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徐茂公出家当了道士 改名玉真 在终南山修行 活到了安史之乱 后来看大唐衰落 十分气愤 遂升仙而去 不知所踪
▍➼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大唐贞观时期,此人主要担负守边之任。徐茂公就是徐世勣、字懋功,本为十三岁就劫道杀人的悍匪,后来在战乱中成长为了大将。自喻生平杀人如麻,直到为将之后,才明白了能用兵法以活人。
此人在宋代开始流行的戏曲话本中,被改造成了文质彬彬、又智谋过人的徐茂公。
徐世勣投唐时,以献城池与户籍、人口土地之功而被特赐李姓,之后就改名为李世勣;唐太宗驾崩,避违去“世“字,又改称:李勣。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李世勣出为边将,远离长安,驻并州守边,守了十六年。
其人能征惯战、兵略出众、治军有方,军功显赫。镇守并州时,突厥人闻其威名而远遁。由此被太宗赞誉为“大唐活长城”。
《贞观政要》唐太宗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然而,因为李世勣在玄武门事变中采采取了中立观望以自保的态度,没有旗帜鲜明的站队,唐太宗对他是怀有戒心的。
太宗临终前,对活着的贞观元勋诸将,唯独不放心李世勣,故而试探了一下,让李世勣不知不觉的在鬼门关上打了个来回。
贞观二十三年。
唐太宗卧病,当时勋臣旧将,尉迟敬德龙精虎猛的退休在家,每天听歌舞炼丹药,不问世事,太宗对其很放心。
程知节统领京城禁军,重兵在握,太宗对他也很放心。
然而对将略才能出众、而性格中有些首老鼠两端的中立派李世勣,那是真不放心。
当时,李世勣已经从并州回到了京城。
于是,唐太宗对太子李治说:
“李世勣有大才,而你却对他没有什么恩惠,朕现在准备贬他为外官。如果他奉诏之后立即出京赴任。待朕死后,你应当立即召其回京,并授他仆射之职,他就蒙受了你的恩惠,必定为你尽死力。”
又说:
“如果李世勣接到诏书后,不肯离京,而留在京城观望。那么就由你以太子身份下令逮捕他,然后迅速定罪,立即杀了他,决不能犹豫。”
李世勣在玄武门事变时,以“只奉国家明诏,不闻帝王家事”为理由自保观望,终究是在唐太宗内心留下了阴影。所以才要这样考验他一下。
当天太宗下诏,命令李世勣出任叠州都督。
而李世勣接到命令后,竟然连家也不回,直接走马出京,急赴叠州上任去了。这姿态做的,说真的也是用力过猛了。
唐太宗闻知后,估计是否会在心里暗骂一声“有才无胆之辈”,就不得而知了。
李世民终究是胸怀无双的千古一帝,最终没有因猜忌而屠勋臣,使李世勣在高宗朝为大唐灭高句麗立下了赫赫军功。
然而,正是李世勣那句让唐太宗暗自耿耿于怀“不闻帝王家事”的托辞,差点儿就彻底葬送了李唐天下。
在唐高宗想立武则天为皇后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勋重臣们极立反对。
高宗李治的压力是山大的!
然而已避讳改名的李勣,又在关键时候祭出一句“不闻帝王家事”。
在高宗问其态度时,李勣声称:
“皇帝欲立谁为皇后,属帝王家事,无须问大臣。”
这就给了长孙无忌们狠狠一击,也让唐高宗与武则天喜出望外。从而为武则天打败勋臣、最后以“武周”取代李唐,铺上了第一块砖!
如果唐太宗地下有知,会如何?
必是拔剑斫石而怒言:“恨不斩此猾贼!”
然而,素以“以不站队的纯臣”标榜自己的李勣,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孙儿李敬业却是非得要站明队伍的人。
公元684年。
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与睿宗李旦,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女皇称帝的局面摆出来了。
李勣之孙李敬业完全没有继承其祖父的不站队精神,在扬州起兵反武则天,兵败。
雌威大发的武则天恨屋及乌,命令将李勣从坟墓里挖出来剖棺锉骨扬灰。
然后,又下旨剥夺了其族之国姓“李”字,复姓为徐。
这时候,李勣又重新变成了徐勣!
【图来自网络】
▍╫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这个李绩,就是徐世勣,被演绎成隋唐演义的徐茂公----徐世勣,因为军功被赐姓为李,也叫李世勣,后改名李勣。
唐太宗李世民立太子李治以后,一直太子担心不能控制权臣。当时李绩大破突厥,开疆拓土,出将入相,功勋卓著,为人谦虚谨慎,取得胜利多把功劳推让给部下,在军队威信很高。
于是,李世民设宴,对李绩说:"我准备把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大臣,想来想去没有比卿更适合的人。你过去不遗弃李密,现在难道会有负于朕吗?"李绩一听,立刻感动的流泪横流,赶忙推辞,发誓自己一定要保护太子,忠于李氏宗室,并且咬破手指,以血为誓。喝到最后李绩沉醉不醒,李世民就脱下自己的御服给他盖上。李绩得暴疾,李市民自剪胡须,为之和药。李绩顿首出血泣谢。从此对太子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没过几年,李世民觉得自己身体不行了,就对李治说:"我现在准备贬李绩为外官。如果,他得到任命以后,进宫表示不愿去,立即找个理由杀之。如果他迟疑拖延,将来你不能用他。如果他立刻出京,说明此人忠心,可以信赖。我死后,你便立即召开回来,封为仆射,他蒙受你恩惠,必定为你尽死力。"
于是,李世民上朝宣布任命,派李绩出任叠州都督。李绩结果连家也没有回,直接赴任。也许在路上,原以为可以做顾命大臣的他,却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结果,真不知道如此忠心的他心中是何等悲凉。
李治即位,成为唐高宗,召李绩入朝拜洛州刺史,接着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命他任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事务。这一年,又册拜为尚书左仆射。
李世民如此布局,虽是精妙,但是可以看出他作为帝王,手段高超,冷酷无情一面。
但是事情就完了?没有。
后来唐高宗要立武媚娘为皇后,李治和武则天便亲自上门送礼,去征求顾命大臣之首自己亲舅舅长孙无忌的同意,但长孙闭口不谈,褚遂良等几位带领百官反对,立后之事已无希望。
最后,唐高宗来到李勣府上,看有病没有上朝的李勣。高宗说:“我准备立武昭仪为皇后,无忌、遂良等百官不同意,只好作罢。”
李勣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改变历史的话:“此乃陛下家事,何须问外人。“
这一下,唐高宗和武媚娘下定了信心,终于通过艰苦的斗争,把武媚娘推上了皇后宝座。
以后事情大家都知道,武则天等到高宗一死,便杀了权臣,最后也把李氏宗室几乎全部灭掉。而李绩则是得到重用,生荣死哀,死后配享高宗庙受祭,作为人臣,荣誉之极。
▍▢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隋唐英雄传》中,徐茂公是李世民军师,料事如神,看来成就大事的人身边标配诸葛亮式的人物,可惜的是徐茂公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但是他却有历史原型,而且这历史原型的名声不输于任何一个大唐开国功臣,他就是徐世勣,字懋功。本篇将全景展示大唐英国公的辉煌一生。
瓦岗寨风云人物
早年徐世勣加入瓦岗寨反隋,是瓦岗寨大当家翟让依赖的智囊。在瓦岗寨击杀隋朝名将张须陀的战役中,徐世勣表现出优异的军事才能,面对张须陀的2万精锐隋军,翟让已经让亲信收拾行囊准备跑路了,关键时刻徐世勣站出来,先是诱敌深入,随后巧设伏兵,隋军全军覆没,张须陀也战死,瓦岗寨一战成名。
也许是看出翟让不是干大事的人,徐世勣和王伯当商议后劝翟让迎李密入瓦岗寨。李密出身士族,四世三公,袭爵蒲山公,有逐鹿中原的雄心,彼时刚刚和杨玄感造反失败,正想东山再起,便接过了瓦岗寨的橄榄枝,“落草为寇”。李密是枭雄,怎甘心造反大业受翟让掣肘,便设计杀了翟让,徐世勣也差点被杀,幸得王伯当及时保护。李密做了瓦岗寨大当家的,为了安抚翟让旧部,依然让徐世勣、王伯当、单雄信等人领兵。
李密一心想攻克洛阳。洛阳为隋朝东都,天下中枢,西可入关中,南可入中原、黄淮,东可入山东,北可入华北、山西,隋朝还在洛阳周边见了黎阳仓等粮仓,粮食充足,谁占据了洛阳,谁就有资格逐鹿天下。洛阳由王世充镇守,双方鏖战,李密先胜后败,投降唐朝,徐世勣等人也一起降唐。
李世民得力大将
降唐后的徐世勣和父亲徐盖均被李渊赐姓“李”,故称李世勣,自此跟随李世民南征北讨。
武德三年,跟随李世民击败宋金刚;
武德四年,跟随李世民擒获窦建德,逼降王世充,回到长安后李渊论功行赏,李世民自然第一,为上将,而李世勣功劳仅次李世民,为下将;
武德五年,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反扑,李世勣在洛水之战击败刘黑闼部将高雅贤,稳定山东局势;同年跟随李世民讨伐杜伏威,迫使其入朝称臣;
武德五年,唐朝以李世勣为主将,讨伐徐元朗,不久便斩获其首级,再次平定山东;
武德六年,随李孝恭、李靖讨伐辅公祏,李世勣率部击杀辅公祏,江淮平定;
国内统一之后,大唐又面临边患,李世勣等大将纷纷挥师北上。
武德八年,以李世勣为行军总管,在并州大败突厥人;
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为避讳,李世勣改名为李勣;
贞观四年,李靖与李勣兵分两路讨伐东突厥,李勣遇突厥颉利可汗主力,一战将其打得溃不成军,随后与李靖会师,献策夜袭阴山,唐军大获全胜,李勣又率部阻断颉利可汗撤退路线,俘虏五万余众,东突厥灭亡;
贞观十五年,薛延陀入侵,太宗命李勣出征,唐军大胜,因为战功卓著,太宗封李勣一个儿子为县公;
贞观十九年,跟随太宗征讨高句丽,作战前期唐军摧古拉朽,来到安市城,遇到顽强抵抗,李勣向太宗进言城破后屠城,这也暴露李勣沙场宿将的杀性,安市城内民众惊闻要屠城,守城更加卖力了,唐军迟迟不能攻克,因粮草不继,天气转冷只能退军,但是十多年后,李勣会再次站上这片土地。
李治的肱股之臣
太宗病重,自知时日无多,召太子李治交代后事,提到李勣,便对太子说:“你对李勣没有恩情,现在我要将他贬官,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给他升官,这样你就对他有恩,他也就能为你尽心尽力了。”
其实早在贞观十七年,李治刚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太宗就降了李勣的官位,命他为太子詹事,已经将他作为未来的托孤大臣培养。李治登基后,立即将李勣从外地召回,任命为尚书左仆射,这便是唐朝的宰相了。
高宗乾封二年,74岁的李勣挂帅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大军征讨高句丽,完成太宗未竟之事业。大军势如破竹,次年便合围平壤,高句丽王持白幡投降,高句丽灭亡,大唐设安东都护府管辖其地。
李治安排了隆重的献俘仪式,首先在太宗昭陵献俘,得意洋洋地向太宗宣示自己的功绩,然后又在太庙献俘,向列祖列宗再次宣示自己的功绩,不久在含元殿举办受俘仪式,随后又在南郊祭天,向上天禀告,可谓是过足了瘾。而作为征讨高句丽最大功臣的李勣也是备受荣宠,风光一时无两。
几年后,李勣去世,享年76岁,高宗为其辍朝七日,并下令陪葬昭陵,参照汉之霍去病故事,仿照阴山、铁山等山脉修建其陵墓,以表彰其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绩,终唐一朝享受到如此待遇的也只有李靖了。
不过李勣去世后也并不安稳,武则天掌权后,其孙李敬业起兵讨武,恼羞成怒的武则天下令将李勣掘墓砍棺,好在中宗复辟后恢复李勣一切荣誉,并迁址重新安葬。
深知为臣之道
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入关投降唐朝,原本瓦岗所占据的土地都交给李勣管理,有人劝他上表把土地、人口所有信息献给李渊,便是大功一件。
李勣却拒绝了,他认为这些土地都是李密的,要献给唐朝也应该由李密来上表,而不应该是自己以此来邀功。于是他把土地军民本册一一整理,派人送给李密,由李密上表给李渊。李渊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高兴,称赞其为“纯臣”,当即封其为莱国公,赐姓“李”。
高宗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为后,遭遇了众人的反对,他召集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等顾命大臣问策,李勣托病不去,即不当众表态,而褚遂良则是坚决反对,李治感觉很为难,便暗中找到李勣,此时李勣表态立皇后是皇帝的家事,没有必要问外人。由此李治坚定了换后的想法,这也是李勣最为人诟病的地方,混成了官场老油条,不再坚持原则,所以后来的武后乱政,李勣要付很大一部分责任,被武后掘墓算是一种报应惩罚吧。
说不清的历史,窥一斑而见全豹。
欢迎关注“荣耀历史”,一起感受历史荣耀。
▍▅唐朝建立以后,帮助李世民的徐茂公去哪了?
唐朝建立后,徐茂公(原叫徐世绩,字懋功)一直为李世民和李治父子效力,尤其在关键问题上很有大局意识,是一个典型的靠得住,能打仗,善断谋的关键少数干部。
在为瓦岗军效力期间,徐茂公一心力挺当时的天下豪杰李密。李渊建立唐朝之后,李密拉着队伍归顺唐朝。这时,徐茂公不以拥有大量属地自重,却以魏公(李密)的名义交出自己的地盘。
这件事让李渊心里很是高兴。他称赞徐茂公是一个“纯厚的臣下。”于是,对徐茂公大加封赏。
在与窦建德交手失败后,他只身回唐,在李世民的手不为将。这一阶段,徐茂公大展军事才能,跟李世民一起虎牢关抓住了王行本,平定了窦建德,打败了王世充。被李渊封为下将后,又随李世民干掉了刘黑闼,徐圆朗,被任为左监门大将军。
这时的徐茂公可谓一路高歌。李渊看到他忠心耿耿,便赐他皇姓——李。
李世民当上位后,为避讳皇帝的名字,徐茂公改名李绩。李绩是李世民的坚定支持者,629年大败突厥后,他被时任晋王的李治给任了一个光禄大夫,行使并州大都督长史的职权。
这时候,徐茂公开始了在地方任职的生涯。637年,他被封为英国公。这一阶段的他抚慰百姓,奖掖农耕,依法治军,深得下属厚爱。李世民对这个老部下很是信任,曾夸奖李绩的镇守之功:他在并州,这远远胜过修筑长城啊。
到641年,李世民调徐茂公回朝任兵部尚书为止,他在李世民任皇帝后,前后十六年远离朝堂,在并州任职。
徐茂公对李世民的忠心真是君臣关系中的佳话。649年,李世民对他和长孙无忌交待了身后之事,他在同朝元老中备受信任。在他死后,李治失声痛器,罢朝七日。
可十五年后,孙子徐敬业把爷爷徐茂公坑了。那是后话,此文就不说了。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淘宝店铺不刷单没销量怎么办?
下一篇: 练毛笔字的时候竖笔总是写不直,怎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