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书法是否一定要临的与原帖一模一样?
▍临摹书法是否一定要临的与原帖一模一样?
临摹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直临阶段,还是尽可能临的与原帖很象,最好能够达到一模一样。这一阶段,主要是掌握笔法、字法,间架结构,达到基本掌握原帖。第二个阶段为背临阶段,这就是离开字帖,靠记忆还原帖原字,也是需要尽可能象的。第三个阶段为意临,也是临创结合的阶段,这就要求带有创作的想法与思路来临帖了,可以不一定很象了。
▍临摹书法是否一定要临的与原帖一模一样?
谢谢你的邀请!
我是杨炳升。
对于你提的这个问题,我在以前有过多次解释,今天只作简单的回答了。
我们学习书法,临摹书帖,无论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开始都是一样的,力求一模一样。这里讲的是力求,也只是力求,说是要临摹的百分之百的像,那是根本不可能。
比如田氏兄弟,一生衷情于欧楷,功成名就,可是到了,田蕴章教授还是提出"学欧莫学田"。因为他是一位教授,他站在他的角度上这样子讲话,是完全正确的。
田英章老师,人家是开班搞培训的,教人自己所长,一点问题都没有。人家就是学欧楷的,自称欧奴,你叫人家去教柳楷,颜楷什么的,那不是强人所难吗?将话翻过说,如果有人要学柳楷,颜楷什么的,人家找他干什么呀?
田氏兄弟练习书法的目标很清楚,人家就是奔着一帖去的。而结果呢,他们将欧楷的窄长向横向外扩了一些,使人看着舒展多了。
田氏兄弟为推动全国人民掀起练习书法的热潮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这一点,不要去否认人家。
这是田英章老师写的宁静二字。
这是我按照我的认识画的。
因为本人不喜欢写楷书,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都很随性,四不像。
我们再回过头来谈一谈另外一个目标。
练习书法,有一样米养百样人一之
说,也有百样米养一个人的过程。
无论是怎么样子的,开始学习时,忠实于原帖是没有错的。因为在开始节段,我们所接触的只是一种或者是一家帖,初始过程,只能是有帖无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临帖种类的增多,这个忠实于原帖的过程会越来越短,从无我到有我的比重会产生逆转,走向质的变化。
本人是在退休时才开始练习临帖写字的,目的是为了消磨时间,用以打发余生的。
与名利无缘,纯属玩玩。
今天受邀胡侃两句,请大家千万别当真。
本人临帖,都是比葫芦画瓢。
这是临的《兰亭序》局部
临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临张旭巜草书四帖》之一
临孙过庭《书谱》局部
行书《赤壁赋》局部
草书《赤壁赋》局部
小草巜赤壁赋》局部。
欢迎各位朋友和老师们在留言区里讨论,批评指正。若是看着不顺眼,可以随便批。
若是有喜欢的朋友,就请你添加一个关注再走呗?
本人在此都提前一并谢过了!
[祈祷][祈祷][祈祷][玫瑰]
▍临摹书法是否一定要临的与原帖一模一样?
不是要求一定一模一样,也不是随意临摹。
临摹古人法贴是学习古人的书法技能自己书法审美理论。临摹是需要象,因为不象你就无法学习到古人的笔划,更无法理解到理论层面的知识。
但是临摹得太象了,非常可能失去一些书法中有意义的东西,比如笔力,比如神采,这些东西又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你过分地专注象的表象,就会失去这些东西的领悟。
所以,学习书法既要学习表象,还要学习书法理念深刻的东西,既需要刻苦学习,还需要深刻领悟,两者缺一,则书法难成大器!
▍临摹书法是否一定要临的与原帖一模一样?
临摹是否需要力求逼真的“复制”,因个人所处的书法学习阶段而异。
(一)以个人书学基础不同而有所不同。初学者应以原帖为蓝本,临摹得越相似越好;入门之后已经进入创作阶段的学习者,不必百分之百的临摹仿学,意临也可,只取自已最需要的即可。初学阶段是从无到有,重在打牢点画结构细节基础,对书法理论的积养还比较浅,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知,这个时候,临摹越像,效果越好。
(二)以个人书学目标不同而有所不同。业余的书法爱好者可以无限逼真去仿学古人,临摹经典,本身就是娱乐为主嘛。专业的书法研究者,研学的目标的探究艺术,因此书学必须既有深度又有宽度,讲究一个时效。他们的临摹,特别是在书法创作、融塑个人风格的阶段,大量的时间是在读帖和理论研究,临摹也常以轮廓或细节上的意临为主,只求笔法笔意的技巧与形体大概,不须进行精准“复制”式的临摹。
(三)临摹要以理性认知为先。即便是初学阶段的临摹,也要尽量读悟在先,先看先琢磨,对笔墨章法进行粗络的研究,对线条的来龙去脉、结构的布局关系等进行理性的思索,尔后再去动笔去临写。很多朋友拿起笔来直接干,照着原帖猛练,对技法关系不太清楚,对原帖明显处理不好的地方也照着写,甚至带到日常创作之中,这样就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期看于书学并无大益。
抱庸浅谈。文中插图为抱庸硬笔书法习作。
▍临摹书法是否一定要临的与原帖一模一样?
在取法阶段,尽量临的和原帖一模一样,对尽快掌握原帖的特征是很有帮助的。
(杜牧行书张好好诗)
掌握了多种帖的线条技法语言以及结构语言后。可作临创转换创作练习。那么此时的临创转换就临的和原帖不一样了。
(杜牧张好好诗)
现举例分析说明:如果把王铎行书《奉祝老先生遐寿诗轴》的风格转换成杜牧《张好好诗》的风格,在笔法和结构方面应作哪些调整?
(王铎行书诗轴)
一,用杜牧行书《张好好诗》的笔法。注意转折处的停顿方折,注意刷笔法写出的墨色变化和枯笔效果。信笔挥洒的率意感,沉实的力量感。
二,在临写王铎行书作品过程中,要想到杜牧行书《张好好诗》的结构特点,并表现出来。比如以纵势为主,左右结构中部空白多,上下结构上部疏朗,下部密结。把走之底、反捺、竖弯钩写短。把主笔中竖、戈钩写特长。既然是参照王铎行书作的风格转换创作练习,那么临写时适当保留一些笔意。
(笔者作的风格转换创作练习)
三,带入一定的书写情绪,用写杜牧行书的书写感觉写王铎行书,在气质格调上与杜牧行书相似。在作风格转换临帖之前,应先对杜牧行书《张好好诗》作准确的临摹。体验用笔、结构规律、书写节奏、情绪。
(笔者临杜牧张好好诗)
(笔者作的风格转换练习)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
推荐阅读:
有九年企业会计经验,cpa专业阶段通过,想去大点的内资所,投了简历,事务所为什么连面试机会都不给?
上一篇:什么样的建筑是最美的?
下一篇: 练毛笔字的时候竖笔总是写不直,怎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