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说“阳燧见日而取火,阴燧见月取水。”阴燧到底是用的什么原理?现在科学可以仿制吗?
▍≒古书说“阳燧见日而取火,阴燧见月取水。”阴燧到底是用的什么原理?现在科学可以仿制吗?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太阳的光与热不断给予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人类对于太阳能的利用历史漫长而又缓慢。人类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只有三百年的历史,而真正将太阳能作为“急需补充的能源”则是近年来的事。中国的先民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开始利用太阳能。
1956年,在河南三门峡上村岭的先秦虢国墓地中,考古人员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一枚青铜镜一面类似镜子,但镜面不是水平的,而是凹面的,有点像茶杯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就没有引起考古人员的关注,只称其为“弧面形器”。
无独有偶,1995年,考古人员对遭到盗掘的陕西扶风县黄堆60号西周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出土的众多各类文物中,又出现了一面是凹面的“铜镜”。这件器物整体类似一个茶杯盖子的形状,直径约8.8厘米,厚度约0.19厘米,在镜子凸起的一面,中央位置还有一个小纽,高0.9厘米,长1.8厘米。对于这件器物的用途,考古人员一时不解,说是镜子吧, 镜面又是凹面;说是类似茶杯盖子的“器盖”吧,该“铜镜”出现的位置也没有发现与之配套的器物。正在考古人员疑惑之际,考古队中见识多广的老专家罗西章先生根据经验判断,认为这就是古籍中记载的“阳燧”。
在中国的古籍中,关于“阳燧”的记载不少,从先秦到唐宋的各种文献中都有记载。“阳燧”到明清时期,已经鲜为人知了。清代的文人士大夫看到文献记载,有些不相信“阳燧”的存在,有些则认为“阳燧”是“琉璃”做的。民国时期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对“阳燧”有过一些模糊的猜想,但谁也没见过,直到考古的发现。
先秦古籍《礼记》、《考工记》以及成书于西汉初期的《淮南子》中,多次出现“阳燧”的记载,《淮南子·天文训》云:“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东汉学者许慎、高诱等人对其解说分歧很大,高诱注:“阳燧,金也。取金杯无缘者,熟摩令热,日中时以当日下,以艾承之,则燃得火也。”
后世也有诸多的著作对“阳燧”做出了注解,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阳燧照物》:“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着物则火发,此则腰鼓最细处也。”在这则笔记中,沈括描述了阳燧奇异的成像现象,并用生动的比喻阐述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而且就光学原理解释了阳燧照物为何近正远反,而且就阳燧凹面所形成的焦点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阳燧”在西周时期就已经被广泛使用,周代官职“司烜氏”就是掌管火种的,“阳燧”确实是佩戴在身上的。《礼记.内则》记载:“左佩纷帨、刀、砺、小触、金燧。” “司烜氏”随身携带两种取火工具,“阳燧”在晴天使用,“木燧”在阴天使用。古人还有佩戴“阳燧”以辟邪的习俗,结婚的聘礼中亦有“阳燧”。
关于“阳燧”的材质,《周礼.考工记》中有记载:“金锡半谓之鉴燧之剂。”东汉学者郑玄注解:“鉴燧,取水火于日月之器也。鉴亦镜也。凡金多锡,则刀白且明也。”言铜镜中含锡多,则镜面光亮。一般青铜器中锡的含量大概是8-10%,而“阳燧”中锡的成分已达到近三分之一。古人正是利用了锡的可塑性、可延展性较高,容易反光的特性。文献中还记载,古人使用细沙、兽皮、茸等材料摩擦对“阳燧”凹面进行抛光。到目前为止,全国发现的“阳燧”也只有区区几十枚。
对于“阳燧”的取火功能,许多人表示怀疑。为了验证这一现象的真实性,陕西周原博物馆请教了光学专家和冶金专家,按照一比一的尺寸复原了出土的“阳燧”,在强日光下仅需三秒即可将放置在焦点处的易燃物引燃。目前让游客在按比例放大的阳燧前亲手点燃“天火”甚至成了一些博物馆的特色活动。
按古代的阴阳五行观念,一阴一阳谓之道。有“阳燧”就有“阴燧”,“阳燧”是用来取火的,“阴燧”自然就是用来取水的。《淮南子.天文训》记载:“阳燧见日则然而为火,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淮南子.览冥训》说:“夫阳燧取火于日,方诸取露于月”;《论衡.乱龙篇》也说:“铸阳燧取飞火于日,作方诸取水于月”。这些古籍中提到的方诸就是“阴燧”。
阳燧又称夫遂、火遂、金燧等,是古人对日聚光取火的青铜凹面镜。考古发掘的早期阳燧是西周初期的,可以与文献资料相印证。而方诸只有文献记载,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方诸究竟是什么?到了东汉时期已无定说。东汉学者郑玄、许慎、高诱对方诸的注解各不相同,分歧很大。
《周礼.秋官》记载:“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郑玄对这句话的注解是“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周礼.考工记》云:“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郑玄的注解是:“鉴燧,取水火于日月之器也;鉴,亦镜也”。所以,郑玄认为,方诸是鉴,也就是铜镜。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一句话:“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许慎对其的注解是:“方诸,五石之精,作圆器似杯而向月,则得水也”;“诸,珠也。方,石也。以铜盘收之,下水数升”。许慎认为方诸是石杯。
而高诱对《淮南子.天文训》中关于“方诸”的注解是:“方诸,阴遂,大蛤也。熟拭令热,月盛时以向月下,则水生,以铜盘受之;下水数滴,先师说然也”。在高诱看来方诸就是大蛤。
关于方诸,后世的著述要么各执一端,要么含糊其辞,或者干脆避而不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问题变得扑朔迷离。直到1983年,位于广州的汉初割据岭南的南越国第二代王赵昧的墓被发掘,出土了一件结构奇特的承盘高足玉杯。此杯通高17厘米,放在南越王赵昧棺椁的头端,由高足青玉玉杯、游龙衔花瓣玉托架、铜承盘三部分组成,造型呈三龙拱杯之势,它共由金、银、玉、铜、木五种材料作成。在南越王墓中出有五色药石的实物,所以这件承盘高足杯可能是南越王生前用来承聚甘露、服用长生不老药的器具。这或许就是古籍中记载地方诸。所以方诸应该不是一件器物,而是由多件器物构成的。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是说阳燧聚集阳光使艾草着火,这一点很好理解;但是“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承月得水”,让一点难以解释得通。其实,向月取水,是有一定道理的。之所以强调取水时方诸须向月,是因为古人认识到气候条件和取水容器材质对“方诸取露”有非常大的影响。
实际上,方诸所取之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露水,《淮南子.览冥训》中就指出:“方诸取露于月”。从科学的角度理解,露是由于贴近地面或物体上的气层温度下降到露点,水层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多余的水汽在地面或物体表面上凝结而成。露通常形成于黄昏或夜间,这时地面或物体表面因辐射冷却降温,可达露点一下。如果遇到云层厚的天气,地表附近水汽不能达到饱和,露也就无法形成。所以,方诸取水必须向“月”,也就是说天上必须要有月亮,有月亮的夜晚必是明朗无云,这也就满足了露形成的气候条件。
另外一点,收集露水器物必须是导热性能不良的容器,在这些器物上容易形成很重的露或者霜。如果用导热性能良好的器物来收集露水, 如金属,由于辐射所损失的热可以得到较快的补偿,很难形成温差,导致这类器物上不容易形成露和霜,自然也就收集不到大量的露水了。
所以方诸取水的方式,应该是在铜盘之上放置有导热性能较差的器物,向月取露,然后露水顺着器物流向下面铜盘中央的凹面之中,也就是从月亮那里取来的水。古人最初用陶盆取露水,是出于祭祀须用明水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取水用具和目的都发生了变化。汉代帝王取水用玉杯,目的是为了服食玉屑以求长生。汉代方术盛行,玉器只能皇家专用,于是民间用“大蛤”来取水。一来蚌壳分布广泛,随手可得;二来蚌壳导热性不良,适合取露。蚌壳在质地和外形上也与玉杯相似。蚌属阴,可以与月相感应,这点符合古人信奉的同类相感学说。
收集到的“月之精华”,被当做配药的“神水”开始使用。《政和本草》中说,“方诸水,味甘寒,主明目定心,去小儿热烦止渴。方诸,大蚌也,向月取志,得二、三合水,亦如朝露。”看来方诸取来的水还有药效,其样子也像“朝露”。
西汉时,汉武帝好神仙,求长生,在长安建章宫神明台一根高二十丈的柱子上,用铜人托着铜盘,夜里可以承接露水,这露水称“甘露”,据说与玉石粉混合服下,可以益寿延年。汉武帝作“承露盘”就是应用“阴燧”取水的原理。
在古人的观念中,太阳属于“阳之精”,使用“阳燧”对准太阳可以取来阳之精华---太阳之火,这火被称为“明火”。而月亮则属于“阴之精”,用方诸对准月亮取阴之精华---月亮之水,所取之水也被称为“明水”。这种火和水集天地之精华,很难得,主要用于祭祀占卜。
“阳燧”和“阴燧”的发明、使用以及传承,都是围绕着古人的阴阳五行理论。除了日是“阳之精”、月是“阴之精”等说法做支撑外,还要把“阳燧”外形做成圆形,“阴燧”的外框做成方形,取“天圆地方”之意。
虽然“阳燧”和“阴燧”铜盘的材质都是用的铜、锡合金,而且比例也相同,但是二者铸造时间却是迥异的。“阳燧”一般是每年“五月丙午日中”时刻浇铸;“阴燧”则是在每年“十一月壬子夜半”浇铸。按照阴阳五行的理论,每年十二个月中,五月为阳气最盛之月,天干里丙丁属“火”,地支里午为盛阳,所以丙午日又是阳气最盛之日(没有丁午日),正午又是这天的阳气最盛之时,所以这天正午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刻,即具有“三重真火”的能量,此时是浇铸“阳燧”的最佳时间。同样,每年十一月是阴气最盛之月,壬癸属水,子时又阴气最盛,因此十一月壬子夜半是一年中阴气最盛之时,水的属性最强,适合浇铸“阴燧”。
无论是“阳燧”向日取火, 还是“阴燧”向月取水,都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我们要对我们的中华文化充满自信。
▍✌古书说“阳燧见日而取火,阴燧见月取水。”阴燧到底是用的什么原理?现在科学可以仿制吗?
阳燧见日而取火,阴燧见月而取水。奇怪了,这阳燧和阴燧是什么东西呀?我都一把年纪了,才听说这阳、阴燧之说!
古人创造了五行阴阳学说,这是扑素的辩证唯物论。天底下万都用阴阳来划分,比方说太阳与月亮,阳是阳,而月为阴;男人与女人,男为阳,女为阴;热与冷、静与动、升与降、明与暗、生与熟、饱与饿、快与慢、进与退等等,不枚胜举,都可以用阴阳来划分。
《索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大道,万杨纳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这阴阳之论古人认为是无所不包括的。那么这阳燧与阴燧又是什么呢?本人认为阳燧就是用于向着太阳取火的东西,根据出土文物来研究,它就是一凹凸圆镜,用凹面朝着太阳,集聚太阳光能,因为凹凸的原因,聚光会产生很高的温度,继而产生火。
念小学时候,我们几个小同学玩过这个“阳燧”,办法是找一个黑色的玻璃瓶子,将瓶底敲下来,呈一厚厚瓶底圆镜,用凹面对着太阳,可以看到有一黄豆大的热光点,其光点照射到纸上,纸马上发焦,着火了。老师说这就是聚光原理。
那么问题来了,这阴燧又是一个什么鬼东西呢?什么形状呀?我本人不知道!查了资料,有晋人扬方《合欢诗》诗云:磁石引长针,阳燧下炎烟。宫商声相和,心同自相亲。这是讲阳燧、磁铁、宫商的阴阳相依相存关系,丝毫没有阴燧的事!不免大失所望!
有了《淮南子.天文》:“…阳燧见日而燃为火。方渚见月津而生水”。不用再查了这方渚就是阴燧!只因天圆地方,这阴燧因为其阴,古人将其做成方形,所以就叫方渚,又因为火是阳,水是阴,所以这方渚就是用来收吸月之精露的专用工具。其实它仅仅只能收到了一点大气中的湿润的露水而己,无法达到吸收月亮之精的目的。是古人的臆想和梦想(我自己的看法)。
------------------
推荐阅读:
每天用淡盐水洗脸半年了,朋友都说我怎么变老了,这是怎么回事?
支付宝上的“相互宝”如果可以帮父母加入,但每年分摊额将提高到1000元,你愿意吗?
上一篇:养肺最好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