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典韦,他的下场怎么样?
▍▓三国时,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典韦,他的下场怎么样?
张绣是一位非常传奇的三国人物,雄霸一方,和曹操斗了好几年后投降曹操,不久反叛,杀死了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战死。
官渡之战,袁绍想拉拢张绣,被谋士贾诩拒绝,随后选择投靠曹操,这个时候投靠,解除了曹操南面的后顾之忧,为官渡之战的胜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曹操没有杀张绣,
公元207年北征乌桓,途中去世,结局还算不错!
▍➷三国时,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典韦,他的下场怎么样?
张绣的一生是彪悍的一生。
尽管他杀了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但他随即用彪悍的表现让曹操“看不顺眼又干不掉他”。
最后,胸襟豁达的曹操只得以极高的待遇拉拢了张绣。
张绣由此有了很好的结局。
或许是因为他给曹操的私人伤害太大,而结局又太好,所以,《魏略》引用了经不起推敲的流言来“涂改”了他的结局。
被轻视的张绣
曹操原本是极为轻视张绣的。
197年,曹操为消除腋腹之患,南征宛城张绣。
张绣当初跑到这边来,本来就不是来“创业”的,他只是跟着叔叔张济来“就食”,找东西吃的。
叔叔张济在攻打刘表的穰城时被杀,张绣接班。
刘表也不想和这些凉州人死拼下去,干脆让张绣进入宛城,供给他粮草,以他为北藩。
反正是来找吃的,吃谁的不是吃?张绣没有抵抗,麻溜投降了。
轻易投降的人,历来都是让人瞧不起的。
曹操娶了张济的遗孀。
曹操是个好色之徒,但绝不是一个管不住自己的人。他之所以急不可耐地娶张绣婶婶,不就是看不起人家嘛!
这还不算完。
张绣又收买张绣手下猛将胡车儿,有干脆干掉张绣的意思。
麻溜投降,换来的屈辱、危险,张绣当然要反抗!
张绣利用曹操的轻视,给了曹操刻骨铭心的记忆
曹操不是看不起我吗?好!将计就计!
张绣在调防时,请求穿越曹操军营。
曹操答应。
当时,军队在常规调动,没有作战任务时,甲胄、兵器是用车辆装载的,士兵不执兵器、甲胄,没有太大威胁。
旋即,张绣又表示:我们的车子太少了,装不了那么多甲胄。能不能让我的士兵穿着甲胄行动?
曹操答应!
张绣刚刚投降曹操,要说曹操有多信任自然是不太可能的。
曹操之所以一口答应张绣,唯一的解释是:曹操根本看不起张绣,觉得这哥们没种,不敢动他!
张绣有种!
在全副武装的部队进入曹营后,张绣立刻发动突然袭击!
曹操猝不及防,右臂受伤,幸有典韦拼死相救才得脱。
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全部遇害,10岁的曹丕乘马逃走。
爱将、长子、侄子被害,自己手上,曹操被自己轻视之人狠狠地伤了一把!
用能力赢得重视
尽管受了刻骨铭心的伤,曹操还是看不起张绣。
他总结时说:这一次的教训是没有留人质!大意了!
于是,曹操派出曹洪前去讨伐张绣。
在曹家兄弟中,当时的曹洪是相对比较年轻,也不太成熟的一个。
所以,分兵时,对于稍微重视一点的对手,一般都是委派让曹仁去干。
派曹洪去打张绣,显然是看不起张绣呀!
曹洪果然不行,被张绣所败,退回叶。
张绣,有两把刷子呀!
曹操自己来吧!
看不顺眼,又吃不下
197年十一月,携击败袁术之威,曹操亲自来征。
刘表派出部将邓济据守湖阳,支援张绣。
张绣严阵以待,不好对付,“处四战之地”的曹操耗不起,干脆把气撒在刘表援军身上,攻取湖阳,俘虏邓济,撤军!
198年三月,曹操再次来攻。
出兵前,荀攸已经认识到张绣不好搞,提出了建议:张绣比较能打,刘表又给他供应军粮,不好对付。我们急着去打,他们必然相互支援,我们先不去打,他们必然分离,所以,暂缓出军为好!
曹操不听,一定要亲手解决掉张绣。
搞了一个多月,曹操还是奈何不了张绣。
这时,曹操得知袁绍对汉献帝感兴趣,也决定撤军。
刘表驻于曹军退路必经之地安众,张绣尾随曹军,曹操腹背受敌,只得将军队聚为一团,每日数里,缓缓撤退,形势危急。
幸亏曹操多谋,利用夜暗,挖掘地道,运走全部辎重,并埋伏奇兵,张绣中伏,大败。
还没完!
张绣败后,对贾诩说:我不听你的话,前去追击,果然败了!
贾诩说:现在去追,一定能赢!
张绣立刻追击,果然取胜!
贾诩的解释,给张绣的用兵才能做了个“定位”:你用兵不如曹操,但胜过曹军其他将领。曹操初退,必然亲自断后,你去追,不能胜!曹操取胜后,必然留大将断后,你去追,一定胜!
贾诩之言,一阵见血。
曹操虽强于张绣,但地处四战之地,每次用兵都不从容,而派遣大将,则非张绣对手。
如此,曹操在一年半内三击张绣,始终不能消灭张绣!
张绣呀,曹操看你不顺眼,又吃不下你!
选择曹操
曹操的主要对手毕竟是袁绍,跟张绣这么搞下去始终不是个事,曹操只能采取非军事手段解决。
由于张绣的位置离许昌极近,位置重要,因此,张绣成了曹操、袁绍争相拉拢的对象。
贾诩认为:曹操志向远大,不会和你计较私人恩怨的。现在看来,曹操比袁绍靠谱,选择曹操吧!
张绣选择了曹操。
曹操极为兴奋,拉着张绣的手参加宴会,并让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结为亲家,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
当初,张绣与曹操无仇,他麻溜投降曹操,曹操又是娶人家婶婶,又是拉拢人家大将,又是要除掉他。
如今,张绣与曹操可谓有深仇大恨,曹操却如此待之。
尊严,是打出来!
好待遇,好结局
投靠曹操后,张绣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
官渡之战,他力战有功,被升为破羌将军。
205年,张绣征袁谭有功,食邑增加到两千户!
当时,连年战乱,天下户口顿减,曹军众将的食邑没有超过一千户的!
可见张绣所得到的待遇之高!
207年,曹操征乌桓,招张绣前来。
张绣病死于途中。
《魏略》流言
对于张绣之死,《魏略》有一段经不起推敲的记载。
五官中郎将曹丕记恨当年之仇,对张绣说:你杀了我各个,有什么面目站在这里?
张绣心不自安,自杀。
不过,这个记载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这个记载有事实性错误。
张绣之死是在207年,而曹丕211年才出任五官中郎将。
曹丕直到210年才出仕,换而言之,在张绣死时,曹丕尚未出仕。
其次,以常理而言,当时的曹丕,还不具备“吓死人”的条件。
当时,曹操瞩意的继承人不是曹丕、曹植,而是神童曹冲。
据《三国志.魏书二十》记载:曹操屡次对群臣提到,对曹冲“有欲传后意”。
曹冲去世后,曹操对曹丕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
曹丕后来自己也承认:曹冲若在,他接不了班。
曹冲生病、去世皆在208年,所以,张绣去世时,曹冲仍然是最有可能的接班人。
因此,当时的曹丕,虽是曹操之子,但既不是官员,也不是曹操的继承人,即便对张绣不满,张绣又何至于自杀呢?
张泉之死
张绣去世后,其子张泉嗣。
219年,魏讽叛乱,被留在邺的曹丕镇压。
张泉受到牵连,被杀。
魏讽之乱,是当初荆州“降二代”及拥汉反曹势力的一次大反扑。
事后,曹丕为铲除拥汉派的力量,进行了大清洗,连坐死者数千人。就连曹操重臣钟繇也受到牵连,被免官。
也就是说,张泉之死,是曹丕对拥汉势力,尤其荆州“降二代”的一次“无差别打击”,谈不上刻意为兄复仇。
总的来说,张绣的一生是彪悍的。
他原本早早归降,但为曹操轻视,遂奋起反抗,给了曹操刻骨铭心的痛。
此后,经过几次与曹操的大战,他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赢得了曹操的尊敬。
曹操胸怀大志,放下私仇,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识曹公大志,果断归顺,为之力战,建立功勋,堪称一段佳话。
至于曹丕逼其“自杀”,只是好事者的流言罢了。
▍║三国时,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典韦,他的下场怎么样?
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曹操时说,曹操知人善任、不念旧恶,最终成就大业,聪明才智超过常人。是的,曹操生性多疑,但他爱才惜才,对他看中的降将用人不疑,唯才是举。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张郃、徐晃都是降将,但归顺曹操后,深为曹操器重,征战杀场,大放异彩。逍遥津之战,张辽以少胜多,以八百将士冲击孙权十万大军,吓得孙权弃旗而逃;街亭之战,马谡扎寨南山,张郃断其水源,一举击溃马谡,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襄樊之战,徐晃驰援曹仁,出奇制胜,大败关羽,解除樊城之危。
在三国历史上,曹操的另一位降将张绣,他曾在宛城之战中,重创曹军,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都在这场战役中战死。对这位有杀子之仇的降将,曹操还会不念私怨,海纳百川吗?张绣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张绣是武威祖厉人,早年在祖厉充任县吏。当时边章、韩遂等人在凉州发动兵变,金城人麹胜杀死了祖厉长刘隽,而张绣刺杀了麹胜,因而声名鹊起,成为当地豪杰。
张绣的叔叔便是东汉末年的割据军阀张济。张济是董卓的部将,董卓被杀后,张济、李傕等率部杀进长安,为董卓复仇。追随叔叔的张绣冲锋陷阵,成为一员猛将,因战功晋封宣威侯。
建安元年的时候,张济为操办口粮,率部攻打南阳郡穰城,这里是荆州牧刘表的地盘。张济中流矢身亡后,他的侄子张绣便接管了这支人马。此时刘表有意招揽张绣为其所用,而张绣为立稳脚跟就加入了刘表阵营,屯兵宛城,成为刘表的北部屏障。
卧榻之侧,岂容猛虎安睡?随着张绣势力的不断壮大,曹操决定先除掉张绣这颗眼中钉。
建安二年,曹操南下亲征张绣。曹军直指淯水河畔,张绣深感难敌曹操,遂率众投降。曹操兵不血刃收降了张绣,非常高兴,他还为张绣等举办了欢迎宴会。在酒会上,典韦手持利斧,紧随曹操,逼视张绣等人,搞得张绣如芒在背,如刺在喉,好生郁闷。
更令张绣恼怒的是曹操还收纳了张济的遗孀邹氏为妾。自己的婶娘都被曹操霸占,张绣更觉颜面扫地,奇耻大辱。加上此时曹操又对张绣的部将胡车儿非常厚待,又送礼物又送钱财的,引起张绣的警觉。
张绣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决定先下手为强,偷袭曹军。曹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曹操的战马也中箭而亡,幸亏曹操的长子曹昂把自己的战马留给了父亲,曹操这才逃出一命。而曹昂及曹操的侄子曹安民在混战中战死。曹操的爱将典韦为掩护曹操安全撤退,也战死沙场,头颅都被割下。
曹操逃到舞阴后,得知典韦战死,痛哭流涕,命人寻回典韦遗体,归葬襄邑,并把典韦的儿子典满提升为郎中。
宛城之战后,张绣再度与刘表结盟,驻守穰城,而曹操撤兵许都。
建安三年三月,曹操再次率大军攻打穰城,但很快接到密报,袁绍欲趁许都兵力空虚偷袭许都,抢回汉献帝,曹操闻讯赶紧撤兵还师许都。
张绣不听贾诩的劝阻,引兵追击曹军,结果被曹军击败。此时,贾诩建议张绣再次追歼曹军,果然击溃了曹军的后卫部队。贾诩料事如神,他看到曹军急速撤退,肯定是后方出了问题。为防张绣追击,曹操肯定是亲自殿后。这时追击,必吃败仗。而在打退追兵后,曹操全力指挥撤退,殿后不再是工作重心,这时再去追击,就会取得胜利。张绣对贾诩佩服得简直要五体投地。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贾诩再次为张绣做出正确的抉择。
袁绍为和曹操争夺天下,派使者到处拉拢军阀。当袁绍的使者说服张绣结盟袁绍时,张绣认为自己与曹操已结下深仇,差一点就答应了使者的请求。可是贾诩高瞻远瞩,认为袁绍和曹操之间,只能选择归顺曹操。虽然目前袁强曹弱,但袁绍连自己的兄弟都容不下,又怎能容得了别人?此时投奔强大的袁绍,他也瞧不上我们。而曹操目前弱小,用人之际必然会重视我们。曹操是成大事之人,必不会纠结个人私怨,正好借此机向天下昭示他的大度。
于是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归顺了曹操。面对张绣这个杀子仇人,曹操却相逢一笑泯恩仇,器量确非常人能比。曹操为表达自己的诚意,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张绣的女儿为妻,这对生死仇家竟成了儿女亲家。
此后,张绣忠心追随曹操征战沙场,在官渡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晋破羌将军。建安十年,张绣在南皮大败袁绍长子袁谭,因功食邑增至2000户,当时将领中的封邑都没有过千户的,可见曹操对他的厚爱。
在建安十二年时,张绣在去柳城征讨乌桓途中去世,追赠定侯。他的儿子张泉承袭了他的爵位,后被魏讽谋反案牵连,被诛杀。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举贤唯能。张绣归顺曹操后再反叛再归顺,杀死曹操一子一侄一爱将,却最终能善终,虽说这是作为政治家的曹操为图大业而采用的政治策略,但这种从杀子仇人到儿女亲家的演变,曹操的胸怀确非常人能及。
▍≜三国时,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典韦,他的下场怎么样?
许多人不明白曹操到底厉害在哪里,其实从曹操对待张绣的态度就可以一窥端倪,曹操容人之量非常人能比。张绣杀了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但是曹操却接受张绣投降,甚至为儿子曹均迎娶了张绣的女儿,两人成为亲家。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张绣的势力其实很小,主要力量是继承于张绣之叔父张济的旧部。当年,张济和李傕、郭汜为董卓报仇,兵戮长安城。后来兵败退出关中,来到荆州北部的南阳郡落脚。当时兵无军粮,为了抢粮,张济和刘表(荆州牧)的军队进行交战,张济战死,刘表招降了张济的旧部,推举张绣为首,驻扎在宛城,算是荆州北部的屏障。
刘表这一招用的非常娴熟,多年以后,刘表接纳刘备,让刘备驻扎在新野为他看家护院。
当时天下形势逐渐明朗,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据黄河以北四郡,雄霸天下。曹操击败吕布,占据兖州、徐州及荆州少部分区域。刘表蜗居荆州,地广民富,安于现状。袁绍有称霸天下之心,于是有吞并曹操的意图,而曹操占据中原,北有袁绍,南有刘表,境地非常窘迫。
为了抵抗袁绍的威胁,曹操必须先解决南方的刘表势力,而夹在曹操和刘表之间的宛城(属南阳郡)正好是个缓冲地带。换句话说,刘表占据宛城,宛城就是刘表的屏障。而曹操如果占据宛城,那么宛城就是曹操的屏障。于是曹操于公元197年南征张绣,刘表没有派兵支援,张绣投降了曹操。
张绣几乎没有抵抗就投降了曹操,这令曹操非常轻视张绣。曹操宴请张绣及其手下诸将,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曹操在敬酒时带着贴身护卫典韦,典韦手持大斧立于曹操身后,以至于曹操敬酒时张绣及其诸将吓得都不敢抬头。当时的气氛非常尴尬,张绣心有不爽。
后来,曹操视察宛城,遇到貌美如花的邹夫人,皱夫人为张济之妻,曹操纳皱夫人为侧室,百般宠爱。消息传到张绣耳朵里,张绣顿时气炸了。
宴会之辱刚刚过去,曹操又纳自己的婶子皱氏,一个接一个的羞辱令张绣难掩心中的气愤,于是大发牢骚。
曹操耳闻张绣牢骚满腹,怕张绣谋反,于是决定先动手解决掉张绣。曹操心生一计,决定效仿司徒王允赚吕布杀董卓之计除掉张绣,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张绣有一心腹爱将名叫胡车儿,此将骁勇异常,曹操非常喜欢,于是曹操就派人馈赠金银财宝以示拉拢。张绣知道后大慌,认为曹操要策反自己的手下来搞兵变,于是决定立马动手,偷袭曹操。
谋士贾诩给张绣出了一计,谎称调换城防,带兵士靠近曹操的中军大营,然后偷袭曹操。于是张绣用其计,在经过曹操军营中屯时报告曹操说:兵车少又太重,请求留下车辆辎重,士兵统一穿上铠甲,领取武器,然后前往高道换防。曹操大意,批准了张绣的请求,于是灾难发生了。
乞徙军就高道,道由太祖屯中。绣又曰:“车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太祖信绣,皆听之。
张绣的部众领了武器,换上铠甲,没有奔往防地,而是直奔曹操中军大营。由于是突袭,曹军没有防备,中军直接崩溃。在一片慌乱中,曹操长子曹昂将战马让给曹操,自己率军断后而战死。曹操侄子曹昂也在混乱中战死,典韦为保护曹操突围力战而死,曹操可谓是损失惨重。
兵变后张绣据守穰城,曹操来复仇,攻击了一年时间也没有破城,后来曹操听说袁绍要偷袭许都,于是慌忙撤军,张绣暂时保住了性命。
公元199年,袁绍和曹操拉开官渡之战的序幕,曹操焦头烂额,用兵捉襟见肘,在紧要的关头,袁绍派人去拉拢张绣,和张绣约定南北夹击曹操。谁知道张绣的谋士贾诩认为袁绍度量狭小,连自己的兄弟袁术都容不下,必然不能容下张绣,如果在袁绍和曹操中选择一方,选曹操更稳妥一些。
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投降了曹操。曹操高兴的不得了,张绣的主动归降使得南方的威胁多了一个缓冲地带,自己军中又多了一股强势的力量,于是曹操握着张绣的手一起赴宴,当场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定下迎娶张绣之女的事情,这时的曹操忘记了典韦之死,曹昂之死,曹安民之死。
曹操忘了吗?没有忘。这就是曹操的心胸和为人手段,为了荡平天下,能够和数次反叛自己的敌人成为儿女亲家,多大的仇都能释然,这就是曹操的厉害之处。
张绣投降曹操后受到很高的待遇,官封杨武将军。后来张绣跟随曹操参加了官渡之战,追击袁绍之战,追击袁谭、袁熙之战,在跟随曹操北征乌桓时病逝!这是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五官中郎将曹丕宴请诸将,数次数落张绣当年杀害曹昂和曹安民之事,张绣迫于压力自杀。
这个说法也很有可能,因为曹丕就是这个个性,睚眦必报。于禁投降关羽,曹操叹息。于禁被东吴放回来后虽然曹丕没有追究于禁的责任,但是曹丕却领着于禁到曹操目前祭拜,然后手指旁边的壁画,壁画上画的是于禁下跪投降关羽,庞德怒斥关羽的景象,这明明就是羞辱,于禁后来也是不堪受辱而自杀,跟张绣一样!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张绣曾经两次投降曹操,第一次投降后曹操轻视他,造成张绣反叛,在反叛中曹操之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战死。后来在官渡之战前的关键时期,张绣第二次投降曹操,曹操重用了张绣,张绣在随军征战乌桓时病死,这是第一种说法,第二种书法是曹丕羞辱张绣,张绣不堪羞辱自杀。我倾向于第一种,但是第二种也合乎逻辑,你认为呢?
本回答独发于悟/空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三国时,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侄子和典韦,他的下场怎么样?
曹操的为人处世,性格方式是一个多样性的,通过曹操一件事,一个面来了解和评价曹操,等同于盲人摸象。无论曹操的性格是多么的复杂,但是他的宽容和大度那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对待张绣的态度上,真的是应了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这句话。
张绣是董卓旧部张济的侄子,张济在战场上被流矢击中而死,张绣和刘表建立了同盟的关系,就带领着军队在宛城一带驻扎,用贾诩为谋士。还想着走李傕郭汜的老路,想把当时的汉献帝夺回来,再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对曹操来说肯定是不行的,他好不容易才把汉献帝迎接到了许都,肯定不想让被人觊觎了。曹操兴兵十五万,兵分三路去征讨张绣,用夏侯惇为先锋,去攻打宛城。
本来要说张绣的势力真的不大,估计是经不住曹操大军的折腾,谋士贾诩就建议张绣投降曹操,张绣接受了建议就投降了曹操。本来曹操和张绣两人是相安甚好的,曹操就是太好色,本来他没有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南阳,也是有点飘飘然了,霸占了张绣的婶婶邹氏。这一下就惹怒了张绣,就和谋士贾诩商量着报复曹操的计划。
本来这个事情就够让张绣闹心的了,曹操又笼络张绣的部下叫胡车儿的一个人,又是送礼物,又是请客吃饭的,给张绣搞的是心神不宁的,好像是曹操在张绣身边安了个定时炸弹一样的。张绣忍无可忍了,决定要反了曹操,给曹操来一个措手不及。
张绣和谋士贾诩商量出一个计策,用调度军队的借口,把城里的军队调到城外去,给曹操杀一个措手不及。曹操当时心猿意马之时,身边又有大将典韦保护,根本不在意这些事情,就答应了张绣的请求。在三国演义里的情节是,张绣用人请典韦喝酒,趁着典韦喝醉的时候,偷走了典韦的双戟,导致在乱军之中的战斗时,典韦因为没有武器,虽然战斗很英勇,但是终究是因为寡不敌众,被乱箭射死以后,很长的一段的时间,都没人敢前进一步,都是惧怕典韦。
曹操跑出来以后,骑上了大宛马赶快逃走,他的侄子曹安民步行跟随着曹操,当时曹中了一箭,曹安民因为步行,被后来追兵杀死。曹操骑马跑到了河对岸,大宛马被箭射死,曹操的长子曹昂赶过来,把自己的马给了曹操,曹昂却被乱箭射死。曹昂本来是曹操的接班人,因为曹昂的死,后来曹操的原配丁夫人和曹操闹分居,丁夫人回娘家后,一辈子没有原谅曹操。
按理说,因为张绣的叛乱,导致了如此的大败,曹操应该是非常的恨张绣才对的。但是在兵败之后,曹操没有说过嫉恨和辱骂张绣的话,也没有追究过其他人的责任,他知道错误的地方出在了哪里,因为自己的大意了,当初如果拿张绣的一个儿子做人质不就没事了。这就是曹操的人格魅力的所在,有功劳给手下,失败了检讨自己。
在祭奠宛城大战阵亡将士时,曹操对自己的部将就说,我失去了儿子和侄子,没有太大的伤痛,令我最难过的就是失去了典韦将军。曹操这样的话有点让人理解不了,其实就是曹操的一种政治手段,和刘备摔孩子是一样的效果。通过曹操对阵亡典韦的态度,让跟随自己的部将看到,曹操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这也是曹操很高明的一个地方。
曹操和张绣的斗争,第一次以失败而告终了以后,在建安三年,又发动了征讨张绣的战争,张绣所处的南阳城防建设完善不容易攻打。曹操本来想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没想到却被贾诩看出来了,张绣这边因为是早有准备,给曹操下了一个圈套,结果是曹操又一次的败给了张绣。曹操撤军后路过典韦的墓地,又一次的嚎啕大哭,并且祭奠了典韦和死去的将士。在败逃的路上,曹操还不忘收买人心,曹操对于人才的爱惜在这里是可见一斑。
后来曹操和袁绍争夺北方地盘的时候,两个人都想拉拢张绣这股势力。曹操的目的是想让张绣作为一南方的屏障,防止刘表在曹操后边捅刀子,两面开战的尴尬局面。袁绍的目的,就是想让张绣在曹操的南边发动攻击,呼应北方的战事。所以两个人都同时给张绣写信,张绣在这个关键时候要考虑好,站好队伍,对他以后的前程很重要。
张绣还是问他的谋士贾诩,贾诩给他的建议是投降曹操,张绣说以前和曹操有仇啊,曹操肯定不会放过我,你这不是往火坑里推我吗?贾诩就对张绣说:
“从操,其便有三:夫曹公奉天子明谓,征伐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操虽弱,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曹公王霸之志,必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揭。”
意思就是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人家是名正言顺的,这是第一;第二就是袁绍虽然强大,我们这些人去投靠也不会重用我们,曹操虽然比袁绍要弱小,但是我们去了,曹操肯定高兴;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曹操想要成就的是王霸之业的大志向,是不会把个人恩怨放在国家利益之上的,原谅你也会让天下人知道,你就放心的去吧。张绣就听从的贾诩的建议,投降了曹操,得到的待遇是他想不到的。
曹操见到张绣来投降,那是高兴不不得了,抓住张绣的手,那是问长问短问寒问暖的,就是只字不提宛城大战和他曹昂、曹安民和典韦的事情。册封了张绣为扬武将军,封两千户,这样的俸禄是高于其他将领很多的,还和张绣结为了亲家,这样的待遇可能是张绣根本想不到的。曹操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他就真的忘了仇恨吗?肯定不是,曹操是一个很记仇的一个人。他的宽阔的心胸和高明的为人,是常人所不及的,为了平定天下成就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可以容忍这样的仇恨,和之前的仇人成为亲家,这是曹操的过人之处,看三国风云,能够做到曹操这一点的,可谓是凤毛麟角。
虽然曹操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张绣是死心塌地的跟着曹操南征北战,打袁绍征乌桓等等。关于张绣的死因,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张绣在跟随曹操征乌桓的时候,病死在半路了。另一种说法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因为他大哥曹昂的死记恨在心,张绣请曹丕喝酒,曹丕用曹昂的死质问张绣,张绣因为感觉很大的压力自杀了。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曹丕的为人没有曹操的大度,这也是人尽皆知的。
据说后来张绣的儿子张权确实是被曹丕所杀,在二十年以后张权卷入了一场谋反案当中,真实性虽然无法考证,但是分析一下,也不排除曹丕公报私仇的可能性。毕竟曹丕的哥哥死了,他也非要杀死一个张绣的儿子才能心理平衡吧。
古今过少事,都付笑谈中。政治斗争是如此的残酷和变化莫测,还好我们都能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互相伤害的结果是没有赢家的。愿以史为鉴,再没有纷争。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论,不正之处欢迎评论斧正,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
------------------
推荐阅读:
C罗下家基本确定葡萄牙体育,连续参加欧冠记录真有这么重要吗?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很多将领都因为背锅而被处决,科涅夫为啥能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