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为人怎么样?
▍◉鲁迅的为人怎么样?
鲁迅先生的为人我相信他是一个像毛主席评价的白求恩那样的人,只不过两个人战斗的领域不同。
▍♕鲁迅的为人怎么样?
鲁迅是极狠的。文章是铁肩担道义,为人也不免辣手摧花。与妻子分居,与上司闹翻,与各种朋友决裂,与亲兄弟老死不相往来,一把尖刀随身携带,敢与整个社会对抗半生,临死前遗言“一个都不宽恕”。怼天怼地20多年,一部《鲁迅全集》宛如一套《骂人文选》。
儿女情长,舐犊情深,家国天下,吟罢低眉,是鲁迅;四面受敌、八方对阵,六亲不认,知己一足,也是鲁迅。人家说金庸是“侠之大者”,可笑查先生躲在前殖民地纸醉金迷声色豪奢精致利已主义了一生,到底“侠”在哪里?鲁迅才是真正的侠,锄强扶弱出刀如飞,是文坛宗师,是行墨者之法的巨子,是快意恩仇的狠角色。陈丹青大呼“大先生酷毙了”,此“酷”不是“酷评家”的酷,而是为人风范的酷,精神格调的酷,英雄襟怀的酷。酷的极致,就是狠。
鲁迅生前,常自嘲是“孤岛过客”,“荒原野狼”,也说自己狠。他确实太像一个独行侠了,犹如西部传奇里的沙漠硬汉,外冷内热面狠心善,遗世独立踽踽独行,一般人做不到这般绝情。据说,现在文人也有挺狠的,前几日某某竟然自号“先生”的教授先生,写几句歪诗被人挑刺平仄不谐,也敢公开叫嚣“你们一块上朝我开炮”了,视死如归文坛谭嗣同一般,顿成头条绅士淑女们的大混战,何其壮烈乃尔!
但这些雅人文豪流,好不容易血脉偾张充当“斗士”一回,也只会将半生狠劲血气德操折冲樽俎在这些鸡零狗碎之上,又是谩骂又是撒娇又是装傻,既是诗人又像戏精又像黑社会。作为幸灾乐祸吃瓜群众,我只看到当代中国文人无聊、滑稽与孱弱的风采,到了比隔壁武汉动物园还妙不可言的地步。
莫名想起王朔当年一句话,“现在哪有什么作家诗人啊,流氓集体转业写文章去了”,呵呵呵。
人言“读胡适的书长学问,读鲁迅的书让人长脾气”,那是因为鲁迅霸气外露,招招见血,其文如其为人。
中国历史上,文学家之多如过江之鲫,但最狠的我感觉有两位,一位是徐文长,另一位就是鲁迅先生。而且他们都是浙江绍兴人士。鲁夫子最常引述的一句古话,“夫越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也”,吴越本美人才子窟,浙东那片尤出狠人、狠文人、狠政治家,但鲁迅之狠仍然是无出其右的。
这里的“狠”,不是匹夫之勇、寻衅滋事、打架斗殴,不是摇身一变泼皮无赖耍流氓,更不是处心积虑要把文坛搞成擂台博出位,而是勇敢、决绝、智慧,公而忘私,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可以爱到粉身碎骨,也可以狠到六亲不认,文章则为百世师天下法。民国百年,文人中论“狠”的综合分数,第一不颁给鲁迅谁敢上台?和鲁迅比起来,郭沫若徐志摩胡兰成这些才子哥儿们,不免婆婆妈妈腻腻歪歪,甚至娘腔娘调饶脂粉态。
作家韩石山说,1980年代他去上海送书稿,顺便到了富阳拜访了郁达夫的长子郁天民老先生。席间,郁老突然发问,民国时代浙江出了那么多的文化大咖,知道是为什么吗?见韩石山懵逼摇头,郁得意大笑,说这些大都是:一,家道中落;二,寡母抚孤;三,个子都很矮......比如鲁迅,“比如我爹”,个子矮的人狠啊!郁达夫是颇矮,鲁迅身高只有1.58米,真正“小男人”大丈夫。
这些话,虽然是玩笑话,犹如无伤大雅的段子,但鲁迅留给他“世侄”的第一印象,其实也是狠。而且把为什么“狠”的内因,似乎大体都说出来了。外因是什么,当然是操淡的社会,逼得他从一介本可以养尊处优的高级公务员,实在看不下去了,拿过了“民国第一喷子”的旗帜,投枪匕首发聋振聩,从此无心爱良夜。
也曾沙场喋血,依旧寒光四射,鲁迅首先就是个有脾气的汉子。因为有脾气,他也会偏激,也会错怪人,也会高傲慢人。他仗义,他正直,但作为朋友,他也许真的不好相处。身为“作家”的鲁迅,几乎就是完美的,是所有码字从业者的楷模。但是,作为绍兴人、北京常住居民、大学教授、政府中层官员、中国公民一员的“周树人”,他的确不是白璧无瑕的完人。
他的生活习惯就特别不好,常年过得都是996似的日子,日夜颠倒还是重度烟瘾患者,把肺都抽烂了。他疑心病重,他时常情绪上头乱发飙,当初骂梅兰芳就骂得莫名其妙。他看不惯的人事太多了,但他从未想过致人死地,或者阴奉阳违,或者故意构陷——好些人后来身败名裂只因与他有过笔战,但他无法预测身后人间的险恶如斯,哪能怪他呢?
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单身太久了,心理不太健康了,内心是一直都有自觉和省思的。最亲爱的弟弟不理解他,与之分道扬镳,成为他一生最深的痛。
鲁迅最狠,但他当然不是什么暴力狂、反社会人格者。鲁迅的最大悲哀,在于百年来总被两极化处理。他制造了一个美妙的词汇叫“人血馒头”,不幸言中似的,他自己也成了那一块血淋淋之物:
有些人拼命要捧他成“神”,恨不得加封个“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谥号,都到了无以复加的“民族魂”高度了,批评鲁迅差不多就等于攻击民族了,这是给人家招恨;如此带来的另外一方面,就是也许是应激逆反效应,还有一些人是动辄攻击丑化,意在掘墓鞭尸,一心打他个死无对证。更为明显的是,鲁迅作为“被标签”的符号人物,往往左右双方一打群架,就得无辜连累沦为背锅侠。“让鲁迅走下神坛”后,下一步的安排,不是只有“踹他入粪坑”一个选项。
说起来,鲁迅作为公众人物,其“负面新闻”也不是今日才有的。不说生前如何承受各种攻击污蔑,比如学术著作是抄袭日本人的、比如加入左翼队伍是拿了卢布、比如和学生争风吃醋、比如妄图消灭汉字、比如兄弟失和是由于偷窥,甚至还有传言他相貌消瘦是因为染上芙蓉癖的。鲁迅生前承受的非议,只怕比任何一位同行都多。他不大相信人,连施蛰存这种老实人都怀疑背后有人,那是吃得亏太多,领教过的卑鄙与丑陋实在难以尽述了。
在1936年末,鲁迅去世不到一个月之际,早有苏雪林等“反鲁英雄”气势汹汹披挂上阵,往死人头上扣屎盆子,痛骂鲁迅“阴狠、毒辣、多疑善妒、睚眦必报、心灵污秽、劣迹多端”,是有严重人格障碍的“小人”。温和一点的流行说法,“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潜台词里也暗指鲁迅其人其文都窝藏毒素,单纯的人最好敬而远之。
但这种要么暗戳戳,要么仿佛罗马角斗场张牙舞爪野蛮人的角色,有一点是现实中的鲁迅吗?“神圣化”或者“庸俗化”的鲁迅,都是历史上的鲁迅。比如鲁迅其实是非常爱生活、爱开玩笑、也很有生活情趣的这么一个中年男人。他喜欢书法,喜欢篆刻,喜欢研究设计,喜欢和年轻人谈笑,喜欢各种美食,熟悉北京城大大小小各种餐馆。
他喜欢花草,即使没有栽种之地,也爱在书桌上摆上一盆绿植。若活在现在,他一定也是豆瓣大V,是上海滩的第一号“影评家”,因为他的一生是如此酷爱电影,而他的水准又怎么可能比史航那些人差呢?从日记可知,他从1930年代起,社交活动从过去的爱请人吃饭,完全转向动辄请人看电影。生命的最后10年,他看过100多部电影,几乎上海电影院每场必到。
他那时就特别偏爱美国大片,从不会因为人家曾是八国联军之一而排斥对方所有。鲁迅若活在当下,他会有什么表现,可能性有千千万,或许会是沉默的大学教授,或许会是陈丹青那样的“公知”,他的世故练达让人不好猜测。但我敢说,他一定不会是沈逸陈平金灿荣这样的“先生”,更不可能是手持U型锁到处寻觅同胞脑袋的那类爱国者。他会注册今日头条吗,他会西装革履上电视吗,一切都不好说。
他练过柔道,他痴迷甜品,他不是整天板着脸,他更不会装比充大师。他口才不怎么好,绍兴乡音很重,但为人绝对比余秋雨有趣。作为文人,他和余大师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对第二任妻子都特别好。
鲁迅太复杂,对他可以有多元理解,存在各种各样的歧义与不确定性。但是,有一点我敢赌咒发誓,千秋万代之后,鲁迅的文章仍将是中国最好的文章。他是真正集成了中国文学的传统而有所创造,这样的文章必然会像李杜苏黄文集那样万古长存的。
鲁迅生在1881年,但能他并列的最近一位经典作家,是距他足有一百年的龚自珍。不妨说得彻底一点,中国现代文学,什么郭茅巴老曹“五虎将”,在时光残酷摧洗下都不足道哉,只怕一世繁华过眼烟云。甚至我常常假想,即便那百年的文学书籍都消失了,也不用觉得有啥遗憾,还得感谢天之怜见,感谢他的体贴与人情味,竟主动帮忙松绑减负,大大地整顿过一番,从而去芜存菁还教于民。
人类有文字以来,烂书还不够多吗?许子东们攘臂叫卖的郁达夫张爱玲胡兰成实在够让人烦的了。只要鲁迅知堂兄弟俩的作品还在人间,民国超市上的文学食粮早已足够充裕。也只有他们,从铺满鹅卵石的绍兴街巷一路走来,真正走进了历史,倾倒了苍生,犹挟着百年一身的烟雨斜阳。莎士比亚的名言,“有些人天生伟大,有些人成就伟大,有些人被拥护成伟大”,我执着认为鲁迅属于第二类,而屡屡被搬来VS的胡适之,则明显是第三类人。
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眼中的他,崖岸孤高,柔肠欲断,世故同时真纯,激情却又厌世,愤嫉不失同情。他有本事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过得很好,他看破一个荒谬的时代,却又不吝把文字当药丸济世,骂醒一个是一个,救得一个是一个。尽管一个“教习骑射尊孔读经”魂兮归来的时代,他所有的努力与挣扎,似乎都白费力气了。无数祥林嫂还在村里,数不清的国学家仍在高台讲坛,“摇头晃脑地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
但他依然是那个,在细雨渡头苦苦等待的船夫。他向你我伸出手,你眼见烟水茫茫之间,漂漾着千朵烛焰,不知此去是天国还是地狱,但他是那种叫你一咬牙,系好裤腿跃上船,想也不用想就跟定了他的那种人。
21.5.6,晚,瞎写
▍☚鲁迅的为人怎么样?
诚谢邀请:
1.鲁迅先生勇敢、不虚伪。
从初中学的《一件小事》到后来的《范爱农》、《藤野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等都能体现出先生是敢于直面惨淡的现实、脚踏实地、勇于奋战、严以律己的人,有逢善不欺,逢恶不怕的个性,而且言行一致,不做作不掩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先生真实人格的写照!
2.鲁迅先生是情深义重的人。
先生早年东渡日本留学,认识了自己的思想启蒙老师藤野先生,后来对他有深切怀念之情,回国后还写文章热情赞颂了藤野先生诲人不倦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作风,讴歌了他对中国人民诚挚的友谊;同时藤野先生的谦逊、务实、认真的作风让鲁迅受益一生,鲁迅先生对他充满了感恩之情!
3.先生是个忠厚的人。
尽管与自己的兄弟关系常成后人诟病,但先生是有风度与气魄的!绍兴老屋出卖后,母亲、朱安和周建人一家要北上,这时周作人一家也来到北京,先生购买了北京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这一处院子,全家都搬了进去,建立了一个大家庭。每月光洋发下来后先生都悉数交给兄弟媳妇(日本人),之后弟媳翻脸,在兄弟间挑拨离间,并提出不愿与先生同住一个屋檐下,无奈的先生只带了自己的书,搬出了大宅子!这举动没有包容的雅量、宽广的胸怀是做不出来的!
4.先生是负责任的人。
众所周知,与朱安结婚是鲁迅母亲处心积虑运作的结果,二人并无感情,双方都痛苦,如果先生休掉朱安;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朱安会受到蔑视、嘲讽与鄙夷!所以,先生一直供养着不识字的、可怜的女人朱安,包括聚了许广平后依然让其衣食无忧,真正地做到了仁至义尽,朱安至死老说“大先生”是好人,临死前还念念不忘“大先生”的恩情,提出要与先生葬在一起。
先生是一个被中国人尊重、爱戴、了解的文学大家,身上有诸多优良品格,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了!
▍$鲁迅的为人怎么样?
但凡是人,就没有单一人格,单一性格,都是如鸡尾酒一般,有的多点,有的少点。所以在谈到为人的问题时,也不能说某人为人好,某人为人坏。
评论鲁迅的为人,也是一样。
鲁迅这个人吧,大节上肯定是不亏的,无论是提倡新文学,剖析国民性,还是以笔为刀,针砭时弊,都体现出一个正直、有担当的自由知识分子的风采。
他个性中最闪光的地方就是不愿妥协,但凡是与他内心信仰难以相容的人或事,他都不愿为此而低头、屈就和适应。比如他誓死不愿维持与朱安名存实亡的婚姻,再比如他动辄对人挑起笔战,频繁树敌的劲头一时无二。
可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个性,也造成了他性格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有点儿刻薄,对人对事有欠宽容,说白了就是小家子气。经常是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尤其是对于那些生活作派比较优雅闲散的人,像邵洵美、林语堂等人,更是不屑一顾,甚至冷言冷语。
而这种小家子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过日子特别细致,对钱也计较得特别厉害。他每天都要在日记里记账,每一笔支出和收入,都记录得特别详细。有时会有出版社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拖欠了他的稿费,他都要一笔笔地算,跟人家死缠烂打,甚至对簿公堂。
不过鲁迅对待青年和晚辈还是很亲切的,很宽和的,不仅不摆架子,还和他们打成一片,能提携的还尽力提携,很有大家之风。
▍┟鲁迅的为人怎么样?
作为鲁迅先生的铁杆粉丝,我不得不说,鲁迅为人不咋滴。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不得不说,鲁迅先生为人处事,确实不大好。
如此评价鲁迅先生,并不是说先生人品不好。鲁迅的人品总体上看,称得上正人君子。他一生只有三件事有争议。
一是关于《中国小说史略》是否抄袭日本文学评论家盐谷温的公案。鲁迅自己承认有参考,但没有抄袭。后来盐谷温的作品出了中译本,真相大白,还了鲁迅清白。胡适先生也为鲁迅叫屈,并称赞他的小说史略是一等的学术成果。
二是鲁迅有没有调戏羽太信子。这大概是鲁迅一生中最无奈的一件事。但是当事人都没有具体细说,所以至今成为一个谜,恐怕永远都是谜。不过按照鲁迅以往的做派,他独居绍兴会馆,身为月薪二百多大洋的金领,从不涉足风月场所。要知道,当年胡适、陈独秀、徐志摩等名人都有过这等风流韵事。所以,说鲁迅偷看弟媳洗澡,实在让人不能相信。羽太又不是什么大美人。当然,有人抬杠,硬说鲁迅变态,那也没办法。但是,疑罪从无,没有证据的事,不能瞎说。
三是关于他的婚姻。有批评者认为,鲁迅不接受包办婚姻无可厚非,但没有与原配朱安离婚,与许广平同居,既对不起朱安,也亏欠许广平。个人认为,这种批评有点脱离当年的社会实际。在那个时代,如果鲁迅与朱安离婚,朱安将无家可归。朱安不是张幼仪,离婚后可以出洋留学,创出自己的事业。朱安一个文盲小脚女人,被“休”的结局将非常悲惨。鲁迅不离婚,供养她到自己去世,也算无奈之下的补偿。
鲁迅为人最令人诟病的是,待人过于苛刻。与政敌骂战尚属情有可原,比如骂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起因是梁实秋含沙射影鲁迅拿卢布,私通外国,所以怨不得鲁迅。但是连多年好友、有恩于他的林语堂都翻脸,那就太过分了。
还有胡适先生,一生没对鲁迅出过恶语,但鲁迅却常夹枪带棒讽刺他。但胡适从不针锋相对,反而在不同场合,包括鲁迅去世后,为他说了不少好话。
鲁迅先生去世前,同辈朋友几乎都已断交,只剩下一些企图利用他的左翼人士以及崇拜他的年轻人。反而在遥远的西北,有一个知音。
鲁迅是用来崇拜的,不是用来交朋友的。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如何治疗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