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中已经独立的幼崽若干年后还会认识母亲吗?
▍动物中已经独立的幼崽若干年后还会认识母亲吗?
大家经常谈起犬科和猫科动物,我就以常见的狗和常议论的狮子为例,它们独立的幼崽,若干年后仍然能认出母亲。
在动物世界里,每种动物都拥有独有的本领,其实不光是狗和狮子,其它大部分动物,也能轻易识别出自己的亲人,因为它们都拥有让人们望尘莫及的“超能力”。
关于狗和它的“超能力”
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经过长时间的驯化和磨练,它成为了通人性的动物,成为了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狗不会说话,它们不会用嘴交流,而相互闻屁股(肛门),则是它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人的肛门,连自己都嫌弃,狗的肛门,没有狗嫌弃。在狗的肛门处,有两个针孔般大小的小孔,小孔直通直肠,直肠中的有一个小囊体,这就是狗交流的媒介——肛门腺。
作为狗的宝贝,肛门腺能分泌释放出重要的化学识别信息。一个小孔主要分泌多种短链酸类物质的腺液,这种腺液是狗的身份特征,它可以代表狗的性别、情绪、食物、体魄和健康状况等。另一个分泌皮脂腺液,是狗为肛门做润滑保健的。
养过狗的都熟悉,狗每次出门,都会在不同地点撒尿或排便,有时,还要到处闻一闻,狗没有别的意思,它这样做,只是想交朋友而已。这就不得不说到,狗的“超能力”,它拥有的无比强大的嗅觉。
狗的嗅觉器官十分强大和灵敏,它鼻腔中捕捉各种气味颗粒的器官,总面积达到170平方厘米,可产生1.25~2.2亿个嗅觉细胞,而人类最多只能产生500多万个。
而狗的两个鼻孔,还可以单独运作,一个呼气,一个吸气,也可同时进行,它的鼻子能捕捉到超低浓度的气味。据研究,狗能识别200多万种气味,它识别气味的程度,甚至达到了恐怖的分子级。
科学家也做过实验,将硫酸稀释成千万分之一,狗也能成功嗅出它需要的味道。将鸡蛋扔进粪水池,狗也能短时间内找出来。狗与狗之间沟通主要靠嗅觉,如果你发现它们在相互闻屁股,就是代表在互相沟通。
闻屁股,是狗的社交方式,它们可以互为朋友,或不理不睬。可以通过屁股,闻出对方释放出的性激素气味,这是求爱信号。可以为对方把脉,如果对方患有肠胃病或炎症,它可以靠犬吠向主人传递信息。
还有一点,狗闻屁股是物种遗传问题,从小狗出生时,母犬就会用嘴,“用心”去呵护小狗的屁股,有时还会舔舐帮助小狗排泄。这种习性,已世代刻在了狗的基因和骨子里,它们知道,能摸我的头,但决不能碰我的屁股。
因此,不管在何处,狗都会通过肛门腺,不断释放出很多信号。它屁股融合的气味,就是它的“身份证”,能让其它狗快速地判断它是谁。
在动物界,每种动物都在刻意去避免近亲繁殖,狗因为对亲属的味道流连忘返,它可没有高尚的道德观。加上被驯化,以及人类干预,在狗与狗之间,近亲繁殖的概率比较大,有时,还可能波及到自己母亲。难道,长大后的狗,不认识自己母亲了吗?
为了更好的论证,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心理学院的彼得·希普尔( Peter Hepper)教授做过一项“狗找母亲”的实验,结果显示,狗是能识别出自己母亲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彼得教授特意选了三种智商靠前的幼犬,分别为德国牧羊犬、金毛猎犬和拉布拉多犬,犬龄均在4~6周龄间。
刚开始,她把幼犬母亲,以及同犬种同年龄的母犬分别关在房间里,然后让幼犬去找母亲,结果84%的幼犬,都优先走向自己母亲的房间外,并长时间逗留。
紧接着第二次实验,将母亲换成了幼犬的兄弟姐妹,以及其它同龄幼犬。结果有67%的幼犬第一时间靠近自己的兄弟姐妹,其它在短暂逗留后,也逐渐向亲属靠拢。
第三次试验时,教授加大了难度,她把毛巾放在幼犬母亲及亲属的窝里,以及其它母亲及其它孩子的窝里,放置两天后,让幼犬去寻找母亲和亲属的味道。结果有82%的幼犬,都能快速地找到有母亲气味的毛巾,有70%的幼犬能识别出,残留有兄弟姐妹气味的毛巾。
第四次试验时,难度再次加大,她将一批8周龄的幼犬,与它们的母亲完全分开,一直等到两年后,才让这些曾经的幼犬,去寻找有妈妈味道的毛巾。同时,也有同犬种同年龄的其它母亲和亲属混淆其中。
第四次结果显示,这些两岁多的孩子,有76%能识别出有母亲味道的毛巾,同时,有78%的母亲,也能识别出自己孩子的味道。
综上实验证明,狗拥有的强大嗅觉,无论是年龄大小,还是岁月流逝,它们都能识别出,曾经刻骨铭心的味道。因为,每一条狗的肛门腺,都是它独一无二的身份象征,它并不会随时间而消失,就像人类独一无二的DNA一样。
再来说说狮子,以及它长大后能认识母亲吗?
狮子是非洲草原上的霸主,它和老虎之间,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作为最完美的两个猫科动物,两个都是王者,老虎是独居,狮子为群居,论单打独斗,老虎占优,论群战,狮子威武。不过,对比之下,群居的狮子,比独居的老虎,似乎要悲壮一些。
在一个狮群中,狮王是统领,其它还有若干只被狮王认可的雄狮,几只至二十几只雌狮,以及未成年的幼狮。一般情况下,整个狮群数量,常维持在8~30只之间。
狮群里分工明确,等级分明,狩猎是雌狮的事,雄狮只负责保卫家园。在进食时,狮王先吃,雄狮其次,然后是雌狮,最后是幼狮。
狮子的命运,从它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
幼狮在半岁前都由雌狮哺育,半岁至两岁之间,逐渐练习捕猎技能,加上食物的优先等级,此阶段因各种原因死掉的幼狮达70%。幼狮到了两岁左右,身体各方面都发育完全,此时,它们会因为性别不同,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幼狮中的雌狮,会得到狮王和母亲的认可,它们会学习成熟的捕猎技巧,并留在狮群中,成为狩猎的中坚力量,以及种群繁衍生息的重要保证。
幼狮中的雄狮,在两岁左右,身体各方面已发育较完全,体格也趋近于成年雄狮。此时,狮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也为了降低近亲繁殖带来的种群衰败,它会主动地将这部分雄狮进行驱赶,并要求它们严禁在领地周围游荡。
驱赶后的雄狮没了狮群,它们会独自流浪到远方,并接受大草原各方势力的各种毒打。本领强大的,结盟挑战各狮王,胜了,能者取代老狮王,拥有自己的狮群,败了,大家继续流浪,蓄力进行下一次挑战。
流浪雄狮的人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它一直在努力奋斗。据统计,被驱逐的雄狮,很难活到晚年,整体存活率不足30%。
非洲大草原广阔无垠,流浪雄狮与母亲所在的狮群,邂逅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总会狭路相逢,狮王平均2~3年换一次,也有被驱逐的雄狮,向原来狮群中的新狮王发起挑战的例子。
当雄狮取代狮王后,自然就会见到自己的母亲了,也会见到自己曾经的姐妹们。此时,就像阔别已久的亲人重逢一般,雄狮和亲人之间,会靠近亲昵和交流。
根据研究,野外狮子平均年龄在16岁,雄狮在两岁左右被驱逐时,身体各器官已发育较完全,相当于人类的12~16岁。
加上猫科动物像犬科动物一样,都拥有无比强大的嗅觉能力,雄狮的前两年,都在狮群中摸爬滚打,它早已将母亲和姐妹的气味铭记于心,当再次相遇时,靠气味就能识别出对方身份。
雄狮和母亲相互凝视
有这么一个纪录片,年轻的雄狮被赶走后独自流浪,过了几年,通过人为的干预,这只雄狮偶然碰到了自己的母亲和姐妹们。
在记录的镜头中,雄狮和母亲长时间凝视,雄狮是捕捉到“家”的味道,而母亲是为了护住身后的幼崽。不过,急于和母亲打招呼的雄狮,还是小心翼翼地靠了过去,用鼻子闻了闻母亲。这时,母亲也放下了戒备,用鼻子碰了碰雄狮,随后,它们互相闻闻、磨蹭。
雄狮和母亲亲昵、磨蹭
雄狮和母亲相认了,它们都记得对方的味道,在之后,雄狮又闻闻母亲,碰碰母亲,转头就走了。这一次,雄狮走得更远,也许是身体里的基因告诉它,它不能和母亲产生过多的交集,也不能在该领地内长时间逗留,不然狮王会大火雷霆的。
再比如在百度贴吧中有一个帖子,名为《在命运的逆风中前行-追寻查尔斯顿兄弟的足迹》,讲述一位养母(雌狮)养育三只幼崽(幼狮)的全过程。
帖子中记录,一年多后走失了一只雌性幼狮,另外两只继续成长。等两只雄狮长大后,雌狮因发情,转头融入了一个狮群,而这两只雄狮则在草原上流浪。不过,两只雄狮没有忘记曾经陪伴自己成长的“母亲”,它们还会回来和“母亲”亲昵,甚至和“母亲”的幼崽玩耍。而这一切,都是靠强大嗅觉,捕捉到的熟悉的味道。
两兄弟和自己的“母亲”
流浪雄狮回来和外甥玩耍
综上可以看出,作为猫科动物的狮子,它们也拥有无与伦比的嗅觉器官,当雄狮独自流浪后,当再次遇见自己的母亲或姐妹时,它们也会靠彼此的气味相认,因为这是刻在它们骨子里的肌肉记忆。
最后
动物们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超能力”,它们明白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大自然道理。在长此而往的繁衍下,它们心中已经形成了默契,一种近亲繁殖会迫害种群的默契。
因此,很多动物在成年后,都会被动或主动脱离自己的亲属。比如雄性的老虎、骆驼、大象、老鼠、羚羊等,都是一样的。
而动物们在脱离自己的亲属前,都属于成年或接近成年的状态,就像人类一样,一个18岁的人离开父母,就算过去10年、20年或者更久,再次见面时,也会认识自己的父母。更别说拥有强大嗅觉、触觉、视觉或听觉的动物们了。
▍动物中已经独立的幼崽若干年后还会认识母亲吗?
其实大部分动物的亲情感没有那么强烈,在已独立生活的动物之间只有生存、繁衍,这和我们人类这种高社会化的哺乳动物是不一样的。但是也有一些动物是特例的,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给动物分类来分析,因为不同动物的习性也是不一样的。
父母不哺育、抚养
不管是动物的雌性还是雄性一方,都不会抚养后代幼崽,自然也就谈不到认识父母这种事儿了。
举例来说,雌海龟为了繁殖回到沙滩,并在沙滩上挖一个深约1米的洞,接下来就把蛋产在这个坑洞里。那么此时雌海龟作为母亲的任务就完成了,随后它们将回到海里,继续下一个轮回。在大约一个半月以后,小海龟破壳而出后,见不到母亲更见不到父亲,出生后根据本能奋力奔向大海,就开始了自己的“龟”生旅途。
父母哺育长大
第一 气味
对于一些动物来说,它们是通过气味来识别幼崽的,幼崽出生后母亲记住了它独特的味道,自然会循着味道来识别幼崽。但是这种手段并不高明并且不长久,如果幼崽和父母分开后,经过很多的变化,味道肯定会随之变化。那么旧时的亲人也会变成仇人,等同于最熟悉的陌生人。举例来说,如果人类摸了刚出生的兔子幼崽,那么这个幼崽身上的味道就改变了,母兔就辨别不出自己的幼崽,更会无情的将它咬死。
所以对于这些动物来说,即便远离父母或者混在动物群体中,父母也会根据味道找回幼崽。但是一旦成年分开一段时间后,气味就会发生改变,这样的话,父母就认不出来了。
第二 样貌
动物界都存在生存压力,所以父母抚养幼崽长大后,会让它们独自闯荡江湖,这样也可以减少一个族群内的竞争压力,并且获得最大的生活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容貌会随着生存环境和时间而变化,所以导致母亲和孩子很难相认,即使凭着模糊的记忆,也会因为领地意识,而被认作是侵略者驱赶。
第三 声音
子女一旦长大,就会被父母驱逐出领地,在外面独自打拼并拥有自己的地盘。有生物学家观察一条狼,从它幼崽时期到独立生活,声音变化了很多,所以幼崽时期靠声音识别不难,长大后还靠声音识别就是行不通的了。
因为这些动物幼崽从小被父母哺育长大,它们在一起生活过,有记忆。通过以上几个手段来识别幼崽并不难,但是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过滤掉了原有痕迹。所以大部分动物长大独立后,就和父母互不相识了。
特例
不过在动物中,猫科和犬科类动物是特别的存在,即使在若干年后,它们仍可以通过嗅觉辨别父母亲或孩子,因为它们的嗅觉都特别灵敏。
比如狮子,由于狮子幼崽在长到2岁成年之后才会被放逐独立生存,所以若干年后,样貌变化并不大。如果在野外已长大的幼狮在特别偶然的情况下,遇到了自己的父母亲。它们首先会互相凝视,观察对方,然后慢慢靠近,小心翼翼的用鼻子互相闻闻,然后互相碰碰、蹭蹭,仿佛认出了对方。遗憾的是,因为现在它们都分别属于不同的族群,也为了防止近亲繁殖,所以它们并不能相聚。
这种多年后还能辨别出亲人的能力,也因为狮子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这些动物一般智商都比较高,为了避免种群内竞争,食物过于匮乏等原因。在经过了跟父母长期生活、被哺育、培养长大之后,才会外出独自生活。类似的动物还有猩猩、大象等。
总结
虽然大多数动物都没有人类聪明,也因为社会化程度不如人类高,经过岁月流逝各种变化,所以认不出父母亲。但是人类只要容貌固定的情况下,不管过多少年都是会互相记得的。
▍动物中已经独立的幼崽若干年后还会认识母亲吗?
小牛扯断拴在牛鼻子上的绳子,冲着木棍钉的栏杆门奋力一冲,逃了出来。顺着地上的血迹,一路向前找,哞哞叫个不停。姥爷流着泪对小牛说:回去吧,回去吧,老牛已经不在了……
姥爷年轻的时候到云南,教当地人烧制砖瓦。当时没有条件和家人保持联系,都是出去一年半载,怀着对家乡的思念,披星戴月赶回来。
姥姥在家里看别人都回来了,就姥爷还没回来,还以为姥爷在外面去世了呢,在家哭了不知道多少回。年二十九,姥爷到家了。姥姥知道姥爷实诚,不把技术教透彻不好意思走,就不让姥爷出去了。
姥爷闲不住,把家里几亩地收拾出来,准备种西瓜赚钱。犁地松土是个累活,就想养一头牛帮着干活,这样能省不少劲。
从镇上买了一头性格温和的小牛犊,叫它牛牛。精心养了一年多长到七八百斤,犁地拉车是把好手。
姥爷特别喜欢这头听话能干活的牛,平时打面晒粮食,总是先捧一大把小麦喂牛牛。要是被村里人看到了,就该开玩笑说:“你家的牛待遇比人还高哩!”
后来牛牛下了个小牛犊,真是亲啊,用舌头不断舔舐着小牛,宝贝得很。姥爷就叫小牛犊牛宝。
放牛时,姥爷拉着大牛去河坡吃草,小牛宝一步不停地跟着,到了河坡大牛吃草,小牛就到处溜达着玩,不要太幸福!
后来小牛犊调皮,掉进旁边河里被水冲走了,大牛急得顺着河往下跑着去追,姥爷和几个大人也往下游去追。最后也没找到。
回来后发现大牛受了打击得了抑郁症,草料不香,睡觉不稳,时不时地在牛棚里独自走来走去。在河坡吃草时,大牛时不时卧在地上发会呆。
怕牛有个三长两短,姥爷就找来一只小黄狗当小牛,用小牛以前卧过的草垫在狗身上涂抹一遍,在大牛到河坡吃草时,把小黄狗从河边抱上来,送到大牛年前。
大牛喜出望外,像是看到自己孩子,对着小黄狗一阵亲昵地舔舐。小黄狗一时手足无措,生无可恋,呆地坐在地上,一脸害怕和无奈,一动不敢动。
再后来大牛的狗儿子在周边老嚣张了,见到大鹅和公鸡一顿追撵,只要大鹅和公鸡反击,小土狗就往大牛身边跑。农村三霸大鹅、公鸡、土狗,一下子实力天平倾斜到了土狗一方,毕竟有大牛做后盾谁也不敢造次。
大牛的抑郁症好了。过了一段时间大牛发现小黄狗长不大,并且一直调皮得很,怎么看都不像自己的孩子,大牛似乎明白自己只是捡了只狗儿子。
一年多后大牛又生了只小牛犊,这次大牛有经验了,当心得很,吃口草都会抬头看一眼小牛犊。小牛犊敢往河边走,大牛过去连推带舔把小牛赶到草地中心,让它远离河边。
四五个月后小牛犊断奶了,可以卖牛犊了。要么卖给附近一家刚建的养牛场,要么卖给想自己养牛耕地的老乡。
先是附近养牛场得着消息来问姥爷的牛犊卖不卖,并且给的价格还不低。养牛场要是买了小牛犊,会用一年时间育肥,然后宰杀掉卖牛肉。
大牛从来访的客人身上闻出了牛血味,大概知道这些人想把小牛带走,大牛有些难受,把小牛紧紧地堵在牛棚里不让它出来,收牛的人走后,大牛也不吃草料啦。
姥爷正不忍心把牛犊卖给养牛场时,后村的李爷爷想买个牛犊养大耕田,听说我姥爷想卖牛犊,就过来和姥爷聊了聊,还到牛棚里看了看大牛和小牛,比较喜欢。
约定第二天带着大牛到田里犁地,看看大牛干活怎么样,如果大牛干活给力,小牛长大耕地也差不了。
晚上姥爷捧了一大把小麦放到牛槽里,对大牛说:“牛牛,今天得吃食,明天好好表现,让后村的李哥看看你是好样的,把咱家的小牛买走,小牛一辈子也就有着落了。”
大牛哞哞地叫了几声,饱饱地吃了一顿。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姥爷就带着大牛小牛下地了。李爷爷也前后脚过来了。
姥爷对牛说:“努力吧,就看你今天的表现了。”大牛听姥爷说完,拉着犁子就走,一口气干了半天,拿下一亩地。下午又努把力拿下一亩地。
李爷爷很高兴,说这么能干的大牛,下的小牛错不了,就给了钱,把小牛领回家去了。
小牛不愿意走,大牛舔舐几下小牛,依依不舍地把小牛送走了。一路上小牛像个要外出打工的孩子,哞哞叫个不停,时不时回头望望大牛,大牛一直看着它呢。
姥爷告诉大牛,不要担心,小牛犊这回安全了。大牛正常吃食了,不再像之前那样不吃东西了。
平时放牛的时候,李大爷把小牛牵到河坡,撒手就不管了,小牛找到大牛,跟着牛妈妈一块吃草,也不乱跑了,非常省心。放羊放牛的人都羡慕李大爷养牛养得省心。
有段时间大牛生病了,卧在牛棚里不想动,不吃也不叫。大家正坐在屋里吃饭呢,听到门外有牛叫声,牛棚里的大牛突然也叫了起来。
姥爷把筷子放下,说了句:“小牛犊来看自己牛老娘了。”打开门果然小牛就在门外站着。看姥爷打开门,已经有三四百斤的小牛快跑两步往牛棚里去了。就七八米远的距离,小牛都等不及要看自己牛娘了。
大牛挣扎着站了起来,冲着半大的小牛一阵舔舐,一会又难受得卧了下来。看来真是病得不轻啊。
李爷爷过来了,说牛犊在河坡吃草,几天没见着大牛,也不吃不喝了,今天早上忘记拴牛了,一会就瞅不见了,就知道小牛来你家了。
姥爷找了个兽医,兽医检查一番说是牛吃到钉子了,要用吸铁石给吸出来。一番操作,果然在牛肚子里拉出一根生锈的铁钉。然后大牛就正常吃东西了。
又过一年多小牛长成大牛了,比大牛还要重上百十斤。耕地更是一把好手,李大爷时常夸这只小牛能干活。
平时在河坡放牛时,两只牛不像以前那么亲昵了,毕竟牛孩子长大了,独立了,基本不需要牛妈妈照应了。
大人们都说动物不像人,牛长大了亲情就该淡忘了,有时候还会跟牛娘抢草吃呢。要是老虎狮子这样的动物,小狮子长大为了抢地盘,儿子可能把老子都咬死呢。
有一天大舅套好木车去附近帮人拉土垫地基,回来的路上下起了雨,地面特别滑。牛脚打滑,摔下了深沟里,牛脊背被撞断了。老牛下半身不会动了,前腿撑着地怎么也站不起来。
姥爷当时有四五十岁了,为人坚强,那天姥爷眼泪啪嗒啪嗒掉个不停。兽医来了,看了一眼倒在沟里的老牛,很不幸地告诉姥爷这头牛不行了。
老牛就那么干挺着就是不咽气不闭眼。姥爷抚摸着牛头,告诉它:“牛啊,哥对不起你,没照看好你,今天救不了你啦,你就闭眼去吧,别痛苦地硬挺着了。”
老牛还是不闭眼,就那么硬挺着。大舅说把养殖厂杀牛的叫过来,趁着牛还有气,他们当场杀掉能值个好价钱。
一向修养好脾气好的姥爷,听到大舅说这话,忍不住骂了声:“牛帮我们干了大半辈子活,今天遭了殃,你是畜生吗?还能说出这话来。”
到了晚上老牛还是不闭眼,就那么挺着。姥爷去后村看了两趟,李爷爷赶着牛车去走亲戚了,还没回来。姥爷怕牛挺着痛苦,亲自跑一趟到了李爷爷亲戚家,告诉李爷爷大牛要死了,就是不闭眼,估计是想见见孩子了。
李爷爷也是性情中人,就和姥爷一块出发,两个老头连夜带着小牛往家赶。小牛拉着车,步伐比平时快了好多,它大概知道村里的牛娘出了事。两位老人怕累坏了它,就安慰道:“别急,慢慢走,你自己不能累出事。”
姥爷和李爷都下了牛车,给它减轻负担,和小牛一块往家里走,这样能快点。
天朦胧亮时,两人一牛终于赶到村里,到沟沟里一看,舅舅提着油灯在老牛旁边等着呢。还用挠痒耙给老牛挠痒,希望能转移它的注意力,这样就没那么疼了。
小牛看到受伤的牛娘时,哞……叫了一声,连滚带爬往沟里去。卧在大牛旁边,舔舐它的脸颊。大牛一声都叫不出,看到牛孩子一眼,也算完成了见孩子最后一面的心愿。半分钟后大牛去世了。
李爷爷赶紧把小牛牵走了,拴在家里的牛棚里。因为接下来养殖场的屠宰人员看大牛死了,就该分割牛肉了,尽量保持带着热气运送到屠宰房里。
没办法,当时生活条件差,一只牛死了,比现在家里一辆轿车没了都可惜。尽量发挥牛的价值,不至于家里损失太多。
然后几个人帮着往屠宰房抬牛肉,你两人一根杠子抬两只大牛腿,他一根扁挑着牛杂碎。姥爷和李爷爷帮着忙,把屠宰房的人往前边送。
一群人正往前走呢,小牛跑出来了,跟着地上的血迹往前找寻,一路跟在后面哞哞地叫个不停。
那一刻,天地阻隔生死别离,牛路漫漫来生再做母子。
姥爷和李爷爷这两位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累都受过的大男人,当时都哭得稀里哗啦。
后来我问姥爷当时你们哭,不怕别人笑话吗?快八十岁的姥爷,装了一锅旱烟,抽了一口,沉默了一会,深沉地道:“那只小牛多像我们这代人啊!”
我觉得小牛离开牛妈妈在别家生活,它依然记得舔舐自己脸颊,对自己无微不至关爱细致的牛妈妈。只是它们都为了过好当时艰苦的生活,努力活着,没那么多矫情,以至于显得亲情淡薄了,像是不认识了。直到最后大牛去世的那一刻,小牛的表现说明它一直都记得世界上曾经对它最好的牛妈妈。万物皆有灵性,我想别的动物也大抵是这样吧。
▍动物中已经独立的幼崽若干年后还会认识母亲吗?
怎么说呢,这个问题,如果说幼崽已经成年很久,而且独立生活的话,它应该是不认识自己的母亲的。
首先,我们这个大自然是残酷的,虽然人类的想法很美好,但对于野生动物来说,现实就是如此,比如说动物界大多数都是单亲家庭,父亲这个词基本就是没有,绝大多数的动物都是由雌性独立抚养幼崽,这一点我想养过猫或者狗的同学都很清楚,你肯定从来没见过哪个雄猫或者公犬过来送过奶粉啥的吧。
所以既然连自己的幼崽都没见过,你指望雄性的动物认识自己的孩子,那肯定是白扯,那么既然不认识自己的父亲,那么动物们会认识自己的母亲吗?答案一般也是否定的.
对于绝大多数的动物来说,气味是分辨某一个东西主要辨别手段,当幼崽和母亲分开之后,气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那么即使它们以后再遇上,也就是形同陌路,互不认识罢了。
那么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自然界就是爪牙和鲜血的世界,所谓的亲情不过是一种累赘,而繁衍后代也只是身体当中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驱使着动物们这么做,所以如果你指望它们和人类一样,夫妻恩爱,琴瑟和鸣的话,我想你恐怕要失望了.
对于它们来说,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动物会为了食物而大打出手,甚至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我想这或许就是赤裸裸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吧!
最后再说说一个有意思的事,我记得我曾经看到了这样的一种理论,有人说动物们的一切行为都来源于基因,它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执行基因的指令,而这个指令从它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它们没有爱,没有恨,更没有复杂的各种情感。
那么这种理论是否正确呢,答案是不知,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即使是人类这样有智慧,有思维的高级生命物种,也照样要遵循基因指令进行生存,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
▍动物中已经独立的幼崽若干年后还会认识母亲吗?
女子救下小老虎,多年后再次相遇,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很多动物,在被父母养育长大后,就会独立出去生活,尤其是狮子,会强行把它们的孩子赶出狮群,于是有人就会问了,这些动物几年之后,跟自己的父母相遇,还能认出它们来吗?
女子救下受伤小老虎,多年后再次相遇,却被它扑倒了
曾经有一名女子上山时,突然偶遇了一头受伤的小老虎,它恶狠狠的瞪着女子,但女子十分的善良,不忍心看着它痛苦不堪,于是把小老虎救了回来,经过她精心的照料,小老虎也得到了康复
看着小老虎已经恢复了健康,就把它放归了山林,毕竟野兽是属于大自然的,一转眼很快五年就过去了,女子因为思念这头老虎,就到处寻找,谁知真的被她找到了,五年来,小老虎已经长成了强壮的猛虎,这只老虎也一眼认出了女子,心情十分的激动,一下子就把她扑倒在地
大家都知道老虎体重几百公斤,女子根本承受不住老虎的力量,差点就把她撞伤了,还好老虎并没有伤害她,因为认出了这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两人嬉戏打闹,画面十分的温馨,这简直不可思议,毕竟分隔五年了,居然还能认出来!
离开母亲的幼崽,多年之后,相遇还能认出来吗?
有些人认为,动物是冷酷无情的,也有人认为,它们是有灵性的,长到后一样,能够认出自己的母亲
说实话动物同样是有灵性的,它们懂得保护自己的孩子,亲情不亚于人类,曾经我看到这样一个视频,一头牛被主人卖了,但它却泪流不止,甚至还跪下乞求,原来是它的肚子里已经怀了孩子,所以动物也是有灵性的,看了让人落泪
有一些动物生下孩子之后,就被母亲抛弃了,需要独自闯荡,所以要是这种动物的话,哪怕日后相见,也无法相认,因为它们都没有相处的机会,自然而然是认不出来的
狮子
雄狮会被母亲赶出狮群,所以我们就以狮子来举例,刚开始母亲要训练小雄狮狩猎的方法,否则有一天被赶出狮群了,是无法面对残酷的草原环境的
它们长大后还能跟母亲相认吗?
狮群由狮王率领,小狮子出生之后,六个月就要断奶了,然后享受母亲带回来的猎物,等它们再过四个月后,母亲就会交给它们狩猎技巧
在经过苦苦的学习后,即便能捕到猎物了,也要让狮王跟雌狮先吃,然后才能轮到自己
等它们拥有捕猎能力时,就会被赶出狮群独自生活,所以它们要面临草原严酷的挑战,甚至还会遭到野牛等大型动物的反杀,毕竟一头狮子势单力薄,它们会联合其他被驱赶出来的狮子,组成了新的狮群,除了在一起狩猎之外,还会向狮王发起挑战
只要能打败狮王,就能接管它的狮群,那么自己也就有老婆了,要是它挑战的是自己母亲的狮群,还能认出来吗?
根据研究显示,狮子也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认出自己的母亲,毕竟从小在一起生活过,它们的嗅觉又很灵敏,通过闻一闻对方的气味,就能认出母亲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