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绝命诗”?这些“绝命诗”背后有什么故事?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绝命诗”?这些“绝命诗”背后有什么故事?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绝命诗”?这些“绝命诗”背后有什么故事?
#诗文赏析#
绝命诗
※※※※
一日,大明皇宫。
明太祖朱元璋赐宴一位名叫来复的印度和尚。为感谢大明皇上赏饭,和尚献诗一首。诗中有“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稠叠滥承天上赐,自惭无德颂陶唐。”几联。
“苏合香”是外国进贡的,又用金盘盛着,皇恩浩荡呀!和尚受宠若惊,献诗颂之。孰料龙颜大怒。盖因诗中有个“殊”字,拆开来不是“歹”“朱”么。又言什么“无德”。来复和尚便一命呜呼,不能复来。
当过和尚的明太祖极讳“僧、盗、光”等字眼。凡诗中出现此等字及同音字“生、道、秃”的作者的诗都成了绝命诗。
但,因拆“殊”字杀人,后人也称朱元璋为“歹”“朱”。
聊作《诗悲》一首。正是:
意欲颂陶唐,谁知惹怒亡。
殊拆分两字,百姓乃羔羊。
注:资料来自《明史-文苑传》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绝命诗”?这些“绝命诗”背后有什么故事?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绝命诗”顾名思义,是生命到了尽头时留下的诗句,这些诗句因着作者的境遇和心态不同,各有各的风格:有的悲壮雄伟,有的激昂无畏,有的殷殷嘱托,有的悲伤叹惋……这些绝命诗系着作者一生的感慨,有时遗憾心愿未了,有时却又慷慨赴死,种种背后的故事,也值得我们跟着诗句,去细细聆听。
一、一生漂泊苏东坡
《自题金山画像》——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
大文豪苏轼虽然文绝千古,但是因为他的政治思想和性格,在仕途上却是一生坎坷,在“乌台诗案”后屡次遭到贬谪,著名的赤壁怀古就是贬到黄州时所作;而“不辞长作岭南人,日啖荔枝三百颗”就是贬斥到了岭南所作;“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已经被贬到了儋州,也就是海南,在今天也是国家的最南边了;
但苏轼虽然从中央一直被贬到了边疆,却一直心系百姓,乐观生活;甚至海南出的第一个进士都是因为苏轼到了海南之后才培养出来的。
到了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十四岁的苏轼终于遇到了大赦,开始从儋州北返,在途径润州(今江苏镇江)的时候,苏轼去金山寺游玩(就是水漫金山那个地儿),看到了好友李公麟为自己画的像,一时感慨万千。便创作了这首《自题金山画像》。
但是没想到,写完这首诗仅仅六十多天后。苏轼竟然在返京途中病逝,这首诗也就成了苏轼的绝命诗。
试想,一生乐观的苏轼,也经不住时间和路途颠沛的打磨,多少有一些疲惫和伤怀。虽然身有大才,胸怀大志,却没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等到行将就木的时候,面对自己衰败的身体,也只剩下了无奈。不过,虽说没有在京城朝堂一生风云,苏轼也并没有否认自己的一生,而是大方的承认自己的生平功业都在地方,于民无愧,带着坦然,也带着自嘲。
二、心系北归陆放翁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生盼望收复失地的陆游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爱国诗人,也是公认的写诗最多的诗人(乾隆不算);
众所周知,宋朝的靖康之耻可以说是所有文人志士的心病,作为著名爱国诗人的陆游来说,能够看到宋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就是他一生最大的梦想了。
但是可惜的是,这个梦想直到陆游去世、南宋灭亡也没有实现。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十一月,陆游寄予厚望的太师韩侂胄(tuō zhòu)因为力主北伐,深为金国所忌,于是在韩侂胄北伐失败后,金国派人要求拿下主谋给金国赔罪。结果南宋宋宁宗杨皇后和奸臣史弥远竟然因为惧怕金人威胁,派人劫持并杀死了韩侂胄,并且把他的首级送给金国求和。
年迈的陆游知道这个消息后,悲痛不已、忧愤成疾,在两年后,也就是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写下这首著名的绝命诗《示儿》,然后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句话,沉重而悲切,陆游一生为了九州大同也付出了无数,更是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北征失败,这一切让他内心痛苦而绝望,只得留下这一句沉重的悲叹。
陆游知道,自己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收复失地了,但他依然对此抱有希望,渴望国家的统一,因此告诉儿子,若是有朝一日梦想实现,务必“家祭无忘告乃翁”,聊以慰藉。相信面对老父的这一声嘱托,陆游的儿子也十分痛苦无奈,却又不能左右时局,只能带着父亲的遗憾走过一生。
三、千古一叹文天祥
《自赞》--文天祥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文人,无论是被俘后路过零丁洋所做的《过零丁洋》一首诗,还是被关在元大都狭小的监狱中时所做的《正气歌》一首诗,都以不屈的气节闻名于世。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冷清附近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中最后一句脍炙人口,十四个字透露出文天祥无惧死亡,光明磊落的心态。和之前两位不同,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就义之前的遗作。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宋军节节败退,最终文天祥也因势力单薄,退到了广东一带,后来被元军俘虏,被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押赴厓山(今新会南),想让他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断然拒绝,写下了《过零丁洋》以明志。
诗中字字泣血,诉说着自己在国破家亡之时的颠沛流离,孤苦伶仃。但是即便如此,他也坚持民族大义,文人气节,宁死不屈,选择了重于泰山之死,赤子之心,无愧于天下。
后来,南宋灭亡,文天祥被押送到元大都(北京)。文天祥在面对元世祖忽必烈的亲自劝降和中书宰相之位的诱惑,文天祥说: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忽必烈眼看文天祥宁死不屈,于是决定成全文天祥之名。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公元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出狱赴死,写了一首绝笔《自赞》系在衣带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就义时年仅47岁。
四、戊戌义士谭嗣同
《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为昌国复兴牺牲的谭嗣同
要说绝命诗,最动人的莫过于义士面对死亡时留下的泣血诗句,他们为了心中的信仰和大义,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无惧死亡,牺牲自己,字字句句都令人动容。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倡导者,戊戌变法失败后,改革派风声鹤唳,康有为梁启超都已经去了国外以自保。有人劝谭嗣同先去日本避避风头,谭嗣同毅然拒绝:“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于是宁愿以热血唤醒国人的谭嗣同在北京菜市口英勇就义,时年33岁,与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并称“戊戌六君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虽说是绝命诗,却毫无哀怨之意,而是充满了潇洒和坦然;想来,谭嗣同为了家国,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了生命,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引来燎原之势,他的心中自己的命不再是最重要的,能够唤醒这头沉睡的雄狮,才是他的理想。
谭嗣同走了,留下了一个立马横刀,仰天长笑的背影;后人终究带着他的潇洒,带着他的期许,用血与泪换来了一片崭新天地。
以上每一位,绝命诗内容有区别,有的是对一生的总结,有的是嘱托自己的未尽梦想;可能真正面对死亡,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对自己的心会看的更加透彻,也正因为此,“绝命诗”才有它特别的意义。面对死亡,文字留下的虽然有限,却也能荡气回肠。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绝命诗”?这些“绝命诗”背后有什么故事?
诗歌言志,人生将尽,诗人们大都用诗歌来阐发此生理想。他们或用诗篇来表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或用歌诗来阐发人生无常、末路亡国的悲痛;或是一种生死如一的潇洒。
爱国凯歌
自古而来,中国文人皆有文者气节,"我以我血荐轩辕"是古来文人的勇气。山河破碎、国家分裂之际,文人以血祭华夏,抒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华章。屈夫子怀沙遗恨,文天祥伶仃咏叹,陆放翁千古示儿,夏完淳永别云间,谭嗣同狱中题壁,每一首诗歌都是其绝命之时的心情映照,都是时代政治的反映,是诗人情怀的寄托,是一个故事的浓缩。
屈子《怀沙》: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闵而不迁兮,原志之有像。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怀沙是屈原临终所作绝命诗,大意为怀石自沉。屈子投江一事,千百年来人们争论纷纷。有人说这是一种精神的延续,有人说这是一种愚者的行为,有人甚至推翻屈子爱国的论断反道解说,究竟汨罗之魂代表着什么?在我看来,屈子之精神千古长存。面对楚国的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他选择战斗,纵使失败,贬迁边地却九死不悔。难道他不明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道理吗?只是他选择以己身独破黑暗。倘若这世间之人都去明哲保身,漫漫长夜又该如何度过。他选择投江并非是一种愚者的行为,而是如佛祖以身饲鹰一般的慈悲。他不愿世人长处黑夜,故以己命唤醒天下光明之心;他对光明与纯净有着完美的追求,所以决不允许半点污渍的存在。常人总以己之悲欢论述他人之悲欢,所以总有人说屈原太傻不知明哲保身,事实而言并非他太傻,而是太清醒。他清楚地知道这世间治国者常有、圣贤者略出而身毁者不多,所以愿意以身唤道。佛家有语"莫以我心忖佛心",本是说世人于柴米油盐中努力平衡自己的欢愉,而极少考虑世间万物的悲喜,但圣贤、佛祖已经超越俗世之藩篱而走向自在的世界,他们的天地与常人之天地并非同一天地,以此来告诫世人境界未到之时莫要同心相映,让世人对圣贤常怀敬畏之心、常有慈悲之心。诗中亦然。虽然诗歌确实需要读者与诗人共情,方可领悟其间奥秘,但读者亦应努力提升自我之境界,方可揣度圣贤之方境。
末路之悲
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字重光,25岁嗣位南唐国主,39岁国破为宋军所俘,囚居汴京三年,这首词就是他亡国入宋以后、被毒死前不久的作品。此词中,词人以至真的情感与世人相见,正如王国维在《人问词话》中称其"不失赤子之心",又谓其"阅世愈浅"、"性情愈真"。李煜词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就在于他的纯真无伪饰,李煜的"真"是一种全无理智与反省的纯情性的"真"。他在亡国之前耽溺于享乐,而在亡国之后又耽溺于悲哀,看似词中的情感内容是不同的,然而其任胸中性情之倾注而无所节制,则是始终如一的。正是因为他全心全意去感受世间至情,所以他才能从一人故国之悲扩展为千古人世无常之痛。这种人世无常的末路之叹与项羽"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无奈悲痛有相同的情调。楚汉之争,项羽兵败,围于乌江,王图霸业自此搁浅,此时所唱之歌则是深沉的末路悲痛。
浮生若梦
唐寅《临终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苏轼 《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袁枚《绝命词》赋性生来本野流,手提竹杖过通州。饭篮向晓迎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进乎儒而出乎佛、道是大多数文人必走的道路,少则由儒家进学,进仕,宦海浮沉几经波折之后渐入道家逍遥之境,如白居易、苏轼、唐寅。乌台诗案,苏轼险些丧命,此后他的心态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在《与参寥子》中言"仆罪大责轻,谪居以来,杜门念咎而已。平生亲识,亦断往来,理故宜尔。而释老数公,乃复千里致问,情义之厚,有加于平日。以此知道德高风,果在世外也。"东坡一生几经坎坷,元祐党争,政治之斗使得他一贬再贬乃至海南,但他却变化心态而成就诗国之业。故其临终总结,认为其坎坷三地,方是其功业所成。唐寅则更加悲剧,本为解元,但却被卷入科场舞弊案,一生未得入仕途,潦潦余生以卖画为活。在他的绝笔中更多的看到的是一种看破红尘、万物归一的佛家思想。他自认是人世的羁旅客人,又何畏生与死,故其视死如生,死生同一。袁枚本就性情潇洒、疏散自如,所以其诗中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潇洒。
------------------
推荐阅读:
存30万拿利息,和一月到手2千块退休金,哪种“升值”空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