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统治中国近三百年,还把满语定为国语,为啥溥仪却不会说满语?
▍◖满清统治中国近三百年,还把满语定为国语,为啥溥仪却不会说满语?
他肯定会说满语可能只是会说的少而已,但在新政权领导下他不敢说怕说他搞复辟,就谎称不会说罢了。
▍✍满清统治中国近三百年,还把满语定为国语,为啥溥仪却不会说满语?
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出狱,回到北京后,他的工作安排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考古学家和文学家郭沫若知道后,跑来问溥仪愿不愿意做他的助手,研究清朝的历史。清朝的历史记载大都是满文形式记载的,溥仪肯定懂得满文,结果溥仪只回答了五个字:“我不懂满文”,郭沫若尴尬而去。至于溥仪是否真的不懂满文,我们不置可否,不过肯定不精通满文了。(溥仪和郭沫若照)
清朝推广国语满文为何没有成功?
1599年,努尔哈赤命人根据蒙古文创造了满文,1632年皇太极又改进了满文,区别于蒙古文,并将满文定为国家法定语言,但也就少量满人精通满语。
满清统治着也是不遗余力的推行满语,不过清朝满语的使用有这样一个规律,顺治之前,清朝的官方文书大都以满文形式颁布,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满汉双语颁布国家法令,嘉庆以后,汉语有逐渐取代满文的趋势,很多法令中没有满文了。我们现在看到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奏折中,皇帝们大都是用汉语批改奏折,很少用到满文,皇帝自己都不用,沟通是个大问题。(清朝皇帝们都用汉语批奏折)
满文普及的有很大难度。满文因为是根据蒙古文创造出来的,时间非常短,很多满族人本来都是学习汉文或者蒙古文两种文字,既然是蒙古文创作的,熟悉蒙古文的人肯定好学一点,但绝大多数的汉人是不会蒙古文的,普及满文的汉人基数非常大。
满文创造时间较短,肯定没有什么满文教材,相对应的满文文献资料也没有。如果想要普及必须安排大量人员翻译汉语的各种文献和普及教材,这是一项巨大的人文工程,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跨度也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同时要培训大量的满文师资力量,清政府是负担不起的,皇帝们也不愿意负担这样高额的费用。
清政府采取慢慢普及的方法,上层官员必须学习满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清朝政府规定,凡是中进士的官员必须学习满汉双语,考试合格后才能留在北京做官,不合格的外放外地做官,这一招让很少一部分汉族官员学会了蒙语,他们大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深入学习研究。
反观满清入主中原后,很多满族人自发学习汉语,他们觉得满语是拼音文字,不如汉语好掌握,此消彼长,推行的满语却慢慢停滞下来,而有着几千年底蕴的汉语在清朝官方流行起来,很多满洲贵族都学会了汉语,反而满语不会了。
每个人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普通老百姓不会满文,在实际的生活中,满族人要想顺利沟通生活必须学习汉语,既然绝大大多数人用汉语,他们也就都经常用汉语了,满语也就是摆摆样子而已,有时可以装装逼,吓唬吓唬人。
溥仪为何不会满语?
1912年9月10,退位的溥仪已经六岁了,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请来了陆润庠、徐坊、陈宝琛、朱益藩和梁鼎芬等人教授汉文,伊克坦教授满文。
溥仪学习满语9年,对他来讲学习满文是一种被迫承担的义务,学习只是走走样子,老师如此,学生更是如此。溥仪没有兴趣,也就根本不学习了,溥仪自己就说只学会了很少的满文,主要是皇帝用满文说的一些简单语言,比如满语的“平身”、“起驾回宫”这类的日常用语。
满文老师伊克坦去世后,溥仪就再也没有学习满语,实际满语在当时已经失去了实际的作用。
不过满语在推行过程中也有很多满语融入到汉语词汇当中的,可以看下这些例子。
▍☯满清统治中国近三百年,还把满语定为国语,为啥溥仪却不会说满语?
这个很好回答,纵观中历史,中华文明同化了多少大大小小的异族政权,这个现象应该值得历史学家,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象走马灯似的更迭,象焰火般耀眼而短暂,既是强如元清,最后也没有逃脱被战胜被同化的命运,为何?答案只有一个,说明中华文明的先进性和包容性强大异常,朝代更替、异族上位,不能说明中华文明岀了问题,而是其历代统治阶级的政权岀了问题,所以,无论朝代如何变化,统治者是否汉异,中华文明却始终如一的在发揮其强大作用!所以,溥仪不会讲满语,一点都不奇怪!
▍♛满清统治中国近三百年,还把满语定为国语,为啥溥仪却不会说满语?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语言要用才会有人学。
不用的语言,普通人自然不会学。
溥仪回忆:我的学业成绩最糟的,要数我的满文。学了许多年,只学了一个字,这就是每当满族大臣向我请安,跪在地上用满族语说了照例一句请安的话(意思是:奴才某某跪请主子的圣安)之后,我必须回答的那个:“伊立(起来)!”
当然,溥仪的说法有夸张成分,但他满文水平不高是客观事实。
溥仪和其他旗人不同,他是有专业满语老师伊克坦,学了好几年。
后来不用,他学的那点也基本忘光了。
满清皇帝满语水平尚且如此。
其他旗人就可想而知了。
满清政府官文很多都是满语的,满族大臣也也多会说一些满语,但民间就不同了。
即便以旗人人口最多的北京为例,会满语的旗人也越来越少。
为啥?
用不到。
旗人入关以后,二三代时间就被汉人同化的很厉害。
当时的旗人,基本人人都会说汉语(未必会写),毕竟全国汉人占绝对多数。
区区几百万旗人,要和上亿的汉人沟通,不会汉语是不可能的。
语言这种东西,总是大族群吞并小族群,逐步大家都说汉语,满语就用得少了。
后来的满清统治者发现满语要消失,出台很多政策进行扶持,甚至强行要求满族青少年必须用满语。
但是,普通人还是不愿意学,就算学也是走个形式。
满语平时用不到,而且书写复杂,使用也不简单,费时费力未必能够学好。
而且满语本身就不是很完善,发音的类别很少。本来满语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也够用了,可是汉语里有很多的发音在满语里是不存在的,想用满语表达汉语的意思也非常的困难,当时也没有什么语言学家专门完善满语。
久而久之,会满语的大臣日常也说汉语。
况且,清代民间教育差,公办教育极少。强制推行统一语言教育,是近代国家主办教学之后才形成的。古代的教育主要是民间私办的私塾或者家学宗学。朝廷即使公办书院也是因地方风俗而治,不会要求当地人学外地语言。
所以,民办私塾为了吃饭,不可能教不相干的满语,况且老师也不会满语。
公办教育极少,教不了几个人。
再说,既然学了用不上,谁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学,难不成有病?
打个比方,今天全民推广阿拉伯语。
你费尽心思学了,学上几年才大体掌握。结果,你发现平时根本就用不上,谁会去学?吃饱撑的没事做了?
▍≋满清统治中国近三百年,还把满语定为国语,为啥溥仪却不会说满语?
溥仪不会说满语?那是不可能的。苏联五年,期间还做为“污点证人”在东京进行指证,后续辽宁十年,那么多年历练下来,溥仪避重就轻的水平很高,已经趋于化境。
《我的前半生》中,他曾这样叙述,满臣们会以满语向我请安,而他则用“伊立”回应,也就是平身的意思,他也只会这个词,因为“成绩最糟的,要数我的满文。”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分析。
溥仪三岁入宫,接受的是大清一直沿袭下来的,几乎一成不变的“帝王教育”,满语是诸多学科中的重中之重,不可能挂科,缺科更不可能,这是教育方面。
溥仪所处的环境必须要有过关的满语水平,宗室觉罗、皇亲贵胄们二百多年所受的熏陶都是以满语交谈或请安,做为伪皇帝,身处老古板们所围绕的核心位置,身处皇圈耳渲目染,不会满语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
从溥仪个人来说,自懂事起他就知道自己的尴尬境地,也一直都对恢复满洲荣耀报以强烈的期望,仅就这点来说,对于满语的学习他本人是绝不会放弃的。
骑射&满语对清统治者来说同样重要
自康熙年间起,满语在权力核心圈的位置就逐步降低,以至于少不得皇帝的敲打才能得以延续,比如满清入关后,大部分满洲子弟的汉语水平逐步提高,好学的只是极少数,只是因为满语的各类文献太过乏少,几乎没什么可选的余地,所以满洲子弟虽然大多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但是对小说、杂谈类的书籍趋之若鹜,这其实也是进一步汉化的过程。
甚至当时有满洲大员向康熙帝建议,不允许翻译杂书,只允许看经史类正学,这······这方面的钳制就更进一步的逼迫“贪玩”人群们对汉文化包括汉字的学习,清初时期满洲子弟都属于从小养到老的蜜罐精英,不缺吃不缺穿,想爬得快,靠关系当个侍卫等待简拔也就是了,除极少数子弟以外,没人爱学四书五经,他们就爱看个杂书。
没过几年发展成什么样子呢?康熙帝都发觉不对劲了,满洲子弟一不会满语,二不精于骑射,甚至还有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主儿,以粉饰浮夸、溜须拍马为雄才。
而当时的外国使者也有相应笔记:满洲子弟基本都会说汉语,汉人却不屑于说满语,不是学不会,是不乐意学,普通百姓没事,但如果步入仕途,尤其是“高级”衙门,不会满语会影响仕途,这也难不住汉臣们,学嘛~我们是不学的,找个翻译不就得了,当然也有汉人学满语的,那是少之又少,因为满洲皇帝召见汉臣也不会跟他们说满语,皇帝说汉语,汉臣说满语,这么不着调是要挨揍的。
满洲子弟为什么如何好学呢?不学不行啊,不学连花钱都花不痛快,杂书倒在其次,上街招摇快活,人家说的你不懂,你说的人家不明白,随身带翻译也不方便,所以不想学也得学,字不会写都没事,能沟通就行了。
这里有个特殊情况需要说明一下:所说的这些满洲子弟大多地位一般,但恰恰普通人群才是占满洲总人口比重最大的那部分,如果是贵胄级别的,连男带女不把满语学精通是不成的,贵族子弟也不是光学满语,既要融入汉文化,又要满族皇帝要求,所以只能满汉兼学,只有极少数满洲大员外任督抚、织造等要职的时候还需要带翻译。
到了雍正年间,汉化进一步“侵蚀”了满洲子弟,翻译特科参选400多人,将近300只会以满文书写简历,还有10多个连简历都写不出了,满文水平一般的,只占五分之一。
雍正帝还不服气,过几个月再考,水平一般(含)以上的不过寥寥几十人而已,越烤越糊。
康雍乾谁手最狠呢,乾隆,他也是一位极端满洲化皇帝,继位后老账新翻,把康熙帝那时候的事情都提起来了,好书不翻译,什么《水浒》、《西厢记》都翻译成满文,这些不肖子孙。
皇帝发话了,一群人老老实实不敢再乱翻了,没多久······乾隆帝发现,不肖子孙们又玩起了新花样,他们开始看未翻译的汉书,然后在汉字旁边标注“汉字清音”(满语音),不但没落下看闲书,顺便还把汉字学了······O(∩_∩)O
嘉道期间就不提了,懂满文者百不过三,过咸丰,到了同治年间,同治帝要换匹马骑,身边几十号人没人听得懂他说啥,还好受过皇室教育的奕訢尚能听懂,避免了尴尬,慈禧就更不行了,完全不认识,有事找了翻译再说。
满语逐渐式微,但有特殊情况在,就比如刚才所说的同治和奕訢的尴尬,别人不学皇帝也没办法,但皇室子弟的满语是决不允许落下的。
还有一点,后宫的老人们,比如隆裕、端康这些老古板,溥仪不学满语逃不过她们的责罚的。
既然如此,溥仪为何自称几乎不会满语
仔细看《我的前半生》您会有一个感觉,整本书都透着冷汗,关键问题描述上诸多遮掩语焉不详,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总在一些小错误上深刻反省,没办法,大错误他不敢扣自己头上,借口还是蛮多的,从苏联羁押期间,溥仪就多次给斯大林写信,要求留下苏联,后来到了辽宁开始改造,需要写改造认识什么的,《我的前半生》就是当初那些反省资料的结集版,不过又增加些内容而已。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溥仪一直想撇清以前的生活,也可以说是划清界限,这辈子倒霉就倒霉在曾经做过皇帝,他也是老了以后才真正明白这虚名害人不浅,早年间要是消息不泄露的话,自己早在英国当寓公了,舒舒坦坦一辈子,何至于此呢。
所以无论是从当时的“风向”来说,还是以个人好恶来说,他都烦透了这顶超级无用的大帽子,因此他要对以前的一切做割裂摒弃处理,当然,其中也有保护自己今后安全的想法,以前的事物不想再沾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忘掉”,以示撇清。
------------------
推荐阅读:
你们有过一见钟情的经历吗?当多年以后,会不会觉得这种感觉难以忘怀而不是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