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存的一部分克虏伯大炮都被炮弹卡住炮口?谁能告诉我?
▍ℂ为什么现存的一部分克虏伯大炮都被炮弹卡住炮口?谁能告诉我?
这个有两种情况,都与克虏伯毫无关系。
一种是现在的工作人员,为了防止小孩爬进去,造成危险,用炮弹把炮口堵住了。
一种情况复杂一点,大炮在使用过程中,炮管内膛会磨损,口径会逐渐增大,所以人家提供了直径不同的炮弹,以适应这种情况,问题是我们把炮弹发射次序搞错了,造成炮弹卡膛,这个应该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整门炮就废了。
▍≏为什么现存的一部分克虏伯大炮都被炮弹卡住炮口?谁能告诉我?
题主的这个问题,可能指的旧是广西镇南关上的这门德国克虏伯120毫米要塞炮,从图片里看炮口指的方向就是境外,大炮架设在制高点上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时不惜重金购置最先进的大炮布置在这里,也是震慑已经占领了越南的法国人。
那么,这门大炮的炮管为啥一发穿甲弹卡住了呢?这要从当时的火炮制造水平来说,19世纪末德国经过了艰苦的近代工业化成为了世界强国,而克虏伯家族因为在“普法战争”中支持了德皇(普鲁士),赢得了武器装备的特许经营,在土地使用和资金方面都得到了德国政府的优惠支持,使得克虏伯公司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制造出大量先进的火炮,同时价格要比英国的“阿莫斯特朗”炮便宜,在全球销量都不错。
但是19世纪末近代工业刚刚有了较大的发展,在钢铁冶金、机械加工工艺方面还很原始和落后,制造一门火炮,特别是大口径是非常的不容易,而且当时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电弧炉+电渣重溶炉双联生产炮管钢坯,再锻造、表面机加、镗孔、液压自紧、拉膛线、一系列热处理…等精细工艺,炮管材质只是平炉冶炼完成后铸锭,然后锻造、机械加工…等现在看来很粗略的制造方式,这就导致了炮管材质比较疏松,硬度、抗蠕变、抗冲击…等理化性能都很低,往往是发射几十发炮弹膛线就磨损严重,导致了炮丸在发射时没法与膛线咬合,发射出去之后射程和精度都严重下降…这需要更换一个炮管才能正常发射和保持射程和精度,但更换下来的炮管不舍得报废,因为加工一根炮管太费劲了,为了使用节省费用,就要对更换下来的炮管进行检查,如果只是膛线磨损那么就要将膛线磨平,再加工出来膛线继续使用,但是新加工出来的炮口口径会增大,也就是说原来是120毫米,经过重新加工后成了127毫米,这就不能发射原来120毫米口径的炮弹了,必须使用127毫米炮弹。
著名的600毫米“卡尔”臼炮,其实它有两个口径的炮管,一个是8.44倍的600毫米重弹管、另一个是11.5倍的540毫米口径的轻弹管,后者就可以重新加工成600毫米炮管。
但“卡尔”臼炮参加的大部分战役都是用直接加工的600毫米炮管,这么大的口径使用再生炮管是非常危险的,要是在炮位上爆炸了绝对是灾难性的。
但是在188×年使用再生炮管比比皆是,估计这发卡住在炮管理的炮弹直径与炮管不一样,所以没有发射出去,也就是说:当时的清军素质低下,根本搞不清是不是同口径炮弹就装填进去了…有看官会问,它没发射出去怎么没有爆炸?这是因为它是一发穿甲弹,弹丸芯补里面没有炸药而是装填的沙子进行配重,靠很厚的外壳撞击目标,而不是像“开花弹”(榴弹)那样需要引信,撞击到目标后由引爆药击发炸药,问题那个年代工业能力低,榴弹又较穿甲弹复杂的多,所以制造出来太贵了,克虏伯120毫米要塞炮这样口径的榴弹一枚至少要5两白银,清朝也制造不了进口货根本用不起,所以只能用穿甲弹。
总之,这门炮管内卡有炮弹的要塞炮里面的故事很多,既说明了当时的清朝也不是一味地不抵抗外来侵略,但腐败的制度导致了没有工业,军队里几乎都是文盲更无信仰,这样的军队就是给再好的武器也不会用,更别说抵御外虏了。
▍|为什么现存的一部分克虏伯大炮都被炮弹卡住炮口?谁能告诉我?
这个问题很有趣。
首先在下不懂炮,也不懂炮兵的操作,既然如题主所问,各地都存在着这种大炮被卡住炮口的现象,以下几个思路可供参考:
1、如@王飞6545所说,可能是为了防止游客倒垃圾。
2、正常情况下一个管状的物体,在景区(野外)容易被风吹雨淋,很容易对炮的内部成损害,但是大部分景区的炮都没有炮帽。把炮弹焊死在炮口内,起到一个炮帽的作用。
3、把炮弹焊死在炮口内,也是为了直观展示炮的炮弹大小、包括膛线式样,如@吃甜筒的树懒所展示的图片,这所以不把炮弹单独摆放,是因为炮弹容易被人搬动,或丢失或对游客造成损伤。
4、把炮弹焊死在炮口内也有着象征意义:大炮永不再用!即象征着对生平的渴望与追求。
以上供参考。
借用吃甜筒的树懒一张图,谢了。平时还没注意这个现象,下次再去到景区看到炮,要注意一下炮口。
题主@洋捕头和答主吃甜筒的树懒用心了!
通过百度看到了一些炮台的炮,炮口也是封起来的,如下列图所示:
原因应该和我上述原因相同。
或有更专业的回答,请指正!
以下是分隔线:
----------------------------------------------------------------------------------------------
对不起各位观众!本次回答严重跑题,题主问的是为什么现存的一部分克虏伯大炮都被炮弹卡住炮口。在下回答的是 为什么景区的炮大多是封住炮口。
对不住,在下把跑带偏了,感谢各位“炮友”的提醒和解答。
其中借用答友的一幅图,是金鸡山顶镇南炮台,至于首炮就卡膛,百度有说明,这里不是本人擅长就不做说明了,百度的内容还有很多疑点,在下搞清楚再发给大家看。
已经20万阅读量,抱歉,本文按为什么景区的炮大多是封住炮口看,还有点意思。
警惕:在非擅长领域发言还是要慎重呀!
谢谢各位
----------------------------------------------------------------------------------------------
关于克虏伯大炮的炮与炮弹,在下有幸阅读到豆丁网的《详解克虏伯炮与炮弹》一文,其中关于克瞄伯大炮的弹带说明很有意思,发给各位朋友阅读:
▍↞为什么现存的一部分克虏伯大炮都被炮弹卡住炮口?谁能告诉我?
在我国现存的克虏伯火炮当中,确实存在炮弹卡在火炮里的情况,不过数量不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位于广西友谊关金鸡山上镇南炮台的那门120毫米克虏伯要塞炮。该炮制造于1890年,1895年安装到金鸡山上的镇南炮台。但是在试射时第一发炮弹即卡在炮口,造成整个火炮报废。
至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德国人在制造火炮时,担心以后清军会用来对付自己,所以在炮弹上做了手脚。当然,肯定会有人说德国人严谨、武器制作精良,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抗日战争期间德国出口给中国的37毫米反坦克炮弹在验收时确实多次炸膛。所以有些事情不要急于下结论。
二是这些克虏伯火炮的炮弹在运来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编号,因为射击会导致炮膛磨损,所以炮弹要按照编号从前往后挨着使用。但是清军在试射时没有遵守这个操作规程,而是先把编号靠后的炮弹拿来使用,所以导致炮弹卡在炮膛里。这种情况其实也有例子。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巴黎大炮”确实存在炮弹发射之后炮膛严重磨损的情况。
至于说这两种说法哪个更接近于真实答案,现在已经无法考究了。但是如果以上世纪80年代作为标杆,那么之前第一种说法占据主流意见;而之后则更倾向于第二种看法。其实,相对于克虏伯大炮在射击的时候出现卡弹的原因,清朝后来为什么没有再购买一个新的炮管换上才是更大的谜团。
▍↤为什么现存的一部分克虏伯大炮都被炮弹卡住炮口?谁能告诉我?
防止雨水灌入炮堂,
防止你乱扔垃圾进去。
------------------
推荐阅读:
《大长今》里朝鲜嫔妃的发型叫做什么?那么厚重的头发都是她们自己的吗?
你身边有没有大家公认的值得信赖的大好人背地里做着令人不齿的事?
如何看待北大美学教授的书法被搬上小学考试,赏析还要标准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