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
▍☛为什么“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
武德元年,在李渊刚刚灭掉隋朝建立唐朝的时候,当时满朝文武都在为此高歌,但偏偏有一个人在谏书中高呼三声:“陛下不好啦,您的江山要不保啦!”
说这话的人,叫做孙伏伽,当时的他还只是个无名之辈,但就是这样一个不顾领导面子在公司开业的庆祝仪式上大谈公司要倒闭,显得毫无情商的人却用行动给了大唐一个光明的未来。
一、起书三封留给大唐的未来。
孙伏伽,贝州武城人,他出生于隋朝末年,早些年当过地方小吏,后来大业末年在万年县当法曹,就等于现在一个县级司法部门的部长,但他这个部长也没当多久,晋阳起兵的李渊就杀过来了。孙伏伽是一个看得懂局势且真心为了百姓在当官的聪明人,所以李渊刚刚拿下隋朝,孙伏伽这边就归降了大唐。
对于李渊来说,孙伏伽是无数个前朝归降的官员之一,因此李渊甚至对孙伏伽这个人都没有什么印象,要不是现在孙伏伽搁那儿一遍又一遍的上谏书,李渊可能都不会知道他大唐集团还有这伙人的存在,但现在不一样了,孙伏伽的激烈言辞的的确确吸引了李渊的目光。
那孙伏伽到底说了什么呢?
第一封谏书上是这样说的:臣闻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诤子,虽无道不陷于不义。故云子不可不诤于父,臣不可不诤于君。
这句话就是“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的出处。
这句话大概可以这样解释:我听说天子有敢说实话敢提意见的臣子,即使平庸也不会失去他的国家,父亲有敢说实话的孩子,即使糊涂不会陷入到不符合道义的地步。所以说,孩子一定要提出父亲的错误,臣子一定要上谏君主。
这不是孙伏伽所说的全部话,但却是他第一封谏书的核心内容。
至于第一封谏书的后续内容,这样讲吧,唐初时期,李渊因为刚当上皇帝,所以经常举办一些活动,或者收一些官员大臣的礼物,而举办这些活动和收这些官员的礼物对于国家的发展其实是没什么必要的,甚至有些铺张浪费的意思,因为举办活动最终还是在耗费老百姓的钱财,而收取的礼物也是这些官员从老百姓那里搜刮过来的,孙伏伽是把这些看在眼里的,因为李渊举办这些有些劳民伤财的活动,孙伏伽就说李渊有效仿前朝遗风,而叫李渊叫警惕前朝,不要做前朝做错的事情。
孙伏伽的话可是说到李渊的心里去了,毕竟李渊可是刚把隋朝打下来的,这话对他肯定相当敏感,即便是不想听,可那隋炀帝的下场他还历历在目呢。
第二封谏言的主要内容是: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有隋之末,大见崇用,此谓淫风,不可不改。
这话的意思是劝李渊不要贪图享乐,隋朝末年,朝廷上下人人贪图享乐,最后国毁人亡,这是下场。这话孙伏伽也是拿出来了证据的,他在写这封谏书之前,看到太长官司因为爱好的关系,在民间借了妇女服饰五百多件,为充当那些烟花女子的衣服用,而这一切,打算在五月五日在玄武门实施。
第三封谏书的主要内容是:臣闻性相近而习相远,以其所好相染也。
他劝告李渊,不要让自己身边和皇子身边满是奸人,隋朝灭亡的原因就有满朝文武遍地是奸人。
三封谏书,虽然无一提及大唐将亡这种话,但孙伏伽每一封都在说如同前朝一般,这让李渊真的整宿睡不着,翻来覆去在谏书里面看,只能看到四个字——大唐要亡。
而孙伏伽的三封谏书,对于李渊来说,就等于留给大唐的未来。
二、状元与千古一帝
在给李渊多次留下谏言后,孙伏伽因此升职为治书侍御史,武德五年,大唐的科考再次举行,而孙伏伽也回到了那个他做官的起点——考场。
这不是玩笑,他的确是从考场出来的,所以他明白科考的重要性,他已经做足了准备,拿下这次考试。
考试成绩出来的那天,孙伏伽刚刚忙完工作,他去看成绩的时候,那里已经没有几个人,他步子缓慢,似乎是带着疲惫,但应该是想到考试成绩,所以就又紧张了起来,步子快了几分,是想先一步看到自己到底考得如何。
“好!中了!及第状元!状元郎!”
他的名字明晃晃地挂在那榜单上的最上面——他不仅没落榜,还是那状元郎!
孙伏伽真是没想到,毕竟自己一天到晚的工作量也不算少,有事没事看书的时间也剩不了太多,只能是抽空便去看看,他根本没想到自己能考个状元,感觉是上榜就已经不错,毕竟考试那天考完就几乎要疲惫到累倒了,但如今这个状元郎,真是出乎他的意料啊。
但他更想不到的是,他这个状元,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可见其含金量。
考上状元的孙伏伽在官场自然是顺风顺水,而也就是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他原本在李渊那刷的好感度就没用了。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626年9月4日),因玄武门之变,李渊传位于李世明,李世明于东宫继位,成为大唐的第二位皇帝。
这也就代表,从此孙伏伽,得侍奉李世明了。
李世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在朝为官这么多年,孙伏伽也是看得出来这位李渊的二儿子能力是有多出众,他在李世明那可是一点声望也没有的,而对于他来讲,李世明和李渊最大的区别就是李世明可要比李渊聪明多了,有些事情远远不用他去做什么谏言,李世明自己也能意识到,当然,李世明不是不需要谏言,不然也没有魏征了。
本以为以谏书在朝上做大做强的计划似乎就要落空了,然而此时的李世明却给了他一个机会。
李世明在朝年初,大唐逐渐进入了国泰民安的阶段,但他过去打过很多仗,现在叫他不打仗他反而是手痒了,但现在已经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打仗也不好,所以李世明就有了一个爱好,一个后世许多帝王都有的爱好——打猎。
对于李世明的这个爱好,孙伏伽嗅到了可以谏言的机会,这他可太熟悉了,这不就是唐初时候李渊喜欢搞活动的套路嘛,这不,机会就来了嘛。
也许是机会来了让他忘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他竟然忘了,李世明不是李渊。
孙伏伽对李世明的谏言同样上来也是简单明了,可有时候帝王不喜欢听这些简单明了的东西,有时候你就是得跟他慢着性子来讲道理,李世明就是这么一个人,同时,李世明也强势,所以这次孙伏伽的谏言是有冒死的风险的。
“陛下,我认为您打猎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
“我就打个猎,又不惊动百姓,有什么问题。”
“那您非要去,就骑马从我身上踏过去。”
“那我今天非要去呢?来人,把他给我拖出去斩了。”
“夏朝的关龙逢因直言进谏而被杀,我情愿和他在九泉之下相见,也不愿意再侍奉你了。”
“爱卿,朕只是想试试你,没想到你真的这么有勇气,来,咱们下盘棋。”
此事之后,孙伏伽任谏议大夫。
“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很明显,说出这句话的孙伏伽就是这句话中的烈臣,所言所行,孙伏伽对自己都有着要求,他的确做到了自己所说的话——那个敢于谏言的谏臣,在那个大唐盛世,有一批行为同样与他可以称为烈臣的人,而那个大唐盛世之所以兴盛,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一批人的存在。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记得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
▍☝为什么“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
谢邀。
我以前没听过这句话,但是单看字面意思,应该不难理解。我个人对这句话比较认同,而且认为这是有智慧的人说的话。
所谓倔子和烈臣,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不听话、叛逆。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忠孝,潜台词就是要对上位者顺从、听话。然而,是人就会有错,身居高位不等于智力高、思维高、决策高,如果一味强调对家长和长官的服从,就会形成尊卑秩序大于是非对错的氛围。如果是太平盛世、明君贤长也便罢了,碰上多事之秋、长者无能,还能指望平时只会唯唯诺诺的孝子顺臣有什么作为?
通常来说,一个人越是顺从他人,就表示越是懂得让渡自己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权利。时间长了,或者所处的环境都把这种顺从看成天经地义的话,人就会越来越失去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如果环境告诉他,只要顺从已有的秩序,就可以获得好的回报,否则还会被打击,趋利避害的人性自然会使他选择顺从,而不是去当吃力不讨好的倔子、烈臣。久而久之,不但会越来越平庸,也会越来越功利。用大白话说,就是越来越没脑子,也越来越事不关己。如果一个家庭充满这样的人,面对危机时谁来解决?如果一个国家充满这样的人,遇到危难时谁来解救?
相反,倔子和烈臣,代表的是独立意识强烈,坚持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的人。他们既然在一个推崇顺从的环境里选择走“叛逆”这条艰难的路,就表示他们坚持担当自己交付给自己的一份责任。不走寻常路,表示不功利。坚持不妥协,表示不平庸。不功利,不平庸,只要对家庭对国家还有一份责任心在,家国危难之际,还真的只能依靠这样的人力挽狂澜。
退一步说,就算碰不上需要他们展露才干的危机时刻,这种有头脑又有责任心的人才也是必须的。否则,人人都学会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氛围中得过且过,如何才能选拔堪当大任的继位者?本来在讲究尊卑秩序的环境中,上位者的个人能力就无比重要了,如果因为不提倡倔子、烈臣而培养不出有能力的继承人,那就等同于上位者一代不如一代,那如何能保证不败家、不亡国?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为什么“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
“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意思是:“家里有个倔强不认输的儿子不会败家;国家有刚烈忠臣不会亡国。
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因为“家有倔子不败家”这件事就发生在我身边。
民国时期,有个叫子敏的少年,人很聪明长得又帅气,其祖上是前清状元出身,家庭富裕,是一个书香门第官吏之家。
但是到了爷爷那辈家道中落,到了他父亲这一辈,也就沦落成了穷人。
为什么有如此落差?难道“富不过三代”是真的?
原来这都是祖上为官不肯同流合污,加上正直、不会溜须拍马,得罪了权贵被打击报复所致。
子敏家中衰败,没钱上学,但他从没放弃自学,这在当时被人看作是异类。
子敏的举动被同村一富户千金看在眼里,认定他是一个有出息的男人,爱恋之情油然而生。
小姐家中在县城开了三家生药铺,家财万贯。老爸原本打算把女儿嫁给县令的公子,小姐要嫁给一个穷小子是老爸万万没想到的。
但无论怎样劝说也改变不了女儿的初衷。
老爸说:“你要嫁给穷小子一分彩礼也别想得到”。女儿当晚就背起自己的衣服包袱去了子敏家,小姐的行动在当时成了爆炸性新闻。
老爸一看女儿真的嫁给子敏也只好默认了。
为了缓和与女儿之间的冲突,一年过后,老爸提出雇佣子敏当生药铺的伙计,但只管吃住不给工资,老爸说把子敏工资折成股份入股,意思是帮助子敏。子敏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
转眼十年过去了,子敏一直没领过工资,家中穷苦情况依然如故。
但有一种变化,那就是小姐的父亲因病去世了,小姐的弟弟接管了生药铺。
小姐的弟弟没有多大能力,经常和一个能说会道的酒肉朋友臭蛋来往。
臭蛋会说奉承话,负责进货销售业务,子敏老老实实在铺子里干活,平时少言无语,没事就翻看医书。
突然有一天,小姐的弟弟和臭蛋一起把生药铺的资金抽出来投资买了期货,这一切都瞒着子敏偷偷进行的。当时他俩看到棉纱很抢手,二人也想捞一把。
这样一来,可把子敏坑苦了,他不但没拿到工资,而且股金被二人拿走了,生药铺没有资金支撑被迫停业。
当时小姐气不过去和弟弟理论,说,你把股金还给我们,你干什么我们没意见”。但弟弟就是不算账。小姐没办法,气得哭着离开了。
子敏白干了十几年,他没有去吵去闹,而是回到家默默钻研起了医书。
他干了十年的伙计,对里面的知识了解很多。他以一种不认输的精神,经过五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在县城开了一家“三聚通”药房,之后生意兴隆,子敏乘热打铁,接连开了四家连锁店。
而小姐的弟弟和臭蛋却因纱市波动不稳而赔了个精光,害人者最后害了自己,二人穷困潦倒流落街头。
而倔强的子敏,经过多年的打拼,恢复了曾经祖上的辉煌,腰缠万贯,富甲一方。亲们想想看,如果他没有倔强的性格能有后来的发达吗?
有人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呢?子敏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爷爷。所以我认为,“家有倔子不败家”这句话很有道理。
“国有烈臣不亡国”这句话更有道理。
忠烈之臣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种精神的鼓舞。往往在国家存亡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杨靖宇将军就相当于古代的刚烈之臣,宁死不投降日本鬼子,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了一代人,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赶走了日本鬼子,中国没有亡国。
解放战争期间,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奋不顾身扑向敌人枪眼的黄继光,也相当于古代的烈臣。
也许我这种比喻不太恰当,但是我认为“英雄”和“烈臣”们的精神是一样的,他们的行为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比如民族英雄岳飞,难道他不是烈臣呢?都像秦桧那样,再强盛的国家也会灭亡。只要有岳飞这样的人存在,国家就不会灭亡。
还有民族英雄文天祥、礼部侍郎陆秀夫,虽然二人不能改变南宋亡国的结局,但二人誓死不投降元朝,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同样让人尊敬,同样是南宋的烈臣。
再就是明代的于谦,当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刺俘虏后,想以皇帝为人质要挟大明,想得到更多的利益。
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于谦断然拒绝了也先提出的任何条件,同时表态“社稷为重,君为轻。”说实话,讲这句话于谦要有很大的勇气,假如明英宗归来,会给他扣上对皇上不敬之罪。
随后于谦发动和开展了“北京保卫战”,打退了瓦刺军的一次次进攻,与此同时他扶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彻底击碎了也先以皇帝为人质的要挟,使明朝避免了亡国之危。试问国家有这样的烈臣能亡国吗?
文/秉烛读春秋
▍▅为什么“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
大家好,如何理解“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且听每天诗文分析解答。
家有倔子这里指的倔子是什么意思呢?主要指有志气有骨气不服输的意思,倔犟顽强敢于拼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爱拼才会赢。试想一个浑浑噩噩的人,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人如何能有担当,又怎么能倔强起来呢?不仅是倔犟倔强还得有头脑,不能冲动蛮干才好,还是要善于学习认真思考,树立为人出世的威信和坚强的信念,这里说明一点,一般指有才干永不服输的人。
当然普通人家的倔子成不了大才,可以成个小才啊,可以做到一些自己力所能及能够做得到的事情,不能坐吃山空啊,努力付出勤劳才能换来财富对吧,如果只是一根筋,想当然,就算你是逆向思维也要符合乐观事实,不能违背常理和客观规律吧,否则会碰得头破血流吃大亏要栽跟头的。
顺从的人为什么难有出息,意思就是没有主见没有思想感情,逆来顺受这样很难成就大事。所以家长从小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国有烈臣不能亡国吗?自古以来忠臣烈臣都有的朝代同样会亡国,因为朝廷的昏庸无能,听信奸臣谣言祸国殃民,能不能亡国还要有一个好的君主才行,你像历史上的岳飞不是忠臣吗也算得上烈臣,还有屈原文天祥最后投河自尽,都是因为奸臣当道才导致的亡国。还有明朝的袁崇焕也是忠臣烈臣,向皇上再三劝说觐见谏言都没有被采纳,都是皇帝昏庸无能中了奸人之计。
我们知道唐朝的李世民是个明君,素有“贞观之治”之说,像魏征直言不讳多次犯了皇上忌讳,敢于谏言不怕死真是忠烈之臣,李世民有时候恨不得杀了他,就是有了这样的明君忠臣烈臣才不会亡国啊!
大家以为我的原创问答如何,欢迎光临评论区留言评论!
▍►为什么“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
谢谢:我作过十几年的管理,接触过无数各种各样性格的人,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象生活中那些倔的要死的人,常常让人很难堪。其实这种人大多是实在人,他们讲原则有担当的。从不阿语奉承,只有他认为对的,不管是什么人,他们都会据理力争,当仁不让。这种性格的人往往很有骨气,说到做到。不会去作任何何天害理的事,历史上多数青官好官都是倔犟的,他们为了真理,连生命都可以牺牲。与这样的人一起共事,不用处处防备,有时也会受点气,其实是一种福气。
------------------
推荐阅读:
13个月的宝宝就愿意吃烂糊的粥,面条,米粉,鸡蛋糕,怎么办?
本人27岁,在重庆沙坪坝开了家面馆,感觉每个月还亏了2000多。怎样才不亏?
新冠核酸按照ct值35判断阳性,是否证明很多人都有新冠病毒?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