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出身的朱元璋称帝以后,其所依赖的明教去哪了?
▍㉿明教出身的朱元璋称帝以后,其所依赖的明教去哪了?
明教,拜上帝会,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些东西,只是造反前,聚众洗脑,拉人头,的最简易方式,一旦成就王霸,不论那个朝代,都是要禁止的,洪武也不例外。
▍☜明教出身的朱元璋称帝以后,其所依赖的明教去哪了?
明教被朱元璋取缔了。
朱元璋为啥要取缔明教,彻底否定了自己的明教徒身份,把赖以起家的明教教义斥为妖言呢。因为他此时身边聚集了一大帮儒生,比如李善长刘伯温宋濂朱升等人,这帮人都是孔孟信徒,跟他讲的都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一套,而朱元璋也是好学之人,行伍之间手不释卷,逐渐认同了孔孟之道的合理性,认识到明教教义的偏颇之处,随着地盘的扩张和势力的加强,他已经在有意无意的去明教化,尤其在张无忌隐退和韩林儿被杀之后,他的地位已经牢不可破,所以他以尧舜禹汤等上古圣王为榜样,已经不需要明尊背书了。
明教被取缔后,明教徒大部分归顺了朱元璋,比如周颠,张中,范遥等人,朱元璋还写过周颠仙人传纪念周颠。范遥给朱元璋组建了锦衣卫,成了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杨逍躲在武当山,庇护在张三丰羽翼之下。
也有一部分转入地下,后来建立了日月神教。日月就是明的拆分。明教徒崇拜明尊,明尊就是太阳神,日月神教顾名思义,崇拜日神,日神就是太阳神。日月神教练的武功是葵花宝典,葵花也叫向日葵,向日而生。
还有一部分建立了后来的白莲教。最早白莲教是明教下设的白莲宗,明教解散后自立门户了。燕王朱棣靖难,白莲教在教主唐赛儿的领导下揭竿而起,兵败被杀。
▍*明教出身的朱元璋称帝以后,其所依赖的明教去哪了?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中国的农民起义,基本都是利用宗教来进行宣传与掩饰自己的行为,以躲避封建王朝的对其打击。因为宗教有聚众、煽动、鼓吹等功效,是农民起义军常用的发动模式。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军们也是利用宗教进行发动起义的。在元未中有摩尼教、拜火教、祆教、白莲教、明教等众多的宗教团体进行煽动民众起义。这些宗教团体并不固定,有时相互融合,有时分裂,但是他们一直属于被打压的状态。
朱元璋皇觉寺出家,应该以佛教发动起义啊,怎么和明教扯上关系了。在元朝佛教有自己的田地,平时佛教徒生活的不错,再加上佛教讲六道轮回,这辈子不行,好好修行自己,等下辈子转世,佛教很少探讨民生问题的。朱元璋是在外出化缘时,参加农民起义军“红巾军”之后慢慢发家的。
而当时红巾军的领袖叫韩山童,韩山童先是白莲教的传教士,后来明教与白莲教整合了,韩山童声称:“弥勒降生,明王出世”,自己是大明王。队伍拉起来后,韩山童没有多久就死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自称小明王,就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但这个韩林儿可没有绝世武功与众高手保护。朱元璋只得拥护小明王,准备把韩林儿接到南京,没有想到韩林儿掉长江淹死了。这韩林儿死的很玄妙,让人充满了想像,朱元璋把整个红巾军划为自己的部队了。我们简单梳理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明教的关系,朱元璋是不是明教的人,没有确切的说法,但肯定和明教有扯不清的关系。
那么朱元璋得势之后,对曾经依赖过的明教,他是什么态度的呢。
一,朱元璋的态度。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在进攻张士诚的前夕,朱元璋发了一道檄文:“不幸小民误中妖术,不解其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真有冀其治世,以苏困苦”,这等于从根本否定了明教救世理论。朱元璋在檄文里把明教描绘成妖言惑众、杀戮士夫、生灵涂炭、恶贯满盈、无恶不作的坏人。明教已经在他打击的范围内。
二,士人们的态度。
朱元璋得势后重用儒生、士人,比如刘基、宋濂、范常、朱升、章溢、叶琛等众多有名望的士人们都被朱元璋引到帐下听用。他们不仅给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还有关于对待起义军中宗教的事。他们明确给朱元璋提出:“今元纲大乱,天下土崩瓦解。公想成王事,必先兴礼法,后承圣人之业”。什么意思呢,朱元璋想得天下必须按照儒家那套思想来治国,首先要与明教进行切割,因为明教有教义没有圣人礼法的,也是反对儒家相思的。朱元璋听从他们的建议禁止在军队中传播明教。
朱元璋在登基称帝之后,便下诏严禁明教、白莲教在国内传播。同时将明教的教义归为“左道邪术”,也就是邪教。并且写放到了《大明律》之中,此时的明教已经彻底变成朱元璋的打击异教组织。
那么众多的明教徒都去哪里?
一,收编改制。
朱元璋改制部队,让原先信奉明教的军官与明教进行脱离。比如徐达、胡大海等将领,他们先后向朱元璋效忠,表示自己已经脱离明教。大量的明教徒变成朱元璋消灭元军的主要力量。
二,变成农民。
明教本身从农民中发展起来的,教徒都是农民,只因为元朝的统治者实行圈地分封制,让很多原来拥有土地的农民变成无土地的流民,他们只能四处流窜,宗教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发展。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丈量全国的土地,制定户籍制度,鼓励农民开垦新土地,不收税赋。说白了农民起义为了什么,不就是为土地吗,当农民拥有土地,宗教的热情一落千丈。
三,并不是所有宗教都消亡,传教更秘密了。
明教、白莲教等教派在朱元璋称帝之后的打压下,已经变得的奄奄一息,可没有完全消亡。一直在民众之间暗地传播,只是更秘密。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爆发。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山东青州教徒聚众反乱,自称明教黄巾。明太宗永乐十八年(1420年)山东青州白莲教叛乱。明神宗万历二十九(1601年),苏州人王森传播白莲教,自称闻香教主一直乱到天启二年(1622年)。
马克思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为什么中国农民那么容易的产生宗教,就是因为中国的农民太苦了,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无处不在的剥削,让他们丢失了土地、家园、希望,他们只能相信那莫须有的宗教,在里面来麻醉自己,来掩盖自己内心的痛苦。
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逼迫起义,朱元璋当年参加明教的红巾军也是如此,他的父母死了都没地可埋,只能用身体去抗争当时的社会。他早期的成功离不开农民起义时宗教的支持。他成功之后,他突然又意识到宗教的短视行为,与自己建立王朝产生的背离,必须打压明教,以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他是否明白明教生存的土壤与皇帝的治国有巨大的关系,仅靠打压是清除不了的。
参考书目《明史》
▍→明教出身的朱元璋称帝以后,其所依赖的明教去哪了?
明教反抗明朝封建统治,一直持续到明朝天启年间。
所以,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灭掉明教。
说朱元璋是明教出身,并不是没有道理。
好歹他是从濠州参加的郭子兴的红巾军。
郭子兴觉得这小伙子不错,就把未来的大明马皇后,自己的义女,嫁给了他。
朱元璋也因此被红巾军上下称为朱公子,
大概他也觉得朱重八这名字对不起朱公子这个美称。
万一有人问起朱公子台甫(一般指表字),他难道要说重八?
所以才请人给自己取了个名叫元璋,顺手取表字为国瑞(国宝的意思?)。
都挺大气吉祥的。
而红巾军最初就是韩山童和刘福通领导和创建的。
韩山童的祖父就是白莲教徒。
因为他传播白莲教义,
结果被元朝廷从老家栾城发配到永年县去了。
罪名是“烧香惑众”。
记住这四个字,尤其是烧香这两个字,
这是白莲教,弥勒教,明教比较明显的特征。
不是说明教吗?怎么和白莲教,弥勒教又混为一谈?
确实,这三个在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中就是合作一处了。
韩山童把祖父的事业又拾了起来,
非常聪明地提出了一个口号:
“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
分析一下这个口号。
第一句不用多说,元末确实让老百姓过不下去了,不算制造焦虑。
第二句,因为韩山童他们信奉的是弥勒佛,因此本来是叫弥勒教。
可是信奉阿弥陀佛的白莲教和弥勒教还都出身于佛教净土宗。
大家除了偶像不同,其他教义,举行的仪式什么的,大概都差不多。
话说回来,弥勒佛和阿弥陀佛也不能算两家人。
所以,首先是弥勒教和白莲教团结在一起了。
弥勒教和白莲教给老百姓找的出路,就是等弥勒佛下生,也就是降临到人间,
大家都有好日子过了。
第三句的明王出世中的明王,则是唐朝时候就来的摩尼教家的“菩萨”。
这个摩尼教本身就是基督教,袄教,佛教三教合一的产物。
他的主要教义是“二宗三际”。
二宗就是明暗两宗,有点像八卦中的阴阳说。
三际就是明暗阴阳斗争发展的三个阶段。
初际和后际一头一尾,表达的是明暗阴阳平衡的状态。
中际则是暗宗压迫了明宗。
那谁来让他们恢复平衡呢?明王。
所以是,明王出世,好日子就来了。
综合起来看,这三家都有相通的地方。
又因为这三句话的最后一句是“明王出世”,
要么是因为好记,要么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总之,老百姓就把韩山童他们,统称为“明教”了。
明教在河南,在江淮地区老百姓中的影响非常大。
当然,传统的佛弟子从宋朝就不承认他们出身于佛教,包括明教。
后来韩山童不幸被元朝廷抓捕并牺牲。
刘福通就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小明王”。
既宣称是宋徽宗九世孙又对应明王出世。
这就是世俗权力和明教权力合二为一的龙凤政权。
小明王韩林儿影视形象
所以,说朱元璋出身于明教,这个真心不算错,
毕竟他在安徽和县驻扎,还没打过长江去的时候,暂时是屈服于龙凤政权的。
又基于以上原因,在明朝建立之后,
所有打着弥勒教,白莲教,明教旗号,或是以“烧香”或是退一步“闻香”为活动仪轨的,
农民起义,都可以粗略算作是明教的起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
第一,朱元璋建立起明朝的统治之后,
深知这些教的可怕之处,所以,无论是《明律》还是《大诰》还是实际行动,
都对明教采取了极其严苛的控制和镇压。
第二,每逢明朝统治出现问题的时候,总能找到明教的影子。
真的可以说是大明数代皇帝挥之不去的阴影。
甚至把明教的定义再宽泛一点的话,一直从“我大明”闹到了“我大清”,继续找爱新觉罗家子孙的毛病去了。
嗯,就是这么“豪横”。
先说说朱元璋为了加强君主权力,在对明教的严苛控制上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前面咱们说了,朱元璋出身于明教。
对明教的那些方法就非常的熟悉。
所以,我们在《明律》中,看到的对明教的相关律条,就挺专业的。
首先是对个人形式的限制:师巫,降神的,写符咒水的,扶鸾铸圣的,自称是端公,太保,师婆的,为首者绞,从者各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其次就是指名道姓对弥勒佛,白莲教,明尊教,白云宗等组织的严格控制。只要有,参见上条处罚措施。
对他们的表现形式,也给出了具体的辨别方法:隐藏图像,烧香聚众,夜聚晓散,假借修善事为名,煽惑人民。
难道这是朱元璋深谋远虑吗?并不是,他在位期间,已经面对了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了,在原来红巾军活动的地区,明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洪武六年(1373年)大正月,蕲州老百姓王玉二密谋起义,用的形式就是“聚众烧香”。
同年夏天,罗田县老百姓王佛儿,又自称是弥勒降世,鼓动农民起义。
洪武十九年,福建僧人彭玉琳自号弥勒佛祖师,烧香聚众,对外却宣称自己是白莲教。仍然算是个二合一。目的却很明确,彭玉琳后来就自称晋王。
洪武二十年,二十一年,袁州府两个县,先后出了两个以弥勒教为组织的农民起义组织。
为啥这两个地方会出事呢?袁州是彭莹玉的老家,而蕲州则是徐寿辉的老家,蕲州甚至是徐寿辉那个“天完政权”的都城。福建那位,应该是向前辈们学习的结果。
还没完呢。
洪武三十年,陕西人高福兴,田九成起义,并于早在洪武初年就起事的金刚奴合兵一处。
再看看他们的称呼,
高福兴自称弥勒佛,田九成自称汉明皇帝,建元依然是龙凤。
金刚奴没得选了,只好自称四天王。
很明显吧,还是明教的“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主张在起主要作用。
规模大到什么程度呢,朱元璋竟然派长兴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前去镇压。
即使这样,真正平灭陕西人民起义,却已经是在永乐七年,
以金刚奴被捕后牺牲才告终结。
这样算起来,陕西人民的起义斗争,一直持续了二三十年的光景,
这在封建王朝建立之初,是比较罕见的。
永乐年间,著名的山东青州唐赛儿起义,仍旧是依靠白莲教组织老百姓起义。
唐赛儿起义军占领了益都的卸石棚寨,杀死了前来镇压的青州卫指挥使高凤。
逼得永乐皇帝朱棣,派出了安远侯柳升和都指挥刘忠率领禁军前来镇压。
结果,刘忠被突围的起义军杀死。
让朱棣大为吃惊,只好又增派胶东沿海用来备倭的骑兵和鳌山卫指挥王真的军队。
这么悬殊的力量对比,起义军的首领唐赛儿,董彦生,宾鸿等人却仍然能够在老百姓的保护下,顺利逃走。
据说,朱棣怀疑唐赛儿落发为尼,或是改扮成了女道士。
结果,山东附近等地的道姑被抓了几万人,以甄别是否是唐赛儿。
明朝中晚期明教在农民起义中的作用越来越小。
到了嘉靖年间,大明王朝的财政情况就开始糟糕起来。
原因也很简单。
第一,朱元璋给子孙们安排的卫所制度,名存实亡。
卫指挥使一是吃空额,二是把卫所的士兵当成农奴使用。
让大明的兵没有战斗的力量了。
但是,嘉靖年间可不是个太平的年份。
一个词:南倭北虏。
不能没有军队,那就得采取“募兵制”。
募兵制就得按月给工资。
不像卫所兵那样自给自足一部分。
第二,朱元璋安排的就藩制度,朱棣又削藩,可是人还留着。
所以,老朱家的子孙就越生越多。
又不用纳税,又得按时给他们发银子。
他们又没处花钱,那就用在了土地集中上。
土地到了他们手里,那就不用向大明朝廷交税。
第三,比宋朝还多的冗官。
汉代,七千五百人;唐,一万八千人,
宋朝大家最熟悉,三冗之一的冗官,也就三万四千人。
而到了大明朝宪宗成化年间,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
武职,就超过了八万人了,再加上文职,超过十万人。
难道是因为土木堡之变痛下决心加强军队建设了?
大概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但是,您还记得我写的那篇“殉葬的妃子不愿死怎么办”的问答吗?
殉葬妃子被称为朝天女,家里人就称为朝天户。
给的抚恤措施,就是锦衣卫试百户或锦衣卫试千户。
锦衣卫,就是武职。
而明朝的官员们,如果子孙读书不争气,
那么,好歹也给子孙搞个武职的恩荫出来。
这事从景泰帝朱祁钰开始就没少干。
这可都是终身的武职,大明朝廷要一直发银子发到他们寿终正寝的。
综上,发银子的地方多,数量暴涨,但是又因为同样的原因,收不上来税。
举个例子,嘉靖三十二年,京边(九边)岁用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七十三万。
而太仓银库每年的收入只有二百万。
户部只好令地方官员开始搞各种名堂的“加征”。
地方官员则趁机上下其手。
老百姓受不了,就各种起义。
广东,河南,山东,山西,到处烽烟四起。
于是,白莲教又出现了。
四川大足蔡伯贯就是以白莲教的名义发动起义。
而且竟然建号“大唐”。声势还不小,一个月内就攻破了七个县。
当然,很快就被官兵扑灭,前后三十六天。
张居正就是觉得大明朝再不变革的话,就会大厦将倾了。
可惜,搞了十年,他人一死,万历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
把他搞得新政冲得稀里哗啦。
而且,万历这位皇帝,在位时间还挺长。
所以,大明的小日子,那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老百姓起义更是此起彼伏,甚至当兵的也受不了上司的盘剥压迫奋起兵变。
白莲教从不缺席。
万历四十六年,白莲教首李文在庆阳府聚集了数百人酝酿起义。
这回换了“菩萨”,李文自称是李老君真达摩下生。
佛道组合了。
可惜被人告密,被捕遭明廷杀害。
接下来就是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天启年间。
天启年号一共七年。
第二年就发生了,山东和北直隶的白莲教起义。
是突然出现的吗?怎么可能呢!
是万历年间,蕲州人王森就在北直隶等六省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王森在万历四十七年被捕入狱而死,他儿子王好贤又和举业的徐鸿儒,武邑的于弘志,
继续经营白莲教,为了隐蔽,他们自称闻香教。还是和烧香闻香沾边。
信徒达到了恐怖的二百万人。
天启二年,大明被后金打的节节败退。
徐鸿儒趁机起事,自称中兴福烈帝。
虽然几个月后就被明廷扑灭。
但是后续由于明廷的后续措施做得不够好。
所以,陆陆续续到天启四年,仍有白莲教起义的事情发生。
但是,由于徐鸿儒那么多教众仍旧起义失败。
使人们对于白莲教名义下的这种起义方式的效果,产生了质疑。
所以明末的农民大起义中,就比较少的见到白莲教的身影了。
综上所述,明教出身的朱元璋千防万防,也没能防住明教给他的子孙们捣乱。
当然,明朝各种弊政所积累的社会矛盾,财政紧张,而导致的对百姓的各种竭泽而渔的横征暴敛,才是明教,白莲教,弥勒教始终不能完全消失在明朝统治时期的最根本原因。
▍ℱ明教出身的朱元璋称帝以后,其所依赖的明教去哪了?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明教,以至于建国之后不得不把国号定为一个“明”字。但是,历史上朱元璋和明教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因为朱元璋既可以说是出身明教,也可以说不是。
元朝末年,到处都是起义的队伍,但凡是规模比较大的,基本都和宗教有关,就当时来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白莲教,另一个就是明教。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两个教派的区别,白莲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宗教,发源于佛教,时间是在宋代和唐代两个王朝,教徒主要以穷人为主。元末分化为两派,一派趋向于佛教教义,另一派则的信徒经常在晚上会集会,而到了白天就会隐藏自己的行踪,慢慢走上了邪教的路子。
明教这个名字一听好像是“土特产”,其实是从波斯传进来的,在国外叫摩尼教,因为它的创始人叫摩尼,传入中国以后叫明教,教徒同样也是以穷人为主。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农民企业领袖就利用这两个群众基础最雄厚的宗教发动起义,白莲教宣称弥勒佛下世,是下凡来拯救世人的。同时,为了拉拢广大的明教教徒,还宣称弥勒佛下世之时,就是明王出世之时,所以最后两个教派的教徒就走到一块了。
当时首先起义的,是韩山童和刘福通两人,都是白莲教教徒,就是“石人一只眼,跳动黄河天下反”的那支队伍。后来还有一支起义的队伍,领袖是徐寿辉、彭莹玉,也是白莲教徒。这两支起义队伍是当时起义军中势力最大的,都属于一个教派,作战时头上包裹着红巾,所以都称红巾军。
但是,这两支队伍彼此之间又不互相统属,也不怎么配合,因此可以称为两个派系。刘福通这支队伍,在起义之初韩山童就战死了,刘福通扶持他的儿子韩林儿为皇帝,称为北方红巾军。徐寿辉这一支的活动地点在刘福通的更南边,称为南方红巾军。
在这个大背景下,吃不上饭的朱元璋投奔起义军郭子兴,正式走上了造反之路。郭子兴当时驻扎在安徽濠州,严格来说并不属于南北两方任何一支红巾军,因为这支队伍是他自己拉起来的。但在形式上,他也是红巾军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大家都是一个系统的,虽然你势力大,但也管不着我,我们可以暂且称郭子兴的队伍是江淮红巾军。
这个时候,朱元璋加入了江淮红巾军,但并不意味着他就是白莲教或者明教的教徒了,此时他信仰的应该还是佛教,毕竟他前几天还是个和尚。
后来,朱元璋出来单干,但名义上还是郭子兴的麾下。等到郭子兴死后,北方红巾军的韩林儿已经称帝,表示要做这支部队的领导,于是派人来册封,而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以及朱元璋本人,都表示接受册封,此时也就正式成为了北方红巾军的一员,就连年号也是用的韩宋政权的“龙凤”。
因为这层缘故,所以当后来张士诚围攻小明王韩林儿时,刘福通建议向身为江南行省丞相的朱元璋求救,而朱元璋也不顾刘伯温等人的反对,坚决出兵救出了韩林儿,并将其安置在了自己的大本营滁州。
此前不久,南方红巾军发生内讧,陈友谅杀死了已经称帝的徐寿辉,自己当了皇帝,随后进攻朱元璋,被打得大败。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后,觉得羽翼已经丰满,于是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半路上韩林儿“意外”落水而死。
再往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朱元璋扫灭了张士诚,又派徐达北伐打进了元大都,正式建立了明朝。
在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开始对所有民间宗教进行打压,因为他知道,假以时日这些宗教就是民间造反的根源所在,于是下旨禁绝民间宗教异端,并写入了《大明律》:
“凡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及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众等会,一应左道异端之术……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这里面所说的“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众等会”,其实就是指的所有民间宗教,其中当然也包括明教。为啥说得这么模糊呢?实在是因为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各个教派都混在了一起,底层的教徒甚至都分不清自己是哪个教派的。
明教本来就是外来的教派,依附于白莲教而存在,在朱元璋的刻意打压之下,很快就到了几乎消亡的状态。而白莲教由于是土生土长的缘故,根深蒂固,转入了地下活动,一直存续到了清朝。甚至在乾隆末、嘉庆初期,还爆发了一次规模巨大的白莲教起义。
综上所述,我们只能说朱元璋所领导的军队,是红巾军的一部分,但不能说他本人就是白莲教或者明教的信徒。
而从军队方面来说,朱元璋并非是利用宗教拉起的造反队伍,而是直接投靠的郭子兴的江淮红巾军,在此后的发展中,朱元璋也并未借用到多少宗教的力量,所以也不能说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功当上皇帝,是白莲教或者明教的功劳。
总之,朱元璋出身明教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准确的。
但是,在朱元璋登基之后,立马对白莲教、明教等民间宗教进行严厉打压,这倒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明教,在朱元璋以及后来继任者的持续打压之下,逐渐式微,几乎消亡。到了清代,或许民间教派还有受到摩尼教影响的,但史料已不见记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