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因久居中国一线城市所产生的错觉?
▍有哪些因久居中国一线城市所产生的错觉?
很多人欠了巨额贷款,住在鸽子窝里,还总觉得是大城市。大城市繁华跟他毛关系也没有
▍有哪些因久居中国一线城市所产生的错觉?
这个问题真不错。点出了目前中国存在的非常严重的地域落差问题。
第一,便捷的公共交通,实际上也仅限于少部分一二线城市。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全部实现的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行。在中心城区的覆盖密度是非常高的。以上海为例。内环以内的地区基本上能够做到300米以内,必定可以找到一个地铁站。中环和内环之间大部分地区能够做到500米以内,基本能实现800米以内的覆盖。上海还有大量夜间运行的通宵公交车。以这个标准来看,中国绝大部分城市是达不到的。中国目前开通地铁的城市不足40个,成网的城市要更少一些。而做到上海这样覆盖率的,也就只有同为一线城市的另外三家。
第二,高度便捷的生活配套服务。这些在中小城市是普遍不存在的。还是以上海为例。从便利店到高端顶级奢侈品商厦,上海的各种商业零售机构,层次分明,种类众多,挑选的余地非常广。商品的种类之丰富是二三线很多城市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就算是电商,上海同样也有优势。大量的电商在上海开设仓库,因此有很多订单是可以实现当日送达的。而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很难保证这一点。不少地方要到第2天乃至于第3天才能收到快递。而从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来看,上海也有优势。很多最新式的商业业态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先做试点,然后再到全国推广的。
第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对于很多中小城市来说,文化娱乐生活是很苍白的。这方面的落差其实比交通和商业领域的落差更大。以北京为例。北京有多家国家级的博物馆,比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的展览质量不是其他地方可比的,而且除了常设展以外还会举办高质量的临时展览。这种临时展览,其数量和质量也不是二三线城市能够比的。除了国营的博物馆以外,北京还有大量的私营博物馆,比如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而从演出行业来看,北京有国家大剧院,北京人艺,还有很多国字号的戏曲剧团。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演唱会,电影的首映会。这种文艺活动在每一天都高密度的出现,反观其他二三线城市一年可能都没有几场。在这一领域呢,北京表现的非常突出上海也不错,广州略逊一筹,深圳由于是一个新兴城市表现的就不是很好了。
第四,丰沛的科教,卫生资源。除深圳以外,三大一线城市的科教和卫生资源都是非常出色的。深圳虽然弱,但是如果考虑到只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后30多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城市目前所积累的科教和卫生资源和一线城市比当然并不出色,但是和二线城市比也居于中游水准了。以发展的层次来看深圳的表现其实不差了。如果再给深圳20年时间,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不敢说超越其他三大一线城市,但至少不会有太明显的差距了。很显然这些资源是大城市所特有的。很多中小城市在这方面的积累是非常薄弱的。很多中小城市到今天也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本科院校。从卫生资源层面上来看也是如此,很多地级市的三甲医院,数量不仅少,质量也和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差距很大。
第五,高收入群体的比例。在一线城市,高收入群体不仅比例高而且数量大。这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比如高端奢侈品商店的规模和数量,高端小区的规模和数量。有人曾经统计过,除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外,其他的所有城市的高端房产都没有形成规模。厦门杭州和南京三个城市的高端房产相比其他城市来说还是好了不少,但和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相比,还是差了一个档次。可见就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最富裕阶层基本上都集中在四大一线城市。另外三个二线城市,有一定的数量,但和一线城市相比还差得很远。其他的城市连统计的必要性都没有的。可见就整个中国来说,整体上来看民众收入还是比较低的,高收入群体的比例和数量都是很低的。
以上5点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全面的表现出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的落差,但已经足以勾勒出这样一个基本形象。从现实层面上来说,地域落差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但是退回到历史层面上又很容易发现,这实际上又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有关系。这是因为整体资源不足,所以就不能不把少量的资源集中在一个地方,因此就形成了少数大城市相对于其他地区的绝对优势。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在早期阶段其实也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但是随着后期的持续发展,多点开花以后资源分布出现扁平化。中国目前还处于转型发展阶段,高落差现象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但是希望将来能够有更多的城市升级发展起来,从而实现优质的资源的全国普及化分布,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有哪些因久居中国一线城市所产生的错觉?
1、月入过万很普通,实际上在中国月入过万可以超过90%以上的人,总理说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真实存在。
2、大学生遍地都是,实际上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直到现在占比也才不到8%。
3、人人都有可能创业致富,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自己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而实际上这样的人在哪里都是凤毛麟角。
4、公事公办,不用托关系。其实是因为外地人,举目无亲,进的又是私企,没关系可托。
5、单身没人说你,特立独行也没人嚼舌根。其实还是因为外地人,没有亲戚,进的又是流动性高的私企,同事之间也不可能很熟,自然没人烦你。
6、高楼大厦厅堂会所你也有份,实际上你和这些只有地理上的靠近而已,实际鲜交集。
7、去哪都很方便,地铁四通八达,其实上个班可能都要一到两个小时,等个公交15分钟起,同住一城却感觉远隔天边。
8、土著都是房东,拆迁户,其实大量的城中村已经基本没有拆迁可能,大量郊区农民和城市贫困户吃着低保。
9、认为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大城市人,其实离开了城市的便利服务,生存能力可能还不如一个小镇青年。
10、认为一线城市的视野和见识一定比那些在三四线城市的要多要广,其实网络普及之后,大家看的新闻和接触的知识没什么区别,甚至人家比你还更接地气。
▍有哪些因久居中国一线城市所产生的错觉?
1、收入高。
在大城市呆久了,各式各样的打工资者非常多,各种金融机构,高科技产业也非常多,平时接触的所住的小区的人很多都在这些地方上班,他们的工资都非常高。久而久之你会觉得中国人的工资都很高。
2、交通方便。
在北上广,包括成都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公共汽车遍及城市每一个角落,地铁快捷方便,越修越多,附近百公里的区域内高铁半个小时就到啦。地铁都是存在于大城市,至少是省会城市,一些小城市哪里有地铁?
3、医疗设施好。
全国有名的医院,北京的,上海的,包括成都的华西,都是在城市的中心,一些小的城市,包括区乡医疗设施和这些大医院比还是差别很大的,特别是医生的水平,高水平的医生,全部都集中在大医院里面,大医院都集中在大城市,知名医生也是人,他们也希望生活在大的城市里。
4、教育资源好。
这一点就再明显不过了,中国的北大,清华,复旦在北京,上海。小地方基本上没有名校。生活在这些大城市,你能够感觉到名校就在你身边。
5、高学历的人多。
集中了一些高新产业,包括金融中心,这里面集中了全国著名的人才,中国的各行各业的科学研究院也都是在大城市,这些专家学者当然也就住在大城市了,你生活在大城市里,随时可以见到这些人。时间长了,你也会觉得中国的高学历人才真多呀。
6、职业多元化。
这一点就再明显不过了,演艺圈不就有个说法叫北漂。
城市人多了,消费层次也多样化,所以各式各样的第三产业也会蓬勃发展,会吸引大量的就业人才。艺术家们也都基本扎根在大城市里。
这些现象你经常会感觉到干什么都可以挣到钱呀。
▍有哪些因久居中国一线城市所产生的错觉?
一直常住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如果说错觉的话,主要是这几个吧。
1社会快速发展,城市会一直快速发展下去,中国正在快速繁荣富强,很快就能成为发达国家。
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地方的发展比较慢,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全国各地跑,发展很多地方还是比较落后破败的,看了看国外的视频,貌似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速度比较停滞,很多还没有北上广深来得繁华。
2公共交通越来越便利,想去哪里都可以。
还是因为出差的关系,去过很多偏远地区,那里的公共交通真的是不发达,进个城就一班车,一小时一班,车子也像是上海十多年前就淘汰的那种,开起来发动机吵,玻璃也叮叮咣直响,很多地方打车都打不到,为此手机里多了好多当地黑车司机的联系方式,记得有一次,实在没辙,我背着包走了几公里才回的城。
3人的素质都比较高了,疫情期间快递送不进小区,快递就分门栋堆放在小区门口也没人看着,还有一些无人售卖小摊,感觉社会很和谐。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朗动和领动哪一款好?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