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天子管的地方够小了,为什么还要分封西周公,东周公?
▍✬东周天子管的地方够小了,为什么还要分封西周公,东周公?
周朝以平王东迁为标志,分成西周与东周两个部分,这谁都知道,而东周时代,周天子所管辖的地方越来越小,却还分成了两个部分,也就是东周国与西周国。
东周王朝时代的东周国与西周国,并非是王朝,而是周朝时期的诸侯国。
《战国策》的开篇就是介绍东周国跟西周国,其次才是战国七雄,然后就是打酱油的宋国、卫国还有中山国等国家,这两个奇葩的诸侯国的出现,也是源远流长。
周王朝发源于关中地区,因此周朝取代商王朝后,还是定都关中平原的丰镐。
可是河洛平原一带,属于商朝旧地,这个地方不仅有大量的殷商遗民,而且关中平原离得太远很难有效管辖,于是周朝想了个全新的办法。
西周时期,周武王册封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周公旦在鲁国,周武王驾崩后,因为继位的周成王年幼,于是由周公旦摄政,在此期间平定了著名的三监之乱。
为了巩固周朝在河洛的统治,周朝大规模兴建了“成周”,也就是洛阳。
虽然周公旦的封地在鲁国,但是他在成周一带还有一支后裔,成为周公国的君王,后来最出名的就是周定公,他在周厉王被驱逐时代与召穆公共同执掌天下,称作“共和时代”。
周幽王之后西周结束,周平王靠着几个强大诸侯迁都洛阳,延续周王朝,也就是东周,而这个时候的周王室已非常衰弱,周天子的权威早就不复当年,甚至还要看强大诸侯的脸色。
可即便是这样,周王室内部还是不消停,周国当时的周公楚与宗室之间互相倾轧,结果落败逃出了成周,前往晋国,而周国的封地自然也就被周天子收回,周国暂时消失。
要知道,周国也是周公后裔的封国,周国没了,也就是等于断了周公旦的香火。
在极其注重宗族礼法的先秦时代,这么一来实在是不像话,于是在周考王时期,周考王将弟弟公子揭分封到周国的故地,让公子揭延续对于周公的祭祀,也就是周桓公,周国恢复。
周国虽然非常小,但地理位置重要,而且礼法上的地位非常高,毕竟周国的国君就是周天子家里的亲戚,爵位还是公爵,周公不仅是王室的臣子,而且也是封国的君王。
周威公时代,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扩张,将洛阳一带很多的小国封地全都给吃掉了,使得周国的封地大了一圈,反而周天子的王畿地盘非常小,最终只能依靠着周国生存。
只可惜周威公去世之后,隔壁的赵国与韩国趁火打劫挑起周国的内乱,分别扶持周公的两个儿子互相争夺王位。
无奈之下,周显王将周国一分为二,西边由原本的周国太子继承,也就是西周公国,而东边的一部分交给了公子根继承,也就是东周公国,这也是周天子最后一次分封诸侯。
其实周国与东周的王畿并不是一码事,周国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属于周公旦后裔。
周国因为地处洛阳的外围一带,所以很容易让人误会,实际上王畿归王畿,周国归周国,只不过后来周天子的王畿地盘实在太小,而且周王室实力太弱,都比不上周国。
因为赵国与韩国的介入,导致周国出现了内部倾轧,大权旁落的周天子无奈之下只好将周国拆成了两个部分,成了东周公国与西周公国,这跟周天子的王畿,没有什么关系。
▍⇣东周天子管的地方够小了,为什么还要分封西周公,东周公?
早在西周建立之初,周王室控制的土地还是相当大的,当时的周王畿主要分为两部分,即西部的镐京和东部的洛邑,其中镐京王畿纵横八百里,洛邑王畿纵横六百里。如此大的面积,足以确保周王室有足够的实力威慑各地诸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王畿的面积却是越来越小。
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便放弃了已经毁于战火的镐京,将其赐给了护驾有功的秦国,周王室所控制的王畿便只剩下了洛邑。
由于周王室实力大损,周王室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来拱卫王室,而周王室给诸侯所能提供的报酬,便是已经为数不多的土地。例如周平王为酬谢郑武公辅佐王室之功,将虎牢以东的大片王畿赏赐给了郑国;又如周惠王为了答谢帮助自己平定王子颓之乱的郑国、虢国,将王畿酒泉赏赐给了虢国,将郑国归还了的虎牢以东土地又赐给了郑国;再如晋文公匡复周王室有功,周襄王将温、原、阳樊、赞茅等地赐给了晋国等等。
此外,由于周王室的衰微,强大的诸侯王也在不断蚕食周王畿,例如晋国在攻灭了陆浑之戎后,便将原属于周王畿但被陆浑之戎占据的伊洛、三涂山等黄河以南土地据为己有,周王室对此无能为力,只能予以默认。
到春秋晚期时,周王室所控制的王畿,便只剩下了纵横两百余里,已经彻底沦为了三流小国。然而即使如此,在进入战国之后,周王室竟然再度进行了分封,而这次分封还得从周王室的内乱说起。
周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年),周贞定王姬介去世,其长子姬去疾即位,是为周哀王。然而周哀王刚刚即位三个月,其二弟姬叔便杀死周哀王自立,是为周思王。周思王在位也不过短短五个月,便又被三弟姬嵬所杀,姬嵬也自立为王,是为周考王。
由于周考王姬嵬得位不正,登上王位之后的他,便担心自己也会像两位兄长一样,被自己的四弟姬揭所杀。思来想去,姬嵬决定干脆也让弟弟当上国君,以打消其野心,于是在周考王元年(前440年),姬嵬即位后不久,便将周王畿的河南之地,即瀍水以西、洛河以南地区封给了弟弟姬揭,使其自成一国,始封君姬揭便是西周桓公。
西周桓公去世后,传位于其子姬灶,是为西周威公。西周威公四十七年(前367年),西周威公姬灶去世,其子姬朝即位,是为西周惠公,而东周公国便是在西周惠公在位期间所立,但关于其建立的原因,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西周惠公即位之后,于同年分封儿子姬班于巩,以侍奉周王,号东周君。但根据《史记·周本纪》和《韩非子·内储说下篇》的记载,西周惠公即位之后,其幼弟姬根因与姬朝不和,便在赵国和韩国的唆使下,于巩伯国旧地建国,是为东周国。
至此,周王畿分裂为了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两个小国,而周天子所能控制的地盘则越来越小,只剩下了一座宫殿和几户人家以及几千军队,位于东周国境内。
东周公国和西周公国虽然同宗同源,但双方的矛盾却极深,双方之间时常爆发战争。时间来到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国在攻占宜阳后,秦武王嬴荡想要试举周鼎,便命右丞相樗里疾前往东周国,试探周王室的反应,结果遭到周赧王的严词拒绝。樗里疾一怒之下,便将周赧王逐出王宫,强行迁徙到了西周公国,此后周王畿大权开始落入西周君手中。
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秦国攻取韩国的阳城、负黍,西周文公姬咎恐惧之下遂以周赧王姬延的名义,号召山东六国合纵伐秦,但此时周天子的号召力早已不复从前,因此最终只有燕国和楚国两国派出军队,结果遭遇战败。
秦昭襄王则随即派大将军摎攻打西周,西周君自知不敌,连忙跑去秦国叩头认罪,并表示愿意将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则下令将西周君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并将其贬为平民,这才放其返回西周。
不久,周赧王和西周文公相继去世,西周民众纷纷向东逃亡,秦国轻易收取九鼎和其他珍宝,由于西周国和周王室都未立新君,因此西周公国就此灭亡,而传承了八百年的周王朝也就此宣告灭亡,周王室仅存东周公国还在苟延残喘。
由于周王室和西周公国皆已败亡,东周公国遂袭承周王室的血统,但却不再称王,而继续称君,也是自此开始,史学家开始采用秦王纪年。到了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东周君意图再度发动山东六国拼死一搏,秦庄襄王得知之后,命吕不韦攻灭东周国,迁东周公于阳人聚,周王朝的最后残余势力也就此被铲除。
▍✆东周天子管的地方够小了,为什么还要分封西周公,东周公?
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其实就是一个小诸侯国,和春秋时期那几十个姬姓诸侯国本身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由于他们的地理位置和名字比较特殊,因此总有人搞不清楚他们是什么情况,这都得怪历史学家们,取的啥玩意儿名字嘛!
历史学家们把周朝分为了西周和东周,结果到了东周后期,又从东周的地盘上,分别分出了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这不是故意让大家晕头转向嘛!个人比较鄙视他们!
要我说,周朝就应该取名为上周和下周,或者前周和后周(后世的后周可以再改名,反正是历史学家们定的名字),这么一来就能彻底搞清楚他们和西周公国、东周公国之间的区别了。
一、西周公国哪儿来的?
东周到了三家分晋的时候,其实已经一点儿权威都没有了,完全就是个花架子。诸侯国们名义上还把东周天子当成共主,实际上谁也看不上他了。
周贞定王就生活在三家分晋的这个年代,他眼巴巴地看着晋国的赵魏韩三家灭了智家,瓜分了晋国的地盘,却啥办法都没有,只能干瞪眼。
礼乐崩塌自此也就十分明显了,大家都不按照周礼行事。这就好比过去世上都是诚实的人,第一个说谎的人尝到甜头以后,大家开始纷纷效仿。
周贞定王去世以后,他的大儿子周哀王继位,这本身也没啥。问题是仅仅过了3个月,周贞定王的二儿子姬叔就把周哀王给宰了,顺便篡夺王位,也就是周思王。
周思王在王位上屁股还没坐热乎,仅仅过了5个月,又被周贞定王的三儿子姬嵬给宰了。姬嵬篡夺了王位,也就是周考王。
好家伙,仅仅8个月时间,周天子就连续换了4个,而且基本都是弟弟灭了哥哥。你说新上台的周考王紧不紧张?他看看自己的四弟姬揭,不禁瑟瑟发抖。
为了避免自己被弟弟拱下台,周考王索性把原本就不大的地盘,划出了一部分给自己的弟弟姬揭,让他在这里建立了西周公国。
西周公国的大致地盘在瀍水以西、洛河以南,第一任国君便是西周桓公姬揭。本来东周就不大,现在又被瓜分出去了一块,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犹如雪上加霜。
二、东周公国又是从哪儿来的?
第一种说法,来自《史记》、《韩非子》。
先有的西周公国,西周桓公顺利地把国君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西周威公。西周威公在传位的时候,出现了大问题。又是兄弟不和!
本来西周威公是把大位传给自己的大儿子姬朝,也就是西周惠公的。但是他的小儿子姬根却严重不服气!
再加上赵国和韩国在一旁挑唆,因此姬根就索性独立了出来,在巩伯国旧地兴建了东周公国,等于是把西周公国一分为二了,东周公国的第一任国君便是东周惠公姬根。
这么一来天下就出现了三个周,分别是周王畿、西周公国、东周公国,大家都是老姬家的子孙。不过当时的周王畿只剩下周王宫及其附近一丢丢地盘了,完全不能跟西周公国、东周公国相比。
第二种说法,来自《战国策》。
西周公国的西周桓公传位给儿子西周威公,西周威公又传位给他儿子西周惠公。到这里大家的说法都是一样,但是之后的内容产生了差距。
西周惠公把自己的弟弟姬班封在了巩地,号东周君。按照道理,这个时候姬班的这个国家,只是西周公国的附属国。
到了周显王二年,赵成侯和韩共侯这两个不怕事儿大的人,索性将东周公国单独立为诸侯,这么一来东周公国就跟西周公国平起平坐了,大家都是周天子旗下的诸侯国了。但是他们俩基本合伙瓜分了周王畿的所有地盘。
三、尴尬的是,周天子只能寄居在西周公国内。
这是周天子最尴尬的时刻,本来自己所能掌管的地盘就不大,还被瓜分出去了两个公国。这么一来周天子所能掌管的地盘,只有周王宫附近的一丢丢地盘了。而且当时的周王宫还在东周公国的地盘之内。
你以为这点地盘周天子就能自己做主了?对不起,还是有人不让你痛快!秦武王嬴荡是个大力士,他在收取韩国的宜阳以后,想要到周王宫举周鼎。
这事儿严重羞辱了周赧王有没有?周赧王很生气,一口拒绝了秦武王的想法。当时周武王派去的右丞相樗里疾索性就把周赧王给赶出了周王宫。
好家伙,原本穷苦的家庭,如今再遭横祸!周赧王无奈之下,只好收拾铺盖卷,跑到西周公国那儿过日子了。这么一来周天子的那点儿权力,就都落入了西周公的手里了。
四、西周公国先灭,东周公国后灭。
西周公国传了5代,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秦昭襄王时期了。西周文公操控着周赧王的实际权力,公元前256年,西周公国参与了合纵伐秦的事情。
这事儿可算是把秦国给惹恼了,当时周赧王还是发国债伐秦的,结果被秦国打得落花流水,周赧王为了躲债,只好建了一个高台,自己躲在上面,这就是债台高筑的故事。
秦昭襄王很生气,后果自然很严重,秦国大军不久之后便攻入了西周公国,西周君宣布投降,周赧王在忧愤之中离开了人世,自此西周公国灭亡。也标志着周天子彻底完犊子了。
这个时候东周公国还好端端地活着呢,在周赧王去世以后,东周文君居然还厚颜无耻地想着继承周天子的称号,让大家都称呼他为天子。
秦昭王怒,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史记》
就这样东周公国又苟活了7年,直到公元前249年,东周文君又开始作死,打算联合各国攻打秦国,秦庄襄王(秦始皇他爹)大怒,二话不说就让相国吕不韦灭了东周公国。自此老姬家的这三个周,就都完犊子了。
总结: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都是内讧下的产物。
平王东迁以后,东周本身就已经很差劲了。伴随着地盘越来越小,周王室内部,不仅没想着如何振兴祖先的基业,反倒是先想着如何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
这就是为啥后来东周轻而易举就被秦国给灭了的原因,天下诸侯都在成长,唯独周天子在不断衰败。大家都在看他们的笑话,可他们却浑然不知。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同样的道理,周王朝的灭亡,完完全全是老姬家这帮子孙后代内斗后的产物。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韩非子》
▍Ⓙ东周天子管的地方够小了,为什么还要分封西周公,东周公?
分出东周公、西周公还不是最惨的,自从春秋以来,周王室几乎一直处于被折腾、欺凌的状态,充分佐证了“落草的凤凰不如鸡”这个残酷的道理。
人一旦倒霉,喝凉水都塞牙缝;周王室在外压、内卷双重影响下进入衰落期,各种霉运抢着上门,任何努力都挡不住。
当初周平王东迁,很快就被诸侯骑在头上羞辱,而且首先来自曾经的守护者。
东周的王城洛邑,位于今河南省西部。早在西周初期,周王室为了控制辐射关东地区,就开始苦心经营洛邑。几百年的积累下来,这里人口、经济都还过得去。
然而,与当初依托镐京直接掌控大片土地相比,此时周王朝的辖区大幅缩水,经济实力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没有地、没有钱,意味着其他一切免谈,首当其冲的就是武力受损。因此当时的周王室主要依靠诸侯国保护。
而在洛邑的东、北、西三个方面,散布着当初四个拥护周平王东迁的主要诸侯国——郑、卫、晋、秦。其中前三个,都是周天子的姬姓本家人,可以被视作周王室的得力后盾与屏障。
但遗憾的是,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实力不济、价值不够,带头欺负自己的,搞不好就是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心思的亲戚。首先把周王室踹翻在地的,正是跟它最亲近的诸侯。
郑国是周王室的至亲,也是帮助周平王东迁的功臣。公元前806年,周厉王幼子、周宣王之弟姬友被封在镐京附近的郑,是为郑桓公。也就是说,郑桓公是周幽王的叔叔。
周幽王在位期间,郑桓公看出西周前途渺茫,于是便迁移到东虢国和郐之间,号称新郑。公元前771年的犬戎之乱中,郑桓公陪同侄子周幽王而死,光辉事迹令人感动。
随后,郑桓公之子姬掘突即位,是为郑武公,他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立下匡扶社稷之功。
但接下来,郑国就走上了自我扩张之路。郑武公攻灭郐和东虢国,让郑国逐渐强盛;其子姬寤生即郑庄公,实属现象级的霸主,他采取远交近攻之策,联合齐、鲁打压宋、卫等邻国,20多年里发动了大大小小10多场战争,在春秋早期实属罕见。随着郑国的日渐强大,直接威胁着周王室的权威。
根据西周时期的规矩,周天子每隔几年都要到各诸侯国走一走、视察工作,是为“巡狩”。而诸侯也要定期前往国都拜会周天子,是为“述职”;一次缺席、就要被降级,两次、削减封地,三次的话,那就要被兴兵讨伐了。但郑庄公直接践踏了这一规则。
当时的郑庄公,在周王朝以“卿士”身份专权;周平王不忿,便刻意削弱、打压。但对方可不是善类,随后以事务繁忙为由拒绝述职。周平王大喜:这不是给我把柄吗?便趁机剥夺了郑庄公的卿士一职。
但这却捅了马蜂窝: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为支撑,玩弄政治手腕只会自取其辱。勃然大怒的郑庄公赶到洛邑,逼得堂堂周平王低头向自己赔礼道歉、收回命令。这还不算,为了缓解郑庄公的愤怒,周平王甚至不得不让自己太子前往郑国充当人质。虽然郑庄公随后也派自己的儿子来到洛邑,但周王室受到的巨大羞辱显而易见。
周平王在巨大耻辱的阴影下郁郁寡欢了几年就撒手人寰了。被扣在郑国的太子回国奔丧,忧愤交加之下半路染病,回到洛邑就死了,其子姬林即位,是为周桓王。
而年轻的周桓王随即发现,自己继承的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王室,甚至找不到几个像样的祭品给祖父下葬!不得已之下,他派人前往最遵守周礼的鲁国,这才要到几个像样的器物、相对体面地安葬了周平王。
随后,为了夺回自己应有的权威、摆脱郑国的控制,周桓王与郑庄公公然翻脸。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蔡、卫、陈等诸侯国伐郑,却被郑庄公一举击败,周桓王本人也被射伤。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繻葛之战,周桓王看似被射伤了肩膀,但实际上是被从神坛射落人间,标志着周王朝正式丧失了对诸侯国的控制权、彻底失去了权威,周天子从此不再是历史的主角,天下格局步入诸侯争霸时代。
从那时起,巡狩、述职几乎消失了,偶尔有一两次诸侯主动入京述职,但也是为了某种目的刻意演戏;周天子册封诸侯的“赐命”仪式名存实亡,大小新即位的诸侯直接派人找周天子索要相应物件,后者还不敢有一丁点脾气;后来,周王室甚至沦落到主动派人给诸侯送去“王命”的地步,只是为了得到对方在形式上的支持。
外部被不断欺负,压力往往会传递到内部,形成“内卷”,周王室的内讧逐渐成为常态。
公元前693年,大臣周公黑肩密谋杀死周庄王、另立王子克,事情败露后黑肩被杀,姬克被迫流亡燕国;
公元前675年,周惠王的异母弟姬颓联合五个大夫反动武装叛乱,并在南燕和卫国的支持下自立为王。这场闹剧持续了三年之久,周惠王终于依靠虢、郑两国的帮助将其平定;
公元前649年,周襄王的弟弟姬带勾结戎狄叛乱,他们焚烧东门、攻进王城,随后被前来勤王的秦、晋击退,姬带逃向齐国。十年后,姬带得到周襄王的赦免、返回洛邑,但他竟然跟王后私通;周襄王愤而废掉王后,但王后的娘家人竟支持姬带、联合戎狄再次反叛,周襄王被迫流落郑国长达一年。直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大军击杀了姬带,周襄王才得以返回国都;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后、诸子争位,王子姬朝攻杀了太子姬猛(即周悼王)、攻占都城。姬猛同母弟姬匄被晋国立为天子,但却无法进入洛邑、暂住在泽邑,直到四年后才在晋军的护卫下返回,是为周敬王。但过了12年,十六年,姬朝一党再次作乱,周敬王被迫逃亡到晋国,下一年才被晋定公护送而回。
可见,在春秋时期,孔子口中的“礼崩乐坏”并非特指犯上作乱、目无尊长的诸侯,周王室自身也没什么“礼乐”。春秋末期,随着权力争夺的白热化,本就困守弹丸之地的周王室再度分裂。
公元前441年,周定王死去,四个儿子轮番夺权。首先,长子姬去疾继位,即周哀王,但在仅仅三个月后就被二弟姬叔弑杀自立,是为周思王;又过了五个月,老三子姬嵬也弑兄篡位,即周考王。
周考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也被弟弟杀害,便在下一年把王畿河南之地划给弟弟姬揭,并封其为周公,是为西周桓公。
从此之后,西周公的爵位代代相传。西周桓公之后,是西周威公;公元前367年,周威公死后,再度上演兄弟同室操戈事件,公子姬朝即位、即西周惠公,公子姬根反叛。赵成侯、韩懿侯乘乱凌迫周王室,逼迫周显王封公子根于巩地,即东周惠公。
这就意味着,本就逼仄的周王室,此时又分裂出了西周、东周两个小封国,周天子、西周公、东周公三主并立,周天子的地盘还比不上旁边诸侯国里的一个大夫。
但即使这样,周王室还热衷于同室操戈,西周公、东周公曾多次交战,但却形同于菜鸡互啄,身边公认的最弱列强——韩国竟然成了主宰、协调它们命运的巨无霸。
秦武王时期的公元前307年,末代周天子周赧王被逐出宫,寄居在西周公那里。这一住就是半个世纪,公元前256年,西周君向秦国投降,不久后周赧王去世,这象征着周王朝的终结。下一年,西周公国正式被秦国灭亡;而到了秦庄襄王元年(即公元前249年),东周公国被吕不韦灭掉,周王室一脉彻底完结。
▍☄东周天子管的地方够小了,为什么还要分封西周公,东周公?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周武王建立了西周,开创了历史王朝寿命之最,也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很多基础。
不过这个王朝的寿命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和人的73和84两个坎一样,800年周天下也被砍成了两段,那就是以周平王东迁为界限的西周和东周。
因此,在绝大多数人的传统印象中,周王朝是西周和东周的结合,西周是最鼎盛的时候,而东周则是春秋战国大混乱的时候。
但比较诡异的是,随着对历史知识了解增多,我们突然发现历史上不仅仅只有一个东西二周,本来应该在周平王时代就已经消失的西周,居然又出现在了战国时代。而且,贾谊在秦论中居然还这样说:“吞二周而亡诸侯。”
很明显,这段知识让我们的常识被颠覆了,一下子出现了严重的时空割裂感。
按理来说中国历史非常严谨,那么为何会同时出现两个东西二周呢?其实这不是历史的错乱,而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过于混乱。
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这就是西周王朝的开始。
但是西周王朝到了公元前771年遭遇镐京之乱,周幽王被蛮族杀死,周平王仓促之间迁都避祸。史书认为,西周王朝到此结束,接下来一直到公元前256年这一段时间都为东周。
冯梦龙先生就以这一段写过东周列国志,曾经影响了很多人。
从史记来看,我们常识中的东周西周没有任何问题,这的确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
但是,东周王朝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个可怜的被历史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接下来迎来了如同坟头蹦迪一般的癫狂,甚至导致了一个东周王朝出现了三个政权,而这也是导致我们认知错乱的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周平王东迁的时候,周王朝就已经失去了神圣色彩,尤其是周王被郑国“玩弄”,成就了郑庄公的王者霸业,东周王朝就已经不行了。
不过,由于周王朝依旧是名义上的天子,所以像齐桓公这样的人物,始终还是执行尊王攘夷的纲领,东周曾经经历了12代国王的稳定,国家没有出现传承错乱。
但是,等到东周的第13代王周悼王的时候,公元前520年,周朝发生了王子朝之乱。整整4年的战争,将周王朝稳定的皇位传承彻底被打破。
之后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出现周王朝内乱,例如当初的王子朝四年之乱,被周敬王借兵平定,可是这位周敬王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周贞定王又遇到了亲人的手足相残。
关于这段历史,学者有其他的说法,因为就是在周贞定王时代三家分晋,周天子无能为力,导致天下野心家个个都开始颠覆主家。
不少学者认为,因为外部的隐患,进而刺激了国内的野心家,所以在周王将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之后,结果他的儿子不到三个月就被叔叔给杀了,叔叔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周思王。
但这位王也没等多久,不过5个月又被周贞定王的三儿子反杀,此人又成为了周考王。
看看这段历史,短短8个月的时间,周天子换了4个,如果再算上之前的4年的王子朝之乱,周天子的皇族已经杀成了一团,所谓的礼乐制度,早已土崩瓦解。
若真要形容这一时期,大体上可以理解为,那是一个所有员工敢对老板亮刀的时代,每一个老板都坐立不安,每一个员工都磨刀霍霍。如果大家了解罗马帝国的历史,就会回想起当年的4帝共治时代。
在罗马历史上,著名的戴克里先大帝将罗马分成了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两位皇帝统治。之所以会如此奇葩,实在是因为手下人杀皇帝杀得太多了,以至于皇帝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找人分担风险。
同样的,当年的周天子也遇到了这样的困境,自己的儿子个个都是索命鬼,自己的兄弟也一个个都在磨刀,他们早就已经忘记了宗法制了。
为了能够活下去,同时也是因为当年政变的的影响,上文活到最后的周考王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先的决定,他害怕自己的兄弟姬揭也会伤害自己,于是干脆就将自己手中的一部分地盘分给对方,史书记载,这就是西周公国。
说来也是神奇,当时的东周天子已经是天下列国之末,而今又使得王朝变成东西二分,东周王朝更加孱弱不堪。
但神奇的操作并没有就此停止,因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种下了罂粟花,后人就容易吸毒,事实上西周公国就陷入到了这样的因果循环中。
西周公国在桓公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西周威公的时候,他的孙子们开始有样学样,周威公传位给自己的大儿子,结果他的小儿子不服气,于是联合赵国宣布独立。
于是原本就已经被分裂出来的西周公国,再一次被一分为二,多出了一个东周公国。
也就是说,到此刻为止,原本已经弱小不堪的东周王朝,居然出现了俄罗斯套娃现象,最外层的是东周王朝,第二层是西周公国,最里面的则是东周公国。一时之间,一个王朝出现了三个政权,二东一西同时存在。
不过,如果历史就这么发展下去,虽然东周王朝是一盘散沙,但理论上来说,作为皇室正统血脉的东周君主,依旧是这个国家的领袖,掌握着实权,其他的则是权力递减。
但是,历史上著名的举重君王秦武王突然造访周天子要举鼎,而且还要包围周天子。虽然他最终举鼎绝膑而死,可是周天子被吓了个够呛,于是干脆跑到了西周公国彻底躺平。
所以在《大秦帝国》电视剧中,秦昭襄王与周天子谈判不是直接与对方交流,而是与西周公协商,这就是那段历史的还原。
按理来说,一个王朝折腾到这种地步,那也是该到了灭亡的时候了。事实上还真是如此,西周公掌握了周天子后,居然胁迫周天子联合众国攻打秦国,结果被反杀,最后一位周天子被吓死,东西二周被消灭。
最后剩下的东周公国又苟活了7年,可是他自称为周王朝继承人,又一次组织联军围攻秦国。而这时候他的对手是秦始皇的老爹和他的干爹吕不韦,结果被吕不韦给灭了。
以上就是当年东周王朝的历史,因此,那个让我们困扰的两个东西二周,一个是整个王朝的两个阶段,另一个则是东周王朝的分裂阶段。
不得不说,这段历史还真是混乱,也难怪教科书只让我们记住了前面的内容。
------------------
推荐阅读:
宝宝晚上睡觉特别爱闹腾,易醒爱哼唧,喂了葡萄糖酸锌钙也没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