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什么称“汉朝”,而不称“汉国”?
▍$中国古代为什么称“汉朝”,而不称“汉国”?
其实汉朝就叫“大汉帝国”。
称为“朝”是民间俗语,寓意“江、汉朝宗于海”,因而,“朝”有“协和万国”的意思。
但实际从历史学角度,严谨的叫法,称呼一个时期应该说“代”,称呼一个疆域范围才叫“朝”。
民间俗语称“朝”,是为了把国与国之间的地方突显得更清晰。
原本,《周礼·太宰》里说:大曰邦,小曰国。
但《周礼·大司马》里又说: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此外,古代王侯的封地也可以称为国。
比如《战国策·齐策》里说:孟尝君就国于薛。
也就是说,称为“国”,经常分不出来大小高低。
那么,《汉书·卷廿八上·地理志第八上》里就说:《书》云“协和万国”,“朝”有协和万国的意思,一听就知道是更高层级,不容易与“国”弄混,因此逐渐形成称谓习惯,将大一统的核心国,称为“朝”。
汉代,汉朝人自己称呼自己,也会称“汉国”“大汉帝国”。
所以在《礼乐志》里才说:“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嫚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又说“是故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汉人自称,也是喜欢用“国”而非“朝”的。
实际上,用“朝”来代指,都已经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习惯了。
▍↛中国古代为什么称“汉朝”,而不称“汉国”?
华夏历史,被列为正统或大一统的国家,统称为王朝,比如夏商周三朝,比如秦汉王朝,晋朝,隋唐宋元明清王朝。
而分裂割据时期的皆称战国,三国,五胡十六国(统称南北朝),五代十国。
王朝就是能一统天下,或代表华夏正统观念。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元朝和清朝,都无不例外地先是承让前王朝,然后以继承华夏正统文化为己任,才能心安理得的称之为元朝和清朝。可以说,王朝基本上沿袭了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地方郡县制,以封建儒家学说为文化核心,保持华夏传统的历法节气。
古代王国无数多,而能够被史学家称之为王朝的,一定是正统大国和大一统王朝。除夏商周三代,就几乎被大一统国包揽。地方小国君臣也可自称王朝,但在史学家笔下就是小王朝。
汉朝大一统,又是将近四百年,更是称得上大汉王朝,对后人的深刻影响史无前例,汉文化、汉人汉服、汉魂等至今仍大放光彩!
▍Ⓢ中国古代为什么称“汉朝”,而不称“汉国”?
因为一个皇朝大于一个王国,比如大汉之初,封了很多国,如果称为汉国,那不等于老子和儿子平辈了?
▍≏中国古代为什么称“汉朝”,而不称“汉国”?
国指的是疆域,只是空间范围概念
朝指的是时空,包括国家空间的大小和存续时间的长度
每一个朝代都想着自己能够空间上无限大,时间上无限久
▍p中国古代为什么称“汉朝”,而不称“汉国”?
因为你不懂“国”是啥意思,所以才有此疑问!
国,最初是指城,或者诸侯国的国都。所以《孙子兵法》中才有“破国、破军”,这里的国就是都城。在战国以前,“国人”是指国都的平民,不包括奴隶。国都的平民是有着很高的政治地位的,他们可以对国君的言行进行批评。
春秋时期,随着争霸战争和灭国战争的推进,强大诸侯国的地盘逐渐扩大,它的都城功能会被许多大城分散开来。因为最初的都城在《周礼》中有明确规定,诸侯国的都城大小和高度不能违制,必须得比周天子的都城小、矮。后来春秋争霸,城的防御功能被强化。随着争霸的深入,礼崩乐坏,大家都不尊《周礼》了,自然城的大小和高低就自己做主了。
这样一来,国就不能单独指代诸侯国的首都了。国的含义发展出了外延,也就是说战国时代的国,就有国土(疆域)、人民等意思了,而不再单纯指诸侯国的国都了。
随着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觉得自己不能像周天子那样叫王了,应该比王高一个等级。那么基于周礼的诸侯国分国也自然不能再用于秦的称呼了。同样的道理,周天子也不会称自己为周国。
汉朝建立后继承了秦的制度和文化,自然不会称汉国,因为称国就是矮化回诸侯国了。西汉初期也分封诸侯国,如果叫国,诸侯国叫啥?
------------------
推荐阅读:
古代中国没有一周星期七天这一概念,也无周六周日,那么古代官员是怎样过休息日呢?
大家觉得今后五年武汉房产120平以上大户型保值增值一些,还是90平小户型保值一些?
上一篇:中医能治好骨科吗?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