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什么虽是经典,但无人翻拍?
▍£《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什么虽是经典,但无人翻拍?
虽然是经典,但播出依然经历了很多很多困难,又删减了不少集,才得到了播出的权利!
电视剧不是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的,是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的,要符合主流,三观要正,所要表达出来的精神更是要严格审查,虽然被删减了很多很多内容,但相信,最少三十年内,这个写实类型的抗日真剧是不可能被突破的!
亮剑也不错,但那个只能是童话!
▍▓《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什么虽是经典,但无人翻拍?
抗日剧作为历史题材类的电视剧,一度霸占荧幕,成为十分吸睛的节目。抗日剧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是离我们最近的历史,无数抗日英烈的事迹一度吸引着我们,但是由于这个领域的进入门槛低,很多缺乏历史知识的导演开始胡编乱造,把抗日剧整的鱼龙混杂。当然了,尽管这里面确实有很多低级电视剧,但也不乏有经典的存在。我个人认为抗日剧中最神、最经典的就是《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一部剧为了更好地还原战场效果,在拍摄期间死了一人,伤了51人,成就了一部经典。
1:高度还原战场效果
首先在《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中高度地还原了战场效果,08年2月24日,《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云南腾冲正式开机,要知道远征军就是从云南进入缅甸。在地点上,剧组就已经高度地还原了历史,至于像其他的那些电视剧抠图啊、绿幕什么的,相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在拍摄团长龙文章带领着残兵追击日寇斥候的时候,烟火师郭岩为了实验自己的烟火效果反复测试,但是在测试期间烟火发生了爆炸,现场三人受伤,而郭岩则是意外去世。
而且在拍摄军民溃败的时候,群众演员在路过桥边的时候,廊桥突然坍塌导致48名群众演员受了伤。两次意外事故导致1人死亡、51人受伤,拍个电视剧都能有如此的危险,这在其他电视剧中想都不敢想。在其他电视剧中主角手擦破了一个小口子,那都要赶紧上医院,晚了伤口就愈合了。甚至还有一些小鲜肉嫌弃水井的水肮脏,所以要用矿泉水来替换。但是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这群溃兵扎进泥潭的时候一点都没有犹豫,也没有说用什么矿泉水。
最后在装备上也是极大的还原历史,小的枪我们就不说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复制了一辆美国的谢尔曼坦克电。与其他抗日剧相比,主角很多都有跨时代的武器,但这部剧里面的人使用的枪械基本上都是远征军真实使用的。从这一带上看,我们就能知道剧组真是用心了。
2:影视剧中的枪械细节
这部剧中还有大量的细节,其中有一些细节是关于枪械的,比如说在祭旗坡的时候迷龙为了给枪管降温,用自己的尿来浇枪。这一点是因为马克沁重机枪是水冷的,但是在当时缺少水,迫不得已之下只能用尿降温。但是在其他电视剧中,那些机枪是完全不会发热的,只要扣动扳机那就是无限连发,不用换子弹、不用考虑后坐力、也不用考虑枪管的承受能力,这真的让我感到十分惊讶。
当然了,使用重机枪是一方面,另外在使用轻机枪的时候,这部剧组也是比较注重的,首先就是给迷龙配备了一个副射手。在剧中虞啸卿说的是捷克式轻机枪,但实际上迷龙使用的是布伦式轻机枪。因为捷克氏轻机枪的弹夹是直的,而弯的是布伦式轻机枪,这也算是剧组的一个失误吧。不过在其他方面就比较还原使用枪械的细节,就比如说迷龙让副射手携带大量的弹匣。要知道这枪的弹夹是30发子弹的,打完就要换弹匣,所以不存在什么持续射击。而且很少有穿越的武器,使用的武器符合历史。
3:影视剧符合时代背景
在抗日战争时期,基本上国军在正面战场上是一败再败,就连远征军也经历了数次溃败,很少有战无不胜的部队。其他抗日剧中的那些士兵斗志昂扬,动不动就说八年抗战已经坚持了7年,再坚持一下就会胜利。但实际上这件事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很多溃兵对抗日战争是十分悲观的,1944年国军在正面战场上还打出个豫湘桂惨败。《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溃兵们的心态才符合历史。
很多人说这部剧毁坏了抗日英烈的形象,有丑化远征军的嫌疑。拜托你们啊,多看看历史吧,那个时候的基层士兵哪有什么高大上的形象,难道抗日战争时期的士兵每个人还要摸二两发胶?从目前所有的抗日照片中,基层士兵很少有那种头发打理十分漂亮,脸上擦三斤粉的。浑身补丁,头发乱糟糟,灰头土脸这才是最符合历史的。
在我眼里,这部抗日剧的地步一度逼近《亮剑》,甚至在细节方面比亮剑还要好一些,是当之无愧的神级电视剧。注意,这个神剧并不是“抗日神剧”的意思,我个人经常看这部剧,太经典了。如果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像素越来越高,特效越来越好,如果真要是完美地翻拍,那么可能会好一些。但是目前基本上翻拍一部就毁一部经典,还好《我的团长我的团》无人翻拍,这才免得被毁。
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什么播出的也不多?
团长没重播的原因跟当年没大火的原因是一样的。
首先『团』就是个半成品。这边导演杀青以后出国旅游,准备等回来剪片子,那边公司已经等不及了,胡乱一剪就卖了。那个剪辑简直不忍直视,我估计剪辑师连剧本都没看,直接按照场记板的编号把素材怼一起就完事了。而且各个镜头的长度、导演调度的思路通通都被无视了,导致最终成品的效果非常蛋疼。
很多人吐槽的情节拖沓、节奏诡异都是从这来的。加上后来各大卫视的抢播风波,为了抢首映胡剪一气。在本来已经惨不忍睹的基础上再捅了一刀。所以后来网友和各个电视台实在舍不得这部好剧,自己开动剪辑软件推出了各种精剪版、重剪版、删减版。但是由于没有原始素材和导演手记,最终出来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一部戏从开拍到杀青工作最多完成了50%,后面的剪辑才是大头。而且有一点:在影片插曲十分牛逼的情况下(因为这是导演定的),全片BGM近乎没有。偶尔有一点也非常不合适——这很好理解,剪辑师手里没有BGM。所以最后成品感觉就跟毛片一样(注:毛片是影视术语,指未经调整的粗剪片),给人一种不是盗版胜似盗版的感觉。
第二就是这部戏的视觉语言不讨喜——注意,不讨喜不是不好。事实上『团』剧使用的视觉语言相当高级。比如大家在换台的时候看到俊男靓女都会停留一下,或者喜欢抗战剧的看到八路军军装就会停下来看一会。但是这个戏一没有俊男靓女,二没有抗战标志性的灰色军装。只有一群蓬头垢面形似乞丐的大老爷们,在一个永远都是阴天的地方,穿着黄不拉几猛一看还以为是日军军装的衣服,操着大家都不认识的武器在打仗。
说是打仗,其实战争戏的戏份大概只占这部剧的15% 剩下的时间都是在等待、嘴炮、撕逼、无所事事中度过的。而且这部剧的日军面目不清,连个特写都没有。观众换台一看,根本不知道这是在演啥。
第三,这部戏的观赏门槛太高。我随便举个例子。一部戏能不能吸引观众就看第一集,而第一集的第一场戏尤为重要。之前玩命宣传了那么久,留不住观众就亏大了。
而『团』的第一场戏让人一言难尽。这场戏非常精彩,堪称经典,但是留不住一般国产神剧的观众。第一场戏是迷龙开西瓜,李乌拉偷西瓜。中间穿插了各种炮灰团成员在迷龙追逐李乌拉时悄悄拿西瓜的情节。最终以李乌拉被迷龙打得昏厥生死不知结束。
康导第一场就用了调度难度极高的一场大群戏,可谓诚意十足。我在第一遍看的时候就为这场戏拍案叫绝,好戏!好编剧!好导演!——然而大部分国内观众并不喜欢这种模式。前三分钟我估计得劝退了三成的观众。
对比原班人马在『士兵突击』里的处理——从大家熟悉的农村生活场景开始。前三个镜头就有主角出现,人物关系简单(就三多和他爹两个人),故事从两个人物展开。而且第一场戏里的人物性格特别简单易理解。这才是观众习惯的戏剧形式。
幸运的是这部戏终归还是卖出了它应有的身价,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什么虽是经典,但无人翻拍?
因为它并不经典。
用和平时期的冷漠去拍战时的人情冷暖,怎么看怎么违和。
用并不严谨的观念去拍严肃的剧情,最后注定是失败的。
千人千面是对的,然而战争的重压之下人会被塑造的外在类似。就像面对飞机扫射,不管男人女人、老的少的、好看的还是不好看的都会跑,不跑就被打死了。
你一定要拍几个人在飞机面前展示个性,然后被打死了。似乎是顺理成章,但你拍的并不是事实。也没人愿意去想你要表达什么,毕竟谁愿意去思考疯子在想什么。
▍▥《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什么虽是经典,但无人翻拍?
很简单,前些年有一部反应抗战时期河南旱灾题材的《1942》,有天我和我朋友在谈到这部电影的时候,他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可以上映的时间不好,要是现在上映,肯定能大卖。
对于他的观点,我同意一半,电影的确是好电影,哪怕在网上口碑风评很好,但是即使是现在上映,依然不会有很好的票房。
这是人群的鉴赏水平导致的,好电影未必有好票房,好的票房也证明不了一部电影的水准。只能证明这部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
同理,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很经典,但是其实还是小众,现在的电视投资方更倾向于是小鲜肉扎堆或者玄幻古风剧。不为什么,迎合市场罢了。
反正近些年我就很少看电视剧了,但是好像都是一些文学小说改编的为主。更能迎合主流。
有那么一句“罪大恶极”的话,我也同意一半,中国垃圾影视剧多,是因为中国垃圾观众多。
近些年翻拍的经典抗日剧也不少,《亮剑》,《雪豹》。但是似乎都是前作的拼多多版本。
甚至没隔几年,雪豹更是剧情到台词都没换过一句,只是从主演到配角到质量都下降了一大截。让人不由得怀疑翻拍的目的是什么。
可能是现代环境的问题,快节奏,电视电影也变成了快消品。
大部分导演,投资方都不在乎真正出来的东西能否成为作品,他们只在乎能不能迎合市场,能不能带来利益。
真正有深度有思考的影视,反而难以让人产生兴趣,因为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了碎片化,简单化,直接灌输的东西。
▍╄《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什么虽是经典,但无人翻拍?
因为团长说对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