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重耳如何成为春秋霸主?
▍晋文公重耳如何成为春秋霸主?
说到春秋中原争霸,先要提起一个人。他就是晋文公重耳。
有人说,重耳打小是个纨绔子弟,这是冤枉。
公元前656年,重耳离开晋国,四处逃亡,完全是缘于一个女人—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宠爱的骊姬。骊姬是个有理想的女人,她为了让自己亲生儿子奚齐当上太子,以后继承君位,于是,这个女人用计陷害已立的太子申生。死了一个还不够,骊姬觉得申生的弟弟重耳和夷吾仍具威胁,又陷害这哥俩儿。晋献公再次上当,派兵攻打蒲城,讨伐重耳。重耳被迫逃亡。
这就是《左传》里记载的晋国“骊姬之乱”。
逃亡到楚国,重耳见到楚成王。
楚成王盛宴款待重耳,问他将来如果返回晋国,用什么来报答?
重耳张口就说了一个成语:退避三舍!
楚国的令尹子玉一听重耳的话,觉得不对劲。这家伙眼下落魄,貌似懦弱,可他的眼睛背叛他的心,骨子里蕴藏霸气和刚强,是个逢敌必亮剑的主儿。今日留他性命,将来必生后患。但可惜他说了不算,楚成王还是放重耳回去了。
公元前636年,重耳归国,并很快掌握了军权,成为晋国新一代君王,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干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安内,进行国家内政改革。
第二件:联外,外交活动,争取盟国。
晋文公到底是周游过列国的角色,逃亡19年,隐形大财富。回国登君位,短短两年,便使内乱十余年之久的晋国百废俱兴。
晋文公的目的很明确:与楚争霸,树立国威。而采取的方针很简单,六个字:尊王室、联齐秦。
“尊王室”,是以齐桓公和宋襄公为鉴,汲取其经验教训,尤其是效仿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办法,这是事半功倍的良策。
晋文公登君位第二年(前635年),周室发生内乱,周襄王逃到郑国,遣使者向秦、晋等国求救。
狐偃对晋文公说:“求诸侯,莫如勤王,诸侯信之,且大义也。”意思极明确:勤王,可提高晋朝在诸侯中的威信,相当于买到个名誉。
名誉是非常要紧的。一个君主要比别的君主显得“正义”一点,出师征战就必得有个靠谱的名分,简言之:旗号。
齐桓公曾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晋文公亦是如此,亲率大军前去救援周襄王,并护送周襄王返回王都洛邑。
正如狐偃的算计,晋文公尊王勤王的举动,在诸侯中提升威信的同时,又获得周襄王赏赐的阳樊、温、原(今河南省温县西、济源西北一带)等地。
再说“联齐秦”,晋文公为表示与秦国通好,在公元前636年秋天,派兵助秦攻鄀(今河南内乡西),以袭取楚国的商密。这一举措实在是一石二鸟,一面诱导秦国南下楚国,一面借秦国南下牵制楚国对中原的压力。
至于与齐国通好,由于地势上晋、齐两国中间隔着一颗丧门星—楚国的附属国卫国,晋国只能在政治上与齐国遥相呼应,大白话叫“神交”。
国家强盛,战略成功,名声飞扬。让人眼红,也让人仰慕。
泓水之战后,宋襄公被迫归附楚国,但内心却始终以屈从“蛮夷”为耻,见晋国日益强盛,就转而投靠了晋国。
这期间,齐、鲁两国交战,鲁国派大夫公子遂和臧文种去楚国求兵伐齐,楚国出兵夺取了齐国的谷(今山东东阿),将齐桓公之子雍放在那里,让易牙辅佐他,为鲁国打援,并派楚大夫申公叔守卫。
宋国此时投靠晋国,可就捅破了天,就是这根引线点燃了晋楚大战这颗埋了很久的炸弹。
宋成公的举动,对晋文公是莫大的鼓舞,可对楚成王却是莫大的打击,充分实现了让楚成王恼羞成怒的效果。
楚成王暴跳如雷。伤脸面事小,关键是如果不打击宋国,其他中小诸侯国不免会效仿宋国,你楚成王还能算中原霸主吗?必须杀鸡儆猴!
公元前633年冬,楚国联合陈、蔡、郑、许四国,组成五国联军,浩浩荡荡围攻宋国。人马战车滚滚奔涌,喊杀声响震荡心魄,浓烈的死亡气流逼近宋国,每一个宋国人都感受到大难临头的冲击。四周皆是敌人大军,乌鸦般层层叠叠,为首的便是楚国。宋楚交过战,宋惨败于对方,这让宋没打倒先怯三分。原本实力也弱,加之对手是五国联军,宋国只有挨打的分儿,唯一的出路就是:死守、求援。
晋国与楚国的争霸战争早晚要来,晋文公只是没想到,来得到如此迅猛,如此突然。很显然,晋国一旦出手援助宋国,就是挑明了和楚国作对。
晋文公召集臣僚商议对策。跟随他多年的大夫先轸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意思是,宋襄公在国君逃亡时,曾厚礼相待,如今报答宋国恩惠,建立晋国霸业的时候到了。
“报施、救患、取威、定霸”,先轸斩钉截铁的八个字,使晋文公下了决心。不说报恩,就说宋国投靠自己,认自己为大哥,如今小弟出了事,当大哥的不出面援助,还有什么威风和信义可言?势必令诸侯耻笑。况且,唇亡齿寒,宋国被吞,楚国接着就会收拾齐国、晋国。
这一场仗非打不可!
但是,怎么打?晋军救宋必经曹、卫两国,而曹、卫两国又都是楚国的盟国。针对这个情况,狐偃提出建议:“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狐偃的建议有自己的道理,他认为,楚国刚得到曹国的归附,又新与卫国结亲,如果出兵攻打曹、卫,楚国一定会派兵援救,这样就可以解除楚国对宋国的围攻,齐国也没有危险了。
这一建议听起来不错,但是否可行呢?倘若楚国不援救曹、卫两国,坚决围攻宋国,到时又该怎么办?
但这时候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没有!攻打曹、卫两国就有可能调动楚军北上作战,以解宋围,而且,重要的是,舆论上可以避免未报楚成王当年恩惠就与楚作战的指责。就军事上而言,也可避免劳师远征,遭受楚军与曹、卫军前后夹击的局面。
晋文公只有走这步险棋。
公元前632年初,晋文公在被庐阅兵、扩军。原来的两军扩充为三军,每军约为1.25万人。狐毛统领上军,狐偃为副;栾枝统领下军,先轸为副;郤彀统领中军,郤溱为副。
两个月后,晋国近四万人的大军抵达卫国,先礼后兵,向卫国借道,从而攻打鲁国。卫国明白晋军的企图,当然不肯。给你出路去打我同盟国,回头我再联合他打你,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晋军只好南渡黄河,夺取了卫国的五鹿,之后在敛盂(今河南濮阳东南)与齐国结盟。可是,这时候中军大帅郤彀出师未捷身先死,晋文公不得不改变军将部署,任命先轸为中军统帅,由胥臣接替先轸的位置,任下军副。
晋军连克卫、曹两国,以此引诱楚军北上,以救宋国之危。
楚成王毕竟是战场老鲨鱼,他没有移师北上,只是一门心思地攻打宋国。跟下象棋似的,你吃我两个炮,我怎么也得杀你一匹马。
宋国再次派人向晋国告急。这可让晋文公左右为难,不去打吧,宋国若亡,将陷全局形势于不利,霸业亦成空中楼阁;去打吧,齐国和秦国又不愿卷入,不愿共同作战。晋军只身在宋境与楚军决战绝无取胜把握。
原定引诱楚国于卫、曹决战的战略落空,晋文公失算了。
严峻的情势,使晋文公犹豫不决。说是犹豫,实则胸无良策。
战争中,情势紧急却又僵持不下之时,精妙的计谋就如同一支神来之笔,会改变整个局势,反败为胜。
而此刻,还有谁能为晋文公献策?
先轸。他向晋文公献计,让宋国去贿赂齐、秦两国,赠送财礼,利用他们去劝楚撤兵;同时把曹、卫的土地分一部分给宋国,以坚定宋国抗楚的决心。楚国见曹、卫的土地被宋国占去,必不听齐、秦的劝解。齐、秦接受了宋国的贿赂,必然抱怨楚国不听劝解,甚至可能因此出兵。
说实在的,先轸的计谋够痞够阴损,可与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媲美。楚国果然严词拒绝齐、秦两国从中的斡旋与调停。
楚国态度强硬,毫不让步。齐、秦两国终于答应晋国,联合出兵参战。
这下楚成王傻眼了,中原形势风云突变。晋、齐、秦三国联合,对楚国极为不利。楚成王多老辣,绝不会吃眼前亏,如硬拼,恐怕后方有虞,只能忍气吞声,从长计议。
于是,楚成王下令,命楚大夫申公叔撤离齐国的谷邑,让前线统帅令尹子玉从宋国撤军,不要与晋国征战。
楚成王的决断是明智的、清醒的、无比正确的。
申公叔一切行动听指挥,可攻打宋国的主帅子玉却抗命不从。他有一点私心,撤离宋国,必定有人耻笑自己指挥无能。说白了,怕丢人。
就子玉骄狂的性格而言,撤离宋国跟要他命差不多,生于大国,长于大国,这个脸丢不起。
于是,他坚持向楚成王请战。理由是,楚国与晋国已成水火之势,如果撤兵,晋国必然威望大增,中原诸国将会效仿宋国,叛楚归晋。那么,楚之霸业将成泡影,楚成王十几年对中原的苦心经营亦将付诸东流。
为干一件事而找理由,就是不干这件事的最佳理由。
撤兵的后果,楚成王心中当然有数,但若执意与晋、齐、秦争战,损失将会更大。被狼吃我所不欲,被狗咬我所不欲,两害相权,为了少掉点肉,还是让狗咬吧。
重耳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年我厚待于他,今朝却来打我,简直一恶狗也!
子玉可不这么想,他认为自个儿手握打狗棍,足以让晋文公毙命。
楚成王很气愤,只拨给子玉很少一部分军马。回国后,发现秦军并未东出武关攻楚后方,楚国安然无恙。此时子玉又要求增加兵力。楚成王这时抱了侥幸心理,增派出六卒的兵力(共一千人左右),希望他能侥幸取胜。
子玉得到援兵后,更坚定了与晋国作战的决心。这时,他抖了个小机灵,向晋军提出一个休战的条件:如果晋军撤出曹、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可撤离宋国。
这条件,料定晋国也不会答应。内心想决战,口头讲休战,子玉认为自己聪明至极。
老实说,他这一手,还真让晋文公棘手了。既不能答应,也不好拒绝。因为晋国出兵的本意,主要不在救宋,而在于借此打击楚国势力。
对于子玉所谓的休战条件,三军将帅各有主张。
狐偃认为子玉太无理,楚军只解宋围,他却要晋放弃曹、卫两国,应该立即对楚军发起进攻。
先轸则反对立刻进攻。他认为,子玉的条件,可以使宋、曹、卫都复国。如果晋国不答应,就把三国都抛弃了,楚国变成了三国的恩人,晋国反倒与三国结怨。再者说,咱们原本是来救宋的,现在却置宋于不顾,诸侯会怎么看待咱们?如此盲目树敌,将来还怎么打仗?
接着,先轸提出一个对策—将计就计,私下答应曹、卫复国,条件是他们必须与楚绝交,以此激怒子玉。
子玉果然被激怒,率军向曹都陶丘急进。
楚军步步逼近。此时,晋文公突然下了一道命令,令全军后退九十里。这个撤退命令,让人猝不及防,令晋军将士难以接受。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君害怕楚国的一个臣子,简直是奇耻大辱。
狐偃出面解释,说起当年晋文公与楚成王“退避三舍”的约定,国君是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有信于天下。
实际上,全军撤退就是个陷阱。但在楚军主帅子玉看来,这却是天上掉的馅饼。他认为这是消灭晋军,夺回曹、卫的极好时机,下令部队加紧追赶。楚军一直追到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
晋方:晋、宋、齐、秦四国联军驻扎城濮。楚方:楚、陈、蔡、郑、许五国军队依靠仙阻之地而扎营。
城濮大决战,一触即发,不可避免。
论兵力,晋方联军远不如楚方联军。
投入决战的晋军方面共3万余人,战车700乘。春秋时期,每乘战车隶属步兵为72人,加上3名车兵共为75人。晋军方面总兵力不过8万余人。
而楚军方面,楚国连同随征的陈、蔡、郑、许,五国军队约为11万人。
尽管楚联军兵力大大多于晋联军,可楚联军长期围攻宋国,已是疲惫之师。而且军中的步卒多是奴隶、农奴或自由民中的下层分子,这些人战斗中配合车兵作战,平时还要为车兵服役,如后勤供应、炊事、养马、汲水、修缮等等。因此,疲劳不堪的军士兵卒,极不情愿追随楚军,而统帅子玉不管不顾,负气急进。
《孙子火攻篇》里有一句话:“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意思是:作为将帅,在作战时始终要保持清醒头脑,若勃然大怒,意气用事,就会被敌方牵着鼻子转却浑然不觉。
毋庸置疑,在士气和战略两方面,子玉先输了一招。
但,即便如此,双方兵力的极大悬殊,仍是一个要命的问题。这方面,子玉又具有绝对的优势,晋联军并没有百分之百的取胜把握。
再说战场地势,楚联军扎营处也比晋联军具有优势。
总体而言,晋联军是以弱对强。
因此,决战前夕,晋文公忐忑不安,迟迟没有下达作战命令。下军统帅栾枝劝晋文公,不要“思小惠而忘大耻”。实际上,这时晋文公已然兑现了当年给楚成王的承诺。何况,到这个份儿上,即便没有兑现承诺,也顾不得什么信义了,楚联军兵临城下,不打也得打。晋文公只是在想,如何打?如何取胜?如何一举歼灭楚联军庞大的11万人马?
此次决战的意义和结局,晋文公比谁都清楚—胜则称霸中原,败则霸业泡汤。
一战定乾坤!这是绝对意义上的生死鏖战,晋文公内心紧张、激动、澎湃,手心捏了无数把汗。可面儿上,他还做出一副感当年恩,不忍心与楚作战的模样。
直到子玉派大夫斗勃到晋营挑战,晋文公还在占卜,得到吉卦后,终于做出了历史性的命令—退避到此为止,与楚决战!
这一天,是公元前632年四月初四。
晋左翼下军胥臣率领一支部队,首先与楚右翼军(陈、蔡联军)对垒。陈、蔡联军兵马众多,队形齐整,像块一望无际的沉重钢板。若是硬拼,晋左翼下军绝非对手,非被杀个七零八落不可。胥臣下令,将事先备好的虎皮蒙在马上,旋即,突然向楚右翼军发起冲击。战马变猛虎,在楚右翼军士眼里,成千上万只猛虎铺天盖地奔袭而来,心理防线瞬间坍塌、皲裂。逼真景象让人感同身受,全身汗毛针般竖立,头皮剧烈发麻欲炸。
军中战马亦惊恐万状,相互冲撞,相互踩踏。恐惧感宛如无数支剧毒利箭,疾风暴雨般射透陈、蔡联军,陈、蔡联军队形崩溃,人喊马嘶,极度混乱,顷刻间溃败四散。
与此同时,晋上军与楚军左翼交战。晋上军主将狐毛在阵内虚设两面大旗,向后移动,佯装引军后退。接着,晋下军主将栾枝在阵后令士兵用战车拖着树枝奔跑,扬起漫天尘土,作败退状引楚军追击。
子玉上当,亲率大军奋力追赶。晋上军狐毛部且战且退,楚军紧追不舍。见子玉军中了圈套,先轸当即率领最精锐的主力部队由侧面拦腰横击。晋上军狐毛部乘势回军夹攻,左右同时猛烈冲杀。子玉无比慌乱,见楚方左右两军均已溃败,只能下令中军停止前进,而后往西南方撤退。晋军紧随追击,直追到楚军后方屯粮之地。
利用楚军粮秣、营舍,晋军休整了三天,然后又焚毁楚军的营舍。战后盘点,共俘获楚国战车100辆,步兵1000人。
城濮决战以楚联军全线溃败,晋联军全面胜利告终。
晋联军的胜利应了孙子的那句话:“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计篇》中说,凡行诡道者,首先要设法伪装自己的真实企图,以假象掩盖真相,以形式掩盖内容,以枝节的、次要的过场冲淡主要的“剧情”,给对方造成虚幻的错觉,使敌手难以料定我方的本意。
心理学研究表明,客观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感觉。人在对外界物体或现象进行知觉的一瞬间,总是习惯于有选择地将少数事物作为感知的对象。只有此时,这些对象才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对象和背景差别越大,对象在背景中就越突出。
晋军正是运用对象与背景的反差关系,采取隐真示假的方法隐蔽自己,欺骗敌人,给对方造成知觉失误,导致其思维判断产生误差。
因此,严格说来,城濮决战是一场诡异的心理战。
子玉兵败回楚国的途中,楚成王派人对子玉说:“你若回国,何以见申、息二邑父老?”
子玉很清楚,如今不是丢脸,是压根儿没脸,一个没脸的人,还活着干嘛?于是,子玉在连榖自杀。
子玉输了一场大决战,还输掉心里的一些东西。
得知子玉自杀的消息,晋文公喜不自胜,说:“子玉既死,就没有后患了。”
意思很明了—书写战争是我的天下!
五月癸亥,卿士王子虎与诸侯在践土会盟,史称“践土之盟”,这是继齐桓公葵丘之盟后又一次盛大的诸侯代表大会。大会宣布盟约:诸侯同心协力助王室,不相互侵害,谁背盟,天神下罚,使其兵败国亡,祸及子孙及老幼。大会一致通过并正式任命晋文公为侯霸。到会的诸侯们踊跃发言,亲切交谈,寒暄对饮,表面其乐融融,心里却各有盘算。
大会在貌似祥和的氛围中缓缓落幕,春秋第二个霸主晋文公正式登场。
▍晋文公重耳如何成为春秋霸主?
公元前632年,由郑文公主持了一场盛大的践土之盟。在这场盟会中,以周襄王为首的重要诸侯均到场。这一次,按照周礼,周王室将“侯伯”这一称谓赐予晋文公,并赏赐晋文公勇士三百,红黑弓箭百千,兵车一辆。晋文公走向众诸侯中央,百年晋国霸业拉开序幕。
晋文公何以用得短暂五年光阴走上霸主之位。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晋文公历经十九年流亡众国,荣辱共俱,打磨意志,历练人生。晋文公善听善学,拥有明智与理智。他的经历与智慧奠定了城濮一战的巨大成功,进而走向人生的辉煌。
一、十九年流浪,十九年积累
晋文公乃晋国公子,名重耳。其父晋献公早年南征北战,对外吞并小国,对内铲除内奸。重耳从小便跟随晋献公创建霸业,确实从晋献公身上学习到骁勇善战。
但是,晋献公晚年昏庸不堪,造成“骊姬之乱”,国家危在旦夕,摇摇欲坠。重耳被迫流浪在外,逆境不期而降,开启十九年流亡。
苦难提升晋文公的忍耐力和吃苦精神。重耳流亡到卫国,卫文公拒绝接待。一行人到达五鹿一地,饥肠辘辘想要向村民讨食物,却被投掷土块。这时重耳感到侮辱,勃然大怒。赵衰安慰道:土即土地,这时人民在赠予您土地。重耳便感谢接受了这些土块,继续赶路。
拒绝酒肉声色的诱惑,晋文公幡然醒悟。晋文公到达齐国,齐桓公经过鲍叔牙的推荐,对重耳不计前嫌,以礼相待。
晋文公从此沉迷酒肉声色无法自拔,乐不思蜀,早已将复兴晋国的壮志一抛脑后。晋文公的左右使臣与妻子齐姜感到十分忧虑。这导致齐姜自杀,在晋文公醉酒之时,以子犯为首的随臣将他带出了齐国。晋文公大怒,欲杀之。
这时,子犯说“返晋复国,任由处置”。晋文公听罢,顿时醍醐灌顶,倍感惭愧。于是,晋文公很快恢复意志,继续踏上复国道路。
此后,晋文公又相继到达了曹,宋,郑,楚,秦等国家。无论是被礼遇,还是被轻视,晋文公都宠辱不惊,一心复国。正像是《西游记》中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在孙悟空,猪悟能,沙僧的协助下完成取经,化身成佛。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回晋国。
二、晋国成为晋文公用武之地
十九年的时间,晋文公是在不断地改正自身弊病,完善锻炼自身才能。这十九年是一个漫长,坎坷的亲身学习过程。接下来,回到本国后,晋文公开始了真正的实践,这是一个证明的过程。
晋文公首先在农耕上变革。奖励垦荒,生产先进的耕作工具,减少了百姓的税收。这一举措不但促进经济向好的态势,而且正值国乱,百姓苦难,晋文公成为能够扭转晋国局势第一人,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支持。
面对旧贵族的挣扎,新贵族的崛起,为避免冲突,晋文公避亲尚贤,突破常规,大胆任用曾经在晋文公流亡时陪伴其左右的狐偃、赵衰等异性贵族。同时,挖掘旧贵族中的贤能人士,选拔卓越之人。既团结了新旧贵族,又壮大了晋文公领导的势力。
晋文公眼界高远,思想成熟。《史记》记载了晋文公这样一段话:文公报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姑且及子。晋人闻之,皆说。晋文公说的一番话让人民心悦诚服。可见,晋文公最为重视的是思想上的“仁义”,其次是实际行动中的“忠心”,足以见得晋文公的政治智慧。
晋文公能够用切身行为感化百姓,得到民心。
三、城濮一战,水落石出,晋文公终成霸主
晋文公改善了晋国的国内的环境之后,就开始图谋霸主之位。
晋文公二年的时候,晋文公就拥护周天子返回洛邑,周襄王十分感动,在倾向于对晋国的拉拢。
真正让晋文公成为霸主的,还是晋文公五年时与楚国的城濮之战。
当时的南方的楚国正在崛起,对中原虎视眈眈,先是占领了很多小国,晋文公四年时开展对了宋国的进攻,宋国就请求晋国的援助,晋文公为了成就霸主地位,开展对楚国的打击。
晋文公五年,楚军北上攻打晋国,晋文公的治国成就如此卓越,此城濮之战彰显晋文公的军事才能。
城濮之战,晋文公先“退避三舍”,即彰显守信,又诱引楚军达到预定战场作战。晋文公采用避强击弱的战略,引虎入穴,而后双面夹击。致使楚军大败。
此战成为一场道德与权谋完美结合的战争典型,影响深远,印证了晋文公“文武双全”,使其在众诸侯中名声大振,一举拿下中原霸主。
晋文公五年时间拿下春秋霸主,已经六十二岁。花甲之年已经历经世事沧桑,从享受鼎食钟鸣的皇子到亡国流民,再到中原霸主,期间的坎坷起伏无人能够切身体会。晋文公的付出最终获得回报。
▍晋文公重耳如何成为春秋霸主?
晋文公重耳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也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其遭受骊姬之乱后,在外流浪十九年,那他如何在暮年让晋国成为五霸之一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大国的支持
先回顾其逃亡之经历。除了卫、曹、郑几个小国对重耳无礼,其他的大国皆对其礼遇有加,齐桓公以宗女妻之;宋襄公也以国礼招待;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待之,并赠以厚礼;秦缪公在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后,曾扶植晋惠公,然其背信弃义,后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圉为了能继位,竟偷偷逃跑,秦穆公一怒之下,与重耳结成姻亲,然后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最终返回晋国。
大国的国君皆认为重耳品行高尚,在外遇难很久而不亡,随从都是国家的贤才,这是上天安置的。所以他们都支持重耳回国继承大统。
二、人才的归附
文公从小就喜好结交士人,十七岁时就有五个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魏武子。即位后修明政务,对百姓布施恩惠,赏赐随从逃亡的人员和各位有功之臣,功大的封给城邑,功小的授与爵位。
(一)狐偃(文公之舅父)
文公在齐时,曾一度安逸享乐,放弃复国之梦。狐偃用计灌醉重耳,用车载其离齐。重耳醒来后大怒,要杀狐偃。狐偃说:“杀死我成就您,是我的心愿。”
帮助晋文公教化百姓:道义、信用、礼仪,而后赶走穀地的驻军,解除宋国的包围,一次战争就称霸诸侯,这都是文公的教化。
秦穆公把军队驻扎在黄河边上,准备送周襄王回朝。狐偃建议晋文公抢先护送周王回京,以获得诸侯的拥护和信任。
楚成王包围宋国,宋国公向晋国求助。狐偃提出围曹、卫救宋。
(二)赵衰(赵国之先)
聪明机智。秦穆公设宴席招待重耳,赵衰跟随赴宴。赵衰随机应变,说:“君王把所以辅助天子的事命令重耳,重耳岂敢不拜?”于是重耳稽首行礼,得到秦穆公的信任。
举荐贤能。文公建立三军,文公想任命赵衰,他推荐了先轸,认为先轸有谋略。文公征询元帅的人选,赵衰举荐了郤谷,说他爱好礼乐,熟读诗书。赵衰又举荐栾枝,认为栾枝忠贞谨慎,于是,文公命其将下军。
(三)先轸(春秋战神、最早的军事家)
楚国包围宋国,宋前来求救,先轸说:“报答恩人还是决定霸主,就在于今天了。”文公怕齐、秦不同意,有顾虑。先轸建议说:“让宋国赂齐、秦,借他们两国去请求楚国退兵。晋逮住曹国国君,把曹、卫之地分给宋国。楚国喜欢曹、卫,一定不答应齐、秦之请求。齐、秦想要宋国的财礼,必定同意攻楚。”
楚成王决定知难而退,但子玉却执意请战。他派使者来到晋国,提出用宋换曹、卫。先轸却看出了子玉的如意算盘:子玉这一句话就使楚国得到三项恩惠,晋国却得到三项怨仇,怨仇太多,晋国还怎么称霸?将计就计:一面秘密让曹、卫复国,并离间其与楚的关系;一面囚禁楚国使者,激怒楚国。后子玉果然中计,而先轸此时由于郤谷的去世而被任命为中军将,统率城濮之战。他一改自古以来固定的战争模式,创造了战场机动用兵,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先例,而且针对楚军部署及其主帅骄躁轻敌的特点,采取避强击弱,佯退诱敌,各个击破的战法,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成就了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
三、关键事件
(一) 秦穆公对前面两任晋国国君的失望,让重耳能顺利回国。
(二) 助周襄王回朝,得到周天子及诸侯的信任。
(三) 城濮之战重创了与中原争霸的楚国。
(四) 周天子任命晋文公为诸侯首领,写了《晋文侯命》。
(五) 晋文公以周天子之命召集诸侯,在践土会盟,从此晋文公称霸中原。
▍晋文公重耳如何成为春秋霸主?
晋文公重耳从流浪大师变成春秋五霸之一,55岁还在吃软饭,61岁成为一国之君,其实是有很多原因的,大的方面,不外乎这四个方面:外交、经济、军事、人才。
1、修复外交
重耳在流浪的十九年里,不像流浪大师沈巍那样,到处是网红,重耳可是上演了各种“泰囧”、“港囧”,几个小国如卫、曹、郑对重耳各种无礼,不过几个大国反倒是给足了面子,如齐桓公、宋襄公、楚成王、秦穆公等,重耳上台后,加深了和他们的关系,秦国值得一说,从晋献公到晋文公(即重耳),晋国和秦国三代联姻,关系妥妥的,所以今天有一个成语叫秦晋之好;
2、经济改革
在一帮老臣的辅佐下,消除了原来统治集团之间的对抗,实现了权力的再分配,经济上实施了一系列强国富民的措施,减轻了人民的赋税,减轻关税,鼓励发展农业,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晋国的经济蒸蒸日上;
3、军事改革
把晋国原来的两军,改为上中下三军,使得晋国成为了诸侯国战斗力最强的国家,后又增设新二军,为五军,执政九年间,先攻占了之前对自己不敬的曹国和卫国,后打败楚国,楚国是蛮族,是华夏文明的威胁,因为这,周襄王推举晋文公为盟主,晋文公正式进入春秋 五霸之一;
4、人才改革
晋文公继位后,不再分封宗室子弟,而是根据手下人的德行、才能、功劳进行封赏,这样让一批原来不是贵族出身的人,进入了统治集团的核心,革除血缘贵族把持晋国政治的途径。一些异姓的人也能担任官职,这个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同时拨乱反正,把之前受迫害的人开始恢复官职。
▍晋文公重耳如何成为春秋霸主?
晋文公重耳,鼎鼎大名如雷贯耳!
重耳在位总共也就九年,九年的时间让晋国成为齐桓公以后的春秋第二位霸主,其文治武功确实卓著。
为什么能做到如此成绩在仅有的几年时间里?
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重耳从小便结交了很多有才的人,在他长大了之后更是在身边集结了好些有才的人,去赵衰、狐偃等人,这些人对后来他事业的帮助很大。
其二,重耳因骊姬之乱被迫在外流亡十九年,他生于公元前697年,晋献公继位的时候他都二十一岁了,他逃亡的时候是公元前655年,这时候他都42岁了,不惑之年出逃对自己的磨砺与对社会的真是情况有更深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他逃亡的时候经过了很多国家,也居住过很多国家,对这些国家的现状应该也有很深刻的认识,这应该对他后期的执政有帮助。
其三,结交大国储备实力,重耳流亡期间在齐国和楚国、秦国都得到很好的接待,齐桓公和秦穆公还将同宗的女子嫁给他,这说明重耳和这些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包括后期回国继位他也是得到秦国的帮助才成功的,当然这些人也有自己的考虑,但据记载在重耳逃亡经过很多国家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君主和臣子对重耳及其随从的评价都很高。
其四,重耳约束自己或听从意见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比如在齐国日子过得挺好,估计齐桓公嫁给他的那个女子也漂亮他不想走了,他老婆劝说他以后和他的几个臣子把他灌醉拉走,他醒来要杀拉走他的人,但是经过沟通之后放弃了这个想法并继续前行。
其五,继位后,重耳用人是得当的,他用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赵衰等人辅佐他治理国家,这些人对他的帮助很大。
其六,决策得当,周王子带叛乱时,听从赵衰的建议及时带兵勤王,受到周襄王的赏赐,对后期称霸取得道德上的有利影响。
其七,军事改革,晋文公先扩两军为三军,再扩三军为五军,军事实力上升的同时进行一系列图霸中原的战争,如攻伐曹国与卫国、打败楚国等,在和楚国的战争中他信守自己的承诺退避三舍,这更为自己称霸取得了好的名声,春秋时期除了实力以外,名声很重要。
其八,在位期间,其减免税负,救济贫困,发展商业等措施,为晋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持,为其称霸提供足够的资本。
最后,他能在段时间内称霸,也得益于晋国一直以来都比较强大基础很好,不然可能九年称霸也有点悬。
综上所述,晋文公前期命运坎坷,但其坚韧不拔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想法,最终成功继位。其在位时能任用人才,策略得当,积极发展军事和经济,为晋国后续发展打下基础。在君主为主的古代国家中,一个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是否昏庸或英明,很明显晋文公是后者。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与关注(这很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