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电视剧里,拿着迫击炮弹把尾部磕一下扔出去杀伤敌人,现实中这样做可行吗?
▍↚经常看到电视剧里,拿着迫击炮弹把尾部磕一下扔出去杀伤敌人,现实中这样做可行吗?
其实这是二战时期的事,当时每个日本鬼子都有一个掷弹筒,有6个炮弹,这种炮弹的爆炸时间是6-8秒,比手榴弹的爆炸时间长了点,而用锅盔碰一下就是为了消耗这二秒。
当时有八路军又把炮弹扔回去的事,就是因为日本的炮弹拖的时间长才能爆炸
▍◄经常看到电视剧里,拿着迫击炮弹把尾部磕一下扔出去杀伤敌人,现实中这样做可行吗?
当年我在炮连当兵。不通过正常发射而将炮弹直接扔出去,必须考虑以下5个因素:
一,必须是延发引信。而不能是瞬发引信。如果是瞬发引信,一"磕"即爆,不等″扔″出去,瞬间即爆炸了,无异于自杀。所以延发引信才有这个可能。所谓″延发引信"故名思意即能延长时间引燃的导火装置。
当年部队修械所搞一项试验,让我们班去现场验证。″炸了膛″,原因是在弹体上钻了孔,孔没严密封好,瞬发引信引燃后,瞬间高温高压又瞬间把弹体内的炸药引燃,弹丸未发射出去,再炮膛内爆开。好在炮管质量确实好,没把炮管炸毁。不然,一场炮毁人亡(共11人)的重大事故会瞬间发生。
二,必须炮弹重量轻。60炮弹跟手榴弹重量差不多,可直接扔出去。像82炮弹,有8、9斤重,顶级投弹高手也扔不出几米,杀伤半径10米之内都有危险。所以只有扔延发引信的60炮弹才有可能。
三,炮弹杀伤半径小;
四,投掷位置低;
五,有预设掩体。
只有在极端紧急的情况下才会冒这个险。在训练场上不会出现这场景,因为严重违反了操作规程;在战场上出现这种情况,等同自杀式爆炸;在影视作品里出现应属于正常,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以提高艺术效果和收视率。不制造点"惊险",还有什么看头?
▍ℤ经常看到电视剧里,拿着迫击炮弹把尾部磕一下扔出去杀伤敌人,现实中这样做可行吗?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这回电视剧没骗人,还真就有这事。
先不说原理,说个真实的事例,您就知道真假了。
举例说明
1948年的九月二十四号,二纵五师配属三纵队进攻锦州北边四十五公里的一个叫义州的县城。
那么时间走到九月三十号,部队准备发起总攻,但在总攻之前,有一个任务,必须拔除这个县城西南角的敌人外围阵地——吴家小庙,扫除总攻的最后障碍。
最后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当时的十四连来完成,这场战斗很惨烈,因为敌人不仅有两个步兵排,还有一个火器排,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地堡和十分结实的围墙就有二十一个。
这也就算了,什么地雷区,陷阱,绊马索各种各样的障碍就设置了八道,这还不算他们挨着义州的城墙,上边的各种武器居高临下可以提供支援。
而且战斗还必须是白天,所以要打下吴家小庙绝对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任务。
那么部队也知道攻克这么个地方的难度,当时团里抽调卫生员,一个排一个,而且每一名战士还配发了一个急救包,每一个排以上的干部,都是一手手枪,一手冲锋枪,配发八到十二颗手榴弹,然后就是三百发以上的弹药。
别的不说,光弹药这块就已经远远超出了常规战斗的配发量,为了减轻重量,连队里头的每个人,都将从老家拿的行李留下来,带着弹药出发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就算是这样,弹药依然是不够使用的。
十二点开始进攻,首先是爆破组上去。
整个夺取敌人阵地的过程就不说了,总之最后突入到敌人阵地之后,还有有八个班的建制,快一百人的样子,但真正能够参与到战斗的人员其实不足三十人。
当把敌人的反攻打退第四次的时候,整个连队里头排以上的干部大多都牺牲了。
而这些人还要坚持到第二天总攻开始才行。
很快敌人的第五次反扑又来了,这一次上来就是一个连队,这还不算,敌人不仅有炮火支援,甚至城墙上的敌人也在配合反扑。
这时候我军就发现,城墙战壕里头的人比较多,而且还有些拥挤的样子。
根据经验判断,这地应该是一个敌人反击指挥所。
那就好了,老话说得好擒贼先擒王,所以我军就向着这个方向靠拢,争取一举把这一块的敌人指挥所给他端了。
后来这事就成了,这城墙战壕里头的敌人,被我军打死一大半,剩下的就退回了城墙外边的护城河里头隐蔽起来了。
为什么要说这场战斗呢?因为这一次突击成功之后,在敌人阵地里头就找到了一批六零迫击炮的炮弹。
等到敌人第六次反扑结束之后,我军这个二百人的加强连队,就剩下二十来个人,机枪冲锋枪打坏了一大部分不说,弹药也基本光了。
这些硬件就不说了,连队里头的干部就剩下一个了,而战斗也才打了七个小时。
很快敌人的第七次反扑就来了。
当时机枪班一个叫杨青山的战士,用三挺坏掉的机枪凑出一挺机枪,所以他这还能坚持一下。
但通讯员许占芳坚守的阵地撑不住了,许占芳抓起身边一位烈士身上的爆破筒就冲了出去,把敌人的冲锋队形给炸乱了,撂倒了三十多个敌人。
缓减了一下敌人的冲锋。
等到敌人再次冲过来的时候,阵地上已经没有弹药了,战士们开始用石头和砖头瓦块进行反击。
等敌人快要冲上来的时候,炊事班的班长高发,把之前收缴上来的六零迫击炮炮弹给搬了过来,然后就把这东西当手榴弹的使唤。
咋用的?就是把保险给拔了,在硬物上磕一下,然后丢出去。
扔了这么几个迫击炮炮弹,当时就把敌人给炸跑了,顺道还俘虏了五个敌人。
等到第七次敌人反扑之前,团里派来了警卫班,这才顶住了敌人的反扑,最后就撑到了天黑。
天一黑,另外一个连队接管了阵地,他们这个连这才退了下来。
等回到后方的时候,一个二百来人的加强连,就剩下十七个人了。
所以从这件事情中,就已经说明了,迫击炮的炮弹是可以当手榴弹来使用的。
那么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一枚炮弹咋就磕一下就能炸了,这也太不安全了吧?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事情。
当然了,这个迫击炮的炮弹不是随便什么样的炮弹都可以这么使用,只有六零炮的炮弹可以这么用,其他的您也别想了。
比如说,一百二十毫米的迫击炮的炮弹,这东西就不说他的爆炸原理了,就说他的分量,十几公斤重的东西。
您就说吧,那个大力士可以一撸胳膊就能把这个东西扔出去足够安全的距离,爆炸之后不伤到自己?
没有吧!
所以一百二十毫米的迫击炮的炮弹,都扔不远,那就更加别说更来劲的一百六十毫米和二百四十毫米的迫击炮炮弹。
这俩巨无霸,扔起来更费劲,炸起来范围更大,所以不说别的,光论个头,把这两个巨无霸当手榴弹扔,基本上是不可行的。
所以在迫击炮当中,能当手榴弹使用得最合适的其实就是六零炮。
而我们在影视剧里头经常看见的,在钢盔上磕一下,就把炮弹丢出去的迫击炮炮弹,就是六零炮。
那么把六零炮弹当手榴弹使唤的镜头,估计就是从《拯救大兵瑞恩》里头开始的,以后的战斗场景,尤其是美国拍的二战大片中就都能看到了,您比方说《血战钢锯岭》就有同样的桥段。
那么六零迫击炮的炮弹,咋就能当手榴弹的使唤呢?
这和六零炮的发射有着密切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种迫击炮的炮弹是如何发射的。
美国在影视剧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六零迫击炮,他名叫M49A2 60mm迫击炮。
而这门迫击炮使用的炮弹,他的引信叫做M52B1弹头触发引信,整个引信是用钢材制造出来的,从外观上看就是一个圆锥形的家伙,被安装在迫击炮炮弹的脑袋上。
这个引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钢制的外壳有一个弯曲的钢丝,就绕在这个引信的外边。
这根钢丝就是这枚迫击炮炮弹的第一重保险栓,就跟卵形手雷的那个插销保险一个意思。
如果想要把迫击炮炮弹当手榴弹使用,这个钢丝就得先拔掉才成。
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美国大兵,在迫击炮炮弹上拔下一个东西,其实就是这个钢丝。
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那么为什么在投出去之前,还得磕一下呢?
这其实就是为了模拟,迫击炮炮弹放到迫击炮里头被击发的哪个状态,看影视剧的的时候,您应该注意到了,拿迫击炮炮弹在钢盔上磕一下,他明显是拿迫击炮炮弹的尾巴磕的,千万别拿炮弹头磕,弄反了可不成。
那么这个动作又会击发迫击炮炮弹内部的什么呢?
他会击发里边的第二重保险,这个叫惯性保险。
那么这个惯性保险又是如何运作呢?
这个惯性保险就在引信的里边,他主要由四个个部分组成,其中最要命的击针位于最上边,针尖朝下。
如果这个击针撞到下边设置的火帽,把这个火帽戳穿了,火帽就会燃烧,进而把引爆雷管给点燃,然后引爆引信下边的扩爆药柱,最终我们就看到了迫击炮炮弹就炸了。
那么为了防止迫击炮炮弹随随便便的就给引爆了,最好把这个火帽往后移一下,击针就算是掉下来他顶多就扎到钢板上了,不会戳穿火帽。
那么怎么能让这火帽往后移呢。
用一根铁棍,卡在一个位置上,这个位置和火帽呈十字交叉的样子,火帽往上一装,这根铁棍就把火帽卡死了,不能让火帽站到击针下边。
如果把这根和火帽呈十字交叉的铁棍去掉,这火帽就恢复到原位,迫击炮炮弹头朝下掉在地上,上边的击针就会顶下来,戳到火帽上。
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这根铁棍都顶死了,不能让火帽复位,这咋就能自动让这根铁棍给去掉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弹簧做得简单的机械了。
首先在这根铁棍的后边装上一根弹簧,让他有一个伸缩的功能,接着用另一个铁疙瘩头顶头顶住这根铁棍。
而这根铁棍他是水平放置的,铁疙瘩是竖直放置的,而铁疙瘩下边也有一根弹簧。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一个制约。
铁疙瘩负责顶住铁根,铁根负责顶住火帽不让它复位,被击针给戳破。
而在引信的外边那根弯曲的钢丝其实就是锁住这套系统,让整个系统维持一个平衡,不让他们随便乱动。
当把钢丝拔掉之后,这套系统就被激活了。
磕这么一下,那个铁疙瘩因为惯性的原因,他就会向下运动,压缩自己屁股地下的弹簧腾空间,这个时候铁棍的头就没有东西顶着了,那么铁棍后边的弹簧是被铁棍压缩起来了,这个时候没有了束缚,弹簧就开始顶铁棍。
啪的一下铁棍就被顶出去了,那么火帽没有东西束缚了,自然而然地就恢复到了原来的位置上了。
这个时候,整个迫击炮的炮弹就处在一种击发的状态,就这么狠狠地丢出去,只要迫击炮炮弹砸到地面上,压迫击针就会戳火帽了。
说道这里,就必须提醒一下,迫击炮的炮弹他就能磕一下,千万别磕第二下,保不齐磕第二下的时候,这炮弹就得在手里炸了。
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那玩意磕一下的时候,那铁疙瘩他没有动,这套系统没有激活,这咋弄呀?
别想了,还得丢出去才成,因为你压根就没法判断的。
一旦这套装置被拔掉钢丝,这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搁到手里还不如丢出去,所以磕那么一下,就不要有其他想法了,丢出去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这么说吧,把迫击炮炮弹在钢盔上磕这么一下,他模仿的就是迫击炮炮弹从迫击炮里被推出去的那个动作。
说道这里估计有些人,会想到日军使用的九一式手榴弹,这东西使用的时候,也是拔掉保险,然后在脑袋上磕一下,才能丢出去。
其实这个九一式手榴弹,他的工作原理和上边的惯性保险是不一样的。
当时日军考虑的是,这种九一式手榴弹,他可以用手投掷,也可以用掷弹筒投掷,他是冲着这两个作用去的。
所以他的引信制作的有点特别,整个引信是一个铜帽,里边有击针,击针下边是一个隔离装置,再下边就是火帽。
只要用击针把这个隔离装置给戳破了,不管丢不丢出去,这手榴弹都能炸,所以这和迫击炮火帽靠后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个手榴弹的引信具体是怎么工作的呢?
他的整套装置,也是用一根外边的保险给扣住了。
使用的时候,只要拔掉外边的保险,这颗手榴弹就启动了,然后磕一下,这撞针就会直接把里边的哪个隔离装置给戳破,从而引起下边这个火帽里头的延期药管的燃烧。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如果不投掷出去,延期药管的火药烧完了,他就炸了。
这一点和迫击炮是不一样的,迫击炮必须得再撞一下地面才成。
所以两者虽然用法是一样的,但原理压根就不同。
最后再说一种迫击炮的引信,他是不需要磕那么一下,只要把最外边的保护去掉,直接投掷就成。
他里面的结构是这样的,击针的下边是一个切断销,切断销下边就是火帽。
那么在击针的外边,是一个保护帽。
平时的时候,有保护帽存在,外力是没法触碰到击针的,所以急诊科一般老老实实地在那待着。
用的时候,把这保护帽给去掉,然后放到迫击炮里头。
迫击炮击发炮弹,击针向下运动,但有切断销的存在,击针这个时候的力道是戳不破切断销,这炮弹就可以顺利地发射出去。
当炮弹落地,这个力量比迫击炮发射炮弹的力量要大,击针直接就把切断销给戳破了,从而顶在了火帽上,引发爆炸。
那么遇到这种迫击炮的炮弹,就不要磕了,去掉保护帽,直接丢出去就成。
当然了,这种引信算是很古老的引信,在二战那会就已经很少了。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经常看到电视剧里,拿着迫击炮弹把尾部磕一下扔出去杀伤敌人,现实中这样做可行吗?
美军的二战时的迫击炮弹,是可以通过磕底部激发,丢出去炸人的。
在美军的记载中,至少两名士兵干出了这种事情。
这两人分别是中士博福特·T·安德森(Beauford T. Anderson)和下士查尔斯·E·凯利(Charles E. Kelly)。
安德森
安德森隶属第96步兵师第381步兵团,在冲绳面对日本鬼子的狂攻时,他情急之中用手投掷出14颗600mm迫击炮弹,守住了阵地,获得了荣誉勋章。
凯利
1943年9月13日,凯利在意大利阿尔塔维拉与德军作战,他受命坚守团阵地最侧翼一个仓库,当同僚死伤惨重,自己也打热了两把BAR后,凯利抓起60mm迫击炮弹当手雷甩,至少杀死了5个敌人,获得了荣誉勋章。
(这货杀红了眼,队友撤退时他还在搬火箭筒准备来一发)
不过,好像并没有“很多”电视剧里这样做,印象里只有《拯救大兵》出现了相关片段。
守卫小镇的美国大兵,在德军疯狗般的攻势下节节败退,情急之中他们将阵地上的迫击炮弹当手雷使用,炸得德军血肉横飞。
这个场景多年来都存在争议,不少人认为靠磕弹尾丢迫击炮是无稽之谈,是神剧剧情,这么做的唯一结果就是把自己炸死。
也有人认为,迫击炮根本磕不开,或者需要延时引信。
实际上,问题真就出在引信上,正是这个引信给大兵们磕炮弹当手雷提供了条件。
瑞恩他们使用的是一门M2 60mm迫击炮(我没见着炮,但81、60mm都是这个引信),配套的炮弹安装的是M52引信,这是一种接触式的瞬发引信。
换句话说,这里其实不存在什么“延时引信”问题,M52触地即炸,它里面的结构是活动的弹簧卡销撞针。
没什么好说的,M52这类早期引信结构非常简单,甚至与一些地雷的压发引信一模一样。撞针、弹簧、卡销构成了它的全部机关内容。
所幸这种被时代淘汰的老古董还能找到平面结构示意图,这张图很清晰的表达了它的工作方式——垂直的弹簧撞针被“安全卡销”(SAFETY PIN)卡住,它又与拧住叠氮化铅雷管的“滑块”(SLIDER)互卡。
故而使用这种迫击炮弹的时候,需要先拉保险环,将保险销给扯走,这样才能解放第一层保险。
所以,电影中的美国大兵采用了两人配合制,一人拉保险和磕炮弹,一人负责观察和往外扔,这样更安全也迅速。
但是,扯掉保险销,炮弹依然没有释放保险,因为它还有个“动能解锁机制”。
别忘了,迫击炮是需要打出去炸人的武器,因此人们在保险上设计了最后一重保险装置“滑动锁”(SLIDER LOCK),需要利用炮弹出膛的动能为其解锁。
SLIDER LOCK的也是个弹簧卡销,不过做得非常小,它同样卡住了“滑块弹簧”(SLIDER SPRING),在释放了安全卡销”(SAFETY PIN)的情况下,只需要一定的惯性冲击力,就能让滑动锁像圆珠笔一样回弹,然后将“滑块弹簧”给释放。
“滑块弹簧”本就是个被弹簧压住的装置,因此它一旦没了约束,就会将底火雷管给回弹就位。
此时,这枚迫击炮弹便处于危险的全解锁状态了,它颤颤巍巍的撞针,只靠两个细小的撞针槽凸笋卡住,一旦触地,撞针被顶过凸笋,就会打火瞬爆。
所以,瑞恩他们这时候需要找个硬板,拿弹尾在上面狠狠地“墩”上一下,这样才能模拟炮弹出膛的冲击惯性,让滑动锁解开禁制。
如果墩不开滑动锁,那这颗炮弹丢出去是没法起爆的,火帽都没就位,“滑块”没有释放,撞针就算下去了,也找不到能打火的机构。
所以瑞恩他们做的事儿其实是没毛病的,美军的老式迫击炮引信就这么回事儿,尽管大力磕,不磕开保险没法用。
当然,危险性也是存在的,毕竟这是非常规做法。磕弹的行为最好不要重复两次,因为第一次你释放了滑动锁保险,第二次没准就把击锤给惯下来了。
再者,战场上的人一般没办法确定一定磕开了引信保险,引信全开的炮弹又重又危险,它有可能不炸,又有可能轻易被抡炸(确实有在手上爆炸的风险)。所以是否这么做,需要士兵们自我斟酌。
美军现代使用的M734引信就别想着能磕开了,过去使用的是机械引信,现代使用的是电子引信,采用了气流推动微电机发电,塑料涡轮同步带动齿轮转动解锁的方式,还有电路保险,原理完全不一样。
▍▼经常看到电视剧里,拿着迫击炮弹把尾部磕一下扔出去杀伤敌人,现实中这样做可行吗?
现实中是不能这样做的,迫击炮弹是双引信弹,有一个弹底部的击发引信和顶部的跌落触碰引信,二个引信的无论那一端的延时都很短,只要触碰到都来不及扔出手去的,更不可能从容扔到安全距离以外去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