其实斯大林想吃掉德国,所以他就要“忍耐”。
德国进攻苏联后,斯大林太没面子了
斯大林对苏联的统治是建立在个人威望和崇拜之上的,如他这一般被崇拜的人是不可能“出错”的。但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德国人的进攻彻底打脸。
问题是,在战前很多苏联高级将领也认为德国有可能会率先进攻苏联,但斯大林并没有接受这些意见,取而代之的是对苏军进行了“大清洗”,130多万人遭到判刑,68万人被枪杀,整个苏军有80%的将领被清洗,包括了苏军中最杰出的统帅图哈切夫斯基,使得苏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被誉为“红色拿破仑”的图哈切夫斯基被斯大林“清洗”掉了
如果斯大林在苏德战争中失败,无疑失败的最为主要的责任是在他身上的,毕竟在他手上苏军因为他发动的“大清洗”,战斗力急剧下降,是战争初期苏军遭遇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战前接到了很多关于德军进攻的信息还置若罔闻。
而在战前,斯大林被捧上了神坛,被誉为“父亲”之类的称号,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有面子呢?
斯大林对德国的闪电战没有准备
实际上,在苏德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苏联军队指挥层的战术思想哈停留在一战期间,他们对闪电战这种新式战法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以至于在刚开战不久就被德国人打的晕头转向。尤其是巴甫洛夫,指挥当时苏联最为强大的西方方面军,44个师一个星期就玩完了,这对于斯大林来说冲击太大了。
那么在当时的斯大林看来,德国有多强大!要怎样能打败德国?斯大林毫无头绪。好在苏联有众多的人口和广袤的国土,有着足够的战略纵深和动员能力,如果换了是普通国家的话,在德国这样的打击下早就亡国了。
其实斯大林在他沉默的2个星期里,也一直在思考和反思,同时也在根据战场的情况来思考应对德国闪电战的办法,尽管那个时候苏联已经损失惨重。
▲战争初期,苏联对德国人的闪电战毫无头绪
当然,德国对苏联的进攻也是斯大林自己召来的。如果斯大林没有对苏军进行“大清洗”,那么苏军在战争初期的战斗力不至于那么差。如果苏联不进攻芬兰,德国也很难判断出苏军的实际战斗力。而在苏芬战争中,百万苏军对战小国芬兰,在对方军队人数仅为20万人的情况下付出了35万的人员伤亡,而芬兰仅仅伤亡25000多人,如果苏联不是大国,有着强大的动员能力,在失去了百万军队后还能再动员百万军队参战,苏联恐怕也是无法战胜芬兰的。这一战也暴露了苏军战斗效能低的问题,这一点希特勒看到了,德军高层也看到了,因此德军认为苏军在德国的进攻下将不堪一击,甚至希特勒曾说,“苏联就是一栋快倒塌的房子,只要我踹上一脚就会塌”,结果斯大林就挨了希特勒一脚。
▲效果寡民的芬兰打的苏军晕头转向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只能说明开战初期一是德国进攻太突然,斯大林没有做好准备;二是斯大林认为德国不可能在那个时候进攻苏联,斯大林被彻底打脸,面子上太过不去;三是对于闪电战没有准备。
可以想象在开战初期斯大林是有多么地无奈,但德国还是要面对的,即便斯大林不想去面对他,希特勒还是会找上门,只能硬着头破去和希特勒死磕了。于是在沉默了两周后,斯大林再次出现在了苏联公众面前,领导了苏德战争。
▍◅希特勒进攻苏联后,斯大林为何消失了整整两周?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什么?
据历史资料推断,当时斯大林“消失”的时间大概是1周左右,这一周的时间里,他只是短暂脱离了指挥岗位,但随后又更加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网上流传最多的一种说法是:在德军入侵之后,斯大林在绝望中退缩或者是崩溃了,躲在了自己位于莫斯科郊外林区的别墅中,没有参加任何领导决策。这个说法的起源,主要是来自赫鲁晓夫的回忆。但实际上,这个过程中苏联发出的一系列命令表明,斯大林依然在参与决策,因为政治局并没有决策权。赫鲁晓夫的说法与实际情况相悖,因此有历史学家推测赫鲁晓夫的说法是出于特定的目的(继任者的批判),并不真实。
下面不妨按照时间顺序看一下,那段时间的苏联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德国入侵之前,即使数百万纳粹军队在苏联西面边境集结,斯大林仍然坚信希特勒不会背叛他。他的和平梦希望至少能做到1942年,待到实力充足之后,斯大林将不会再担心希特勒。
1941年6月21日:一名德国士兵叛逃苏联,并透露第二天早晨将发动进攻。
此时,斯大林终于从沉睡中醒来,命令边防部队保持充分的战斗准备并伪装机场。但是即使如此,斯大林仍然希望可以避免与德国的全面战争,他甚至指示红军“不要接受任何挑衅”,以防止“大麻烦”。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巴巴罗萨行动)。
1941年6月23日:德国军队摧毁了整个苏联空军。
1941年6月23日:苏联成立了高级司令部总部(后称总司令部),制定了弹药生产动员计划,并命令军队从西线撤退。
1941年6月24日:斯大林离开了克里姆林宫,住进了俄罗斯郊外的别墅中。
1941年6月25日:苏联的政治局委员们试图给斯大林打电话。他的秘书回答说:“斯大林同志不在莫斯科,也不可能在这里。”。
言外之意,发生了这种事情,斯大林是难以承受的,与其死撑着办公,还不如好好休息一下再想办法。这其实也说明了德国的进攻和苏联的败退,给斯大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1941年6月26日:苏联西线指挥官与莫斯科失去了联系,拉脱维亚第二大城市陶格夫匹尔斯沦陷。
1941年6月28日:德军攻占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在这段时间里,赫鲁晓夫后来说,斯大林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不同的斯大林,如同一包盖着灰色外衣的骨头”。但现实是,赫鲁晓夫没有机会见斯大林,这个评价只能认为是“批判性猜测”。那斯大林真的被吓到了吗?看样子是的,比如明斯克不到一周就沦陷,对此斯大林恐怕除了吃惊更是绝望。
斯大林确实没有想到希特勒会背信弃义,甚至是进攻开始之后,斯大林依然想通过外交途径来确认德军的行动是希特勒授权的,而不是下面将军的私人行为。德国如此决绝地进攻苏联,无疑彻底摧毁了斯大林的梦想,而闪电战的威力,更是是把斯大林吓呆了,因为苏联真的还没准备好,而且看起来,似乎也没法去准备。斯大林甚至还对随行的人员说:“列宁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遗产,而我们作为继承人,却把这一切都搞砸了”。
1941年6月29日:德国与芬兰一起,对苏联发起“银狐行动”。
对此,苏联政治局忧心忡忡,因为没有斯大林的授权,苏联军队接下来就难以执行新的防御作战命令。经过秘密会议之后,政治局委员们决定去别墅见见斯大林。
1941年6月30日:政治局委员们来到了斯大林的别墅,并最终成立了国防委员会,确立了斯大林的指挥权。
斯大林手下的核心人物之一——米科扬,后来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我们在别墅小餐厅的扶手椅上发现了斯大林。他抬起头说:“你们来这里干什么?“ 斯大林当时脸上的表情非常奇怪,但相对来说,他问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更加奇怪。前线不断地吃败仗,德军的推进几乎无法阻挡,这个时候高级将领来找元首,居然还被问“你们来这里干什么“,这是何等的讽刺?斯大林到底还能不能指挥苏联了?所以,当时这一幕,斯大林以为是他们要来逼宫,甚至是杀自己的,毕竟自己做了太多难以被接受的事情。
但斯大林想错了,苏联政治局的想法完全不是这样。他们决定成立一个国防委员会,在战争期间可以迅速做出决定,绕过政府的其他部门。他们还告诉斯大林,希望斯大林成为委员会的领导人。斯大林当时看起来很惊讶,但并没有反对,他相信这场战争可能会失败,他的部下也会因此谋杀他。然而,他错了。之后的事实表明,也只有斯大林才能让苏联最终赢得胜利。可以说当时苏联政治局做了一个最正确的决定,斯大林也是。
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不仅要消除本国面临的危险,还要帮助解放在德国法西斯奴役下的欧洲各国人民。
1941年7月4日:苏联发布了关于强制撤离生产设施的指示;国防委员会通过了“关于莫斯科和莫斯科州劳动人民自愿动员到人民民兵师”的法令。
在德国入侵的前3个星期里,苏联试图防御德国的大规模进攻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中包括至少75万人的伤亡,和10000辆坦克、4000架飞机的损失。
1941年7月16日:设立军事委员办公室
1941年7月19日:斯大林接替季莫申科出任国防部长
到1941年7月底,斯大林彻底重组了苏联军队,直接掌管了几个军事组织。这使他完全控制了整个国家的战争能力,从而逐渐掌控了整个战局。
从以上事件记录来看,斯大林并没有完全崩溃,从某种意义上看,他自始至终都掌握着大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斯大林真的崩溃了,也不是几个人几句话就能让他重振旗鼓的。所以,即便战局不利,斯大林仍然是斯大林。在当时的背景之下,斯大林的绝大部分判断都是正确的,而他的功与过,也只能由历史来评判。
▍✁希特勒进攻苏联后,斯大林为何消失了整整两周?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什么?
在苏德战争爆发的前两周里斯大林确实没有公开露面,也没有发表过任何讲话。当时进行全国范围广播,宣布德国入侵并呼吁人民奋起反击的是莫洛托夫,并不是斯大林。不止如此,6月27日,为苏联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的英国军事代表团到达莫斯科,斯大林也没有出面迎接。
关于斯大林将精力都放在了苏军的作战指挥上的说法也难以成立,因为当时即将担任西方面军司令员的叶廖缅科从远东赶到莫斯科的国防人民委员部时,接见他的只有铁木辛哥,斯大林并不在场。当时苏联已经判断出德军的最终战略目标将是莫斯科,所以负责莫斯科方向作战的西方面军显然将得到最大的重视,将这一重任交给叶廖缅科,如果斯大林真的把心思放在军事上,他不可能不出席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毕竟叶廖缅科担负的是拯救莫斯科的重任。
斯大林在战争初期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中,不得不引起人们无限的猜测,也许斯大林已经被推倒了?也许斯大林已经逃离了莫斯科,甚至逃离了苏联了吗?
最终的事实我们无从得知,不过从苏联克格勃的领导人贝利亚的口中得到了相关的情况。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天,斯大林目光呆滞,显然他完全没有做好战争爆发的心里准备,他向政治委员们讲了话,决心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辞去领导的职务。随后斯大林乘车前往了郊外的别墅,政治委员们去别墅找他将他劝回了克里姆林宫,继续领导苏联。不过斯大林那段时间的情绪仍旧十分的低落,他表示自己没有勇气向全国人民宣布战争的爆发,最终委托了他的副手,国防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莫洛托夫向全国人民发表讲话,向德国宣战!
------------------
推荐阅读:
美国煤炭可开采240年,俄罗斯可开采470年,中国可开采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