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上北大,与小学老师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学生考上北大,与小学老师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就目前来讲,清华北大可谓是所有学子的高考愿望。能否考取当然取决于高中成绩,却不可否定初中之基础,更不可忽视小学奠定的学习之根基。万座高楼平地起,人才的培养往往要从小做起。小学是步入学堂,学习知识的始起,而小学老师正是这些学生起盟之恩师。
▍学生考上北大,与小学老师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记得有好事者去调查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问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在求学的过程中,有没有给自己获得诺奖帮助最大的老师或者事件。好事者通过调查统计的结果显示,70%以上的获奖者表示对于自己帮助最大的是:在幼儿园阶段老师指导学生按时作息,有规律的生活。
由此可见,一个读书人在求学路上,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中学,自己所有的进步都是与老师的指导分不开的。
"不积硅步,无以千里。"古人早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值得今天的人们拿出来问吗?
▍学生考上北大,与小学老师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曾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积累过程,并阐明了由浅入深、循环渐进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既使是天才也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储备技能才能达到至高点。
如果象题主的提问:“学生考上北大,与小学老师一点关係也没有吗?”。学生考上北大,是经历过启蒙教育小学阶段~初中~高中等不同层次的知识积累,由浅入深的渐进才能系统地学完应考的智慧和才干,才能考上大学。整个学习经历和包含着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层次的教学环节和任课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的辛勤付岀。才能脱颖而岀考上大学乃至北大类似的品牌大学。
▍学生考上北大,与小学老师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一个人的成长应该和他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的所有人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关系,只是学生因年龄特点和情感记忆以及对老师的表达往往是其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学生自己心里都有一个评判标准,需要一生的思考和总结
▍学生考上北大,与小学老师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感谢提问:
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很重要,没有人能够实现跳跃式成长。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自然物质世界中,所有生命个体的综合生存都必须降生之后被动适应、主动索取。人类在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进化形成复杂生产劳动分工协作体制的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天地看待万物都是一样的,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采集植物果实充饥、偶尔捕获其它动物“打牙祭”、风餐露宿&茹毛饮血......自然造物主并没有差异化对待任何生命族群,人类原始祖先的生活方式和今天的野生动物几乎没什么两样,全都完全依赖“自然生态食物链”维持生存。
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加工制作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利用抽象符号+发音记录生产劳动经验......人类在“自然生态食物链”基础之上搭建起了相对自主可控的生产劳动分工协作体制。然而,人类社会后天形成的所有文明生存方式都不具备生理遗传特性。因此,为了将业已形成的社会文明生存方式世代传承下去,现代人类社会形成了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完备的群体生存技能传承体制——教育。
《荀子·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其实,孩子才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大的驽马群体,孩子出生之后无论练习控制自己的肢体行为实践、武装自己的大脑思维精修都需要耗时积淀。1.01^365 = 37.78、1^365 = 1、0.99^365 = 0.03......每个成长进步的背后存在大量不经意的0.01。
假设某人到包子铺吃包子,吃完第十个的时候饱了。那么,他前面吃的九个包子是不是都白吃了呢?他直接吃第十个包子是不是同样可以吃饱呢?现代人类孩子出生之后必须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最终成才。但是,有谁能够细分出哪个教育更重要吗?同样,托幼3-4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3年+......信息时代的孩子们,从出生到成年需要专注接受教育的学校教育就长达近20年。但是,有谁能够细分出哪个阶段的学习更重要吗?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按平均每天消耗2千克水和食物计算,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年【18岁】需要消耗水和食物18年×365天×每天2千克≈13140千克;按平均每天接受教育5小时计算,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需要学习20年×365天×每天学习5小时≈36500小时。那么,有谁能分辨出孩子成长过程中消耗的哪滴水、哪粒米、哪个小时的学习不重要呢?所以,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很重要,没有人能够实现跳跃式成长。
------------------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谈及区块链的解读方法,你是怎么看待区块链的?
在与别人的相处过程中,你凡事重情重义,但有的人却不懂人情世故,你会怎么办?
我公公因车祸去世,已经25天对方迟迟不来处理,我具备起诉对方条件吗?该如何维权?
在农村父母教育孩子有哪些大智慧?说说自己被教育深刻的一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