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并没失德,秦国却把周朝给灭了,算不算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周天子并没失德,秦国却把周朝给灭了,算不算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天子之德在保境安民,春秋战争天下争纷,国破民死不计其数,天子不能制,周已失德了
▍⇑周天子并没失德,秦国却把周朝给灭了,算不算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周天子没有失德?在韩、赵、魏三家和齐国田氏被周天子正式承认为诸侯的时候,周朝的宗法制就已经崩塌了,既然大夫可以合法取代诸侯,那诸侯取代周天子就顺理成章了,所以秦国灭了周朝是合乎道理的,因就是周天子自己埋下的。
▍Ⓚ周天子并没失德,秦国却把周朝给灭了,算不算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关于“秦灭周”这件事——
第一,后人几乎没谁从“犯上作乱,大逆不道”角度来质疑秦国,贾谊的《过秦论》和司马迁的《秦本纪》就没有。
第二,秦国兴起之时,“周朝”,具体说“东周”,已衰微到连一个诸侯国的实力也不及了。
第三,即便秦国不出手,也会有“战国七雄”中另外的诸侯把“周”灭了。
第四,历代新王朝取代旧王朝,往往打着“天子失德”“替天行道”的旗号,其实,以往“改朝换代”的背后深层原因,于此毫无关系。
一
西周曾经十分强大。
“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足可说明一切。
疆域上,开疆拓土,西周相当于夏商面积的总和。
政治上,封建亲戚,靠“热乎乎”的血缘宗法关系,以及与强大盟友通婚,一下子在全疆域内建立了周天子的七十多个“代行管控权”的诸侯国。
制度上,礼乐以矩,从上到下确定了君臣、尊卑、上下、男女等等涵盖所有人和所有事项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这实际上还是一种严格的思想控制。
经济上,九夫为井,周天子是所有耕地的所有者,朝廷贡赋和贵族衣食全仗于此,耕农被捆绑于土地之上。
公元前1000年,距今3000年,那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在以上各方面可以与西周媲美的“强大”王朝。
不过,不论从前1046 还是前1044年算起,西周也就风光了200多年,其间还要刨去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和厉王被流于彘的若干年。
前771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第二年,平王东迁。
前770年是为东周,但已经好景不再。
宋邵雍《观棋大吟》云:“平王迁于洛,赧王败于伊。或盟于召陵,或会于黄池。或战于长岸,或弑于乾谿。或入于鄢郢,或栖于会稽。或屠于大梁,或入于临淄。五霸共吞噬,七雄相鞭笞。”
这就是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一些大事件。
从春秋后期开始,周天子衰微到了任诸侯列强“随意摆布”“任人宰割”的地步了。
后来,东周朝廷分裂成了“东周”“西周”两个小国,自己之间还打来打去。秦武王想去“东周”试举周鼎,周赧王刚说个“不”字,就被秦将樗里疾一怒之下赶出王宫,强迁到了“西周”。
再之后,就是前256年和前249年,秦昭王灭了“西周”,庄襄王灭了“东周”,“周朝”彻底没了。
二
过去的历朝历代,新王朝取代旧王朝,往往打着“天子无德”“替天行道”旗号。
成汤伐夏桀,举行了誓师仪式,他发表了“誓词”或叫“动员令”。
这就是《汤誓》,被记录收在《尚书》的第五篇。
成汤上来就慷慨激昂地说:“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成汤说,听着!你们这些大众,都要记住我的话。不是我犯上作乱,实在因为夏王的罪太多,天帝命令我去诛灭他!
他后面接着说,夏王搜刮民力以致竭尽,为害夏国,使民众陷于危困境地而离心离德。夏王的德行坏到这种程度,现在我必须前往征伐他。
武王伐商纣,也举行了牧野之战的誓师仪式,亦发表了“誓词”或曰“动员令”。
这就是《牧誓》,被记录收在《尚书》的第十篇。
《牧誓》记载说,甲子这天清晨天还没大亮,武王来到商都郊外的牧野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黄金斧钺,右手挥舞白旄牛尾小旗说:“大家远来辛苦了,我西方的人们!”
武王接着把参战首脑、长官、各族首领都招呼一遍。
然后说,现在商王纣只听信所宠爱的女人的话,背弃祖先,不举行报答祖先的祭祀,遗弃自己的国家,不任用自己的兄弟,只宠信四方逃亡的奴才,用他们担任要职,使他们危害于百官百姓,肆行奸恶于商国。现在我周王要对他奉行上天的惩罚了!
当年刘邦,也是以“天下苦秦久矣”为口号,招兵买马,聚众而成事。
后面的例子还有,不再赘举。
三
不容否认,旧王朝延续二三百年后,更容易出昏聩君王。
比如夏桀、商纣、周幽等等,他们的恣肆妄为、暴虐骄奢,可能成为一个王朝被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这只是以往改朝换代最浅层的一个原因。
前面说到,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这是“周朝”衰落的转折点。
历史上,西北部少数民族的侵袭,始终是中原历代王朝生死存亡的关键性因素。
东汉之后的两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进入中原,造成了大小王朝频繁更替。
两宋,辽金元南侵,是宋朝衰落和灭亡的直接原因。
清朝代明,又是一次。
学者们认为,以上的改朝换代,与西周开始的三次大的寒潮造成游牧民族南侵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也就是说,这是不能以当朝的君王帝王是否“失德”来判断的。
东汉王充在《论衡.治期篇》中说:“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贤不贤之君,明不明之政,无能损益。”
王充说,政权稳与乱,国家安或危,不取决于行政是否得体;也不取决于天子“有德”或是“无德”,更不取决于教化水平如何,而都在于“时”和“数”。
他讲的“数”,应该理解为规律;而“时”,则可解读为顺应规律。
历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王朝的兴衰,有没有背后深藏的根本规律呢?
有!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提出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以及具体一个国家,都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这两对矛盾对立统一的运动;人类社会和每个国家,就是在这两对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中向前发展的。而在这两对矛盾之中,生产力的因素是最基本和最活跃的因素。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构成这一活动的诸因素,形成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其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力,也就是最广大的劳动群众。
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事生产的广大劳动群众,并不掌握或极少掌握劳动生产资料,而是掌握在天子和贵族手中。这必然造成人们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的不同,也造成了劳动成果的分配多寡不同。
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地位和不同分配,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会形成相应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其中最重要的是奴隶主或封建贵族的国家机器。
古代历代王朝,开国之初一般都能吸取前朝灭亡教训,有所改革,重视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则必然向少数人手中集中 ,在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的同时,必然造成贪污贿赂横行。特别是遇逢灾年,更是饿殍遍野、盗贼横生,起义频仍。
以往的历代王朝,建立二三百年后,各种矛盾便会极大积累并爆发,这个时候濒临灭亡就不远了。
周朝,就是在这样的背后根本矛盾运动下衰微的。
而这个时候,春秋战国崛起的诸侯国,往往代表着更进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论是秦国还是其他诸侯国,取代周朝,都是“数”与“时”——是一种大势所趋。
▍▦周天子并没失德,秦国却把周朝给灭了,算不算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呵呵。
怎么没有失德呢?
控制国家不力,就是最大的无德。
还别说周郝王被下贱的商人逼的是债台高筑了。
历代东周王室都想恢复西周王权。可惜没有能力,也没办法约束诸侯。
没有地盘,没有人口,自然就没有钱粮召集军队,组建班底。只能坐在洛阳,接受诸侯的贡礼过日子,王室、朝廷那可都需要养活呢。
当时,别说诸侯,普通老百姓又有谁承认周天子呢?
周天子不过是一块遮羞布,有用的时候就上贡,求得对自己有利的诏书。
没用的时候,郑庄公敢两次把周天子的麦子收了,还射周天子肩膀一箭。
▍=周天子并没失德,秦国却把周朝给灭了,算不算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秦朝主要是时间短,来不及写史书,秦朝如果时间长点,秦的史官可以找到一百个周朝失德的证据和理由!比如可以写“周天子坑杀八十万赵国士卒”这样的东西。
现在我来说个周朝必须结束的原因: 东周从春秋到战国,五百多年间,几十个诸侯国相互攻伐,相互吞并,战死多少人??而周天子无能不能制止,早该让位于一个统一的政权!!
世人只看到秦灭六国杀人了,却看不到秦灭六国之前各诸侯国相互攻打杀的人比秦国杀的人更多,各诸侯国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周朝封的七十多个诸侯国相互战争,相互吞并最后只剩下七个,单单楚国就灭亡几十个小诸侯国,为什么没有人喷楚国??而秦始皇统一了整个农耕民族,却遭到这么多人喷??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杨氏愿意入宫?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