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昌为了开封百姓不被屠杀,才在金人胁迫下做了“伪楚”皇帝,为什么赵构还要杀他?
▍张邦昌为了开封百姓不被屠杀,才在金人胁迫下做了“伪楚”皇帝,为什么赵构还要杀他?
无法改变的历史,真假难辨。
▍张邦昌为了开封百姓不被屠杀,才在金人胁迫下做了“伪楚”皇帝,为什么赵构还要杀他?
张邦昌(1081年-1127年),字子能,北宋末年宰相,主和派代表人物。 公元1126年,金太宗完颜晟即位后三年南下攻宋,兵围汴梁城,宋徽宗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甩锅于宋钦宗。宋钦宗上位之后面对如此的危机,便把与金议和的差事交给了张邦昌。
出使之谋
出使金国这个差事往好了说是肩负着着大宋的未来,往坏了说基本就是去送命的,那这个差事怎么就交给张邦昌呢?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伪皇帝?最后又是因为什么而必须得死呢? 张邦昌之所以被派去议和,其实是宋钦宗的一招借刀杀人。
张邦昌当初在立嗣问题上与宋钦宗站在了对立面,于是宋钦宗即位后就想除掉当年与自己作对的张邦昌等人,于是这个很有可能有去无回的差事就交给了张邦昌,为防金国奉行“两国交战 不斩来使”的原则,关键时刻钦宗下令突袭金营,进一步将张邦昌逼进死路。
张邦昌能够在历史留名也并非是庸碌之辈,他在金营一口咬定偷袭金营并不是宋朝政府的意思,金人居然也“相信了他”。不过我认为更有可能的是金人认为杀不杀他意义不大,留下他以后可能会有用处。因为在“偷袭金营”这件事之后,金朝便不再议和,于1127年攻破东京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如果金确实相信了张邦昌,那之后还是以议和为主啊,怎么会直接就进攻了呢? 金人数次进攻大宋,目的并不是要消灭宋朝,最起码现在没有灭宋的想法,只是为了逼迫宋朝年年进贡,岁岁称臣。
伪楚建立
金人攻下汴梁之后,建立一个伪政府——“楚国”。金人无意亲手来治理汉人的地方,也许不文化的差异,但是他们确实需要一个在汉人地界的代理人,替他们收取岁贡,这个主和派的张邦昌就派上用处了。金人进入开封城后怎样的胡作非为都不会因为张邦昌有任何的改变,因为此时张邦昌并没有任何资本和金讲条件,所以我认为张邦昌被胁迫做伪皇帝和开封的百姓背部被屠杀没有什么关系。
甘做傀儡
苟全性命于乱世。张邦昌在开封城破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他的一条命根本无足轻重,他张邦昌不做这个皇帝,还有“李邦昌、王邦昌……”会做这个皇帝,与其就这么丢了性命,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金国文字来,限三日立邦昌,不然下城屠戮,都人震恐。三日,金使来促劝进,取推戴状,众人泣劝再三方从,留守司遂以推戴状申,欲以初七日行册命之礼。邦昌誓自裁,或曰:"相公城外不死,今欲死,涂炭一城邪?"遂止。”
心系百姓。张邦昌是进士出身,深受传统思想熏陶,忠君爱民的思想深入骨髓。从后来的还政于赵氏来看,张邦昌多次拒绝做这个伪皇帝是真诚的,但念及开封无数百姓,贡献自己一条命值了。
心系大宋。他做了这个伪皇帝之后,将办公地点设在文德殿(皇帝的办公地点为紫辰殿和垂拱殿),将办公桌椅西向放置(皇帝的座位是南向放置的)。他坚决制止朝廷官员向他跪拜行大礼,当有的官员为了巴结讨好而对其跪拜时,他必定"东面拱立"。他与朝廷官员开会聊天时自称为"予"而不是"朕",公文往来时用"手书"而不是"圣旨"。凡此种种,都充分证明了他始终是与朝廷官员们以同事和平级关系相处的。
“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权宜一时以纾国难也,敢有他乎?"——张邦昌
后来金国大军准备返回北国,已经身为"皇帝"的他却身服缟素,率领满朝文武,亲自向其时已身陷金军牢笼的徽、钦二宗遥拜送行,并且伤心欲绝,涕泪俱下,完全是为人臣子的礼仪。 金军撤后,张邦昌不顾心腹的劝阻,毅然还政于赵氏康王赵构。此时宋朝皇室基本已被掳掠一空,张邦昌完全可以靠着金国的势力来做他的皇帝,可他却还政于赵氏,怎么看都是一个忠臣,如果换做他人赵氏江山很有可能就此结束。
张邦昌其实已经仁至义尽,奈何一山不容二虎,张邦昌的存在始终是赵氏家族的耻辱,虽有还位之恩,但是在封建传统社会,等级森严的思想禁锢下,张邦昌的这种行为是不可能被文人士大夫阶层所接受的。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这才是身为臣子应该做的,张邦昌的行为已经是犯了僭越、亦或是谋反的重罪。他的死是当时的传统思想所逼迫的,社会舆论的必然结果。
▍张邦昌为了开封百姓不被屠杀,才在金人胁迫下做了“伪楚”皇帝,为什么赵构还要杀他?
谢诸位邀
漫谈……张邦昌
1.进城——高风亮节张邦昌
靖康二年三月,金军下令:
[限三日立张邦昌,不然下城,尽行焚戮。]
这道命令一出,汴梁城内人心惶恐,大家都明白大宋已经灭亡,有人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主动寻了短见
都人震恐,有自杀者。
据说张邦昌得知自己被指定为大楚皇帝时非常痛苦,气得哭天喊地寻死觅活,张邦昌用行动证明自己与主动为大宋殉葬的人们同样节操高洁,面对强敌宁死不屈
邦昌亦欲自裁。
不到剧终男主角不会挂掉,张邦昌也不例外。他非常健康地活了下来。让张邦昌打消自杀的念头,重新鼓起活下去的勇气的是旁人劝了他一句话
或曰:“相公城外不死,今欲以死涂炭一城邪?”众人泣劝再三,乃止。
从旁人劝告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张邦昌在城外金营里就已经知道自己已经被指定为大楚皇帝,他本来有很多机会和时间可以干脆利落地干掉自己,例如割个腕子、抺个脖子、跳个悬崖、嚼个舌头、撞个柱子……再狠一点还可以学张叔夜自己把自己掐死
张邦昌一听,嗯,穿邦了啊?反正态也表过了,算了,兄弟,借个坡
一个人想杀死别人不是很容易,要干掉自己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即使金人二十四小时严密监控防止张邦昌自杀,但人总得吃饭,张邦昌总有机会搞到一双筷子,把筷子含在嘴里稍微用点力往桌子上一磕,这个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高效的妙招
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毫无疑问张邦昌是个男人,金人又没有和他玩捆绑游戏,他完全有机会有能力碎蛋而死
其它还有些什么花式死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你们的经验
2.前戏——以死拒命司马朴张邦昌虽然位居太宰,但无论名望、能力和重要性其实都很一般。他跟赵构一起出使金营担任割地使兼人质,宋军却发起对金营夜袭,从这件事情来看,对于北宋朝廷来说张邦昌和赵构一样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所以,张邦昌不是伪楚皇帝的第一人选,更不是唯一人选
金人欲立司马朴,朴云:“吾祖有大功德于前朝,朴不才,安敢作此累吾祖之德?朴有死而已”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靖康野录》
官员们在被提拔前都要接受组织谈话,表示一下服从组织安排,争取在新岗位上做出一番新成绩的决心。
在与张邦昌谈话前,金人先找到司马光的哥哥的孙子司马朴,希望借助司马家族的威望,由司马朴出面组织新一届中原政权班子。司马朴谢绝了金人的好意,以死拒命
司马朴在与组织谈话时可以耿直地表态这事老子不干,照理说张邦昌也可以。然而,张邦昌成为了大楚皇帝的唯一人选
3.声音——啪啪作响大宋忠臣张邦昌,这面大旗最初是谁树起来的呢?
邦昌委范琼交割城池。敌留檄书数百道,具言志在吊民,本非贪土,并述邦昌以死辞避不获之意。使邦昌传谕四方。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
答案是金人。
金军北撤时发布了几百道安民告示,说大金王师南下的目的不是为了贪图那区区几座城池,而是本着高尚的国际主义道义,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北宋人民。在安民告示中金人还详细描述了新任大楚皇帝张邦昌在金营的英勇表现,对张邦昌誓死效忠大宋、不屈不挠的高尚品质进行了高度赞扬
金人要求,大楚各阶层人民应该团结在以张邦昌皇帝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周围,发扬艰苦朴素、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为完成每年的岁贡任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金人建议张邦昌按檄书中的主要精神为指导,向原大宋人民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宣传工作
道理非常简单,金人会不会告诉大楚人民“张邦昌敢于担当,主动承担起了新皇帝的职责?”
4.婉转承欢——张邦昌归政金军北返后,中原地区最大的一股势力就是山东东平赵构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张邦昌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掌握住兵权,搞得很被动,例如:
张邦昌派外甥刘达给向子湮(言旁)带去一份手诏,老向看都不看就一把火烧了,还把刘达戴上枷锁关进了监狱
吕好问在张邦昌的朝堂上当众提议,“公宜遣使推戴康邸”
北宋宗室赵叔向带人公然威胁王时雍等人,要求还政于赵氏。[宗室忠翊郎叔向聚众数千,屯青城。入至都堂,叱王时雍等曰:“当速归政太后,不然纵兵与汝辈相周旋。”]
(题外:朱熹说赵叔向跟了赵构后遭到幽禁,莫名其妙地死了)
张邦昌知道:这把椅子老子恐怕是坐不下去了
于是张邦昌把已经被废出家做了道姑的元祐孟皇后迎回皇宫,一边请孟皇后出面支持赵构登基,一边派谢克家出差东平给赵构捎去了“大宋受命之宝”玺印并说明张邦昌愿意拥立赵构的态度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
5.高潮——赵构的雨露五月一日,赵构登基为帝,封张邦昌为尚书左仆射,出任首相。
五月二日赵构便下诏封张邦昌为同安郡王。封王的理由是:
上曰:“朕欲驭以王爵,使异时金人有词,则令邦昌以[天下不忘本朝而归宝避位]之意。”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
赵构说,万一哪天金问起“咱建的大楚、咱封的张邦昌哪去了呢?”就让异姓王张邦昌出面向金人解释“俺在这里做王爷了呢,俺做皇帝跟九哥做皇帝都是一样的呢,只不过百姓们更习惯皇帝姓赵罢了,金爸爸您就放宽心吧!”
随后赵构把张邦昌的官阶由太保升为太傅,并在家里余粮不多的情况下“诏太傅张邦昌特给节度使俸”
六月李纲复相入朝,他首上十议中的第四议就是建议赵构严惩伪楚上下官吏。隔了一天见赵构没反应,李纲便直接指名道姓弹劾张邦昌。赵构的亲信黄潜善、汪伯彦明白张邦昌封王始末,站出来替张邦昌出头,在这场辩论中李纲据理力争,终于迫使赵构同意把张邦昌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赶到了湖南长沙
李纲认为张邦昌“僭逆”的罪名太大,本应诛夷,以警示那些在宋金之间跳恰恰的人。只能说在保住张邦昌的问题上,赵构已经尽力了
6.最后一哆嗦——私睡和赐死诏张邦昌做皇帝时金人替他也配备了一套后宫班子,这套班子的成员都是原北宋皇宫的宫女,这些宫女的领班是“华国靖恭夫人”李春燕
李氏不是徽宗的嫔妃,徽宗的大小老婆一个不剩都抵成了赔给金军的金子,她只是一名在皇宫服务的高级女官,类似于容嬷嬷
假如弘历突发奇想决定临幸一把容嬷嬷,容嬷嬷自然无力抗拒。同理,赵佶如果非得临幸李氏,李氏也只能婉转承欢。但是,这种概率很低,毕竟徽宗宫里有名位的妃嫔都好几百,宫女上万名
建炎元年七月,当赵构知道李氏在送别张邦昌时骂过自己时非常生李氏的气,把李氏脊杖一顿后送去做了营妓。赵构当时对张邦昌未经自己许可就睡了他爹可能睡过的女人也感到很气愤,对宰执们说
“邦昌敢居寝殿,私奸宫人,此,其情可见!”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
赵构不可能不知道,张邦昌既然做了皇帝自然会住在皇宫
赵构还没有单纯到以为皇帝还住单元楼每天挤公车到皇宫打卡上班
赵构也不可能以为皇帝睡觉就是单纯地闭着眼睛打呼噜
所以,赵构发泄完对李氏背叛赵氏却对张邦昌投怀送抱的不满后,张邦昌私自睡了宫女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私睡风波两个月后
(九月)壬子,诏责授昭化军节度副使张邦昌赐死。
赵构从七月就开始为南巡作准备,九月初,金军以“张邦昌擅离职守,赵构私自登基”为借口又开始挑逗大宋,“金人侵河阳、汜水等处”,赵构毅然决定“再不跑路就迟了”
赵构要往南跑,南方却有个前皇帝张邦昌,赵构知道自己这一跑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在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谁也不敢保证张邦昌不闹妖蛾子。于是,曾经的预备挡箭牌张邦昌就成了赵构南巡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
始,李纲议诛邦昌,黄潜善、汪伯彦皆持不可。及是闻金以废邦昌为词,复侵界……
上将南幸,而邦昌在长沙,乃共议赐邦昌死。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
任何一个案子在判决的时候都是有罪证举罪证,没有罪证编罪证,铁证如山。除了“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于理不合!”人类历史上还没有真的把“莫须有”三个字写入判决书的现象
赵构赐死张邦昌的公开理由同样冠冕堂皇
赵构在赐死诏中首先说对于张邦昌做皇帝以来发生的事绝大部分都可以理解
“犹以逼于金人之势,其示外者或不得已。”
唯有一件事,证明张邦昌从内心已经没把自己和自己的爸爸放在眼里
比因鞫治他狱,始知在内中衣赭履黄,(衤因)宿福宁殿,使宫人侍寝
这件事就是张邦昌做皇帝后穿红衣黄鞋,未经朕的许可就睡了朕的爸爸的床和朕的爸爸的床上的人
他张邦昌敢这样干,分明就是想要真正推翻赵宋建立张楚
心迹如此,甚负国家,遂将盗有神器。
简单点说,赵构赐死张邦昌的唯二罪名就是穿了不该穿的衣服,睡了不该睡的人
当然,赵构也没忘了给自己贴上宽厚仁慈的标签
虽欲容贷,惧祖宗在天之灵。尚加惻隐,不忍显肆市朝。
朕仍然想宽恕张邦昌,却又害怕祖宗们责怪朕。这厮死是死定了,但朕心慈手软,不忍心把他拖到市场上当众现宰,怎么办呢?
今遣殿中侍御史马伸问状,止令自裁。
朕特意派马伸前往长沙监督张邦昌自杀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
7.索然无味——张邦昌的死亡经过张邦昌读完赐死诏后非常犹豫,这还是四个月前对自己恩宠有嘉的赵九哥吗?
邦昌读诏已,徘徊退避,不忍自尽。执事者共迫之,乃登平楚楼而缢。
张邦昌一会闹着要吃饱了喝足了再开开心心地去死,一会哭着说要先上个厕所再干干净净地去死,一会又借口要画个妆换身新衣服再漂漂亮亮地去死……反正各种推三阻四就是不肯去死,搞得奉诏监督他自杀的人很不耐烦,于是大伙一齐动手,协助张邦昌登上了长沙著名旅游景点平楚楼,帮张邦昌把脖子放进大梁上垂下的绳套里,再不小心踢翻了张邦昌踏脚的凳子
张邦昌做皇帝是为了避免汴梁遭受焚戮吗?不是。他本来有时间有机会有能力拒绝金人的要求。
张邦昌被赵构赐死是因为他睡了不该睡的人吗?不是。赵构根本就不在乎这个,他在乎的是自己的绝对安全。
▍张邦昌为了开封百姓不被屠杀,才在金人胁迫下做了“伪楚”皇帝,为什么赵构还要杀他?
《宋史》和《大金国志》都对张邦昌被迫称帝一事有记载,而《大金国志·楚国张邦昌录》的记载尤其清楚:
靖康二年三月一日,邦昌入居尚书省听令,百官班迎南薰门……金帅令劝进于尚书省,邦昌卧病不食者四日……次日,金国文字来,限三日立邦昌,不然下城屠戮,都人震恐。三日,金使来促劝进,取推戴状,众人泣劝再三方从,留守司遂以推戴状申,欲以初七日行册命之礼。邦昌誓自裁,或曰:“相公城外不死,今欲死,涂炭一城邪?”遂止。
意思是靖康之变发生后,金国人和北宋大臣们商议之后决定立张邦昌为帝,但是张邦昌先是绝食四天,随后又要自杀,最终是在北宋遗臣的逼迫下黄袍加身的。这些大臣虽然以全城百姓的生命为借口,实则是害怕自己的富贵乃至性命不保。在这种情况下,张邦昌被逼为皇帝。但是他从来都没有行使皇帝的特权,甚至从未称“朕”,从未亲政,而是找到了宋哲宗的废皇后,把她尊为太后并垂帘听政。
三十多天之后,张邦昌宣誓效忠康王赵构,自己退位,成了赵构的大臣,但是不久之后便被赐死了。
赵构赐死张邦昌是必然的。首先,这是南宋政府危机公关的需求——宋朝亡国了,又没有实力找金国复仇,这国仇家恨得有地方发泄啊,于是,张邦昌便成了卖国贼,一个投靠金国、接受金国册封以求个人荣华富贵的奸贼。是因为他的卖国行为,北宋才灭亡了;是因为他的卖国行为,二圣才无法回国;是因为他的卖国行为,北方遗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不死不足以平民愤啊!
其次,不论过程怎样,张邦昌都有过称帝的行为,这是大逆不道的第一等死罪。如果赵构放过他,那不就是默认了除他之外的人称帝无罪了吗?所以,张邦昌必须死。
在我们看来,张邦昌确实挺冤,但是有些冤就是无处可申的。
▍张邦昌为了开封百姓不被屠杀,才在金人胁迫下做了“伪楚”皇帝,为什么赵构还要杀他?
赵构是不得不杀了对方。因为皇权的之上无法心慈手软。
1、为了加强其南宋王朝的法理性。中华王朝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讲求名分。金朝攻陷汴梁,北宋在法理上已经灭亡。而金朝作为胜者,取得了中华的法理。之后其扶持傀儡张邦昌作为中原的皇帝。张邦昌可以说才是中原王朝的正统继承者。而其投降后,赵构杀之顺便就获得了正统,南宋王朝便是正统王朝。
2、国无二君,不杀不足以震慑宵小。无论怎么说张邦昌都是投降了金国,并坐上了皇帝。而当时处以乱世,野心家不少。如果连这样的投降份子,更是做了皇帝的家伙安然生活,南宋朝廷威严何在,对于其他的野心家而言,他们行事会更加无所顾忌。这样严重的事情朝廷都不在乎,他们听调不听宣又有什么的。而杀了便能让这些人心存畏惧。
3、张邦昌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张邦昌无论怎么说都是当过皇帝的人。如果处于盛世也许还能妥善安排,但是当时兵荒马乱。作为新皇帝的赵构不得不担心,有人用张邦昌本人做文章,威胁到其统治地位。不算这些,金朝再来了索要张邦昌是交不交,交了有辱国体,不交在当时南宋谈“金”色变,赵构不愿轻易与金交恶,毕竟赵构一心只想偏安。
所以说赵构不得不杀了张邦昌,即使他明白张邦昌是身不由己,也不得不杀了对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