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琅琊榜》中的高湛这个角色印象怎么样?有何评价?
▍你对《琅琊榜》中的高湛这个角色印象怎么样?有何评价?
忠义、精明却不阴险,是《琅琊榜》中的智慧担当。剧中的靖王、静妃、蒙挚甚至是梅长苏,都或多或少明里暗里地得到高湛不少的帮助。如果高湛是一个阴险的人,那么靖王等人想要成功估计难度会增加不少。如果其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估计也不可能在错综复杂的宫廷中,做到梁帝的贴身太监数十年而不倒。
忠义
从高湛服侍梁帝这么长时间来看,其必然也经历过当初的赤焰军“谋反”事件,必然领略过林帅的忠肝义胆,目睹过祁王的风华绝代。所以在高湛的心里,对于祁王林燮等人,自然也是极为敬佩的。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在那个时代连位高权重的皇长子和林帅都无法身免,其一个皇帝的贴身太监又能做什么?
既然当年无法帮助祁王和林燮等人,那么尽可能的关照继承祁王遗志的靖王、梅长苏和蒙挚等人,倒也不奇怪。剧中有过一个片段,就是梁帝问高湛相不相信梅长苏就是林殊时,很明显当时的高湛已经怀疑梅长苏的真实身份甚至已经猜到梅长苏就是林殊了,然而高湛却回答到:“不相信”。在那个关键时刻,身为梁帝亲信的高湛,哪怕使一点绊子,估计梅长苏等人也没这么容易过关。
除此之外,在静妃母子还未得到重视时,高湛就一直有意无意地在梁帝身边提起静妃母子。也就是在高湛的多次明里暗里的帮助下,梁帝与静妃的接触越来越多,直到静妃母子受宠上位,这些都跟高湛的私底下帮助分不开的。
记得在靖王被封为亲王时,高湛亲自到靖王府邸,在宣读完圣旨后,还“多嘴”地提醒靖王明天作为亲王去上朝的一系列流程,避免其出错而影响到其他。
这些高湛原本是没必要说的,但他还是说了,为什么?估计心里也对靖王得到重用感到由衷的高兴,毕竟如今能够为祁王和赤焰军翻案的,也只有靖王能够做到了,可以说高湛同样对靖王寄予了厚望,对其也就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了。
精明
剧中梁帝在多次问到关于皇子党争之类的话题时,高湛都是打哈哈的没有回答,连梁帝看来都拿他没办法,也是非常精明和滑头。在太子被废之前,其在府邸寻欢作乐还大声咒骂梁帝被听见,气急败坏的梁帝做出来封禁东宫的决定。而作为禁军统领和贴身护卫的蒙挚,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梁帝的给旨意,最后还是在高湛的干扰暗示下,才愣头愣脑的不再说话。
事后梅长苏和靖王等人就让蒙挚感谢高湛,因为如果不是高湛在那个时候打断蒙挚的多次请求,估计蒙挚也会吃不了兜着走。可以说这里也是高湛看在靖王等人的面子上才帮了蒙挚一把,要不然换成其他人,估计高湛也是事不关己。
可以说在整部《琅琊榜》中,最精明的莫过于静妃、纪王以及高湛三人了。其中纪王和高湛都是大智若愚的形象,但却是比谁都看得清楚和透彻,如果靖王等人没有高湛明里暗里的帮助,想要上位和翻案估计难度会增加不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你对《琅琊榜》中的高湛这个角色印象怎么样?有何评价?
谢邀。
能在多疑的梁帝身边服侍多年而且圣宠不衰,高湛当然是个一等一的聪明人。
他的那种聪明不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略,而是经过深宫生存的磨炼,对人性和梁帝的脾性充分了解以后的通透练达,并不显山露水,却能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可以说,他做到了他所在的那个位置——太监总管最好的结局——服侍两朝皇帝得善终。
做好这个位置并不容易,既不是帮皇帝处理朝政的肱股之臣,也不是后有靠山的皇亲国戚,靠的全凭皇帝的喜恶。所以必须时刻小心谨慎,不得触犯梁帝的逆鳞,不仅如此,不得拉帮结派,不得参与党争。
他都做到了。
梅长苏是这么说的:最了解梁帝陛下的不是皇后和越贵妃,也不是太子和誉王,而是高湛。
相当贴切了。
如果他仅仅是摸透梁帝的脾性明哲保身,是不会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的。
圆滑世故背后的善意
剧中开篇,靖王换防回京便去觐见梁帝,梁帝正与太子、誉王欣赏字画没有召见,靖王在宫门外足足等了一个时辰。
待梁帝欣赏完字画,他貌似不经意间提醒:靖王还在宫门外侯着呢。靖王才得以召见。
要知道,此时的靖王还是一个不得梁帝宠爱的皇子,位分低不说,还常年被放逐在外。按照宫里人捧高踩低的特性,他完全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如果提醒梁帝召见靖王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那打断蒙大统领向梁帝要圣旨,可是实打实的救命之举。
太子在大丧期间饮酒作乐被梁帝撞破,梁帝非常生气,下令此事不得外传,并且禁闭东宫,蒙挚认为只有皇帝的口谕不能办这么大的事,再三请皇帝下圣旨。
高湛在最后时刻打断了他的话。梅长苏说起此事,蒙挚是得感谢高湛的。
准确的判断力和洞察力
夏江向梁帝首告梅长苏便是当年的林殊,而且深中火寒之毒才会面目大变。梁帝起了疑心,当夜便让御书院找到了有关火寒之毒的记载,随后便召梅长苏入宫。
高湛一惊,恰好静妃的宫女前来给梁帝送饮品,他趁机悄悄传话给宫女:告诉娘娘苏先生不得入宫。
这一句话透露出了他的两个判断:
一、梅长苏就是林殊;二、梅长苏和靖王是“一伙”的。
梁帝此时对梅长苏的身份半信半疑,而靖王之前在人前人后可是表现得和梅长苏没有私下往来的。
梅长苏进宫和夏江对质,虽然夏江落败,梁帝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想要毒死梅长苏,命高湛准备了毒酒。
此时靖王已是太子,未来的皇帝,手握重兵巡防营,还有蒙挚和霓凰郡主的支持,大势已定。不管梅长苏是不是林殊,如果他因此丧命,高湛可是难逃干系。
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好意,这一简单的举动,可谓高明之极。
巧妙化解危机
梁帝疑心重,对谁都不怎么放心,很多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不会和嫔妃说,不会和自己的儿子说,但是会跟高湛说。甚至征询他的意见。
高湛将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了然于胸,表面上装作什么都不懂,有时还装傻答非所问,却能正中梁帝的心思,化解梁帝的疑心。
靖王在前朝被夏江举报营救逆犯卫峥,静妃在后宫被皇后发现私设宸妃牌位,梁帝去静妃宫中了解情况后回来,问高湛这一切是不是太巧了。
梁帝当然知道不是静妃母子犯冲,而确定是誉王为打击靖王故意为之。
梁帝问高湛信不信梅长苏是林殊,他斩钉截铁地说不信。
最后不仅打消了梁帝的疑虑,将责任全部推给了夏江,还缓和了梁帝和靖王的关系。
ps:《琅琊榜》真不愧是良心剧,即使配角也有血有肉经得起推敲,像这样的角色还有很多。
▍你对《琅琊榜》中的高湛这个角色印象怎么样?有何评价?
细思极恐!高公公可以说是剧中最可怕的几人之一了。
请看下图。
《琅琊榜》前前后后也刷了五六遍了,刚开始并没有注意这个大太监,只是觉得他很会察言观色,明哲保身,这才能在皇帝猜疑心极重的情况下依然受宠。
到后期几次看似不经意的相助梅长苏我这才发现高公公的恐怖之处。
只能用细思极恐来形容了
大家如果认真看的话,可以发现高湛的眼神给了很多特写,对于梁帝的想法,高湛一般只是想想不说话,或者在旁边浅笑。
公正且能理解别人的深意。
太子和誉王围着梁帝看字,而同时忽视了在外候旨的靖王,最后是太监高湛提醒皇上召见靖王。外面告知殿内靖王在外求见,屋内几人却完全忽视了靖王。这里给了一个眼神特写。
知道人都走了,高湛觉得差不多了才提醒皇帝,靖王还在外面呢。
2.该顺着皇帝的时候就顺着。
剧中高湛咯咯的笑也出现了很多次,第一次便是梁帝说:“他们在争什么麒麟才子,据说得之可得天下,真是可笑,这天下是朕的,岂是说得就能得的,你说这是不是笑话。”
高湛在旁边笑的贼开心。
看这牙~~
3.故作不知,其实心里很清楚朝堂
刑部没多久就被梅长苏翻小牌端掉了,太子和誉王都想安插自己的人进去,然而靖王巧妙的推举了处理侵地案件的刑部主司蔡荃,高湛就发现了靖王插手夺嫡。
又是一个眼神特写。
4.带领梁帝走入静妃的芷萝宫
在时局和人心的结合考虑下,高湛选择了靖王,并且使皇帝再次宠爱静妃。
5.宅心仁厚
皇帝问高湛霓凰在京多久了,你们还记得高湛是怎么说的?他说的是尚未满一年,这句话有两个说法,当然高湛后来改口了。咱们一起看一下区分一下。
这“尚未”就表示时间并不长,而皇帝马上反应过来反问高湛。
高湛便只能改口表示大半年了,皇帝怕霓凰在京过久南楚有异心,还不放心的他还留下了穆青当人质。
6.善良
太子被幽禁,皇帝突然想去看看。
小太监慌慌张张语无伦次,当时太子在干什么大家应该都清楚,高湛一看就有问题,便让小太监去传太子亲自接驾,也是怕太子胡闹被皇帝发现。
7.专业和稀泥
夏江和誉王殿前对质靖王,皇后趁机因静妃给宸妃立牌位借题发挥,皇上从后宫出来问高湛:你觉得不觉得今天的事情太巧了。言外之意以皇帝的多疑认为是靖王收到了陷害。
高湛心里也清楚,但他不能顺着说,于是回:您说静妃母子二人命里反冲?
8.前前后后相助梅长苏
高湛大概从贵妃传信说梅长苏说林殊的时候就猜到怎么回事了,后来彻底倒向靖王也是常理之中。
高湛故意这样问,想以皇帝的多疑让他打消疑虑。
贵妃娘娘发现有异,派人送百合汤来,此时高湛立马抓住机会让宫女传话给静妃娘娘:叫苏先生别入宫。
9.赐酒事件
皇帝暗示高湛赐死梅长苏,端来两杯酒后,拿起一杯道:“这是苏先生的。”
一在提醒有毒,二来可以解释为皇帝生命考虑。
10.推断直指真相
夏江控告梅长苏就是林殊,靖王一脸懵比,高湛一看就想到了靖王并不知道实情,于是对皇帝说如果梅长苏真的是林殊以靖王的脾气是绝不会让他入悬镜司的,暂时打消了皇帝的猜忌。
高湛语录:“在这宫墙内,这风从来就没停过。”
感谢大家,如果觉得好,麻烦点个关注和赞再走~~
▍你对《琅琊榜》中的高湛这个角色印象怎么样?有何评价?
虽然是小人物,但是不可或缺,具有大智慧、高情商!
▍你对《琅琊榜》中的高湛这个角色印象怎么样?有何评价?
N刷琅琊榜,我认为高湛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智商情商满分,会审时度势,察言观色,而且他心有大义,都说他没有立场,我认为他一直心向赤焰军,心向晋王。下面详细说来。
所谓伴君如伴虎,作为每天陪伴皇帝时间最长的人,他知道皇帝所有的秘密,甚至皇帝登基的真相,誉王的身份,当年知道真相的人都被灭口,唯独留着高湛并对他信任倚重,可见其心计!
说他的大义,他相帮晋王,心向赤焰军,具体从几件事来说。
一,晋王刚刚换防回来,被太子和誉王联手打压,在宫门外久跪,是高湛出言提醒皇帝。
二,霓凰郡主抗旨拒婚,他不动声色的为其求情。
三,当晋王在朝堂上有了功劳,有了起色以后,就引导着皇帝走到路过芷萝宮,想起静妃。
也许他早就认出了林殊,也比静妃,比大部分人更早的察觉到晋王的夺嫡之念。
四,在太子被禁足东宫,感觉到皇上对越妃要复宠的时候,推荐皇帝去看桂花,来到东宫,自此,东宫再无可能。身为总管太监,太子在东宫做了什么,不可能瞒过高湛!
从这时候开始,高湛,梅长苏,静妃,似乎就有了默契,下面的事情不一一赘述。
------------------
推荐阅读: