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世民在三国时期他最像谁?
▍➱如果李世民在三国时期他最像谁?
像曹阿瞒。
▍▇如果李世民在三国时期他最像谁?
最像曹操。若非得要在三国找一个与李世民有相似之处的人物,非曹孟德莫属。
但要在群雄并立的“前三国时期”完成统一,那无疑难如登天。
原因嘛,敌我三方皆英雄辈出,各有千秋,谁也压不倒谁。就是秦皇汉武重生,也难统一。
从胸怀气魄、用兵,以家世门庭,来分析一下李世民与曹操的相似处。
首先二人神似。胸襟广阔,用人不疑,气魄无双。这一点,李世民颇有曹操之风。
李世民用人,有二事,收尽了天下英雄之心。
(1)曾把唐军杀了个丢盔弃甲的尉迟敬德,势穷来投。李世民就命令尉迟敬德披甲执兵,在帐内宿卫,顿时就让这位天下第一猛士生出了效死之志。
(2)魏征在太子建成处,屡出毒计,欲置秦王于死地。而李世民以“各为其主”而既往不咎,令魏征立即有了要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效忠之心。
这样的风格,与曹操十分神似!
曹魏五子良将,能力最突出的张辽、张郃、徐晃,皆为战场上与曹军交战过的降将,尤其张辽,在吕布麾下时,与曹军屡次大战,让曹操吃了不少苦头,而曹操对他们放手任用,深信不疑。
曹操破袁绍大营,缴获了众多许昌及曹军中诸人偷偷向袁绍暗通的私信。万没想到,强于曹军数倍的袁绍大军,竟然覆灭了,如今,这真要把那些“通敌者”吓得心胆俱裂的。
按律,这是轻则“诛满门”重则可“族诛”的大罪。
然而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是:
曹操下令:当众把这些信,统统装袋子里,一把火烧了。
并对众人说:我没看过这些信,也不想知道谁写过这些信。袁绍实力强我数倍,我自己也没把握胜他,何况他人!
本来也能办成一场上千颗人头落地的惊天大案,就让曹操一把火烧了。
由此,众人无不诚服!消息传出去,曹操如此既往不咎,冀州诸郡再也生不出死战之心,纷纷举城来降。
李世民与曹操,行军打仗用兵风格相似,这是本事相近。
李世民与曹操在用兵上有二个共同点:
一:
皆有钢铁般意志,不怕失败,敢冒险。打仗喜欢身先士卒,关键时,自已能作为统帅冲锋在前,又能在危险时亲自断后。
李世民的冒险精神。
秦王时期的李世民,每战皆一马当先,又屡屡遇险,战马死了六匹。
讨伐洛阳时,率轻骑前出,差点被单雄信所趁。
击窦建德时,与尉迟敬德等四骑前往夏军别寨诱敌。
先自报名号,射杀敌哨兵数人。
然后,敌军二三千骑出寨追击,李世民竟让二位卫士先走,自己却以大唐并列二把手、秦王之尊,身与尉迟敬德二骑断后。
二人或骑射,或纵马刺击,竟逼得敌数千骑兵无人敢争先前来,还由此出了一句,“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足可震烁千古的豪横之语。
曹操的勇猛。
史书上的曹操,是很勇猛的。
关东诸侯起兵共击董卓时,双方力量对比如下。
(1)关东诸侯合义兵,有步骑十数万大军,兵力大占优势。
但诸侯义军大多数为少量郡国兵为基础,招募壮勇组建的新兵,部伍训练整合尚未充分,战斗力偏弱。
(2)董卓的凉州军,被董卓兼并的并州军,及大汉北军,却是东汉帝国装备最精良、训练最充分,最精锐的边防军与中央常备军。
所以,董卓兵力略少于诸侯,但军队战斗力远胜之。
由是,诸侯畏惧董卓,皆不敢当先出击。
《三国志·武帝纪》:
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太祖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觽已合,诸君何疑?
唯独曹操这个愣头青,不怕董卓。独率本部人马孤军直向西进。
当他到达到荥阳汴水时,迎头撞上了董卓的大将徐荣,双方激战一日,在凉州铁骑猛击之下,尚未形成完整战斗力的曹军当终于崩溃。士卒死伤甚多,曹操本人也为流矢所中,所乘战马被创而毙,幸亏了从弟曹洪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曹操,曹操才得于从败军中脱险。
曹操独立统军第一仗,输得惨,却是虽败犹荣。
因为徐荣一看,连曹操这样的小部队,也敢当面前来力战一日,由此而对诸侯大军再不敢起轻视之意。
所以,曹操用孤军力战惨败,为畏敌不前的诸侯们,狠涨了一脸面。
《三国志》:(徐)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而身先士卒的习惯,一直贯穿在曹操的军旅生涯中,也让他屡屡遇险。
濮阳与吕布大战,
曹操亲率数千人马夜袭濮阳城郊敌军别寨,结果,激战至天明,刚刚破寨,便被来援的吕布大军三面包围,由是曹军陷入了昼夜连续的苦战之日中,险象环生。
官渡之战,亲率步骑五千袭乌巢。
与演义中一击而破乌巢不同,乌巢守御甚严,曹军屡攻不克,而袁绍军又来援。曹军即将腹背受敌,曹操麾众猛攻乌巢,并对左右说,敌人援军的锋刃没有触及我背脊前,不许再来相告。统帅誓死志,士卒自然奋勇争前,然后击破乌巢,促使了袁绍大军的总崩溃。
还有平西凉马超之战,亲自断后。
曹军渡河,曹操亲率百余虎士为大军断后。不过这次有些狼狈,马超万余步骑来袭,老曹最后坐小船弃众虎士而逃了。
狼狈了一次,但这并不妨碍曹操骨子里是个勇猛的人。
还有,
唐太宗李世民逐突厥,威震异域。
曹操征乌桓,一战解决北方边患。并命田豫、牵招分驻北彊,使鲜卑、乌桓未敢有异动。只是三国英雄风头太盛,掩盖了边将之功。
二:
李世民与曹操用兵,都能奇正相合,并善于使用骑兵突击,每每能在战斗中抓着敌军的破绽,然后出奇制胜,一击制敌。
李世民的骑兵突击。
李世民统军出征打仗,向来自己亲自掌握最精锐的千余骑兵,号称为“玄甲骑”。
唐军与敌军作战,每先用步军与敌列阵野战,然后骑兵迂回至战场侧翼待机,等到敌我两军激战正酣,敌人注意力全在正面战场上时,唐军骑兵就趁机从侧翼发动攻击。
而李世民倚仗自己出众的骑射武艺,总是能抓住战机,在最关键时,由自己亲自率领玄甲骑,猛攻敌军侧翼,往往一击就能凿穿敌军的军阵,然后分割歼灭,一役击溃敌军优势兵力。唐军靠这种娴熟的步骑协同作战运用,每以寡击众,常常取得全胜。
从霍邑破宋老生;平定西北薛仁杲;讨伐王世充;以主力围洛阳城、分三千五百骑打援,三千五百骑一役击灭窦建德十万大军。
如果说李世民的用兵如神,尤其骑兵运动战,先诱敌,把敌人调动起来,再找到敌人破绽一击制敌的战术已如火纯青,那么曹操就是最先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战术的祖师爷之一。
以曹操官渡大战前的“白马之战”中斩颜良、诛文丑的两场奇兵突袭战为例:
(1)斩颜良。
袁绍率十余万众过河,二路大军来攻曹操。
曹操由于兵少,便决定先吃掉敌军兵力较弱的一路。就是由颜良等率领,正围攻白马的袁军偏师。
于是,先佯动诱敌,作出欲渡河抄袁绍后路的态势。
正当袁绍在防备曹操渡河时,曹军突然兵锋一转,急行军奔袭白马。
曹军倍道兼程,行进至距颜良大军只十余里处,河北军斥侯方才察觉。
颜良闻报,大惊,急忙整顿队伍,亲自率领,仓促前来迎击曹军。
曹操趁敌措手不及,命张辽关羽为先锋,马不停蹄就发起攻击。
关羽万众之中,阵斩颜良。
袁军溃散,曹操便迁白马之民,以避袁绍军锋。
(2)诛文丑之战,
袁绍闻颜良战死,大怒,派大将文丑及刘备,率五六千骑兵急攻曹军。
五六千骑兵,在真实历史中,是个不得了的数字。
而曹操可用骑兵,只有六百余。
于是,曹军撤退,而文丑的骑兵紧紧追来,
曹操命令:
把财帛等撒于敌军来袭方向沿途道傍。
六百骑兵全体解鞍放马,蓄养马力。
不久后,文丑与刘备的五六千骑兵,先后而至。
因为河北骑兵,多有北地杂胡。虽然剽悍迅捷,但是纪律很差。一见道旁遍地财宝,哪还忍得住贪婪。
又以为自已兵多势众,曹军必定不敢来反攻。便纷纷驻马、争抢财物。
这样,行军阵列顿时一片混乱。文丑亦不能制止这种作死行为。
古代打仗,一旦在敌前乱了阵列与队形,那就再形不成合力,也无法有效指挥,这非常要命的。
于是,曹操亲率早已备鞍待命六百骑兵出击。
而正在争抢财物的河北骑兵,猝遇突袭,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守反击。
战斗结果:
刘备败逃,文丑身陷于乱斗中,被曹军骑兵阵斩。
优秀的指挥员,不但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捕捉战机。还能在敌强我弱之下,主动创造战机,并抓住机会,一击制敌。
此役,堪称中国骑兵以少胜多的机动作战祖师爷级战例。因为曹操之前,史书上从未记载过这样的仗。
李世民与曹操,家世相似,皆为前朝勋贵子弟。
李世民。
为关陇军功贵族门阀子弟,西魏八柱国大将军李虎之后,历西魏、北周、隋,三朝勋贵。
曹操。
无论夏侯氏还是曹氏,都是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与曹参之后。
二人的家世、门庭,以及宗族实力,都是相近的。
而起兵之后,族中子弟名将辈出,同样也颇为相似。
(图来自网络)
▍✛如果李世民在三国时期他最像谁?
历史不能假设,头条就喜欢投读者官人所好,搞时空穿越[呲牙]
那我也大胆地说下我的浅见:整个三国放不下一李世民。
就谋略与政治野心言,他有曹操的远见与政治决心。统一国家,收拾乱局,做名副其实的天下英主是最终目标。曹操没有自己做,但实际上有了这个实力和地位。曹丕实现了他的理想。他不敢,因为怕成为天下攻伐目标。李世民上有父皇与太子,后又齐王元吉,但他战功位居第一,因三人恐惧,甚至在与高祖李渊,太子建成讨论如何对待秦王时,齐王直接提出杀掉李世民!
在秦王即将被分散文臣武将,被赶出京城,前去洛阳以前,才在627年六月四日发动玄武门之变。目的极为明确:就是直接夺取最高权利,尉迟敬德枪挑太子李建成齐王元吉人头,不仅绝了东宫军队战斗意志,也是对父亲李渊,在回报军功上 出尔反尔的武力示威,一绝其任何侥幸想法。
说到文采与口才诸葛孔明堪与他比。去晋祠看看他在一个风雪之夜有感而发所写《晋祠铭》堪比孔明两出师表。前者有舌战群儒之美名。建唐初期,在突厥颉利可汗带军队打到都城时,京城一片惶恐,李世民单刀赴会,独自一人策马跑出长安城,在渭河桥上,呵斥吉利,谈兄弟之盟,诉赤胆豪情,责颉利不守君子之约不念兄弟之情,使来势汹汹的颉利羞愧难当,只好退兵 。
说到打仗与好色,风流而能战,可与吕布比肩。如果不计较“历史是胜利者书写”这一成见 ,唐史资料显示,唐朝举起义旗,特别建立唐朝后,几乎所有大仗、恶仗,都是李世民拿下的。为什么有昭陵六骏,就是他辉煌的军事成就的显耀!从敌人败军之中,到玄武门后的嫂子弟媳,他 的胃口远过杨广、吕布。他好色,但挑选极为严格,例如武则天与其鱼水之欢次数估计用一只手指,数起来都用不完。当时武则天14岁,他38岁 天下人都说武则天“美容止”才进了宫,但他就是提不起兴趣。
因此,我只能说,曹操诸与葛亮合起来再外加吕布,才是李世民!
并不是说,三个人智力能力与文治武功合起来相比肩李世民,历史帐,不这样算,而是说,李世民兼有三国这三人之长,更重要的是,历史给李世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好在他没有放弃。不但成功表演了,还给世界留下了空前绝后,最大的帝王陵园。
昭陵陪葬墓240座(历史记载如《唐会要记载很少)乾陵只有17座,唐明皇泰陵只有高力士一人陪葬。
看官若有批评这些内容的兴趣,可以综合参考一下我在【今日头条】关于“武则天”,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内容,还可以批评一下我去年在《碑林集刊》(2020)上发表的陪陵文化的论文。
欢迎有历史论据的文雅喷!
▍☪如果李世民在三国时期他最像谁?
如果李世民在三国时期,他也能一统天下。但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位他谁也不像,但又同时兼具曹操之谋、孙权之才、刘备之精于一身。
▍↟如果李世民在三国时期他最像谁?
李世民不像三国里面的任何人,曹操也不及他,其他的刘备和孙权就更不用说了。李世民在皇帝里打仗能力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智慧谋略方面也都是顶尖的,他是千古一帝的候选人之一,要说像哪个三国里的人物,那有点埋没李世民了。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练毛笔字的时候竖笔总是写不直,怎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