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对马齐说“隆科多说佟国维是糊涂,我看你才是真糊涂”?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对马齐说“隆科多说佟国维是糊涂,我看你才是真糊涂”?
富察•马齐身历顺、康、雍、乾四朝,自康熙中叶起,任大学士累计 三十载。成为清前期政治舞台上的一棵长青树。
马齐是在满族贵族中并不十分多见的一位“能吏”。与大多数清朝官员、满族贵族相比,马齐的仕途相当畅达,且圆满而终。
《雍正王朝》一开篇就有三位上书房大臣,分别是佟国维、马齐和张廷玉,这三位大臣其实是相互制约的。
马齐生于满清贵族之家,是顺治朝内大臣哈什屯之孙,康熙朝户部尚书、首议撤藩的著名 大臣米思翰的次子。
18岁通过满清贵族中常见的“荫生”途径入仕,在国子监通过考试后被授予工部员外郎的职务。
康熙二十七年,任左都御史,参与同沙俄定立边界事宜。
康熙二十九年,位列议政大臣。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第一次亲征噶尔丹,马齐被任命为值宿紫禁城,辅佐代理政务的太子胤礽。
康熙三十八年,任武英殿大学士。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后,商议推举新太子。康熙对马齐说:你这人比较固执,就不要参与(推举新太子)了。
马齐不仅参与了,还四处奔波串联推举八阿哥胤禩。事情暴露后,马齐被人咬了出来。
康熙指着马齐鼻子大骂:“胤禩生母出身卑贱,胤禩又庸劣无能,你们保举他是何居心?”马齐被康熙骂出了火,当堂便顶撞了康熙几句。康熙暴脾气上来,直接把马齐捶了一顿。马齐肯定是不敢打康熙,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傲骨,他拂袖而去。此举更是气得康熙牙根痒痒,大骂他嚣张跋扈,作威作福。不久马齐便被革了职。
这是马齐宦海生涯中第一次遭遇挫折,也是唯一的一次,推举新太子,让不少朝臣遭到清洗。
你的罪在于见事昏聩,随声附和。”
“隆科多说佟国维是糊涂,我看你才是真糊涂?”
这话是斥责也是提醒,马齐为人耿直,没有坏心思。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时,康熙下旨:
“马齐本应立斩,以为众戒。因任用年久,不忍加诛。”
康熙晚年,上书房大臣仅有汉臣张廷玉,满洲贵族向来不把汉臣放在眼里,康熙觉得马齐虽然犯了错,但没有坏心思,又重新启用了他。
康熙四十九年又下旨:
“内务府时间积滞甚多,所关最要,著马齐置理,总管事”。
不仅马齐恢复了职位,马齐的族人和亲属也陆续恢复了官职。
经过这次的宦海沉浮,马齐低调内敛了很多,处事也圆滑世故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时,雍正即位之初,就对马齐进行评价:
“马齐任大学士二十余年,甚属敬谨宽厚,皇考出巡,每常随从,殊为出力。”
雍正皇帝继位,此上谕就是为了安慰马齐曾经推举八爷胤禩的旧事,富察家是清朝的初期,中的四大家族。
雍正要励精图治,必须得到满洲贵族的支持,因此极力拉拢马齐,雍正皇帝升富察•马齐为正一品,太子少保衔。雍正一朝,始终荣宠不衰。
最为风光的是,雍正还选了富察•马齐的侄女为太子妃,就是乾隆皇后富察氏。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即雍正帝去世后第二个月,马齐称病引退。以原官致仕。
乾隆四年(1739年)五月,马齐病危之际,乾隆对他做出很高评价。
乾隆下旨:
“历相三朝,年逾大耋,举朝大臣未有及者。”
马齐去世后,富察氏家族的亨通仕途还在延续。
马齐之侄傅恒、侄孙福康安等人在乾隆中后期的业绩,这两位还是大清王朝26位配享太庙的功臣之二,为这本已相当显赫的富察家增添了新的光环。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对马齐说“隆科多说佟国维是糊涂,我看你才是真糊涂”?
雍正王朝:马齐的大智慧,反对康熙帝复立废太子背后的保命之道!
一、
《雍正王朝》一开篇就有三位上书房大臣,分别是佟国维、马齐和张廷玉,这三位大臣其实是相互制约的。号称康熙朝三驾马车,车头是佟国维,也是上书房大臣之首,他跟马齐都是旗人,张廷玉是汉人,所以,他们三个注定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
在剧中康熙帝一共有两次离京,一次是去热河狩猎,一次是南巡,这两次离京带着的上书房大臣也比较讲究。两次都带的是张廷玉,第一次离京,留下处理政事的是佟国维,第二次离京留下处理政事的是太子胤礽,马齐协助。
所以,佟国维更像是管理六部的大管家,马齐是副手,而张廷玉倒是像康熙帝的私人秘书兼司机。
康熙帝不管是商量什么事,都是参照这三位的意见,如果三个人同时同意,那么这件事能成。如果这三个人中有两个人反对,那就得看皇帝的意思了,比如举荐新太子的时候,他们就出现了严重分歧。
按照常理,上书房大臣首辅应该是旗人,一开始的佟国维便是如此,正常情况下,佟国维下岗,应该由同样是旗人的马齐顶上,这才符合清朝的统治理念,但实际上,佟国维退下后,确是张廷玉顶上的。
那么马齐跟张廷玉PK,为什么最终落了下风呢?
这件事还得从举荐新太子一事上说起:
由于太子胤礽的疏忽,导致刑部冤案一事受到了牵连,因此康熙帝带众人热河狩猎散心,甚至把招待众位蒙古王公的差事交给了老八胤禩,这让太子胤礽很不是滋味,再次找到了郑春华排解烦闷。
偏偏康熙帝当晚雄风要起,非要“御驾亲征”,李德全苦劝不得,只得一起去鹿园找鹿血喝,结果就碰到了太子胤礽的丑事,后来老八胤禩又联合老十四胤禵伪造了太子调兵手谕,以此导致了康熙帝要废太子。
当然,这时候的京城对热河发生的一切,还尚在各种猜测之中,尤其是作为百官之首的佟国维,他必然要揣摩康熙帝的态度,以此决定下一步棋怎么走?
同样在京城留守的马齐,他并没有什么信息来源,毕竟这个人存在感比较低,他也不结党,不贪墨,没有什么过错,勤勤恳恳,三观也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他的处事方略,就是紧跟皇上,如果皇上心思难揣摩,那就紧跟上书房首辅大臣便可。
二、
当初回京城报信的人是图里琛,他跟佟国维有过一段短暂的接触,而且当时两人是支开了所有人。
通过后面佟国维安排隆科多去理藩院可见,当初图里琛应该是汇报了当时康熙帝对众位皇子说的话:
“这个新太子是谁,朕心里没有底,但还是这一条,这个人一定要有德,胤祥在这一点上就不错,他敢于在胤礽将获重谴的时候,不避嫌疑,陪着他,护着他,他尽到了一个做弟弟的情谊,做臣子的忠尽。”
佟国维听到这个信息,必然会分析,首先老十三胤祥早晚会被放出来,所以派隆科多去巴结,但会是新太子吗?显然不行;其次康熙帝提到了新太子要有德,显然废太子胤礽是无德的,而且既然是举荐新太子,旧太子必然排除在外;最后遍观所有的皇子,在佟国维看来有德之人,只剩下老八胤禩。
但是毕竟是猜测,必然需要进一步向康熙帝验证才行,而机会很快就来了:
这边上书房大臣们还在纠结选谁时,老八胤禩那边主动把故弄玄虚的道士张德明带到了康熙帝身边,老八胤禩此举有点小儿科,尤其是在老谋深算的康熙帝面前。
之所以康熙帝要举荐新太子,一方面废太子胤礽确实不争气,让老爷子生气,另一方面,他也想知道现在自己的这些皇子们,谁可能是热河八大山庄被围事件的幕后凶手?
所以整个举荐新太子的举动,更像是康熙帝联合张廷玉设下的一个圈套,目的就是引蛇出洞,太子被废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就有可能是凶手。
所以面对老八胤禩带江湖道士请罪,康熙帝打了一个烟雾弹:
“江湖术士的话,也不能一概视为妖言,因为他多少也能代表一些民意嘛。”
而康熙帝说这句话的时候,上书房三位大臣均在场,每个人的神情十分耐人寻味……
三、
听到康熙帝如此说,佟国维一脸恍然大悟的感觉,两只眼愣愣地盯着康熙帝,而马齐却把头转向了佟国维,一副恍然大悟的感觉,只有张廷玉面不改色,仍然是微微低着头,若有所思。
这件事发生之后,佟国维回去就开始联络百官,联名举荐老八胤禩当新太子,此时的马齐也有自己的判断,他也是认为老八胤禩符合新太子的条件,只不过他并没有方案B,也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当然,前提是有佟国维陪着。
由于张廷玉一直不表态,佟国维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他们在上书房,佟国维就倒了一杯奶茶递给张廷玉,结果张廷玉不肯喝,于是佟国维又拿给马齐,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马大人,今天茶房奶子沏的不错,赶快趁热喝了吧,一会儿凉了,再喝那味可就两样了。”
这句话其实是说给张廷玉听的,意思就是说,你还在观望啥?我跟马齐都喝上奶茶了,好喝的很,也就是我们都举荐老八胤禩了,你再不表态,喝茶都喝不上热的,味道也不一样了。
但是不一会儿,康熙帝就进来了,先是问了一下选举的情况,得知老八胤禩得票最多之后,不理这茬,开始跟张廷玉商量其他的事。这时候的佟国维是一脸懵逼,他不知道康熙帝这是要干嘛,等康熙帝要放出老十三胤祥时,佟国维甚至还问为什么?
但是至始至终,马齐都是没有表态的,仍然是站在佟国维的身边,只是他不知道佟国维后面又跟康熙帝单独吃了一顿饭,这顿饭之后,佟国维心里更加没底了,于是马上执行计划B,叫来了隆科多,设下了举报自己的计谋。
也就是这时候,佟国维也丢掉了马齐,张廷玉更不用说,一开始就没有跟马齐讲实话,所以等到选举新太子的那一天,马齐惊讶地问张廷玉:
“什么?你单独有一个密折,我怎么不知道?”
马齐真是太耿直了,他一直以为推举新太子一事上,三位上书房大臣必然应该行动一致啊,为什么张廷玉这么另类?
而等到佟国维被批之后,马齐突然就明白了,或许自己中计了,那么该怎么自救呢?
四、
此时马齐面临几种选择,一种是一条路走到黑,坚持自己的选择;一种是临时变戈,顺从康熙帝的意思;再有就是胡说八道,争取能自圆其说。
显然后面两条路都是死路,临时变戈?你是上书房大臣哎,怎么可以做事这么不负责任?胡说八道能骗得过康熙帝吗?
可是走到黑,怎么能逃脱罪名呢,毕竟康熙帝给佟国维定的罪是结党?
此时马齐显然是处于劣势,张廷玉自不必说,举荐新太子的主意就是他跟康熙帝制定的。而佟国维前一晚又跟康熙帝达成了协议,也就是举荐新太子之事早就在暗中被各位大佬解决了,只有马齐还蒙在鼓里。
所以当康熙帝说重立废太子胤礽时,佟国维沉默,张廷玉沉默,只有马齐顶了一句:
“就是因为废了二阿哥胤扔的太子之位,才有了推举新太子这个事,怎么可能再推举废太子呢?”
康熙帝也愣了,没想到马齐这么楞,结果理论一番之后,张廷玉站出来解了围,提到自己举荐的就是废太子胤礽,马齐估计已经料到了,也就没再反驳,最后抱怨一句:
“确实只有八阿哥宜乎立为太子!”
马齐这句话表明的态度是,我马齐完全为国着想,针对太子的各项指标筛选,确实是老八胤禩符合,推举他也是为了国家,绝不是结党,更不会挑战皇权,我只是耿直的有点蠢。
就这样,马齐把自己从佟国维的战车上分割出来,成为了单独的一派,而且大公无私,毕竟是副手,自己又确实没有结党营私,最后康熙帝定的罪名就是:
“你的罪在于见事昏聩,随声附和。”
“隆科多说佟国维是糊涂,我看你才是真糊涂?”
不要觉得这是康熙帝对马齐的处罚,其实这是暗示他,你太耿直了,虽然工作业绩合格,但是情商需要稍微提高一些,但是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
毕竟马齐本来就是上书房排名第二,一开始是佟国维的副手,这次佟国维倒了,自己又成了张廷玉的副手,基本没啥影响,以后紧跟张廷玉的脚步便是了。
后来太子胤礽监国的时候,马齐还跟他理论一番,最后也被撤职了,再后来的雍正朝,马齐的存在感更低了,基本就是跟在张廷玉后面附和,虽然不出头,但是三观还是正的,比如八王议政逼宫时,他也是附和张廷玉说了公道话,最后得以独善其身。
也是因为他的不结党营私,耿直,实在,踏踏实实一根筋的办事,最终得以87岁高龄寿终正寝,也保证了富察氏一百多年的繁荣昌盛……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对马齐说“隆科多说佟国维是糊涂,我看你才是真糊涂”?
(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
——之无限猜想200——075
隆科多说他的六叔佟国维糊涂,康熙帝骂马骑是真昏聩……
上书房大臣马齐被康熙皇帝一顿臭骂,不但吃了挂落,还把它降两级使用,名次排在张廷玉的后边。马奇吃挂落的真正原因是他根本就没明白康熙皇帝设计了这场大戏,他应该协助康熙帝平衡权术,可他却跟着佟国维后边瞎忽悠,还差点儿丢了差事。
(上书房大臣马齐)
上书房大臣马齐在他的手掌心儿里写了一个“八”字,这就是她公开暗示朝臣,他这位上书房大臣举荐的新太子就是八阿哥胤祀,这是典型的串联,而且马奇的这次串联,不但违背了康熙帝的意志,更是助长了阿哥胤祀的夺嫡嚣张气焰,康熙帝出手了。
从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我们看到上书房的三位重量级大臣分别是:佟国维、马齐、张廷玉,两满一汉的权力架构。
本身满族大臣就享受着特权,而佟国维,马齐名次又排在上书房前面,所以非常明显是满族人控制上书房的话语权,特别是在这次举荐新太子当中,八阿哥胤祀在佟国维,马齐二人的煽动下让康熙帝措手不及。
康熙皇帝的这次公开举荐新太子看似荒唐可笑,可它的内涵实则意义深远,高深莫测。康熙皇帝这是摆的什么迷糊阵,让这出举荐新太子的大戏变得扑朔迷离,荒唐中带着一股杀气。
(康熙帝奇怪的质问)
康熙皇帝对他自己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一定有所预料:
一、康熙皇帝有可能预料到即使太子胤礽不是被废而接康熙帝的班,以八阿哥胤祀的势力必然会给这位继承人制造麻烦。
二、如果废掉太子胤礽,如果新的皇位继承人不是八阿哥胤祀,必然要发生公开夺嫡,不可避免会发生一起兄弟之间血战。
三、八阿哥胤祀,绝对不是康熙皇帝心目中默认的皇位继承人,不过康熙帝已经看出了八阿哥胤祀争夺皇位继承人的野心。
无论康熙皇帝的皇位继承人是哪一位皇子,如果不是八阿哥胤祀,那么他就会去反扑,去争夺。因为八阿哥硬是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甘心屈居于别的兄弟之下,以他对皇位继承人的渴望,他会不遗余力的去争夺。
(佟国维与马齐)
佟国维与侄子隆科多分别烧四阿哥胤祯和八阿哥胤祀的冷热燥,这是为了保全他们佟氏家族荣华富贵的经久不衰,这有可能是康熙帝暗中默认的。可你马齐跟着瞎忽悠,起什么腻。
富察·马齐,富察氏,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子,孝贤纯皇后的伯父,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外戚。
马齐也不是一位白给的人物,他的父亲米思翰在康熙朝也是康熙皇帝的得力干将。马齐的亲侄女就是后来嫁给乾隆皇帝的原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曾经给富察氏家族带来无比荣耀。
实际上康熙帝骂佟国维的糊涂是笑里藏奸的假糊涂。而你马齐的糊涂就不是糊涂所致的,不明事理,立场不坚,骂你马齐是真昏聩是再恰当不过了……
举荐新太子中对马齐的处分可谓是浮皮潦草,把马齐降两级使用罚俸禄一年,名字在上书房的排列为张廷玉的后边,这也是康熙皇帝对马奇的一种警告。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对马齐说“隆科多说佟国维是糊涂,我看你才是真糊涂”?
“一废皇太子”之后的“百官举荐新太子”,马齐与佟国维一同暗中串联官员,扶保八阿哥胤禩,而在康熙明确表示要复立太子胤礽,并且因此已经惩治了佟国维之后,马齐依旧坚持了自己支持胤禩的想法,甚至还在质问康熙。
对于如此“冥顽不化”的马齐,康熙给出了他的评价,并对其予以了降级处分。
“隆科多说佟国维是糊涂,我看你才是真糊涂。”
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两个简单的“糊涂”,却瞬间点醒了马齐,不仅让马齐明白了自己的过失之处,更是让马齐知晓了一切的原委,更是如同打通了马齐的“任督二脉”一般,让其知晓了今后在朝堂上的安身立命与为臣为官之道,使得马齐能够安然度过康雍乾三朝,并且为三代帝王所信任与器重。
佟国维的“糊涂”,不是康熙的评价,而是出自隆科多之口。
马齐在“百官举荐新太子”中积极的扶保八阿哥胤禩,很大程度上,是在唯佟国维马首是瞻。
一方面,此时的佟国维是上书房的首辅大臣,并且还是康熙皇帝的亲二舅兼老丈人,与康熙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亲缘关系,因此他在朝堂上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便是八阿哥胤禩本人的表现确实是非常出众,特别是相较于荒诞不羁、骄纵狂傲的太子胤礽,明显是更加的贤德与干练,因而推举胤禩也就是“举贤荐才”。
与此同时,由于八阿哥胤禩的“仁义”,赢得了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等一众康熙皇子的拥护,以及朝中绝大多数官员的好感,这就使得在扶保胤禩的同时,也能让佟国维和马齐收获更多的朝堂支持。这就使得同为满洲官员并且代表满洲贵族集团利益的佟国维和马齐,在这件事情也算是就此结成了同盟,共同扶保与支持八阿哥胤禩,同时他们也已经将其付诸了行动。
然而,佟国维与马齐这样的主张却与康熙内心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
“一废皇太子”,是在康熙为了维系局势的稳定为目的“突然”做出的决定,特别是当时其身在热河,危机四伏,众位皇子又对皇位虎视眈眈,康熙只能用废黜胤礽皇太子之位的方式,暂时性的稳定皇子们的情绪,进而将事态平息。
可从本意上来说,康熙并不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废黜胤礽,况且经过康熙的证实,所谓导致太子“兵变”的手谕,确系伪造,也算是为胤礽在一定程度上洗脱了罪名。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发起的“百官举荐新太子”,更像是一次目的明确的“钓鱼执法”,为的就是将八阿哥胤禩的势力彻底摸查清楚,并且加以打击,进而实现皇子之间的势力平衡,同时也能为复立胤礽营造舆论。
可是,或许就连康熙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佟国维会参与的这么深入和彻底,甚至已经到了“居中串联”的境地,极大的影响到了朝堂上的舆论风向。
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皇帝选择了亲自出面,进行“游说”,实际上,就是要与佟国维达成一桩“交易”,即让佟国维与自己上演一出“双簧”大戏,进而完成其打压八阿哥胤禩及其整个政治集团的目的。与此同时,佟国维则会就此告别政治舞台,康熙则会对隆科多委以重任,使得佟佳氏家族内部完成权力交接,以此解除佟国维的后顾之忧。
而佟国维与隆科多之间,随即又上演了一出“双簧”,与康熙皇帝那面就此形成“局中之局”,遥相呼应。
其具体的方式便是,隆科多主动检举佟国维,将佟国维暗中扶保八阿哥胤禩的全部行径和盘托出。这样一来,看似是在揭发佟国维的罪责,但实际上,却是将矛头直指八阿哥胤禩,在戳穿胤禩“假仁假义”的同时,更是在谴责胤禩与朝臣结党营私与暗中勾结,以此来实现对于胤禩集团的打压。
于是,隆科多、佟国维与康熙之间这出“苦肉计”成功上演,隆科多“出卖”自己的亲叔叔,康熙训斥自己的亲舅舅兼老丈人,并且让其退休回家。可从实际效果上来说,康熙达成其政治目的,佟国维得以全身而退,而隆科多也得到了其梦寐以求的高位,可谓是实现了“三赢”。
由此可见,康熙所说的“隆科多说佟国维是糊涂”这句话中,康熙所蕴含的意思是:佟国维的“糊涂”,是隆科多说的,并不是康熙本人所说的,康熙并不认为佟国维“糊涂”,相反,能够配合康熙把这出戏演好,演得真实,佟国维是非常的精明。所以,佟国维的“糊涂”,实际上是“假糊涂”。
康熙亲口说马齐“糊涂”,是因为马齐确实是真的“糊涂”了。
此时的康熙,对于胤禩也已然是极度的反感和厌恶,同时,更是下旨将佟国维就地免职,请出了朝堂,这些都将康熙想要复立胤礽皇太子之位的想法与态度表现的非常坚决。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马齐依旧是坚持己见,甚至可以说,马齐是将自己置于了一条“绝路”之上。
“奴才的罪和佟国维一样深重,求皇上重重惩治。但奴才以为,在阿哥之中,确实只有八阿哥宜乎立为太子。恳求皇上不要以臣等之过,而弃用贤哲之王。”
马齐如此的一番话,实际上直接暴露了三个明显的错误。
其一,马齐自己承认与佟国维一样,是“罪孽深重”,可以说就是承认了自己与佟国维一起“居中串联”。而这无疑就是典型的“结党营私”的行为,无意中,马齐就给自己扣上了一顶非常不利的参与党争的“帽子”。
其二,康熙与佟国维对话的核心内容,就是借由训斥佟国维,揭露八阿哥胤禩“假仁假义”的本质,进而对胤禩本人及其党羽予以打压,然而,马齐却依旧坚持为胤禩说好话,可谓是全然不顾康熙的想法与感受。
其三,康熙已经非常明确的表达了想要复立胤礽的想法和态度,可马齐却我行我素的继续坚持扶保八阿哥胤禩的观点,这不仅是与康熙的目的背道而驰,并且其一再强调胤禩是“贤哲之主”,更是对于太子胤礽的巨大否定,也是对于康熙立储的否定。
此时的马齐,已然是“自掘坟墓”,将自己置身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境地,或许他的本意是出于“公心”,但是以他的官阶和地位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对康熙的一种极大挑战,更是在动摇康熙刚刚建立起来的朝堂舆论,不可谓之为一种“作死”的举动。
对于马齐如此“愚蠢”的举动和言语,康熙则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隆科多说佟国维是糊涂,我看你才是真糊涂。你的罪在于见事昏聩,随声附和。”
康熙的这番话,可以说是给足了马齐“面子”,既没有明确指出马齐的“结党”行为,同时更是将马齐当做了“从犯”,进而将罪责的大部由已经被他处罚过的佟国维所承担。
但是对于马齐不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不知道与康熙内心的所思所想保持一致,或者说马齐没有尽到一个人臣应有的本分与职责,康熙还是予以了极大的愤慨。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用“糊涂”和“昏聩”来评价马齐,是因为马齐在整件事情上的表现,是真的“糊涂”。
就这样,马齐因为他的“糊涂”,被康熙降了两级,本应在佟国维致仕后,位列上书房首辅大臣之位的他,也只能排在了汉臣张廷玉之后,对于马齐来说,确实可以用“损失惨重”来形容。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次事件给马齐带来的影响与“教训”,让他彻底明白了“受君食禄,忠君之事”的道理。
在此之后,马齐与张廷玉一道,保持了对于康熙的绝对忠诚,同时在众位皇子之间,也保持了绝对的中立。而这样的举动不仅让其为康熙所重新赏识与信任,就连继任的雍正皇帝,也似乎忘却了马齐曾经支持过自己的政敌——八阿哥胤禩,进而将其委以总理大臣与军机大臣的重任,同样给予了极大的信任。
在这其中,及时的“反省己过”,懂得“悬崖勒马”,成为了马齐之所以能够摘除“标签”,为自己“洗白”的重要成功经验,为人所津津乐道。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对马齐说“隆科多说佟国维是糊涂,我看你才是真糊涂”?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的马齐是一个严重被“弱化”的人物,这个人能够屹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不倒,而且侄女儿还成为了乾隆帝的原配、皇后,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其实,电视剧中虽然没有“大书特书”马齐,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马齐这个人的精明,那就是恰到好处的“装傻充愣”。而提问者所说的这个问题,恰恰就是剧中马齐恰到好处“装傻充愣”的表现。可不要小看了“装傻充愣”这四个字,那是需要有相当高水平的!装过了,皇帝会认为你是真傻;装不好,皇帝会觉得你是别有用心……而电视剧中的马齐却将“装傻充愣”发挥到了极致,恰到好处。
举荐新太子人选
提问者提到了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康熙帝的那句话,其实这恰恰就是马齐想要的结果,他要的就是康熙帝认为他是“真糊涂”!在波云诡谲的康熙末年,为何马齐能够屹立不倒?他靠的就是这个“愣”,而这个“愣”恰恰又成了马齐的“保护色”。“愣”说明他可以“直”,而“愣”同时又可以让这种“直”变得不那么“别有用心”。这就和酒后吐槽别人和清醒时吐槽别人一个道理,清醒时吐槽别人,很可能会触怒被吐槽者、无法回头。而接着酒劲儿,别人会认为你是酒多了,而你自己也有一个转圜的余地——酒后胡言,别当真。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废,康熙帝下令群臣举荐新太子人选。其目的无非有二:一、诸子争储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康熙帝怕了,他想要“还原”、复立胤礽。但皇帝不能出尔反尔,康熙帝急需一个复立胤礽的理由,哪怕只有一个人提出,康熙帝也可以“从善如流”。二、借助举荐新太子搞清楚皇子结党、朝臣站队的具体情况。马齐不知道吗?怎么可能不知道?真实历史上,康熙帝甚至已经提前知会马齐、让他不要搅和进去,但他依然公开支持了胤禩。这个就不去多说了,我们只就电视剧而论。
康熙帝的心思马齐心知肚明,但他有他的考虑。一边是“八爷”、一边是拉着自己共同举荐“八爷”的佟国维,马齐何去何从?不举荐“八爷”,他不仅得罪了“八爷”,而且还得罪了佟国维。一个是康熙帝的亲儿子、一个是康熙帝的亲娘舅,哪个都不是他马齐得罪得起的!唯有“四爷”,与自己没有任何关联,只要处理得当,依然还是可以“化敌为友”的。最终,马齐选择了与佟国维联名举荐“八爷”,而这正是马齐的聪明之处。与佟国维联名,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佟国维是“主谋”,他马齐只是“胁从”。既然已经举荐“八爷”了,自然不会得罪“八爷”;和佟国维联名了,自然也不会得罪佟国维。但是,马齐为何不单独上折子呢?他要的就是让佟国维当这个“主谋”,真要是出了事,有佟国维这个“个儿大”的顶着!自己充其量就是“从犯”而已。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您就太小看马齐了。在康熙帝大怒、斥责了“八爷”并要罢免佟国维时,朝野噤声,唯有马齐站了出来,为“八爷”和佟国维“鸣冤叫屈”。这符合剧中马齐“愣”的特点,但马齐却不是真“愣”,这恰恰是他的聪明之处!这个时候,马齐如果什么也不说,反倒是坐实了他支持“八爷”是“别有用心”。可马齐站出来为“八爷”和佟国维“鸣冤叫屈”就不一样了。马齐就是想借此说明自己不是“别有用心”,而是认为“八爷”真的适合当太子、认为佟国维是对的!
在康熙帝看来,马齐起码是一心为公,只是“糊涂”、“愣劲儿”上来了才顶撞自己。自然不会怪罪马齐,所以才说出了那句“我看你才是真糊涂”。在“八爷”和佟国维看来,马齐如此仗义执言,将来真要是得志了,自然不会亏待了马齐。还有“四爷”,虽然马齐举荐了“八爷”,但他只是出于公心,“糊涂”了、“愣”了,并没有与“八爷”结党。这就足够了,即便“四爷”后来成为了雍正帝,马齐在他眼里也不是“八爷党”,自然不属于清洗之列,马齐也算是“软着陆”了。马齐傻吗?愣吗?不不不,他那是恰到好处的“装傻充愣”,如果不是这样,他能在几方面都过关吗?恐怕很难……
焚烧《百官行述》
再就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四爷”焚烧《百官行述》的那场戏,为何一众皇子聚会,马齐也来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愣”。这种搅和进皇子纠纷的事情,所有人都是“敬而远之”、生怕涉足。但马齐不怕,他有“愣”这个保护色——“我没想那么多呀,四爷请吃饭,我就去了……”这一点在康熙帝面前足以撇清自己了,更重要的是以他一贯的“愣”,康熙帝信他是“真去吃饭”。
那么,“四爷”为何要请马齐呢?同样是因为他的“愣”。“愣”人自然耿直,他是做“见证人”的最佳人选,康熙帝信得过他的话。同时,马齐一直以“愣”出名,他既不是太子的人、也不是“八爷”的人、更不是“四爷”的人,他来当这个“见证人”,谁都能够接受,不担心他歪曲事实。而马齐更是聪明,他就是“来吃饭”的:“你们兄弟想什么,我一个愣头青根本搞不清,我就是吃饭加‘录像’而已。”将来康熙帝问起来,如实说就行,谁也不得罪。而在“四爷”看来,自己一请、马齐立马就来,至少他不是“别有用心”之人,其他人如太子、八爷也不会认为马齐“别有用心”。这就是为什么“四爷”成为皇帝之后,马齐依然能够稳坐钓鱼台的原因之一。
太子罚跪群臣
除了以上两个事情之外,电视机《雍正王朝》里太子复位后罚跪群臣时马齐的表现也堪称经典。太子为了报复群臣,让前来汇报工作的大臣在门外罚跪。马齐来了,群臣请他出面劝说太子,但马齐却什么也没说,而是请求太子让自己也到外面跪着去!这同样是“愣”的表现,在太子看来,无非“这货愣劲儿又上来了!”
可在康熙帝和群臣看来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群臣会认为马齐和自己是“一路人”,马齐再次融入了“大众”。在康熙帝看来呢?马齐和太子的关系也一般,而且依然非常“愣”。如此一来,马齐彻底撇清了与太子的关系,又没有和太子撕破脸,无非承认自己是个“愣头青”,不是吗?本来就是!试想,如果马齐劝太子,太子会怎么想?至少马齐和他不是一条心,他和外面跪着的是一路人。如果马齐劝动了太子,康熙帝会怎么想?马齐轻轻松松便说动了太子,他会不会和太子有什么?这不都是正常逻辑吗?马齐恰到好处的“愣”又一次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潞河驿
康熙帝驾崩,“十四爷”回朝,在潞河驿质问前来接待的马齐康熙帝到底传位给了谁并拒绝下马接旨。马齐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是否承认是“爱新觉罗子孙”的大帽子逼“十四爷”接旨。接了雍正帝的旨不就等于是承认了雍正帝的皇帝身份了吗?马齐又帮雍正帝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从中我们也能看到马齐的精明,在大是大非上马齐可从来不“愣”。至于以后的事,那就不是马齐可以左右的了。至少马齐的任务完成了,“投名状”也算是给雍正帝递上去了。
所以说,马齐能够屹立康雍乾三朝不倒,不是没有道理的。真实历史上的马齐虽然与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存在一定出入,但大体也是这样一个情况,“忠厚老实”的保护色下面藏着一颗非常精明的脑袋!这也就无怪乎富察氏一门能够走向清王朝外戚的巅峰了……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