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薛仁贵征西是怎么样的?最远打到哪里?
▍≝真实的薛仁贵征西是怎么样的?最远打到哪里?
说到薛仁贵征西,大家对他的讨论始终就没有终止过。
而薛仁贵最远也打到了大非川。
虽说吐蕃和唐朝是亲家,但是双方的战争从公元7-9世纪始终没有断过。
在这些战役中,最有名的当属大非川之战了。
这是大唐王朝的失利,也让白衣骁将薛仁贵一度背上了有勇无谋的莽夫这样的骂名。但是,当我们打开史料,事实似乎并不是如此。
《旧唐书》中记载“勇冠三军,名可振敌”,曾经“三箭定天 山”破铁勒十万余众的初唐名将薛仁贵,对于那场著名的失利,大非川之战到底是则怎样的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在文成公主已经入藏以后还会发生这样的战争呢?
很多人猜测唐高宗任命薛仁贵为“逻些道行军大总管”就是希望薛仁贵能到一举消灭吐蕃帝国。但是动用逻辑,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大非川之战发生于670年,文成公主去世与680年,此时文成公主还在世,如果目的是为了灭国,似乎不符合我国礼仪之邦的形象。
而且,当时的唐朝对于吐蕃地区的地理环境十分清楚。况且,入藏后的补给线会拉的很长,所以直捣黄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场的任务。
所以,合理的推测是,薛仁贵的计划应该仅仅是“护吐谷浑还国”。也就是帮助被吐蕃亡国的吐谷浑复国。一来可以让吐谷浑对于唐朝更加臣服,二来为了西域地区的制衡,防止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同时迫使吐蕃退出其刚刚占领的安西四镇。
此外,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刚刚逃到了唐朝境内,而他的随从人员和军队不到五万人,而吐谷浑的人口足足有五十多万,因此即使吐谷浑的土地被吐蕃占领,但是他们的王还没有去世,而且还逃到了唐朝,唐朝对于拉拢吐谷浑人民的民心自然占据有利。
当我们打开当时的地图就会发现,吐谷浑人民主要生活在今天的青海和柴达木盆地,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就是乌海城,当薛仁贵进军到巴颜喀拉山口时,也就是乌海城所在的位置。薛仁贵帐内产生了分歧。
乌海城是吐蕃储存粮草物资的重镇,而且吐蕃主力要想进入吐谷浑的腹地就必须经过这里。当时薛仁贵的副总管郭待封接到了薛仁贵的一条信息,薛仁贵说到,乌海地理险要,辎重车难以前行,但是兵贵神速。也就是说,薛仁贵根本就不想在这里久留,他想要让自己的大军和后勤部队在这里扎营后,自己率一队人马突进,攻破敌人后就回。
但是大家虽然对于薛仁贵的计划有所顾虑,但是薛仁贵用兵向来如此,所以也没有提太多意见,所以薛仁贵的大军便在大非川先行扎营,薛仁贵自己率军去攻打了乌海城。结果是,薛仁贵不仅攻克了乌海城,还获得了吐蕃的粮草物资,甚至还在河口击败了吐蕃名将。
然后,当薛仁贵退回乌海城后,却开始举棋不定,他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而是退守乌海城,这与一向信奉兵贵神速的薛仁贵大相径庭,薛仁贵的大军在乌海城驻留了很长时间。以至于事后,唐高宗直接说到:“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 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
可是,薛仁贵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因为薛仁贵怕了,薛仁贵虽然在河口击败了吐蕃名将论钦陵。但是作战时,薛仁贵发现这个吐蕃人虽然年轻,但是战法兵法都极其老练,虽然自己击退了他们,但是自己并没有获得什么实质的战果。而且对方是游牧民族,骑兵数量远远超过自己,如果自己进一步追击,自己的大营很有可能会被偷袭。
所以薛仁贵选择了放他们离开,自己则回到了乌海城,卡住这个地方。但是理论上讲,薛仁贵只要守住这里,自己的战略目的就算达到了,为什么大非川还是会惨败呢?
当薛仁贵和论钦陵形成对峙以后,史书上记载“吐蕃 20 余万悉众来救”吐蕃这二十多万人是从哪来的呢?答案只有一个,这些人根本不是吐蕃人,而是吐谷浑人!并且自己副总管郭待封并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在大非川驻扎防御工事,而是想要和自己汇合。这也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吐谷浑地方广袤,人口五十万以上,即战力八万以上。而吐蕃在占领吐谷浑以后,吐蕃名臣禄东赞晚年一直负 责对吐谷浑的攻略工作并安抚吐谷浑。到显 庆四年(659),禄东赞已经收降了吐谷浑贵族达延莽布支,此人受到了重用,在吐谷浑人民心中地位极高。
这个人曾经率领八万吐蕃军和苏定方交战,最后被苏定方击杀,但是由于苏定方被调离,到公元663年禄东赞仍然平定了吐谷浑,迫使 吐谷浑王出逃,随后镇守吐谷浑 到公元 667 年死亡。所以事实情况和唐朝想的不一样,吐谷浑人民似乎更向吐蕃人靠拢。
所以,虽然薛仁贵守在乌海城,论钦陵虽然无法攻过去,但是大非川地区的吐谷浑人民是论钦陵的最有力的援军,此时的薛仁贵大军则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局面,大非川地区,有吐谷浑五万即战力,加上可动员的老兵,一度可以接近二十万人。并且他们并不缺粮食供应
如果是薛仁贵自己在大非川,应该不会失败,但是在大非川的人是郭待封。大非川的唐军能够出战的有五万人,剩下的全是后勤部队,只要郭在大非岭驻扎好防御工事,唐军的后勤部队和粮草就能不断支援到前线,供给他们的长期作战。
一旦吐蕃人久攻不下,作战信心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到时候,再在吐谷浑王的感召下,自己就能光复吐谷浑的失地。但是结果郭待封急于寻找战机,不肯老实呆 在大非岭上,率领两万后军向乌海移动,结果被战斗力低下、但是骑兵数量极多的吐谷浑军在唐军移动时发动突击。粮草和自重全丢了。
而薛仁贵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大惊失色。马上率军出城急忙和郭汇合。而钦陵则也不追击薛仁贵,只是在后面不断的尾随,发动小规模的突袭,消磨唐军的军心。因为此时,虽然论钦陵占据着优势,但是他手上的军队却不多,和薛仁贵的部队基本相当,因为游牧民族住的很分散,虽然后勤部队很多,但是要想汇合在一起,还需要一段时间。
当郭薛二人汇合后,在吐蕃军队的侵扰下,只能且战且退,并且靠着为数不多的粮草度日,再加上中原士兵严重的高原反应,战斗力不断被削弱。而吐蕃人的军队却在不断的汇集在一起,参与围攻。
最终到了八月,吐蕃军已经到了多达四十万人,在大非川和唐军发起了决战。唐军在大非川的平坦地形下,被从四面八方袭来的吐蕃军冲击,同时还面对着吐谷浑射手的漫天箭雨。终于抵挡不住,损失惨重。但是论钦陵却放弃了一举全歼唐军的机 会,而是与唐军“约和而还”。显然,吐蕃也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推测其原因,很有可能是,牧民的过度密集,这一地区的牧草 也已经被牛羊啃噬殆尽,这也就意味着吐蕃 的后勤体系无法维持,庞大的后勤部队必须 回到更加广阔的牧地放牧,其战兵也就不得 不解散。
最后,回到唐朝后的薛仁贵被唐高宗贬为了庶人。
分析这场战争,如果郭待封能把握住自己的优势地形,唐军完全可以把吐蕃军挡在乌海城以外,从而平定吐谷浑的故土,但是也不可否认大非川之战是典型高手过招,论钦陵有效地与薛仁贵进 行了周旋并在资源绝对占优后,击败了处境极 为艰难的薛仁贵。
但以河口会战的情况论,在 资源相当的情况下,论钦陵自然无法击败薛仁贵,但是其整合自己资源能力很强,短时期内能占据碾压的优势,也是他能获胜的主要原因,论钦陵是名副其实的吐蕃历史上优秀的指挥官之一。
▍ℕ真实的薛仁贵征西是怎么样的?最远打到哪里?
最远打到河口,今天的玛多!
大唐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不但出现了很多杰出的诗人,也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在众多名将当中,薛仁贵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将星之一。而他的最为突出的功绩,是作为主要将领参与了征服高丽之战。隋炀帝倾国之力三征高丽,最后功败垂成,大隋灭亡。而薛仁贵则拿下了高丽。 拿下高丽之后,从大唐的皇帝高宗到普通士兵都有些飘了。认为从此世间将无敌手。于是大唐制定了更为宏伟的目标,西征吐蕃,拿下吐蕃的首都逻娑,也就是今天的拉萨。 公元670年,吐蕃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将军论钦陵率军四十万,拿下大唐的安西四镇。京师震动。唐高宗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为副总管。率军七万西征,进攻吐蕃。 这里就可以看出大唐的军事实力,论钦陵率军四十万气势汹汹的打过来了,而大唐只排了七万人马就打过去了,并且将军们没一个人嫌弃兵太少。没有丝毫的畏惧之心。白袍小将薛仁贵
1)战前谋划,薛仁贵出其不意。
薛仁贵战前仔细的勘查了一下地形。唐军走的是从今天的乐都,然后走青海湖南的大非川。大非川地势平坦,但乌海地势险要。而唐军第一步必需夺取乌海这一战略要地。
因此薛仁贵对郭待封说:“乌海地势险要毒气又多,我军进必死之地,可以说困难重重。但是如果行军迅速就会成功,缓慢就会失败。这里大非岭宽阔平坦,可以设置两座营栅,把全部军需物资藏在营栅里,留下一万人守卫,我军快速挺进,乘敌人没有准备去袭击他,就可消灭了。”
因此薛仁贵和郭待封兵分两路,薛仁贵带主力五万人快速通过乌海,给在河口的吐蕃驻军致命的一击,而郭待封则率领两万精兵在大非川先守住军需粮草。
部署完毕后,薛仁贵帅主力昼夜兼程。迅速通过乌海,直奔吐蕃的军事重镇,大后方河口。由于唐军来的迅速,河口的吐蕃部队来不及反应就被拿下了。吐蕃大败,缴获牛羊几万头。然后薛仁贵乘胜反身回去拿下乌海城。
从地图上看,薛仁贵这一仗打的非常快,先绕过乌海,进攻乌海后面的河口,打河口一个措手不及。拿下河口后再回来打乌海,给乌海一个被包围的感觉,一下子就崩溃了。战术可谓高超!最主要的是出其不意,速度快,让对手分分钟崩溃!
2)猪一样的队友,郭待封!
其实郭待封这个人,从某些方面讲还是一个牛人。一方面老爹牛,是大唐名将郭孝恪。另一方面是自己才学也牛,公元659年,二月,高宗亲策试举人,900人中只有郭待封、张九龄5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所以郭待封不但出身好,才学也好。
后来大唐名将裴行俭把他提拔升官至左豹韬卫将军。并且郭待封也参加过东征高丽之战。郭待封任职利道行军总管,归李勣节制。当时率舟师渡海直趋平壤。
他的运粮官冯师本奉李勣之命,率水军载粮增援郭待封,没想到船出了问题,郭待封没有粮草。没办法就给主帅李勣写信。
郭待封就长了个心眼,怕这封信被高句丽人截获。于是作了首离合诗赠送李勣。李勣看了半天不懂,因此大怒道:“军机如此急切,竟然还有心思作诗?一定要斩了他!”这时李勣的记室元万顷却看懂了诗中奥妙,解释给李勣听,李勣这才放了郭待封一马,并送粮支援。
按理来说,郭待封是一个有才的人,不至于是一个猪队友。有才归有才,持才傲物往往发挥不出来。
郭待封出身好,名将之后。并且是和张九龄一样,文采飞扬。薛仁贵是土包子出身,文化水平跟郭待封比可能算刚识字的水平。两个人同时参加东征高丽的战役。都有大功。
但这次西征郭待封是副职,薛仁贵是正职,郭待封很不服。但战场上一不服就会出大差错。更何况对手是吐蕃千年不遇的名将论钦陵。
郭待封本来是待在大非川,深沟高垒等待着论钦陵。把不利的地形也让给论钦陵,论钦陵本来是很头疼。薛仁贵已经拿下要塞乌海,在等待着他。本来是他以逸待劳,结果薛仁贵一招之后,变成了他必须去进攻,薛仁贵以逸待劳。
但这时候偏偏郭待封就动了,放弃薛仁贵和他商量好的方案,领着两万兵马,护着粮草竟然大摇大摆的离开大非川,向乌海进发。你快点也行,但他偏偏喜欢慢慢腾腾的,生怕吐蕃不知道。
论钦陵以为有诈,但怎么看怎么可以拿下。最后论钦陵为了保险起见,动用了20万兵马,在半路袭击了郭待封。郭待封是被打的落花流水。还好保住了性命。
3)薛仁贵无奈约和。
郭待封的粮草被截击,薛仁贵很快得到了消息。没有了粮草还怎么打。薛仁贵当机立断,舍弃乌海要塞返回大非川,趁吐蕃立足未稳快速回去。否则后路一断,基本上要全军覆没。
薛仁贵帅五万人回到大非川,大战才真正开始,但远征的唐军已经输了。因为军需物资已经没有了。
五万对二十万打阵地战就已经很吃紧,更何况论钦陵立刻又调来20万大军。共计四十万大军和薛仁贵5万大军对阵。这就是大唐的名将,五万对四十万。据史书记载,当时吐蕃倾全国之力也就是46万军队,对付薛仁贵投入了40万,可见对薛仁贵的重视。
“仁贵遂退军屯于大非川。吐蕃又益众四十余万来拒战,官军大败,仁贵遂与吐蕃大将论钦陵约和”这是《旧唐书》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述,面临40万吐蕃军队,唐军大败。但薛仁贵即使是大败,仍然能震慑住论钦陵,和论钦陵和谈。论钦陵手握40万大军,竟然不敢威逼薛仁贵,同意薛仁贵的和谈要求,双方罢兵而归。
这一仗大唐打败了,没出一分钱和谈了,吐蕃也不打了。这才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不知道北宋的澶渊之盟被吹的历史地位怎么那么高,又是送钱,又是丢人,真不知道北宋的文人怎么才能把他吹出来。
薛仁贵征西败了,然后职务一撸到底,又变成农民了。郭待封也是一样,历史上在也没有他的消息,估计应该是羞愧死了。
薛仁贵在总结失败的原因时,叹息说:“今年是庚午年,降娄星当值,不应该到西方打仗,当年魏国的邓艾因此死在蜀国,我本来就知道必然失败。”
综上所述:薛仁贵征西是一个败仗,但仍然能够全身而退。逼着手握40万兵马的吐蕃名将论钦陵双方休战。要知道薛仁贵手里只有5万兵马,还有一个拖后腿的郭待封。打成这样已经算是名将风范了。
薛仁贵是大唐的一位杰出的名将,从唐太宗第一次东征高丽时一鸣惊人,后来平定高丽,收服突厥中立下赫赫战功。一生唯一的一次败仗就是西征吐蕃。还是硬逼着对手同意议和,这才是真正的大唐风范!
▍﹪真实的薛仁贵征西是怎么样的?最远打到哪里?
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贵以逻娑道行军大总管旗号率十万唐军,西征吐蕃,在大非川大败而归,被削职为平民。
逻娑,是吐蕃的首都。
薛仁贵以别人家的首都冠在自己行军大总管的名头上,好霸道!
唐高宗李治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让薛仁贵把吐蕃给灭了。
1,为什么不说“三箭定天山”?薛仁贵征铁勒,是北征。
龙朔元年( 661年),薛仁贵北征铁勒九姓。
当时的铁勒已改称回纥。
薛仁贵三箭射死铁勒三名将领,铁勒胆寒。
当时军中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但此处的天山不是现在的天山,而是蒙古草原的杭爱山。
当时的回纥游牧在蒙古草原。
2,薛仁贵西征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吐谷浑复国,而是要灭掉吐蕃。
《新唐书》记载:
出讨吐蕃,并护吐谷浑还国。
薛仁贵讨伐吐蕃并将其消灭是主要目的,护送吐谷浑还国仅仅是一个附属任务。
当时的吐蕃帝国正在上升期,在青藏高原四周四面出击。
吐蕃与同样处于上升期的唐帝国,发生了硬碰硬的战争。
薛仁贵的大非川之战,是唐与吐蕃战争的转折点。
大非川失败(还有后来的青海之战,非薛仁贵指挥)以后,唐朝处于防御状态。
从《新唐书》看,吐蕃已经严重影响到唐朝西部的安全:
咸亨元年四月二十二日,吐蕃陷我安西,罢四镇。
因为吐蕃翻越昆仑山攻打西域,迫使唐朝放弃了管理西域的安西都护府,疏勒、于阗四镇陷入吐蕃之手。
另外吐蕃占领吐谷浑后,可以直接出兵兰州、天水,威胁唐朝关中的安全。
薛仁贵东征高句丽并消灭之,已经消除了东方的威胁。
唐高宗让薛仁贵西征,目的就是要消灭吐蕃,拿下逻娑,于是给了薛仁贵一个逻娑(吐蕃首都)道行军大总管的名号。
3,薛仁贵西征时的兵力对比。
吐蕃帝国号称全国兵力有四十六万,实际可动员并集中三十万人。
唐高宗让薛仁贵西征前,已经将唐朝军队的主力集中到西北,兵力达二十四万之多:安西,北庭,朔方,河西,陇右。
“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
唐朝一军编制是一万二千五百人,如果是马军则一人两匹马。
唐朝在西北地区有大量马场,鼎盛时期战马七十万。
军队配置的武器主要是枪、弓弩、刀。
一军配弩箭25万支,弓箭37.5万支,射甲箭5万支。
一军配陌刀2500口。
当时唐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悍。
4,薛仁贵西征失败,是否因为郭待封是个猪队友?
唐高宗还任命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总管,二人皆受薛仁贵节制。
郭待封是唐初名将郭孝恪次子。
史书说,郭待封原来和薛仁贵地位平等,现在成了薛仁贵的下级,心里不平衡,不受薛仁贵的节制。
这在史实上说不过去,恐怕是为了给薛仁贵开脱战败的罪名而编造的。
薛仁贵在东征高句丽后,在西征吐蕃之前,就是右威卫大将军兼检校安东都护。
而郭待封是左卫将军,左卫将军比左卫大将军要低一个级别。
另外郭待封是鄯城(今青海西宁)镇守,比薛仁贵的安东都护要低一个级别。
所以不存在郭待封和薛仁贵原来是平级的问题。
因此也不存在郭待封心理不满的因素。
郭待封纯粹是个替罪羊。
5,薛仁贵西征失败,是因为薛仁贵不适应高原作战气候。
郭待封一直在青海的鄯城驻守,是有一定的高原作战经验的。
而薛仁贵仅仅驰骋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蒙古草原,或者高句丽的山区,没有高原作战的经验。
高原作战,如果一味驰骋,很容易诱发高原反应。
薛仁贵率十万大军从海拔2300米的鄯城出发,到达到达大非川(今青海切吉平原)后,曾安排一个作战计划:
薛仁贵率主力8万人以急行军(倍道兼行)的方式攻打300里之外的乌海(海拔4000米),郭待封带2万人先驻守在大非川保护所有的辎重粮草。
薛仁贵并不懂高原气候,以为高原反应都是瘴气导致的,要快速通过高原地带才能躲避瘴气。
如果这样想,真的会死得快。
薛仁贵急行军到达乌海的河口后,遇到一小股吐蕃军队,以众击寡,获得小胜。
然后薛仁贵将大军驻扎在乌海城。
史书记载“以待后援”。
这点很奇怪,薛仁贵打了胜仗,为何还要待后援呢?
当然可以说薛仁贵没有带辎重粮草,需要郭待封赶紧支援粮草过来。
如果是这样,郭待封带粮草辎重过来,正是服从了薛仁贵的命令。
实际情况是,薛仁贵的军队不适应高原气候,加上急行军和急切的冲锋,已经有大量的急性高原反应病号出现,使薛仁贵的军队丧失了战斗力,只能躲在乌海城等待救援。
薛仁贵在战前说乌海“彼多瘴气,无宜久留。”准备在乌海附近歼灭一支吐蕃军队,就回大非川。
但此时的薛仁贵因为高原反应已经回不去了。
郭待封接到薛仁贵的救援命令,不能见死不救啊,会被唐高宗砍头的。
郭待封只能硬着头皮,率领2万士兵,运送辎重粮草,从大非川前往乌海。郭待封有高原作战经验,行军缓慢。
要10天才能到乌海。
这下把薛仁贵等得花儿也谢了!
郭待封到达乌海附近时,吐蕃大军20万也来到乌海附近,围攻郭待封2万人。
郭待封寡不敌众,薛仁贵的8万患了高原反应的大军赖在乌海城里,不敢出城解围。
郭待封只好抛弃辎重粮草,逃回大非川。郭待封的2万人能逃出20万人的包围圈,说明郭待封懂得应对高原反应,军队还是有战斗力的,至少高原反应还不是很严重。
急性高原反应一般10天就会好。
薛仁贵的大军症状消失后,连忙从乌海城逃走,也逃回了大非川。
吐蕃大军再次围攻大非川,薛仁贵亲自指挥也是大败。
这次薛仁贵没有替罪羊了,只好向吐蕃求和,才将残兵败将撤回去。
后来唐高宗还恨恨地对薛仁贵说:
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真实的薛仁贵征西是怎么样的?最远打到哪里?
人无完人,国无常盛,战无不败,历史就是一个轮回,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盛极而衰,虽然我们会多有感慨,但是依旧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即使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唐朝,一样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在李世民时期以及唐高宗李治前期,唐朝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不管打哪里,都能取得胜利,因此那个时候的唐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国家之一,可是随着唐朝老将的离世,新一代将领无法撑起大梁,再加上常年战争胜利麻木了军心,最终唐朝的军事开始走下坡路,而在所有的下坡路中,薛仁贵征西的大非川之战,是一个开始。
薛仁贵征西的背景
唐朝的疆土,在唐高宗李治时期,达到了历史之最,但也就是从李治后期,唐朝的疆土开始遭到外国侵犯,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吐蕃,在整个大唐历史上,这个国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可以说,在大非川之战前,唐军基本上是战无不胜的,所以唐军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都逐渐有些迷失自我,早已失去了最开始那些将士的谨小慎微,这一点在战场上是十分吃亏的。原本残酷的战争,在唐军眼里,总觉得就是小菜一碟,所谓骄兵必败,这就是一个内因。
668年,唐军战胜了高句丽,把这个一直以来侵扰中原的国家给灭了,早在隋文帝以及隋炀帝时期,就曾重军去灭高句丽,可是一直以来没有取得胜利,唐太宗李世民晚年还曾御驾亲征,依旧没有胜利,高句丽基本上就是唐朝的一块心病,如今终于在李積和薛仁贵等人的坚持下,取得了胜利,唐朝自认为此刻天下无敌。
670年,当唐军还沉浸在天下无敌的美梦中时,吐蕃已经在论钦陵的带领下,率兵40万,拿下了唐朝的安西四镇,气得唐军直咬牙,大家都想去好好教训一下吐蕃,免得他们如此猖獗。
这是一场强者之间的较量,但是唐军还是低估了吐蕃的实力,别人40万大军,唐军居然仅仅7万,就直接杀将过去,未免有些自信过了头?
薛仁贵征西
这就是著名的薛仁贵征西,当时唐高宗命薛仁贵为主帅,郭侍封为副将负责配合薛仁贵。在仔细研究了吐蕃的地图后,薛仁贵做出作战计划,他觉得大非川地势比较平坦,是适合自己军队作战习惯的,因为一直以来薛仁贵的军队都在东方作战,地势没有那么险要。
但是想要直捣大非川,必须先经过乌海,而想要拿下乌海,又必须采取迂回战术,先拿下乌海之前的河口,再返回来乌海进行包围,只要速度快,就一定能打吐蕃一个措手不及。薛仁贵的作战计划,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是十分不错的,也足以看出薛仁贵这个军事奇才,是有一些才华的。
这场战争,薛仁贵带领5万人马去前方攻打河口,再拿下乌海,郭侍封带领2万人马护送军粮,在后边断后,等到薛仁贵确定一切安全,郭侍封再出发,毕竟在吐蕃的根据地作战,吐蕃是主战场,自己的军粮必须足够,要不然这场仗没法打。
始终薛仁贵是经历过很多战争,经验比较丰富,一切安排起来都有条不紊,可是关键问题就在于下边的人是否会落实和坚决服从了。薛仁贵带领的5万人马,果然按照事先的计划,迅速攻占河口,随后返回乌海,等待着郭侍封的到来,双方汇合后再继续前往大非川。
结果问题来了,郭侍封在薛仁贵攻打河口的时候,就已经按奈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不听薛仁贵的建议,私自行动暴露了自己,此刻他们正以蜗牛的速度向着乌海前来。吐蕃大将论钦陵发现唐军的问题所在,立即安排20万大军去包围住郭侍封,很快郭侍封的2万人马就沦陷,与之一起沦陷的还有军粮。
失去了军粮和2万人马,薛仁贵这仗实际上已经是没法打的了,但是薛仁贵依旧带领5万人马去与吐蕃20万大军厮杀,谁曾想吐蕃继续增援20万,这下薛仁贵彻底凉了,最终失败,无奈只能与吐蕃约合。
要说薛仁贵的厉害之处,确实不得不让人佩服,作为失败的战将,不仅没有被吐蕃杀害,还答应与之约合,并且没有割地、也没有赔款,就这样约合了,是不是感觉很不可思议,想必当时的吐蕃也明白,薛仁贵人太少了,要是唐军人马多一点,也许吐蕃真不是对手呢。
为何薛仁贵征西会失败
其实很多人把薛仁贵征西的所有罪责都归结于郭侍封身上,还是有一些不公平的,薛仁贵征西的失败,是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我分别分析如下:
第一个原因是,薛仁贵是一个好的猛将,但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领导,在大非川之战前,不管是三箭定天山,还是东征高句丽,实际上薛仁贵都不是主帅,而是听从主帅的安排,比如李積,这些人都是在战场上厮杀良久,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将,薛仁贵有他们的指导,才能更加充分体现出自己的能力。
可是大非川之战中,薛仁贵成了主帅,对于那些更加精确的作战计划,还是有所欠缺的,比如薛仁贵攻打河口时,叫战士要快速行军,这对战士影响很大,要知道大非川可是高原地区,速度快很容易因为缺氧猝死,就算不猝死,对战士影响也很大,这种战略虽然出其不意,但是代价太大。
所以在薛仁贵拿下河口之后,断然是无法再一鼓作气拿下乌海的,因为大家都受不了,这是薛仁贵认知的局限性,因为他以往的战争都是在平原上打,如今突然来到高原,根本就没有办法适应,要是用以往的经验作战,失败是必然的。
第二个原因是盲目自信,吐蕃四十万大军,唐军居然只有7万,还敢公然跑到别人的根据地去打别人,这在历史上想必都是少有的,虽然唐军的士气可嘉,但是在残酷的战争和现实面前,这就是一种盲目自大,最终付出的代价是惨不忍睹的。
也就是因为这次失败,对唐军的士气严重影响,后来唐军就一蹶不振了很多年,从此以后唐朝的战术也从以前的主动攻击,变成主动防守,在李隆基之后,最终变成被动挨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实际上大非川之战,与唐高宗李治也是有很大关系的,不能只怪军队。
第三个原因是郭侍封恃才傲物,想必郭侍封早就对薛仁贵有所不满,原本郭侍封出生书香门第,又是天才级别的选手,而薛仁贵出生贫寒,也没有什么文化,所以郭侍封一直对薛仁贵都是看不起的,大非川之战中,薛仁贵制定的速战速决战争计划,在郭侍封看来,就是送死,因为郭侍封想必是明白这里地理环境不一样的。
正因为自己明白,而薛仁贵不明白,所以郭侍封才会不听从薛仁贵的战略安排,自己偷偷龟速前进,最终导致团灭。要是郭侍封不恃才傲物,就算薛仁贵制定的战略计划是失败的,郭侍封也能够做到一个军人的服从命令,想必这场战争最后不一定会失败得那么惨烈。
结语
薛仁贵征西,原本想要再次创造奇迹,谁曾想却变成了一个悲剧的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据,只能以失败告终,不过他们最远还是打到了河口,虽然失败了,也能与吐蕃约合,也足以见得大唐当时实力所在!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真实的薛仁贵征西是怎么样的?最远打到哪里?
很遗憾,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在东边还打了不少胜仗,但是说到“征西”,只能对应大非川战役,这是一场惨败,不仅没有打下哪里,还丢掉了领土,给唐朝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薛仁贵确实颇有威名,早年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但是,这些战役他基本都是一般将领或副将,并不是主帅。更重要的是,这些战役基本都是在东边打的,不存在“征西”。
薛仁贵崛起于李世民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当时薛仁贵一身白袍穿梭于敌军阵中相当英勇,被李世民欣赏,破格提拔,从此青云直上。他也确实有军事才能,曾多次随程名振、梁建方、契苾何力等攻打高句丽,并且参与了李勣灭高句丽的战役。此外,他还和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这些毫无疑问,都在东边。
薛仁贵最著名的战役就是“三箭定天山”。当时,薛仁贵作为郑仁泰的副将前往天山攻打九姓铁勒。此战中,薛仁贵表现英勇,面对铁勒先头部队,连发三箭,射杀三个铁勒勇士,其余勇士看到薛仁贵神勇,纷纷下马投降。薛仁贵乘势大败敌军,并长途追击,擒获三名护叶(铁勒头领)。说到天山,我们习惯性认为是新疆天山。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唐朝所说的天山,是现在内蒙古的杭爱山,只能算是北面,甚至有一点靠东。这肯定也算不上什么“征西”吧。
真正能算“征西”的,只有一场败仗,大非川战役。此战不同以往,薛仁贵是主帅,所以最后他承担了兵败的主要责任。当时,唐朝最大的敌人是西面的吐蕃,吐蕃利用唐朝东征高句丽的契机,强势崛起,在青藏高原上吞并了由唐朝扶植的吐谷浑王国,并于咸亨元年四月出兵攻占了唐朝在西域的十八个州,占据军事要塞安西四镇。迫使高宗李治不得不撤销四镇,并以薛仁贵为主帅,郭待封等人为副帅,出兵十余万西进青海湖,准备讨伐吐蕃,协助吐谷浑复国。
但是,当西征军进入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时,按照薛仁贵原来的战略部署,是让郭待封率两万人在大非岭上筑营固守,保护大军的辎重和粮草,然后由他本人亲率主力进击乌海(今苦海)方向的吐蕃军队。没想到郭待封自恃名将之后(其父为贞观时期名将郭孝恪),不听从平民出身的薛仁贵的命令,竟然放弃大非岭,擅自带领辎重部队继续前进,结果遭遇吐蕃二十万大军的伏击,辎重和军粮丧失殆尽。薛仁贵退守大非川,结果吐蕃四十万大军合围,唐军死战突围不成,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郭待封等人被迫与吐蕃议和,才保住性命。高宗念他们以往的功劳,赦免死罪,贬为庶民。薛仁贵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大非川之战,更严重的后果是打破了唐军天下不败的神话,唐朝对外战争自此由盛转衰,此后连战连败,直到玄宗时才恢复往日荣光。而当年李世民在位时李靖、侯君集等在青藏高原长途跋涉几千里追灭吐谷浑、设立安西四镇时的辛苦成果荡然无存。从此,唐朝一直在西域被吐蕃压制。
薛仁贵只有这一次“西征”就落得如此下场。直到晚年才被重新起用,在代州(今属山西代县)防范后突厥入侵,虽依靠当年威名震慑住敌军,并成功打了几次胜仗。但身体已经不行了,几个月后死在任上。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
推荐阅读:
在LOL中,假设五个黄金段位的人起始经济为3000,能打赢五个职业选手吗?
电视剧《突围》中若林满江和吕德光竞争汉东省省长,谁更有机会?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