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是自不量力还是以攻为守?
▍诸葛亮北伐是自不量力还是以攻为守?
事隔三日刮目相看,什么事情都在静止当中在变。
诸葛亮的隆重对当中曾经说过,东联东吴,西和诸戎,南抚裔越,北拒曹操,待天下有变之时,两路出兵一取天下。诸葛亮是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取得天下统一的。
但是荆州丢失,不简单的是关羽的军事失败,也是政治的失败,是整个荆州人民的不支持而失败的,如整个荆州人民都不支持你了,荆州还能守住吗?即使孙权得了荆州会守住吗?这是一个很难的政治问题。
刘备的政权对蜀地来说,应该是外来人,建立的政权,所以说蜀汉,时刻都得保持着清醒,如果出现一点的变动,都会失去蜀地人民的支持,刘禅就是失去了蜀地人民的支持而丢了蜀地,你想想邓艾的三万人,经阴平小道是险道,去了损失还能到三万了吗?就这点人马,就把固守坚城的刘禅吓投降了,这个笑话吧?如果不失去蜀地人民的支持,邓艾会成功吗?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时刻保持着清醒,保持着士兵的斗气,的办法只有战争。也是诸葛亮的终身志向,名知不可行而行之。三国鼎立,只有刘备集团,不是土生土长的。
刘备集团,是一号人物的智慧,弥补不了二号人物缺点,导致的失败,诸葛亮是胜任,他的职业的,也很出色。
▍诸葛亮北伐是自不量力还是以攻为守?
是以攻为守,因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蜀汉立国的政治基础和旗帜口号、以及“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现实国力形势对比决定丞相诸葛亮必须要进行北伐,同样也是为了领土拓展、以及缓和蜀汉国内荆州系(刘备为首嫡系)、益州系(李严为代表)、本土势力(谯周为代表)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
▍诸葛亮北伐是自不量力还是以攻为守?
因为诸葛亮喜欢折腾,是不甘寂寞之人,诸葛亮后期才能有所下降,还过度自信,不能群策群力,终是北伐失败
▍诸葛亮北伐是自不量力还是以攻为守?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古代很多人都在“追求”的事情。不为别的,只为心中的理想与抱负。
诸葛亮半生北伐,所执着的无非就是一件事,那就是为了匡扶汉室。可汉室能够匡扶么?自东汉末年起,汉室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在风雨飘摇之中,汉献帝以“傀儡”的身份,让汉室王朝名义上又延续了一些年头。但终究汉王朝还是灭亡了,伴随着汉献帝的退位,汉王朝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汉王朝的这个最终结局,其实早就在很多人的预料之中。诸葛亮难道一点都看不出来历史已经成为定局,他根本无力回天么?
当然不是!可即便他知道结果,也依然要坚持北伐,其目的无非有二。
从大的方向上看,诸葛亮北伐有两个意义。一个我们姑且把它称作“浪漫主义”意义,而另一个就是“现实主义”意义。
所谓的“浪漫主义”意义其实就是题目中所说的“不自量力”。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蜀汉早期的优秀将领几乎已经损失殆尽。
彼时还能站在三国大舞台上,与天下英雄逐鹿的武将,在蜀汉怕也只剩下了赵云和魏延两人。
至于说拥有战略、政略思维的人,在蜀汉更是寥寥无几。巅峰时期,蜀汉政权有四大“谋士”。诸葛亮、庞统、法正、刘巴,各有长处,可以相互弥补。
除此之外,黄权、马良、廖立等人也都是一时良才。可到了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整个蜀汉成熟的,可以称得上“国际级”的人才只有诸葛亮了。
彼时,蒋琬、费祎等人还需要培养,参谋型人才马谡又是一个“长于言而短于行”的二流谋士。
或许李严从能力上可以和诸葛亮相互配合,可他们二人却是某种程度上的政敌,不仅缺乏配合,李严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还是经常掣肘。
以如此的人才底蕴,如此的人才储备,诸葛亮想要北伐,都没有足够的可用之才。这也是,诸葛亮为什么在北伐时,即便有了战果,可到头来还是不得已而撤兵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才不足,必然事必躬亲,可事必躬亲必然会出现“局部漏洞”。北伐乃是“倾国之战”,又是“进攻之战”,诸葛亮必然是要谨慎处之。
而蜀汉又因为底蕴不足,所以每每出现“局部漏洞”之后,为了避免战火延伸到蜀汉内部,也只能不得已而退兵。
至于说蜀汉此时的粮食储备、兵源储备,我在其他文章中也有多次论证,这里不做赘述。除此之外,有一点是必须要提的。那就是诸葛亮北伐的核心思路。
从《隆中对》诸葛亮出山开始,一直到后来的诸葛亮执着北伐,他虽然制定出了一个理想化,可实施的方案,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让这个方案无法得以进行。
尤其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制定的“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这一军事策略。
我们且不说诸葛亮在这里是否有一厢情愿的情感因素。但就操作手段来说,诸葛亮自己制定的是兵分两路,可荆州失去之后,诸葛亮只能有一路进攻,这是大大违背诸葛亮初衷的。
当然,为了弥补这一策略,诸葛亮在北伐之时,也多次对外联络,希望能够有其他势力,在同一时间,共同对曹魏发起进攻。可很多时候,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尤其是诸葛亮所最为倚重的外交依靠东吴,虽然在夷陵之战后已经与蜀汉修好,在这之后,直到蜀汉灭亡,东吴也都没有再对蜀汉发动过军事行动,但他们彼此之间已经失去了信任。
配合起来,早已没有了当初赤壁之战时的默契。所以,诸葛亮的北伐,与东吴的军事行动,经常出现时间上的错位。这就让曹魏有了恢复和调整作战部署的时间。
诸葛亮的北伐,如果仅仅从“可成功性”来分析,他的确有些“自不量力”。虽然,在过程中也曾有过局部胜利,尤其是在首次北伐时,甚至还引发了曹魏的大动荡。但这都动摇不了曹魏的根本。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攻讦诸葛亮“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不能说诸葛亮为了满足自己的政治愿望而不顾蜀汉百姓。
从一个人的政治抱负来看,诸葛亮在他所处的年代,他觉得北伐就是对百姓最好的交代。从蜀汉政权建立的根本来看,匡扶汉室是他所赖以延续的政治口号。从诸葛亮北伐的细节看,他在北伐过程中,并没有过分消耗人力、财力,也没有忽视生产。
也正是因为以上的种种基础,这就让我们必须再探讨一下诸葛亮北伐的“现实意义”,也就是北伐对于蜀汉的存亡绝续有何意义。
蜀汉政权之所以能够建立,益州百姓之所以能够追随刘备,荆州百姓之所以在刘备颓败之后始终不弃,归其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刘备的政治口号——“匡扶汉室”。
不管是荆州的难民,益州的土著,还有随同刘璋等人“入驻”益州的东江派,他们的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以刘姓宗亲,或是愿意效忠刘姓王朝的“东汉元勋家族”。
这些是蜀汉政权建立的一个政治基础、人脉基础,而北伐则是证明蜀汉依旧有“匡扶汉室”这一政治抱负的最佳手段。一旦诸葛亮放弃北伐,蜀汉政权内部就会出现问题。
与此同时,对于蜀汉而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虽然,我们从诸葛亮在历次北伐中,都在进行路线调整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诸葛亮始终都抱有“胜利”的执念。
但这决不能说明诸葛亮在北伐这件事上只有“胜利之执念”而无“现实之考量”。诸葛亮执着于北伐,是不乏“现实之考量”的。
对蜀汉而言,地域最为狭隘,战略延伸最为短,虽然地处蜀地,敌军想要进攻进来是一件难事,可问题在于一旦敌军成功打入,都没有战略纵深可供布局。
所以,对于蜀汉而言,只有打出去,以主动进攻的方式,牵制敌军兵力,让敌军没有精力主动对内发起进攻,才是对蜀汉核心区域最好的保护方式。
在军事上,进攻方往往比防守方更具有优势,因为进攻方有主动选择战场的权力。
彼时,摆在蜀汉面前的军事行动选择只有两种,要么主动进攻,虽然有所损耗,但有着战场主动权,在气势以及主动性上,都占据优势。
一旦放弃进攻,曹魏政权势必会对蜀汉发起进攻。蜀汉将面临“多点防御”“战略退缩”的危机,对蜀汉的形势更为不利。
▍诸葛亮北伐是自不量力还是以攻为守?
诸葛亮北伐应是以守为攻,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刘备东征战败,虽然不像三国演义所说损失几十万兵马,但是多年积累下来,用于争霸天下的力量却所剩无几,而且最主要的还是荆州的丢失以及人才储备的匮乏,君不见整个蜀国在刘备东征失败之后,可以用于国家大事的人才已寥寥无几,文官以诸葛亮李严为首,武将以赵云魏延为主且赵云年事已高难顶大用。这时候的曹魏政权也不稳固,内部叛乱频繁,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发动北伐,待曹魏稳定,再来两个诸葛亮怕也是于事无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