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房地产的下一个“资本蓄水池”在哪里?
▍取代房地产的下一个“资本蓄水池”在哪里?
经济没起色,新名词层出不穷!资本资金就应该流淌在实体,弄什么蓄水池,蓄水池不就是鼓励资金脱实向虚吗!
▍取代房地产的下一个“资本蓄水池”在哪里?
看到问题,我又想起25年前上高中时,学校那个巨牛的政治老师,他的政治课从高二开始我们就完全不用上,想干嘛就干嘛要么自习要么直接让给有需要的其他老师。他唯一要求就是高考前三个月谁都不能占他的课,我们最后三月政治课就是被他盯着不停背诵并默写卷子。背诵的考题都是他自己编写的一本习题和一本时事政治。两套册子内容全是高考前半年内他从全国上百套真题中帮我们摘录出他认为今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结果我当年高考,一半以上的题我们平常做过不下五遍,六道简答大题,有四道我们都背过,就是猜题这么牛的老师。
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有一次上课突然有感而发。他说我们国家居民储蓄太厉害了,大家苦日子过太多,都喜欢存钱不喜欢花。各种刺激没用,你们认为国家该怎么办?我们答到那就不让存银行呗。他说那不行,但至少降低你存款收入是一个方法。极端点可以让老百姓觉得存钱进银行有风险不如不存或者让你觉得存钱就是亏钱。这样钱就花出去了。但我们国家银行都是国有银行,不能出现这种风险所以,存钱会亏应该不会出现。
那怎么办呢?那只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在你老百姓必须要花的地方上多花钱。那同学们想想我们中国老百姓最舍得在哪些方面花钱?我告诉你们,一个是孩子教育,一个是得病,一个是养老。还有一个是房子,但是现在房子很多都是单位分配,想让大家花钱有些难。但是前面三点任何一点只要达成,那老百姓储存的钱就跟流水一样的花出去,而且你还花得心甘情愿。所以同学们好好学习吧,如果真的有这么那一天,你们一定都会不轻松,因为命门都被掐死了。我就不担心了年纪大了看不到,但你们大概率会遇到。
这是25年前政治老师的话语,25年前房子还是单位排队熬资历等分房的年代,老家市场房价500一平没人买。医疗还是单位医院全部报销的年代。大学也没扩招。医疗也没改革。也没那么多教育培训机构。总有些人的眼光能够看透迷雾看清未来,我是俗人一个,当年也是一个傻傻学生啥都不懂,没能理解老师话语中的沉重性。
现在想想,老师的话语中提到的几点目前也就养老还未有啥。或许下一个蓄水池就是养老,也说不定。
▍取代房地产的下一个“资本蓄水池”在哪里?
众人都在骂房地产行业,众人却不知道房价虽然已经贵到普通人根本买不起的地步但其作为M2的蓄水池确保了绝大部分人除了房子什么都消费得起还能有存款。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高速发展,堪称奇迹,我们用了三四十年完成了工业化,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同样的成就用了一百多年。
工业化的积累需要不断的投资,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数量增长迅速,截止2022年11月中国的M2余额已经超过了264万亿,而咱们一年的GDP还没到120万亿元,换言之,M2余额已经超过了GDP的两倍。
没人能够否认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给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带来的提高。
大家可以问一下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父母,他们小时候的物资有多么的匮乏,几乎没有存款就不说了,那个年代的基本用品(米面油布糖等)采用的是配给制,买东西得有相应的票证,用完了就等下个月,饭量大的人饿肚子也没办法。记得我的父亲曾经和我说过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母鸡汤,家里人口多,一只鸡分下来吃不到几块肉。
实施配给制是因为生产力落后,供给远小于需求,只能按照人头分,否则会有更多的人没法获得最基本的必需品。
这一情况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人出生在经济好、供给已经不缺的年代,这样的感受不深,但仔细想想小时候的物资相比于现在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电子产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性价比极低。
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给大家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以投资、外贸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让社会上的货币数量暴增,M2呈现爆发式增长,那么多钱如果进入消费领域会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影响老百姓,尤其是收入较低者的正常生活。所以需要一个接受货币的蓄水池。
房地产成为了最好的蓄水池,中国人口基数大,加上城镇化使得国内对住房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发展房地产不仅能够吸收多余的货币,还能增加财政收入,政府拿着卖地的钱继续投资发展工商业,经济得以发展,形成正循环。
这套模式的问题便是房价随着M2的增加而提高,价格上涨的速度甚至超过了GDP和老百姓收入增长的速度。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转型,房子价格太高,没有足够的接盘侠。已经不再适合作为唯一的蓄水池,新的蓄水池会是什么呢?
要成为蓄水池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体量大。中国人多、资本为多,那么多M2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消化,体量小的市场根本吃不下去。
二是不能与日常生活有关。比如,如果将食品作为蓄水池的话必然会产生灾难性的结果。食品是必需品,短期内价格暴涨会影响老百姓生活,饭都吃不起了还怎么发展经济,所以食品不仅不能成为货币蓄水池,价格还必须稳定。
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只有股市,体量足够大的同时与老百姓基本生活无关,这是未来最有可能成为蓄水池的领域。
只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刚刚起步,各项制度不够完善,投资者的心态也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人并没有将股市作为长期投资、资产保值增值的渠道而是作为“赌场”,实现财富快速上升的途径,包括我们的企业也是如此,大股东想着融资后高位减持套现。
因此,股市有成为新蓄水池的潜力但火候未到,这也许是房地产依然是现在的蓄水池的原因之一,替代品还没有“长成”。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取代房地产的下一个“资本蓄水池”在哪里?
国家开北交所,推行股票注册制,打击整顿股市欺诈发行,股市扩容。就是学习发达国家转型打造一个资本蓄水池。要不中国天量的M2离开房地产要是进入消费品领域,那破坏性就太可怕了。所以股市是未来十几年到几十年最大的资本蓄水池,如果你身在其中大概率会受益,如果你不懂股市那现在就要进行知识储备。要不未来的发现红利就可能于你无缘了。
▍取代房地产的下一个“资本蓄水池”在哪里?
个人认为蓄水池这个提法不会再有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担负着相当重的世界通胀压力。巨量的超发外币进入中国,为了保持人民币的独立性,中国采取国内人民币不与外币直接流通的政策,将这些巨量的外币由人民银行兑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流通。导致国内输入性通胀非常严重,为了不让通胀传导到日常生活中去,才用房地产这个可以拉动上下游产业,并且大量吸附人民币的产业作为蓄水池。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和转型,过去承担西方发达国家低端产业和超发货币的身份不再是长久之计。房地产这个过去的蓄水池只有稳定下来,不要突然坍塌,就可以给我们产业升级,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时间和缓冲。至于股市短时间成为新的蓄水池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我国已经完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才有可能吹起那么大的泡沫。(参考漂亮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