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为什么警察们配发的都是步枪,而不是手枪呢?
▍•民国时期,为什么警察们配发的都是步枪,而不是手枪呢?
因为当时步枪多,手枪少。
▍¡民国时期,为什么警察们配发的都是步枪,而不是手枪呢?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一部连续剧,那就是十几年前拍摄的《我这一辈子》,而在这部作品中,曾经有过这样两个细节:
1、福海和把兄弟赵二成为警察之后,两个人一同在一个民国高官的家门口当门岗警卫,而两个人的武器是什么呢?每个人的手里只有一把警棍,请注意!只是一根棍子,连电棍都不是!当然,当时也不存在电棍。
所以不久之后,另一个把兄弟刘方子向上面请示,申请能否给这两个人配上两把步枪。申请的过程中还特意的强调了一句:哪怕是打不响的坏枪也行,至少拿着枪像那么回事!有枪总比没枪强!
2、几年之后,福海又成为了民国巡警,成为了某些人口中的臭脚巡,可不管是巡警还是多年后成为排长,佛海手中的装备始终都是一成不变——还是那么一把警棍!
从这两个细节当中,你就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别说是配备手枪,在民国时代,很多警察甚至连步枪都配备不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答案当然也是非常的现实:没钱呗!
别说民国时期的警察部队,光是看看民国时期各军阀麾下的正规军,你就不难发现,很多军队的武器那真叫一个寒碜!
抗战时期,奉献出上百万英灵的川军团,大部分官兵的装备仅仅是草鞋、老套筒和汉阳造,而且枪支还不能做到每个战斗兵都能配发,这还没算他们手中的步枪还并非新货,很多都是用了多年的老步枪。
冯玉祥一度号称30万的西北军,由于缺乏枪支,因此诞生出了著名的大刀队,即众多部队由于缺乏枪支,很多人只能手持大刀。纵然他们练就了一身冷兵器拼杀的本事,可作为正规军,他们的手中却拿着大刀,这算怎么个事?
当然,蒋介石中央军的装备说的过去,张学良东北军的装备也说得过去,但在当时的民国军事体系中,他们在人数上又占到了多大比例?
连民国的正规军都是如此,只能维护地方治安、战斗力甚至连三四流军队都不如的各地民国警察,你还能指望他们的手中能有什么样的装备?
不过,在当时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以及相关的大城市,当地的民国警察还是可以装备枪支的,而他们的情况也正如题目中所说的那样,装备步枪的居多,装备手枪的人极少,这又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大体上分为三个原因,一是价格问题,二是治安问题,算是警种分配问题!
1、不同于现在,步枪类的价格要远高于手枪,在民国时期,这样的价格比正好相反,即手枪的价格要远高于步枪。
因为民国时期,我们自主的军工产业很差,为数不多的军工企业要让步于军用步枪。所以,民国时期的军工厂,通常以生产步枪为主,手枪的生产只是辅助产品。即便是在当时国外,由于手枪生产的数量要远低于步枪,民国的各路军阀从海外进口军火时,出于“物以稀为贵”的因素,进口的手枪价格也要远高于步枪。
例如我们熟悉的德制驳壳枪,一支手枪配上子弹,价格通常在70块大洋左右,即便是性能较差的花口撸子,价格大概也在40多块左右。而同一时期进口的步枪,除非赶上战事紧张,军火价格暴涨,否则在平常时段,一支传统步枪的价格也只在20到30块大洋之间。甚至在民国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大量军火剩余的档口,一支进口步枪的最低价格甚至可以卖到十几块大洋。
本来各地的民国政府就缺钱,又是这样的价格差异,那当地的民国警察又会选择什么?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由于民国时期久经战乱,这就直接造成了各地的警察不仅仅要维护民间治安,必要情况下甚至还要介入军阀混战,或者与各地的土匪武装交战,甭管是军阀部队还是土匪武装,他们手里拿的可不是大刀长矛,而是标准的制式化装备。倘若民国警察人人装备手枪,这样的火力对比还能对等吗?
尤其是早期的民国警察时代,其警察的种类较为单一,也导致警察要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领域,民间治安靠他们,对付悍匪靠他们,甚至必要情况下这打仗也要靠他们,手里要是没点硬火,那这个职业可就成为了送命的差事!
而目前各国的警察为什么只装备手枪?其中一个很大的要素就是警种多样化,除了普通警察之外,各国通常含有装备军用武器的特警部队,或者是同样装备正规军武器的武装警察部队。传统的警察只负责治安问题,一旦遭遇特殊战斗,他们可以直接呼叫特种部队和武装警察前来,他们担任辅助即可,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装备火力强劲的枪械。
只能说时代不同,各方面的因素不同,民国时期的警察是无法与现在进行比拟的!
▍◆民国时期,为什么警察们配发的都是步枪,而不是手枪呢?
导致此类情况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旧警察是“吃剩的”,那就得有什么吃什么了。
首先说价格差距。
民国时的旧警察其实也没有很标准的装备,尤其是军阀割据时期,根本谈不到标准,各地不一,待遇都不一样,他们也是逮什么用什么。
长枪里,老套筒、汉阳造、曼利夏最多,为什么?其实很简单,旧警察用的长枪,都是部队淘汰下来的。部队里能淘汰多少短枪?只有长枪,你不用这玩意用什么呀?所以说,旧警察是“吃剩的”。
那么,淘汰下来的旧枪,自然要比买新枪便宜。
事实上,旧警察用的短枪也多是便宜货,但不管怎么说,旧的就是比新的便宜。
而且,你打枪得消耗子弹。长枪子弹比较常见,一买一大箱子,批量购买价格也低。短枪子弹论盒卖,你看《亮剑》里楚云飞送给李云龙的勃朗宁,只送了一盒子弹。李云龙把手枪转送给秀琴的时候还说,让她省着点用,这子弹不好买,打完就没了。当然,赵刚揭了李云龙的底,说李云龙那还有一盒,但毕竟就那一盒而已。
短枪子弹贵,用长枪当然便宜些。
然后是维护难度。
短枪实际上是比较精细的,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环境差了故障率也高,维护起来也比较麻烦。
长枪,老套筒、汉阳造、曼利夏,哪怕枪管爆了都能轻易找到配件,这也是成本。而且,长枪再怎么次,它对环境的要求没有短枪那么高,沾点水沾点泥也还能用,可以到战场上摸爬滚打,皮实。维护起来,就算坏了换个件也不费什么劲。
为什么说到了今天了,AK47依然是枪械主力,被很多人喜爱,就因为47皮实,故障率低,抗造。长枪也一样,它又抗造,又容易维护,自然要比怕磕着碰着的短枪更受青睐。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以上这两点。如果非要再找个原因,那就是日常方面的了。
主要是气势,以及不容易丢。
气势上,比别一把小手枪未必那么显眼,挎上长枪,它乍眼啊,气势就出来了。旧警察靠什么?不就靠气势唬人呢嘛。
而且,短枪也不能总用手拿着。甭说别到腰里被胆大的小偷给顺走了,上哪吃个饭,觉得硌腰摘下来放桌上,临走的时候可能就忘了拿。民国时期有多少人丢过枪?但是长枪显眼,这么大个玩意,印象感强,不容易丢。
那么,这也是旧警察多带长枪、少带短枪的原因。
▍▬民国时期,为什么警察们配发的都是步枪,而不是手枪呢?
民国警察也有手枪。但主要装备步枪,大概就是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手枪火力不足,在乱世是撑不住场面的。
民国属于战乱时期,土匪、乱兵、各种各样的私人武装横行,那统统可是有步枪甚至冲锋枪与机枪的。
所以,警察的武器自然要以步枪为主!
因为手枪的射程与威力,是压不住土匪的。
建国之初,公安民警也是大量装备步枪的。就是因为匪患未清,敌特与反动残余武装势力出没。手枪火力压不到匪特们手中的步枪与冲锋枪。所以必须装备步枪。除了步枪,那时候的警方还得有手榴弹、冲锋枪与机枪。
民国时期的军工业薄弱,有限的产能首先要用以生产步、机枪,以满足军队需要。
民国的兵工厂为军队生产步枪都来不及,是不决可能去为警用而专门开一条手枪生产线的。
例如当年蒋介石的国府决定用仿制改型的“中正式”步枪全面替换军中的“万国造”杂式步枪,以实现步枪制式化。
但是中正式步枪自1935年定型投入生产,直到1949年,总产量只有60万支,根本满足不了“国军”统一换装的需求。
由此,期望民国给警察全部配备小手枪,那就是一个奢侈的想法了。
总结就是:
一则没能力,军工业的首要就是全力生产军用的长枪短炮,真顾不上小手枪这东西。
二则不实用,手枪威力不符合民国战火纷飞、兵匪横行的大环境。
那么,民国能生产手枪吗?
生产,那也是能生产的。
1919年,上海兵工厂仿制了美武勃朗宁M1900型,制造出了中国第一种自制自动手枪。当年为民国八年,所以该枪被命名为“8年式”手枪。
1937年,又仿制过美式M31史密斯威森6连发左轮手枪,因当时为民国二十六年,又被命名为“26年式”手枪,作为军官配枪。
以上两款手枪,生产数量不详,估计质量与产量都是有限的,且只装备了军队。而民国的军、地高官们,凡有资格佩手枪的,为了彰显身份,一般也会选择高级进口货。
民国的手枪的大量生产,同样是以军用为主。
例如仿德国毛瑟军用手枪的盒子炮、大肚匣子、驳壳枪,民国就生产了很多,但是极大多数也同样交给了军队。
盒子炮,某种意义上来讲,那是手枪中的小炮,军中半自动火力的重要补充。用来大量装备警察,那也是不现实的。
轮到警察能佩小手枪,那估计得局级以上或极少数特殊警察才行。
能挂上驳壳枪的,也是极少数警局精锐行动队,或者队长以上,数量就很少了。
相对来说,在清末时就以引进并能自行制造的汉阳造步枪,早已经实现大量自主生产制造,价廉物美,便宜!
那就自然就成了普通警察的主要装备。然而就算老汉阳造,轮得到给警察的,也大多是军队替换下来的老旧枪支。
当然,如果是上海那支大名鼎鼎的税警总团,那就又不同了,装备那比中央军还要上个档次,那是挂着个“警”字的正规军精锐。
▍ღ民国时期,为什么警察们配发的都是步枪,而不是手枪呢?
首先,毛瑟手枪造价高,比一般的步枪都贵,这是考验财力的时候,并且不好买。成本高也买不起。长枪比较好搞到,造价低,在一个弹药也常见。拿着也唬人,起到一种震慑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